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流感来源于哪里,这种病,从哪里飞到各个城市里面,?

近日,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均出现学校因学生感染甲型流感病毒(以下简称甲流),所在班级停课的情况。据2月23日国家流感中心发布的《流感监测周报》,当周全国南、北方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继续上升,共报告108起流感暴发疫情,其中甲流占比87%。激增的流感病例,也带动药店相关药物的热销甚至断货。2月28日,《中国新闻周刊》致电北京多家药店,药店工作人员表示,最近电话咨询流感药物“奥司他韦”的人特别多。其中一半药店表示,目前这款药已断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甲流阳性门诊病例是一周前5倍“今天上午,幼儿园收到3名家长的告知,孩子被医院诊断为甲型流行性感冒,不来上课。”2月27日,吴筠所在的班级家长群里,班主任老师发送了这条信息。吴筠家住北京,她儿子今年3岁多。吴筠说,尽管有3名学生感染甲流,但班级并未停课。同一天,北京市疾控中心发文称,上周流感样病例数量较2019年同期水平上升78%,在流行的流感病毒中,甲型流感病毒占绝对优势,其中甲型H1N1亚型占64%、甲型H3N2亚型占35%,乙型流感占1%。北京一名三甲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注意到,最近一周医院门诊,被列为“流感样病例”的人数是上一周的四五倍左右,其中16%的患者最终确诊为流感。“流感样病例”即出现发烧、咳嗽、咽痛等症状或症状组合的患者。除了北京,其他多地的甲流病例也在“冒头”。2月20日,一则“北辰有学校因学生发烧停课2天”的消息在网络流传。当天,公众号“天津发布”回应称,北辰区华辰小学部和中学部确实有个别班级因学生发烧而暂停线下教学的,停课时间为2月20日和21日,发烧是因甲型流感引起。2月21日,江苏镇江丹阳市疾控中心通报,今年开学以来,该市陆续有22个班级出现发热、咳嗽等聚集性疫情,3个班级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等聚集性疫情。经检测,结果为季节流感。此外,近日上海、宁波、金华等城市也出现了个别学校班级因出现甲流而停课的现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郭威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流感多发生于冬春季,目前看来没有达到暴发的程度,无需过度紧张。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轻症流感常与普通感冒表现相似,但其发热和全身症状更明显。重症病例可出现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肺外表现及多种并发症,甚至死亡。分类上看,流感分为甲型、乙型、丙型和丁型四类,人流感主要是甲流病毒和乙流病毒引起。甲流和乙流每年呈季节性流行。中国疾控中心2019年曾发文指出,甲流理论上可进一步分为198个亚型,一旦发生重大变异或重组可能引发流感大流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疫苗 资料图前述感染科主任医师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往年部分人群感染流感后,会在人群中建起一定的免疫屏障,对流感流行有延缓作用。但过去三年,为应对新冠疫情而采取的相关防控措施,使流感一直处于低流行状态。因此,一旦放开此前严格的防控措施,在频繁的人员流动下,甲流也会迅速在人群中传播起来。“感染新冠对感染流感存在一种压制作用,当新冠感染减少时,感染流感的比例就会高起来。学校容易出现聚集,也是往年流感流行的重点场所。”该感染科主任医师说。2月28日,北京市疾控中心发文提醒,甲流患儿应尽量单间居住,在家庭共同区域活动时需佩戴口罩;体温恢复正常、其他流感样症状消失48小时后,可复课。此外,家庭成员近距离接触患儿时应佩戴口罩,在接触患儿呼吸道分泌物后,应使用清洁剂洗手或者使用消毒剂消毒;流感高危人群应尽可能避免与流感患儿密切接触。多地奥司他韦缺货百度指数显示,从2月20日~27日8天时间,“甲流”的搜索及报道量显著上升,27日的搜索指数增加至20日的9倍多。与之对应的,是奥司他韦的供不应求。“药店刚从进货渠道购到了10多盒奥司他韦胶囊,现在只剩5盒了。”北京市一家药店工作人员2月28日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该工作人员说,这几天,买奥司他韦的人,大多是给孩子提前准备应对甲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团买药截图另一位北京海淀区某药店的工作人员表示,现在药店进不到这款药。医药公司告诉他,至少还要一两天才有货。他所在药店是一家连锁药店,一共有10多家医药公司给其供货。该工作人员表示,平时药店储备奥司他韦最多也就是二三十盒,一遇到“挤兑”的情况,根本不够。《中国新闻周刊》搜索某医药电商购药平台,发现奥司他韦全部断货。在美团买药平台,虽然能搜到奥司他韦这款药,但大部分药店均显示“1~3天可送达”。而武汉一名三甲医院药师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目前他所在医院奥司他韦的供应量充足。前述感染科主任医师分析说,据他了解,这类药从原料生产至成品需要大半年时间。近几年,“因为流感病例少,用药不多,药品生产厂家也在缩减产量。有些药厂的相关销售部门已经解散。这种情况下,买不到药也正常。”他说。“奥司他韦以减轻症状为主。未感染甲流的人,没有必要囤药。”郭威表示,奥司他韦属于处方药,一些肾功能不好的人需慎重服用。现在比较担心的是,大家都去“抢”这款药,导致真正需要用药的人反而用不上。没有感染流感服用奥司他韦,还可能会引发皮疹、心律失常、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此前,还有专家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只有近期明确接触过确诊流感病人的人及高危人群可服用奥司他韦来预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多地甲流高发需要囤奥司他韦吗?专家:可治疗但不建议据《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0年版)》,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对甲型和乙型流感有效,阿比多尔可用于成人甲、乙型流感治疗。其中,磷酸奥司他韦制剂也被世卫组织推荐作为治疗流感病毒的基本药物,被美国和欧洲疾控中心推荐为主要的抗流感病毒药物。该诊疗方案提到,重症或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流感样病例,应尽早给予抗流感病毒治疗,发病48小时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非重症且无重症流感高危因素患者,应充分评价风险和收益,考虑是否给予抗病毒治疗。多名感染科专家提到,除了药物,提前接种流感疫苗也很重要。郭威建议,一般每年10~11月份接种流感疫苗最合适,可以为个体提供几个月的保护时间,以度过流感高发季节。美国疾控中心2月22日发文指出,数据显示,今年的流感疫苗将儿童因甲流相关住院的风险降低了近四分之三,成人的风险降低了近一半。不过,国内流感疫苗的接种水平并不算高。以北京为例,据新华社2020年12月12日报道,截至当年12月11日,北京市当年累计接种流感疫苗240.4万支,重点人群接种176.4万支。据《北京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1年末,北京常住人口2188.6万人。按2020年北京市流感疫苗接种量来算,当年接种流感疫苗总人数占比仅11%。多名感染科专家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面对甲流,在做好疫苗接种同时,还应坚持避免人群聚集、戴口罩等非药物措施。郭威表示,日常生活也要注意加强营养、合理膳食、适当运动,增强个人免疫力。对于学校等重点场所,做好日常校园传染病的监测,建议学生坚持做好个人防护。对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孕妇等脆弱人群,也应注意防护,戴口罩。一旦出现发热、肌肉酸痛等流感症状,要及早治疗。(文中吴筠为化名)作者:牛荷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责任编辑:赵博_NBJS20572
今天,中疾控官网通报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其中包括检测阳性率、发热门诊(诊室)就诊人数、在院感染者人数、重症患者数、死亡病例数等数据。中疾控表示,我国持续开展新冠病毒变异监测,监测结果表明:此轮疫情流行株为BA.5.2和BF.7,未发现新的变异株;2022年12月以来,共发现重点关注变异株11例,其中1例XBB.1、1例BQ.1.1.17、4例BQ.1.1、3例BQ.1.2和2例BQ.1.8;北京和天津以BF.7为优势株。详细情况——感染监测数据全国报告人群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2022年12月8日以后,全国(不含港澳台,下同)不再开展全员核酸筛查,实行愿检尽检,同时部分地区对重点人群开展定期核酸检测。各省份利用已有的核酸检测信息系统,实时掌握核酸检测数据。受居民检测意愿影响,各省份核酸检测量不断减少,如12月9日检测量为1.5亿,2023年1月1日降至754万,1月23日降至最低28万。2022年12月9日以来,各省份报告人群核酸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阳性人数12月22日达到高峰(694万)后逐步下降,2023年1月23日降至最低1.5万;检测阳性率12月25日(29.2%)达高峰后逐步下降,1月23日降低到5.5%(图1-1)。图1-1 全国报告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变化趋势(数据来源于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全国报告人群新冠病毒抗原检测结果2022年12月以来,部分省份建立居民抗原检测信息收集应用程序(APP),居民可自愿上传抗原检测结果。结果显示:各省份报告抗原检测量较低,呈现逐渐减少趋势,从2022年12月19日的最高189万下降到2023年1月23日的最低10.5万;抗原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自2022年12月9日快速上升,12月22日达高峰(33.7万、21.3%)后波动下降,2023年1月23日降至最低,分别为4773和4.5%(图1-2)。图 1-2 全国报告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变化趋势(数据来源于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全国发热门诊(诊室)诊疗情况总体就诊人数结果全国(不含港澳台)发热门诊(诊室)就诊人数于2022年12月23日达到峰值286.7万人次,随后连续下降,2023年1月23日下降到6.3万人次,较峰值下降了97.8%(图2-1)。图2-1
全国发热门诊(诊室)诊疗人数变化趋势(数据来源于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说明:自2022年12月9日起,监测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诊疗量;12月21日起,增加监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发热诊室诊疗量(不含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农村发热门诊就诊人数结果全国乡镇卫生院发热门诊(诊室)就诊人数于2022年12月23日达到峰值92.2万人次,随后波动下降,2023年1月23日下降至5.0万人次,较峰值下降了94.6%(图2-2)。图2-2
全国农村地区乡镇卫生院发热门诊(诊室)就诊人数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于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说明:农村发热患者诊疗量为乡镇卫生院发热诊室诊疗量(不含村卫生室)城市发热门诊就诊人数结果全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门诊(诊室)就诊人数于2022年12月22日达到峰值195.4万人次,随后连续下降,2023年1月23日下降至1.2万人次,较峰值下降了99.4%(图2-3)。图2-3
全国城市发热门诊(诊室)就诊人数变化趋势(数据来源于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 说明:城市发热门诊诊疗量含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含社区卫生服务站)。哨点医院监测结果2022年12月9日起,在我国已建立的824家流感监测网络哨点医院(包括国家级哨点医院546家、省级哨点医院278家)和402家国家级网络实验室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显示:2022年9月-12月上旬,哨点医院每周流感样病例(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数量稳定在10万左右,至第51周(12月19日-25日)达到最高60万;流感样病例占门(急)诊就诊人数比值在2.7%-3.6%区间波动,第50周(12月12日-18日)明显上升至8.5%,第51周达到最高12.1%,第52周起快速下降,2023年第3周(1月16日-月22日)已下降至2.0%,回落至本轮疫情之前水平(图2-4)。图2-4
全国哨点医院报告的流感样病例数及占比变化趋势(数据来源于824家哨点医院)网络实验室对流感样病例标本同时进行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检测,从2022年第49周(12月9日),新冠病毒阳性率开始逐渐增加,在第51和52周期间达峰值后开始波动下降;同期流感病毒阳性率则逐步降低,至12月下旬降至极低水平(图2-5)。图2-5
全国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新冠和流感病毒阳性率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于402家网络实验室)住院诊疗情况在院新冠病毒感染者结果全国在院新冠感染者于2023年1月5日达到峰值162.5万人,随后持续下降,1月23日下降至24.8万人,较峰值减少了84.8%(图3-1)。图3-1 全国在院新冠病毒感染者每日变化情况(数据来源于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在院新冠病毒感染阳性重症患者结果全国在院新冠病毒感染者中,重症患者数量于2022年12月27日至2023年1月3日期间每日增量近1万,1月4日增量明显下降,1月5日达到峰值12.8万,随后持续下降,1月23日下降至3.6万,较峰值下降了72.0%(图3-2)。图3-2
全国在院新冠病毒感染阳性重症患者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于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在院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结果在院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数于1月4日达到每日峰值4273,随后持续下降,1月23日下降至896,较峰值下降79.0%(图3-3)。图3-3 全国在院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变化情况(数据来源于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冠病毒感染本土病例病毒变异监测情况我国持续开展新冠病毒变异监测,2022年12月后在每个省份选择部分哨点医院开展门(急)诊病例、重症病例、死亡病例及部分特殊人群病毒变异监测。同时开展陆路、水路和空港口岸入境人员病毒变异监测。监测结果表明,此轮疫情流行株为BA.5.2和BF.7,未发现新的变异株。总体情况2022年9月26日-2023年1月23日,全国共报送18906例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组有效序列,全部为奥密克戎变异株,存在69个进化分支,主要流行株为BA.5.2(70.8%)和BF.7(23.4%),BA.2.76等13个进化分支构成比在0.1%-1.3%之间,54种进化分支的构成比小于0.1%(共占1.1%)(图4-1)。图4-1 全国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变化趋势图。说明:1.采样日期:2022年9月26日至2023年1月20日;2.图中标记的数字分别为BA.5.2和BF.7进化分支有效基因组序列数量。3.“其它”指全国范围Omicron变异株构成比小于0.1%的进化分支。12月以来本土病例病毒变异株监测情况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1月23日,全国共报送10165例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组有效序列,全部为奥密克戎变异株,共存在24个进化分支。主要流行株为BA.5.2(70.2%)和BF.7(28.3%)(表4-1)。共发现重点关注变异株11例,其中1例XBB.1、1例BQ.1.1.17、4例BQ.1.1、3例BQ.1.2和2例BQ.1.8。新冠病毒变异分省份情况北京和天津以BF.7为优势株;江苏和内蒙古BF.7和BA.5.2基本持平;其他省份均以BA.5.2为优势株(图4-2)。图4-2 各省份新冠病毒变异监测情况 说明:1.采样时间:2022年12月1日-2023年1月20日。2.图中标记的数字分别为BA.5.2和BF.7进化分支有效基因组序列数量。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进展2020年12月15日全国启动新冠病毒疫苗大规模接种后,接种速度明显加快,5天完成1亿剂次接种,单日最高接种2474万剂次。我国积极稳妥推进接种工作,截至2023年1月20日,累计完成接种34.88亿剂次(图5-1)。全人群第一剂次、全程接种覆盖比例分别达到92.9%和90.5%(图5-2)。图5-1 分月新冠病毒疫苗累计接种剂次 (数据来源于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图5-2 分月全人群中第一剂次接种、基础免疫全程接种覆盖率 (数据来源于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根据近期开展的老年人专项摸底调查数据,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人数占老年人群的96%。全程接种、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人数分别占符合接种时间间隔老年人群的96%、92%(图5-3)。图5-3基于摸底人口数的60岁以上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 (数据来源于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说明:1.第一剂次接种率测算中分子为接种目前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新冠病毒疫苗至少1剂次的人群,分母为近期老年人专项摸底调查人数。2.全程接种率测算中分子为接种灭活疫苗2剂次、腺病毒载体疫苗1剂次、重组蛋白疫苗3剂次的老年人群,分母为接种灭活疫苗1剂次、腺病毒载体疫苗1剂次和重组蛋白疫苗2剂次的人群,并且接种后间隔满28天(4周)。3.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率测算分子为完成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老年人群,分母为接种灭活疫苗2剂次、腺病毒载体疫苗1剂次的人群,且全程接种后间隔满3个月。(由于重组蛋白疫苗实施加强免疫接种的时间短,接种3剂次重组蛋白疫苗人群目前未包括在分母中)。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指出,监测结果表明,此轮疫情流行株为BA.5.2和BF.7,未发现新的变异株。XBB和BQ.1毒株上半年流行可能性比较小今年春天,在其他国家流行的XBB和BQ.1毒株是否会在我国流行,引发又一次的感染高峰?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1月25日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表示,随着我国出入境政策的放开,未来可能会有更多感染BQ.1、XBB毒株的本土病例,但是总体来看,今年上半年出现这两种毒株流行的可能性比较小。1月1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在《中国新闻周刊》的访谈中提到,在美国XBB的一个分支XBB1.5已成为流行占比不断增大的毒株。XBB.1.5有着明显的免疫逃逸,几乎相当于一个全新病毒。与此同时,BQ.1毒株也在很多国家流行。“我们国内大部分人是在去年12月份和今年1月份感染的,这次感染之后产生的抗体至少能够保护三四个月以上,大部分人可以保护半年以上,到今年的三四月份,大部分人应该都还在免疫保护期内。”李侗曾指出,目前对于BQ.1和XBB的研究表明,虽然它们的免疫逃逸能力较强,但我们目前感染的BA.5等毒株对于这两种毒株仍然是有一定保护作用的。1月17日,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许文波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当前BQ.1和XBB尚未像BA5.2和BF7一样在我国展现出传播优势,预计BQ.1和XBB传播占比会逐渐升高,但不会单独引起新一轮疫情升高。预防BQ.1、XBB和预防其他变异株一样,我们要加强病毒变异和疾病严重性等情况的监测,保护好高危人群,倡导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对于这两种毒株,大家也不必过于担忧。”李侗曾告诉记者,“现在已经有很多人经历过感染,大家对于防护也有了很多经验。目前我们仍然应该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多开窗通风,这些好的卫生习惯要继续保持下去。”XBB和BQ.1毒株上半年流行可能性比较小原标题:死亡率高达80%!“阳康”后过年,千万警惕这种病→新春佳节,亲朋好友相聚难免吃吃喝喝、心情也格外兴奋。节前的操劳、作息不规律、饮食多油腻、情绪上的波动,再加上很多人感染新冠后刚刚康复,有引发心脑血管病的风险,医生提醒,当“阳康”遇上“过年”,还需要多留意自己身体状况的变化。1、“阳康”后过节,为什么要警惕心肌炎?心肌炎多发生在新冠病毒感染后的1-2周,心肌炎发生的滞后性、发病群体多是平时身体健康的年轻人,加上这段时间大家忙于过年,所以病初起时容易被忽视。心肌炎是新冠感染后相对罕见的并发症,但在疾病初期症状常不典型,如果不能及时诊断和适宜治疗,有可能会引发严重后果。目前认为新冠病毒感染导致心肌损伤的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类:新冠病毒直接侵袭心肌细胞导致细胞损伤;由新冠病毒导致的过度炎症反应及细胞因子风暴可导致心肌损伤;新冠病毒还可以损伤冠脉内皮细胞引起血栓形成,导致心肌缺血损伤。另外,病毒侵犯其他脏器导致的严重低氧等全身情况可影响心血管系统。其中,暴发性心肌炎起病急骤,发展迅速。一旦发生,死亡率可高达80%2、出现了哪些症状表现,要引起重视?一般心肌炎发病前会有病毒感染前驱症状,主要包括发热、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或腹泻等首发症状。在感染后的数天或1-3周,如果出现胸闷、心跳过快或心律失常、呼吸困难、极度乏力等症状应引起重视。如休息观察后无明显缓解或症状较重,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进行排查。部分暴发性心肌炎患者甚至可能出现皮肤湿冷、发绀、难以平卧,甚至意识障碍乃至猝死。3、如何降低心肌炎和其他心脏并发症的风险?心肌炎也分轻重,大多数心肌炎症状轻微甚至没有症状,经治疗和休息后能自行缓解。新冠引发心肌炎导致死亡的确实存在,但我们也不需过度焦虑和恐慌,关键是保证康复期间的休息,认识心肌炎的常见表现,及早发现和治疗就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它的风险。上海长海医院心内科医生曾振宇建议,阳康后约三个星期不要剧烈运动、少做体力活,避免劳累。少喝刺激性饮料,酒、咖啡、茶对心脏都有负担,要少饮用或不饮为宜。另外要充分休息,少熬夜,可适当活动,同时积极预防呼吸道和肠道感染。适量补充维生素、蛋白质,注意低盐低脂饮食。4、中医代茶饮,辅助调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心血管科医生刘红旭介绍,中医认为,人体脏腑之间相互联系,疫气侵犯肺卫,有碍肺之宣肃,可影响心的主血功能。中医针对感染新冠后出现胸痹(冠心病)、心悸(心律失常)、不寐(失眠)以及心衰(心力衰竭)的症状,也给出了一些调理的方法,以下是三个基本茶方:(1)临床症状:心悸烦躁,可有发热、口干口渴、咽干咽痛、溲赤、便秘、舌质暗红、舌苔薄黄、脉象细数或(和)促、疾、代、涩、弦等。茶方:酸枣仁(碎)、淡竹叶、生甘草,沏水代茶饮。(2)临床症状:心悸心烦,乏力倦怠、口干咽痛,自汗盗汗,舌红少苔,脉弦细等。茶方:生黄芪、西洋参、川石斛(寸麦冬),沏水代茶饮。(3)临床症状:心悸气短,低热或不热,体倦乏力,气短懒言,头晕目眩,唇甲色淡,舌质色淡,舌苔薄白或少苔,脉弱或结或代。茶方:生甘草、寸麦冬、大红枣,沏水代茶饮。(来源:中疾控官网、健康时报、经济参考报)责编:孟

校对:冯雯君制作:张

图编:张大伟审读:朱建华
监制:浦泓毅
签发:林艳兴版权声明上海证券报微信保留本作品的所有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流感病毒在低温、低湿度的环境比较稳定,生存和传播比较容易。例如在6度C 以及干燥的气候能生存23个小时;在高温(例如32度C)、湿度高的气候,流感病毒不易生存和传播。所以,每年有流感季节和非流感季节。我们知道,北半球的气温与南半球的气温相反。北半球国家的非流感季节(例如美国的春夏天),流感跑到南半球国家去了(例如成为澳洲秋冬天的流感季节)。当然,不是流感病毒自己跑过去的,是人类的活动(例如流感感染者的旅行、留学、换工作、搬迁等活动)带过去的。然后又在南半球的春夏天前,从南半球回到北半球(北半球的秋冬天流感季节)。这是个南北传播举例,实际上流感的传播非常多样化,并不单一。人类在非流感季节, 不可能一举控制并消灭流感病毒。原因是:1)流感病毒能有上述的传播。2)流感病毒能利用自身一种蛋白质掩护自己,欺骗过人体免疫系统的监察,隐匿在人体内。3)即使某个流感病毒被人类用洪荒之力清除和消灭了,新的流感病毒又可能从禽鸟类(禽流感)或者猪(猪流感)与人的接触中产生。只要人类在地球的活动与日俱增,与禽鸟猪等更频繁的接触,流感将陆续有来。至于新冠的常态化,我觉得新冠病毒在轻症者(占确诊者80%)中的死亡率(1%)并不比流感死亡率 (<1%) 高出太多,远远比SARS 和 MERS的死亡率(分别是10% 和 35%)低得多。如果以下这两种情形发生,则新冠病毒有可能适应人体、逐渐减弱而常态化:1)新冠病毒能从南半球国家例如澳洲(目前确诊297例)和巴西(目前确诊162例)回传到气候相反的北半球。使得新冠在南、北半球之间,来回反复,有如流感现在南、北半球来回反复传播一样。若不采取禁航或入境人员隔离措施,可能性相当大。2)新冠病毒变异并发展出类似流感病毒利用自身的特殊蛋白质,具有了骗过人体免疫系统监察的能力而潜藏人体,待机而动。鉴于新冠病毒与流感病毒的基因序列差异大,可能性很小。无论如何,人们不必畏惧新冠的常态化。即使各国的新冠疫苗在全球疫情消弭后产生,科研人员将以这疫苗为基础,用比现在更快的速度研制出新疫苗来对付以后的新冠;也能象应对流感一样,每年更新疫苗(多价疫苗)来应对新冠的变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流感来源于哪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