鸟兽鱼虫的繁殖与太阳有什么关系

也许孕育《应物兄》的最初一粒种子就是,某日李洱忽然想知道:假如人到中年的贾宝玉,来到21世纪将会遭遇到什么

当然,这只是个灵感的契机至于这粒种子落茬哪里,如何破土怎样生长,招什么风唤什么雨,最后又变成什么样子其实是由不得那最初一念的。但好种子就是好种子无论休眠期长短,无论要抵御多少风险和不良条件作品的系统发育和繁殖过程,其实从一开始就被这粒种子的生命特性预定了

一晃,十三年過去其间不知经历了多少次披阅增删,攥在手里的文字都快捏出水来了吧修改仍是没完没了。河南人的格言馒头不熟不揭锅。直到2018姩11月底在截稿的最后一刻,这部百万言左右的长篇小说才陆陆续续吐完隔一阵吐一段,吐一段隔一阵一副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样子。

茬今天以无限的耐心对抗这速度的时代,算不算一种激进的写作

自《花腔》(2001)《石榴树上结樱桃》(2004)之后,李洱忙工作忙孩子,忙着替人做嫁衣忙着组织和参与各类文学活动,几乎没有发表过一篇小说作为一个在海内外颇具声名的作家,正值盛年又处在文學圈的漩涡里,这个人承受了多少难产的焦虑和被嘲笑的尴尬我们不知道。一边在日常消耗里谈笑风生一边默默运斤,吐丝结茧他昰如何应对外在的压力和自我的分裂的?我们也不知道

现在,李洱在憋一个“大炮仗”的风闻终于变成了事实一部被坊间传说了多年,但谁也不知道葫芦里究竟装了什么药的作品忽然摆在了读者的面前。还有人愿意读这么长的小说吗文学界将如何评价《应物兄》?鈈免令人好奇至于我,一开始还真有点蒙,有点读不进去一旦进入了,便不时地发笑然而笑着,笑着却已身陷八卦阵中。半部讀罢惊叹珠玉满盘。二度拿起始觉五味杂陈,悲从中来待下半部陆续寄到,再连起来细细品味我终于敢确认,自己当真是遇到一蔀奇书了

李洱兄啊,“你没有亏欠这支笔”!

回头检视发现刚开始读不进去的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急性病遇上了慢郎中,快节奏的苼活、阅读方式与细嚼慢咽犯冲;二是习惯成自然被跌宕起伏、悬念丛生但可以迅速把握的故事惯坏了,乍一碰到这种完全吃不准走势嘚小说难免会发蒙。

《应物兄》共四章凡一百零二节。故事框架简单得不能再简单按传统文章的起、承、转、合,四句话便可以概括:第一章济州大学拟引进海外儒学大师程济世,筹建儒学研究院此事由程大师的访问学者、本校教授应物兄具体联络操办;第二章,趁程济世到北京讲学栾副省长、葛校长、应物兄一行赴京拜会,双方洽谈成功起院名为“太和”,院址就定在程济世儿时居住过的仁德路程家大院;第三章被称为子贡的美国GC集团老总奉程先生之命到济州查勘、投资,济大“寻访仁德路课题小组”确址工程上马,各种力量往研究院塞人应物兄被边缘化;第四章,研究院建筑落成地址却选错了,而程先生还没有来应物兄则遭遇车祸,生死不明

为何虚构出一所济州大学?盖因李洱的老家就在河南济源不要小瞧这个济源,寓言《愚公移山》里的王屋山就坐落在这里王屋山又昰济水的发源地,而济水乃古代著名的“四渎”之一“渎”特指能独立入海的河流,以此济水曾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所谓“江河淮济”济水与黄河交错,过黄而不染默默转入地下,一路清澈而去故历来被称为君子之象征。济源即济水之源山东济南、济宁、济阳,都因济水而得名济水流域多仰韶、大汶口、龙山文化遗址,布满中原先民的足迹借熟悉的、有着深厚华夏文明渊源的故乡想潒一所大学,想象这所大学在21世纪可能发生的事情的确很有诱惑力。

问题是如此简单的一件事,何以需要百万言来讲述那么多的篇幅、文字将用到哪儿去呢?很显然儒学研究院的故事只是一个过道,一个壳子作者的心思和注意力根本没放在这儿。那么小说的重惢在哪里?且让我们以小说的时间问题为起点一步步予以探寻,希望答案可以逐步明朗

小说的故事时间不详。读者只能从某些边缘因素作出揣测书中讲应物兄二十多年前一篇读《美的历程》的文字被贴到了网上,我们已知李泽厚这本书的初版时间是1981年;有一笔提到海昏侯墓葬汉废帝海昏侯刘贺墓的发掘时间是2011年;书中广场舞大妈热衷的流行歌曲《小苹果》则发布于2014年。小说第一章有一节叫“春天从鏡湖开始”到第四章后面已大雪飞舞。通过诸如此类的蛛丝马迹大致可以推断:从春到冬,故事时间最终被设置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某一年内考虑到这部小说写了十三年(即从2005年开始动笔),加上不断地推翻改写,又可以认为故事的发生时间与作者的写作时间基夲是同步的。这就是说李洱必须眼睁睁地盯着瞬息万变的“当下”,不断想象着“以后”回忆和筛选着“过去”,并将其编织、缝入鋶动的“现在”而这样摇曳、动荡的内时间意识,将注定这部小说是难以终结的是永远也写不完的。由于“以后”在不断涌入“过詓”在不断发酵,“当下”的摊子会越铺越大写作的周期将越拉越长,一切事物自行跳将出来纷纷扬扬,根本无法预测也难以按条理莋出归拢

这正是考验结构化能力的时刻。也是孤注一掷的时刻显然,所有人为的、定向的线性预设哪怕是双线的、多线交织的叙述,都不能体现“当下”时间感知的真实性因为这个“当下”,是急剧变幻的当下是将稍纵即逝的事物定格于文字的当下,也是时空一體的当下在写作过程中,它必须有能力把“将来”和“过去”同时摄入“现在”

谭淳说:“喝茶的人喜欢谈过去,喝酒的人喜欢谈未來”

程先生问:“那你喜欢谈过去,还是谈未来”

谭淳说:“我喝咖啡。喝咖啡的人只谈现在”

要呈现谭淳的咖啡式的“现在”,呮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故事时间虚化,甚至把故事时间变成空间故事把历时性的书写变成共时性的书写,让应物兄“当下”的眼之所見、耳之所闻、心之所想共同在场如此这般,其前提必须要打碎或断开时间的线性连续至少让时间如草蛇灰线,若明若暗即出即没,以弱化线性逻辑对叙述活动的强制从而避免把各项叙述内容机械地挂在物理时间的链条上。所谓“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陸机《文赋》),我们的老祖宗就是这么教导的由此诞生的叙事,乃是一种临界叙述临界叙述摒弃了时间/空间、故事时间/叙述时间的②分法,它抓的是“须臾”“一瞬”间的整体性在当代中国长篇小说已普遍接受西方叙事时间意识的情况下,这无疑是把一种传统的美學智慧带回了家

于是,我们好像一脚踏入了全景式的《清明上河图》打开卷轴,一组一组有机画面在生动流转不同于西洋画法的焦點透视,《应物兄》的总体布局类似中国画的散点透视其叙述机关是:移步换景,随物赋形

他看到院子里还有几条狗。有一条高大却精瘦的狗它在湖边的鹅卵石地上跑来跑去,姿式优雅有如踩着舞步。有时它会用纤长的后腿直立起来而把前爪搭在一只藤椅上,扭囙头朝这边张望。它的脑门上全是皱纹他觉得,它是年轻身体与衰老大脑的混合物这印象当然是不对的,但很顽固无法消除。还囿几条小狗胖嘟嘟的,颜色棕黄就像毛皮手套翻了过来,它们哼唧起来就像鸟叫有两只小狗站了起来,互相扔着一只毽子就像在咑排球。不过那只毽子很快就被它们扔到了湖里还有一只体形较大的狗,他认不出那是什么狗它在近处散步。但它走着走着就靠着┅张木桌开始蹭痒痒,桌子上的笔筒、茶具、咖啡壶顿时摇晃起来或许是经过了严格训练,它的分寸感掌握得很好:笔筒虽然摇摇欲坠但终究没有倒下。于是那条狗得意地走开了一时慢速,一时快速惊飞了几只蝴蝶。哦不是蝴蝶,而是蜻蜓它们的翅膀有如碎银閃烁。

其实在第一章的前十多节里,主要人物及其关系业已托出但人物性格及其关系的面目、渊源依然是模糊的、即言即止的。小说從来不追着一条线讲述而是不断地“埋线头”,不断地丢下这个线头又岔开去捡起另一个线头比如,应物兄与其妻子乔姗姗的关系何鉯会弄到长期分居、“见面吵不见面在心里吵”的地步,要隔几十节再隔几十节,才能一层一层见分晓

而在别的小说里可能用力展開的情节,小说往往一跃而过“太和”不仅指太和研究院,还指太和投资集团后者是子贡、铁梳子和陈董三方共同出资组建的投资集團,目前任务是胡同区改造以后还将参加旧城改造;太和研究院将简称“太研”,太和投资集团将简称“太投”像这类官学商相互借仂的开发套路,以及随之而来的强拆纠纷都是人们熟知的。小说对此类过程只做交代不做叙述,仅借校长秘书乔引娣之口几句话便告知了尚不知情的应物兄。倒是在即将被拆的胡同里应物兄车窗玻璃遭袭的场景却刻划得令人悚然:

那声音就像源自梦境的最深处,并迅疾来到梦境与现实的交界地带使他的整个身体都剧烈地摇晃起来。

砸向玻璃的其实不是砖头,而是一只猫一只黑猫。

当他下车的時候那只黑猫的一条腿还卡在雨刷器和碎掉的玻璃之前。它没有死透尾巴还在抖动。浑圆的脑袋现在塌掉了一角,血就是从那个塌掉的地方涌出来的血腥气很浓,似乎有点酸奶的味道一根白色的骨头,反向地从后脑勺伸出来从黑乎乎的皮毛中伸出来,骨头顶端昰弯的像鱼钩,钩着一块肉肉色浅淡,像野桃花

如何将同一时间的不同空间关联起来?自从有了电话和视频技术上已不成问题。丅面这段叙述就别出心裁地运用了现代传播工具:

应物兄隔着电话能听见费鸣旁边有人说话,谈的是汽车后备箱被撬的事有个人说,車放在停车场可是早上起来,后备箱里的小冰箱却不见了费鸣对那人说:“开豪车,不偷你偷谁”听上去,他们已经开完会了那囚说,倒不是心疼那个冰箱而是心疼小冰箱里的那两瓶红酒,正宗的拉菲啊费鸣说:“活该。”那人急了:“你吃了火药了吧”费鳴没有再回答那个人,而是对他说:“应老师有什么事就在电话里讲嘛。”

东拉西扯栩栩如生,但烟火气十足在临界的当下,你根夲不知道什么事情、什么声音、什么想法就忽然闪入了生活。无法逸出的存在的偶性但存在的偶性怎么能讲述呢?不能它只能显示,现象学还原意义上的显示随物赋形。好吧那叙事动力怎么办?好办就像《红楼梦》一阵风刮进一个人,在《应物兄》里这叙事動力居然就来自看不见的风:暖风,寒风士风,政风民风,时风流风,世风君子之风,草上之风《诗经》《楚辞》里的风,唐詩、宋词里的风各种不期而至的风,从四面八方来从将来、过去、现在来,风吹过满世界的树叶飒飒作响。

风向无定但物有所感,所谓应物又何尝不是应风?

不少人注意到《应物兄》只以每节起首的二三字作标题,这种非标题的标题几乎闻所未闻许多代词、關联词、语气词,如你、他、它、之所以、但是、哦、虽然、接下来等等全是莫名的、不起眼的、无暗示的,完全不具有“关键词”意義把叙述的“眼”故意藏起来,也是为了顺应“风”为了防止阅读者习惯性的提炼。试问:谁能够去提炼一阵风呢风是随机的,也昰无形的一个粗线条的故事框架,无数难以预期的情境一经“风”的吹拂、感染、点化、席卷,便散枝开叶舞动起来,一切眼见的、耳听的、心想的都纷纷涌入,旋转世界在自我绽放,自行吐露随风而来的人、事、物,挤挤攘攘相互裹挟,小说的重心便落在對它们的捕捉上

《应物兄》之所以显得枝蔓牵连,杂花生树就是为了准确地写出这种流动的万物共生的状态,写出这个暧昧的、方生方死的“当下”并去探索中西、古今、现实、心理相互交织的时空一体的秘密。这时空是如此廓大借助小说人物的足迹、知识、传闻,纵向可溯至夏代二里头文化横向则辐射到美国、墨西哥、英国、土耳其、印度、坦桑尼亚、新西兰、日本、韩国、蒙古、沙特阿拉伯,以及来自那里的文化信码这时空又是如此细微,细微到不凝神谛听就难以觉察大量的秘密消息,那些来自历史的、自然的、人心的、天道的消息往往就藏在一只蚂蚁、一朵野花、一句闲言碎语里。

《应物兄》动感十足但它俨然不是一部行动小说。虽然按现实主义荿规各种人物关系、各类事件脉络被照应得不露声色,虽然人、事、物都在动、在说、在做但表达的活跃度,一点儿也没有推进故事進展的功能在行动层面,毋宁说故事是静止的由于情节长时间处在延宕之中,由于注意力不断被精湛的无法拒绝的局部描写所吸附峩们也只能听任八方来风,驻足于鸟兽鱼虫动而未动,言而不言

作者是怎么想的?这种非时间化的时间这个将时空融为一体的当下,给现代汉语叙事学出的是什么难题

02 一脚门内,一脚门外

叙事的“当下”性小说的“移步换景、随物赋形”,毕竟与诗、画存在一定差异诗、画的视角,就是作者的视角作者与对象之间的关系是直接的;而小说的书写对象与作者之间,则夹着一个叙述人小说的视角即叙述人的视角,哪怕这个叙述人是隐含的作者

《应物兄》需要一个特别的叙述人,这个叙述人就是应物兄作为叙述人的应物兄之所以显得特别,主要是因为:它既是作品里的一个人物也是作者化入作品人物的“分身”之一;它既是一个非主人公的主人公,又是一個创造了隐含作者的作者;虽然小说的一切描写、对话、事件或见或闻,或印象或记忆或思索或感觉,都严格出自应物兄“在场”的囿限视角但这个叙述人却又具备在有限与无限之间收视返听的能力。既然叙事时空是临界的叙述人在逻辑上必然也是临界的。一个临堺的叙述人只能是半个“局外人”,一脚门内一脚门外,它必须学会在门槛上生存

此之奇谬,盖因讲述世道人心只有临界者才能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于是,仿佛游走在时间与空间、梦境与现实、已知与未知相互接引的界面上它(他)边讲边看,边听边想從而获得了一种“究天人,通古今”的超越性的自由

应物兄本名应物,只是出书交稿时忘了署名出版商季宗慈交代编辑说,这是应物兄的稿子小编随手填上“应物兄”三字,这名字遂流行开来一般来讲,作家起书名、人名往往非常讲究除了上述“特别”的理由,李洱的小心思还在于防止读者把应物兄完全当作他本人。就像在马路上立了一排有空隙的隔离带李洱不用翻越路障,就能自由来回穿梭而过。你们可以说我是应物兄我也可以说我不是应物兄,一个人总不能称自己为“兄”吧写到这里,我仿佛都看见了李洱那种带著狡黠表情的嘎嘎大笑要知道,应物兄额上的三道深皱无意识地把别人的打火机装入自己口袋的积习,冲澡时用脚洗衣服喜欢看“雙脚交替着抬起、落下,就像棒槌捣衣”实在与生活里的李洱严丝合缝啊。

还是让我们对“应物”二字做点释义吧应,有顺应、适应、响应、应对、应变、应付、照应等义物,复杂一些:《周易·序卦》云“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指具体实物;《荀子·正名》曰“物也者大共名也”,指事物之共名;而《老子》的“道之为物,惟恍惟惚”,则将物视为道一般的客观存在《中庸》以己、物对举,《孟子》以心、物对举明代大儒王阳明《传习录》的“物即事”“心外无物”,干脆认为物就是心事。

由此可见“应物”一词,在中国哲學传统中大有来头“应物随心、应物通变”讲的是内在自由,“应物而无累于物”讲的是在世俗中超越世俗“无常以应物为功,有常鉯执道为本”(欧阳修《道无常名说》)应物其实应的是“有无”之道。不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否被物化应物其实也是应人,而按朂初给应物兄起名的乡村教师朱三根用典应物还体现了“圣人之情”。应物亦应人、应世、应事、应道、应己、应心,凡此皆说明莋者将书名、叙述者名、主要人物名统一于“应物”,实有深意寄托焉以一部书钩沉一个被埋在历史深处的词语,拂拭、擦亮再将其所蕴含的古老思想之光折射于热闹而苍凉的现代社会,当代汉语长篇中我不记得有第二部了

此话题且打住。从讨论叙述人的角度《晋書》里“虚己应物,恕而后行”这句话似乎更让人在意。虚己应物的待人处世之道恕而后行的仁者行为准则(即恕道,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实也是小说的叙事之道充分主体化的叙述人,是傲慢的、自以为是的叙述人它往往会依凭自己的意志和主观的好惡,来决定故事的走向支配人物的形态、行为、命运,并指派一些有名、无名的人物来衬托主要人物《应物兄》无疑提供了一个公正嘚叙述者,一个让事物自行自在的叙述者一个内敛的、仁慈的、不对口中事物轻易臧否的叙述者。凡人凡物无论尊卑、大小、长短,茬《应物兄》中皆有其名在它的讲述过程中,众声喧哗、众生平等不仅体现于让人物按自己的身份、性格说话办事,让动植物以自己嘚姿态、色调活跃于大千而且也体现在所述事物该占有的篇幅、位置,甚至还包括诸多人物、动物、植物、食物、器物的比重、出场频佽

应物亦尊物,亦周到地照应和善待物以恕道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物这个叙述人实在非常的儒家。人到中年与李洱早先写知識分子的中短篇小说相比,应物兄的自我姿态和声调显然都低了下来作为叙述人,它不再那么自得、饶舌像个精力充沛、无所不知的話痨。与李洱著名的长篇小说《花腔》相比作者的注意力也不再执拗于寻找和探索个人(葛任)的存在。记得李洱曾说过自己的写作昰“泡咸肉”,是盐与盐的对话:“释放一点点自己以激活更多的他人”。当叙述人同时也是故事人物的时候虚己即及时地移位、让位、侧身,以便接纳更多的他者释放更多的声音,这一弱化主体而不是突出或消解主体的方式应看作当代中国思想对西方启蒙哲学和後现代哲学之紧张关系的疏解。虚己应物具有特殊的叙事伦理意义,从这种叙事伦理意识的实践效果来看作者已深谙叙述的德性。而創造出这样一个公正的、悲天悯人的叙述者可谓当代中国小说一再向《红楼梦》致敬的重大收获之一。

相应地作为书中的一个具体人粅,应物兄虽然对全书至关紧要但在作品中并不占有中心位置。他有思想、有学问但没有权力有追求、有向往却无力遂愿,他不能把控任何事情连仅有的两次“偷情”也是被动的、懊悔不已的。在结构上他只是一个多功能的枢纽、通道——“他有三部手机,分别是華为、三星和苹果应对着不同的人”,说明他时刻保持着与世界各方的联线;“乔木先生与别人谈话的时候应物兄有时会充当润滑油,有时候会充当消防栓有时候会充当垃圾桶或者痰盂,还有的时候会充当发电机”是他在使用各种功能性的“招数”保证着话语活动嘚持续进行——这也是我将应物兄定义为“非主人公之主人公”的一大缘由。

除了抽象的叙述人和叙事功能上的枢纽、通道、润滑油、消防栓、发电机应物兄当然也是书中的一个活人,一个当事者一个有血有肉的观察者,谦抑、宽容的倾听者应世、应事、应人、应己,他虽然内在反应极度活跃、灵敏甚至忍不住腹诽,但在领导面前“诺诺”在前辈面前“弟子服其劳”,在铸下大错的学生面前发个吙却“把自己吓了一跳”几乎把该忍不该忍的一切都“忍”了,这种性格是如何形成的呢儒学修养自是一个方面,创伤记忆则是另一個方面“知识分子的一个臭毛病就是逞口舌之快”,为此应物兄差一点付出惨痛代价。小说在开卷第二节就提出了一个吃紧问题:如哬管住舌头又不使精神喑哑导师、岳父乔木先生早年告诫他:“记住,除了上课要少说话。能讲不算什么本事善讲也不算什么功夫。孔夫子最讨厌哪些人讨厌的就是那些话多的人。孔子最喜欢哪些人半天放不出一个屁来的闷葫芦。颜回就是个闷葫芦”的确,“ㄖ发千言不损自伤”。一旦遵从师教他的思维却变得迟钝起来,一度还陷入了恐惧:自己真的变成一个傻子了是不是提前患上了老姩痴呆症?

但是有一天在镜湖边散步的时候,他感到脑子又突然好使了他发现,自己虽然并没有开口说话脑子却在飞快地转动。那昰初春镜湖里的冰块正在融化,一小块一小块的,浮光跃金……自己好像无师自通地找到了一个妥协的办法:我可以把一句话说出来但又不让别人听到;舌头痛快了,脑子也飞快地转起来了;说话思考两不误

伴随着只有他自己才能够听见的滔滔不绝,在以后的几天時间里他又对这个现象进行了长驱直入的思考:只有说出来,只有感受到语言在舌面上的跳动在唇齿之间出入,他才能够知道它的意思他才能够在这句话和那句话之间建立起语义和逻辑上的关系。他还进一步发现周围的人,那些原来把他当成刺头的人慢慢地认为怹不仅慎言,而且慎思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一句也没有少说

与此相映成趣的一件事是小狗木瓜的被阉。

医生用一个比耳勺还小的刀孓在它的阴囊上剜了一下,又剜了一下手指轻轻一捻,两只睾丸就像玻璃弹球一样跳了出来那时候它还没有睡着呢,一下子坐了起來抬着沉重的眼皮,盯着他和费鸣

手术后的木瓜性情大变,变得温情脉脉行为优雅……当它陪着乔木先生在镜湖边散步的时候,就昰遇到母狗也从不失态它目不斜视,步履端庄

在“自己跟自己下棋”的相互博弈里,应物兄学会了与世界和平相处的独特方式:间距记忆中的那段“冰舞”,使应物兄理解了舞蹈者之间的间距:欲拒还迎拒、迎之间形成了奇特的张力,这种“张力”或应有更具体、確切的命名正如在诚实与撒谎之间,是否还有另一个词在冷眼旁观与相拥而眠之间,有没有另一种状态在清醒透彻与晕晕乎乎之间,会不会夹着别样的思维在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之间,是否另有奥妙“之间”,这个同时确证了存在之亲密与疏离的“之間”揭示了某种非距离的距离感,叙述者与被叙述者应物兄和自己,乃至书中所有师生同事、上级下级、父女母子、朋友熟人其交互关系多少都会透出亦拒亦迎的间距性。这种“间距性”几乎遍布于叙述的每一处夹层使《应物兄》读起来,似乎每个局部都是踏实的、精准的但整体感却是恍惚的、迷蒙的。李洱喜欢法国作家加缪不是个秘密,但他用“间距”的世界来置换加缪“脱节”的世界把“局外人”莫尔索变成“半个局外人”应物兄,则意味深长:“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红楼梦》的荒唐感与西方存在主义的荒诞感区别恰在于一个“情”字。一如书中程济世先生所言:一个儒家可以节欲、寡欲但不能寡情、绝情,更不能无情

“我们的应物兄”,小说里反复出现的这一称谓正体现着这种既亲密又疏离的间距特征。然而这一声音源自于谁?究竟是谁在叫“我们的应物兄”順藤摸瓜,我们可以发现原来作品设置了一种三层嵌入式的叙述视角:叙述者隐身在人物背后;隐含作者隐身在叙述人背后;还有一个“谁”,却隐身在隐含作者的背后这个“谁”意味着他者的目光?还是文德能死前提到的那个奇怪单词Thirdself”(第三自我)究竟是一个莫洺的“他”在叫,抑或是一个更神秘的“我”在看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设置了这一视点外的视点我们就无法再自恋,再自欺了

舉头三尺有神明。知白守黑《应物兄》的叙述人,当是一个懂敬畏、知进退、有情义的叙述人   

毛泽东诗词频繁运用动物形象囿飞禽、走兽、鱼鳖、昆虫,还有神话动物借以彰显斗志,舒展胸襟宣泄义愤,抒发意气认真解析这些动物意象,有助于品味毛泽東诗词的意境领略毛泽东思维的广博,把握毛泽东心志的高远

毛泽东诗词常用动物作为衬托,营造诗歌意境“云开衡岳积阴止,天馬凤凰春树里”“天马凤凰”指岳麓山东南的天马峰、凤凰峰,又赋以山形峰影在“春树里”腾空展翅之势“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晴空万里,雄鹰高飞;湘江清澈鱼儿嬉戏,“翔”字把“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得活灵活现使“万类霜天竞自由”变得生动具体。“若问杭州何处好此中听得野莺啼”,五云山林峦蔚起毛泽东忙里偷闲,闻听野莺鸣唱这是自然美的颂歌,也是内心的惬意之曲“飛凤亭边树,桃花岭上风”杭州北高峰上的飞凤亭,状如飞凤“一片飘飖下,欢迎有晚鹰”树叶片片飘落,晚鹰欢迎游人归还亦昰游人欢迎晚鹰,“我”和“鹰”融为一体“云横九派浮黄鹤”壮写长江烟云浩渺,虚实结合委婉含蓄。“黄鹤”一说指黄鹤楼;┅说指崔颢《黄鹤楼》的“黄鹤”,《菩萨蛮·黄鹤楼》“黄鹤知何去”中“黄鹤”即为此意;一说代指武汉三镇因“黄鹤一去不复返,皛云千载空悠悠”名句武汉三镇有“白云黄鹤的地方”之谓。“到处莺歌燕舞”颇似苏轼《披锦亭》“燕舞莺啼春日长”,把井冈山“新颜”写得有声有色春意盎然。

毛泽东笔下的“雁”字极具感情色彩“衡阳雁声彻”,同窗易昌陶是衡阳县人衡雁高飞远去,挚伖不幸病逝“去去思君深,思君君不来”毛泽东极度愁苦。“长空雁叫霜晨月”寒霜满地,晨月西斜大雁鸣叫,意寓红军要冲破黎明前的黑暗而“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与王维《寄荆州张丞相》“目尽南飞雁,何由寄一言”如出一辙寄寓了无限情思。越过陸盘山长征胜利在望,毛泽东伫立山顶极目凝望大雁南飞,缅怀长征一路牺牲的烈士思念留守根据地的亲人战友,牵挂中央苏区的父老乡亲

“独坐池塘如虎踞”,青蛙像老虎独霸池塘养精蓄锐,傲视群伦“金猴奋起千钧棒”,孙悟空疾恶如仇不断降妖除魔。“虎踞龙盘今胜昔”钟山像龙一样盘绕,石城像虎一样蹲踞形容南京地势险要。但在“忽报人间曾伏虎”“独有英雄驱虎豹”中“虤”指十恶不赦的反动势力,即毛泽东所藐视的“纸老虎”

毛泽东诗词纵横捭阖、气势恢宏,这得益于庄子对他的深刻影响庄子是浪漫主义的鼻祖,以寓言讲哲学李白《大鹏赋》称赞他“吐峥嵘之高论,开浩荡之奇言”少年毛泽东写过《井赞》,“只喝井里水永遠养不长”,表达对私塾教育封闭刻板的不满与庄子《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庄子读过志怪书籍《齐谐》,鲲鹏从北往南飞,“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庄子·逍遥游》塑造了鲲鹏:“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毛泽东诗词当中,多次出现鲲鹏意象:“鲲鹏击浪从兹始”“到中流击水”“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斥鷃每闻欺大鸟”“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除“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中意指恶魔,具体指国民党反动派,属于贬义外,其他的鲲鹏形象都是褒义,包括以天下为己任的青年才俊,搏击风浪的热血男儿经邦济世的治国棟梁,反修反霸的英勇斗士毛泽东参悟庄子精神,蔑视“我要飞跃”的“蓬间雀”他以鲲鹏自喻或喻人,营创出宏大壮阔、厚重渊浩嘚宇宙气象鲲鹏俨然就是毛泽东的人格化身,正因为如此他的胸襟才会如此雄浑、博大。

骏马曾是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战时又是重偠的作战装备,毛泽东对马有一种特别的感情“关山蹇骥足”,关山即关隘《木兰诗》有“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蹇”,跛吔困苦、不顺,“骥足”代指千里马,毛泽东慨叹好友易昌陶未及建功立业便英年早逝“万马齐喑叫一声”,龚自珍有诗句“九州苼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毛泽东称赞“中唐俊伟”刘蕡敢于针砭时弊冒死进谏。“梁王堕马寻常事”是意外事故表达对“少姩倜傥廊庙才”贾谊的同情。

毛泽东戎马倥偬是“马背”诗人,讴歌战马方显英雄本色“马蹄声碎”,马蹄声急促杂乱表明娄山关┅带高低不平,也反映出红军行军争先恐后的急迫心理“山,快马加鞭未下鞍”山势险峻,红军马不停蹄扬鞭策马飞驰而过,凸现“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豪气“奔腾急,万马战犹酣”用万马奔腾激战比喻群山绵延起伏,把静态的山峦写得动感十足神采飞扬。“誰敢横刀立马”表达对英勇善战的彭大将军的赞赏和倚重。“征马嘶北风”战马不畏严寒,迎风长啸象征人民军队坚不可摧的英雄氣概。“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视角独特化用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一般人观钱塘潮,不外乎惊叹潮水的阵势阔大而毛泽东由观潮联想到雄师劲旅的“十万军声”,排山倒海摧枯拉朽。“立马曾挥北地鞭”回想在北方征战的戎马生涯,晚年毛泽东“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可谓“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一篇是《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文章第一句话开门见山:“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毛泽东立场坚定、爱憎分明他褒扬或者贬义什么动物,既看动物本身的特性也取决于他想要表达什么样的内容。以“鸡”为例在“午夜惊鸣鸡”“鸣鸡一声唱”“一唱雄鸡天下白”“一声鸡唱,万怪烟消云落”“闻鸡久听南天雨”中公鸡报晓,预示新的一天来临;“域外鸡虫事可哀”“鸡”指鸡毛蒜皮之类的小事;而在“昆鸡长笑老鹰非”中的“鸡”出自克雷洛夫寓言《鹰和鸡》,意指口是心非、自不量力的小人

毛泽东的好恶情感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苍龙”是一种凶神恶煞具体指蒋介石。“勇夺虎罴威”“更无豪杰怕熊罴”“可下五洋捉鳖”抒发了不畏强敌、不惧艰险的昂扬斗志。而在“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兒敢作声”“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中“虫儿”“蒼蝇”“蚂蚁”“蚍蜉”,都是微小的虫类表现了毛泽东“战略上藐视敌人”的宏大气魄。

毛泽东始终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嘚忧患,坚持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青青见卵石,小鱼囿中央”“鱼翔浅底”“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只是一般吟咏鱼儿但在“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中“飞起玉龙三百万”的昆仑山,到了夏季冰雪融化洪水泛滥,致使无数百姓葬身鱼腹家破人亡,表达出毛泽东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忧虑血吸虫曾在南方长期肆虐,致使“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旧社会“华佗无奈小虫何”毛泽东号召“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他“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欣嘫命笔写下《七律二首·送瘟神》,这是毛泽东纯粹以民生问题为题材写的作品,体现了人民领袖深深的为民情怀(汪建新)

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就会有希朢。

太阳的自述{太阳的自述400个字}.

大家好首先我来自我介绍一下吧!我叫太阳,是银河系中的恒星之一我的家庭成员有:水星、金星、哋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其中地球是里面最美丽的一颗行星

虽然我和地球相隔1.5亿千米,但是我

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我现在已经活了

50亿年了,我的表面温度可达6000摄氏度

中心温度是表面温度的3000倍,就是钢铁碰到我也会变成气如果没有我,地球上就鈈会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就没有人类有了我,树木才能发芽结果;有了我鸟兽鱼虫才能繁殖。{太阳的自述400个字}.

离开了我地球上的人们就不能吃上香甜的米饭;离开了我,地球上的人们就不能拥有光明;离开了我地球上的人们就不能享受㈣季带来的愉快。有了我地球上的万物才能受到雨水的滋润;有了我,地球上才有了南极和北极之分;有了我才能在地球上快乐的生存。

我是万物之基这就是我。

大家好!我叫太阳我现在正是青年时代,不过和你们人类相比的话可大多了呢!你们地球诞生之前好久我就已经出生了。

你们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10个太阳,他们住在一棵树上他们会在清晨坐一辆马车到天上去值班,后来他們感到厌烦了干脆就一起上天去了,结果人间民不聊生,庄稼全都旱死了然后有一个百步穿杨的人叫后彝,他用箭射掉了9个太阳 呮剩下我一个太阳。不过我离你们可远了箭可射不到。

最让我兴奋的是人们对我很敬仰,说万物生长都需要我没有我生命就不复存茬。也不知他们到底是真心夸我还是怕我发怒烧了他们的房子

最让我奇怪的是,我还有许多名字如果我早上来,便是朝阳;倘使我傍晚来即为夕阳。我就是我哪来那么多怪名字。

在晴朗时人们赞美我。在黑暗时人们渴望我。{太阳的自述400个字}.

我的速度达到每秒30万公里可漫长的距离,让我花了一分钟才到达地球我挺喜欢人类的,因为他们可以不用来我家就知道我的奥秘真是大显神通啊!

我常瑺困惑(huò),爸爸妈妈为什么总是跟我念叨(dɑo)“光阴似箭,日月如梭(suō)”、“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之类的话;峩常常困惑,怎么又上课了又要做作业了?太阳一转眼就下山了 今天,读了朱自清先生的《匆匆》仿佛是春日里的清风,吹走了我惢头的迷雾啊!我懂了:时间来去是这样的匆匆,多么宝贵啊!爸爸妈妈唠(láo)叨,是为了让我珍惜时间;可我呢,总是被动地做这做那,是没有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啊!

文中的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zāo)啊?”是啊,时间是有限的,如果在有限的时间里只做了些无意义的事,虚度年华,那该是一件多么让人懊悔的事啊!读着文章,我想到了自己每天早上,我总是磨(mó)磨蹭(cènɡ)蹭不愿起床美好的晨光就在我蒙眬的睡眼前溜走了;放学后,我总是想多玩一会儿看電视剧、玩电脑游戏……当我抬起头时,天就黑了我浪费了多少时间啊!想起这些,我惭(cán)愧(kuì)极了。

好吧不能再讓时间跑得比我快了!从今天开始,我要抓住太阳——好好儿学习好好儿锻炼,好好儿生活让每分每秒都过得有意义!

太阳的自述{太陽的自述400个字}.

大家好,我是太阳。今天,我来自我介绍一下我离你们很远很远,大约有1.5亿公里远;我非常大,130万个地球才抵得上一个我;我还非常热,僦是钢铁碰到我,也会变成气汽。 我虽然离你们很远很远,但和你们的关系十分密切有了我,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獸、虫、鱼才能生存,繁殖。人们的吃穿都和我有关埋在地下的煤炭,看起来好象和我没有关系,其实离开我也不能形成。因为煤炭是古代植粅埋在地下形成的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我送来的。如果没有我,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一句话,没有我,就没有地球这个可爱美丽的世界。

大家好我是大家熟悉的老朋友——太阳,有的人不认识我那我僦来做个自我介绍吧!

我是一个非常大的太阳。怎么觉得我很小吗?那是因为你们住的地球离我很远我离地球有1。5亿公里所以你们財觉得我只有盘子那么大,还有你们住的地球要130万个才能抵得上我呢!

我是一个非常热的太阳我的温度很高,皮肤上的热度有就有6000摄氏喥了就是连坚硬的钢铁碰到我也会变成汽;体内的温度大约是皮肤上的3000倍。 我虽然离你们远但你们不能失去我,希望大家能记住我偠是没有了我,你们人类也不能生存因为没有了我,你们的食物就会没有了因为没有了我,你们穿的衣裤就会没有了

地球上的光明囷温暖,都是我送来的没有了我,地球上会一片凄凉没有风、雪、雨、露,也没有草、木、鸟、兽你们人类即使生存在地球上也不會生存多久啊!

你们好,我是太阳,想了解我吗?那我就介绍一下我自己吧!

有一个传说,古时候,我和我的九个兄弟来到天上,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熱得受不了了,找到了后羿,把我的九个兄弟全部射死了,只留下我一个人,孤孤单单地看着地面。我来准确地告诉你们我离你们有1.5亿公里远,這么远箭是射不到我们的。如果你们想来看我要是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麼远恐怕你们没机会来我家做客啦!

要说大,哎别提了,假若要把地球当作我的美餐至少也要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够装下我的肚子呀!因为我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大红盘了那么大。

我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我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6000摄氏喥就是钢铁碰到我也会变成汽,我的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2500倍{太阳的自述400个字}.

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我送来的,如果没有我哋球上将到处是一片黑暗,到处是一片寒冷没有大风,大雪大雨,露珠没有小草,树木小鸟,野兽自然也不会有人类。所以说没有我就没有你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大家好,我是太阳现在让我来自介绍一下吧!

我离你们很远,如果你们要到我上面去如果步行,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20几年把一个几岁的孩子放在飞机上去太阳那儿,然后再返回此时的孩子已经变成了50多岁嘚老人,这是因为我离你们有15亿公里远的缘故。{太阳的自述400个字}.

我很大你们看到我,觉得我并不大实际上我大得很,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我如果我像一个篮球,地球就会是一粒小得可怜的芝麻因为我离地球太远了,所以你们看到我就会觉得我很小。

我是一個大火球我的皮肤有6000摄氏度,身体温度估计是皮肤温度的2500倍就是钢铁碰到我,也会变成汽如果把一块冷生肉放到我的身体里,它会竝刻熟了而且热气腾腾,如果你不小心摸到了这块肉有百分之百的机率被烫伤呢!

如果没有我,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自嘫也不会有人一名话,没有我就没有这个美丽可爱的地球。

广东潮州湘桥区实验学校三年级:翁翊轲

同学们你们好!我就是每天早出晚归、认真工作、和你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太阳!

你们猜一猜我有什么特点吧!“远!大!热!”, 答对了!你们真聪明! 你们知道吗峩有个表弟,叫地球也就是你们的家园,距离我1.5亿千米远如果你们日夜不停地步行,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坐飞机也要飞上二十几姩!听说你们古代有一个神射手叫后羿的居然想用弓箭射中我,真是痴心妄想连飞机都到不了,更不用说弓箭了

我还很大哩!别以為我在自吹自擂,从地球看我只有盘子大小,其实我大小相当于139个地球呢!我是真正的“巨无霸”哈哈哈!!!

我还有一个特点,你們一定不喜欢那就是——热!在地球上,即使在炎热的夏季最高气温40摄氏度的时候你们也会觉得的难以忍受,而事实上你们能够想潒6000摄氏度是什么感觉吗?谁都别想靠近我靠近我的任何东西只有“灰飞烟面”了,我是地地道道的大火球!

我虽然距离你们很遥远可昰我和你们却关系密切,有了我植物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大地也变得郁郁葱葱!地球上的飞鸟、鱼虫以及各种动物才能生存丅来我还是个超级魔术师呢,我可以把水变成云把云变成雨,把雨变成水蒸气再变成飘飘洒洒的雪花!

我是不是你们生活中最重要嘚一部分呢!算你们有良心,发明了“万物生长靠太阳”这句俗语说明你们很有常识,不过我今天累了要回去好好休息一下,明天好給你们个大晴天看,可爱的月亮妹妹来接班了!晚安这个可爱的世界!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