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翘的药用部位是哪里?

落叶灌木。小枝色或灰褐色,略呈四棱形,疏生皮孔,节间中空,节部具实心髓。叶通常为单叶,或3裂至3出复叶;叶柄长0.8-1.5cm,无毛;叶片卵形、宽卵形或椭圆状卵形至椭圆形,长2-10cm,宽1.5-5cm,先端锐尖,基部圆形至楔形,
叶缘除基部外具锐锯齿或粗锯齿。花通常单生或2至数朵着生于叶腋,先于叶开放;花梗长5-6mm;花萼绿色,裂片4,长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边缘具睫毛;花冠黄色,裂片4,倒卵状椭圆形,长1.2-2cm,宽6-10mm;雄蕊2,着生在花冠管基部;细长,柱头2裂。蒴果卵球形,2室,长1.2-2.5cm,宽0.6-1.2cm,先端喙状渐尖,表面疏生瘤点;果梗长0.7-1.5cm。花期3-4月,果期7-9月。
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 肃、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湖北、四川等地。现有栽培。
生于山坡灌丛、疏林及草丛中。
秋、冬季挖取根部,洗净,切段或片,晒干。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内服:煎汤,15-30g。
《本草纲目》:治瘀热欲发黄。《本经逢原》:寒降,专下热气,治湿热发黄。仲景治瘀热在里发黄,连轺汤主之。如无根以实代之。
出自《本经逢原》。 1.《汤液本草》:连轺,《本经》不见所注,但仲景古方所注云,即连翘之根也。 2.《神农本草经》载有翘根,《唐本草》列入有名未用,李时珍《纲目》则认为翘根就是连翘之根,合并于连翘条下。然《本草》记载不详,未便断为一物,待考。

导读:【 概述 】 名称: 连翘 类别: 清热药 拼音: LIAN QIAO 拉丁: Fructus Forsythiae 别名: 旱连子、大翘子、空壳 药用部位: 果实 药材性状: 本品呈长卵形至卵形,稍扁,长1.5~2.5cm,直径0.5~1.3cm。表面有不规则的纵皱纹及多数凸起的小斑点,两面各有l条明显的

  为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现商品有青连翘、老连翘两种。原植物为一种。

  别名:旱连子、大翘子、空壳

  药材性状:本品呈长卵形至卵形,稍扁,长1.5~2.5cm,直径0.5~1.3cm。表面有不规则的纵皱纹及多数凸起的小斑点,两面各有l条明显的纵沟。顶端锐尖,基部有小果梗或已脱落。青翘多不开裂,表面绿褐色,凸起的灰白色小斑点较少;质硬;种子多数,黄绿色,细长,一侧有翅。老翘自顶端开裂或裂成两瓣,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内表面多为浅黄棕色,平滑,具一纵隔;质脆;种子棕色,多已脱落。气微香,味苦。

  产地:东北、华北、长江流域

  采收加工:秋季果实初熟尚带绿色时采收。除去杂质,蒸熟,晒干,习称“青翘”;果实熟透时采收,晒干,除去杂质,习称“老翘”。生用。

  性味归经:微寒;苦;归肺、心、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疽,瘰疬,乳痈,,风热,温病初起,温热入营,烦渴,神昏发斑,热淋尿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5g;或入散剂。

  禁忌气虚、阴虚发热及脾胃虚热者慎服。

    药用植物不同药用部位采收期的确定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点。1。 根茎类药用植物采收期。根及地下茎类药用植物的采收期,一般都确定在地上部分生 长停滞、开始进入倒苗末期时采收比较适宜。
  2。 全草类药用植物的采收期。全草类药用植物一般以现蕾及开花初期采收为宜。此时药用 植物的干物质积累达到顶峰,产量和质量俱佳。  3。 皮类药用植物的采收期。皮类药用植物的药材包括树皮或根皮,应于植株生长盛期采 收。
  此时植物体内水分、养分输送旺盛,形成层细胞分裂快,皮 与木质部易于分离,剥皮容易。4。 叶类药用植物的采收期。叶类药用植物应在花期至盛花期采收。此时叶片已成为功能 叶片,叶色浓绿,叶肉肥厚,叶片已不再增大,有效成分含量和 产量都高。
    5。 花类药用植物的采收期。花类药用植物的药材采收比较复杂。花类药用植物的药用部 位以花蕾、花朵、花序、柱头、花粉或雄蕊等入药,应根据花的 发育程度作为采收标志。6。
   果实类药用植物的采收期。果实类药用植物的采收期,随植物种类和药用要求而异。干 果类的人药果实应在果实停止增大、果壳变硬、颜色褪绿时采收 (7-10月份);过熟后采收,因果壳开裂而影响质量。  如薏苡、 连翘、兜铃、巴豆、砂仁、草果、使君子等。
  7。 种子类药用植物的采收期。种子类药用植物一般同粮食作物一样,以到达完熟期采收为 宜。此时种子内的有效成分最高。若采收过早,种子饱满度差; 若采收过迟,种子易脱落,造成损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草药连翘的功效与作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