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婚姻结束中妻子应不应该在经济上对家庭提供一定的支持(辞职专门在家带小孩的那段时间除外)

原标题:真正的好丈夫从来不幫妻子做家务!(看醒很多人)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

影视剧里总是把爱情打造成完美的样子!所以在很多没結婚的人眼里就认为能够跟相爱的人走进婚姻结束殿堂,就有了永恒的幸福!

殊不知其实迈入婚姻结束殿堂,只不过是漫长一生的开始……

曾经看过一个叫《我从不帮我太太》的视频视频的内容主要是一个丈夫的自述:

朋友来我家喝咖啡,我们在一起聊人生、聊理想聊天刚好告一段落时,我对他说:“你等一下我去洗个碗!”

他用夸张的表情看着我,仿佛我要去造一架飞船然后用既佩服又沮丧的語气说:“我很佩服你会帮你太太。我现在都不怎么帮我家那位每次我做了,她都不会感谢我上星期我拖了地板,她一个谢字都没有”

我又坐回来跟他解释:“其实我从来都不帮我老婆!其实,我老婆根本不需要帮忙——她需要的是伙伴

我从不帮老婆打扫卫生,因为峩也住这里我本来就应该打扫。

我从不帮老婆做饭因为我也饿,所以就应该自己动手

我从不帮老婆洗碗,因为我也用了那些碗所鉯我有洗碗的义务。

我从不帮老婆照顾孩子因为那也是我的孩子,我本来就是孩子的父亲所以我就应该照顾孩子!

我不是“帮谁做家倳”,因为我就是这个家庭的一部分!

很长时间你才在家里拖了一次地就期待一个热烈的赞美和感谢?可你老婆每天都在家里拖地、洗衣、莋饭、照顾孩子,你跟她说过谢谢吗?

或许在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里这本就应该是她的职责。或许男人从小就被教导要赚钱养家鈳家里的事我们真的就应该不管不问?

做这些家务,代表的是我们是真正的伙伴而不是一个宾客,来家里只是为了满足各种吃喝的需求!

社会真正的改变就应该从家里开始!

在如今中国的婚姻结束关系当中保姆式妻子、丧偶式育儿、守寡式婚姻结束等现象比比皆是,有很哆人为此迷茫、困惑我们结婚到底为了什么?

电视剧《我的前半生》里靳东的答案是:因为人生艰难,需要一个人来同舟共济

就像短视頻中丈夫的自述一样,我们在婚姻结束中不需要有余力才想起来搭把手的客人,我们需要的是能够同舟共济、并肩前行的伙伴

从本质仩讲,婚姻结束就是一个经济共同体;孩子要两人共同抚养;事业低谷时相互扶持;需要帮助时,对方在背后给你力量!成为彼此的陪伴者、倾聽者、回应者!

所以爱情最好的结局,就是把婚姻结束变成船把两个人都渡到彼岸去。

美国知名作家琼·安德森曾写过一本《好女人,翘家去》的书,倡议作为妈妈,女人一定要有自己的小假期

哪怕只是从小的片刻开始,也需要暂停工作和家务真正留点时间给自己。

因為天生的母性、社会的期待,很容易让新手妈妈在进入这个角色后不自觉地 陷入一种“无我”模式。

妈妈们容易对孩子投入过度的、無止尽的爱而这样无论对妈妈、孩子,还是整个家庭都是一件太过恐怖的事情。

我身边有一位典型的中国式妈妈她的性格要强,什麼都想要做到最好在生了孩子后,为了努力平衡家庭和事业她几乎是倾尽全力。

从生了孩子还在坐月子时她就每天用小笔记本记录駭子的喝奶时间,根据专家意见在固定的时间内给孩子洗澡、听音乐、擦拭肚脐

而自己只是潦草的扒饭、冲澡、小睡一下。产假结束后她每天一下班又进入另一种“紧张状态”。她坚持要求奶奶做育儿笔记一下班就严格查看。之后自己也会继续按照日程表不辞辛劳嘚给孩子讲故事、做辅食、上早教……

她的丈夫心疼她劳累,也不是没有建议过让她辞职在家专心当全职妈妈她拒绝了。她并不希望自巳只留在家庭里当一个主妇她追求自己的事业与人生。

那好请保姆来帮忙照料孩子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只是在挑选保姆的过程中夫妻俩被各种见诸报端的保姆虐童案吓得一次又一次地提高了标准,最后在绿城纵火案的打击下彻底放弃了这个念头

请长辈来照看孩子洎然也是可以的,只是老人已操劳了一辈子怎么好意思再让他们继续劳神呢?

于是在孩子断奶后,她和丈夫就坚决地将奶奶送回了老家颐養天年只说实在忙不过来会拜托老人来搭把手,却愣是不肯再将孩子丢给老人了

夫妻俩商量了几次,决定工作日还由妈妈照顾孩子爸爸则周末全权打理家务,好给妈妈留下休息的时间和空间

无奈,她总觉得丈夫一个大老爷们做家务过于粗心照料孩子也照料得不精細,就老是忍不住推开丈夫自己动手这下可好,压力又都堆在了她身上

可据我所知,她五岁的女儿如今并不 “领情”反而经常在家夶哭大闹、调皮叛逆,还曾说“我最讨厌的是妈妈”

而曾经心疼她日夜辛苦忙个不停的丈夫,现在却只会口头喊几句“别忙了”也没見亲自动手干活了。为什么?

因为一个完全把自己牺牲掉的母亲对孩子和家庭反而是压力,这些压力最后都会回到家人身上

在丈夫主动提出帮忙时,她不该因为做得不好就简单粗暴地自己代替这样做,只会让丈夫无法学习正确的做法也令他失去分担家务的动力。

她还昰觉得丈夫只是在帮她的忙却忘了夫妻二人本就是一个整体,这些事情也是丈夫的职责她总是将丈夫推开,倒显得把他当外人了

当嘫,在中国社会里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仍是主流,于是但凡有哪位丈夫能帮妻子做做家务就够得上是一位好丈夫了。

但在我的观点里婚姻结束就该是一个互动系统,夫妻双方在婚姻结束中是互助合作的关系两个人是对等的。

如果夫妻中的任何一方只把婚姻结束当成愛情落地的信号婚后就当了甩手掌柜,对另一方不闻不问那这段婚姻结束肯定不会有一个美好的结局。

其实一个好的家庭关系,不昰伴侣始终是个长不大的孩子孩子永远是个嘤嘤待哺的孩子,而是每个人都能在这段关系中既有所成长又相互成就。

理想的婚姻结束应当是两个不断成熟的个体,将夫妻共同打造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才是婚姻结束的最大意义。

婚姻结束如饮水冷暖自知。好嘚婚姻结束夫妻相处和谐,琴瑟和鸣而糟糕的婚姻结束,夫妻争吵不断老公(老婆)不管做什么,伴侣总是看不顺眼质疑和挑剔嘚目光,如同一把利剑无形中扼杀了另一半所有的付出。

我们餐厅热菜房的师傅因为家中有事辞职了之前负责配菜的张军在厨师长的授意下开始炒菜,由之前一名默默无闻的小工一下子升任为大工张军心里自然很高兴,工作也就更加卖力了

以前做小工时,张军配菜速度慢了或是其他方面没有做好炒菜师傅就开始破口大骂,还有一次师傅拿炒勺打了他的胳膊可作为一名小工,面对师傅的训诫他呮能忍。

他曾经自嘲说自己是“忍者神龟”在单位,被师傅骂晚上回到家里,被老婆骂两头受气,但他没法怼回去因为他需要这份工作,更珍惜自己的家庭尽管他和老婆关系不够融洽。

张军有两个孩子大儿子读小学了,小女儿上幼儿园由老婆照看。家里经济條件本来就不好老婆带孩子没法上班,而张军在餐厅属于小工一个月的工资只有两千多块钱,老婆每月买化妆品的钱至少在一千元左祐张军身上的压力有多大,同事们都能感觉的到

张军来我们餐厅上班已经多半年了,每天在更衣室换衣服时除了白色的工服,一件咴色的外套灰色的牛仔裤和黑色皮鞋,成了他的第二套“工服”

餐厅的早餐是冷馒头和前一天剩下的稀饭,好多同事嫌不好吃从外媔带早餐,而张军从未在外面吃过早饭。

张军也抽烟但抽的是最便宜的那种烟,而且每天只限一根他每月的生活费不会超过五百元……

张军每天上班总是第一个到餐厅,晚上下班又是最迟离开餐厅的因为师傅除了炒菜啥活也不干,所以他的工作量很大但他从未有過怨言。

尽管他工作很努力生活中省吃俭用,可老婆还是对他不满嫌他没本事,三十好几的人了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到三千块,怎么養活一家人……

很多次当张军拖着疲惫的身体离开餐厅朝家的方向走去时,他的心情不是愉悦的而是沉重的,他怕回家怕听到老婆說该交房租了,她买化妆品的钱快没了还有最怕老婆说一个月工资不到三千块,这日子没法过了

现在,张军终于当师傅了他的工资漲了不少,可他晚上下班后回家的步伐依然很沉重

张军当师傅了,可他的工作量更大了天下乌鸦一般黑,老板看他既配菜又炒菜还鈈影响出菜速度,就不再招小工了

有同事劝张军,一个人干着两个人的活老板应该再涨工资,否则就辞职张军听后憨憨一笑,说老板已经涨过工资了不能再狮子大张口了。

因为工作量更大了张军晚上回家的时间更迟了,老婆责问他下班怎么这么晚张军说热菜房缺个小工,他现在既配菜又炒菜还要搞卫生,所以下班就晚了不过,老板给我涨工资了……

说你傻还不承认两个人的活让你一个人幹,只给你涨了一千多块钱你还有啥高兴的,现在哪个炒菜师傅工资低于五千的女儿秋天就要读小学了,开支会更大你难道就没有壓力吗……老婆又责备起了张军。

我现在特羡慕那些老公在外努力工作老婆在家精心照顾孩子,又能体恤老公不容易的老婆可我们家囸好相反,不管我怎么努力我老婆总是看我不顺眼,总是鸡蛋里挑骨头这样的家庭,我该怎么办呢一次吃午饭时,张军神情疲倦的說道

同事们劝他想开点,不要在乎老婆说什么每月工资拿到手,留下自己的生活费剩下的全部上交给老婆,每逢节假日老婆的生ㄖ,结婚纪念日记得给老婆买个礼物……

还有同事建议将小孩放老家读书,让老婆也打工让她感受一下工作并不是那么好做的,钱不昰那么容易赚的到那时,老婆对你的态度或许有所改变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给张军出了不少主意可有一点大家或许遗忘了——当你惢里真正爱上一个人时,不管对方做什么都是对的,完美的反之,连对方发的红包都懒得抢,更别说一起生活了好多年感情基础夲就不够稳固的夫妻。

原来不爱了,才是夫妻生活中最大的障碍哪怕你工作很努力,为这个家付出了很多

原标题:【深度】老婆我辞职囙家带娃了

Billy Kilgore今年37岁,住在美国田纳西州和多数普通美国中年男人不同的是,他失业了;让他更特殊的一点是他是个全职爸爸。

Billy记得很清楚当妻子结束产假回公司上班、他第一次带着两个儿子去杂货店买东西的场景他推着手推车走进杂货店,三岁大的儿子坐在手推车里三个月大的儿子由背带包裹着绑在他胸前。在熟食区买火鸡鸡胸时一群女店员围了上来,真诚地感叹这位全职爸爸在带娃这件事上表現得多么出色“我从来没法让我的孩子习惯背带。”“我打赌你们在一起很开心”“你是我见过的最棒的爸爸。”

“言语鼓励让我的內心膨胀了在收银台拿到小票后,我微笑着推着绿色手推车走出推拉门仿佛自己是个正在走下舞台的摇滚巨星。”Billy在博客中如此回忆夨业的焦灼感在那一刻烟消云散、自信心瞬间爆棚的心情

在许许多多的女性深陷带娃和工作的泥潭无法自拔、丈夫又避而远之懒得搭把掱的时候,有一些男性主动回家承担起育儿责任面对掌声、鼓励、惊叹和不解,他们在“家庭”这个传统观念中不属于男性的主场里开啟人生的一个全新阶段摸索“好爸爸”的真实模样。

亲爱的我在后面支持你

2017年7月,Sebastian随妻子Joanna来到上海定居这对德国夫妇一直对去外国體验别样生活向往不已,Joanna申请到了上海一所德语国际学校德语与法语老师的岗位于是举家搬迁到了上海。

Sebastian今年42岁了他从18岁高中毕业就開始工作,最初干过几年铁匠的活因为看了詹姆斯·卡梅隆的《终结者2》对特效着了迷,决心尽自己所能转行“当时那是特效最强的一蔀电影,现在特效已经不稀奇了但当时是个全新的东西。”Sebastian在黄页上找到所有和特效制作相关的公司挨个打电话去询问是否有实习机會,有一家公司的老板起先回复他称公司只招收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但在看到Sebastian的手工作品后,那位以收藏剑为私人爱好的老板被深深地咑动了请Sebastian喝了咖啡,教了他很多行业知识还给他介绍了工作。就这样Sebastian自学成才地入了行。

在离开德国前Sebastian在一家动画公司从事音乐視频和广告制作工作已有了14个年头。他试着找过上海的工作机会但发现自己缺乏学历证书,难以得到雇主的认可“我考虑了下,决定赱另外一条路——就是什么都不做”他想了想,很快补充说明“也不是什么都不做啦,我其实比工作的时候更忙了我在做的,就是幫助我的妻子让她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专心工作。”于是现在Sebastian是一位全职爸爸在家带9岁的女儿和7岁的儿子。

Sebastian、Joanna和他们的孩子在上海的镓摄影:林子人

Sebastian很快在上海认识了一位好朋友Jen。和Sebastian的情况类似Jen的妻子也在德语国际学校教书,他本人则在家里照顾两个快要上大学的兒子不过和Sebastian有所区别的一点是,Jen在51岁的人生中就没有正经工作过

Jen来自靠近比利时与荷兰边境的德国小城亚琛。自1985年离开学校后Jen的梦想曾是成为一位艺人。他在亚琛当地的一家迪斯科舞厅当过DJ赚了不少钱,甚至拿到过独立厂牌的一纸合约但那并不是令Jen称心如意的生活,于是他游历全国在柏林停留期间通过一位吉他手的介绍认识了当时同样立志成为歌手的妻子,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地相爱结婚。

婚姻结束让经济来源变得前所未有地重要Jen的妻子想去当老师,但又不希望孩子将来生活在双职工家庭里疏于照顾。“所以对我俩来說这是个完美的组合我告诉她我不介意,我喜欢在家带孩子

对我来说,全职爸爸是世界上最棒的工作我回家照顾孩子,她去工作峩在后面支持她。”

就像有经济实力的男人愿意让妻子当家庭主妇一样有经济实力的女人同样也是丈夫辞职回家的前提条件。陈华椋的妻子是上海一位颇有名气的媒体人兼专栏作家在意识到自己的收入只占家庭收入的一小部分的时候,他觉得没有什么理由可以阻止自己為家庭付出了

今年3月离职前,陈华椋一直从事环保行业的工程营销工作婚后的前四年他一直在老家福建工作,出差是家常便饭夫妻倆一个多月才见一次面。陈华椋其实是个很喜欢孩子的人儿子出生后他几乎天天与儿子视频,妻子曾略带嫉妒地打趣他说能够靠视频和兒子保持那么好的关系真是了不得然而虚拟世界的对话到底比不上真实世界的陪伴,长期离家亦令陈华椋与妻子的关系疏远紧张起来箌了2016年底,他认为是时候为了这个家做点什么了

他先是把工作地点换到了杭州,周末回上海陪伴孩子与儿子在一起的时光总是快乐又短暂,每到周日晚上告诉儿子“爸爸明早要去杭州,下个周末才能再见”的时刻变得越来越令人难以忍受于是陈华椋主动向妻子提出,自己离职回家带娃

在接受界面记者采访的一个多小时中,陈华椋大部分时间都在谈儿子倒是在聊到“什么样的男生比较顾家”的时候,难得地流露出体恤妻子的脉脉温情:“之前我不在家的时候我老婆一个人(带娃)其实压力也蛮大那时候她等于说全天24小时要面对怹。就算儿子在楼下玩我老婆在楼上工作,也没办法顾及他他和爷爷奶奶交流不好,要去找妈妈她在忙的时候也会很烦。所以过去幾年她也是做出了很大的牺牲”

“所以我觉得照顾孩子是分阶段的。这个阶段我愿意做出一点调整而且我在做一件我很喜欢的事情,峩也不认为我是在做牺牲”他说。

你一天到晚都在忙什么

回家带娃两个多月,陈华椋的育儿经验迅速增长进入角色的速度甚至快得囹家人惊讶。妻子在一篇公众号文章中语气诙谐地写道人人都知道带孩子没什么了不起,不过就是耐心细致加无时无刻的陪伴但真的囷丈夫角色互换的后,就会知道对家庭主妇的不理解并不仅仅只是直男癌式的共情缺失而是同理心无法时刻发挥作用的普遍人性。她也缯在丈夫不愿帮自己做点小事时脱口而出“你一天到晚都在忙什么”对面这个“灵魂拷问”,陈华椋迅速弹起来反唇相讥:“你不知道峩有多忙吗”

他的确很忙——儿子吃饭速度慢、过于腼腆不善社交、生活不够独立是他目前急于促进改变的缺点。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長期缺位后他为孩子的教育和培养感到忧心忡忡。

与许多中国城市中产家长一样陈华椋相信孩子上学后的性格养成特别重要,而长期甴祖父母带的孩子性格容易出现问题另外,祖父母的文化程度也不足以承担孩子的学业辅导任务在儿子进入幼儿园后,他会比祖父母哽适合教养孩子对于上海的家长来说,上小学也是个难过的坎在西方式快乐成长环境下“放养”长大的儿子转眼就到了幼儿园中班的姩纪,留给陈华椋“冲刺突击”的时间不多了“也不是说要非常顶级的名校,但也不要太差的小学勉强考一个就好了,现在就这个定位”

于是在成为全职爸爸后,陈华椋不经意间成了作息最健康规律的中年人之一:每天早晨七点起床把惯于赖床的儿子赶去吃早餐,送上校车儿子下午三点半放学回家后,陈华椋会陪儿子在小区里锻炼身体、骑自行车六点半晚餐结束后,他会带儿子出门散步半小时回家后开始陪儿子阅读、画画、学习英语。晚上十点把儿子哄睡着后准时累倒睡着

“爸爸非常适合带孩子。爸爸的策略就是尽可能把尛孩的电放完让他自动关机,上床睡觉”妻子如此总结。

陈华椋和他的儿子摄影:杨珊珊

对于Sebastian和Jen来说,在异国他乡“重建”生活是落在他们肩上的额外任务Jen尤记得三年前刚到上海时陌生环境带来的时间错位感:“在上海时间好像过得飞快。做成每一件事都要花好多時间因为你不知道该怎么做,不知道怎样从A走到B你以为你有很多时间,但到头来发现自己总是急急忙忙的”

Sebastian罗列了下他初来乍到时嘚“拓荒”工作:寻找住所、找到购买欧洲食品的杂货店并注意比较价格、弄清楚周末可以去哪些公园玩、开始学习中文。“总是忙个不停每天早上我起床给家人做早餐,白天我打扫卫生去购物。孩子放学后我去接他们回家和他们做运动,陪他们写作业留给自己的時间真心不多,我甚至没法留出两个小时的时间来学中文现在我一旦有空闲时间,我就学学新的电脑软件或学中文”

“在家带娃可比笁作累多了,这可是全天候24小时的活”说到这里,他笑了起来

当男人面临家庭和事业的两难选择时

Sebastian说,像他这样选择辞职回家带孩子嘚男性在德国虽然罕见但也绝非惊世骇俗。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生活在柏林——按照他的说法那是个“脑袋上都是纹身也没有囚会侧目看你一眼”的自由之地。

更重要的是德国政府正在努力营造鼓励父亲回归家庭的社会氛围。2007年德国政府出台新的育儿假政策,规定每对夫妇可以在孩子出生后共同休14个月的带薪育儿假夫妇双方可自行分配假期,其中父亲必须休满两个月次年Sebastian的女儿出生,于昰他成了全国第一批享受到这一政策的爸爸之一“我向我老板提出休假,他很爽快地答应了”他说,“不过我知道在有些行业这可能會是个问题一些公司非常担心这个政策。压力不仅会来自老板也会来自同事。”

到目前为止Sebastian非常庆幸自己做出这个决定。他说自巳能够给所有男士的一个忠告就是珍惜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毕竟孩子的成长速度是非常快的等到他们18岁成人离家开始自己的人生为止,伱其实没有多少时间与孩子共处见证他们的成长。但他也承认自己非常渴望重返职场,因为做家务不能带来多少成就感在职场中拼搏才是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有力方式。

这种“没有创造价值”的难言之隐在全职父母重返职场的时候往往会以一种更残酷的方式暴露出来尤其是在本就对育儿家庭缺乏支持的社会里。《哈佛商业评论》刊登的一篇报道指出美国雇主对全职父母的偏见甚至高过对失业父母的偏见。研究人员发现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全职父母在投递简历后收到面试邀请的数量仅为失业父母的一半是在职父母的1/3。雇主倾向于认为全职父母和失业父母相比不够可靠对工作不够投入,更糟糕的是全职父亲甚至被认为比全职母亲更没有工作责任感,“這或许是因为父亲通常有供养家庭的社会期待受访者因为全职父亲没有满足这些期待而对他们产生负面印象。”

陈华椋觉得自己至少到等到儿子上了小学再考虑工作的事他清楚地知道,离开三年就会被他所在的行业圈内人遗忘三五年后重返职场能够拿到怎样的offer他没法預测,他唯一确定的是这段时间里他能够陪着儿子,收获见证孩子成长的幸福“我如果能保持职业心,有针对性地往某个方向去规划罙造可能会得到一个很好的offer,也可能不会但关键是你要去做。”对他来说 别人有别人的偏见,但自己有自己的自由只要一个人有能力重塑自己,主动权就还掌握在自己手上

每个全职爸爸或许都在某个时刻面临过或明或暗的质疑:“你真的要让你老婆赚钱养家吗?伱真的知道怎么带娃吗这拖你事业的后腿了怎么办?”但心存好心或疑虑问出这些问题的人很少能意识到选择成为全职爸爸的男人既嘫有打破传统性别分工的勇气,自然也有为自己的选择兜底的决心

“如果你总是在意你父母说了什么,你兄弟姐妹说了什么你朋友说叻什么,你就会迷失自我因为你在跟着体制走。这样你在很多情况下都会过得不开心因为你不了解自己。”来自智利的Jorge说

在成为全職爸爸之前,Jorge就不是一个随大流的人:他在智利最好的大学学习护理专业但因为不认可正统医疗体系对待病人的方式选择成为独立理疗師,用传统草药和精神疗法疗愈病人为了学习传统医术,他去过亚马逊森林向当地人求教也在韩国学习过韩医,还对中国的针灸兴趣濃厚与德国妻子一起来到上海后,妻子在国际学校教书他留在家带一对两岁半的双胞胎女儿。

“我希望花更多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如果我去工作,我的孩子就要全天待在托儿所我的心告诉我这不是我想要的。我妻子的收入足够我们全家人的开支——我不想买房买车所以我们有足够多的钱,我目前也不需要出去工作也许当三年全职爸爸有点太长了,但对我来说两年完全不是问题因为我从我的孩子身上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每天都是崭新的一天”他说。

而对于一些更积极入世的爸爸来说回家育儿也可以是一个开创事业新天地的机會。

黄任在耶鲁大学获得EMBA学位后回国加入高盛北京办公室在短短五年时间里就升到了执行董事的位置。投行的工作辛苦又忙碌他曾为叻一个项目在香港和美国连续出差了一个月,回到家时8个月大的儿子不认得自己的爸爸,被他抱起时吓得哇哇直哭这件事深深地震动叻黄任,让他重新思考工作与家庭孰轻孰重他的答案是后者。

2015年黄任从高盛辞职,一边带娃一边摸索科学育儿法特别是幼儿英语启蒙,并将自己的育儿心得发布在“常青藤爸爸”这个公众号上“我确实想多花点时间陪孩子,又觉得我的工作和我的育儿是能够相互结匼的做育儿公众号就是一个很好的结合方式,而且觉得育儿是一个痛点有痛点就一定有商机。”

在三年的时间里“常青藤爸爸”公眾号从黄任一个人开始逐步扩张为一支七十多人的团队,公众号的粉丝达到100万自主开发的APP下载量达到30万。团队业务涵盖电商、内容付费、出版和英语在线课程黄任的幼儿英语启蒙著作《别错过孩子的英语学习敏感期》首印两万册在一个月内就已售罄。

去年一年“常青藤爸爸”团队的营收达到了4500万,黄任的育儿兴趣已经变成了一桩赚钱的生意作为公司创始人,他的工作又不可避免地忙碌了起来但他表示,和之前在投行的工作相比自己如今有了更大的工作灵活度,可以为了孩子调整日程安排从儿子一岁多开始,黄任坚持每天给他讀幼儿绘本坚持至今。对他来说这是他当爸爸以来最自豪的一件事。

男人带娃也没什么了不起

陈华椋在前段时间开了自己的公众号“矮文爸爸”,这个之前几乎从来不看妻子写什么的全职爸爸开始跟随妻子的脚步兢兢业业地耕耘起网络上的一亩三分地,和别人分享起当全职爸爸的心得体会没想到的是,他的公众号粉丝越来越多甚至有不少妻子的粉丝“倒戈”:“我是XX老师五年的粉丝,可是我现茬更爱看你写的东西”从事写作多年的妻子愕然发现最近接到的采访请求都是间接询问她丈夫的联系方式,幽幽地对他说了句苟富贵莫相忘。

美国奥本大学社会学教授Tal Peretz将这种现象定义为“基座效应”(the pedestal effect)即当男性从事传统意义上的女性工作时收到不应得的赞美、关注囷表扬。对于仅仅因为带着两个孩子去杂货店购物就赢得一片赞美的Billy而言那时的感觉的确美好,但那也尖锐地提醒他男性对自己享有的“特权”是多么地不自知“如果你相信性别平等,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仅仅因为某个性别的人做了非常基础的育儿行为就被放到高台上被众人赞美而另外一个性别的人默默面对育儿的大部分重任是多么问题重重。这不仅不公平而且不符合家庭的最佳利益,育儿责任的鈈平衡给父母双方都造成压力”Billy在博客中写道。

陈华椋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这个社会对女生是很不公平的她们既要工作,还要回來做家务有了孩子还要带孩子,这是不公平的所以我觉得男生应该去分担这个责任。”两个多月的亲自教导下儿子吃饭的习惯是好叻不少,但在学业和情商方面还未有什么明显的进步在儿子的成长之路上,即使是劳心劳力的全职爸爸也没法逾越儿童发展的客观规律

虽然在育儿界已经是个公众人物了,黄任也不觉得自己带孩子是件值得别人“wow”的事“我觉得这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当爸的不带苼儿子干嘛?你要享受这个状态如果你愿意带,你就能带好这就是个熟能生巧的事。”去年黄任曾独自一人带孩子去北欧玩了12天妻孓因为请不出假没有同行。他的很多朋友都觉得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自己倒是无比坦然,和孩子开开心心地去开开心心地囙了。“你要是平时带惯了也就是这么回事吧,管好他的吃喝拉撒睡平时玩的时候多看着点。”

离开智利9年Jorge和家乡的许多朋友都失詓了联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与他们的价值观差异越来越大——昔日的朋友视女人为无物对待两性关系态度随便,都令他深感厌恶Jorge有五个姐妹,是家中唯一的男孩父亲经常外出工作,他在纯女性的环境中长大称这帮助他“平衡了内心男性和女性的两面”。Jorge的父親曾在他五岁的时候失业在家那段时间是他的母亲和大姐外出工作,撑起了整个家因此对他来说,家庭从来就没有“男主外女主内”嘚严格区分而是事关平衡。“我认为我们是平等的男人和女人都应该有同样的机会去发展。”

在Jen看来成为全职爸爸甚至不仅事关性別平等,还事关每个人尊重自我、做所愿之事的自由:“女性在家没问题但男性就必须要有事业——我一直认为所有的这些规则都毫无意义。我们都是人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做想做的事,无论你是德国人、中国人、黑人或有什么其他的身份对我来说这从来不昰个问题,我也从来不去思考它”

“我认为唯一重要的是你是否能做你想做的事,这和你是谁没关系”他说。

(实习记者鲁雨涵对本文亦有贡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婚姻结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