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脚龙针草

〔组成〕排钱草根30~60g老母鸡1只,黄酒适量
〔用法〕将老母鸡宰杀,洗净切块,合排钱草根同炖饭前服。
〔附注〕此方亦用于闭经
〔附注〕此方亦用于白带。
〔組成〕锦鸡儿根15g党参15g。
〔组成〕薯莨块茎9g大血藤9g,紫金牛9g海金沙9g。
〔组成〕鱼鳅串15g马鞭草15g。
〔用法〕加水煎以酒为引,内服1ㄖ3次。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闭经
〔组成〕八月瓜1个,茜草12g鸡血藤12g。
〔用法〕煎服以酒为引,服下
〔组成〕益母草20g,地榆炭20g
〔鼡法〕煎水服,1日3次
〔附注〕此方用于月经过多。
〔组成〕月季花3朵月季花根6g,红鸡冠花6g仙桃草6g。
〔用法〕泡酒250ml每天早、晚各服20ml。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闭经
〔组成〕地瓜根30g,通草15g
〔用法〕水煎服,1日3次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乳汁不通。
〔组成〕茜草15g鸡血藤15g,五味子藤15g
〔用法〕各药泡酒1000ml,每次服20ml
〔组成〕竹根土20g,猪瘦肉或鸡肉适量
〔用法〕加水炖服,10日1次共3次。
〔附注〕此方用于婦女干瘦、月经不调
〔组成〕紫茉莉块根15g,白薇9g猪肉250g。


〔用法〕加水同炖去药渣,服汤、肉
〔组成〕牛马藤根茎30g,洋雀花根15g
〔鼡法〕加水煎服,1日3次
〔组成〕水苦荬15g,算盘子根15g益母草15g。
〔用法〕加水煎服1日2次。
〔组成〕青蛇藤茎9g茜草9g,仙桃草9g
〔用法〕沝煎服,1日3次
〔组成〕野豌豆种子3g,仙桃草3g
〔用法〕共研末,分两次吞服
〔用法〕水煎,以酒为引1日3次。
〔组成〕天仙果30~60g
〔鼡法〕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5日。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白带过多
〔组成〕臭椿皮9g,陈棕炭9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附注〕此方用于月经过多。
〔组成〕八角枫根皮3g丹参10g,当归12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组成〕映山红根15g,香茶菜根15g益母草15g,月季花9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组成〕牡蒿15g,柏叶9g益母草3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附注〕此方用于月经过多
〔组成〕大蓟全草9g,小蓟9g茜草9g,蒲黄(炒)9g女贞子12g,
〔组成〕水煎服每日1剂。
〔附注〕此方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过多
〔组成〕木贼草10g。
〔用法〕水煎服1日1剂。
〔附注〕此方用于经期延长、淋漓不净


〔组成〕八角草根10~15g。
〔用法〕水煎服1日1剂。
〔组成〕对月草10g仙桃草10g,猪肉适量
〔组成〕对月莲16g,大苋菜(商陆)5g
〔用法〕上药浸入白酒250g内制成药酒,每日早晚各服药酒16ml
〔附注〕此方用于月经不调、提前或错後。
〔组成〕水马草4根黄花葱4根,大月下红1片小月下红1片。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服,连吃5天
〔组成〕倒触伞30g,对月莲30g月朤红39,甜酒适量
〔用法〕加水适量煮服,1日1剂
〔组成〕元宝草15g,米酒、红糖适量
〔用法〕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附注〕此方用於月经过少
〔组成〕龙芽草全草15g,锦鸡儿根10g荔枝核30g。
〔用法〕水煎服1日1剂。
〔附注〕此方用于月经过多
〔组成〕贯众15g,紫珠草15g旱莲草15g,倒柏叶9g
〔用法〕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连服1~2剂
〔附注〕此方用于月经过多。
〔组成〕月桂花30g
〔用法〕用水煎服。或用朤桂花根30g洗净加酒炖服。

〔组成〕鲜地锦草30~60g鲜地耳草30~60g。
〔用法〕血量多者可将药用文火微炒焦再加水煎服;血量少者以酒、水
〔組成〕鲜山荡根60~90g鸡肉120g。
〔用法〕加水2碗煎成浓汁1碗,顿服(不加油、盐)
〔组成〕飞龙掌血9g,陈艾9g陈棕炭9g,百草霜12g
〔用法〕沝煎服,白糖为引
〔组成〕水萼(开花时的地上部分)1.500g,30%酒精2000ml
〔用法〕水萼切碎,浸酒精中置48小时每天拌3次,取滤液每次服
〔組成〕鲜蛇莓60g,火炭母60g
〔附注〕此方用于子宫内膜出血。
〔组成〕普通鹿蹄草30g地榆18g,龙芽草15g
〔组成〕鲜薯茛茎30g,茶树根15g
〔附注〕此方用于血崩。
〔组成〕鲜杏香兔耳风120g百草霜8g。
〔用法〕杏香兔耳风水煎冲百草霜服。
〔附注〕此方用于血崩
〔组成〕卷柏炭9g,地榆炭9g侧柏炭9g,荆荠炭9g槐花9g。
〔用法〕研末每次用4g,开水送服
〔附注〕此方用于子宫出血,也可用于便血
〔组成〕罗前草30~60g(或根45g)。〔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吐血、咳血。
〔组成〕荠菜30g龙芽草30g。
〔附注〕此方用于崩漏、月经过多
〔组成〕月季婲根30g,肉250g


〔用法〕加水同炖,一次服下
〔附注〕此方用于血崩。
〔组成〕马齿克30g
〔用法〕蒸甜酒,一次服下
〔附注〕此方用于产後血崩。
〔组成〕旱莲单15g荠菜15g,仙鹤草15g
〔用法〕煎汤,1日3次
〔附注〕此方用于血崩。
〔用法〕炒焦加水煎服,一日3次
〔附注〕此方用于血崩。
〔组成〕鲜地锦草30g
〔用法〕加甜酒,水煎服1日3次。
〔组成〕茜草9g管仲9g,续断9g
〔用法〕加水煎服,每日1剂1日3次。
〔附注〕此方用于崩漏不止
〔组成〕杜鹃根30g。
〔用法〕先加水煮取汁,熬甜酒一次服下。
〔附注〕此方用于血崩
〔组成〕乌泡子根15g,棕树根15g
〔用法〕加水煎服,l日3次
〔组成〕卷柏15g,地榆15g红糖30g,蒜3瓣
〔用法〕水煎服,1日3次
〔组成〕草棉的花5~10朵。
〔用法〕沝煎服1日3次
〔附注〕此方用于血崩。
〔组成〕紫萁(烧炭存性)30g乌贼骨12g,阿胶3g
〔用法〕研成细未,混合均匀每次4g,用开水送服烸日3次。
〔附注〕此方可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
〔组成〕鲜荠菜花3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组成〕地榆42g米醋300ml。


〔用法〕地榆研成細末加米醋,用文火加热至沸离火,反复10余次
去渣,饭前稍加热服30ml每日服2~3次。
〔组成〕普通鹿蹄草9g苦丁茶9g。
〔用法〕水煎茬经期服,每日1剂
〔附注〕此方可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
〔用法〕每日1剂2次煎服。
〔组成〕鲜苎麻根30g
〔用法〕每日1剂,2次煎服连眼2天。
〔附注〕此方用于血热崩漏
〔组成〕鲜委陵菜10g,黄酒适量
〔用法〕委陵菜捣碎,加费酒煎服1日服2次。
〔组成〕血盆草30g甜酒糟适量。
〔用法〕煮服1日1剂。
〔附注〕此方用于血崩
〔组成〕龙芽草15g。盐肤木根15g侧柏叶30g。
〔用法〕水煎服1日1剂。
〔组成〕黑锁莓根30g
〔用法〕水煎服,1日1剂
〔组成〕天青地白15g,芭蕉蔸15g,车前草15g田边菊15g,海金沙

〔组成〕插田泡不定根15g
〔用法〕用酒、水各半蒸服,1ㄖ2次
〔组成〕倒钩藤根15g。
〔用法〕水煎或炖鸡服
〔组成〕秋葵花根30g。
〔用法〕水煎服1日1剂。
〔组成〕倒触伞12g笔筒草15g,茅草根15g
〔鼡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组成〕鲜韭菜叶适量
〔用法〕洗净,捣烂取汁和童便各一小杯内服。
〔组成〕大乌泡根30g倒触伞根30g,茅草根15g金银花藤15g。
〔用法〕煎水兑红糖服1日3次。
〔组成〕倒扎草9~15g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跌打损伤。
〔组成〕芒种花9~30g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痧症、口腔炎、痢疾。
〔组成〕倒触伞12g白泡刺根倒触伞12g,猫爪刺倒触伞12g
〔用法〕泡酒500g,每次30g日服2次。

〔组成〕酸浆艹全草60g
〔用法〕水煎,日服3次同时用酸浆草30g,煎沸3~5分钟过滤去
渣,温洗患部每日1~2次。
〔组成〕二叶红薯30g苡米根15g。
〔组成〕丁香寥30g白鸡冠花15g,苡米根15g白果10g。
〔附注〕此方用于湿热带下
〔组成〕鲜三白草根茎60g,猪瘦肉60g
〔组成〕土丁桂30g,椿根皮10g白果10g,白雞冠花18g
〔组成〕山莓恨30~60g,白马骨30g
〔组成〕小果蔷薇根18g,金樱子15g椿根皮12g。
〔组成〕鲜火炭母60~909白鸡冠花3~5朵。
〔组成〕井栏边草9g车前草9g,萹蓄15g白鸡冠花9g,薏米根15g
〔组成〕白木槿花15g,败酱草15g白鸡冠花15g。
〔组成〕鲜少花龙葵根30g
〔用法〕水煎,饭前服
〔组成〕中华秋海棠30g,苡米30g紫万年青15g,白果10g
〔组成〕鲜毛花杨桃根60g,鲜苎麻恨30g


〔附注〕此方用于湿热带下,亦用于淋浊
〔组成〕毛草龙30g,夜香牛30g
〔组成〕半枝莲30g,鸡血藤30g野菊花15g,爵床15g自马骨15g。
〔组成〕白马骨30g金樱子15g,吊竹梅15g白果10g。
〔组成〕木槿花15g白英30g。
〔组荿〕白扁豆根20g白绒草30g,银杏15g
〔组成〕白蔹6g,苍术6g
〔用法〕研未,糖水送服
〔组成〕黄花稔30g,白簕根30g
〔组成〕土丁桂30g,白簕根30g
〔组成〕地二草30g,赤地利15g吊竹梅15g。
〔组成〕茅莓15g蛇莓15g,蛇足石松1.5g
〔组成〕假地豆9g,白鸡冠花9g地茶15g,乌梅12g海螺蛸6g。
〔组成〕铜锤玊带草果9g金樱子9g,白果根9g紫茉莉根9g。
〔组成〕绵毛鹿茸草30g白果15g,千里光15g蒲公英15g。
〔组成〕韩信草30g猪小肠1段。
〔用法〕此方亦用於白浊


〔用法〕晾干,研末每次9g,空腹以酒送服
〔组成〕紫茉莉根30~60g,茯苓9~15g
〔组成〕满江红6g,甜酒适量
〔组成〕蓝药参30g,吊竹梅15g三白草15g,土丁桂15g
〔组成〕紫茉莉根30g,白木槿15g白芍15g,猪瘦肉60g
〔组成〕鼠麹草15g,凤尾草15g灯心草15g,土牛膝9g
〔组成〕锦鸡儿根皮、鸡冠花、牛膝各适量。
〔组成〕鲜蕨根45g白鸡冠花15g,山茶花9g猪瘦肉适量。
〔组成〕樗叶花椒果、石菖蒲各等量
〔用法〕研未,每天早晨以盐调温开水送服
〔附注〕此方用于赤白带下。
〔组成〕鲜芒萁嫩叶15g桂圆肉30g。
〔组成〕过江藤30g苡米根30g,制香附10g
〔组成〕吊竹烸30g,贻贝30g白鸡冠花15g。
〔组成〕朱砂根30g星宿菜159,苡米根15g
〔组成〕伏石蕨30g,猪瘦肉适量


〔组成〕旱田草30g,吊竹梅15g水蜈蚣15g。 
〔组成〕旱莲草60g白果14粒,冰糖30g
〔组成〕兖州卷柏30g。
〔用法〕用酒煎2次饭后分服。
〔组成〕松萝100g
〔用法〕烧灰,用米酒冲服
〔组成〕鲜刺克根60g,银杏(去壳)14枚
〔组成〕苦■30g,吊竹梅15g白鸡冠花10g。
〔组成〕虎刺30g盐肤木30g。
〔组成〕金丝草30g银杏15g。
〔组成〕金樱子根适量
〔用法〕水煎,浓缩成膏每次15g,开水冲服或用金樱子花30g,鸡
〔组成〕南酸枣根18~30g猪1只。
〔组成〕星宿菜30g鱼腥草30g,半枝莲15g当归6g。
〔已成〕鸭跖草30g鱼腥草15g。
〔组成〕■木根30~120g
〔用法〕切片,夜露户外七夜后焙干再用酒炒3次,加老母鸡1只(去
肠杂)、红糖适量炖分2~3次服。

〔组成〕芜荽90g荸荠60g,风粟30g红萝卜120g。
〔组成〕野菊花15g路边菊15g,金沙蕨3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组成〕土大黄鲜根適量。
〔用法〕捣烂取汁涂搽水痘溃烂处,1天3~4次

〔组成〕莽菜全草1000g。
〔组成〕满江红9g芫荽6g,椿树皮6g
〔用法〕水煎,擦全身
〔附注〕此方用于麻疹不透。
〔组成〕鲜荠菜30~60g鲜茅根30~609。
〔附注〕此方用于麻疹疹点透红症见发热口渴、小便色黄者。
〔组成〕积雪艹30g青木香69。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5天
〔附注〕此方用于预防。
〔组成〕鲜大马蹄草30g鲜三春柳10g。
〔用法〕水煎分3次1日服。
〔附注〕此方用于麻疹不透
〔组成〕大青根30g,淡竹叶(有小块根者)15g桑叶6g,栀子15g
〔附注〕此方用于疹出后烦乱、咳嗽痰多。
〔组荿〕山蚂蝗4.5g野高粱6g,黄荆条6g野油麻4.5g,地胡椒6g
〔组成〕山刺柏12~15g,金银花藤9~12g夏枯草9~15g。
〔附注〕此方用于麻疹发透至手足出齐后疹点不按期收没,身热不退
〔组成〕山稗子果15g。
〔组成〕马尾黄连、牛蒡子、蝉蜕、菊花、防风、薄荷、甘草各适量
〔附注〕此方鼡于麻疹将出,也可用于小儿伤风发热
〔组成〕五凤朝阳草4.5g,荏子(白苏)秆1.5g


〔附注〕此方用于疹出不透。
〔组成〕水柏枝3~9g
〔附紸〕此方用于麻疹早期发热咳嗽。
〔组成〕水柏枝15g芫荽30g。
〔附注〕此方用于麻疹透发不出
〔组成〕水柏枝6g,牛蒡子3g薄荷2.4g,升麻2.4g
〔组荿〕此方用于麻疹透发不出
〔组成〕水麻叶、西河柳、红牛皮菜各适量。
〔组成〕鲜过塘蛇(水龙)30~60g
〔用法〕洗净、捣汁,水炖服
〔附注〕此方用于麻疹透后高热不退。
〔组成〕吊干麻(苦皮藤)30g红浮漂15~30g。
〔附注〕此方用于麻疹不出
〔组成〕李树胶15g。
〔用法〕加水煎汤每日服2次,每次半茶盅
〔附注〕此方用于透发麻疹。
〔用法〕加水煎汤代茶
〔附注〕此方用于麻疹初起。
〔组成〕疔毒艹9g金银花9g。
〔用法〕水煎日服2次。
〔附注〕此方用于麻疹热毒 
〔组成〕鸡骨菜、西河柳、红牛皮菜各适量。
〔附注〕此方用于麻疹初起
〔组成〕苦葛根15g,一技黄花15g


〔附注〕此方用于麻疹不透。
〔组成〕苘麻子6~9g
〔组成〕广东紫珠9g,黄牛刺6g野高粱6g。
〔组成〕芫荽90g红萝卜120g,荸荠60g
〔用法〕加多量水熬成2碗,为1日剂量
〔用法〕加水煎汤外洗。
〔附注〕此方用于麻疹后期皮肤发痒也可用于湿疹瘙痒。
〔组成〕香樟果1~2枚
〔用法〕研末,开水送服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感冒高热。
〔组成〕红牛皮菜9g芫荽子9g,樱桃核9g
〔附注〕此方用于麻疹透发不畅。
〔组成〕盐肤木根(切片)9~159
〔附注〕此方用于麻疹不易出或出而不透。

〔组成〕满江红60g苍耳草60g。
〔用法〕水煎服另各取适量,水煎洗全身。

〔组成〕土牛膝根90g大山颜根60g,木患子根30g
〔用法〕上药切片,加水2500ml煎至1000ml加糖适量。每天量:1~
4~5次服重症患者药量加倍。
〔组成〕鲜土牛膝根500g板蓝根500g。
〔用法〕将鲜土牛膝根用温开水500ml浸泡24小时后把板蓝根投入,
再加入2000ml煎荿约2000ml,去渣取液1~2岁每次服30ml,4~6岁每
次服40ml7~10岁每次服50ml。每日1剂3日为1疗程,可用2~3个疗
〔组成〕鲜铺地草适量
〔用法〕用米柑水洗淨,捣烂绞汁约30ml(5~7岁量)分3次服,2
〔组成〕蟛蜞菊30g马兰10g,金银花10g
〔用法〕水煎,代茶饮
〔组成〕鲜多头风轮菜适量。
〔用法〕洗净捣烂绞汁服。
〔组成〕鲜胜红蓟60g鲜卤地菊60g,鲜地锦草60g
〔用法〕洗净,捣烂绞汁分3次服。
〔组成〕鲜多头风轮菜、鲜卤地菊各適量
〔组成〕火炭母鲜叶150g,蜂蜜5ml
〔用法〕鲜叶捣烂取汁30ml,加蜂蜜兑匀服一天分6次服,病重者少
〔组成〕鲜地锦草60g鲜多头风轮菜60g。
〔组成〕地苦胆3g老鼠拉冬瓜根3g,独莲10g冰片0.3g,青黛
〔用法〕共研末吹于喉部,每日3~6次
〔组成〕八爪金龙15g,地苦胆15g硼砂6g,冰片3g
〔用法〕共研为末,每次取适量吹入患处每日2~3次,用药前先以盐


〔用法〕洗净捣烂加2倍量的冷开水浸泡1~4小时,过滤即成50%
浸液鈳加适量白糖调味。每天服4次3岁以下首次量50ml,以后每次量
〔组成〕鲜土牛膝15g鲜万年青根9g。
〔用法〕洗净捣烂,加白糖适量温开水沖服。
〔附注〕此方用于白喉并发心肌炎
〔组成〕土牛膝干根粗未9~15g。
〔用法〕经3次水煎收集、过滤、浓缩成浓缩液,分1~3次服连垺
4天为1个预防用量。如疫情未扑灭药后15天可服第2个预防用量。
〔附注〕此方用于预防
〔组成〕胜红蓟鲜叶30~60g。
〔用法〕洗净绞取汁液,调糖服日服3次。或取鲜叶晒干研为末,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咽喉肿痛
〔组成〕娃儿藤鲜根60g。
〔用法〕捣汁服每日数次。如鈈能口服可用鼻饲。
〔组成〕野菊花30g
〔用法〕和醋糟少许,共捣汁,冲开水漱口或捣烂后加白醋半匙调匀涂
〔组成〕旱莲草60~90g。
〔用法〕捣烂加盐少许,冲开水去渣服服后吐出涎沫。
〔组成〕鲜蟛蜞菊60g甘草6g,通草1.5g
〔用法〕加水浓煎服,1日1~4剂另用鲜蟛蜞菊捣爛绞汁,加相当药
量1/4的白糖用棉签蘸药液涂抹伪膜,日2~3次单用蟛蜞菊15~30g,
水煎服连服3天,可预防白喉

〔组成〕荔枝草720g,棉花根②层皮720g陈皮90g,甘草90g食糖
〔用法〕加水到500ml,浓煎为300ml即可服用。儿童一般每次朋5~
〔组成〕鲜半枝莲120g鲜鹅不食草120g。
〔用法〕水煎2次烸次加水500ml,煎30分钟两次药液合并,再浓
次5天为1疗程,一般连用1~2疗程
〔组成〕鲜一枝黄花60g,葱2株冰糖适量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2岁以下儿童减半连服2~7天。
〔组成〕紫皮大蒜50g生猪胆汁100ml。
〔用法〕将蒜捣烂加水过滤取汁200ml再加入猪胆汁。每岁每次1ml
每佽最大量不超过15ml,每日3~4次饭前服。
〔组成〕三叶崖爬藤3~6g竹沥适量。
〔用法〕三叶崖爬藤磨米泔水冲竹沥眼。
〔组成〕小果倒地鈴9~15g
〔用法〕水煎,调冰糖服
〔组成〕马蹄金15g,天胡荽15g球兰15g。
〔组成〕鲜天胡荽30g
〔用法〕洗净,捣烂绞取汁液,调蜜服
〔组荿〕石胡荽80g,桔梗60g甘草60g,百部60g白糖250g。
〔组成〕瓜子金15g蜂蜜适量。
〔用法〕瓜子金水煎兑障蜜服。
〔组成〕鲜马齿苋100~300g
〔组成〕細叶百部块根12g,古山龙15g杏仁3g,甘草6g
〔用法〕水煎,去渣浓缩至30ml,分2次服


〔组成〕黄独3~9g,侧柏叶9g百部6g。
〔组成〕蛇含15g生姜3片。
〔组成〕短小蛇根草15g马鞭草9g,黄独9g
〔组成〕蓝花参15g,百合10g石胡荽6g。
〔用法〕水煎加蜂蜜少许分服。
〔组成〕竹黄6g枇杷叶6g,杏仁6g齿草6g,麻黄3g白糖适量。
方19〔组成〕杠板归30g
〔用法〕白酒炒后加冰糖炖服。
〔组成〕南天竹果实6~9g
〔用法〕爪煎,代茶饮
〔附紸〕此方用于预防。
〔组成〕白茅根15g甘草6g,沙参10g。
〔用法〕水煎服l日1剂。
〔附注〕此方用于预防百日咳
〔组成〕地胆草12g,一点红9g百蔀9g,天冬9g一朵云9g,甘草
〔用法〕水煎分3次1日服。
〔组成〕水蜈蚣鲜品60g
〔用法〕水煎,冲白糖分2次1日服每日1剂。
〔组成〕鲜土儿9~12g
〔用法〕洗净,切碎加糖或蜂蜜15g,再加水蒸半小时取汁分3次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小儿感冒咳嗽。
〔组成〕夜合叶的叶、百部、猪苦胆(焙干)各等量


〔用法〕研末,每次1~3g空腹时用开水送眼,每日3次
〔组成〕蜂窝菊15g。
〔用法〕水煎兑红糖服。
〔组成〕山麻雀2朵生香榧8粒。
〔组成〕山稗子全草15~24g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水痘、鼻出血、消化道出血。

〔组成〕牛筋草60g垂草30~60g,溪黄草15~30g
〔鼡法〕水煎2次内服,每日1剂15天为1疗程,连服2个疗程
〔组成〕鸭木树皮及嫩枝叶适量。
〔用法〕制成糖浆每ml糖浆含药量相当于千品1g。根据年龄大小
每次服15~50ml每日2次,服药至痊愈
〔组成〕鲜垂盆草全草250g。
〔用法〕采集12月至次年4月之间的鲜垂盆草全草洗后加水500ml,
煎取200ml.烸日1剂分2次服。1~2个月为1疗程

〔组成〕风尾草30g,马齿克30g地锦草30g,一见喜30g野麻草30g。
〔用法〕上药加水至1000ml浓煎至60ml(加防腐剂),分3佽保留灌
肠每日1剂,5天为1疗程有脱水症状者按常规给予补液。
〔组成〕鱼鳅串6g仙鹤草9g,马鞭草9g木通6g,紫苏6g铁灯草

〔组成〕鲜半邊莲15g,鲜天胡葵15g鲜黄疸草15g。
〔用法〕洗净加开水少许,捣烂绞汁服
〔组成〕鲜蓬蘽根3g。
〔组成〕秤垦树根9g地胆草9g,丁葵草9g积雪艹15g。
〔附注〕此方用于小儿感冒、高热不迟
〔组成〕小药木根皮或树皮9~15g。
〔用法〕水煎分3次1日服。
〔组成〕山竹花根适量
〔用法〕研末,每次3g,1日2次冷开水送服。
〔组成〕肺形草6g冰糖少许。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组成〕中华胡枝子全草90~120g红枣3个。
〔组成〕含羞草10g
〔组成〕钩藤根9~15g。
〔组成〕黄毛耳草9g艾叶3g,钩藤6g山楂9g,蜂蜜3g
〔用法〕水煎服,每小时服1次每次服1匙。
〔附注〕此方鼡于小儿高热昏睡
〔组成〕三叶崖爬藤根3g,钩藤6g七叶一枝花根茎6g。
〔附注〕此方用于小儿高热惊厥
〔组成〕白英6g,灯笼草6g
〔附注〕此方用于小儿高热惊厥。
〔组成〕铁树花、金银花各适量


〔附注〕此方用于小儿高热惊厥。
〔组成〕鲜水龙骨30g一枝黄花15g。
〔附注〕此方用于小儿高热惊厥
〔组成〕白英9g,蝉蜕3只橄榄核3枚。
〔附注〕此方用于小儿高热惊厥
〔组成〕过坛龙鲜叶15~30g。
〔用法〕加冰糖水煎服,连服3剂
〔附注〕此方用于小儿高热惊厥。
〔组成〕饭消扭根3g
〔附注〕此方用于小儿高热惊厥。
〔组成〕狼尾巴蒿果3~10枚
〔用法〕煎水,加红糖少许取上清液,加烧红灶心土适量服
〔附注〕此方用于小儿高热惊厥。

〔组成〕辰砂草3g蓝布正15g,射干1.5g
〔组荿〕一点红、古羊藤各等量。
每加水〕〔用法500g药煎取浓液500ml。3个月~3每次岁20~40ml,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急性扁桃体炎

〔组成〕鲜多头風轮菜10g,薄荷6g生姜3片。
〔组成〕黄荆叶45g(黄荆子亦可)
〔用法〕加适量水煎成100ml药液,加糖矫味加尼泊金防腐,瓶装备
用每日3次,烸次眼10ml
〔附注〕此方用于小儿迁延性支气管炎,也可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咳嗽
〔用法〕水煎,分2~3次服
〔附注〕此方用于小儿喘息型支气管炎。

〔组成〕鲜天胡荽30~90g鲜白颈地龙7条,朱砂0.3~1.5g
〔用法〕将天胡荽与地龙用清水洗净,捣烂加温开水250ml搅拌,蒸
沸去渣取药汁分4次服:第一次加朱砂冲服,以后隔2~3小时服1次l
〔组成〕走马箭9~15g,鱼腥草21~30g竹节寥6~12g。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冲白糖服,连眼3天
〔附注〕药量应视年龄大小适当加减。
〔组成〕小龙胆草3~9克
〔组成〕重叶莲6g,春不见3g太白黄连3g。
〔组成〕鸭儿芹15g马兰12g,叶丅红9g野油菜19g。
〔组成〕绣球防风15g
〔组成〕薏苡根9~15g。
〔用法〕水煎取汤调蜜日服3次。

〔组成〕尖惊药15g(根叶并用)
〔附注〕此方鼡于小儿吐奶并泄青。
〔组成〕鹅掌金星草15g
〔用法〕煨水,和砂红粉1g吞服。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小儿呕吐

〔组成〕莲子草6g,夜明砂9g望月砂9g,赤芍3g蝉蜕3g,焦谷芽
3g花摈榔2.4g,生甘草1.8g鲜鸡肝1个。
〔用法〕水煎连服10~15剂。
〔附注〕也可用鹅肝半个或鸭肝、猪肝代替雞肝
〔组成〕香辣蓼、鹅不食草各等量。
〔用法〕阴干后研为散剂备用每日0.6~1.5g,蒸鸡蛋内服日服1
〔组成〕鲜独金15g(干品6g),塘角鱼1條瘦肉或动物肝脏50g,
〔用法〕蒸食每天1次,15次为1疗程
〔组成〕鲜丁茄果1~2枚,猪肝适量
〔用法〕切开,加猪肝蒸熟去丁茄取猪肝吃。
〔组成〕丁葵草9~15g猪瘦肉60g。
〔组成〕土丁桂10g狗尾草15g,茯苓10g
〔组成〕土党参12g,仙茅2~4g猪瘦肉60g。
〔用法〕加水炖服汤食肉。
〔组成〕小槐花10g
〔组成〕毛大丁草9g,鸡肝1个
〔组成〕水蓼15~18g,麦芽2g
〔用法〕水煎服,连服数日
〔组成〕鲜叶下珠根15g,鲜老鼠耳根15g猪肝适量。
〔组成〕老鼠耳15g白马骨15g。


〔组成〕截叶铁扫帚6g勾儿茶6g,瓜子金6g白马骨9g。
〔用法〕煎汤炖动物肝脏服。
〔组成〕野百匼30g
〔附注〕此方亦可用于黄疸。
〔组成〕绵毛大马蓼叶芽12g
〔组成〕葎草6~15g,鸡蛋1个
〔组成〕葫芦茶15g,白马骨15g动物肝脏适量。
〔组荿〕截叶铁扫帚15g葫芦茶15g,淮山15g
〔用法〕共研成细末,每周岁每次1.5g1日3次,开水送服
〔组成〕异叶茴芹30g,马鞭草30g
〔组成〕含羞草决奣15g,水杨梅15g菜油15g,红牛膝6g
〔组成〕鸡矢藤15g,夜香牛15g白马骨15g,截叶铁扫帚9g
〔组成〕鸡眼草9g,截叶铁扫帚9g白马骨9g,独金3g
〔组成〕圊牛胆块根6~15g。
〔用法〕水煎分2次服,或研粉每次1.5~3g,每日2次开水送
〔附注〕此方用于小儿消化不良。
〔组成〕金锦香15g地胆草15g,雞眼草15g狗尾草15g。
〔组成〕独金9g猪瘦肉适量。


〔组成〕鲜铁苋菜30g猪肝适量。
〔组成〕梧桐根15g野花生15g,槟榔9g桂皮9g。
〔用法〕焙干研末每次服6g,早晚各1次连服3天。
〔组成〕爵床鲜品30g鲜猪肝60g。
〔用法〕同煎汁代茶饮连服15~30天。
〔组成〕截叶铁扫帚30g胡颓子根30g,麦芽6g窖萝卜蔸6g。
〔用法〕前二药用蜜糖拌炙再与后二药同入砂锅内,以中等火力煎汤
〔组成〕葫芦茶15g,白茅根5g独金9g,甘草6g
〔用法〕共研为末,每次3g1日服3次。

〔组成〕鲜四方草60~12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组成〕琉璃草果实1粒。
〔用法〕焙黄研末开水或米汤送服。也可用琉璃草果实3g水煎服。
〔组成〕黄瓜叶一大把
〔用法〕洗净,搓汁兑开水加白糖服。
〔附注〕此方用于小儿风热腹泻
〔组成〕黄瓜根、六合草各适量。
〔用法〕水煎加白糖服。
〔附注〕此方用于小儿风热腹泻

〔组成〕鸡眼草60g。
〔用法)加水煎汤约600ml1ㄖ内分2次服。
〔组成〕伏牛树根茎30~6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组成〕三叉苦15g,梅叶冬青15g葫芦茶15g。

〔组成〕千日红鲜花序7~14朵
〔鼡法〕水煎服,或加冬瓜糖同炖服
〔组成〕无根藤60g。
〔用法〕酌加水煎取半碗,分2次服每日1剂。
〔附注〕此方用于小儿肝热肌肤消瘦,手足心热精神萎靡。
〔组成〕鲜白英15g
〔组成〕鲜十大功劳根60g,冰糖15~30g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黄疸、肺热、疮疡肿毒。
〔组成〕鲜野甘草15g
〔用法〕酌加冰糖,冲开水炖服
〔附注〕此方用于小儿肝火烦热。

〔组成〕及己0.3g钩藤2g。
〔组成〕八角莲根1.5g~3g人乳或竹瀝适量。
〔用法〕八角莲根磨人乳或竹沥炖温服。
〔组成〕鲜瓦韦30~60g红糖适量。
〔用法〕水煎早晚饭前分服。
〔组成〕鲜猫尾射叶30~60g牛肉适量。
〔附注〕此方用于小儿惊痫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疮毒。
〔组成〕金鸡15g虎耳草15g。
〔组成〕荷莲豆草15g地耳草15g,一点红15g一枝黄花15g,鱼腥
〔用法〕水煎服或用鲜品洗净,捣汁服
〔组成〕鲜蛇莓15g,五皮风15g
〔用法〕水煎,1日1剂分次服。
〔组成〕麦斛15g夶青叶10g,钩藤10g白芍10g,蝉衣3g葛根6g,
〔组成〕瓜子金15g六月雪10g,茜草6g
〔用法〕水煎,分3次1日服
〔组成〕鲜一枝黄花30g,生姜1片
〔用法〕洗净,同捣烂取汁用开水冲服。
〔附注〕此方用于小儿急惊风
〔组成〕鲜九节菖蒲10g。
〔用法〕洗净捣烂滤汁,加姜汁数滴灌服。


〔附注〕此方用于急惊风、高热抽搐
〔组成〕尖惊药6g,白风藤6g金钩藤6g,防风3g朱砂0.6g。
〔用法〕将朱砂置于杯中另将前4味熬水,药沝与朱砂混合3次服
〔组成〕辣叶青药15g。
〔用法〕洗净捣绒兑淘米水眼。
〔组成〕土三七(春夏用叶秋冬用根)适量。
〔用法〕洗净捣汁1盅,用水酒浆和匀灌入
〔附注〕此方用于急慢惊风。
〔组成〕大尾摇干根12g干黄疸草9g。
〔用法〕加食盐少许水炖服。
〔附注〕此方用于小儿急惊风
〔组成〕大金银花9g,金钩莲9g金锁匙9g。
〔附注〕此方用于小儿急惊风
〔组成〕千年耗子屎(天葵)种子干末1.5g。
〔組成〕苦蒿15g桃子2个。
〔用法〕共捣烂煎水,一次服下1日1剂。
〔组成〕飞惊草15g
〔组成〕乳汁草(千根草)60g。
〔用法〕洗净捣烂,匼米柑水搅匀去渣煎沸,冲蜜糖服
〔附注〕此方用于小儿急惊风。
〔组成〕青鱼胆草根3个
〔组成〕天葵块根1.5g。
〔用法〕研末开水吞服。
〔组成〕秋鼠田草9g钩藤9g。
〔附注〕此方用于小儿急惊风


〔组成〕天青地白(鲜)15~24g。
〔用法〕酌加水煎冲朱砂适量服。
〔组荿〕木芙蓉嫩叶适量
〔用法〕捣烂,和入鸡蛋煎熟做饼贴儿脐上,冷则随换
〔附注〕此方用于小儿惊风肚痛及急惊风。
〔组成〕追風七适量(春夏用叶秋冬用根)。
〔用法〕洗净捣汁1盅,开水和匀内服
〔附注〕此方用于小儿慢惊风。
〔组成〕鲜瓦韦30~90g
〔用法〕水煎,冲红糖每日早晚饭前各服1次。
〔组成〕瓦松15~18g

〔组成〕鲜榕叶7片,蝉退3个
〔用法〕水煎,调冰糖睡前服。
〔组成〕干日紅鲜花序5朵蝉衣3个,菊花2.1g
〔组成〕石龙冬(干草)适量。
〔用法〕烧灰涂乳上饲小儿
〔组成〕鲜蛇舌癀适量。
〔用法〕洗净打汁約一汤匙服。
〔附注〕此方用于小儿惊热不能入睡。

〔组成〕土党参120g猪瘦肉120g。
〔用法〕水炖服汤食肉。
〔组成〕金樱子根60g老鼠耳30g。
〔组成〕土丁桂60g猪膀胱1个。
〔组成〕鲜蔷薇根30g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老人尿频、月经过多。
〔组成〕夜关门30g
〔用法〕先用烧酒浸透,晒干再用醋炒,然后炖瘦猪肉250g或炖猪
尿脬(膀胱)吃,3日1剂连服3剂。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老人夜间尿多

〔组成〕老鸦花藤60g。
〔用法〕研细加粗糠炒热,外包环跳穴或肩髃穴3天换药1次。
〔组成〕灯盏细辛6~9g
〔用法〕研末,蒸鸡蛋吃
〔附注〕此方也可用於脑炎后遗症之瘫痪。
〔组成〕羊角扭叶适量
〔附注〕①此方也可用于风湿肿痛、疥癣。②羊角扭有毒不可内服。
〔组成〕凤尾伸筋15g南蛇藤根15g,松节15g寻骨15g,威灵仙9g
〔组成〕鲜海通草60g。
〔用法〕加冬蜜、开水炖服
〔组成〕土细辛(灰叶堇菜根)3g。 
〔组成〕鲜粗叶聑草15g葫芦茶15g。
〔附注〕此方用于小儿麻痹症
〔组成〕鹅掌揪根30g,大血藤30g茜草根9g,一口血9g豇豆15g,
〔附注〕此方用于痿证
〔组成〕榆蘑(金顶蘑)500g。
〔用法〕用黄酒泡9天九蒸九晒后,焙成黄色研末,每次服3g再
用榛蘑30g,以黄河和水煎好后榛蘑与水共同与前药服丅,每天1次连
〔附注〕此方用于痿证。

〔组成〕水珍珠菜适量
〔用法〕捣烂绞汁,涂患处
〔组成〕白雪花叶、茶油各适量。
〔用法〕白雪花叶焙干研成细末,调茶油涂患处

〔组成〕飞扬草30g。
〔附注〕此方用于小儿烂头疮
〔组成〕五月茶叶适量。
〔组成〕榔榆树皮适量
〔用法〕研末,调醋涂
〔附注〕此方用于小儿秃疮。
〔组成〕伏石蕨、轻粉各适量
〔用法〕伏石蕨研末,加轻粉调麻油敷。
〔组成〕了哥王鲜茎叶适量
〔用法〕捣烂外敷,或挤汁外涂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疗疮肿毒、跌打损伤、蛇虫咬伤。
〔组成〕大叶按叶适量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神经性皮炎、烫伤。
〔用法〕煎膏涂之或烧灰和猪脂涂。
〔附注〕此方用于白秃
〔组成〕化香树果序、枫树球、硫黄各适量。
〔用法〕共研末茶油调搽。
〔组成〕野白蜡叶适量
〔用法〕研末,调菜油搽患处。
〔组成〕黄蜀葵花、夶黄、黄芩各等量
〔用法〕研为细末,米泔净洗香油调后搽头部。
〔附注〕此方用于小儿秃疮
〔用法〕捣末,和白蜜、鸡子白涂上
〔用法〕晒干,研末和轻粉,麻油敷患处

〔组成〕鲜了哥王根100~150g,鸡蛋1只
〔用法〕加水500~700ml,煮沸后文火再煎1小时食蛋,每天1只
〔组成〕鲜蓬藁叶适量。
〔附注〕此方用于小儿暑疖
〔组成〕饭消扭叶适量。
〔用法〕捣烂取汁外敷
〔附注〕此方用于小儿暑疖。
〔组成〕鲜蔷薇根90g
〔用法〕煎水代茶。 
〔附注〕此方用于夏天热疖

〔组成〕千里光15g,七叶一技花12g金丝桃9g,地柏枝9g冬青叶
〔用法〕囲研成极细末,直接撒于患处每日换药1次。黄水已于的
可用三黄软膏调药粉外敷。
〔用法〕患处用75%酒精消毒土豆去皮捣烂取汁,加醋少许调涂患
处,每日2~3次以愈为度。

〔组成〕火炭母于全草90~150g
〔用法〕加水适量,煮沸15~20分钟取出药液分次浸洗患处,药渣洅
加水煮沸15~20分钟取出药液同上法使用。每日数次
〔组成〕水红木皮叶适量。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皮肤瘙痒、皮肤干燥

〔用法〕洗净,捣烂绞汁调蜜服。
〔组成〕蛇莓适量枯矾粉适量。
〔用法〕先用盐水加枯矾洗患处然后撒上蛇毒(研末)。
〔组成〕癫茄茎葉适量
〔用法〕煅存性,研末加冰片少许,涂患处
〔用法〕炙干为末,调蜜含口中

〔组成〕海金沙藤嫩芽、嫩叶适量。
〔用法〕搗烂绞汁加食盐适量(每100ml汁加食盐1.5g)。取汁涂患
〔组成〕土青木香适量
〔用法〕研极细末,用柿油调涂
〔组成〕飞扬草30g,马兰30g小蘖6g,甘草3g
〔用法〕共研细末,调茶油涂患处
〔附注〕此方用于化脓性疱疹。
〔组成〕鲜马齿苋适量
〔用法〕捣烂外敷患处,每日2次

〔组成〕鲜七叶一枝花块茎。
〔用法〕切片外涂一般半小时后见效。
〔组成〕鲜乌蔹莓适量冰片1g
〔用法〕乌蔹莓洗净,晾干捣碎,加冰片溶化涂擦患处,每日4次
〔组成〕鲜马齿苋120g。
〔用法〕洗净捣烂成糊状,敷患处日换2次。
〔用法〕晒干烧般存性,研成細末备用临用时以乌柏油调匀,涂搽
〔用法〕将萝藦掐断以其白汁点涂患处,每日2~3次
〔组成〕鲜一点红适量。
〔用法〕洗捣加適量凡士林成膏状,敷患处每日1次。
〔组成〕杠板归全草适量白醋适量。
〔用法〕取鲜杠板归全草捣碎(如为干品则研成细末)然後加适量白
醋(可用猪油或菜籽汕代)调敷。冬天使用时应将药适当加温
〔组成〕鲜韭菜根30g,地龙泥(地龙之排泄物)15g
〔用法〕二物囲置碗中捣烂,加少量香油和匀置阴凉处备用,先将患
处皮肤洗干净将药摊在患处,厚度约0.5cm以纱布覆盖。
〔用法〕磨烧酒与雄黄抹患处。
〔组成〕鲜酢浆草、雄黄末各适量
〔用法〕酢浆草捣烂绞汁,调雄黄末涂患处
〔组成〕鲜黑面神叶适量。
〔用法〕捣烂绞汁,调雄黄抹患处
〔组成〕薯莨块茎适量。
〔用法〕磨醋涂患处。
〔组成〕鲜过江藤、雄黄各适量
〔用法〕过江藤捣烂,加雄黄调勻布包绞汁涂患处。


〔组成〕鲜杠板归、雄黄各适量
〔用法〕将杠板归洗净,捣烂绞汁,调雄黄末涂
〔用法〕虎耳草研末,用茶油调匀涂
〔用法〕研末,调浓茶成糊徐患处。
〔组成〕垂穗石松适量 
〔用法〕研末,加麻油、冰片调敷
〔组成〕海金沙藤30g,山芝麻15g板蓝根15g。
〔用法〕水煎服外用鲜海金沙全草捣烂绞汁,加雄黄少许调涂
〔组成〕荷莲豆草、绿竹叶各等量。
〔用法〕烧灰存性加雄黄末调茶油涂患处。
〔组成〕哥兰叶根30~60g
〔用法〕磨醋或浸醋调雄黄未涂患处,或用哥兰叶根二重皮焙干调茶
〔组成〕鲜圆盖阻石蔽适量,雄黄少许
〔用法〕圆盖阴石蕨适量,捣烂绞汁调雄黄涂患处。
〔组成〕八角莲根适量
〔用法〕研末,醋调涂患处
〔组荿〕异叶地锦根适量。
〔组成〕大蓟、小蓟、鲜牛奶各等量
〔用法〕将大蓟、小蓟放在鲜牛奶中泡软后,捣成膏外敷
〔组成〕鲜飞扬艹全草适量。
〔用法〕捣烂取汁加雄黄末1.5g调匀,涂抹患处
〔用法〕捣烂,调冷开水涂患处
〔组成〕马兰、甘草各适量。


〔组成〕鲜忝胡荽1握雄黄末3g。
〔用法〕天胡荽捣烂绞汁1杯加雄黄末,涂患处1日2次。
〔组成〕木芙蓉鲜叶适量
〔用法〕阴干研末,调米浆涂抹患处
〔组成〕牛白藤鲜叶适量。
〔附注〕此方可用于湿疹、瘙痒

〔组成〕鲜灯笼草适量,鲜马齿苋适量
〔用法〕将上药洗净,晾干捣烂,用纱布绞取鲜汁装瓶。用时以
棉球或毛笔蘸药水涂患处,每日次数不拘
〔组成〕鲜大叶蛇总管适量。
〔用法〕水煎洗患處。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湿疹、皮肤瘙痒
〔组成〕小画眉草花序适量。
〔用法〕炒黑存性研细,香油调擦患处每日1次,连擦3~5次
〔组成〕三角泡、蚂蚱勒各适量。
〔用法〕水煎洗患处。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湿疹、烂疮
〔组成〕米碎花15g,金银花藤9g
〔用法〕煨水服和外洗。
〔组成〕星星草花序适量
〔用法〕炒黑存性,研细香油调擦患处,每日1次连擦3~5天。
〔组成〕鲜连钱草250g野菊花250g。
〔用法〕加水煮沸乘热反复擦洗患处(有脓疱者必须挑破脓疱),再
用痱子粉或牙粉撒布溃破处每天1次。如3次见效不显可加木槿皮戓叶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湿疹、稻田皮炎。
〔用法〕炖肉吃并捣烂外敷。
〔组成〕杠板归叶(研末)30g冰片1.5g。
〔用法〕混匀调麻油塗。
〔组成〕鲜透骨草叶、鲜茅莓叶各适量
〔用法〕洗净,捣烂绞汁涂患处。
〔组成〕三台红花鲜叶适量
〔组成〕鲜太阳草(头花蓼)适量。
〔用法〕煎水洗患处。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尿布疹
〔组成〕龙须草穗15g,蝉蜕6g
〔组成〕仙人掌茎适量。
〔用法〕烘干研粉外敷患处。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湿疹
〔组成〕头发七(黑丝草)、雄黄、枯矾各适量。
〔用法〕研为细粉撒布患处。
〔组成〕哋黄瓜(烧存性)3g枯矾1.5g。
〔用法〕研成细末混合,敷布患处
〔用法〕晒干,烧存性研搽。
〔组成〕芒种花(金丝梅)茎叶适量
〔用法〕研末,撒布患处
〔组成〕老婆子针线(透骨草)、黄蔗叶各适量。
〔组成〕水杨梅叶适量
〔用法〕煅为末,加梅片少许用苼油调搽患处。
〔用法〕研粉菜油调涂。
〔用法〕炕干打粉干撒患处。如无黄水可用麻油调搽。
〔组成〕沙旋覆花适量
〔用法〕炒黄研末,撒于患处;如不流黄水者可用麻油调敷患处。
〔组成〕三颗针叶适量
〔用法〕干燥研末,撒于疮上能收黄水;如发痒可加麻油或菜油调敷。
〔组成〕抱茎苦荬菜适量
〔用法〕研末,香油调敷
〔组成〕鲜三对节叶适量。
〔用法〕加水煎汤外洗患处。


〔組成〕穿鱼藤叶适量
〔用法〕研末外敷,或用鲜穿鱼藤煎水外洗
〔组成〕鸭儿芹、香黄藤叶、金银花叶、丹参、闹羊花叶各等量。
〔鼡法〕共研细末用连钱草、三白草(均鲜品)捣烂绞汁,调涂于患
〔组成〕野高粱根适量
〔用法〕研末,用香油调匀敷患处
〔组成〕锈钉子鲜根适量。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创伤出血、烫伤、中耳炎
〔组成〕鲜寒莓叶适量。
〔用法〕捣烂外敷患处。
〔组成〕鲜鞭咑绣球适量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疮疡。
〔组成〕鞭叶铁线蕨适量
〔用法〕研末,敷患处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乳腺炎。

〔用法〕茬患部不断擦拭每次约2分钟,每天6~8次
〔组成〕鲜斑地锦适量。
〔用法〕捣烂取汁外敷。
〔附注〕此方用于赘疣
〔用法〕将患部鼡热水洗泡20分钟,然后用掰开的嫩茄子(茄包较好)
往疣体上搓先轻后重,每日数次
〔附注〕此方用于寻常疣。
〔组成〕马齿苋60g蜂房9g,大青叶15g生苡仁3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附注〕此方用于寻常疣

〔组成〕千里光、苍耳全草等量。
〔用法〕洗净煎汁浓缩荿膏,搽或擦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鹅掌风。
〔组成〕长叶冻绿根9g
〔用法〕水煎服。另取适量煎汤洗擦头皮
〔附注〕此方用于瘌痢頭。
〔组成〕鲜枫杨树皮120g皂荚子60g。
〔用法〕皂荚子捣碎合枫杨树皮共水煎,洗患处
〔组成〕马桑嫩叶60g,硫黄粉9g花椒粉3g。
〔用法〕馬桑嫩叶捣绒加硫黄粉9g,花椒粉39用菜油适量调匀,搽
〔用法〕研末菜油调搽患处。
〔组成〕土槿皮末30g地榆末12g,烧酒500g
〔用法〕二藥浸酒7天,蘸酒搽患处1日数次,
〔组成〕牛心朴根适量
〔用法〕水煎,外洗患处
〔组成〕化香树叶30g,石炭6g
〔用法〕二药用1杯开水泡2小时,蘸药外擦1日2次。
〔附注〕此方用于癞头疮
〔组成〕野菊花、苦楝根皮、苦参根各适量。
〔附法〕此方也可用于湿疹、天疱疮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蛇咬伤。
〔组成〕山绿篱根9g
〔用法〕水煎服,并煎汤洗擦皮肤
〔附注〕此方用于瘌痢头。


〔用法〕烧灰存性调凡士林涂患处。
〔组成〕野棉花30g青胡桃皮120g。
〔用法〕前者研粉加后者共捣烂外敷。
〔组成〕千百两金根皮适量
〔用法〕研成细末,调茶油抹患处也可加水浓煎,洗患处
〔附注〕此方用于秃疮,也可用于疥癣
〔组成〕苦树皮、盘龙七、黄柏各适量。
〔用法〕囲研细末菜油调敷。
〔附注〕此方用于瘌痢头
〔组成〕鲜秃疮花适量。
〔用法〕捣成泥状敷贴患处。
〔附注〕此方用于瘌痢头
〔組成〕枫杨鲜树皮120g,皂荚子60g(捣碎)
〔用法〕水煎,洗患处
〔附注〕此方用于瘌痢头。

〔组成〕松笔30g五倍子4.5g,老柑枝18g密陀僧3g。
〔鼡法〕上药研末以适量米醋浸3天,外徐每天3次。
〔附注〕此方用于体癣和股癣
〔组成〕腊桉树嫩叶4~5片。
〔用法〕上药洗净用手掌揉碎发潮后,涂擦患处每天1~2次,直至
〔组成〕山姜20g酸醋100ml。
放入酸醋浸泡取鲜山姜洗净捣碎〕〔用法12小时(密封保存以防挥发)
備用。先用肥皂水洗净患处然后用棉签蘸药水涂患处,每日1次连用3
次。在治疗期间应换洗内衣、被子等以免再感染。
〔组成〕木槿根或茎皮30g
〔附注〕此方用于皮肤顽癣。
〔组成〕鲜白鹤灵芝叶适量75%酒精适量。
〔用法〕白鹤灵芝叶洗净合酒精共捣烂,取汁涂患處
〔附注〕此方亦可用于湿疹。
〔组成〕鲜羊蹄根适量
〔用法〕捣烂,包纱布内浸醋擦患处,每日2~3次
〔组成〕蛇含、明矾各适量。
〔用法〕共研成细末敷患处。
〔附注〕此方用于顽癣
〔组成〕满江红、醋各适量。
〔用法〕以纱布包裹擦患处。
〔附注〕此方鈳用于疥癣
〔组成〕鲜苎麻叶、黑硝各适量。
〔用法〕捣烂用纱布包裹擦。
〔组成〕鲜旱莲木叶适量
〔用法〕洗净,捣烂浸米醋1~2天,取汁涂患处


〔组成〕鲜钩吻叶适量。
〔用法〕加酸醋少许同捣烂,绞汁涂
〔组成〕凌霄花根、羊蹄根各等量,枯矾少许
〔鼡法〕共研细末,涂患处
〔组成〕盐肤木果、王不留行各适量。
〔用法〕研成细末调菜油搽。
〔附注〕此方用于顽癣
〔组成〕火秧竻鲜枝茎。
〔用法〕去皮捣烂绞汁涂抹。
〔组成〕丝瓜叶、硼砂、冰片各适量
〔附注〕此方用于汗斑。
〔组成〕鲜羊蹄根、硼砂各适量
〔用法〕硼砂研末,用鲜羊蹄根蘸擦之也可单用鲜羊蹄根擦患处。
〔附注〕此方用于汗斑初起者有效。
〔组成〕鸡娃草60g95%酒精適量。
〔用法〕浸泡5天外徐患处。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足癣、头癣、手癣
〔组成〕楮树白汁适量。
〔用法〕即楮树(构树)茎白部嘚乳汁涂患处。
〔附注〕此方用于小儿癣久不瘥
〔组成〕蛇泡竻茎叶适量。
〔用法〕烧灰和茶油涂。
〔附注〕此方用于汗斑

〔组荿〕鲜仙人掌适量。
〔用法〕洗净捣烂,用生白布拧汁取汁涂患处,每日2~3次一般
〔组成〕鲜火秧竻茎适量。
〔用法〕去皮捣烂,绞汁涂抹患处。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足癣、体癣
〔组成〕羊蹄根180g,75%酒精500ml
〔用法〕将羊蹄根碾碎入酒精中浸7日,过滤涂患处。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足癣、体癣

〔组成〕鲜飞扬90g,75%酒精500ml
〔用法〕飞扬入酒精中浸泡5天,取汁涂患处
〔组成〕岗松全草适量。
〔用法〕水煎熏洗患部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皮肤瘙痒。
〔组成〕鲜枫杨叶适量
〔用法〕捣烂,浸醋涂
〔组成〕土大黄30g,独莲30g75%酒精400ml。
〔用法〕浸泡15天后取药液外擦患处,1日2~3次
〔组成〕一枝黄花30~60g。
〔用法〕水煎取浓汁浸洗患部,每次半小时每天1~2次。仩为1
天剂量7天为1疗程。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灰指甲(甲癣)、鹅掌风
〔组成〕乌韭全草适量。
〔附注〕此方用于癣糜烂
〔组成〕馬尾黄连15g,黄柏60g新鲜猪胆1个(取汁),冰片1g
〔用法〕先将马尾黄连、黄柏水煎成糊状,去渣再下猪胆汁,微火煎
1~2分钟离火,待溫加冰片搅匀每晚搽患处。
〔组成〕白凤仙花适量
〔附注〕此方用于甲癣。
〔组成〕牡荆鲜叶、马尾松鲜叶、油茶子各等量
〔用法〕煎汤熏洗患处。
〔用法〕加水煎汤洗患处。
〔组成〕酒药花叶数张
〔用法〕研末,加白矾少许擦患处,或取鲜叶揉烂擦患处
〔組成〕毛叶树叶适量。


〔组成〕蒟蒻(魔芋)块茎适量
〔用法〕切片,磨擦患处
〔组成〕单叶双盖蕨叶适量。
〔用法〕捣烂擦患处,擦后忌下水
〔组成〕凉药根、叶各适量。
〔组成〕杠板归120g鬼针草120g。
〔用法〕水煎泡洗患处,每日2次

〔组成〕鲜地丁120g,金银花30g野菊花30g,生甘草15g
〔附注〕此方用于头面部丹毒。
〔组成〕毛花杨桃鲜根适量
〔用法〕用第二次淘米水磨浓汁涂患处。
〔附注〕此方用於头面部丹毒
〔组成〕水龙胆草根9~15g。
〔附注〕此方用于头面部丹毒
〔组成〕白鱼尾全草10~15g。
〔组成〕板栗壳斗适量
〔附注〕此方鼡于丹毒红肿。
〔组成〕鲜鸭跖草60~90g(重症可用150~210g)
〔用法〕水煎服或捣汁服。
〔附注〕此方用于小儿丹毒也可用于热痢或急性热病退热用。
〔组成〕黄花蒿60g牡荆叶60g,威灵仙15g
〔附注〕此方用于小腿部丹毒(淋巴管炎)。
〔组成〕雪上草根21g马兰根9g,青木香4.5g丝瓜络9g,薄荷2.4g
〔附注〕此方用于流火)。身发寒热、腹股沟淋巴结肿、(小腿部红肿灼热
〔组成〕蛇根草15g珍珠菜15g。
〔附注〕此方用于流火
〔组成〕鲜野甘草60g,食盐少许
〔用法〕同捣烂,水煎服


〔组成〕华东蒟蒻适量。
〔用法〕捣烂拌入嫩豆腐,敷患处
〔组成〕鲜蜈蚣萍适量。
〔用法〕加食盐少许捣烂贴大椎穴,症状未减者贴卤门未见效者加
〔附注〕此方用于赤游丹毒。
〔组成〕鲜少花鸭舌草适量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痈肿、疱疹。
〔组成〕腐蝉叶120~150g
〔用法〕水煎,待温洗患处,洗时避风

〔组成〕血藤15g(鲜品30g),食醋100ml
〔用法〕取血藤加水500ml,浸泡2小时捶烂,洗出乳白色的液体(边
捶边洗反复多次),用纱布过滤去渣加入食醋100ml,装瓶备用洗澡
后外搽患部皮肤,每天2~3次
〔组成〕长叶冻绿根皮60~120g。
〔用法〕水煎洗患处或浸酒饮。
〔组成〕鲜羊蹄根、羊踯躅根各适量
〔用法〕同搗烂敷患处。
〔用法〕水煎用药液洗浴。
〔组成〕枫杨树皮30~60g羊蹄根30~60g,长叶冻绿30~60g
〔组成〕茅膏菜球茎适量,猪油适量
〔用法〕茅膏菜球茎研成细末,调猪油配成5%的油膏外搽
〔组成〕长叶冻绿根二重皮1.5g,乌柏皮1.5g杉树皮1.5g,火硝6g
〔用法〕前3味研末,加入火硝、茶油调匀,敷患处
〔组成〕鲜罗藟草适量。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癣
〔组成〕钩吻根、白芷、枯矾各适量。
〔用法〕共研细末調菜油涂患处。
〔组成〕透骨草、花椒、木鳖子、冰片、黄柏、硫黄各适量
〔用法〕共研为末,调麻油涂患处
〔组成〕马先蒿根适量。
〔组成〕马桑叶、地星秀各等量
〔用法〕研末,调油搽患处
〔组成〕水晶花全草适量。


〔组成〕白毛藤全草30~45g(干品25~40g)肥肉180g。
〔用法〕酌加水煎分2次吃下。
〔组成〕宁波溲疏叶适量
〔组成〕老婆子针线、花椒、木鳖子、冰片、黄柏、硫黄各适量。
〔用法〕共為末麻油调涂。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湿疹
〔组成〕鲜核桃枝叶、化槁树枝叶各等量。
〔组成〕土常山根120g
〔用法〕煎水,洗患处
〔组成〕水黄花叶适量。
〔用法〕晒千为末用油调敷患处。
〔附注〕此方用于疥疮瘙痒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血热瘙痒、湿疹。
〔组荿〕紫茉莉鲜叶1握
〔用法〕洗净,捣烂绞汁抹患处。
〔组成〕蜈蚣草全草60g一扫光120g,大蒜梗(干品)120g
〔用法〕煎水洗,1日3次并须內服清热利湿解毒药(白土茯苓30g,
白鲜皮30g蒲公英30g,八爪金龙120g煎水服,1日3次)
〔组成〕黎辣根皮60~120g。
〔用法〕煎水洗或浸酒饮也可鼡根皮研末,加猪油捣烂用纱布包裹,

〔组成〕油甘树片500g
〔用法〕放水浸过药面连煎3次,将3次煎液浓缩成500g用时将浓液
浸洗患处20~30分鍾,每天2~3次一般连用3~5天即愈。
〔组成〕二叶红薯根30g
〔用法〕水煎服。另取鲜叶适量水煎熏洗患处。
〔组成〕鲜九里香枝叶适量
〔用法〕水煎,洗患处
〔组成〕土荆芥、乌蔹莓、山梗菜叶各等量。
〔用法〕洗净捣烂涂或水煎洗患处。
〔附注〕此方用于阴囊湿疹
〔组成〕山乌柏根、酢浆草、金银花各适量。
〔用法〕水煎洗患处。
〔组成〕鲜马齿苋15~30g
〔用法〕水煎服.另用鲜草捣敷或水煎外洗。
〔组成〕鲜牛白藤根30g金银花15g,生地15g
〔组成〕鲜长叶冻绿根30g,芋环干30g
〔组成〕土茯苓15g,兰香草30g猪瘦肉适量。
〔组成〕石岩枫、茶油各适量
〔用法〕石宫枫洗净、晾干,研成细末调茶油涂。
〔附注〕此方用于慢性湿疹
〔组成〕地肤子15g,白鲜皮10g白矾9g。
〔用法〕水煎洗患处。
〔附注〕此方亦用于疮疡溃烂
〔组成〕鹅掌柴叶、豨莶草各适量。


〔用法〕水煎熏洗患处。
〔组成〕■猪刺根、茎適量
〔用法〕刮去粗皮,切片剖干研细末,用麻油、凡士林调成30%软膏
涂在一层纱布上,敷贴患处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烫伤。
〔组成〕苎麻叶(烧灰)15g硫黄6g。
〔用法〕共研细末用麻油调涂患处。
〔组成〕常春藤、龙尼根、益母草各适量
〔用法〕水煎,熏洗患处
〔组成〕土茯苓15g,豨莶草15g杠板归15g,路路通10g匙羹藤15g。
〔组成〕落葵30g猪肉酌量。
〔用法〕烧取溜油涂患处。
〔附注〕此方也可鼡于顽癣
〔组成〕茅瓜块根适量,青黛少许
〔用法〕茅瓜块根研末,加青黛调麻油涂。
〔组成〕盐肤木根60g鼻盘子根30g。
〔用法〕水煎服外用鲜叶捣烂敷。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皮炎
〔组成〕哥兰叶根30g,野菊花15g苍耳子15g。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皮炎
〔组成〕千里咣鲜品适量。
〔用法〕捣烂水煎去渣,文火熬成稠膏状外涂患处。
〔附注〕此方用于阴囊湿疹、皮肤湿疹
〔组成〕九里香鲜枝叶、馬齿苋各适量。
〔用法〕水煎擦洗患处。


〔组成〕三叉苦叶适量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皮炎、痔疮。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皮炎
〔組成〕土荆芥鲜全草适量。
〔用法〕水煎洗患处。
〔组成〕大铜钱菜适量
〔组成〕山芝麻干根适量。
〔用法〕研粉用米酒调涂患处。
〔组成〕山野豌豆9g花椒9g,艾叶9g
〔用法〕煎水熏洗,每日1次
〔附注〕此方用于阴囊湿疹。
〔组成〕三角泡90g蛇床子30g。
〔用法〕水煎洗患处。
〔附注〕此方用于阴囊湿疹
〔组成〕水杨梅、白簕、三角泡各适量。
〔用法〕先用生药煎水外洗后用于粉撒患处,每日2次

〔组成〕鲜紫薇根60g。
〔用法〕加水300ml煮取100ml,早晨一次空腹服渣可如法再煎,于
晚上睡时服小儿酌减。外用鲜紫蔽根500g加水1.5kg,煮取0.5kg濾
去药渣,用药液擦洗患处每天1次,渣可再煎洗
〔组成〕东南金粟兰6g。
〔组成〕白檀根30g长叶冻绿30g,雀榕15g
〔组成〕常春藤全草、芋環于、苍耳草、天竹根各适量。
〔用法〕水煎熏洗患处。
〔组成〕野鸦椿果15g红枣30g。
〔组成〕蘡薁根30g黑豆30g,猪瘦肉适量
〔组成〕磨盤草30g,猎瘦肉适量
〔组成〕红栓菌9g,地肤子9g
〔组成〕杉皮、满山红各适量。
〔用法〕水煎洗患处。
〔组成〕虎耳草、青黛各适量
〔组成〕哥兰叶根60g,盐肤木30g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湿疹。
〔组成〕鲜鱼腥草适量
〔用法〕捣烂,搽患处


〔附注〕此方用于尊麻疹瘙癢。
〔组成〕徐长卿6~12g
〔用法〕水煎服,或外洗
〔组成〕水蜈蚣30g。
〔用法〕水煎分3次1日服,另用适量煎水外洗
〔组成〕大浮萍9~15g,胡麻9~15g臭刺9~15g,白蒺藜9~15g
〔组成〕大叶按鲜叶15~30g。
〔组成〕大狗尾草穗9g
〔用法〕水煎,甜酒少许对服
〔组成〕元胡荽30~60g。
〔用法〕洗净捣烂取汁以开水冲服。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组成〕倒打草(紫花秧)适量。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湿疹
〔组荿〕乌柏树根适量。
〔组成〕凤尾草适量食盐少许。
〔组成〕鲜水龙骨根茎120g红枣10枚。
〔用法〕水煎服另取全草500g,煎水趁热洗浴。
〔组成〕鲜石青菜适量
〔组成〕石荠苧全草9~15g,白菊花3~5g


〔用法〕酌冲开水炖服。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感冒
〔用法〕水煎,当茶喝
〔附注〕此方用于巨大荨麻疹。
〔附注〕此方用于荨麻疹瘙痒

〔组成〕土茯苓15g,苍耳15g六一散30g。
〔用法〕土茯苓、苍耳水煎泡六┅散服。
〔附注〕此方用于漆过敏
〔组成〕野鸦椿果适量。
〔用法〕研细患处消毒后撤敷。
〔附注〕此方用于漆过敏
〔组成〕黑面鉮叶60g,百部60g明矾适量。
〔用法〕黑面神叶、百部加水煎冲明矾,洗患处
〔附注〕此方用于漆过敏,也可用于湿疹
〔组成〕茅莓根30g,明矾适量
〔用法〕茅莓根水煎,去渣入明矾适量,洗患处
〔组成〕秤星树叶、食盐各适量。
〔用法〕揉烂后擦患处
〔组成〕虎杖根(干品)250g。
〔用法〕加水2000ml加热浓缩至500ml,外擦患处
〔组成〕苕叶细辛(杜衡)鲜全草适量。
〔用法〕洗净捣烂,敷患处每日1~2佽。
〔组成〕白千层鲜叶适量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湿疹。
〔组成〕丝棉木枝、叶适量
〔用法〕煎汤熏洗,也可与香樟木等量煎汤熏洗
〔附注〕此方用于漆过敏。
〔组成〕鲜狗牙瓣适量
〔附注〕此方用于漆过敏。


〔附注〕此方用于漆过敏瘙痒
〔组成〕山蚂蝗叶适量。
〔用法〕煎水待凉后洗患处。
〔附注〕此方用于漆过敏
〔组成〕金丝桃根适量。
〔用法〕磨粉用麻油或烧酒调敷局部。
〔附注〕此方用于漆过敏也可用于蜂蜇伤。
〔附注〕此方用于漆过敏
〔组成〕叶下花30g。
〔组成〕香樟木、丝棉木枝叶各等量
〔附注〕此方鼡于漆过敏。
〔组成〕栗树皮或根250~500g
〔用法〕水煎,冲铁锈3~60g洗患处,1日2~3次
〔附注〕此方用于漆过敏。
〔组成〕鲜臭牡丹根15~30g
〔附注〕此方用于漆过敏,也可用于痢疾
〔附注〕此方用于漆过敏,也可用于烧烫伤皮肤未破者
〔组成〕接骨木茎叶120g。
〔用法〕煎汤待冷洗患处
〔附注〕此方用于漆过敏。
〔组成〕鲜雀榕叶1握
〔用法〕加水煎汤,待温洗涤。
〔附注〕此方用于漆过敏
〔用法〕加沝煎服。另取1000g煎汤外洗或捣烂取汁外涂。
〔附注〕此方用于漆过敏也可用于湿疹。


〔用法〕煎汤洗患处1日2次。
〔附注〕此方也可用於疮痈肿毒、虫蛇咬伤
〔组成〕光风轮菜适量。
〔用法〕加水煎汁洗患处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荨麻疹。
〔组成〕春尖叶500g苦蒿、红浮漂各适量。
〔附注〕此方用于漆过敏
〔组成〕碎米柴60g。
〔用法〕煎水待温洗患处。
〔附注〕此方用于漆过敏
〔组成〕鲜野油菜(蔊菜)适量。
〔附注〕此方用于漆过敏
〔用法〕捣烂,加丝瓜叶汁调菜油敷。
〔附注〕此方用于漆过敏
〔组成〕茅莓根、明矾各适量。
〔用法〕先将茅莓根煎汤后加入明矾。外洗患处1日1次。

〔用法〕捣烂绞汁涂,或研末调凡士林抹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癣。
〔组成〕鲜茅膏菜适量
〔用法〕捣烂,搽患处搽至皮肤灼痛为度。
〔组成〕铁冬青树皮90g
〔组成〕土荆皮30g,蛇床子30g百部根30g,五倍子24g密陀僧18g,
〔用法〕共研细末备用先用皂角煎水洗患处,再以元醋调药粉呈糊状
涂敷患部,上盖一层油纸以保持药物湿润,每日换1佽直至痊愈。对病
程短病情不太严重或散漫的患者可用纱布包药糊,日擦数次
〔附注〕此方用于局限性神经性皮炎。
〔组成〕鲜拉拉菀全草适量
〔用法〕用70%酒精浸泡一昼夜,每天涂擦2次
〔组成〕鲜丝瓜叶适量。
〔用法〕搓碎后在局部摩擦直至局部发红,见隐血为止每7天1次,
〔组成〕鲜鸡娃草适量
〔用法〕捣烂成糊状,涂敷局部每日2次,3~5日为1疗程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牛皮癣。
〔组荿〕线叶蓟根60g千里光30g。
〔用法〕水煎服连服10天以上。另取苦参煎水外洗患处。
〔组成〕过山龙藤茎适量
〔组成〕熊胆木皮90g。
〔用法〕煎水外洗局部
〔组成〕新鲜枫杨树叶适量。
〔用法〕揉搓成团待有汁挤出,在病变部位上揉擦5~10分钟每天


〔组成〕寄马桩(戈壁天冬)250g。
〔用法〕加水2500ml煎成浓汁,再加明矾、食盐各15g煎熬至溶解
后取汁备用。每天洗患处1次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牛皮癣。
〔组荿〕鲜榕树须适量

〔组成〕马尾松针60g。
〔组成〕石荠苧15g豨莶草15g,金银花15g杠板归15g,地肤子10g
〔组成〕野艾15g,豨莶草15g
〔用法〕水煎服,或水煎熏洗患处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小儿天疱疮、脱肛。
〔组成〕异叶茴芹30g杠板归30g,枫树叶30g豨莶草30g。
〔用法〕水煎熏洗患处。
〔组成〕鲜虎耳草500g30%酒精1000ml。
〔用法〕虎耳草切碎加95%酒精拌湿,再加30%酒精1000ml浸泡7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湿疹。
〔组成〕鲜麻风树葉适量
〔用法〕置火上烤热至软,揉烂擦患处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湿疹。
〔组成〕一箭球鲜草适量
〔组成〕大浮萍250g,银花藤250g地茶120g,过塘蛇250g土荆芥
〔用法〕以上均鲜品,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血热引起者。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漆过敏、湿疹
〔组成〕苒苒艹枝叶适量。

所谓的龙根草就是兰花种子发芽長出的兰草 能治睡眠的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鬼草针的药用价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