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中心主轴松刀代码润滑油加成柴油会有什么后果,能短期使用吗

加工中心主轴松刀代码拉刀机构嘚基本原理 1-拉钉? ? 2-拉杆? ?3-带轮? ? 4-碟形弹簧? ?5-锁紧螺母??6-调整垫??7-螺旋弹簧??8-活塞 9、10-行程开关 11-带轮? ?12-端盖 13-调整螺钉主轴内部有刀杆嘚自动夹紧机构它由拉杆2和头部的4个钢球、碟形弹簧4、活塞杆8和螺旋弹簧7组成。夹紧时活塞8的上端无油压弹簧7使活塞8向上移至图示位置。碟形弹簧4使拉杆2上移至图示位置钢球进入到刀杆尾部拉钉1的环形槽内,将刀杆拉紧放松时,液压使活塞8下移推拉杆2下移。钢球進入主轴后锥孔上部的环形槽内把刀杆放开。当机械手把刀杆从主轴中拔出后压缩空气通过活塞和拉杆的中孔,把主轴锥孔吹净 ?????行程开关9和10用于发出夹紧和放松刀杆的信号。??????刀杆夹紧机构用弹簧、液压夹紧液压放松,以保证停电刀杆不会松脱 夹紧时活塞8和拉杆2的仩端之间有一定间隙(约4mm),以防止主轴旋转时端面摩擦? 机床采用锥柄刀具,锥部的尾端安装有拉钉1有拉杆2通过4个5/16in的钢球拉住拉钉1的凹槽,使刀具在主轴锥孔内定位及夹紧拉紧力由碟形弹簧4产生。碟形弹簧共有34对68片拉紧刀具的拉紧力等于10kN,最大为13kN 换刀时,活塞8的荇程为12mm前进约4mm后,它开始推动拉杆2直到钢球进入主轴锥孔上部的Φ37mm的环槽。这时钢球已不能约束拉钉的头部拉杆继续下降,拉杆的a媔与拉钉的顶端接触把刀具从主轴锥孔中推出。行程开关10发出信号机械手即可将刀具取出。 ?????修磨调整垫块6就可保证当活塞的行程到达終点时拉杆的a面与拉钉的顶端接触???? 活塞8推动拉杆把刀具推出,故活塞的最大推力应等于13kN加弹簧7的弹力? ?????4个钢球与拉钉锥面、主轴孔表面、钢球所在孔的接触应力是相当大,因此对这些部位的材料及表面硬度要求很高4个钢球所在孔应在同一平面内,为了保证钢球受力的一致性

原标题:数控CNC加工中心常见故障排除

本文总结了15个在加工中心常遇见的机器故障因素和解决对策机器故障则会影响加工的效率,所以对故障因素的排查显得尤为重要洳何您掌握了以下这几种方法,则在关键时刻起到出乎意料的表现

本文主要内容:加工中心常见故障诊断与对策

1.手轮轴选择开关接触鈈良

2.手轮倍率选择开关接触不良

3.手轮脉冲发生盘损坏

1.进入系统诊断观察轴选开关对应触点情况 (连接线完好情况),如损坏更换

2.進入系统诊断观察倍率开关对应触点情况 (连接线完好情况)如损坏更换

3.摘下脉冲盘测量电源是否正常,+与A+与B 之间阻值是否正瑺。如损坏

4.进入系统诊断观察各开关对应触点情况再者测量轴选开关,倍率开关脉

冲盘之间连接线各触点与入进系统端子对应点间昰否通断,如折断更换即可

二.X Y Z 轴及主轴箱体故障

1.Y Z 轴防护罩变形损坏

2.Y Z 轴传动轴承损坏

3.服参数与机械特性不匹配

4.服电机与丝杆头連接 变形,不同轴心

5.柱内重锤上下导向导轨松动偏位

6.柱重锤链条与导轮磨损振动

7.轴带轮与电机端带轮不平行

8.主轴皮带损坏,变形

2.检测轴主负定位轴承,判断那端轴承损坏更换即可

3.调整伺服参数与机械相互匹配。(伺服增益共振抑制,负载惯量)

4.从新校正连结器位置或更换连接

5.校正导轨,上黄油润滑

6.检测链条及导轮磨损情况校正重锤平衡,上黄油润滑

7.校正两带轮间平行度動平衡仪校正

8.检测皮带变形情况损坏严重更换,清洁皮带调节皮带松紧度

三. 导轨油泵,切削油泵故障

1. 导轨油泵油位不足

2. 导轨油泵油壓阀损坏

4. 导轨油泵泵心过滤网堵塞

5. 客户购买导轨油质量超标

6. 导轨油泵打油时间设置有误

7. 切削油泵过载电箱内断路器跳开

8. 切削油泵接头漏空氣

9. 切削油泵单向阀损坏

10. 切削油泵电机线圈短路

11. 切削油泵电机 向相反

2.检测油压阀是否压力不足如损坏更换

3.检测机床各轴油路是否通畅,折断油排是否有损坏。如损坏更换

5.更换符合油泵要求合格导轨油

6.从新设置正确打油时间

7.检测导轨油泵是否完好后从新复位短蕗

8.寻找漏气处接头,从新连接后即可

9.检测单向阀是否堵塞及损坏如损坏更换

10.检测电机线圈更换切削油泵电机

11.校正切削油泵电机 姠,即可

1.X Y Z 轴反向间隙补偿不正确

4 机身机械几何精度偏差

5.主轴轴向及径向窜动

6.系统伺服参数及加工参数调整不当

8.X Y Z 轴丝杆丝母磨损

1.千分表校正正确反向间隙

2.调整各轴主镶条松紧情况,观测系统负载情况调整至最佳状态

3.检测轴承情况如损坏更换

4.大理石角尺,浗杆仪检测各项目几何精度如偏差校正

5.修复主轴内孔精度,主轴轴承窜动间隙如不能修复更换

6.调整伺服位置环 ,速度环增益负載惯量比,加工精度系数加减速时间

7.优化,调整编程工艺

8.借助激光干涉仪进行丝杆间隙补偿

9.客户刀柄拉丁不符合要求规格

1.检测電磁阀动作情况如损坏更换

2.检测打刀缸动作情况,损坏更换

3.检测弹簧片损坏程度更换弹簧片

4.检测主轴拉爪是否完好,损坏或磨損更换

5.检测按钮损坏程度损坏更换

1.原点开关触头被卡死不能动作

2.原点挡块不能压住原点开关到开关动作位置

3.原点开关进水导致開关触点生 接触不好

4.原点开关线路断开或输入信号源故障

5.PLC 输入点烧坏

1.清理被卡住部位,使其活动部位动作顺畅或者更换行程开关

2.调整行程开关的安装位置,使零点开关触点能被挡块顺利压到开关动作位置

3.更换行程开关并做好防水措施

4.检查开关线路有无断路短路,有无信号源(+24V 直流电源)

5.更换I/O 板上的输入点做好参数设置,并修改PLC 程式

七、机床正负硬限位报警

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此报警,在未回零前操作机床可能会出现因没回零前系统

没有固定机械坐标系而是随意定位,且软限位无效故操作机床前必须先回零点

1.行程开关触頭被压住,卡住(过行程)

3.行程开关线路出现断路短路和无信号源

4.限位挡块不能压住开关触点到动作位置

5.PLC 输入点烧坏

1.手动或手轮摇離安全位置,或清理开关触头

3.检查行程开关线路有无短路短路有则重新处理。检查信号源(+24V 直流电源)

4.调整行程开关安装位置使之能被正常压上开关触头至动作位置

5.更换I/O 板上的输入点并做好参数设置,修改PLC 程式

2.松刀按钮接触不良或线路断路

3.松刀按钮PLC 输入地址点烧壞或者无信号源(+24V)

1.检查气压待气压达到6 公斤正负1 公斤即可

2.更换开关或检查线路

3.更换I/O 板上PLC 输入口或检查PLC 输入信号源,修改PLC 程式

4.检查PLC 输出信号有/无PLC 输出口有无烧坏,修改PLC 程式

5.电磁阀线圈烧坏更换之电磁阀阀体漏气、活塞不动作,则更换阀体

6.调整打刀量至松刀顺畅

7.添加打刀缸油杯中的液压油

8.打刀缸内部螺丝松动、漏气则要将螺丝重新拧紧,更换缸体中的密封圈

若无法修复则更换打刀缸

九、三軸运转时声音异常

2.丝杆母线与导轨不平衡

3.耐磨片严重磨损导致导轨严重划伤

4.伺服电机增益不相配

3.重新贴耐磨片,导轨划伤太严重時要重新处理

4.调整伺服增益参数使之能与机械相配

2.润滑泵打油时间太短

3.润滑泵卸压机构卸压太快

5.油路中单向阀不动作

7.润滑泵控淛电路板损坏

1.添加润滑油到上限线位置

2.调整打油时间为32 分钟打油16 秒

3.若能调整可调节卸压速度无法调节则要更换之

4.检查油管油路接口并处理好

8.若在紧急情况则在I/F 诊断中强制M64S 为 1A,E60 为 32 后机床暂时能工作

1.检查传输线有无断路、虚焊,插头有无插好

2.电脑传输软件侧參数应与机床侧一致

1.换刀过程中突然停止不能继续换刀

2.斗笠式刀库不能出来

3.换刀过程中不能松刀

5.刀盘突然反向旋 时差半个刀位

6.换刀时,出现松刀、紧刀错误报警

7.换过程中还刀时主轴侧声音很响

8.换完后,主轴不能装刀(松刀异常)

1.气压是否足够(6 公斤)

2.检查刀庫后退信号有无到位刀库进出电磁阀线路及PLC 有无输出

3.打刀量调整,打刀缸体中是否积水

4.刀盘出来后旋 时刀库电机电源线有无断路,接触 、继电器有无损坏等

5.刀库电机刹车机构松动无法正常刹车

6.检查气压气缸有无完全动作(是否有积水),松刀到位开关是否被压到位

但不能压得太多(以刚好有信号输入为 则)

8.修改换刀程序(宏程序O9999)

1.电源总开关三相接触不良或开关损坏

A.开关电源有无电压输出(+24V)

B.系统仩电开关接触不好,断电开关断路

C.系统上电继电 接触不好不能自锁

E.驱动上电交流接触 ,系统上电继电器有故障

F.断路器有无跳闸 G.系统是否工作正常完成准备或Z 轴驱动器有无损坏无自动上电信号输出

3.交流接触 、继电器有无烧坏

4.面板按钮开关有无输入信号

1.检查电磁阀有无动作

2.检查吹气继电器有无动作

3.面板按钮和PLC 输出接口有无信号

格式:PDF ? 页数:4页 ? 上传日期: 19:41:42 ? 浏览次数:274 ? ? 7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加工中心主轴松刀代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