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验报告上写 脲解肺炎支原体感染 菌落数 : 后面空

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菌落总数测定_百度知道
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提问者采纳
上食品伙伴网查吧,一般不同产品检测有一定的差异但大体方法都是一样的!.1 食品检样 3.2 培养基 平板计数培养基,无菌生理盐水 3.3 其它 无菌培养皿,无菌移液管,无菌不锈钢勺。 4 流程 5 步骤 5.1 取样、稀释和培养 5.1.1 以无菌操作取检样25g(或ml),放于225mL灭菌生理盐水的灭菌玻璃瓶内(瓶内预置适量的玻璃珠)或灭菌乳钵内,经充分振要或研磨制成1:10的均匀稀释液。固体检样在加入稀释液后,最好置灭菌均质器中以r/min的速度处理1min,制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5.1.2 用1ml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ml,沿管壁徐徐注入含有9ml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内,振摇试管混合均匀,制成1:100的稀释液。 5.1.3 另取1ml灭菌吸管,按上项操作顺序,制10倍递增稀释液,如此每递增稀释一次即换用1支10ml吸管。 5.1.4 根据标准要求或对污染情况的估计,选择2~3个适宜稀释度,分别在制作10倍递增稀释的同时,以吸取该稀释度的吸管移取1ml稀释液于灭菌平皿中,每个稀释度做两个平皿。 5.1.5 稀释液移入平皿后,将凉至46℃营养琼脂培养基注入平皿约15ml,并转动平皿,混合均匀。同时将营养琼脂培养基倾入加有1ml稀释液(不含样品)的灭菌平皿内作空白对照。 5.1.6 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板,置36±1℃温箱内培养48±2h,取出计算平板内菌落数目,乘以稀释倍数,即得每克(每毫升)样品所含菌落总数。 5.2 菌落计数方法 作平皿菌落计数时,可用肉眼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检查,以防遗漏。在记下各平皿的菌落总数后,求出同稀释度的各平皿平均菌落数。到达规定培养时间,应立即计数。如果不能立即计数,应将平板放置于0-4℃,但不要超过24h。 5.3 菌落计数报告方法 5.3.1 平皿菌落数的选择 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皿作为菌落总数测定标准。每一个稀释度应采用两个平皿平均数,其中一个平皿有较大片状菌落生长时,则不宜采用,而应以无片状菌落生长的平皿作为该稀释度的菌落数,若片状菌落不到平皿的一半,而其余一半中菌落分布又很均匀,则可以计算半个平皿后乘以2以代表全皿菌落数。 表1
稀释度选择及菌落数报告方式 2、不同稀释度的选择及报告方法1)首先选择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者进行计算,若只有一个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符合此范围时,则将该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见实例1)2)若有两个稀释度,其生长的菌落数均在30~300之间,则视二者之比值来决定,若其比值小于2应报告两者的平均数(如实例2)。若大于2则报告其中稀释度较小的菌落总数(如实例3)。若等于2亦报告其中稀释度较小的菌落数(见实例4)。3)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大于300,则应按稀释度最高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见实例5)。4)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小于30,则应以按稀释度最低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见实例6)。5)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不在30~300之间,则应以最接近30或300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见实例7)。6)若所有稀释度的均无菌落生长,则以&1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7)菌落计数的报告:菌落数在100以内时按实有数报告,大于100时,采用二位有效数字,在二位有效数字后面的数值,以四舍五入方法计算,为了缩短数字后面的零数也可用10的指数来表示。稀释度选择及菌落总数报告方式实例不同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
两个稀释度
菌落数之比
(CFU/mL)
(CFU/mL)1
多不可计 1650
270或2.7×1047
其他类似问题
菌落总数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22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的测定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43页免费3页免费151页1下载券5页¥3.007页免费 5页免费2页免费2页免费3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2页免费3页免费15页2下载券4页免费3页免费
22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的测定|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详细内容
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西域百科)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GB 菌落总数测定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2 术语菌落总数是指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如培基成分、培养温度和时间、pH、需氧性质等),所得1mL(g)检样中所含菌落的总数。本方法规定的培养条件下所得结果,只包括一群在营养琼脂上生长发育的嗜中温性需氧的菌落总数。菌落总数主要作为判定食品被污染程度的标志,也可以应用这一方法观察细菌在食品中繁殖的动态,以便对被检样品进行卫生学评价时提供依据。3 引用标准GB 4789.28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染色法、培养基和试剂4 设备和材料4.1 温箱:36±1℃。4.2 冰箱:0~4℃。4.3 恒温水浴:46±1℃。4.4 天平。4.5 电炉。4.6 吸管。4.7 广口瓶或三角瓶:容量为500mL。4.8 玻璃珠:直径约5mm。4.9 平皿:直径为90mm。4.10 试管。4.11 放大镜。4.12 菌落计数器。4.13 酒精灯。4.14 均质器或乳钵。4.15 试管架。4.16 灭菌刀或剪子。4.17 灭菌镊子。5 培养基和试剂5.1 营养琼脂培养基:按GB .7规定。5.2 磷酸盐缓冲稀释液:按GB .22规定。5.3 生理盐水。5.4 75%乙醇。6 检验程序菌落总数的检验程序如下。┌─────┐│ 检 样 │└─────┘↓┌─────────────┐│ 做成几个适当倍数的稀释液 │ └─────────────┘↓┌──────────────┐│ 选择2~3个适宜稀释度 ││ 各以1mL分别加入灭菌平皿内 │└──────────────┘↓┌─────────────┐│ 每皿内加入适量营养琼脂 │└─────────────┘36±1℃ ↓ 48±2h ┌─────┐│ 菌落计数 │└─────┘↓┌──────┐│ 报 告 │ └──────┘7 操作步骤7.1 检样稀释及培养7.1.1 以无菌操作,将检样25g(或mL)剪碎放于含有225mL灭菌生理盐水或其他稀释液的灭菌玻璃瓶内(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玻璃珠)或灭菌乳钵内,经充分振摇或研磨做成1∶10的均匀稀释液。固体检样在加入稀释液后,最好置均质器中以8 000~10 000r/min的速度处理1min,做成1∶10的均匀稀释液。7.1.2 用1mL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mL,沿管壁徐徐注入含有9mL灭菌生理盐水或其他稀释液的试管内(注意吸管尖端不要触及管内稀释液),振摇试管,混合均匀,做成1∶100的稀释液。7.1.3 另取1mL灭菌吸管,按上条操作顺序,做10倍递增稀释液,如此每递增稀释一次,即换用1支1mL灭菌吸管。7.1.4 根据食品卫生标准要求或对标本污染情况的估计,选择2~3个适宜稀释度,分别在做10倍递增稀释的同时,即以吸取该稀释度的吸管移1mL稀释液于灭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做两个平皿。7.1.5 稀释液移入平皿后,应及时将凉至46℃营养琼脂培养基(可放置于46±1℃水浴保温)注入平皿约15mL,并转动平皿使混合均匀。同时将营养琼脂培养基倾入加有1mL稀释液的灭菌平皿内作空白对照。7.1.6 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板,置36±1℃温箱内培养48±2h。7.2 菌落计数方法做平板菌落计数时,可用肉眼观查,必要时用放大镜检查,以防遗漏。在记下各平板的菌落数后,求出同稀释度的各平板平均菌落总数。 7.3 菌落计数的报告7.3.1 平板菌落数的选择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作为菌落总数测定标准。一个稀释度使用两个平板,应采用两个平板平均数,其中一个平板有较大片状菌落生长时,则不宜采用,而应以无片状菌落生长的平板作为该稀释度的菌落数,若片状菌落不到平板的一半,而其余一半中菌落分布又很均匀,即可计算半个平板后乘2以代表全皿菌落数。平皿内如有链状菌落生长时(菌落之间无明显界线),若仅有一条链,可视为一个菌落;如果有不同来源的几条链,则应将每条链作为一个菌落计。7.3.2 稀释度的选择7.3.2.1 应选择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稀释度,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见表中例1)。7.3.2.2 若有两个稀释度,其生长的菌落数均在30~300之间,则视两者之比如何来决定。若其比值小于或等于2,应报告其平均数;若大于2则报告其中较小的数字(见表中例2及3)。7.3.2.3 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大于300,则应按稀释度最高的平均菌落数乘以释稀倍数报告之(见表中例4)。7.3.2.4 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小于30,则应按稀释度最低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见表中例5)。7.3.2.5 若所有稀释度均无菌落生长,则以小于1乘以最低稀释倍数报告之(见表中例6)。7.3.2.6 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不在30~300之间,其中一部分大于300或小于30时,则以最接近30或300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见表中例7)。7.3.3 菌落数的报告菌落数在100以内时,按其实有数报告,大于100时,采用二位有效数字,在二位有效数字后面的数值,以四舍五入方法计算。为了缩短数字后面的零数,也可用10的指数来表示(见表中“报告方式”栏)。稀释度选择及菌落数报告方式──┬─────────────┬──────┬────┬─────────│ 稀释液及菌落数 │ │菌落总数│ 报告方式例次├────┬────┬───┤两稀释液之比│个/g或mL│ 个/g或mL│ 10-1 │ 10-2 │ 10-3 │ │ │──┼────┼────┼───┼──────┼────┼─────────1 │多不可计│ 164 │ 20 │ - │ 16 400 │16 000或1.6×10**42 │多不可计│ 295 │ 46 │ 1.6 │ 37 750 │3 ×10**43 │多不可计│ 271 │ 60 │ 2.2 │ 27 100 │27 000或2.7×10**44 │多不可计│多不可计│ 313 │ - │ 313 000│31 000或3.1×10**55 │ 27 │ 11 │ 5 │ - │ 270 │270或2.7×10**2 6 │ 0 │ 0 │ 0 │ - │ <1×10│ <107 │多不可计│ 305 │ 12 │ - │ 30 500│31 000或3.1×10**4──┴────┴────┴───┴──────┴────┴─────────────────── 附加说明:本标准由卫生部卫生监督司提出。本标准由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宏道。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负责解释。
来源:誉朗诺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E-mail:qiao-
关于西域()
西域系西域集团在中国香港注册的投资公司西域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联合相关资本于2004年5月在中国上海设立, 依托西域集团成熟的供应链体系、专业背景及资本后盾,向中国地区客户提供数万种MRO工业品,仪器仪表产品, 并发展上述部分产品租赁业务,大部分财富全球500强及中国本土知名企业已成为西域重要客户。
WESTINGAREA旗下业务益生菌产品中的菌落总数检测,包括益生菌吗???急求,谢谢。。。。。 - 微生物 - 小木虫 - 学术 科研 第一站
&& 查看话题
益生菌产品中的菌落总数检测,包括益生菌吗???急求,谢谢。。。。。
最近要做益生菌产品,但是考虑到后期卫生指标这块要测菌落总数,是否包含益生菌,急求帮助回答,谢谢。。。。。
当然包括~~~细菌总数是指所有的能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形成肉眼能够观察的到的菌落的微生物~~~~ : Originally posted by 南海猪 at
当然包括~~~细菌总数是指所有的能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形成肉眼能够观察的到的菌落的微生物~~~~ 嗯嗯 好的 谢谢 但是我看有人做益生菌的产品 都没有测菌落总数 去搜一下国标,最靠谱。谁说都没用
var cpro_id = 'u1216994';
欢迎监督和反馈:本帖内容由
提供,小木虫为个人免费站点,仅提供交流平台,不对该内容负责。欢迎协助我们监督管理,共同维护互联网健康,如果您对该内容有异议,请立即发邮件到
联系通知管理员,也可以通过QQ周知,我们的QQ号为:8835100
我们保证在1个工作日内给予处理和答复,谢谢您的监督。
小木虫,学术科研第一站,为中国学术科研研究提供免费动力
欢迎监督,发现不妥请立即
E-mail: & QQ:8835100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GB 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下载积分:
内容提示:GB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6|
上传日期: 20:08:56|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官方公共微信
下载文档:GB 0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PDF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脲支原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