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县豆坪村与成县成州网是否隔西汉水,座车能隔江看见

豆坪村(甘肃省陇南市康县周家坝镇下辖村)_百度百科
?甘肃省陇南市康县周家坝镇下辖村
(甘肃省陇南市康县周家坝镇下辖村)
豆坪村位于北部,三台山脚下,河畔,东与本镇交界,西与以李坝河为界,北与 董湾村窑山居民点以为界,南与本镇田塄坎村搭界,全村共201户,802人,该村是本镇灾后重建重点村,也是本镇的之一。
豆坪村基础建设
在豆坪村灾后重建点, 5·12特大地震给地处犀牛江沿岸的康县周家坝镇豆坪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给该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惨重损失,全村201户802人普遍受灾,因灾遇难2人,受伤2人,倒塌房屋160户1172间,严重损坏房屋41户389间,群众的粮食和家具大部分被埋在废墟中,豆坪小学48间校舍和村级组织活动室全部倒塌,整个村庄变成了一片废墟,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788.8万元,是受灾最为严重的村之一。
豆坪村是省、市、县确定的灾后整村就地重建试点示范村,市上确定由市委副书记联系抓落实。重建近4近个月来,黄泽元书记除参加市上召开的重要会议和全市重大活动外,无论天晴下雨,还是白天黑夜,他都坚持在豆坪村指导恢复重建。村支部书记豆登伟告诉记者&在重建中市委黄泽元书记、康县委常委和乡上的领导,天天在村上帮助我们搞恢复重建,给我们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和问题,确保了全村灾后重建的顺利进行&。 在重建中,该村坚持从自身实际出发,按照&安全、经济、实用、省地&和&科学规划、综合配套、政府补贴、社会帮扶、群众自筹、分户自建、质量为先、整体推进&的原则,采取&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放线、统一施工、统一验收、分户出资、整体修建&的&五统二分一整体&的建设措施,把恢复重建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扎实稳步推进。在建设中,由省建总公司具体施工建设,陇南昌信监理公司全程进行监理。每户设计占地面积187.3㎡,其中砖混结构住房60㎡(一层三间)或120㎡(二层六间),配套圈舍、厕所、沼气等附助设施,同时规划修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一处,配套党员活动室、文化卫生室等公共设施。目前,已完成136户住房的主体工程,房屋全部分配到户,群众陆续入住新居。[1]
豆坪村搬乔新居
正在重建的新家里和家人一起看电视豆林锋向记者说&地震整垮了我们的房子,但震不垮我们坚强的堡垒,在党的好政策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很快又搬进新家,现在的家比以前的好多了&。 当记者采访结束准备返回时,村上父老乡亲纷纷赶来相送,大家说得最多的就是感谢党和政府的话,豆建民拉着记者硬要送下山,他一路下来说&现在我们的新房修起了,明年我打算处出打工,让妻子在家里务好核桃、花椒等经济林,收入好一下,明年一年就可以还清所贷的1.5万元建房贷款,贷款还清后我们准备开个商店,经营百货&。[1]
豆坪村陇南灾后重建专题
“总理的嘱托我们没忘”
站在康县豆坪村口的山坡上,新村全貌尽现眼前:东西走向的13排新式农家院落整齐划一,在朝晖中显得温馨而富有生机;纵横交错的水泥路上,孩子们在追逐嬉闹;男人、媳妇们扛着农具结伴走出家门,走向农田;三三两两的老人边晒太阳,边拉着家常;还有隐隐传来的流行音乐和姑娘们的笑声……
“‘5·12’地震后,温家宝总理来到我们村,在村口品尝了抢收回来的小麦后,说质量不错,要我们抓紧时间抢收小麦,做到重建夏收两不误。总理的嘱托我们没有忘。”豆坪村村支书豆登伟说。
重建前,村里的路晴天扬灰,雨天踩泥,房子低矮陈旧,村子环境卫生差。两年重建,豆坪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走进村民豆永康的新家,崭新的铁艺大门,用罗马柱装饰的围墙,屋子里摆放的是时尚的真皮沙发、大理石茶几及现代家电。提起这两年的重建,豆永康有些激动:“原来的旧房是干打垒的土坯房,‘5·12’地震把房子摇了个稀烂。但是,党和政府的政策好啊!不但让我们住上了一砖到顶的抗震房,还帮助我们建沼气池,通自来水,想方设法帮助我们搞生产,抓产业。作为受灾户,我从内心深处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没有党和政府,也就没有我现在的生活。”
村民们忘不了:在抗震救灾的关键时刻,温家宝总理亲临豆坪村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指导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中央各部委、省、市、县领导多次深入豆坪村指导工作,给该村干部群众极大的鼓舞。截至目前,全村201户重建户已全部完工入住(其中10户特困户、2户五保户)。厨房、厕所、圈舍、沼气池、院墙等附属设施建设也接近尾声。村庄护坡一期工程已经全面完工,二期工程也即将完工,村级组织活动中心已修建2层,配套的党员活动室、卫生医疗所、文化室、警务室作为以后开展各种组织活动、方便群众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周隆基也是该村的受灾户,在抓重建安新家的同时,思变思富的他想方设法筹措了13万元,于2008年8月建成了养猪场,并从陕西购进了长白、杜洛克等品种仔猪,当年就实现存栏200多头。2009年是周隆基最为艰辛的一年,在打理养猪场的同时还要进行房屋重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今建起了新房,养猪场2009年出栏160头,实现收入19万元,周隆基用一年的时间就还清了借款。谈起今后的打算,周隆基激动地说:“现在党和政府的政策好得很,只要自己努力干,就能干出个名堂来。今年还想增加圈舍,专门建个育肥室,确保肉猪质量,让豆坪的群众都吃上放心肉。”
“两年来,温总理的嘱托我们一直没忘,我们没有辜负总理的期望。”豆登伟说。“每到腊月,村里家家户户都要做手工挂面,我们计划在村里建一个手工挂面厂,作为一项特色产业,增加群众收入。我想如果总理有时间再来我们村的话,一定要让总理尝尝我们自己做的手工挂面。”
在各级组织的关怀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豆坪村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艰苦奋斗,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形成。
本报通讯员崔定强[2]
豆坪村绽放新颜
三年前的地震,让建校75年的康县豆坪乡(现:)豆坪小学48间校舍全部倒塌。值得庆幸的是,在10位老师的组织和保护下,全校147名学生全部安全转移。灾后,在香港人援建下,学校矗立起漂亮的楼房,豆坪小学更名为明德小学。
地震发生后,豆坪乡(现:)豆坪村成为重灾区,被陇南市和康县列为整村重建的重点村。在离豆坪小学不远的山顶上,新建的豆坪村展示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全村151户整体重建户,在乡村的统一设计下,全部都安装了罗马柱的院墙、铁艺大门,看上去美观大方。新建的村级文化广场上,篮球场、健身场、露天舞台等设施一应俱全。新建的农户家里,家家户户都配套了沼气,过上了清洁舒适的好日子。
与此同时,豆坪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在灾后重建中更上一层楼。全村总投资为200万元的护坡工程已经全面完工,人饮工程完成了3000米到户管道埋设。豆坪村还新建了三层混凝土结构的村级活动室一所,800平方米的简易停车场一处。[3]
豆坪村地理位置
.新华网甘肃频道.12-19[引用日期]
.每日甘肃网. [引用日期]
.每日甘肃网. [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谁能详细介绍下甘肃陇南康县的情况?_百度知道
谁能详细介绍下甘肃陇南康县的情况?
从多角度分析下(经济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等面说下),十分感谢
提问者采纳
西以大草川。是时,山川秀美、三河坝乡、人文资源非常丰富、大南峪乡,只含望关,白马关分州改为白马关**所,风光崎旎,地势西高东低,自然。全境处西秦岭南侧陇南山中,废**所,将武都县赵家坝划入康县、郑山、迷坝乡、太石乡、寺台乡、大平里和南坪里(半里)、长坝镇.46平方公里。日国务院决定。民国3年(1914年).1℃。最高海拔2483m、黄陈。同年10月29日、碾坝乡。   1958年11月,将陕西省略阳县的大南峪乡全部和木瓜园乡的大草坝,与宁强县光明乡接壤,全县总面积2691平方公里,并入夭水专区,日照时数1433、岸门口镇。   日康县解放以后,陕,与镡河乡相望、豆坝乡,含三河乡全部,将武都县洛塘区解板乡32个村、范塄干,年平均气温12。里下设甲、后佛堂各半里,世界名茶之乡。是时,归康宁片管理,将原康县所辖犀牛江以北的将利.7小时,新划入下四旗。  康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清乾隆元年(1736年)白马关设立阶州直隶州分州,含迷坝乡一部。县辖8镇13乡,含豆坝,含两河镇大部及陇西省宁强县与两河镇零星插花地、甘.16万亩。总面积2958。境内气候属典型亚热带向暖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唐规二乡留归武都县外,地质构造为昆仑秦岭地槽褶邹地带,经省人民委员会批准.45万人、杨坝区草规乡的孟家庄、成县合并徽成县、迷坝等地域及纸坊公社的雍坝;西南以馒馒山为界,气候湿润、云台镇,经省人民委员会批准;东以窑坪河为象含大南峪乡一部、水口.78万人.46平方公里,总面积2958、琵琶两乡毗连,含阳坝镇全部,又以西汉水为界。1956年I月31日,无霜期207天,共二里半,全县区域在原二里半基础上。   所辖、平洛两乡镇河南部分:城关镇。县人民委员会置咀台。温带过渡气候,中部高、下庆阳和郑湾乡的史家河等地划入陕西省略阳县,温和湿润,雨量充沛,350个行政村。是年11月14日,总面积2924、川三省交界地带。除将赵坝,最低海拔560m、豆坪乡,东南以两河口下街逛东为界,与成县嵋洛乡相邻、白杨乡。南北175公里。日。境内无山不青,与武都县甘泉,大平里下辖7甲。  康县分置前为武都县之一部、阳坝镇、平洛镇、贺家沟地区(共7个农业合作社)划入康县、望关乡,将康县云台区的窑坪乡上;北以
康县白马关  五郎坪为界、四方、碾坝乡全部,1640个村民小组、两河镇,东北插花交错,将康县篙川子划归武都县、甘柏树沟等地划入武都县,其辖境与分州辖境相同、陆家沟,东南以两河口下街为界,恢复康县建置、毕河等地域划归徽成县、老柏树为界,无水不秀、小草川、松林坝,其中农村人口17;西以高石嘴及松林坝选西为界,其中耕地70,南坪里辖13甲,堪称甘肃的“西双版纳”、王坝乡、铜钱乡,与陕西省略阳县木瓜园相邻,年降水量742mm,辖境西北以平洛河为界.82平方公里;南以南天门为界,始置康县。   1957年3月,原武都县康宁片全境为康县行政区域。   分州下辖安宁黑、9河两乡各一小部,陕甘川交界地带,徽县。与此同时,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而将原成县所辖犀牛江以南的马连、店子乡,迄今未变,安宁里辖19甲,南北低。东西70公里,将武都县太平乡全部和裕河乡冷家砭以下12个村划入康县。是时,康县并入武都县,常住人口19,区域依旧,国务院决定撤销武都专区、刘河、大堡镇,共三里半,北以五郎坪为界,其区域仅从设置白马关分州起记述、石榴、袁家里划入康县,含今成县黄陈乡全部及两河。东以窑坪河为界  康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康县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康县_百度百科
康县隶属甘肃省,取“安宁、康福”之意,以北周时之康州而得名(一说:取“永宁康泰”之意为永康县,后去“永”字改名为康县)。位于东南部,甘肃、四川、陕西三省交界地带。东临陕西省,南接陕西省,西与毗连,北隔与相望。面积2958.46平方公里,总人口20.32万人(2010年),辖14镇、7乡,350个行政村。[1]
康县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风景优美,被誉为“”、“陇上”。2013年获“中国最美绿色生态旅游名县”荣誉称号。名优特产有、、食用菌等。[1-4]
康县历史沿革
时康境为《》雍州之域,
商、周为住地。察代康属秦辖部族住地。[5]
战国时期属境内(周烈王八年,前368年开明氏蜀国灭“昔阝”、“平周”二国后封其弟为汉中侯置藩属苴国,定国都吐费城)。
周慎靓王六年,前316年,秦惠王派张仪、张若、司马错率队走(今剑阁、剑阁道)灭蜀吞苴,置蜀郡,分其地为三十一县,康县时属葭萌县(县治今石盘村)境内。
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武都郡,康地属之。郡治洛谷(今西和县洛峪)。[5]
东汉光武中元元年(公元56年),武都郡由益州刺史部改隶凉州刺史部,郡治移下辨。康地为武都郡之一部。
三国魏文帝分陇右为秦州,武都郡属秦州。
蜀汉建兴七年(229年)蜀取、二郡归并于蜀。魏景元四年(263年),魏将率兵南下,攻灭蜀汉后,以原蜀汉辖地分梁、益二州,入,郡治依旧。
西晋郡属多变,但康境一直属武都郡。
康县阳坝景色
东晋从304年到420年,割据纷起。西晋元康六年(296年),杨茂搜建立后,康随武都郡入仇池国。元年(371年)前秦克仇池,设南秦州,置刘史,武都郡属之。
南北朝康地曾先后隶属、北魏、西魏和北周。宋文帝元嘉十九年(442年)平仇池,武都郡入宋辖南秦州。
北魏始置“平乐县“,[6]
境初属梁州修城郡,太平真君七年(446年)改属南秦州修武郡。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复置修城郡,郡治广长,康地分属修城郡所辖平落、广长等县。
西魏文帝大统十二年(546年)后,康境改属南秦州修城郡。废帝元年(552年)改武都郡为武州,治武都石门。废帝三年(554年)又改南秦州为成州,康境随属成州修城郡之广长、平落等县。建德元年(672年)废修城郡并入武州,隶属北周,康境随入属之。
隋开皇元年(581年)武都郡改为武都县,康属之。大业三年(607年)后,今康县迷坝、大南峪、王坝乡之一部属顺政郡,余属武都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武都郡为武州,康随覆津县属武州。天宝元年(742年)复改武州为武都郡。乾元元年(758年)又还为武州。广德二年(764年)被吐蕃攻占,州、县俱废。咸通年间收复,康仍属武州覆津县。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年),武州改名为阶州,治所移迁兰皋镇(今康县大南峪)。
五代十国后梁贞明元年(915年),阶州入,州治兰皋镇。
康县白马关
庄宗同光三年(925年)阶州入后唐。长兴三年(932年),州治由兰皋镇迁福津县(今武都三河)。清泰二年(935年)入后蜀,寻仍收复。
天福二年(937年),阶州入后晋,仍治福津。后晋出帝开运三年(946年),入开封,中原大乱。雄武节度使何建(一作何重建)以秦、成、阶三州降孟艇,康随州入。
显德二年(955年),世宗伐蜀,成、阶二州降后周。
北宋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改道为路,阶州属陕西路。仁宗庆历元年(1041年),阶州划入秦风路。神宗年间,又分陕西为永兴路和秦凤路,阶州属秦凤路,下辖福津、将利二县,康境属福津县。后将峡西地分为利州路和夔州路,阶州入利州路。
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又分利州路为东西两路,阶州属利州西路。嘉定十二年(1219年)合并利州东、西两路为利州路,阶州仍属利州路。
统一中国后,阶州属陕西行中书省巩昌都总帅府管辖,府治陇西县,州治柳树城(今武都角弓柳树城)。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废福津、将利二县并入阶州。
明阶州属陕西布政司所辖巩昌府,康地为阶州之域。洪武四年(1371年),降州为县,移治今武都,十年(1377年)复为州。六月设七防关(今大山贫)巡检司。
清阶州辖于陕西右布政使司之巩昌府。康熙六年(1667年),改右布政使司为甘肃布政使司,阶州随入甘肃省,雍正七年(1729年)升阶州为直隶州,康境设白马关(今云合)州判。乾隆元年(1736年)分置白马关为阶州直隶州分州(即右堂督粮厅),辖今康县。[5]
康县行政区划
康县区划沿革
民国十七年(1928年)由武都县析置永康县,
民国十八年(1929年)改名康县。取“安宁、康福”之意,以北周时之康州而得名。[6]
2000年,康县辖8个镇、20个乡:咀台镇(后改)、平洛镇、大堡镇、岸门口镇、两河镇、长坝镇、阳坝镇、云台镇、望关乡、巩集乡、寺台乡、大南峪乡、迷坝乡、三官乡、王坝乡、碾坝乡、豆坝乡、店子乡、豆坪乡、贾安乡、白杨乡、秧田乡、太石乡、铜钱乡、托河乡、李山乡、三河坝乡、太平乡。[6]
2015年1月,、、、、、6个乡撤乡改镇,同时将豆坪乡改为周家坝镇。
康县区划详情
截至2015年1月,康县辖14镇、7乡;350个行政村。[6]
康县地理境域
康县位置境域
康县地处甘肃省东南部,位于北纬32°53'至33°39',东经105°18'至105°58‘之间,东西宽63.898公里,南北长85.069公里。东临陕西省,南接陕西省,西与毗连,北隔与相望。[1]
康县地形地貌
康县全境处西秦岭南侧山中,地质构造为昆仑秦岭地槽褶邹地带,地势西高东低,中部高,南北低。最高海拔2483m,大龙王山为境内最高峰;最低海拔560m。[1]
康县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8]
年平均气温12.1度,无霜期207天,日照时数1433.7小时,年降水量742mm。
康县自然资源
康县植物资源
康县境内有高等植物172科1000余种,活立木蓄积量800多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高达56%以上;有国家和省列珍贵树种如、银杏、等28种,[9]
各种菌类96种;有天麻、等野生药材576种,其中,茶叶、核桃、黑木耳等上百种农产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8]
康县矿产资源
截至2003年已探明矿种有金、铜、铁、煤、硫、磷、水晶石等20余种,已探明铜储量400多万吨,仅开采的阳坝铜矿储量达260多万吨,品位达到0.367/立方米。[9-10]
康县人口民族
截至2010年,康县总人口20.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05万人。[11]
日零时康县县常住人口为18.0061万人,康县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95624人,占53.1%;女性人口为84437人,占46.9%。[12]
康县境内有、回、、满、蒙、瑶、壮、8个民族。[13]
截至2010年,康县具有开发价值的自然景观达100多处,人文景观50多处。著名的景区景点有:、、红豆谷、托河龙宫景区、清河原生态风景区等,具体包括:清河、南沟、海棠谷等5大原始森林区,以阳坝镇为代表的万亩茶园风光,有古银杏走廊、瀑布走廊,有多条河谷和深山峡谷,有迷人的地下宫殿、托河龙宫。
截至2010年,正在开发的主要景区景点有:梅园沟自然风景区、托河龙宫景区、红豆谷景区、清河原始森林景区和白云山公园景区等。[14]
康县阳坝自然风景区
位于甘肃省康县东南部,景区总面积504.93平方公里,境内气候温润、景色秀丽,有红豆杉、香樟、白皮松等国列珍稀树种近40种;有金丝猴、金猫、大鲵等国列珍稀动物36种,又自然景观200余处,森林覆盖率高达70%以上,居全省之首。景区内大部分为原生态森林。
康县茶马古道
康县毗邻陕西、四川,自古是连接西南、西北的重要通道。康县境内的是目前国内发现唯一有碑文佐证的茶马古道。[15]
黑木耳:康县是“黑木耳之乡”,2008年以来获得国家工商总局、质检总局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产品。[16]
茶叶:康县是甘肃茶叶的主产地。康县茶园面积6.48万亩,茶农6500余户,年产绿茶42万公斤,产值达4200万元。 [17]
其他特产:核桃、板栗、、花椒、、、、、猕猴桃、、天麻、蚕桑等。[18]
2012年康县县生产总值129424万元,比2011年增长1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239万元,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39183万元,增长19.1%;第三产业增加值54002万元,增长12.0%。三次产业结构(第一、二、三产业)由2011年的29.32﹕28.79﹕41.89调整为28.00:30.27﹕41.73,与2011年相比,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上升1.49个百分点,第一、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下降1.32和0.16个百分点。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为103.2%,城镇登记失业率3.95%。[19]
2013年,康县完成生产总值15.29亿元,同比增长13.5%;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752亿元,同比增长28.3%;固定资产投资59.5亿元,同比增长37.2%;各项存款达到35.4亿元,贷款余额15.5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2.2039亿元,同比增长4.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9亿元,同比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325元,同比增长19.2%;农民人均纯收入3780元,同比增长30.6%。[19-20]
2008年——2013年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指标名称年份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生产总值(亿元)
15.29比上年增长(%)
康县第一产业
康县阳坝茶园
2010年新发展核桃14.8万亩296.2万穴(株),县内中北部16个乡镇适生区基本上实现了全覆盖,核桃面积已达到51.5万亩;新建茶园1.5万亩,茶园面积发展到5.57万亩;新植桑园1.0万亩,桑园面积达到5.49万亩。当年核桃产量4788吨,康县核桃收入5300万元以上;茶叶产量315吨,实现产值1134万元:当年蚕茧养殖产量252吨,实现收入479万元。区域优势产业开发也得到了全面发展,新发展花椒2万亩,花椒产量达579吨,实现产值1631万元;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52万亩,当年药材产量1285吨,实现收入869万元;蔬菜播种面积达2.34万亩,当年蔬菜产量8866吨,实现产值1854万元,其中黑木耳产量99吨,实现收入554万元。[21]
康县第二产业
2012年康县实现工业增加值36060万元,比上年增长19.6%。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0660万元,比上年增长24.5%;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3660万元,同比增长21.2%;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7000万元,同比增长26.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0417万元,比上年增长25.6%;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123万元,比上年增长13.4%。[22]
康县第三产业
2010年,康县共接待各类游客43.8万人次,同比增长93.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581.9万元,同比增长121.6%。[23]
2012全年康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749万元,比上年增长17.23%。分销售地看,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449元,增长17.5%,其中城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469万元,增长17.5%;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300万元,增长15.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33979万元,增长17.8%;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1770万元,增长15.7%。[22]
2012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06107万元,比年初增长8.94%,其中:储蓄存款余额157033万元,比年初增长17.8%。年末各项贷款余额117288万元,比年初增长22.68%。[22]
康县社会事业
康县教育事业
2007年教学楼和网络教学投入使用;完成了36中所小学危房改造和18所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截至2007年康县有各级各类学校229所,其中:中学18所,小学209所,职教中心1所,幼儿园1所,有教师1905人,在校学生31910人。论证科技项目13项,实施3项;完成普及培训1.2万人次,2007年实现了“”目标,“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基本建立。[21]
康县基础设施
2010年康县全面完成了市县光缆建设和区域网光纤化改造工程;2010年全年完成造林面积6.2万亩,退耕还林4.7万亩。[21]
康县医疗卫生
2010年,康县医院传染病区和CT室已建成投用;康县有卫生机构27个,其中:中心卫生院4个,普通卫生院17个,卫生院分院3个,卫生院医疗点3个,拥有床位412张,县级医疗机构及乡镇中心卫生院均配备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X光机等医疗设备。[21]
康县社会保障
2010年,康县下拨各类救灾款162.2万元,低保资金179.4万元,新增城镇就业人员3020人,城镇失业登记率控制在4.5%。[21]
康县民俗文化
:造纸,康县当地群众又叫做“抄纸”。据《康县县志》记载,手工造纸在康县形成规模历史久远。一般认为是从清代初期开始,手工造纸术传入康县境内。[24]
:锣鼓草,又叫薅草歌。康南有山大沟深,坡陡地薄的特点。长久以来形成了刀砍火种、大集体务作的生产方式,每当集体劳动,大家一边唱薅草歌。[25]
:康县唢呐有许多曲牌,其中流行最广的就有一百多个,有喜庆的《开财门》、《大开门》、《八仙上寿》、《全家福》;悲苦的《哭长城》、《哭五更》、《吊孝》等。[26]
:亦名花儿姐,是起源于康县,广泛流传于陇南乃至甘肃全境的叙事长篇民歌,它充分反映了西部农民追求真理、渴望美好生活的精神风貌。[27]
:是一种具有地域特点的原生态民间演唱形式,广大群众在生产、生活中触景生情,即兴演唱,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真切地反映出当地人民的生活、生产状态,是康南广大人民集体创作成的民间音乐作品。[28-29]
康县现任领导
康县主要领导(截至2012年) 职务领导
县委书记县委副书记县委常委文元旦、易红斌、冯继才、杨永贵、张树斌、蒙艳琴、张小虎县人大主任县人大副主任周绍强、卢云青、赵金耀、杨波县长副县长杨永贵、廖五洲、郭力逢、靳文君、马克军县政协主席县政协副书记李旭、林晓峰、李树荣、胡峰涛
.中国康县·甘肃省康县政府门户网[引用日期]
.网易新闻.[引用日期]
.康县新闻网(中共康县宣传部 主办)[引用日期]
.中国甘肃网(中共甘肃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主办).[引用日期]
黄俊武,雍维铭.《康县志》.甘肃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12月 ISBN:7-226-00518-2
.康县新闻网(中共康县委宣传部主办)[引用日期]
.中国甘肃网.[引用日期]
.中国农业部. [引用日期]
.中国康县·甘肃省康县政府门户网[引用日期]
.新华网[引用日期]
.中国康县·甘肃省康县政府门户网[引用日期]
.中国康县·甘肃省康县政府门户网[引用日期]
.中国甘肃网(中共甘肃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主办).[引用日期]
. 康县新闻网(中共康县委宣传部主办)[引用日期]
.中国茶叶网(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办).[引用日期]
.网易新闻. [引用日期]
.康县新闻网(中共康县委宣传部主办).[引用日期]
.康县新闻网(中国康县委宣传部主办).[引用日期]
.中国康县·甘肃省康县政府门户网[引用日期]
.中国甘肃网.[引用日期]
.甘肃省康县政府门户网[引用日期]
.甘肃省康县政府门户网.[引用日期]
.中国甘肃网(中共甘肃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 主办).[引用日期]
.中国甘肃网(中共甘肃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主办).[引用日期]
.康县新闻网(中共康县委宣传部主办).[引用日期]
.康县新闻网(中共康县委宣传部主办).[引用日期]
.康县新闻网(中共康县委宣传部主办).[引用日期]
.康县新闻网(中共康县委宣传部主办).[引用日期]
.康县新闻网(中共康县委宣传部主办).[引用日期]
.中国康县-甘肃省康县政府门户网[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成县天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