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如l何运用中医针灸治病的原理与结合治 疗疾病?

学习中医的过程中,很多人会问,中医治则究竟有哪些?怎样深入地理解这些治则?特别是如何运用这些治则去指导看病处方?关于治疗原则,牵涉面比较广,究竟从哪儿谈起?还是先说整体调治吧。中医治病,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强调从全身来考虑,所以整体调治就成为中医治疗的关键原则,也是中医治疗学的最大特色。为什么特别重视整体调治呢?这是因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有五脏六腑,外有皮毛肌肤、眼耳口鼻,通过经络互相联系,共同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一旦局部发生病变,常常会影响到全身,所谓“脉不和,周身不遂”。因此在治疗时,固然不能忽视局部,但更重要的是放眼于整体。例如,脚上的慢性脓疡,是一种常见的局部病变,由于疮口经久不愈,常流稀白脓水,病人的全身情况越来越差,面色苍白,疲倦无力,怕冷肢凉,舌淡苔白,脉象细弱。这时单从脚上的疮口着眼,采用解毒、排脓、生肌等治法,都难以收效。如果放眼于整体,针对全身的虚寒状态,在使用黄连、连翘等解毒药物的同时,着重使用附片、肉桂、黄芪、当归等温补药物,不但可使全身情况好转,而且疮口也能迅速愈合。归根到底,一切疾病都是阴阳失去相对平衡的结果,所谓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因此,针对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采取调整阴阳的治疗方法,纠正阴阳的偏盛偏衰,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就成为整体调治的首要方面。正如《内经》所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记得在我初学中医的时候,曾经遇到一个经常头痛的病人,又复发几天了,头痛得很厉害。给他服用川芎、白芷、细辛、蒿本以及元胡这些大队止痛药物,却毫无效果。进一步询问得知还有头昏眼花,看东西旋转等症状,观察他的面色是潮红的,摸脉呈现弦象,因而想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于是改用龙胆泻肝汤治疗,症状有所减轻,但不久又复如故,只好转请我的老师诊治。服药三剂,症状明显好转。观其处方,仍然是龙胆泻肝汤,但却减去木通和车前子,加入白芍及龟板。后来又改用知柏地黄汤为主,酌情加入白芍、龟板、龙骨、牡蛎等药。调治半个月就好了,随访一年多,也没有再复发。这一病案,引起我的极大兴趣,于是反复向老师请教。原来,引起这个病人头痛、眩晕的病机是肾阴不足,肝阳上亢。所以单用止痛药物毫无效果;使用泻肝的治法,虽然可以针对阳亢之实,损其有余,暂时收效,但不能解决阴亏之虚,因而不久又复如故。只有着重针对阴虚,补其不足,使阴与阳相配,阳亢自然可以平定,难怪知柏地黄汤终于得以收功。泻实、补虚,说到底,就是调整阴阳。祛寒、清热,说到底,也是调整阴阳。因为无论寒证或热证,都是阴阳偏胜偏衰的结果。拿偏盛来说,阴偏盛时,就表现为寒证,阳偏盛时,就表现为热证,这就是“阴胜则寒,阳胜则热”的意思。治疗应当损其有余者,即是祛寒以损其有余之阴,用“寒者热之”的方法去温散阴寒;或者清热以损其有余之阳,用“热者寒之”的办法去清泻阳热,都可以使阴阳重新归于平衡。拿阴阳偏衰来说,阳偏衰时,就表现为寒证,阴偏衰时,就表现为热证,这就是“阳虚则寒,阴虚则热”的意思。治疗应当补其不足者,或者补阳以散阴寒,所调“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或者补阴以退虚热,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由于阴阳任何一方虚损,最终往往导致另一方的不足,因而出现阴阳两虚。这时,只有双补阴阳,才能使它们重新归于平衡。从整体观念出发,着重协调脏与腑、脏与脏以及五脏与五官的关系,使其恢复正常,是整体调治的又一重要方面。拿脏与腑来说,既可脏病治腑,也可腑病治脏,还可脏腑同治。例如,由于实热便结引起肺气壅塞,可用凉膈散泻大肠而清肺;心移热于小肠,口舌生疮,小便短黄涩痛,又可用导赤散清心而泻小肠。其他脏腑也可采用这种脏腑互治的方法,常能获得较好疗效。拿脏与脏来说,在治疗时,除了着眼于本脏之外,往往还须从他脏考虑。例如,临床上出现咳嗽、短气、动则更甚、舌淡、脉弱,而又见不思饮食、肌肉消瘦、倦怠无力,病机是脾土虚不能生肺金,给病人服用参苓自术散,随着脾胃运化功能的增强,肺虚的病变也得到改善。其他各脏的功能不足,除可直接补益该脏以外,也可从整体出发,采用这种“相生而补”的治法。又如,临床上出现头痛目赤、心烦易怒、恶心嗳酸、便结尿黄、舌质红、脉细数,并见胸胁胀满、口苦咽干、口舌生疮等,病机是心火盛而犯肝木,给病人服用泻心汤合导赤散,随着心火的消退,肝热也随之好转。其他各脏的功能过亢,除可直接攻泻该脏以外,也可从整体出发采用这种“泻其子脏”的治法,都能取得较好疗效。临床上,除了采用上述间接补泻的治法外,更常采用调和两脏的治法。例如,肾阳不足的病人,会有畏寒、手脚发凉、面色苍白、腰膝酸软以及夜尿增多等症状。影响到脾脏时,又可见到胃口不好、大便清稀等症状,形成脾肾阳虚的证候。治疗时,不仅要温补肾阳,还须同时温补脾阳,才能取得好的疗效,可用附子理中丸之类。又如,当肝气太旺而侵犯脾胃,则会出现肝脾不调的证候:烦躁、头昏、食少、嗳气吐酸、脘腹胀闷、肠鸣痛泻。治疗时,必须采用调和肝脾的方法,常用痛泻要方及逍遥散之类。五官的病变,多从五脏来治。例如,眼睛红肿、疼痛、羞明、多眵,使用龙胆泻肝汤来清泻肝火,常能取得疗效;如果两眼干涩,视物昏花,又多属肝血和肝阴不足,采取补肝血、滋肝阴的治法,使用四物汤、杞菊地黄丸,也能取得一定效果。这是因为眼睛和肝的关系密切,所谓肝开窍于目,所以只治其肝,眼病也能痊愈。除此之外,根据整体调治的原则,还有上病下取、下病上取、从左治右、从右治左等方法。例如,以针灸治肝阳上亢,常刺在下的太冲;治下部病变脱肛,又常灸在上的百会;治疗偏瘫,常取健侧穴位。这些都是整体调治的体现。中医独特的诊疗体系是什么?就是辨证论治,也可称为理法方药。说得具体一点,可以这样概括:中医诊疗,据理辨证,凭证立法,依法遣方,随方选药,辨证论治环环紧扣,理法方药一线贯穿。而法从证出,方在法中,舍证无从言法,弃法难遗方药。例如,对于心脾两虚,兼有食积之证,如不确立补益心脾、佐以消食的治法,又怎能选用归脾汤并酌加山楂、神曲之类呢?可见治法上承辨证,下统方药,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所以历来受到医家的高度重视。《内经》虽然仅仅载方十三首,但对治法的罗列却很广泛,不仅有内治法而且有外治法。后世在此基础上,不断充实发展,除药物与针灸疗法之外,还有薄贴、刮痧、火罐、水疗、热熨、浴法、熏蒸、蜡疗、泥疗、推拿、气功、捏脊、割治等等,真是治法繁多,丰富多彩。然而,就内治法来说,究其大要,也不过八种而已,即是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称为“医门八法”。八法是怎样提出来的?有人以为,八法是清代程钟龄首创。其实,溯本求源,早在《内经》即有记载。诸如“汗而发之”、“和以所宜”“治温以清”“治清以温”、以及“消之、削之、吐之、下之、补之”等等。但是,《内经》对八法毕竟只是概而言之,甚为粗略,而《伤寒论》就记叙得比较深入具体,特别是将八法与八纲结合,并按以法统方的原则,出示了方剂。治疗表证,应当用汗法,所以说:“病在表,可发汗”,并创制了麻黄汤、桂枝汤等名方。治疗里证,则应根据病位、病性的不同,酌选各种治法。邪结胸脘的里实证,宜用吐法,所以说;“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并出示瓜蒂散一方。邪结胃肠的里实证,又宜下法,对三个承气汤的运用,作了精详的阐述。对于里热证,应当使用清法,白虎汤就是代表方,所以说;“里有热,白虎汤主之”对于里寒证,又应使用温法,如“自利不渴者属太阴, 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并创制了四逆汤、吴茱萸汤等名方。对于里虚证,自应使用补法,以温补来说,有理中丸、小建中汤之类,就清补来说,又有黄连阿胶鸡子黄汤及猪肤汤之类。至于《伤寒论》中的消法,主要体现在消散水气,如“腰以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主之”。如果是半表半里证,既不能发汗解表,也不能泻下攻里,只有和解一法,宜用小柴胡汤治疗,所以说:“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可与小柴胡汤”。经过后世医家的补充,八法的内容日益充实,特别是清代的程钟龄在《医学心悟》对八法作了十分系统而详尽的论述。他不仅首次将八大治法并列,并以此概括一切治法,而且明确地将八纲辨证与八法论治相提并论,阐明二者密不可分的关系:“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可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现代医家对八法的研究,也很重视,特别是对下法、清法、补法以及消法中的活血化瘀法,研究得较为深入,但对八法的整体研究,特别是从传统的中医体系来研究,尚不多见。首先,谈谈八法的归类问题。程钟龄说:“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而无论“八法”也好,“百法”也罢,都可以用祛邪与扶正两大总法统之。汗、吐、下、清、消,统属祛邪;补法与温法,统属扶正。温法虽然也叫祛寒法,具有祛除寒邪的意思,但从其实质来说,则是通过扶助人体阳气,从而收到温化里寒的效果。所以《内经》不仅有“劳者温之”的记叙,而且强调指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在《伤寒论》中更是常常寓补于温。至于和法,则是祛邪与扶正相辅而用的治法。将八法这祥归类,有什么好处?一是更能提纲擊领,执简驭繁,二是使八法与八纲配合得更为紧密。八纲以阴阳为总纲,八法以祛邪、扶正为总括:阳证多用祛邪,阴证常宜扶正!实证、热证多应祛邪,虚证、寒证常须扶正;虚实互见,寒热并存,则宜祛邪与扶正同时并举。其次,再谈谈八法的调整问题。吐法在《伤寒论》中应用很少,只有瓜蒂散一方。后世对吐法的应用有所发展,特别是张子和以善用吐法著称,但是他所用的“催吐药”,其实很多并不催吐,而真正取得催吐功效的,常常是所施的探吐方法。到了现代,已经极少使用药物催吐,而使用药物收敛止汗、敛肺止咳、涩精缩尿、固涩止带、涩肠止泻,则是极为常用的治法,具有固护正气的作用。因此,用涩法取代吐法,将涩法列为常用的扶正法,将吐法作为备用的祛邪法,似更适合现代临床的实际需要。八法的排列次序,本无定论。《医学心悟》按汗、和、下、消、吐、清、温、补的次序排列,现代的排列次序一般为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如果用涩法取代吐法,并按祛邪与扶正归类,则按汗、清、下、消、补、温、涩、和的次序排列,较为恰当。这是因为,汗、清、下、消四法属于祛邪,补、温、涩三法属于扶正,和法则属扶正与祛邪相辅为用的治法。而外感病证,实证最多,治宜祛邪,常选汗、清下法;内伤病证,虚证多见,常宜扶正,多选补、温、涩法。所以将祛邪诸法排前,扶正各法列后。说得具体一点,外感病均从表证开始,所以将汗法列于首位。表证不解,温病很快传里,化燥伤津,伤寒也渐由表入里,由寒化热,所以次列清法。邪热与燥屎相结,形成腩实之证,则无论温病或伤寒,都应采用攻下的治法,所以将下法紧接清法之后。内伤病,属于虚证的,都应扶正,所以首列补法。对于阳虚、亡阳的病证,则应扶阳、回阳,也就是温补之法,所以将温法紧接补法之后。将涩法排列在扶正法的末尾,因为它不仅是补、温两法的补充,而且常常与其并用于久虚宜涩的病证。为什么将消法排列在中间呢?因为消法在外感病中应用较少,而且大多与攻法配合运用,对于内伤杂病,却应用很广(凡是气、血、痰、食、水、虫等种种郁滞停蓄,都可使用),而且大多与补法并用。正如丹波元坚在《药治通义》中所说:“或与攻配用者,与补并行,各有所适,要均中治之道也。”由于虚实互见,寒热并存的证候,无论外感或内伤病都很常见,所以祛邪与扶正相辅而用的和法,应用得尤其广泛,或寒热并投、表里双解,或攻补兼施、补泻合用,或协调肝脾、调和胃肠,一言以蔽之,也就是调和阴阳,所以将广义的和法列于八法的末尾,则寓有总括的意义。将八法按汗、清、下、消、补、温、涩、和的次序排列并分别归入祛邪与扶正两类,又可根据以法统方、统药的原则,把相应的方剂、药物重新排列和归类。就扶正类来说可按补益、温阳、固涩的法、方、药的次序排列。总的说来,将八法归类与调整之后,不仅与八纲配合对应,使辨证与论治结合得更为紧密,而且使论治的三个组成部分(法、方、药)一线贯穿,因而更便于掌握这一独特的诊疗体系。调整升降是否属于整体调治呢?调整气机的升降应当属于整体调治这一治则。协调脏腑是整体调治的重要内容,而调整气机又是协调脏腑的一个方面。脏腑失调,往往表现在气机升降的逆乱,如象脾的升清与胃的降浊失调、心火与肾水的不能上下相交,以及气血阴阳逆乱而昏仆等等。因此,纠正这些升降逆乱,恢复气机的正常升降出入,绝不能只单纯考虑一脏或一腑,而应从整体来考虑,从脏与腑、脏与脏的相互关系来考虑。治疗脾胃气机逆乱,应当采用升脾降胃的治法;治疗心肾不交,又应交通心肾;气血阴阳逆乱而昏仆,则应调和气血,平衡阴阳。即使病变主要在一脏或一腑,也会影响到其他脏腑或五官皮毛,在治疗时也不能忽视从整体考虑。例如实热壅肺以致肺气上逆而喘咳,在清肺降逆的同时,可兼利大肠;脾阳不升而腹泻,在健脾升清的同时,可兼以和降胃气,都有助于提高疗效。因势利导算不算治疗原则?因势利导是不是只限于外感疾病?因势利导只是一种指导思想,不能称为治疗原则。我以为这种看法尚欠妥当。因为“因势利导”在中医学中具有特定含义,它对不少治法的运用具有指导作用,如果违背它就会发生治疗上的错误,所以应当作为一项治疗原则。病位有在外、在内、在上、在下的区分,病势有向外、向内、向上、向下的不同,所以必须根据不同病位,顺势就近引导,利用人体抗病趋向来施治。以伤寒来说,表实应顺其向外的趋势而使用汗法;里实应顺其内结的趋势而使用下法;邪在胸膈或胃脘又应顺其上越的趋势而用吐法。所以,张仲景对于邪在太阳的表实证,用麻黄汤发汗,使邪从外而出;对于邪在上焦,又用瓜蒂散涌吐,使邪从上而出;对于邪入阳明的里实证,则用承气汤攻泻,使邪从下而出。这一原则,并非仅限于外感病证,对于内伤杂病同样适用。例如,无论外感或内伤引起的水肿,在祛除水气时,都应根据因势利导的原则,就近顺势祛水外出。腰以上肿可发汗,腰以下肿则利尿,如果腹水特别明显,还可酌情使用攻下的治法。许多疾病的演变趋势,常常由轻浅而渐盛,由极盛而渐衰,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疾病的各个阶段,不仅反映出病情的轻重,病势的进退,而且还能揭示出病机的变化,作为易方更药的依据。所以,动态地观察病情,分阶段来进行治疗,也是临床治疗必须掌握的重要原则。无论外感疾病或内伤杂病,都是这样。外感病证的初期阶段,邪气未盛,正气未衰,病情比较轻浅,只要给予发散祛邪,就能收到扬之即去的效果。进入中期阶段,病邪逐渐深入,病情日益加重,更要着重祛邪,调整机能,以减轻病势。病证转入后期,邪气渐衰,正气亦伤,这时或者继续祛除余邪,或者着重扶助正气以退邪,务使邪尽正复,获得痊愈。《内经》所谓“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就是讲的这个道理。伤寒六经辨证,就有动态观察、分段论治的含义。每个病程阶段的病机和证候不同,因而治法也各不相同。在太阳表证阶段,宜用汗法;传入少阳半表半里阶段,宜用和法;到了阳明里证阶段,则应采用清法或下法。在三阳阶段未能痊愈,则转为三阴阶段,太阴阶段大多采用温脾的治法,少阴阶段又大多采用温肾的治法,至于厥阴阶段,由于寒热错杂,因而又宜采用寒热并用的治法。温病的卫气营血辨证,是将一般温病的发展进程,分为卫、气、营、血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的病机和证候不同,所以治法也各有特点。在卫分阶段,可用辛凉解表的治法;到了气分阶段,才能清气泄热;传入营分阶段,除清解营热之外,还可以采用透热转气的治法;如果进入血分阶段,就必须采取凉血散血的治法。这就是叶天士所说的:“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由于温病传变非常迅速,卫气营血各个阶段往往互相穿插,因而治疗也必须随证变通。卫分与气分同病,宜清气与解表合用;营分和卫同病,又宜解表与透营合用;气分与血分同病,则宜清气与凉血合用。有些温病,除了按卫气营血分段论治以外,还须参考该病的分期来施以治疗。例如麻疹,可大体分为前驱期、发疹期以及恢复期三个阶段。由于每一阶段的病机和证候各具特点,因而治法也各不相同。前驱期以宜发透疹为主,发疹期以清热解毒为主,恢复期则以养阴和胃为主。如果不注意每阶段的特点,治不得法,不仅不能愈病,反而产生变证。在前驱期,不注意宣发透疹,反而过用苦寒泻热,常常导致疹毒闭伏,不得外透,在发疹期疹已出齐,仍然继续宣发透疹,则往往热毒上攻,以致高热不退,喘促鼻煽,变证蜂起;恢复期再进苦寒重剂,必然损伤胃气,耗伤阴津,以致发生泄泻、久咳,甚至转为麻疳等后遗症。内伤疾病,积渐而来,病程演变较为缓慢,但仍然应当注意动态观察,分期论治。初病时期,一般不宜使用峻猛的药物。进入中期,大多正气逐渐亏虚,可用轻缓的补剂,也有因气、血、痰、食、火,郁结而成实证的,因而须用祛邪甚至使用峻药治疗,但也只能暂用。转为末期,往往久虚成损,则宜调和气血,补养五脏,促使病体康复。举两个常见的例子来说吧。肺痨初起,症见潮热咳嗽,一般宜清热润肺;进入中期,肺阴更伤,损及脾胃,五心烦热,痰中带血,消瘦乏力,食欲不振,在养阴益肺的同时,还应配合健脾和胃的治法;病到后期,肺脾肾都已亏损,出现一派虚劳的病象,那就应该同时调补肺脾肾三脏。症瘕初起,包块尚未坚实,宜用消散的治法;进入中期,包块日渐坚实,一般的消散方药已难取效,所以应当采用攻削软坚的治法;如果正气已虚,转入末期,包块巳基本消散则只须补气调血。正如《医学心悟》所说:“积聚症瘕之证,有初中末之三法焉。当其邪气初客,所积未坚,则先消之而后和之。及其所积日久,气郁渐深,湿热相生,块因渐大,法从中治,当祛湿热之邪,削之软之,以底为平。但邪气久客,正气必虚,须以补泻叠相为用……若夫块消及半,便从末治,不使攻击,但补其气,调其血,导达其经脉,俾营卫流通,而块自消矣。由此可见,病证演变的不同阶段,由于邪正的消长,病机的变化,其证候特点各有不同,所以临证时必须动态观察,分阶段进行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治养结合的问题,还是先从病人说起吧。有些人生了病,就只想到吃药,好象只有药物才能治病。特别是一些患慢性病的人,往往是中药、西药、针药、丸药,齐头并进,整天就忙着打针吃药,但病情却不见好转,总以为是“药不对症”,而对如何调养却毫不在意。造成这种情形,难道与我们做医生的就毫无关系吗?有的医生开了处方,就以为万事大吉,对怎样让病人配合调养,完全不作交待;疗效不满意时,也只是从处方用药方面去找原因,而对病人调养得如何,却不闻不问,这怎么行呢?要知道,人体发生了疾病,特别是慢性疾病,药物治疗固然重要,而着意调养尤其不能忽略。俗话说得好:“三分治疗,七分调养”嘛!其实,关于治疗必须配合调养的原则,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已明确提出。《内经》就说过:“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这是说:使用药性猛烈的“毒药”去祛除病邪,还必须配合饮食调养。不仅可以减少药物对人体的损害,而且由于将米面、水果、肉食、蔬菜等食品调配得当,就能“补精益气”、使人体营养充足,抗病力增强,与药物共同发挥祛邪的效能,从而加速疾病的痊愈。即使采用药性平和的“无毒”药物治疗疾病,也要适可而止,否则,也会损伤人体的正气。因此,一般说来,当疾病治好了九分之后,即可停药而改用饮食调养,剩下的一分疾病,虽不用药,也能依靠人体的自然修复力,达到完全治愈的目的。正如《内经》所说:“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饮食调养,首先要注意节制饮食,对难于消化的肉类更不能多食,所以《内经》强调说:“病势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所禁也。”疾病初愈,切不可骤然暴食。正如《景岳全书》所说:“新愈之后,胃气初醒,尤不可纵食”。还要注意一点,不要勉强病人进食,否则反而助邪,甚至使病情出现反复,所以张景岳强调说:“不欲食,不可强食,强食则助邪”。遇到这种情况,只要节制饮食,即可不药而愈。《伤寒论》就载有这样的实例:“病人脉巳解,而日暮微烦,损谷则愈。”对于有些病症,例如消渴病还要严格控制钦食,《外台秘要》就要求消渴患者“先候腹空,积饥乃食”。少吃多餐,也是一种节制饮食的好方法,对慢性脾胃病以及大病初愈,尤为适宜。因为每餐少吃一点,容易消化,若一次进食太多,则难于消化,所以《外台秘要》又说:“食欲得少而数,不欲顿而多,多即难消也。”饮食调理,还要注意选择适合病情的饮食,包括饮食的软硬、冷热及品类等等。一般说来,寒证宜进热性食物,如姜、葱、蒜、韭等;热证宜进凉性食物,如水果及一些瓜类;阳虚者宜厚味温补食品,如羊肉、狗肉;阴虚者宜淡薄滋养食品,如淡菜团鱼之类。就具体疾病来说风寒感冒宜食姜、葱,湿热痢疾宜食大蒜,食积可用山楂,便秘常服蜂蜜。其他如雀目食羊肝、消渴食猪胰、肺痨食百合与山药、脾虚食莲米及苡仁、消渴食苦瓜与洋葱等等。饮食调理,尤其要注意饮食禁忌。例如,外感发烧的温热病证,忌食油腻及辛辣热性食物,脾胃功能不足的虚寒病证,禁食瓜果生冷食品。水肿病人,必须禁盐,否则服药无效。《世医得效方》说得最为中肯:“凡水肿唯忌盐,虽毫末许不得入口,若无以为味,即水病去后,宜以酢少许和食。不能忌盐,勿服药。果欲去病,切须忌盐。”痢疾病人,则应按照《千金方》的要求,忌食“生冷酢滑,猪鸡鱼油”。此外,还须注意食品与药物的配伍禁忌。如服中药忌饮茶,服人参忌食萝卜,食蜂蜜忌葱,以及白术忌桃李、鳖甲忌苋菜、荆芥忌鲫鱼等等。如果不注意饮食调养,往往使病情加重。《景岳全书》就说过:“有不慎食而更甚者。”例如痢疾初愈,就应暂忌生冷油膩,不能吃得过饱,而且以软食为宜。正如《千金方》所说:“凡痢病后,忌食生冷酢滑……所食诸食,皆须大熟烂为佳,亦不得伤饱”。倘若不注意这些则会使病情反复,甚至后果不良,所以《千金方》又强调指出:“若将息失所,圣人不救也。”出血病人,必须忌酒及辛辣油腻,否则必然经常复发,难以根治。所以《医学六要》强调说:“血证不断酒色厚味,纵止必发,终成痼疾。”调养疾病,要注意合理养息。对于急性病的治疗,常需配合卧床休息;对于慢性病的治疗,也应注意适当休息。例如,对于肺痨患者,只靠服药,不注意静养,效果是不好的。著名医学家李梃就说过;“不幸患此疾者,或入山林,或居静室,清心静坐”,只要“专意保养”,则“病可断根”,否则“服药不效”。而有些轻病患者,只要安心静养,即使不用药物也可自愈。正如《理虚元鉴》所说:“初发病尚轻浅,有以静养安乐而不药得愈者。”调治慢性疾病,静养固然重要,但活动也不可忽视。因为久卧伤气”而活动则可畅通血脉,帮助消化,有助于康复。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既是防病延年的健身方法,也是治疗疾病的体育疗法。但活动量必须恰当,以“劳而不倦”为度,切忌勉强过劳,正如《外台秘要》所说:“人欲小劳,但莫久劳疲极也,亦不可强所不能堪耳。”调养疾病,还要注意生活有规律,所谓“起居有常”,并且要特别注意“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因为慢性病人的正气虚弱,最容易感受外邪,以致使正气更加亏损,疾病更难痊愈。正如《理虚元鉴》所说:“虚人再经不得一番伤寒,或一番痢疾,或半年几月之疟疾,即轻而风寒感冒,亦不宜再受。”有鉴于此,该书提出了著名的顺时“七防”:春防风,夏防暑,又防因暑取凉而致感寒,长夏防湿,秋防燥,冬防寒,更防非节之暖而致冬温。并且强调说,以上七防,无论病者或调护者,都必須做到“谨小而慎微”。此外,调养精神,也很重要。因为患病之后,特别是久不愈,常常思前想后,顾虑多端,极易产生忧郁、恐惧、急躁等不良情绪,对疾病的治疗十分不利,即使病情已经好转,或巳经初愈,如不注意精神调券,也会出现反复,正如《儒门事亲》所说:“不节喜怒,病巳而复作”。所以医生在治疗过程中,不仅要观察病情变化,也要重视观察病人情绪的变化,所谓“观其意志,与其病也”。一旦发现反常情绪,就应及时地进行耐心解释,反复开导,热情鼓励,使他们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乐观情绪,从而主动地配合治疗,以利康复。《内经》指出的“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值得我们借鉴。先说伤寒六经病算不算独立病名的问题。我觉得,首先要明确一点:是否属于独立的中医病名,并不在于是否冠以“病”字。因为,中医病种除了温病、痉病、百合病等少数病名冠以病字之外,绝大多数病名均未标明。而标明病字的,也并非都属独立疾病。《伤寒论》的六经病就是这种情况。各篇虽然以六经“病”名篇,但其实质却是伤寒病的六类证”。即使就字面来看,《伤寒论》里即有太阳病、阳明病、少阴病等提法,也有太阳证、阳明证、少阳证等提法,更有太阳病证、桂枝证、柴胡证等提法。独立的中医病名究竟有多少,我也说不上来。近人方药中氏在《辨证论治研究七讲》中曾罗列了将近二百个病种。如果从历代古书上进一步搜集,估计会远远超过此数。如果从严掌握,一个独立的疾病,应该象《素问》记载疟疾那样包括病因病机,主要脉症演变与治疗规律,转归及预后,以及病证鉴别等等,那么可以称得上独立病名的恐怕也不太多。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扎针埋线治疼痛防失联,请私信我获取学习资料。请转发这篇文章让更多人看到弘扬中医药文化传播中医药知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医针灸治病的原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