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氧化与消毒存活率与那些因素有关

1992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發酵工业上常见的微生物的个体大小的大体范围细菌为()μm ,放线菌为为()μm 霉菌为()μm ,噬菌体为()μm

微生物的特点之┅是繁殖速度快,常见的繁殖最快的微生物是()最快的世代周期时间约为(),酿酒酵母的最短世代时间约为()而噬菌体的潜伏期才()。

典型的噬菌体T2的菌体组成部分包括()()()()()

防止噬菌体感染的措施有()()()

酵母细胞的构造包括()()()()()()内容物等,有些酵母还有()()其中内容物主要包括()()()()

生物氧化不同于普通的氧化反应,首先()第二(),第三()

微生物生物氧化可分为呼吸和发酵两类。()的生物氧化叫发酵()的生物氧化叫呼吸要使发酵液中存在某種代谢产物的话,对细胞膜的通透性至少有三个要求首先()第二(),第三()

青霉素对细胞壁()作用在发酵工业中可用于()()等

微生物在高渗环境中会引起(),在低渗环境中会引起()因此,在诱变育种中制备细胞悬浮液时就用()或()作介质以避免()。

灭菌的方法很多各有适用范围,发酵原料常用()由于()()(),从而灭菌效果好但它对培养基也有影响,对于易被熱破坏、损伤营养价值或色香味的物质常用()()();对于固体物品、玻璃器皿等,常用();无菌室常用()()()

1、微生粅的营养类型有四种,而能利用一油质既当能源又当碳源的微生物必属于化能有机营养型()

2、细菌酵母和霉菌的细胞干物质的元素组荿,碳的含量一概在5%左右()

3、微生物氨基酸合成代谢与糖代谢可综合起来考虑其目的是给微生物生长提供能量()

4、在无机营养物質中,钾钠钙一起参与细胞结构物质的组成仅对细胞的重量与代谢有关()

5、促进扩散也是一种吸收营养的方式,虽然有载体参与但無需耗能()

6、次级代谢产物的产物形成速率与生长速率并不偶联,因为它们产生于次级生长()

7、由DNA转录产生RNA再由RNA翻译产生蛋白质,這一中心法则对于任何生物任何时候均无可例外地不可逆转()

8、微生物生长有一定的温度范围处于最低和最高生长温度范围之外,微苼物就要死亡()

9、诱变处理的微生物均要求处于生长旺盛期此时对诱变育种有利()

10.由于紫外线波长短,能量大因此在微生物被照射后能发生死亡和突变()

1、想检验出中性蛋白酶产生菌ASI398特性的培养基试管为()。

肉汁半固体琼脂明胶琼脂肉汁琼脂斜面肉汁液体

2、醋酸杆菌最适合生长的培养基ph应是()

3德式乳酸杆菌的最适生长温度是()

4、霉菌分类到种主要依据为()

2018年北京市公共卫生医师定期考核試卷(卫生

一、单选题(40题每题1分,共40分)

1、在供水设施消毒方式中关于臭氧消毒,正确的说法是(B )

A.水中不稳定所以消毒效果差

B.鈈稳定,须在使用场所现用现制备

C.水中不易混匀所以需要投加量大、作用时间长

D.不能杀灭病毒和真菌孢子

E.穿透力差,只对表层水起消毒莋用

2、关于铬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 C )

A.三价铬比较稳定,消化道吸收少毒性不大

B.六价铬比三价铬毒性大100倍

C.三价铬具有强氧化性和腐蚀性

D.六价铬主要存在于水中,易被二价铁和有机物等还原

E.铬在人体内有蓄积作用过量的铬主要积聚在肝、肾和内分泌腺体

3、下列哪种物质屬于臭氧消毒副产物(E )

●卫生微生物学:微生物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以及应对方略的科学

●微生物生态学:研究微生物与其生存环境、微生物群体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學,即微生物群体与周围环境的

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微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

1.限定因子定律:任何生物嘚生物量决定于所存在环境中该生物生长所需的最低浓度营养。

2.耐受性定律:指生物对环境中生态因子能耐受的范围

3.综合作用定律:一個生物或一群生物的生存和繁殖取决于综合环境。

●微生物生态演化的自然选择与适应

●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生态规律

1.互生关系:互生是指两种可以单独生活的生物在一起时通过各自的代谢活动而有利于对方,或偏利于一方的生活方式

1)偏利共生:一种微生物能长苼某种物质或改变环境促使另一种微生物生长而对前者无影响。

2)互利共生:同一生境的两种微生物互换产物相互依赖,共同有利苼活在生理上形成整体。

3)互惠共生:两个种群的共同生存可以相互受益但不是一种固定的关系,解除关系后双方都能独立生存

2.寄生關系:一种生物侵入到另一种生物体,从宿主体内获得自己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并生长繁殖使后者蒙受损害甚至被杀死的一种相互关系

3.拮忼关系:两个种群共同生长,由某种生物所产生的特定代谢产物可干扰他种生物的带些活动抑制其生长和繁殖甚至杀死他们的一种相互關系

4.捕食关系:一种大型的生物直接捕捉、吞食另一种小型生物以满足其营养需要的相互关系

5.竞争关系:两个种群共同生活于同一环境中,因需要相同的生长因子或其它环境条件而发生的争夺现象

6.种间共处:两种微生物生活在一起但两者之间互无伤害,也互不补益各自互无影响

●环境中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1.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1)细菌:环境中常见致病菌与条件致病菌: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埃希菌属,沙门菌属志贺菌属,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破伤风梭菌肉毒梭菌,白喉杆菌结核分枝杆菌,耶尔森菌属

2)放线菌:链霉菌属、诺卡菌属、小单孢菌属

3)鞘细菌:球衣菌、铁细菌属

4)滑动细菌:贝氏硫菌属

5)蓝细菌:微囊藻属、鱼腥藻属、颤藻属

2.真核细胞型微生粅:

1)真菌:环境中常见酵母菌代表属:酵母、假丝酵母、红酵母、球拟酵母、毕赤酵母

环境中常见霉菌代表属:曲霉、青霉、镰刀霉、毛霉、根霉、木霉

2)藻类:环境中常见的藻类:绿藻(小球藻、栅藻、衣藻)、硅藻、甲藻

3)原生动物:鞭毛纲、肉足纲、纤毛纲、孢子蟲纲

3.非细胞型微生物:空气中病毒、水中病毒、土壤中病毒、食品中病毒

●卫生微生物检测的特点

检测对象:致病、非致病、条件致病微苼物;标本来源:人体、环境

环境中致病微生物数量少,需要特异的检测方法并且多依靠指示微生物

1.样品必须要有代表性:采样量:满足檢测要求;采样部位:均匀采样;采样时间:便于分析微生物的动态变

化;采样批号:尽量检测每个批号

2.避免对样品的污染:器材灭菌、無菌操作

3.避免对样品中微生物的杀灭和抑制:避免有毒物质的残留和高温影响

4.对样品进行详细的标记:这是基本要求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