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乐见好对宝乐安可以去黄疸吗好,可信吗?

(跟北京大学医学博士,曾经的武汉同济医院主治医师,复旦大学儿童心理学博士后,二胎妈妈一起育儿!——这是同一个人……)梧桐妈妈大小宝是一位亲自养育两个宝宝的妈妈。北京大学医学博士,曾任武汉同济医院主治医师,现为复旦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后,师从孙时进教授,主攻儿童心理学。著《夏娃的困惑》丛书。希望接地气地传播科学育儿理念及切身养育体会,让妈妈们真正感到育儿的乐趣和幸福。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水印未删,如有侵权,请告知更改!深表感谢和歉意!黄疸(二)黄疸分哪几种,有什么危害吗?
经历黄疸,是宝宝生命里的一个小插曲,这不是妈妈的过错。很多妈妈看到孩子黄疸,受了不少罪,觉得是自己照料不周、奶水不好、遗传体质不好、没能及时判断和诊治等因素造成的,内疚情绪不断地攻击着已经饱受产后抑郁困扰的你。其实,是上天决定了宝宝出生的时机、遗传、疾病等因素,从而造就了不同程度的黄疸,是他莅临人世后第一场猝不及防的修行。其实,他的人生困境从黄疸开始,与妈妈无关。作为母亲,所要做的就是了解相关知识,正确对待,尽量规避风险的前提下,筛查出健康的孩子不予任何处理;协助生病的孩子度过难关。 (1)为什么孩子会出现黄疸?宝宝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肺没有张开,因此不能直接与空气进行氧气交换。宝宝需要的氧气由妈妈的血液携带,通过胎盘和脐带输送给宝宝。这时候宝宝处于一种相对缺氧的状态,需要更多的红细胞输送和利用这些氧气。而神奇的大自然已经设计好这些红细胞脆性较大,容易破坏,寿命也较短,为出生时机体清除多余的红细胞做好了准备。宝宝出生后,肺部张开,氧气交换增加,多余的红细胞逐渐被破坏(主要在脾脏),红细胞中的一种黄色色素——胆红素释放出来,间接胆红素为主。相比成人,婴儿处理胆红素的系统(主要是肝脏、胃肠道正常菌群)尚不成熟,多余胆红素就会在皮肤上显现出来。随着婴儿发育,多余的红细胞日渐减少,肝脏发育日趋完善,数周内(个体差异很大,多数在1~2周内)黄疸就会自然消退,不会给婴儿遗留任何伤害。大约60%的足月儿,80%的早产儿出生1周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上述就是生理性黄疸的起因。病理性黄疸由各类疾病引起,成因复杂,具体在如下阐述。(2)黄疸分哪几种,有什么危害吗?新生儿黄疸可粗略分为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和母乳性黄疸。1)生理性黄疸顾名思义,就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正常生理现象。我们吃东西会分泌口水,小孩会长个头,到了青春期第二性征发育,老了会长皱纹,都属于生理现象,刚出生的宝宝会长疹子、出黄疸,也一样稀松平常。其实,除了人类,刚出生的小猫、小狗等小动物也可能有黄疸,只不过症状轻微,皮肤上又有毛发覆盖,新生小动物眼睛总像睁不开,不易被察觉到而已。为什么新生儿会出现黄疸呢?在胎儿期,孩子在子宫内接受妈妈通过胎盘和脐带传输而来的营养和氧气,暂时处于一个相对缺氧的环境,身体会产生过剩的胎儿红细胞。这些红细胞个头较大,较为脆弱,只有45~70天寿命(生后制造的红细胞,早期寿命只有80~100天,后来制造的红细胞寿命接近成人的100~130天,平均约125天)。出生后,孩子肺部扩张,氧气来源陡然变得非常充沛,身体再也不需要这么多的红细胞了,会自发调整。除了骨髓造血功能暂时下降外,这些红细胞流经脾脏等脏器时(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被破坏了一部分(生理性溶血),释放出里面的物质,其中之一便是胆红素。与此同时,新生儿肝胆系统功能,尤其是酶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将间接胆红素转化为易于从尿便排泄的直接胆红素的能力较成人低。由此,血里面的胆红素含量增加,而处理、排泄量不够,能力仅为成人的1~2%,于是产生了肉眼可见的黄疸。那么,人人都需要经历的,正常的生理过程,还需要积极地喂水、喂糖、喂药处理吗?当然不需要了!只有人类才会折腾自己的孩子,为了将黄疸扼杀在摇篮里,不惜采取一切可能措施,卯足劲乱喂一气。生理性黄疸多半比较轻微,极少超过警戒值(2004年AAP推荐的照光界值,涵盖了95%正常宝宝,具体见下述)。一般不需要任何处理——是的,你没听错,只需要观察孩子黄疸的变化情况,不~需~要~任~何~处~理!经常有妈妈问我。“梧桐妈妈,我家孩子出生3星期了,黄疸还是没退,上个星期去检查经皮测13mg/dl,医生开了茵栀黄、益生菌回来天天吃,今天去检查还有11mg/dl!医生建议我停母乳观察,真的要这样吗?”问问孩子一般状况非常好,我当然告诉她不需要干任何事情,把所有药物都停掉,接着喂奶,定期复查就行。她惊讶地问我,“啊,这黄疸不是有害吗,时间长了听说会坏脑子呢!真的不用处理吗?”我告诉她,“只要在正常范围之内就行,不是每个黄疸的孩子都会坏脑子。事实上,人的脑袋有血脑屏障,胆红素水平不高到一定地步,没办法进入脑子里面。人人都要经历的生理现象,怎么会有害呢?因此,黄疸本身没有害处,医生只是担忧它背后的原因。数值的高低只是作为参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来是生病造成的黄疸,还是正常孩子都有的黄疸。生病造成的黄疸升得太快、太高,才会坏脑子。”目前研究表明,生理性黄疸不会给婴儿造成任何伤害,更未发现远期神经系统等受损的证据。不光没有害处,还可能有好处!有些研究认为,黄疸很可能对新生儿免疫力很有帮助。一切还有待进一步实验研究证实。生理性黄疸,一般情况良好,能吃能睡能玩,活泼可爱,除可能有轻微嗜睡、食欲不振、烦躁外,无明显其他症状如贫血、肝脾肿大等。色泽相对较浅,皮肤红润白里透红,局限于巩膜(因巩膜含有较多的弹性硬蛋白,与胆红素有较强的亲和力,故巩膜黄染常先于黏膜、皮肤而首先被察觉)、面颈部,或波及躯干、四肢近端,一般不过肘膝关节,很少手脚心发黄。大便颜色可偏黄,检测尿中无胆红素。一般情况下,大约有50~60%的正常足月新生儿和80%以上的早产儿,会出现生理性黄疸。正常足月新生儿多在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高峰,7~10天消退,最晚不超过3周;早产儿较足月儿多见,可略延迟1~2天出现,持续时间较长,可持续2~4周,最晚不超过4周。这些数值多来源于我国最新的《儿科学》课本,梧桐妈妈就不一一列举了,几大权威课本写得差不多,出版社为人民卫生出版社和北京大学出版社,感兴趣的小伙伴可自行查阅。足月儿胆红素数值一般不超过12mg/dl,95%的正常孩子胆红素<20mg/dl(具体见下述),如果做个肝功能检查,胆红素分类主要以间接胆红素为主。早产儿胆红素数值一般不超过15mg/dl,而因其血脑屏障发育更不完善,光疗标准更低,具体见下述(这部分内容参考了2004年AAP建议和最新《儿科学》课本)。其实,黄疸持续时间和最高值等数值非常不确定,孩子间个体差异很大,近年来随着流行病学调查进一步深入,发现不同孩子黄疸的时间跨度要比我们想象的大得多,这很可能跟基因密切相关——有的孩子一直没黄疸;有的孩子微微发黄,几天就好了;很多孩子轻微的黄疸能持续好几周,但他们同样非常正常(当然,其中很大一部分孩子跟母乳性黄疸的孩子有所重叠。母乳性黄疸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生理性黄疸,具体见下述)。由于基因方面的原因,我国南部和东南亚的孩子有更多的几率黄疸更重,持续时间更长。这个结论是美国人调查亚裔和东南亚移民得出来的。很遗憾,梧桐妈妈并没有找到我国本土的、最新的、权威可信的流行病学数据(况且,我国目前治疗太积极了,动辄照光、停母乳,少有生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自然转归的诊断学证据和流行病学数据),上面的数据有些比较陈旧,亟待更新,仅供参考。2)病理性黄疸顾名思义,就是宝宝生病,导致黄疸加重。新生儿几乎围产期出现各种异常情况,罹患任何疾病,用了各种药,都有可能导致黄疸加重。病理性黄疸多在宝宝生后24小时出现,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超过5mg/dl或每小时>0.5mg/dl;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要么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黄疸数值一般会高于生理性黄疸(照光处理参考区间见下述),18~20mg/dl以上需要考虑光疗,咨询医生按具体情况定(比如出生时间、围产期有无特殊情况、孩子症状表现、是否合并感染等);也有的数值并不高,但持续时间挺长。跟上述一样,这些数值也来源于我国《儿科学》课本,暂时搬运过来给你参考,流行病学数据可能需要更新,实际临床观察,很多生理性黄疸也能持续挺久,尤其难与母乳性黄疸区分。妈妈看到孩子黄疸稍高,持续时间稍长,需要综合判断,不要过分紧张,盲目处理,必要时咨询儿科医生。病理性黄疸一般色泽相对较深,皮肤萎黄,常遍及全身,如果患儿手足心均被黄染,往往提示胆红素水平超过12mg/dl。患儿一般情况相对较差,可有睡眠较差、精神烦躁或萎靡、哭闹不休等症状。大便颜色根据病因可有不同,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疾病尿中可有胆红素。病理性黄疸一般病因复杂,具体见下述。可伴有贫血、体温不正常、吃奶不好、呕吐、大小便颜色异常等情况。注意,这些症状说起来容易,观察起来未必简单,又不很特异,毕竟大伙儿都是第一次做父母。虽然更多的妈妈会对孩子许多正常表现大惊小怪,觉得是黄疸闹的,不过“小心使得万年船”总是没错儿的,如果感觉孩子黄疸越来越重(尤其是头几日快速增加)、长时间不退或退而复现,要么比较烦躁,容易闹腾;要么总是怏怏的,不好好吃奶,或长时间不吃奶昏睡,体重增长不理想,一定要及时就诊,找找原因。做个肝功能检查,根据病因不同胆红素分类不一样,如果是溶血造成的,那就多以间接胆红素为主;如果是胆道系统堵塞引起,直接胆红素会增加(>1.5mg/dl)。病理性黄疸,如果胆红素水平过高,最让人闻风丧胆的并发症就是核黄疸!具体详见下述。3)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相关内容会在以下介绍,黄疸指数可以很高,甚至超过病理性黄疸的警戒值,持续时间往往也很长,但新生儿一般状况良好,各类不良反应,尤其是核黄疸这类严重不良反应罕有报道。(3)真如医生所说,黄疸会坏脑子吗?我们来了解下,让人闻风丧胆的核黄疸。很多妈妈忧心忡忡地来问我。“梧桐妈妈,我孩子黄疸都2~3周了,我用尽了办法,喂了不少水和药,胆红素一直7mg/ml,降不下来。”我对她说黄疸处于正常区间范围内,对孩子健康没影响,当然建议她把所有药物停掉,不用喂水。隔着手机屏幕我都能感到她满满的惊讶:“黄疸不是会弄坏脑子吗?这么久黄疸都没退干净,真的对脑子没影响?”我这边厢也很惊讶——是什么时候,百姓出现了这种认识误区?只要孩子有黄疸,不管数值多低,都觉得会对头脑有影响?的确,由于不太正确的医疗知识普及和过度治疗的负面影响,目前老百姓对于“黄疸影响头脑”这件事耳熟能详,谈“黄”色变,不惜一切代价想把它扼杀在摇篮里,什么退黄的办法都想试试。“听说黄疸最坏脑子了!时间长了可不好!”其实,大伙儿想象中,孩子的大脑是泡在黄黄的血液中的。黄色太浓,泡的时间太长,肯定不好;就像我们拿酱油泡菜一样,泡得越久颜色越黑,越进味儿。事实上真不是这样。孩子的脑子上包裹着一层血脑屏障,就像鸡蛋壳一样挡住些外界的不利因素,捍卫着里面脆弱的脑组织。只要黄疸数值处于一个安全区间,无论泡多久间接胆红素都不会进入大脑,影响智力,不需要任何处理。这是因为间接胆红素在血里面喜欢与白蛋白结合成大分子复合物,不容易通过血脑屏障,易于透过屏障的有害的游离间接胆红素较少;当血里面间接胆红素高到一定地步,白蛋白不够用了,游离胆红素大大增加,它具有亲脂性,容易透过血脑屏障对孩子大脑产生危害(所以一些病因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用输注白蛋白治疗,原理在于此)。近年来,也有些研究认为婴儿的血脑屏障较成人脆弱,间隙较大,白蛋白联结胆红素复合物也能进入脑组织,只是量不多。如果孩子存在早产、低体重、缺血缺氧、感染或过敏导致炎症、低血糖、血液渗透压过高(高张输液)、酸血症、脱水、高热、低体温、服用竞争结合白蛋白的食物或药物(如游离脂肪酸、水杨酸、磺胺类、头孢类、呋塞米等)等状况,可能导致血脑屏障功能下降,游离型和结合型的胆红素都更容易透过,且未结合胆红素与白蛋白的联结减少,或白蛋白数量减少,核黄疸的发生率会增加,安全区间减小,值得重视。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制定这么个安全区间,既能保障孩子安全,又不至于过度医疗?还得考虑到经历不同状况的孩子之间的个体差异?这也是长久以来,科学家孜孜以求的课题。具体详见下述。所以,正常区间范围内的黄疸本身无害,最后的病因才是罪魁祸首。不同的黄疸表现,只是揭示孩子疾病的一条线索而已。正常足月的孩子,生理性黄疸很少超过20mg/dl,母乳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超过这个警戒值的几率要大一些。如果血清胆红素〉342umol/L(20mg/dl),以间接胆红素为主,有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发生胆红素脑病的风险,也叫胆红素脑病(旧称核黄疸),是最为严重的并发症。而直接胆红素具有水溶性,脂溶性较弱,不易通过细胞膜和血脑屏障,可以由尿便排出。因此胆道梗阻引起的直接胆红素升高,一般不会出现核黄疸。婴儿之间个体差异很大,有的足月儿黄疸高到30mg/dl也受得住,特别是母乳性黄疸。但尽量在警戒值内处理,不要盲目乐观。一般而言,出生时缺血缺氧或罹患疾病的婴儿(血脑屏障功能下降,黄疸增速过快),更容易出现核黄疸;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可能在相对较低的胆红素水平就会发生;如果黄疸增长速度过快,即使没达到很高的水平也可能出现核黄疸。对这些孩子一定不能大意,有时候他们的黄疸还没达到警戒值,就出现精神神经症状。目前文献报道,导致核黄疸最低的胆红素数值仅有7mg/dl(当然这位孩子存在疾病,胆红素窜得飞快)。轻症患儿可出现吸吮无力、嗜睡、拒奶、呕吐、哭声尖利等,少数孩子可能出现肌张力过低、拥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抑制表现,此时及时治疗,可完全恢复,一般不会留下显著后遗症状;如果黄疸严重或增速过快,可能出现肌张力过高、强直、角弓反张、惊厥、尖叫、阵发性眼球运动障碍(如双眼凝视、上翻等)等严重表现(多为锥体外系受累。注意,早产儿痉挛症状可能不明显),也有孩子表现为呼吸暂停、呼吸困难、心动过缓、中枢性高热,治疗效果欠佳,后果严重,有些非常严重的孩子可能因呼吸衰竭死亡,存活的孩子容易遗留智力低下、手足徐动、听觉障碍、抽搐、眼球活动受限、听力减退、流口水、咀嚼困难、构音异常、语言障碍(颜面肌肉、发音、构音器官受累)等神经系统后遗症,有的孩子会发育迟缓、牙釉质发育不全,远期恢复情况因人而异。因此预防和早期治疗非常关键。核黄疸是有器质性检查证据的。给孩子行头颅影像学检查,可能会发现整个中枢神经系统都有胆红素浸润,不同部位轻重不一,脑基底核最明显,其它部位如海马沟、视丘、枧丘下核、苍白球、壳核、顶核、尾状核、脑室核、小脑小叶和脊髓前角等也可受累;小脑、延脑、大脑半球的白质和灰质也可受影响,但颜色变化更小些。未结合胆红素产生的神经毒性作用,是阻断脑细胞线粒体的氧利用,使得脑细胞能量代谢受到抑制,从而影响其功能,时间长了,一些细胞可能出现变性、坏死,从而产生远期神经系统后遗症状。脑干听觉通道对胆红素的毒性作用非常敏感。研究表明,高胆红素血症能显著影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致中枢传导时间延长(1~V渡峰间期延长);若及时给予干预,降低血浆胆红素,特别是游离胆红素水平,可以逆转异常BAEP。检测BAEP是一项简单易行、准确可靠的评估胆红素神经毒性的好方法。胆红素脑病多发生于生后4~10天,最早1~2天内就能出现神经症状,12天以后发生率大大减少。溶血性黄疸胆红素脑病出现更早,多发生于生后3~5天。早产或其他原因导致的核黄疸多见于出生后6~10天。先天性葡萄糖醛酰转移酶缺乏症所致的核黄疸多发生于出生后2~5周。不过,如果存在上述早产、低体重(低于1.5kg)、窒息、严重感染等情形,血清胆红素低于临界值也可能出现胆红素脑病。重度黄疸发生约12~48小时出现症状,出生后1~2日即可出现神经系统表现。所以,对于核黄疸,我们不能过分警惕,也不能盲目乐观。尤其是存在围产期特殊状况或疾病的孩子,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我们的光疗标准主要是根据核黄疸这一副反应的发病区间而制定的。根据中华儿科学会 2014 年最新发布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新生儿黄疸的干预目标是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预防重度高胆红素血症与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具体详见下述。(4)病理性黄疸的病因主要有哪些?主要做哪些检查排除?由上述我们可以理解,生理性黄疸很少“僭越雷池”,数值低,持续时间短,孩子状态好;病理性黄疸往往数值高,增长速度快,持续时间长,孩子状态差;而母乳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判断的界限很模糊,而前者一般没症状,预后很好,后者症状明显,很多疾病不及时治疗预后较差。我们可以看出,黄疸本无罪过,黄疸背后的病因才是罪魁祸首!如何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将病理性黄疸快速筛查出来,早诊断,早处理;又不至于让生理性黄疸和母乳性黄疸的孩子白白遭罪,是医生们孜孜以求的课题。下面,我们来看看造成病理性黄疸的疾病究竟有哪些,需要做些什么检查,找找规律,看有没有快速甄别的线索。1)胆红素生成过多的疾病(肝前性黄疸),如各类溶血性疾病(最常见ABO血型不合,可有Rh血性不合,俗称“熊猫血”)、红细胞酶缺陷(最常见G-6PD缺陷,俗称“蚕豆病”)、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形态异常性疾病、红细胞膜结构缺陷、遗传性血红蛋白病(如镰状细胞贫血、地中海贫血、球形红细胞贫血症等)、双胎输血综合征(一个孩子红细胞过多,另一个孩子贫血)、胎母输血综合征、肝脏摄取胆红素功能不良、感染(宫内感染或围产期感染)、败血症、缺氧(肝酶活性常会受抑制)、酸中毒(影响非结合胆红素和白蛋白结合,进而影响其转运和后续处理)、肠肝循环增加、头皮血肿、颅内出血等身体其他部位出血(多由维生素K缺乏引起)、脐带延迟结扎(后面会专门讲述)等。这类疾病的特点是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2)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型疾病(肝细胞性黄疸),如缺氧和感染、先天性胆红素代谢障碍性疾病、各种各样损害肝脏的遗传代谢性疾病(如半乳糖血症、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囊性纤维病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药物因素(磺胺、水杨酸盐、吲哚美辛、苯甲酸钠、咖啡因、新生霉素、新青霉素II、磺胺异恶唑、大剂量维生素K3或K4等,接触萘类如卫生球等)。这类疾病的特点是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都增加,比例不一定。3)胆汁排泄障碍性疾病(肝后性黄疸,也称梗阻性黄疸),如新生儿肝炎、先天性代谢缺陷病、胆管机械阻塞性疾病(如胆道闭锁)、肠道阻塞性疾病(最常见先天性巨结肠)等。此外,严重心脏疾病患儿肝脏淤血肿大,也可发生黄疸。这类疾病的特点是直接胆红素增加为主,甚至可以“反客为主”。其中ABO溶血和G-6PD缺乏症是相对而言最常见的。1)ABO溶血多数症状轻微,不易察觉,极少的情况会很凶险。调查资料显示,我国约20~30%的妈妈和宝宝血型不合,其中90%以上罹患溶血症的孩子,妈妈是O型,孩子是A型或B型。但发生溶血症的孩子很少,仅约1/150,且症状大多很轻,常被忽视。其中只有约1/5的婴儿可能发生被注意到的黄疸,症状比Rh溶血症轻得多。看看,母婴血型不合的病例中,我们注意到黄疸几率约为1/150×1/5,全国范围内因母婴血型不合造成的黄疸约为2/10×1/150×1/5~3/10×1/150×1/5,需要照光处理的严重黄疸更少。尽管近年来诊治水平提高,上述统计数值有所增加,总体而言妈妈们不用过分担心。想想母婴血型不合的几率这么高,如果结局很容易不好,倘若没有现代医学保驾,人类数量和质量将很受影响呢!我们做好新生儿胆红素监测便好,不用过于忧心忡忡。2)G-6PD缺乏症(蚕豆病),全球约有2亿人罹患此病。我国是本病的高发地区之一,尤以我国南部地区和东南亚地区较为常见。随地域変化,我国统计各地发病率在0.2~44.8%间。据中山医科大学的一项统计表明,患G-6PD缺乏症的新生儿中,约50%的患儿会出现新生儿黄疸,其中约12%可能会发展为核黄疸(这个统计不是很严格,可能混杂其他导致黄疸的病因,比如母乳性黄疸,仅供参考)。其实,它一般不会直接引起病理性黄疸,往往存在些诱因,比如哺乳妈妈在围产期、哺乳期用了些药物(比如磺胺类,呋喃妥因等),或宝宝吃了些什么药,感染、缺氧等因素也可能诱发。比如用来退黄的“茵栀黄口服液”,蚕豆病的孩子吃了黄疸不但不会退下去,反而越发严重!携带蚕豆病基因发病严重程度可以差别很大,有的孩子胆红素蹿高;有些哺乳妈妈即使吃了蚕豆和一些相关药物,或孩子自己用了药,也没什么事。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很少有父母平素会注意这一点,和孩子一起去做G-6PD缺陷相关的酶学检测和基因检查。不过,身在“危险区域”的新妈妈们也不用过分担心,还是那句话,倘若不良后果发生率这么高的话,人种数量和质量很受影响呢!所以一般没事。我们心里了解这回事便可,出现问题,能够及时应对处理,平素避免各类危险因素,尤其是药,没事别乱吃。具体详见“蚕豆病哺乳”章节。3)可别小看头皮血肿,它非常常见,胆红素可能上升很快,数值很高,持续很久,甚至有过核黄疸的报道(不过很少见)。4)其他疾病并不常见,甚至非常罕见。既然疾病发病率大多这么低,那还有必要每个黄疸偏高却明眸善睐、安宁可人的孩子,都迫不及待地照光、吃药吗?为了寻找疾病线索,常规需行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计数等排查溶血性疾病,测定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等判断严重程度及初步判断疾病可能出现的环节,尿常规中检测胆红素,大便检查粪胆原,B超检测有无胆道梗阻、肝脾增大,其他可根据推测可能的病因,酌情选择相应的检查,比如红细胞镜检,遗传代谢性疾病的检查、基因检测等。看看,这些病因多么繁杂,检查是多么冗繁琐碎啊!等等!有没有总结出来,这些疾病有些什么共同的特点?几乎都可能伴有肝酶增加,肝脾增大(有的胆红素窜太快了不一定肝脾大,这种情况非常凶险),孩子状态较差。有些疾病能找到很明显的诱因和伴随症状,比如围产期缺氧、感染,可伴随发热、喘息、浮肿等表现,有用药史,存在头皮血肿等(可别小看这非常常见的轻微产伤——头皮血肿,有过核黄疸的报道)。所以,实在拿不定把握,在病理性黄疸和母乳性黄疸中间纠结极了,也不知道孩子状态正不正常(有的孩子就是睡眠时间很长,总是迷迷糊糊的,吃奶力道很弱,详见“马拉松宝宝”章节,或很爱哭闹、吐奶,最常见的原因是胃食道反流和肠绞痛,详见“胃食道反流”章节,或长得瘦小,详见“瘦小的母乳宝宝”相关章节),可以让医生摸摸肝脾,考虑做个手指血常规、肝功能、肝胆B超,几乎能筛查出来绝大部分的病理性黄疸(头颅血肿例外,不过一般也很好判断,不确定是不是它引起的话可以做检查排除一下)。再谨慎考虑要不要暂停母乳,明确是否存在母乳性黄疸(多数时候不需要)。别舍不得孩子扎针做检查,艰难地哄睡或按床上做B超。这比母婴分离住院喂奶粉、照光、扎针、抽血、挂水、打镇静剂、做不少检查、承担院内感染等风险要好得多。所以,梧桐妈妈真不希望医生一看到胆红素检查单就张罗安排住院(有时候妈妈们只是不确定情况,想抱来问问或做做检查),也不希望妈妈们一看到胆红素数值就吓得走不动路。大伙儿沉着应战,必要的检查能让心里有个底,最大程度避免过度医疗。明天梧桐妈妈讲讲哪些情况会导致黄疸?是真的吗?真的吗?(本 文节选自《夏娃的困惑》丛书,作者冯欣源(微信公众号:梧桐妈妈大小宝,wtmmdxb),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作者为北京大学医学博士,曾任武汉同济医 院主治医师,现为复旦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后,师从孙时进教授,主攻儿童心理学。读书期间亲自养育两个宝宝。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第一本《夏娃的困惑 ——全程实用母乳指导,史上最强哺乳谣言粉碎机》已 出世,孕妈妈、哺乳妈妈、新妈妈必备!书有幸得到各位大咖推荐——武汉同济医院妇产科冯玲教授,儿科刘 爱国教授,麻醉科梅伟教授倾力推荐!复旦大学社会心理系孙时进教授,武汉大学社会学系罗教讲教授倾力推荐!并作序!详情请加公号,点击后台右下方有书籍介 绍以及获得方式。)
(跟北京大学医学博士,曾经的武汉同济医院主治医师,复旦大学儿童心理学博士后,二胎妈妈一起育儿!——这是同一个人……)梧桐妈妈大小宝是一位亲自养育两个宝宝的妈妈。北京大学医学博士,曾任武汉同济医院主治医师,现为复旦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后,师从孙时进教授,主攻儿童心理学。著《夏娃的困惑》丛书。希望接地气地传播科学育儿理念及切身养育体会,让妈妈们真正感到育儿的乐趣和幸福。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水印未删,如有侵权,请告知更改!深表感谢和歉意!黄疸(七)常见的处理黄疸的做法(多半是谣言和误区)下面,梧桐妈妈将我们常见的处理黄疸的做法(多半是谣言和误区)一一介绍和分析(主要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可靠的具体对照分析数据支持。因为这是我国特色的,根植在人们脑海中深信不疑的“常规”举措,国内外很少有人真的去做对比实验。比如喂水与不喂水,喂多少水,对黄疸的影响是否有显著差异,类似这种实验数据是很少的),请你读完后慎重考虑这些措施是否必要,对宝宝的好处是否大于其带来的弊端,和失去母乳的风险。况且,绝大多数情况下,即使没什么特别处理,正常区间范围内的黄疸不会坏脑子,也会很快自然消退,甚至有可能比采取措施更快……并不是这些措施起到了“疗效”,你也完全不必要为了用药或晒太阳的成功而沾沾自喜。1)“一开始母乳不够,容易产生‘饥饿性黄疸’,需要勤喂配方奶,增加排便,加速排黄。” 倘若不考虑母乳性黄疸,一般生理性黄疸喂配方奶反而会加重黄疸,延长退黄时间,这是有实验数据证实的。这可能是因为喂养配方奶不好消化、大便次数少、肠道菌群建立不完善、过敏导致胃肠受损等缘故。具体见上述。2)“喂水、喂葡萄糖能帮助排尿、排便,从而加速胆红素的排泄。”水和葡萄糖,到底对退黄有没有帮助?我们先来看看胆红素代谢和排泄过程,再下结论不迟。上述提到过,宝宝出生后,一些不再需要的胎儿红细胞被脾脏等脏器破坏,会溶出间接胆红素(也称未结合胆红素,顾名思义,还没经过肝脏处理,“安装”上葡萄糖醛酸基),会导致皮肤、巩膜发黄。这种间接胆红素在血液中与清蛋白结合成复合大分子来运输,无法经由尿排泄。之后间接胆红素被肝脏处理成直接胆红素(又称结合胆红素,被肝内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催化形成),经由胆管排入肠道。在肠道细菌的脱氢作用下,直接胆红素被还原为尿胆原,大部分随粪便排出,称为粪胆原(大便的黄颜色就是由此而来);小部分尿胆原会在回肠下段或结肠重吸收。这些重吸收的尿胆原,大部分通过门静脉系统再次回到肝脏(肠肝循环),一些被肝脏又处理成直接胆红素;一些没处理,又跟着胆汁排到肠腔了。少部分重吸收的尿胆原进入体循环系统,形成尿胆原经尿排出(尿中的黄色也由此而来)。由上我们看出,正常情况下,宝宝血循环中的胆红素主要是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也有所升高。胆红素最终变成尿胆原、粪胆原,主要随大便排出;只有很少一部分尿胆原经尿排出。①喂水、喂糖,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排尿。摄入较多的葡萄糖,还有渗透性利尿作用。不过,增加排尿对祛黄并无助益。这是因为胆红素经由尿液排出的量非常少。我们找一张尿常规检查单基本就能看明白,正常人群尿常规中尿胆原那一项,基本都是阴性或痕量(说个题外话,尿胆红素是反映梗阻性黄疸的指标,直接胆红素是水溶性的,可经由尿液、汗液、泪液等排出)。孩子也一样,尽管出生早期存在生理性溶血,但程度轻微,即使血里面间接胆红素含量很高,逼近照光处理临界值,尿中尿胆原含量仍非常少。②胆红素的终产物主要经由大便排泄,因此,理论上来说,增加排便的确有助于排黄。说起通便,我们脑袋里自然会浮现起传说中水、葡萄糖等“下火”、“排毒”、“润肠”等神奇功用。这些对吃固体食物的大人或许有用,比如补水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些胃肠分泌物,一些寡糖暂时可以影响胃肠渗透压,软化大便并刺激肠蠕动,不过也不要想象得太神奇,水和糖多半在胃和小肠上部就吸收干净了,来不及“起效”。孩子胃肠短,蠕动相对较快,水和糖可能会到达更远的地方起作用,把大便给“冲”出来,让它看上去更稀,拉得更频繁一点。不过,胆红素代谢的最终环节需要胃肠菌群“发酵”,这有个过程,大便快点冲出去真的对退黄有利?恐怕也未必。这只是大人一厢情愿的心理安慰而已。在这方面,相比我们而言孩子真是另一个物种。刚出生的他们,吸吮还由原始反射控制,吸吮需求特别旺盛,逮啥吸啥,傻乎乎地一口气喝下大几十毫升水表示毫无压力。一家人啧啧赞叹,以为孩子口渴想喝,经常拼命地喂。想想,孩子一次的奶量也只有十几毫升到几十毫升啊(详见“奶量”章节)!别以为水不占肚子——对孩子而言,这么大的量占肚子的效果杠杠的,添了糖更增加饱腹感,影响奶量摄入;它还冲淡了胃液,大量喂水还会造成胃肠壁及身体其他部位细胞轻微浮肿,影响胃肠功能,更是减少食欲;如果喂过多的水,孩子幼嫩的脏器来不及排泄,造成“稀释性低钠血症”,甚至脑细胞都跟着轻微浮肿(话说,这非常危险,可是谁能理解一个刚出生的、不熟悉的、只会尖声哭闹的小婴儿?很多时候狂喂水的大人为莫名而来的成就感沾沾自喜,殊不知孩子很可能在鬼门关走了一遭!),孩子异常烦躁或昏沉,更不会好好吃奶!这些情形,使得毫无营养和渗透压的水大大挤占了本该是奶水占据肠胃的时间和空间。想想,没奶“造渣”,哪儿来的大便呢?一些研究证实,如果给刚出生的孩子喂水太多,相反会造成胎便排出延迟、便秘!而没大便,怎能排黄呢?③也有很多妈妈不服气,“我当年就是喂了不少水,孩子真的一点儿黄疸也没有呀!”抛开个体差异不说,喂过多的水会造成孩子身体轻微浮肿(新生儿肾脏排泄功能还尚未发育完善),看上去白白的,亮亮的,黄疸像是变浅了些,讲真,这种状况反而令人担忧。3)“葡萄糖能协助退黄,是黄疸的治疗方法之一。”梧桐妈妈上学的时候,也曾经看到“添加葡萄糖”作为一种治疗黄疸的常规方法之一,被写进权威课本里,“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会考试,能答题,当年竟也对此深信不疑。广大医务人员建议给孩子喂糖祛黄,倒也有理论出处。如今,细细想来,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这葡萄糖就能帮助退黄疸呢?到底在哪个方面起的作用?从上面胆红素的代谢过程看,没有任何一个环节可以让葡萄糖插一杠子,起点作用的。遍查资料无果,一些文献只人云亦云地抛出这么个结论,却没有让人信服的理论推理,也没有任何可信的数据证实这一点。不过,在满地找寻资料的过程中,逐步接近了这一广泛传播的谣言,曾经扎根、发芽的端倪。一开始,医务人员想给孩子喂水排黄来着。后来觉得光喂水可能不够,没营养,便添加了最方便的能量物质——葡萄糖。一方面能防治低血糖,另一方面孩子也爱喝。后来,葡萄糖被莫名其妙赋予了各种各样神奇的功用,像刚才说的能渗透性利尿,能促进排便,增加代谢和细胞活性,增强免疫力……然后,就能排黄了……从上述我们可以理解,葡萄糖水对通过大便排黄这件事没多大帮助,渗透性利尿也没法让尿里的胆红素多一点(其实,光疗的婴儿更不适合喂糖,容易加重脱水),这不,肝脏等脏器代谢、排泄胆红素还需要能量啊!孩子的能量不够,给细胞“加油”,肯定就能帮忙排黄。看上去言之凿凿,很有道理,仔细推敲,这逻辑就有点奇怪了。凭什么认为孩子能量不够呢?正常足月的孩子在最后一个月囤积了不少能量,出来足够他3~7天使用而不至于出现低血糖;早产的孩子,妈妈初乳中的能量物质更丰富!能量足够了,身体不缺糖而补糖,肝脏细胞就会干得更卖力些,酶的数量更多,作用更强?恐怕也未必呢!就像我们唯恐孩子长不高,每天非给他多做两碗饭。结果孩子已经足够饱了,并不需要这两晚饭;即使强迫他吃下去,也长不了个子呢!个子是遗传决定的,长高真这么简单,马云很容易就长成姚明了。同理,我们给身体多补糖,也没法让细胞多利用,多代谢,否则那就该甲亢了……这些多余的能量,只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储存起来,以供将来不时之需。看看,可怜的肝脏等脏器够忙的了,我们还在给它们增加工作量呢!还有人认为,“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是将间接胆红素变成直接胆红素的关键酶,间接胆红素被该酶“安装”上一个“葡萄糖醛酸基”,就变成了直接胆红素,可以经尿排出。看看,“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和“葡萄糖醛酸基”里面都带着“葡萄糖”字样,多补点儿糖,它俩的数目可能更多,功用应该会增加哩!遗憾的是,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是一种酶,是一种挂在内质网上的膜蛋白,跟葡萄糖风马牛不相及,我怎么也没想明白,添点儿葡萄糖,它的数目就该多点儿,活性该强一点儿。“安装工人”没变化,作为“安装零件”的葡萄糖醛酸基再多也没用,身体也不会无缘无故让它们的产量增加。由此,最终的“成品”——直接胆红素,也就没多大变化了。所以,“葡萄糖能退黄”,无论从理论原理和实际数据上,都找不到支持这一说法的地方。其实,倘若孩子正常足月出生,没什么疾病,喂葡萄糖不光没用,反而有害。它能引起血糖快速波动,增加幼嫩的胰腺的功能负荷,并且不利于脑细胞发育——脑细胞需要稳定的渗透压,也不希望代谢底物堆积,反而可能损伤细胞功能。有个医学名词,叫“嗜糖性精神障碍”,很有可能贯穿爱吃糖的孩子整个童年期,一会儿焦躁亢奋,像患了多动症,一会儿又暴躁、忧虑,喜怒无常,而大伙儿只觉得孩子过分活泼,有个性而已。小婴儿也是如此,只是这个烦躁好哭、喜怒无常,又不会表达自己的小宝贝,更让人摸不着头脑而已。除此之外,浓度较高的葡萄糖水有些刺激肠胃,孩子不大舒服;它还让孩子挑食,不喜欢清淡的奶水,大家只是觉得奶不够他吃。这真是百害而无一利。梧桐妈妈当然觉得这么干很不可取。4)“益生菌能帮助建立良好的肠道菌群系统,帮助代谢、排泄胆红素。”近年来,益生菌被当成安全无害的万能神药,孩子啥毛病都能拿来吃一吃。腹泻吃(多半是母乳性腹泻),便秘吃(多半是“攒肚子”),肠绞痛吃(不管什么原因造成的哭闹,都往肠绞痛上面靠)……啥毛病没有,还专门买来当保健品!经常有妈妈问我商场里啥啥牌子益生菌好,我也是醉了。如今,益生菌参与治疗黄疸的理论,也悄然兴起。梧桐妈妈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医生还没常规开益生菌;生第二个孩子后,益生菌就被护士摆到床头,嘱托一天喂3~4次。胆红素代谢的最终环节,直接胆红素进入肠腔,是需要肠道细菌参与代谢的。它们将其转变成尿胆原、粪胆原,随大便排出,理论上貌似真说得过去。不过呢?这些实验结论模棱两可,有的说有点效果,有的又说没效果。而且,实验多针对吃奶粉的孩子展开——毕竟喂奶粉时孩子接触的是无菌的奶瓶和奶水,肠道菌群建立要比母乳宝宝晚很多,也经常不那么完善,添点儿也不无道理。有关纯母乳宝宝专门的研究很少见。母乳宝宝天天吸乳头,与妈妈的皮肤亲密接触,与妈妈温柔的鼻息交互,还用得着额外补充益生菌吗?恐怕真没必要。添的这些菌,真能处理黄疸?我们不知道。添了菌,肠道菌群就协调、完善了,处理胆红素能力增强了?我们也不知道。说实话,通过药品添的菌种很有限,我们很难模拟宝宝接触妈妈后,身体里产生的复杂的微生物生态群落,只能吃着试试看。实验结果模棱两可,倒也在意料之中。不过,真别以为益生菌一点儿问题没有,可以随便喂。它难吃又难闻,商家往往会添加大量的糖分、奶精等添加剂,一样可能造成过敏、味觉混淆、乳头混淆(详见“乳头混淆”章节)。这些细菌吃少了没用,吃一次维持时间也很短,它们很难扛过低PH值的胃酸,途径漫长的肠道千里迢迢进入远端肠道起作用。所以,它们一天得吃三次,每次至少拿10~20ml水冲泡!想想,出生不久的孩子肚皮就那么点儿大,这可不算小数目!如果冲泡太浓,一样会导致渗透压过高,孩子肠胃不适。所以,添加益生菌来退黄,貌似不是个信价比高的选择,尤其是对母乳宝宝。5)“茵栀黄口服液,退黄效果好。”茵栀黄是我国特色药品,使用范围广,令人咂舌。如果孩子黄疸值未达到光疗标准,哪怕只有6~7mg/dl,很多医生都会开茵栀黄口服液,嘱咐新爸妈回家喂给孩子吃,定期检测胆红素指标。网上也有不少妈妈交流经验,“我家孩子出黄疸,医生给开的茵栀黄,不到两周黄疸就退了。效果很好的。”(上面提到过,很多生理性黄疸自然消退期也就只1~2周,能说是吃了药的效果吗……)梧桐妈妈两个孩子都是母乳性黄疸,指数都挺高,自然免不了开茵栀黄。生大宝的时候,内心自然也有担忧忐忑,心想,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兴许有效果吧?总比去住院照光强呢!这么多孩子吃了都没事,又是这片儿最好的三甲妇儿医院开的,试试倒也无妨。当年医生给宝宝开的是一种黑漆漆的胶囊。我小心翼翼地剪开,露出里面黄黑色的、像大便糊糊一样的药渣,散发出一种刺鼻的气味。“怎么弄进孩子嘴里好呢?他是这样娇小,还只会吃奶。”心里正在犹疑,孩子正好左右努嘴玩耍,张大嘴巴,找准机会,“噗”地一声,挤了些到他嘴巴里。孩子一脸犹疑,嘴里捣鼓了一阵,像是咀嚼的动作,然后又拿舌头往外顶。终于,他哇地一声大哭起来,连药带奶,一股脑儿都给呕了出来。为什么会这样?胶囊里还剩点儿药渣,自己好奇舔了一口,什么鬼?又苦又涩又辛辣刺激,活脱脱的就是中药渣啊!我要吐了。心里很疑惑,这种恶心的味道,给信赖自己的宝宝吃,真的好吗?孩子肠胃很娇嫩,受得了吗?添辅食都得6个月以上,一样样添加,何况是这乱七八糟的药?一天还得喂三次!出生没两天,奶没吃几口,孩子看着好好的,这会儿却因为黄疸简直把药当饭吃!我说什么也不敢给孩子吃了。心想着,反正黄疸数值不再往上升,在正常区间范围内就没事,大不了麻烦点,去监测得勤一点儿就没事了。结果还没完,不知孩子是肚子不舒服,还是觉得嘴巴受到欺骗心里难受,本来乖巧安宁的孩子竟哭吵了一整晚,拉了好几泡绿稀屎,第二天才昏昏沉沉睡去。喂了这点儿药,孩子这么遭罪,妈妈也跟着累到不行,家里人也一直跟着叨叨“黄疸坏脑子”、“奶不够吃”、“抱惯了”云云,真是后悔极了。后来做母乳和育儿咨询工作,发现我国婴幼儿滥用中药的情形很严重。大家以为“副作用不明确”,就是“没有副作用”,不敢吃那说明书上写得吓死人的西药,又觉得不吃药、毫无作为不放心,啥小毛小病都愿意搞点“温和无副作用”的中药吃吃,没病也愿意拿中药“调理”。医生愿意开中药,既给出了处理措施,安抚了千里迢迢来排队看病的、焦躁无着的新手爸妈们,说明书的模棱两可也能让他免于诉讼;病人有古老传统文化情节,也很乐意吃中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我国特殊的文化情结、政策导向、医患关系,造就了一个纯属我国特色的、非常庞大的、但一直说不清道不明的中药市场。我家孩子不爱吃中药,不过发现很多孩子对味道并不大挑剔,傻乎乎地什么都吃。当然,许多中药也制作得非常甜,试图讨孩子喜欢。而,这些看上去跟食物差不多的中草药,真的一点儿副作用也没有吗?我们对它有没有用,究竟是什么成分起作用,药代动力学参数,不同成分中的相互影响,有没有脏器损伤等副反应一无所知。中药成分太复杂,一一检测并弄清楚,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说明书上会写“副作用不明确”,但“不知道”并不代表“不存在”。这种未知让梧桐妈妈感到深深的不安全感,自己吃吃就算了,怎敢给娇嫩的、还没发育完善的孩子吃呢?最起码,肠胃受损是肯定的,经常出现的。茵栀黄,是三味中药——茵陈、栀子、黄连的统称,“苦寒泄下”,“清火解毒”,说白了就是泻药,通过拉肚子来排黄疸这个“湿毒”!给刚出生的婴儿吃泻药?太残忍了啊!孩子的肠胃非常娇嫩,通透性很高,容易过敏和受损。一旦受损,修复起来也挺困难,即使停药很久了,很多孩子拉很长时间都缓不过劲儿来,需要几天、几周,甚至1~2个月的时间。不少妈妈问我“梧桐妈妈,我孩子怎么总拉肚子,爱吐奶,没胃口不想吃奶的样子,晚上也吵,白天夜里都不好好睡觉。平常怏怏的,长得很慢。我喂了益生菌、西甲硅油、蒙脱石、乳糖酶都没效果,检查发现大便有红白细胞,又用了一阵抗生素,复查还有,又用了一阵……钙也一直在吃。孩子拉肚子总不见好,比同龄孩子瘦好多。是不是我奶水不够,也不大好,不‘发’人?我很想坚持纯母乳,但不是每个人奶都‘养人’的。我要不要添奶粉?曾经想添,孩子死活不吃,灌都灌不进去,又怕他呛着了,怎样让他愿意吃奶粉?要不要吃牛初乳?添点儿糖行不行?孩子会不会吃好一点……”这机关枪一样的提问,get不到点的新妈妈多焦虑啊!仔细询问,除了母乳性腹泻的因素,很多都曾给孩子喂了什么乱七八糟的水和药,茵栀黄是最常见的、最早添加的药品之一——孩子可是打出生不久、黄疸冒头就在吃,比吃钙剂还早!不少妈妈反映,自从吃了这个药,本来好端端的孩子大便变稀变绿,总是一阵阵哭吵,不好好吃奶,抱在手里放不下来……时间长了,一些肠胃受损较严重的孩子还出现贫血、体重不增等问题!一步错,步步错,而大家竟对乱喂的各种药品深信不疑,还盲目膜拜奶粉,希望它摆平孩子一切问题,啥事情都让母乳背黑锅。这些药对肝肾等脏器有没有损害?我们不知道。其实,它属于我国特色药物,国外没用过,也没研究过;而目前我国根本没有多少关于其副反应研究的报道!事实上,这研究也非常不好做!事实上,有关中药导致慢性肝肾损伤的报道,层出不穷。而孩子的脏器更为娇嫩,如何承受?想想真是细思极恐。其实,有个问题是能明确的。如果孩子存在G-6PD缺乏症(蚕豆病),他很可能受不了茵栀黄(可能是里面的金银花等成分导致),反而造成药物性溶血,黄疸加重,有些还有生命危险!这退黄的药物反而“致黄”,真让人百感交集!那么,茵栀黄真有用吗?值不值得冒这些风险给孩子吃?这些有效性研究也很扯,比如一些垫定茵栀黄王牌退黄药地位的权威研究(其实论文级别挺低),拿不照光、照光+吃药、照光的三组孩子比较,结论是照光+吃药、照光组比不照光组显著有效。那到底是照光有效还是吃药有效?我就“呵呵呵”了。还有项研究,提到茵栀黄中可能含有香豆素类似成分,好像能增加肝脏酶系统功能,帮助处理黄疸。而一切都是“好像”,也还只停留在动物研究,后来不知道为啥,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个实验组再没发过更深入研究的文章了。不明不白的、“莫须有”的效果,要承担这么大健康及养育风险,喂给刚出生的小孩吃,哪怕黄疸值只有6~7mg/dl,很快自己也能退,出了后果直接养育者和医务人员都不知道哪个养育环节出了问题,啥问题都吃益生菌,拉稀就喂蒙脱石,肚痛就喂西甲硅油,便里有红白细胞就上抗生素,不长肉就断母乳喂氨基酸奶粉或腹泻奶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孩子越治越糟糕,出问题就怪母乳。8月31号,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发布正式公告(2016 年第 140 号),决定对茵栀黄注射液说明书增加警示语,并对“不良反应”、“禁忌”和“注意事项”项进行修订。总结其内容如下:为进一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新生儿、三岁内婴幼儿、孕妇禁用;因缺乏儿童应用本品的系统研究资料,不建议3岁以上儿童使用;哺乳期妇女慎用,如确实需要用,应加强监测。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些医生拍手称快,大快人心;另一些又忙不迭地给茵栀黄撰文洗地。网上论战不断升级。注意,国家禁的是“注射液”,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太高了,保守统计起码超过1/4(不作参考,国内医疗文献诚实的数据并不多见,大都是记者整出来的数据……百感交集),还时不时有死亡病例出现。不过,“口服液”的相关规定仍然模棱两可。很多医院还在开这类药。总之,梧桐妈妈非常不主张给孩子喂中药。国外也有些学者建议,不要给3岁以内的孩子尝试草药。尽管中医和西医的争执一直不断,在此我也不想深究孰是孰非,有效没效,我的意见很明确——大人吃不吃看个人选择,但至少别给孩子吃,尤其是新生儿!他的肝肾、肠胃等脏器非常娇嫩,容易受损,而受损以后发现、检测困难,处理棘手。用切实存在的副作用与莫须有的好处博弈,真不像是明智之举。6)“勤晒太阳能帮助退黄,隔着玻璃晒也有效果。”梧桐妈妈的大宝宝刚出生几天,皮肤开始微微泛黄。护士拿黄疸仪测过,叮嘱说,“经常晒晒太阳,能帮助退黄疸。病房楼层高,风大,隔着玻璃晒也是可以的。”老人家一听,急忙把装孩子的小推车推到窗边,捋出小手小脚晒太阳。高楼明晃晃的阳光直直地透过玻璃窗,小宝贝醒来了,半眯着眼,直视着阳光射来的方向,竟也不闪躲。老人家捋起孩子手脚上的衣服,又怕孩子冷,除了裸露了脸和手脚,身体其他部位还盖着老人家早晨起床披来的毛衣!要知道时已入初夏,病房温度已经超过30℃了。我一时不免担忧,“隔着玻璃这么晒孩子,有效吗?眼睛受得了吗?衣服盖多了能这么晒吗……”不过,自个儿心里也没个准绳,想着老人家一腔热血一番好意帮忙照料孩子,欲言又止。回家后,孩子是越来越黄。我心里自然也非常担忧忐忑。老人们上网搜索,有关黄疸的文章可把他们吓坏了,越看越怕。“听说这黄疸是坏脑子的,奶还能喂吗?喂点药吧,多晒晒太阳……”一时间,焦虑的空气在家中蔓延。我不想给孩子喂药,也不想照光。剖宫产后肚子仍然很疼,也不想带着孩子常上医院监测。怎么办呢?那就晒晒太阳吧。除了退黄,还能补点儿维生素D。清晨给宝宝洗了个澡,拿块毛巾裹了肚皮,便把他抱到窗边晒太阳。此时的太阳还挂在天边,红彤彤的,尚未发出万丈刺眼的金光。他的皮肤如此娇嫩,很快渗出细密的汗珠,微微发红……突然,我觉得我好像哪里做错了——我想起跟丈夫去海南新婚旅行时,双双被晒伤的经历。刚出生的孩子如此娇嫩柔弱,这么晒合适吗?①晒太阳到底有没有用?隔着玻璃晒呢?胆红素能吸收光,在光照和氧化作用下,脂溶性的胆红素氧化成为一种水溶性异构体,能从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胆红素的吸收光带为400~500nm,尤其是在420~440nm波长时光分解作用最强,而蓝光波长恰好在425~475nm之间。这就是蓝光治疗黄疸的基本原理。除此之外,绿光、日光灯也部分或大部分涵盖该波段,一些情况下可以用于光疗。日光中包含各波段的光,因此理论上晒太阳对去除黄疸的确是有一定帮助的。隔着玻璃照射日光,长波段光基本能完全透过,一部分短波段光被过滤,但仍能透过50%左右的紫外线和大部分蓝紫光线,因此也是有效果的,只是比直接日晒效果要差一些(说个题外话,补充维生素D需要的是紫外线,基本都玻璃反射了,因此隔着玻璃晒是无效的)。②不过,只晒那一会儿,效果微乎其微!搜索一下网络文章,那些专家建议的晒太阳时长从10~15分钟至1~2小时不等,每天晒1~3次不等。我不知道这些推荐数据从何而来,到底起到多大的作用,但我们了解,正规的医院内蓝光治疗疗程是以数小时甚至数天计量的,采用双面蓝光箱,把孩子剥光了照(详见下述)!相比而言,晒这么会儿太阳,露这么点儿皮肤,功效真是杯水车薪。为什么我们会形成晒太阳能退黄的印象呢?曾经集中护理新生儿的年代,护士们发现靠窗的孩子黄疸貌似退得快些,这个说法便不胫而走,一代代流传下来。不过呢,这很有可能是晒太阳造成血循环加速,皮肤微微红润,看上去不那么黄的缘故,效力多半还仅限于大人的心理安慰作用。③给刚出生的孩子晒太阳,好处不多,害处可真不少!i. 晒太阳可能伤害孩子的皮肤!看到不少网络文章,建议每次晒1~2个小时,晒到皮肤微微发红甚至起小疙瘩为止,再给孩子喂点盐水……梧桐妈妈心心念着,真担忧啊!孩子的皮肤非常娇嫩薄弱,很容易受伤害。大人历经风吹日晒,皮糙肉厚,“面朝黄土背朝天”,晒上一天都没事,孩子非常容易“低温晒伤”!哪怕是清晨或傍晚不太强烈的光线,哪怕是秋冬天,没把握好,孩子一样受不了。这文章提到的晒到发红甚至起小疙瘩,已经是皮肤受损的表现了。如果孩子剃了胎头,大大的脑袋没了头发这一“原始森林”的保护,头皮这一“土壤”也容易“干涸”、“龟裂”,容易受损,特别是娇嫩的、尚未完全发育好的毛囊。另外,刚出生的孩子皮肤上还有一层滋润性的油脂,这一晒脂质层很快干燥脱落,或加速分解,根本起不到滋润、抑菌等等功效。如果让老外看这中国特色胡说八道的网络文章,他估计很快就炸毛了。AAP等权威机构,是明确反对给孩子晒太阳的。研究发现,幼时接受日照时间长的孩子,皮肤癌的几率是日照时间短的孩子的3倍以上!所以,皮肤受损是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这些老外很多都属于白种人,皮肤黑色素少,更易受损,他们夏季外出时间长了或去旅游,都抹防晒霜,直接晒新生儿?估计他们想都不敢想。AAP宁可建议孩子在家吃几年的维生素D,也不想让他们长时间暴露在日光下。梧桐妈妈的个人意见呢?这些白种人本来应该生活在地球靠北的欧洲,背井离乡去殖民地生活,身体各部位水土不服,当然正常。棕色人种本该在亚热带,黑色人种就该在热带呆着。身体的黑色素是跟当地日照水平对应的,是进化的结果。我们黄种人呢?本来该生活在遮天蔽日的温带和亚热带丛林和草地中。我们皮肤中的黑色素也跟环境相适宜。所以,我们和自己的孩子,可以在户外玩耍,公园里走走、树荫下坐坐是不错的选择,漫反射光线一样有效果,直接晒孩子,是很傻的做法。ii. 晒太阳可能伤害孩子的眼睛!我们经常看到老人家舍不得给孩子脱衣服、脱帽子,就把仰躺着的孩子推到窗边晒脸,晒手脚心,这样做没啥效果,但对幼嫩的眼睛非常不好。跟皮肤一样,孩子的眼睛也没发育好,这些视网膜细胞和神经细胞非常脆弱,也常会受到强光伤害,尤其是紫外线。他们透彻的晶状体就像一个小凸透镜,汇聚着强光的能量,烧灼着眼底……嗷,放大镜烧纸的游戏,你小时候玩过吗?真不敢想。有些人不以为然。“光线强了,人本能会避开呀!婴儿会有那么傻吗?”其实,仔细观察婴儿,他们真像是那么“傻”,他们的感觉经常有些迟钝,而且还常盯着强光照过来的方向看!想想,我们小时候,几个人没有盯着白炽灯泡或手电筒看的经历?生物天然的趋光性,会让他们对光线又困惑又痴迷。刚才提到,AAP是不建议孩子晒太阳的。晒的时候咋办?抹防晒霜,还有戴墨镜!这墨镜还有各种各样的质量标准,尤其是对紫外线的透过率非常重视,经常价格不菲。这些来自北方的白人的蓝眼珠、绿眼珠,娇气些可以理解,而我们这些曾经生活在丛林的黄种人的棕黑色眼珠,也经不起在高楼和小区楼下的水泥地上,毫无遮拦地迎着太阳晒的。这也是很傻的做法。iii. 孩子是很容易晒脱水!贾宝玉说,女人是水做的,其实说孩子是水做的,还更为贴切些。新生儿刚从羊水里出来,身体含水量接近80%!之后,皮肤中的水分会在这干燥的空气中慢慢蒸发。由于身体含水丰富,肠胃里也有些羊水,一开始奶量需求并不大。于是,这个水做的、吃奶不多的小人儿,这会儿被大人放在阳光下“烘烤”。虽然不会真烤成“肉干”,但不一会儿,细密的汗珠就在身体的各部位渗了出来,还带走了不少矿物质,特别是盐分。要知道,医院里照蓝光,是需要额外补充1/6~1/5婴儿日常所需的水分的,如何计算用量,添多少盐分(不是生理盐水浓度),用什么速度点滴进孩子的身体或喂给孩子,都是非常专业的医疗操作。真如那些网络文章所说,拼命晒孩子,再自己给他调配盐水喂进去?梧桐妈妈真不敢想,浓度、量和速度掌握不好,是有可能对不同程度脱水的孩子,造成二次伤害的,尤其可能伤害幼嫩的大脑!喂水造成的乳头混淆、营养缺乏等,前面已经提到多次,就不再赘述了。iv. 有可能造成新生儿体温过高!新生儿体温中枢尚未发育完善,他的体温在某种程度上像小青蛙一样随着环境温度变化。照料者怕孩子冻着,层层包裹,又想晒孩子,经常会造成体温上升!孩子长时间处在一个热环境里,不仅容易脱水,对其身体各项机能都是不利的,特别是大脑。有人会不以为然。“孩子热着了,不会哭吗?”要知道,孩子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灵敏,他们经常试图适应外界的环境!如果感到不大舒服,他们经常陷入一种退缩行为——睡眠!其实我们大人,也是如此呢!如果在桑拿房蒸久了,就会昏昏欲睡,或突然进入温暖的教室准备上课,却倒在课本上打呼噜,就是这么个原因。所以,让孩子晒太阳退黄,貌似不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做法。方法不恰当,对宝宝造成的伤害,很可能远远大于它的疗效。所以,想在家里处理黄疸,实际上并没有太好的办法,也没什么特效药能吃。民间传言的拿玉米须泡水擦洗黄疸等等偏方,那更是胡扯了。我们喂这喂那、洗澡、晒太阳,看上去忙忙叨叨为孩子做了不少事情,其实只是让自己的焦虑情绪稍微平复了些——意义仅在于“我没有坐视不管,我为孩子做了些什么”而已。医护人员的想法何尝不是如此?而且有些“我没有不管,而是给了你常规处理的建议,可以免责”的意味在里面。算过度医疗吗?有点儿这么个意思。孩子碰巧好了,经常没被认为是生理性黄疸自个儿消退了的缘故,而是干了这、干了那的功劳,“加速”了黄疸的消退!所以,这些不明就里、乱七八糟的操作能在我国代代相传,深入人心,已经脱离了科学本质,有不少人文色彩的因素在里面。梧桐妈妈之所以不推荐这些冗余的操作,我想你已经看出来了——这不能单纯抱着“反正无害试试看”的心理去尝试,它们很可能对孩子是有伤害的。而这种伤害,非常隐匿——我们如何搞懂这个只会哭的小婴儿发出的不舒服的信号呢?况且,上面提到,这些傻乎乎的婴儿经常不发出信号!可怜的孩子,奶没吃几口,净吃些水和药去了——为了一个生理现象,把孩子生生喂成“水桶”、“药罐”(经常还加上各种钙剂),本来没啥事、挺乖的一孩子经常被喂得闹腾个没完,甚至永远丧失了吃母乳的机会,真让人唏嘘不已。更糟的是,如果孩子不幸是病理性黄疸,这些乱七八糟的操作不光一点儿用处没有,反而可能加重黄疸,贻误病情!所以,我们需要多了解些知识,正视黄疸本质,没问题就放下焦虑,坦然喂哺;有问题就早发现、早处理,不要被内心无端的担忧恐惧蒙蔽了双眼,被伪科学牵着鼻子走。明个儿梧桐妈妈就国内的诊治现状和黄疸高到什么程度,我们考虑照蓝光的问题和大家讲讲,敬请期待~(本 文节选自《夏娃的困惑》丛书,作者冯欣源(微信公众号:梧桐妈妈大小宝,wtmmdxb),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作者为北京大学医学博士,曾任武汉同济医 院主治医师,现为复旦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后,师从孙时进教授,主攻儿童心理学。读书期间亲自养育两个宝宝。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第一本《夏娃的困惑 ——全程实用母乳指导,史上最强哺乳谣言粉碎机》已 出世,孕妈妈、哺乳妈妈、新妈妈必备!书有幸得到各位大咖推荐——武汉同济医院妇产科冯玲教授,儿科刘 爱国教授,麻醉科梅伟教授倾力推荐!复旦大学社会心理系孙时进教授,武汉大学社会学系罗教讲教授倾力推荐!并作序!详情请加公号,点击后台右下方有书籍介 绍以及获得方式。)
黄疸严重程度的判断很复杂,与孩子的胎龄、日龄相关,不同胎龄不同日龄的孩子黄疸水平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处理方法也是不一样的,同时还要结合孩子自身的状态、血型,母亲的孕产史、血型,以及喂养史等等综合判断。这些都是没有专业知识的家长无法准确判断的。所以请听从大夫的建议。多数孩子的黄疸是无甚要紧的,但仍然有少部分孩子的黄疸是需要干预的,主要措施是照蓝光,更少部分孩子的黄疸是需要换血的,极少部分孩子会因为黄疸水平过高或处理不当留下后遗症甚至死亡。我就见过黄疸后遗症的孩子,生长发育一塌糊涂,每天需要多种抗癫痫药才能勉强控制抽搐。所以题主你说黄疸要不要紧呢?如果孩子有出现过黄疸的现象,妈妈们对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这两个名词应该不会陌生。另外一个名词,母乳性黄疸有的妈妈应该也会听说过吧。今天咱们看一下母乳性黄疸和另外两种黄疸有什么样的区别,以及对于母乳性黄疸应该如何治疗。先看下面的表格:从表中我们可以发现,母乳性黄疸,在生理性黄疸期间发生,比病理性黄疸要晚。它不会随着生理性黄疸的消失而消失,停母乳后会有比较明显的减轻,重新哺乳后血清胆红素将在1-2天内回升,持续一段时间后缓慢下降。它的程度不会像病理性黄疸那样严重,一般情况来说婴儿除了黄疸外完全健康、胃口好、大小便正常、体重增长比较好、肝脾不大、肝功能正常。它很少会引起胆红素脑病。从生理学方面来说,母乳性黄疸主要是因新生儿小肠对胆红素回吸收增加, 即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增加所致 。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D)在发病机制中起主要作用 。新生儿β-GD 主要来自母乳,且新生儿的β-GD活性要比成人高得多,如果新生儿摄入热量不足, 肠蠕动减少或开奶延迟 , 肠道正常菌群建立晚 , 均可使经肠道结合胆红素排泄减少,又因β-GD 能分解结合胆红素(CB), 还原成未结合胆红素(UCB), 未结合胆红素为脂溶性(非极性)物质, 易被小肠重吸收进入血循环 , 从而引起黄疸。如果不太确定是不是母乳性黄疸,可以尝试先暂停母乳喂养,暂停2-4天,如果黄疸消退, 胆红素降低原来的 50%以上, 可考虑母乳性黄疸。对于新生儿黄疸,可以采用的干预方法有光照治疗、换血疗法、药物治疗等。具体采取哪些治疗方法,还请一定要遵循医嘱,遵循医嘱,遵循医嘱!有研究指出,对于母乳性黄疸,在确诊后无需特殊治疗, 如果需要的话可以配合光疗。适当的增加哺乳次数,且每次哺乳量适宜,观察胆红素情况。如果胆红素水平上升到一定量时,暂停母乳喂养。等胆红素水平下降到安全范围以后,可以恢复母乳喂养。这样尝试几次,让胆红素浓度逐渐下降。如果不母乳喂养,妈妈们会有涨奶的不舒适感,可以将母乳吸出,缓解不适的同时还能维持母乳分泌。前面还说到,新生儿的肠道蠕动可能会有不足。此时,可以陪婴儿做一些小活动,帮助促进肠道蠕动,从而促进胆红素排泄,降低黄疸的发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宝乐安可以去黄疸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