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城市规划概念的概念和工作层面

【摘要】: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至关重要。一定程度上它反映了一个结构工程师的设计水平,下面就这两个问题谈一下本人的一点看法。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甄娜;;[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立山;;[A];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学术年会暨第二届民族建筑(文物)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会议文件[C];2008年
吴志成;;[A];2007年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成立三十五周年纪念专集暨年会论文集[C];2007年
郭嵘;吴松涛;曾菁;;[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侯永强;季贵斌;;[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年
容柏生;;[A];计算机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第十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谢凌姝;罗靖;;[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赵中元;鞠玲;魏正;;[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许允恒 英国纽卡素大学建筑系;[N];中华建筑报;2010年
记者 牛建宏;[N];中国建设报;2006年
记者 辛向东 通讯员 段海英;[N];大理日报(汉);2006年
穆秀玲?张鸣岐;[N];天津日报;2008年
记者 杨德林 韩超;[N];德州日报;2010年
本报记者 陈竑 见习记者 王纯毅;[N];广东建设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余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张涛;[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订购知网充值卡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现阶段我国城市概念规划的理论研究

现阶段我国城市概念规划的理论研究

摘要: 对国内外现阶段概念规划的实践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有关概念规划的理论,以实现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健康、有效的开展.  

相关论文(与本文研究主题相同或者相近的论文)

同项目论文(和本文同属于一个基金项目成果的论文)

您可以为文献添加知识标签,方便您在书案中进行分类、查找、关联

本文大概1500字,读完约5分钟

说到城市设计,一定要讲到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这是我们在大学里必须要学习的课程;对于注册规划师,此次课程可以先跳过近百年来城市发展的一个个历史脚印,把关注点聚焦在对城市设计的概念解读中。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作者系盘古智库学术委员,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英国《不列颠百科全书》、美国《当代城市规划》、中国《中国大百科全书》都对城市设计做了相关的解释和定义,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制度,不同的规划模式和管理方式对于城市设计所提出来的概念是不一样的。另外,建设部出台的《城市设计(工作)管理办法》中对于城市设计又有一个新的框定:“城市设计工作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传承历史文化,彰显城市特色,构建宜居环境为目的,通过对城市空间秩序、建造环境品质和城乡景观风貌的构思和控制,提升城市竞争力,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

从对这些概念的解读中,我们可以把握到几个关键词,并对城市设计的定义做一个相对系统而完整的归纳,即“城市设计是城市体型的一种塑造,是城市空间组织的一个方法,最终通过一系列的美学表达空间环境”。

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经过了很长时间,也有不同的学科门类介入,形成了相对多样化的理论基础。我在此对国外近代城市设计思潮做了一些归纳和罗列,比如空间形式理论、现代城市功能理论、田园城市与新城设计理论、场所文脉理论、人文社会设计理论、自然生态设计理论、设计过程理论、城市设计整体理论。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城市设计在百年的发展变化当中,实际上遵循着一个很重要的主线——从实体空间设计逐步走向了一个政策化设计。

对国际上的城市设计发展做简要梳理后,我想要讲的更多的是“中国的城市设计”。中国的城市设计从八十年代开始至今,经历了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实验探索期——纯粹空间形象的设计

背景:经济发展开始从计划向市场转型;

城市建设重点是弥补缺乏的各类设施

目标:解决城市美化问题,追求良好的视觉效果

与法定规划关系:三维空间设计

发展繁荣期——介入法定规划的设计

背景:南巡讲话与沿海大开放;《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出台

目标: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生活质量和城市景观的艺术水平

与法定规划关系:指标推演、形象展现

转型创新期——突破法定规划的设计

背景:特大灾害;《城乡规划法》出台

目标:更加关注社会平等、公众参与、人文特色、

尺度:宏、中、微观尺度

与法定规划关系:战略研究、互动衔接

变革融合期——与法定规划融合的尝试

时间:2016年—至今

背景: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城市设计地位提升;《城市设计管理办法》出台

目标: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建立完整的空间设计、导引、管控体系

尺度:宏、中、微观尺度与法定规划关系:尝试融合

城市设计与法定规划的融合从第三个阶段就已经开始尝试,采取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到了第四个阶段,我们开始探求是否能够产生一种“真正的融合”。在此过程中,我们也必须考量所遇到的一系列困境:无法定地位、无编制规范、无实施程序,等等。因此,如何去构建一系列完整的体系和设施与城市设计相对应,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

在住建部出台的《城市设计编制办法》里,实际上比较清晰地描绘了这样一个相应的体系框架,如下图所示,城市设计体系分成三个层级:总体城市设计——区段城市设计——地块城市设计,而且每个层级都与法定规划建设体系有相应的衔接和融合。

但是,这样一个对应关系或衔接关系是否合理?我将在后面的论述中逐一解释。由此也引入下一个问题:城市设计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与法定规划究竟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融合的?

关于城市设计的几个思考

首先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城市设计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我做了几点归纳:1)城市美学诉求是第一位特征;2)对城市空间特征进行塑造和强化;3)与城市社会经济特征紧密相关,与城市特定环境的市场因素紧密相关,与社会发展是不可分割的。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看出:城市设计独有的市场特性,将是与我国法定规划体系中带有市场经济属性内容的重要结合点,尤其体现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

城市设计是一个空间的发展目标,具有强烈的地方性。国家法定总体规划编制虽然在一定层面上代表着地方的意志,但更多代表着国家在社会经济发展总的计划体系之下对于地方的要求;而城市设计则是从地方角度入手,从地方视角着眼,因而具有相当强的地方属性和地方特色,包括空间结构、建筑布局、蓝绿空间、城市交通、慢行休闲、高度形象、用地布局等等。另外,城市设计以落地实施为最终目标。也就是说,城市设计最终要实现空间发展的核心目标——建筑/设施/空间形象要落地。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城市规划设计概念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