馋宝宝的水水

热门推荐: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点击关注崇明旅游,发现更美的崇明
  “捞鱼摸蟹败家精,大米粞饭吃脱三四斤。”、“六月六,卖点肉督督;七月七,煎点烤吃吃。”,崇明话讲究押韵和节奏感,并且运用对偶等修辞格,加上形象、生动的吃食文化元素,光是听一听,就让人馋得馋吐水答答滴。
  捞鱼摸蟹败家精,大米粞饭吃脱三四斤。
  ▲崇明人住在南海和北海(崇明人称长江南、北支为南海和北海)边的人家,平时要改善一下伙食,就拿着渔网下海打渔,捕获的鱼儿烧好后鲜嫩无比,一家五六个人大开胃口,大米粞饭自然吃了四、五斤。这里说的“败家精”是调侃的话。
  六月六,卖点肉督督;七月七,煎点烤吃吃。
  ▲农历六初六,天气炎热,农民休息在家,改善伙食,卖点肉吃吃;七月初七,是乞巧节,旧时崇明新嫁娘,到了这天,用面粉做成烤(油煎小面条),拿到娘家分食,以示小夫妻经得起时间考验,生活和谐,白头到老。
  青囊鸡,白肚皮;烧来吃,要注意;多烧烧,心不疑。
  ▲河豚鱼脊椎两边是青色的,圆鼓鼓的肚子是白色的,滋味鲜美,有如草鸡,故崇明人把河豚鱼又叫“青囊鸡”。这段语录只是提醒吃河豚鱼者当心中毒。
  草头搂面鱼,白是白来绿是绿;黄瓜炒青虾,青是青来红是红。
  ▲这是用色彩描述崇明两道土特产菜肴。草头即苜蓿,也叫金花菜;面鱼,即面丈鱼。20世纪40、50年代,“草头搂面鱼”,是崇明人年年吃得到的美味。至于“黄瓜炒青虾”,现在已经进入宾馆餐桌。
  唐家甜头牛角瓜,青皮青肉小麦瓜,吃出来,呒拉话。
  ▲唐家甜头瓜、牛角瓜、青皮青肉瓜、小麦瓜,以及十轮瓜等都是崇明土地生长出来的菜瓜的各种名称,它们和西瓜一样,成为崇明人的消暑蔬果。
  糟黄花郎吃勒出,虾米炖蛋拿勒出。
  ▲旧时崇明人家家多用酒糟腌黄花郎鱼,既是必备的咸菜,又可作为招待宾客的备用菜。这两句话运用了互文修辞格,即糟黄花郎吃勒出、拿勒出;虾米炖蛋拿勒出、吃勒出。如今这两道崇明土特菜已成为酒家宾馆的美味菜肴。
  大米粞饭茄脚柄,越吃越得劲。
  ▲在物质条件匮乏的年代里,崇明人主食是玉米,把它放在石磨里磨碎磨细,叫大米粞,做成的饭,叫大米粞饭;茄子是夏秋主要食用蔬菜,茄子吃了,留下的茄子柄,又叫茄脚柄,人们舍不得丢弃,就把它用盐一腌,做成咸菜,吃起来用劲咀嚼才嚼得碎。在饥贫交迫的日子里,能吃到“大米粞饭茄脚柄”,自然吃得很有滋味了。
  番瓜大米粞粥,一顿吃脱一尺八镬。
  ▲崇明农村旧时家家种植番瓜,作为副食。番瓜大米粞粥,既有甜味,又有糯性,但不耐饥,于是一家人互相鼓励多吃点,于是把一尺八镬(铁锅子直径有尺四、尺六、尺八以至二尺之分,尺八镬指大锅子)大锅子里的番瓜大米粞粥吃光。
  近期崇明旅游热门资讯
信息来源:上海崇明
  崇明旅游
  一段心灵邂逅自然的旅程
  想要了解崇明旅游的更多信息,可关注崇明县旅游局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崇明旅游”,或登陆崇明旅游网.cn,或拨打崇明旅游咨询电话:021-查询。
  活动、游记、美文、美图投稿请发送至公共邮箱:,我们会根据投稿规则给予相应奖励。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旅行作家 ,自由撰稿人,搜狐旅游专栏
环球旅行作家、绿色生活家
旅游名博,搜狐金牌自媒体人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旅游达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馋宝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