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荣" "源"开头七字荟聚牌坊棋牌源代码对联.

香港(中国):+852-
境外:+86-21-
&&&最佳旅游城市最佳旅游景区&热门城市&&游记正文
天数:1 天
时间:2 月
人均:300 元
和谁:夫妻
作者去了这些地方:
前言:关于本次江西景德镇之旅,本并不在今年出游计划之内,原计划正月初七可能已经回单位上班,但一个意外,却改变了行程,此次浮梁时值春节期间,天气颇为多变,天空中时而飘下零星小雨,同时也是寒风飕飕,让本次出行的人颇感几分无奈徒添几分惆怅,回家后慢慢整理参观时所拍摄的照片、最终有感而发的写下了这则游记。【地理位置】浮梁古县衙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北部,距离市区大约8公里,浮梁县昌江边县衙路。【门票介绍】一、景区开放时间:旺季(4月1日-10月31日) 8:00-18:00淡季(11月1日-3月31日) 8:30-17:30二、网上订票须知: 1、网上只能订购成人票,学生票及其他优惠票需在现场购买。 2、下单时间:提前一天预订,如预订当天门票,3小时后才生效。 三、门票价格: 50元。四、温馨提示: 1、 景区需二次认证验票,请保管好门票。 2、门票入园后即失效,出园后再入园,需再次购票。 3、游览时最好有导游讲解,景区内导游根据讲解水平50-70元不等。五、特惠政策: A.免票政策:儿童身高1.2米以下免费;70周岁以上老年人、军官、导游凭有效证件免票。 B.优惠政策:儿童身高1.2-1.5米在景区售票处购五折优惠票。 学生凭学生证在景区售票处购六折优惠票。各大旅行网站也有门票可以预定。【古县城简介】浮梁旧县城始建于唐朝元和十一年(公元817年),因水灾,迁浮梁县城于现浮梁旧城处,历经唐、宋、元、明、清诸代至民国四年,长达1100余年。在一千多年的历史,浮梁以瓷茶互利、农工商并举的经济格局在各个时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多次被钦点为五品县衙,唐朝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新昌改名为浮梁,为上邑(即五品官衔);县衙内存有一块乾隆33年的“奉旨碑”--- “特调浮梁正堂加五级”;明间背檀坊下书有“钦加同知衔,赏戴花翎权知浮梁事张,毛公建” ,钦赐五品,为中国品位最高的县衙。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商人重利轻离别,前月浮梁买茶去",指的就是今天的景德镇浮梁县。其实浮梁早在唐朝武德年间设县时就设有五品县官,原因是这里盛产茶叶,唐代初期就是全国最大的茶叶集散地之一,年上缴茶税占全国的八分之三,宋代开始景德镇瓷税数额巨大,变成全国的制瓷中心,元明清三代朝廷又在景德镇设立御窑厂,重要的官窑制作基地,朝廷派出的督陶官是正三品。但在封建等级森严的皇权社会,正七品的官员是不能直接向正三品官员汇报工作的,于是浮梁县令得以正五品衔。现存浮梁古县衙,建于清朝道光年间,距今 170年,占地64495平方米(95亩),规模宏伟,是我国江南唯一保存完整的封建时代县级衙署,有“中国第一县衙”、“江南第一衙”之美称。现保留中轴线上的照壁、头门、仪门、衙院、大堂、二堂及三堂,基本保持了县衙原有风貌。整座建筑坐北朝南,错落有致,廊道相接,浑然一体,庄严和轻松并存,厚重与俏雅生辉。游历古县衙,在欣赏“奇妙”建筑艺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封建衙门官府威严气派。【行程路线】日早上7点从江西农业大学出发,沿G6001南昌绕城走S36得昌高速,到万年枢纽转G35济广高速,至景德镇枢纽在转G56杭瑞高速,到景德镇北互通下高速,往浮梁方向即可。全程约220公里,大约两个半小时。【注意事项】1、景区停车场停车需要付费五元。2、如果不想在停车场或游客中心走路到古县衙,可以做游览车,或自己开车进入古县城不过需要交20元通行费,个人觉得还是走路为好,可以边走边看。【景点线路】
本想在网上预订可以省五元钱,不过预订需要三小时后才生效,本人没有时间,还是到现场买了全价票。
停好车后,一眼就看见浮梁古县城大门,大门前正中有中国最古老的计时仪器--土圭、圭表、日晷。草皮中竖立着一根石柱,走进一瞧,竟然是古老计时仪器土圭:土圭是是一种构造简单,直立地上的杆子用以观察太阳光投射的杆影,通过杆影移动规律、影的长短,以定冬至、夏至日。“尚书·尧典”中记述土圭始于尧帝时期,即公元前年,至迟在公元前7世纪掌管天地四时的官吏已使用土圭分出二分二至,确定一年为366天。到殷商时代(公元前年)测时已达到相当高的精度,其干支记日法一直延用到今天。日晷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
走过景区门口刻着“浮梁”二字的牌坊,只见开阔的广场有一本有浮梁天宝大理石雕刻而成的一本书,这本书记载着浮梁一千六百年的要事珍闻,书后一条笔直的瓷板画直通前方的城门,远远看去很是壮观。低头看,你会发现地上长达几百米的瓷板上用图文介绍了浮梁和景德镇的悠久历史,包括城市的演变、陶瓷的发展史、重要任务和大事记等等。一路走来,不仅不会觉得闷,而且能对当地的历史文化有个大致的了解。
右手为一排仿古建筑。
走近一瞧,果然仿古建筑内全是关于浮梁茶的店铺,可惜是春节期间,竟然没有一家店铺开门。
于是我们顺着中线前行,只见眼前呈现着一座长达312米,以贴地瓷砖建造的浮梁历史文化长廊,由216块青花瓷板铺就而成。该历史文化长廊以贴地文化瓷砖展示千余年来浮梁的典故、历史和相关事迹,充分展示浮梁文化的发展历程,突出不同时代的文化内涵,以多个板块表现浮梁瓷、茶文化的源远流长和由古代文化走向现代文化的演变过程和发展趋势。在这里既可以享受茶文化的熏陶,也感受瓷艺术的丰富。两边铺筑雨花石健康道,以精湛的陶瓷艺术、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美丽的园林景观构成了世界独特的风景线。
行走在历史长廊中、、、、
这就是一本史书,上面记载着浮梁的历年历代的历史名人和浮梁的沧桑变化。
略显巍峨雄伟的城墙;
左右角楼;
该县衙城门楼高 15.6米,由城墙、主楼和角楼组成。主楼座落在8米高的城墙之上,更显其巍峨高大,雄伟壮观。城墙巍巍耸立,下筑券门洞 ,洞顶甚高,底阔3米多。城墙内外两侧,各有砖砌台阶,曲折通上墙顶。墙顶四周砖砌围廊,中部为主楼。门楼面阔5间,进深3米,重檐三滴水,歇山顶。三层檐下,四周有红色廊柱。上两层廊柱间置木栏板。楼内无柱,梁架结构简洁,联结严实。城墙两侧各有一角楼互为对称。主楼与角楼是城内唯一的高层木结构建筑。登上城门楼可一览古县衙美景,令人心旷神怡。
城门券门洞目前可通过汽车;
城门券门洞上“浮梁”两字为明朝著名书法家董其昌所写;
走进城内看见一指示路标,非常简单醒目,我们按照指示沿青色石板路向误判县衙走去。
沿途右手全是仿古建筑,左手封闭,大约是在修缮。
左手路旁正在修缮的老宅;。
沿街店铺全是售卖瓷器。
店内瓷器价格都不贵,喜欢的可以买几个带回去作纪念。
沿着一片徽派小商铺,大约前行500米遇到岔道口,往右大约几十米可去到,往前约一二百米便是古县衙。我们决定先去古县衙,前行来到了三座牌坊前,只见三座牌坊均为"三间四柱"形式竖立在要道上。据考证牌坊是由棂星门衍变而来的,开始用于祭天、祀孔。棂星原作灵星,灵星即天田星,为祈求丰年,汉高祖规定祭天先祭灵星。宋代则用祭天的礼仪来尊重孔子,后来又改灵星为棂星。牌坊滥觞于汉阙,成熟于唐、宋,至明、清登峰造极,并从实用衍化为一种纪念碑式的建筑,被极广泛地用于旌表功德标榜荣耀,不仅置于郊坛、孔庙,以及用于宫殿、庙宇、陵墓、祠堂、衙署和园林前和主要街道的起点、交叉口、桥梁等处,景观性也很强,起到点题、框景、借景等效果。
抬眼可见至于县衙右边的红塔,它是一座九层的古塔,它大概是景区中看上去最古老的建筑了。
现代城市建设中牌坊则多被用为有传统特色的标志物,建于风景区或街区等入口位置。
独自一人穿行在牌坊中,仿佛已经回到几百年前、、、
牌楼从形式上分,只有两类;一类叫"冲天式",也叫"柱出头"式。顾名思义,这类牌楼的间柱是高出明楼楼顶的;另一类"不出头"式。这类牌楼的最高峰是明楼的正脊。如果分得再详细些,可以每座牌楼的间楼和楼数多少为依据。无论柱出头或不出头,均有"一间二柱"、"三间四柱"、"五间六柱"等形式。顶上的楼数,则有一楼、三楼、五楼、七楼、九楼等形式。
穿过牌坊走近县衙,远看便是一片中国汉族徽派传统民居建筑,一组照壁迎面而来,照壁一般面对大门,起到屏障的作用。不论是在门内或者门外的照壁,都是和进出大门的人打照面的,所以照壁又称影壁或者照墙。照壁上有蝙蝠、莲花、如意云纹组成的纹饰图,“蝙蝠”取谐音,希望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莲花则寓意为官清正廉洁之意。
左手这株桂花树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竟然是四棵桂花树镶嵌而成。最老的一棵桂花树已生长一千二百年。在千年桂花树的哺育下,三棵小桂花相依生长,美轮美奂。其中有棵小桂花树竟由千年桂花树的腹中生长,此种生长方式非常独特,世上少有,可谓"母子连心、姐妹携手、四代同根、千年奇桂"……真是没有一定的想象力是看不出这四棵桂花树。
县衙大门左右各竖立一块碑文,分别是2010年“重修浮梁县署碑记”和2013年“浮梁县署景区全面升级改造碑记”
据考证浮梁县衙始建于唐代元和十一年(公元817年),一千多年来,屡毁屡建,最后一次大修是在清代道光年间(1821年)。现在能看到的县衙,就是距今已近二百年的光绪年间古县衙。1916年,浮梁县治迁于景德镇莲花塘之后,县署被弃用,解放后先后被改作学校、工厂,幸免破坏,这不能不说是浮梁之福。
一看在八字形式样的衙门,立马我就想到一句古话“衙门八字朝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据考证,古代几乎所有的官衙大门左右,都要列两道砖墙,沿门侧呈斜线分列往左右前方伸展,像个“八”字形状。大门敞开不闭,砖墙似乎也成了两扇门板的延伸,这就是“衙门八字开”的由来。其实官署衙门的这种“八字墙”的建筑,除了显示官衙的尊贵、威严之外,还有另外一种用途。这要从古代州县衙门的职责说起,古代的官员以其官职各司职守。但到基层州县一级,所掌职司,没像现在这样分那么多的机构。古代的州县衙门的司职掌包括劝农、理财、狱讼、兴学、治安、工程建筑、水利等。国家最高统治者皇帝的一些劝农、教化的“圣谕”,各上司衙门下达的需要向民众告知的公文、本县长官发布的告示、禁令等都要在“八字墙”张榜公布,“八字墙”也就成了衙门“公告栏”。特别是皇帝的“圣谕”要张挂于右边的“八字墙”上。为了引起民众的注意与重视,在恭迎“圣谕”时,还要笙箫鼓乐吹吹打打地举行隆重的仪式。为了使老百姓理解“圣谕”的文字内容,还要组织专门人员在衙门前进行宣讲。其实这条谚语只是告诉我们:过去官府腐败,只贪图百姓的钱财,就是正常诉讼,没有送礼也是办不出事情的。其实在当今这个社会,有些地方部门也是如此,这大约也是目前中央加大反腐力度的原因之一吧。
浮梁古县衙,是我国江南唯一保存完整的清代县级衙暑,有"江南第一衙"之称,现保留有头门、仪门、衙院、大堂、二堂及三堂,基本保持了县衙原有风貌。整座建筑布局多路,错落有致,廊道相接浑然一体。整个设计给人的感觉是庄严和轻松并存,厚重与俏雅生辉,建筑艺术实为"奇妙",同时也显示出封建衙门特有的那种官府威严气派。
抬眼看去只见浮梁县署的头门立柱上迎面悬挂着一幅对联,“治浮梁一柱擎天头势重”;“爱邑民十年踏地脚跟牢”。上联意思是:身为治理浮梁的地方官,上受皇命重托,下系百姓安乐,要做到既不负天子之恩,又不失百姓之望,重任在肩如同顶天之柱;下联意思是:作为地方官要爱民如子,脚踏实地勤政为民,在职位上干三届十年,清除社会积弊,为百姓谋福祉,做一番事业,站稳脚跟。在大门的楹联写道:“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头过;门庭豁开江山常在掌中看”。这是引自宋代朱熹在福建漳州任知州时为白云岩书院题写的对联,上联愿意是形容学者两袖清风,可昭日月;下联是形容学者读书品万物识时局。这里是指胸怀国家,衙门经常敞开,为百姓办事,要从大局考虑。据说当年温家宝总理在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会上也引用了这句话来勉励参事、馆员们。
衙门是登堂入室的必经之所,县衙作为一级行政机构,在封建社会实际上同时也是司法机构,如此重权在握之地,门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县衙又叫衙门。可见“门”对县衙的重要性,正因为它如此重要,所以衙门难进,俗话说“自古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由此可见,要进衙门办事,要有经济做保障。 衙门右侧置一大鼓,在古代各级地方衙门口,都设置有一登闻鼓,供老百姓鸣冤报官之用。登闻鼓乃古代衙们中的设施,又叫喊冤鼓。所谓击鼓鸣冤就是指这登闻鼓。知县听到鼓声后立即传唤击鼓人,上堂受理。如果案情重大,知县会立即升堂审问。若事情细微,即行刑讯,以肃法堂,可以想像,当时击鼓鸣冤也是要担风险的。
衙门左墙边立着两块青石碑,分别刻着“诬告加三等,越诉杖五十”。一般在清代县衙门外多立有这两块石碑,道光1821年《读篡条例》规定若有人越过本县衙这一级赴上一级径赴上司衙门申诉,即使案情属实也要杖五十,或将本人并代书诉之人一律按“光棍”例治罪,(民间所说的地痞无赖之流,从元代就称“光棍”,到明清两代,“光棍”已成为对地痞无赖的通称。明代最早出现严惩“光棍”的条例,在1464年。光棍问罪明白后处以笞刑、杖刑或徒刑。若再犯,从重惩处,或充军或发口外为民。清承明制,顺治三年(1646年),清朝颁行《大清律集解附例》,这是清朝第一部完整的成文法典,明代严惩光棍的条例也被顺治律例所承袭。)但是如果知县规避责任,擅不受理诉讼案件,则是一种失职行为,对此也要追究惩处,县官对承办案件,延误推诿者,罚俸禄一年。据查,明清两朝对越级上访控制就非常严格,特别是对“京控”告御状的,惩罚就更加严重。《大清律例·刑律·诉讼》“越诉”条例有15项细则,其中一条规定:“擅入午门、长安等门内叫讼冤枉,奉旨勘问得实者,枷号一个月,满日,杖一百。”来京越级上访,被抓住后首先戴上刑具关上一个月,期满后再杖打一百。如果是集体越级上访,“聚众击鼓者”,首犯“发边远卫所充军”,其他各降一等发落。如果查出背后的主谋,即使其未随京上访,“亦照首犯治罪”。越级告状的先要被打五十杖,还有可能被治罪,就凭这几点,我想在古代,越级告状的平民百姓肯定是少子又少。我国从日起,信访部门就不再接待越级上访,新的条例出台就意味着,我们国家也开始控制越级上访了。还好没有规定“越诉杖五十”,不过通过网络、邮件等形式进行信访则不受限制。
一看大门没有检票人员,心中一阵懊悔,这五十元花的冤,刚走过检票口,右边房间就窜出一位女工作人员,把我们拦下,问我们买票了没,我反问道,你人都不在,我以为不用检票,她还振振有词,这么冷我坐在房间里看着,检好票她又缩回房间,我们继续向前行。
穿过头门,踩在古老的青石砖上,同时也就把我带进到历史当中。我们现在进入的是县衙第一进院落,可看见正中位置为仪门,东西各有一排房间,这就是赋役房,也就是收取赋税钱粮的场所。分别为瓷税、茶税、矿税、户税、盐税、碳税房;
路旁有一块青石,名曰上马石,上马石起于秦汉时期,相传西汉的王莽个子矮小,不易上马和下马,开始竖立上马石,以后就成为风尚。特别是清代最为流行,成为一道风景。古代官员都是有等级的,所以上马石也有等级。清代朝廷规定:满洲官员出门,无论文武,均需乘马,以不忘先祖遗风,清官员有“前引”,“后从”的定例,即主人外出时,奴才和仆从也要骑马,前呼后拥地跟随,即使后来主人们乘车、乘轿,仆人也要骑马左右跟随。所以,旧时北京的府第和大四合院、大会馆的门前都在左右有上下马石。住宅门前有没有上下马石也是宅第等级一个划分标准。二是上马时真离不开它。每当主人欲外出时,仆人便牵马备鞍至上马石前,主人上上马石的两步台阶,就可以轻易地脚登马蹬、骑上马背出行了。假如主人年高上马不便,上马石则可帮他大忙。门前的两块上马石,一块是供主人出行时登高上马用的,另一块是供主人归来时下马用的,但不叫下马石。因为旧时,下马是不受听的。这一点,负责牵马的仆人是最知情的。上马石多为汉白玉或大青石质地,一石分两级踏步,第一级高约一尺三寸,第二级高约二尺一寸,宽一尺八寸,长三尺左右。住宅门前有没有上下马石也是宅第等级一个划分标准。上马石侧面呈L 形,长约四尺半,宽约二尺,高近二尺。底为须弥座,边框饰祥云纹饰;一级踏台长方形,朴素无华,长约二尺半;二级踏台比一级高约一尺,平面二尺正方,周边雕塑出繁缛精美的纹饰的锦缎和金钱,寓意"锦绣前程""福在马前(钱)"或"马上前(钱)程"。
穿过赋税房来到了仪门,也就是衙署第二重门,仪门是县衙的礼仪之门,取孔子三十二代孙孔颖达《周易正义》中"有仪可象"之句而得名,是坐轿、骑马的起止点。仪门在古代称为桓门,汉代府县治所两旁各筑一桓,后二桓之间加木为门,曰桓门。宋避钦讳,改为仪门,即礼仪之门。明清衙署第二重门通称仪门,是主事官员迎送宾客的地方。凡遇皇帝和皇后寿诞、春节、冬至等节,知县都要提前率领僚属吏员,身着朝服、朝冠,在县衙大堂练习礼仪,仪门之内张灯结彩。每逢乡试,从县衙大堂开始扎上龙门,结成彩楼,直到仪门,再从仪门往外,搭上彩桥。新知县到任要祭仪门,新知县接印时先登仪门行一跪三叩首礼,"护日月"(救护日食、月食的典礼)按礼部的勘会通知,提前在仪门至大堂之间张灯结彩,搭设花门彩棚,日食、月食那天在仪门内置金漆大鼓一面。而遇忌辰,皇帝和皇后、印官的父母丧日,县衙仪门外则供设忌辰牌位。可见仪门是典礼、庆贺、祭拜的重要场所。《明会典.官员礼》记载:凡新官到任之日,至仪门前下马,由迎接官员迎入仪门之风。府治喜庆大典,皇帝临幸,宣读诏旨或举行重大祭祀典礼活动时,也要大开仪门。清末,为避宣统溥仪之讳,一度将仪门改为"宜门"。仪门既为礼仪之门,平常是不开的,人们出入府衙,走的是东侧便门,即府衙仪门之东配房,当年修缮县衙时。通过对府衙东便门室内地面发掘清理,我们可以看到东配房内的石板已磨得光滑凹陷。根据古代制度,府衙仪门之西侧还有一座配房,即"鬼门"。大多数衙门署只是一间而南阳府衙"鬼门"则与仪门东配房一样,都是制如仪门一样,三间五架,只是高度略有下降。清代,包括一些蒙古王府在内的较大王府也多有仪门,如北京的恭亲王府、漠南蒙古的达尔罕亲王府、喀喇沁郡王府等。
仪门正联“工堪比官,斧斤利刃随手携来因材而用; 医可喻政,硝磺猛剂有时投下看病何如:。这幅对联出自于江苏无锡知县武承谟,武承谟,字邵孟,号逸溪,清朝盂县西小坪村人,康熙三十八年已卯科举人,康熙三十九年庚辰科进士。康熙皇帝曾钦定他为"天下第一才子"。这幅对联述说着是:为官当如木匠,根据材料的实际情况决定取舍,以工喻官,讲的是自己到任后选贤用能,人尽其用;从政亦如行医,讲的是辩证施治,对症下药,以医喻政,讲的是自己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同时对沉疴积弊要敢下猛药。仪门背后有一联曰:“视民如伤,浮邑苍生皆我子;修己以敬,东林前辈是吾师。”这也是无锡知县武承谟写的,意思是:看待老百姓如同看待自己的伤病一样,应小心呵护,老百姓就如同是自己的儿子;磨练修养自己,应该谦虚谨慎,敬重公职,要把东林书院前辈当作良师榜样,时时勉励自己。以上两幅武承谟创作的廉政对联佳作,就是他任无锡知县时的工作思路,表明自己的官风、心迹及政愿。今天读来虽然带有一种"官本位"的价值观,但他为政宽简,不事苛薄,所到之处能知百姓疾苦,仍然发人深思。
仪门两旁挂有“县治之图”和“县城之图”可以让我们了解县衙分布图和当时县城管辖地域等情况。
穿过仪门东侧便门,只见左右两侧为县衙六房(吏、户、礼、兵、刑、工六房)构成的廊道,并与府衙大堂相接,混然一体。“六房” 是按中央六部对口而设之州县官衙办事机构,一般由知州或知县委派幕宾代管,具体办事人员为胥吏,正式之名称为典吏。故“六房” 实际是泛指典吏,也可作为典吏之代词。直接对县令负责。六房又依纵横分为左右列和前后行。纵排是左列吏、户、礼三房,右列兵、刑、工三房;横排是吏、兵二房为前行,户、刑二房为中行,礼、工二房为后行。这里也昭示了封建社会无处不在的森严等级。它即是政治的体现,也是思想文化的潮流。六房之每房有房首,即为主之典吏,亦称掌案或总书。六房之公事繁简轻重不一,而以刑、户两房最为繁要。刑房主管民刑案件的票案、勘验、堂审、关押、文稿起草及归档等事, 除房吏外, 其下更有管年、帮手、狱卒、仵作、稳婆、刽子手等人;户房主管赋税征收、催比、交纳、解运,仓储管理,民间房屋土地买卖、文契过户、纠纷处理,以及经办荒歉缓免赈济等事;吏房经办吏胥的升迁调补、登记本州县进士举人等在外地任官情况; 礼房主管祭祀、庆典、儒学教育、生员考试以及主官出巡仪卫等事;兵房主管丁壮及马匹征集与训练、城防、剿匪以及驿站、铺兵等事;工房主管蚕桑、织造、公署修筑、水利兴修、银两销铸等事。故时人有以“富贵威武贫贱”六字谑指六房, 意即“户富”、“吏贵”、“刑威”、“兵武”、“礼贫”、“工贱”。清代州县额设之典吏与衙役,数量有限,其中典吏一般是十至十二人,少者仅六至八人,多者不超过十四至十六人,称为经制之吏。
房梁精美木雕、
院内中的这口古井应该也是就是这座衙署悠久历史的见证。
仪门后约有40米左右长条古路面甬道,直通大堂,大堂又叫公堂、正堂,也叫“亲民堂”。大堂是县衙的主体建筑,这里是知县举行一些重大典礼、审理重大案件、迎送上级官员的厅堂。只见该堂面阔五间,体现了五品县衙的气势。 大堂有三幅对联,第一幅“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该联为无名氏撰写的,清代名人魏向恒书写的魏姓宗祠楹联,后为魏姓宗祠通用联。意思是说:欺骗别人、欺诈百姓就如欺诈苍天,说到头还是欺骗了自己; 辜负坑害百姓,就是辜负坑害国家,你怎么忍心这样做呢?这就说明要清正廉洁,不可负民负国。苍天不可欺,民心不可负!把贪污害民提高到欺天负国的高度,真是掷地有声,充满正气。第二幅楹联是“理冤狱、关节不通,自是阎罗气象;赈灾黎,慈悲无量,依然菩萨心肠”。该联为无名氏撰写的合肥包公祠联,联语概括了包公当官的两大特点:一是治理“冤狱”,能够做到“关节不通”;二是遇到天灾的老百姓,他却“慈悲无量”,有着一副“菩萨心肠。”这样的好官,在封建社会的确少有,老百姓遇到他,真是三生有幸。第三幅楹联是:“法合理与情,倘能三字兼收,广无冤狱;清须勤且慎,莫谓一钱不要,便是好官”。意思说:在履职处事时,要正确处理好“情、理、法”的关系,这样百姓就会没有冤狱了,也就是说施政办案,要执行国法,也要顺应天理民心,合乎民情民意;为官一方必须清廉勤政,而且要谨慎从政,不要说一文钱都不要就是好官,“清、勤、慎”都要做到。这三副对联说明了为官之道,我想就是在当今这个社会,也足够为官者想一辈子了。
大堂两边立着“回避”、“肃静”,设施一应俱全。不过按清朝礼制规定,知县出巡时,只能叫衙役持“肃静”牌在官轿前开道,没有“回避”牌,所以知县出巡,百姓无需回避。正中屏风绘有山水朝阳图(又叫海水朝日图),山正、水清、日明,象征清正廉明,与上悬匾额“明镜高悬”异曲同工,意即告诉百姓本知县办案廉明、公正。 公案上一般会摆放令签、朱笔和惊堂木。公案上的令签有两种颜色,一种是黑色,一种是红色,黑色用于较轻的刑罚,如打板子,而红色一般不动用,只有在判处死刑的时候才使用改。
进入大堂,可见大堂正上方悬着“明镜高悬”的匾额,我查了一下相关资料,找到两种说法,一种是传说包公小时候被二嫂陷害掉入井中,得到一面镜子,滴上鲜血能照出世间魑魅魍魉之人,这就是后来的开封府三宝之一的阴阳镜,包大人就凭这块宝境,夜断阴,日断阳,明察秋毫,查清了无数疑案,为老百姓伸张正义。包公在临死时,怕后任贪赃卖法、残害良民,就把宝镜,命人悄悄悬挂在开封府的正堂之上,才放心地闭上眼睛。后来传到元朝或明朝时,各个衙门的大堂上开始高挂明镜高悬的牌匾,以示官员判案公正廉明,执法严明,判案公正,办事公正无私。另一种说法:据晋代学者葛洪的《西京杂记》记载,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汉王刘邦进入秦都咸阳宫内,见到了数不清的奇珍异宝,其中一块有特异功能的方镜引起了他的注意,此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而倒见;以手扪心而来,则见胃肠五脏;人有疾病在内,则知病之所在;如女子有邪心,则胆张心动。秦始皇常以此镜照宫人,胆张心动者则杀之”。 因此镜出于秦地,故又称秦镜。又因其有察识人们内心世界的功能,凡遇有坏人坏心肠都可照得一清二楚,所以后来人们把善于断案、能看透坏人面目的清官明吏喻为秦镜。但是,人们又痛恨秦代的暴政,不愿把这面宝镜与其联系在一起,于是秦镜慢慢地就被演称为明镜。 后来,那些封建官员,不论是清官,还是贪官、混官、糊涂官,为了标榜自己“清正廉洁”、“公正严明”,便都在公堂上挂起了“明镜高悬”的大匾。
大堂每天会有4场升堂表演(10:00、11:00、14:00和15:30),上演类似审判小偷偷盗、欺男霸女之类的断案情节,县官威风凛凛,挺逼真的,升堂表演到时前往观看即可,无需另外付费。还可以借服装任意照相,10元即可体会一次县官,价格还是挺实惠的。
县官出门乘坐的官轿。
在墙上挂的《浮梁县知县名录》中发现从唐至民国1949年,县官共有347人,直到1925年都没有一任是江西人,可见古时回避制度是多么严格,执行的是多么成功,哪怕是在民国1925年以后有江西人出任县官,但也没有一位是浮梁本地人。
我在墙上挂的《古代县级职官设置及主要职能》中发现衙门当官的只有知县、县丞、教谕、训导、主薄、巡检六人为官员,其他全部是现在流行的“零时工”,由县官根据当地财力和工作需要聘请。想想现在,政府部门是官设的太多,机构多、摊子大,官员多、人满为患,比如听说在中国有的地市副秘书长就有11个,助理达到十几个,实行对口设置机构,中央有什么机构,省、县就有什么机构,甚至到乡、镇都是上下一般粗,最后导致七站八所,从建国初乡公所的七八人,到一个乡、镇公职人员达到250余人,真是不可相比!看来古代官员可谓是以一顶十、以一当百了!
穿过大堂来到一个四合院中,只见二堂两侧东西厢房为知县的书启师爷和刑名师爷办公的地方。
师爷是在封建官僚体制、科举制度和绍兴人文背景条件下产生的一种地域性、专业性极强的幕僚群体。始于明代,盛于清代,没落于辛亥革命前后,在我国封建统治机构中活跃了四、五百年,在政治、军事、司法、经济等方面都起过重要作用。师爷按职责和权属分,可分为:刑名、钱谷、书启、征比、挂号、帐房等师爷。书启师爷:书启师爷是专门起草官府公文和官场应酬书札文字的幕友。相当于近代的秘书、文书角色。因书启事涉公私两面,常有官员喜用亲属,而且一般为母、妻方面的亲属为书启幕友。至于总督、巡抚等有直接上奏朝廷之权的封疆大吏,其奏疏最关官员的荣辱升黜,不是一般书启师爷可以代笔,必须聘请专门起草奏疏的“折奏师爷”,其地位又在刑名、钱谷师爷之上。
刑名师爷是专门帮助官员处理司法审判事务的幕友。刑名最为难学,如何批示呈状,如何分析口供证词,如何运用法律条文,都有专门学问,往往“审判之名在官,审判之实在幕”,实际上是刑名师爷操纵着生杀大权。刑名师爷堂后听审是官员审判案件的“主心骨”。因为师爷没有官方身份,不在公堂上出现,因此对于徒刑以上的重要案件,师爷往往会到公堂屏风后听审。其作用有三:一是发现供证有漏洞,即唤门子传话给主审官,提示如何抓住漏洞,击破案犯防线;二是提醒官员用刑适度,避免意气用事;三是提防书吏在记录供词证词时作弊。因此刑名师爷在幕中居首要位置,束脩也最丰厚。
据说这种房屋天井设计,不但是平时用于采光,更有“四水归堂”,“肥水不流外人田”之意,也是天人合一的体现,中间雨棚甬道平时主要供县官及以上官员通过。
大堂后面就是:琴治堂,属“二堂”,是知县处理一般民事案件,接待上级和外地官员,商议政事的地方。只见堂前抱柱楹联曰:“法行无亲令行无故,赏疑唯重罚疑为轻”,这副楹联中,上联说在为官者执法中,要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不分亲疏远近,不徇私情,才能保证政令畅通。下联说办案时遇到疑难的重大案件查明了真相,就要对举报或出证者重赏;而对一时查不清的疑难重大案件,要从轻发落,留有余地,切莫冤枉好人。可惜为官者又有几个能真正做到!
天井中栽的枣树据说有上百年的历史,我是如何也看不出来,据说是当年县官有意栽植,按比自己能办实事,保一方平安。
据说县衙“琴治堂”的由来,是引用了《吕氏春秋》中的一个典故,说的是:孔子有个学生叫宓子贱,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其是名古筝弹奏的高手,在孔子的学生中,他弹的最好,深受孔子是喜爱,宓子贱在山东单父任县令时没带金银财宝而是带着古筝上任。在大堂上,除了惊堂木,令箭外,还有一个古筝,审案件时,宓子贱身不下堂,一面抚琴,一面问案,每天弹琴取乐,悠闲自得,但他善于用人,知人善任,很少走出公堂,却把单父治理得很好。后任县令巫马期上任后,每天天没大亮就出去了,一直忙到夜里繁星密布才疲惫不堪返回公堂。巫马期为了让工作吃也吃不香,睡也睡不好。大小事情都要亲自处理。好不容易才将单父治理好。巫马期听说宓子贱简直不费什么力气,单父也一样富足,便特意到宓子贱府上求教,探讨治理单父的窍门,宓子贱得知巫马期来意后,微微一笑说道:我哪里有治理的窍门呀,只不过我治理单父时凭借大家的力量,而你治理单父时用的是你自己的力量,光依靠自己的力量治理当然辛苦不堪,依靠众人当然要安逸得多了。巫马期听后才恍然大悟。于是后人便用鸣琴而治来称颂县官知人善任。政简刑轻,就把二堂叫琴治堂了。从这个典故可以看出,宓子贱是有德有才、亲民爱民的好官,而宓子贱“无为而治,善用人之力”理政方略更高一筹。从古至今,在选人用人上应该有许多可借鉴之处,给后人以启迪。
走进琴治堂只见正堂上挂“正大光明”牌匾;“正大光明”,是一个成语。出自宋代大家朱熹的《朱文公文集·卷三十八·答周益公》:"至若范公之心,则其正大光明,固无宿怨,而惓惓之义,实在国家。" 意指心怀坦白,言行正派。正大光明匾额原来是顺治帝所书,康熙摹勒上石,原迹藏于故宫御书初,乾清宫悬挂的是乾隆摹拓的,后来嘉庆年间宫中起火,匾额被烧毁,嘉庆皇帝命人重新摹拓~现在所悬挂的应当都是出自于此。由于它特殊的历史意义和近年来影视作品的不断渲染,几乎成为清王朝衙门里的一大标志。下中一幅楹联“民心即在吾心,信不易孚,敬尔公,先慎尔独;国事常如家事,力所能勉,执其平,还酌其通”,这幅楹联是清嘉庆广西桐城派“岭西五大家”之一的吕璜,他在奉化任知县时撰写了上面这幅楹联。据说此联至今仍悬在奉化古衙署内,警示为政者要想百姓所想,关于群众利益,这样才能不负众望,取信于民;要使人们敬重你的公正,必须做到慎独,在没有人监督时,也要自律;国家的事要像自己家里的事一样尽力去做,办事不仅到平稳,而且要考虑它是否行得通。谆谆告诫,意味深远。
三堂则是知县办公及居住的地方,一些重要案件也常常在此密议,这便是“三堂会审”的由来。
三堂门前抱柱楹联曰“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这幅对联是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内乡知县高以永所撰写的,据悉,对联现就挂于河南内乡县衙博物馆三省堂前;楹联深刻揭示了“官”与“民”的辩证关系。上联是说既然老百姓是自己的衣食父母,就不能忘本,自己也是一介平民,决不能高高在上,欺压百姓;下联是说要不计荣辱得失,而要奋发图强,锐意进取,勤政为民,造福一方。上下联两层意思各有侧重,而实质就是告诫官员要善待百姓、为民造福。作者身系地方官,能够自觉与百姓一等,把百姓看作衣食父母,实在难能可贵,它却很好的诠释了官与百姓的关系。据悉,这副对联曾获多位领导人高度评价。1995年朱镕基到内乡县衙视察时,对这副对联中阐述的官与民,荣与辱、地方官与一地治理的辩证关系给予了高度评价。1999年,江泽民在视察工作途经南阳市时,得知这副对联,也给予了极高评价。日,习近平在山东菏泽召开座谈会时,给市、县委书记们也念了这一幅对联。”他说,对联以浅显的语言揭示了官民关系,封建时代官吏尚有这样的认识,今天共产党人应该比这个境界高得多。意在告诫各级领导干部亲民为民,以民为本,问政于民。
三堂墙壁上悬挂着清代文官服饰和俸禄介绍;
我发现清朝为官者年薪并不算高,因为明清文武官员实行的是低俸禄制,靠朝廷给的银子往往不足以养家,因此征收火耗既能弥补损耗又可以补贴家用,康熙曾公开说:如州县官止取一分火耗,此外不取,便是好官。号称康熙年间第一清官是嘉定知县陆陇其,也要加征四分火耗。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定,贪婪的官吏火耗征到三四钱,最高达到七八钱,百姓不堪重负。“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其主要来源就是火耗。但“火耗”的不断加重引起百姓反对,不利于长治久安。康熙后期不断有大臣上书要求把“火耗”规范化征收与使用。但康熙不愿加税,此事未成。雍正继位后乾纲独断,力图整饬吏治,强化财政,于雍正二年七月宣布在全国实行“火耗归公”。火耗归公就是将火耗改为正式的附加税,各省统一税率,规定火耗征收的比例一般为正税的10%—15%,最高不超过20%。由州、县代收,除此之外不得另外私派。在支出方面由原来州县坐收坐支,改为州县按年将火耗银提解布政司库,再由朝廷按规定下拨银两,作为地方官吏的养廉银和行政开支的补助。 经过六年的努力,雍正在全国各省完成了火耗归公的改革。到雍正末年,国家库存银由康熙末年的八百多万两增加到六千多万两,火耗归公的改革功不可没。“火耗”的由来;从明代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规定所有赋税一律征银。各州县将税银上解国库前,要将老百姓上交的碎银熔炼成标准的银锭,在碎银若连过程中发生的损耗,州县官吏都要分摊到百姓头上,这多缴的部分就叫火耗,用来补偿熔炼碎银孙昊、人工和运输费用。
入内三堂,上挂“清慎勤”牌匾,清慎勤是现今流传最广的"官箴"。意思是清廉、谨慎、勤勉;出自《三国志·魏志·李通传》"以宠异焉" 裴松之 注引 晋 王隐 《晋书》:"﹝ 李秉 ﹞尝答 司马文王 问,因以为《家诫》曰:昔侍坐於先帝,时有三长吏俱见。临辞出,上曰:'为官长当清,当慎,当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后用以为官箴。衙署公堂多书"清慎勤"三字作匾额。 梁启超 《新民说·论公德》:"近世官箴,最脍炙人口者三字,曰:'清、慎、勤。'"两侧楹联:“独立苍茫自忧民,侧身天地更怀君,”这副对联出自诗圣杜甫名言警句。上联“独立苍茫自忧民”出自杜甫诗《乐游园歌》,意思是说:独自一人伫立在茫茫的大地上,自然忧虑人民的生活。过去,南方属南蛮之地,荒芜冷苦,担心自己能否将本县治理得好。 强调的是一种忠君爱国,忧国忧民的思想。下联“侧身天地更怀君”出自杜诗《将赴草堂,途中有作,无寄严郑公》,意思是说:立身在天地之间更怀念君王。过去知县是皇帝任命的,他远离皇帝,就担心君王的安危。
“官不修衙”,是一句古代民谚,接着下一句是“客不修店”。旅客住店当然不必帮店主修店,而在流官制度下,为官一任三年,也是匆匆过客,亦不必修衙。这是民间的说法。但是实质上,“官不修衙”是其权限所决定的,不是你想修就能修的。朝廷对各级官衙有严格的规制,不允许超标;再者,你也没有权力动用财政资金擅自修衙。可是如今社会,各地政府机关大兴土木,大修办公楼,已经蔚成风气。一个市或者县,无论贫富,很少有不兴建办公楼的。在很多地方最豪华的建筑就是政府机关办公楼,很多地方的办公楼是一个组合建筑,有主楼,有广场,还有花园。不建则已,一建则必是巍峨宏丽,高大气派,中国的政府大楼,体现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权力意识。有人甚至说,政府办公楼的兴建,体现了当政者独特的“官本位”思想。
我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是一个民族思想和文化的载体;县衙大堂一般是听诉断狱和公开审理重大案件的地方,二堂是是知县处理一般民事案件,接待上级和外地官员,商议政事的地方。三堂则是知县办公及居住的地方,一些重要案件也常常在此密议,三堂的东房,是知县及其家眷起居之所。西房是侍从的居所,这体现前朝后寝的礼制思想,这也体现出古时传统行政司法文化的两个重要特点,其一,司法与行政合一。其二,家事与国事合一。厢房面积都不大,陈设也简陋,想那当年掌管着富庶浮梁县的县太爷的日子,住得也并不见得奢华。这大概就是自古有“客不修店,官不修衙”的传统,为官一任的知县,也少有对县衙进行修缮的。
明清两代由于实行“南人官北,北人官南”,故为官者一般距故乡都在千里之外,清代虽有所松动,但也必须在500里之外做官,且本省人绝对不允许在本省为官,亲属关系不得在同一地区为官,此种地域回避,明清两代是看得很重的。清两代还规定,五品以下官员,也就是知县上任不许带家属,而且必须在离家乡500里以外的异地当官,且3年任期内不许家眷来任所探亲。每年只有腊月二十至次年正月二十的封印期,有一个月假期回家。平时县太爷的一日三餐也有严格规定,如果没有接待任务,每天吃的工作餐基本是两荤两素。知县公务之余,如有雅兴,也只能在内宅这块小天地里看书,写诗作画,抚琴自娱。特别值一提的是,内宅设有东西客房,是县衙招待上级的地方,接待标准几菜几汤,几荤几素规定也十分明确。古代异地为官回避制的制度是很好的,由于地域回避,加上一任几年便要调动,虽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官员贪腐,但给他们结党营私,编织人情网,大捞银子,在客观上也造成了一定困难。可惜成效却不彰显,明清两代(尤其中后期)仍是吏治腐败,苛政如虎,民怨不已,以致有过辉煌的王朝最终还是败在吏治腐败上。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央领导人对于“腐败亡党亡国”的论述不绝于耳,但真正把它上升到“亡党亡国”高度,从而将反腐作为一种战略,而非仅仅一种策略的,可能只有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习近平强调指出: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目前看来已经初见成效。
穿过三堂来到后门,只见左右各有3间小房,走进一看竟是花厅,就是平时知县回避政务,茶余饭后休息,招待上级和同僚好友的地方。就目前的眼光来看,简直只能用简陋来形容。
看到后花园,这才豁然发现,衙内的所有木制建筑都未经油漆,木材都是原滋原味,找人询问这才得知,据说是道光年间修缮县衙时,国库已亏空,无力再为县衙油漆。此时也正是清王朝走向衰败的时候,有句民谣:道光道光,三年吃糠“可想而知,国家已经到了什么地步。
看了指示牌后我们决定先去县衙监狱看看。
牢狱石砌的外墙上悬着一块的石匾,名曰轩狱。上联:尔违条犯律罪有应得”,下联“吾发奸捅伏歧途指返”。
监狱设在县衙西南边,故称南监,也称虎头牢,高墙外为狱神庙,看守房,高墙内为牢房,刑讯房。"狱神庙"是封建时代设在监狱里的一种庙堂或神案,故而得名。罪犯刚押入狱中时,或判刑后起解赴刑前,都要祭一下狱神。一般明以前"狱神"为皋陶,至清初则换了萧何。明清时期,朝廷希望囚犯通过对狱神的祭祀和祈祷,实现法律道德化与道德法律化,达到认罪服法。更重要的是,狱神还是封建统治者为囚犯设置的一种重要诉求表达渠道和化解矛盾对抗的重要手段。 "狱神庙"前一幅对联“到此间懊悔已迟何苦作事为私 竟敢捉将官里去,出狱后光阴尚在务要循规蹈矩 莫教再入我门来”,古人想的很周到,即使是没有把握好自己的所作所为,进了班房,后悔已迟,出去后,还有时间,要改过自新,回头是岸,千万不要在进来了。
监狱看守房;
监狱房有的有小铁门和小铁窗,还有的竟然窗户都没有;
离开监狱来到主簿大院,该大院左边小院为承发房,两旁房间按天干分布。
右手为主簿厅即为主簿办公和生活起居衙门。
主簿厅官署前有一幅楹联“与百姓有缘,才来斯地;期寸心无愧,不鄙斯民”。该联原为清代名吏余小霞任三防主簿时,他也在官署前贴的一联,封建官吏尚有如此认识,共产党的干部更应恪尽职守、赤诚为民。各级党委应负起自己的责任,以担当无愧于己、以行动取信于民,才能真正让党风好起来、政风清起来、民风正起来。主簿是古代官名,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主簿始于汉代,魏、晋以前主薄官职广泛存在于各级官署中;隋、唐以后,主簿是部分官署与地方政府的事务官,与县丞同为知县佐贰官,明清两代为正九品官员,其职责与县丞大致相同,司掌户籍、缉捕、文书等事务,为六房胥吏之首。
四合院中之天井,采光不错。
主薄厅太师壁上楹联:“剪取昌江半河水,即是浮梁一县花”。此为集句联,上联集自唐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剪取,喻县令的处事敏捷有决断。下联集自庾信《春赋》:“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联语表达了勤于政事,使河阳更为美好的愿望。该联把吴淞改为昌江,河阳改为浮梁,此联妙手偶得,既符合实地,又工整谨严
立柱楹联“流水带鸣琴, 官舍宛如江上宅,小桥通曲径, 吏曹亦是镜中人”,这副楹联告诫自己,官位是不断变动的,不管走到哪里,一举一动,都逃不出老百姓的视野,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形象,留下美好的名声。
主薄厅——天井池
离开主簿大院来到典史厅,典史厅即为典史办公和生活起居衙门。
远见典史厅官署前有一幅楹联“作无品官行有品事,读百家书成一家言”,做官无论几品,但要行有品之事,这才是为官之道。人品重于官品,只有众采博览,通读百书,才能形成自己的见解。 可惜目前中国”官本位“就是一种社会现象。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意味着当官就有尊严,有权就有一切。人们以官为贵,以官为尊,社会上形成了以官职大小衡量人的价值、成就、地位。由此造就一种对权力、官位、官员的崇拜和敬畏,进而导致长官意志、权力至上观念和依附意识及其现象的盛行。官职可以衡量一切。官级不仅影响活人,人死后有没有追悼会、悼词长或短、安葬谁掏钱、安葬在何处,都视官职大小而定。各种会议,甚至是学术会议或专业会议,行政领导都要头排就座,而且特别讲究领导与会级别、座次安排,以至于会议座次安排是政府会议管理的最大学问,企业中的领导与下属也得看他相当于多大的官。官本位现象已经覆盖了全社会,孩子们也沾染官瘾。一个几十人的小小班级,除了班长、副班长,还有学习委员、劳动委员、卫生委员、体育委员、文艺委员,少先队系统还有大队长、中队长、小队长,带官衔的几乎占去班级的一大半。孩子们常常为了多一道"杠"而争得面红耳赤。实在没法安排了,可以当一个科代表。一个孩子当了值周生就高兴了一个礼拜,因为他从来没当过班干部,值周生至少可以过一周的官瘾。有的家长们为给孩子谋个一官半职,还要不惜给老师请客送礼。嗨、还是言归正传、、、、典史是中国古代官名,元始置,明清沿置。设于州县,为县令的佐杂官,不入品阶,即“未入流”。原本职责是“典文仪出纳”。明清两代均有设置典史,是知县下面掌管缉捕、监狱的属官。典史属于未入流(九品之下)的文职外官,但在县里的县丞、主薄等职位裁并时,其职责由典史兼任。不过由于治安职责重要,任何县份都要设置,倒是个不可缺少的官职。典史在县衙门里排行第四,常称“四堂”、“四衙”。典史的衙署一般在县衙门建筑群中轴线的西侧,与县丞衙相对称,习惯上称“西衙”。从座北朝南的角度来看,典史衙在大堂之右,所以还可以称“右堂”、“右衙”。衙门里的书吏称呼典史为“四老爷”、“四爷”,背后叫他“四老典”。洪武十三年,典史的月俸是月米三石。清代典史年俸银31两5钱2分、养廉银80两。
离开典史厅来到下一个地点督捕厅,督捕厅即为督捕办公和生活起居衙门。
督捕厅:清朝官署名。顺治十年(1654),置督捕衙门,属兵部。康熙三十八年(1699)废,以其事归刑部,在刑部置督捕前后二清吏司及督捕厅。雍正十二年(1734),并督捕前司及督捕厅于督捕后司为督捕清吏司。掌缉捕八旗及各省驻防逃亡者。县衙督捕主要职责是司掌稽检狱囚,职官品级未入流,与从九品官俸禄相同。
“ 居安思危”最早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
走出督捕厅回头望去、、、
继续前行右拐就来到了县衙后花园。
“香山别墅”是康熙初年,浮梁人在县署后花园东北高埠上修建,以纪念唐代诗人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晚年曾官至太子少傅。到了其曾祖父时,又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北)。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于洛阳城,葬于香山。与李白、杜甫并称“李杜白”。现实派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纵观白居易官宦之途,其“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的交友理念;为官常怀敬畏之心、清贫自守、不忘百姓疾苦的德行;进退自如、身处逆境仍勤于政务,体恤民情的道德操守,为后世官员树立正确政绩观起着良好的示范作用。白居易与浮梁县有着相当深厚的渊源,白居易的大哥白幼文曾任浮梁县主簿。唐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病逝于襄州别驾任上。其时,母亲带着弟弟住在洛阳,一家人的生活主要依靠大哥,母亲便命白居易前往浮梁投靠大哥,这段艰辛经历和所见所闻,为其后来在《琵琶行》中写下“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千古绝唱铺垫了基础。
采茶女、、、
醉白堂中全是浮梁关于白居易、浮梁茶、和琵琶行的资料介绍。
茶室、、、
假山上的小亭;
廉字瓷钟;
廉字瓷盘;
我们来到了下一个景点县丞署,也就是旧时县丞办理公务和起居的场所。县丞,官名,始置于战国,为县令之佐官。秦汉相沿。典文书及仓狱,为县令之辅佐,历代所置略同。惟晋及南朝宋无(宋只设建康狱丞)。丞之官秩,汉为二百石至四百石,明清县丞为正八品官。明代规定凡方圆不及20里者不设县丞,故多数县份都有佐贰官。清代县丞多不设,在全国1300多个县份中,仅设县丞345人。县丞和主簿是知县的“佐贰”(辅佐人员),大概说来,县丞相当于现在的县长助理或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其职责是协助知县处理全县的政务。分管一县之粮马、税征、户籍、巡捕诸务, 但不同时期(明清两代)和不同地方,县丞和主簿的职责是不相同的。有的地方(时期)县丞和主簿相当于杂役,没什么实权;有的地方(时期)的县丞、主簿有专门的管理职权,还有自己独立的衙门;有的地方(小县)甚至根本不设县丞和主簿。
明代户部右侍郎张津在任南安知府期间,撰联一副,曰:“宽一分则民多受一分赐;取一文则官不值一文钱。”意思是说,官府对百姓要实行宽惠政策,才能造福于民;为官者不贪取一分一厘,方称得上为官清正、廉洁奉公。反贪倡廉,可谓旗帜鲜明。不同的是,张津没有将楹联贴在府衙前,而是贴在了来往人员更多的浙江海宁谯楼,可见其用心良苦。明朝官场送礼受贿之风很盛,但张津不受贿,不徇私,依法办事,受到老百姓的称赞和拥戴。
右侧辅房之二是“常平仓”,也即是储存粮食的仓库。该仓库为清代康熙十年知县王临元所建,全县另有上西部都的东仓,镇市都的南仓,彭村都的西仓和修溪都的北仓。
右侧辅房之三是“架阁库”,也即是当时储存军需和兵器的库房,也用作收藏管理衙门档案之用。
三班所平时工作的房屋:三班指皂、壮、快三班衙役,是州县衙门中最低级的组织,皂班看守监狱和值殿堂,快班缉捕,壮班站堂行刑和力差,他们是衙门的役使人员,也是最基层的执法人员和官民接触的枢纽。
校场内有一射箭场,可以玩玩射箭(需另付费,大约10元5支箭)。
右侧辅房之四是“鄼侯祠”,是供奉汉代大臣萧何和曹参二神的场所。萧何辅佐刘邦建立汉朝,后任相国,又辅佐刘邦制定萧何定律,萧何死后,曹参继任,凡事无所变更。衙门供奉萧曹二神,表明主管以萧曹为偶像,忠君爱国。
浮梁廉史馆展馆外设立“十大廉吏浮雕墙”,以浮雕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展示浮梁十大廉吏清正为民的故事。
县衙于浮梁察院相通的院门。
土地公又称福德正神,在汉族民间,土地公也被视为财神与福神,因为汉族民间相信“有土斯有财”,因此土地公就被商家奉为守护神。据说他还能使五谷丰收,因此,很多人就把土地公迎进家里祭拜。一般家庭的厅堂五神中必有供奉土地公,家中没有供奉土地公的,也在每月的初二、十六,在家门前设香案、烛台、供品祭拜。不过一般农家则是以每月的朔、望两天,也就是初一和十五祭拜土地公。其供奉的土地庙就属于中国分布最广的祭祀建筑。土地公本名张福德,自小聪颖至孝;三十六岁时,官朝廷总税官,为官清廉正直,体恤百姓之疾苦,做了许许多多善事。一零二岁辞世。死后三天其容貌仍不变,有一贫户以四大石围成石屋奉祀,过了不久,即由贫转富,百姓都相信是神恩保佑,於是合资建庙并塑金身膜拜,因此生意人常祭祀之。亦有说在他死后,接任的税官上下交征,无所不欲,民不堪命。这时,人民想到张福德为政的好处,念念不忘,於是建庙祭祀,取其名而尊为“福德正神”。土地公信仰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同时土地祠建于衙门内,也含有地方官员尊重地方风土人情和乡绅名士的意思在内;
“浮梁察院”里面二进院落是“金公祠”,也是浮梁廉史馆,主要将古代乡规民约原品、浮梁监察诗文、历代按察御史、廉政史话、古县衙楹联等进行展示;
浮梁廉史馆展出古代浮梁乡规民约原品。
“浮梁察院”始设于唐代,它是封建时代定期依法监察地方官员履行职守、惩治犯罪的独立机构。在全国现存封建时代县级监察机构衙署中,这是唯一的一座“察院”遗存,尤为珍贵,是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县级行政管理尤其是监察机构的活标本。“浮梁察院”是严格按照古代官府建筑规模建造的一座“监司”主衙,结构严谨,简朴庄重。它身处浮梁衙署群,但不隶属于浮梁县衙,属于独立机构。随着历史的变迁,“浮梁察院”到了明代改称为“九江道署”,是明清两朝由于省区太大、政务繁重情况下所设立的派出机构,是巡视监察司官的行馆,是其办公和生活场所。中国古代监察机构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监察机构独立行使监察权,可以排除同级或上级行政长官的干扰。“浮梁察院”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产生过“千里去做官”、“养廉银”、“官不修衙”等与勤政廉政相关的监察制度,奖廉罚贪,为官员清廉从政构筑起一道制度防线。“千里去做官”是古代选拔任用官员的一种较为重要的回避制度。唐朝规定有联姻关系或相同籍贯的人不得交互为官。北宋在官员铨选中正式规定任职须回避原籍,政和六年(公元1116 年)规定“知县注选虽甚远,无过三十驿”。古代一驿30里,30驿为900里。可见北宋的地理回避制度以900里为限,其概数即为千里。北宋的这种制度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沿用,至明代形成一种非常重要的人事制度。回避制度除了较为重要的地理回避和亲属回避外,还有师生回避、拣选回避、科场回避和审判回避等,确实在官员选拔任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浮梁察院”分一堂、二堂、三堂。一堂现设有8块监察制度展板,展示自隋朝至清代监察制度和监察体系,供游人了解历史上监察文化,研究其利弊得失;二堂、三堂,设有4个主题厢房,分别以“机构篇”、“选任篇”、“俸禄篇”、“问责篇”四个主题集中展示古代按察院的机构设置、古代官员的选任与回避制、俸禄以及问责等制度。今天,“浮梁察院”的他律廉政文化对如何推进新形势下的纪检监察制度建设仍然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铁面无私,辇下豪门慑霜简;镜心普照,旧邦黎庶护甘棠:,这幅挂在“浮梁察院”头门檐柱上对联是清人赠包拯联。上联原意是指包拯立朝刚毅,一些豪门贵族都摄于他的公正威明,不敢胡作非为,下联指古代有官吏叫召伯,舍于甘棠树下。后世用“甘棠”称颂有惠于民的地方官吏。
“浮梁察院”里面一进院落是“育正堂”。“育正堂” 为“九江道署”所在,建于明洪武元年(公元1373年),由知县夏阅始修建。其前身是“浮梁察院”。明清两朝,作为省派出机构而设立,均为藩臬两司的辅佐官,亦有监察地方府、州、县职。
“育正”意为官员必须德才兼备,忠君爱国、清廉正直、正气浩然;
中堂匾额为“严肃纲常”意思是提醒官员遵纪守法、严守纲常、勤政清廉、牢记国法无情。三纲、五常这两个词,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本源于周礼“尊尊君为首”和“亲亲父为首”的基本原则,先秦时代的孔子也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董仲舒按照他的大道“贵阳而贱阴”的阳尊阴卑理论,对五伦观念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提出了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董仲舒认为,在人伦关系中,君臣、父子、求全责备三种关系是最主要的,而这三种关系存在着天定的、永恒不变的主从关系:君为主、臣为从;父为主,子为从;夫为主,妻为从。亦即所谓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三纲。三纲皆取于阴阳之道。具体地说,君、父、夫体现了天的“阳”面,臣、子、妻体现了天的“阴”面;阳永远处于主宰、尊贵的地位,阴永远处于服从、卑贱的地位。董仲舒以此确立了君权、父权、夫权的统治地位,把封建等级制度、政治秩序神圣化为宇宙的根本法则。董仲舒又认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关系的基本法则,治国者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他看来,人不同于其他生物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五常之道。坚持五常之道,就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从宋代朱熹开始,三纲五常联用。
清代都察院组织结构图。都察院,官署名。明清两代最高的监察、弹劾及建议机关,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前代所设御史台为都察院,长官为左、右都御史,下设副都御史、佥都御史。又依十三道,分设监察御史,巡按州县,专事官吏的考察、举劾。清代改以左右副都御史专为总督、巡抚的国衔(明代,都御史、副都御史都兼用作加衔),以方便其行事。至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又以六科给事中并入,因合称为科道。乾隆十三年(1748),废左佥都御史。
进入二堂只见前檐额坊匾文“赞政厅”中堂匾额为“万法依条;意思是:官做得再大,地位再高,也要依法办事,遵循各种法规。二堂厅紫金柱楹联“杜渐防微,取法于至坚至洁;利诱威胁,戒警乎不缁不磷”这幅这是享寿110岁的全国最长寿的书法家苏局仙自题水石居联。上联是说,修身养性要严格自律,慎独重微,按照极高的标准,修炼坚贞高洁的品格,不因外界影响而有所改变。下联是说,立身处世,要提高警觉,在多元价值观并存的社会环境下,能澹泊自守,不缁不磷,抵制各种诱惑和不良思想作风的影响。
只见二堂厅间前柱楹联“法要平宽,宽黎庶不宽奸究; 职守监察,察官吏先察自家”上联意思是:国家的法律的严肃的,执行法律要平宽结合,对黎明百姓要讲究宽和,对奸诈的坏人和流氓地痞要严加惩处,绝不法外施恩;下联是在:在监察地方官吏时,首先要树立自己察官的形象,对自己更要严格要求,带头维护国家法律尊严;
二堂厅间脊柱楹联“民不可欺,常忧获戾于百姓;官非易作,唯愿推恩到万家”这幅对联出自:清朝军事思想家和战略家魏源(年)之手,原对联题在江苏东台县衙庭柱上。愿意是:老百姓是不可以欺辱的,作为地方官员,应该经常检查自己的行为,不能做对不起百姓的事情,下联指出,一个地方的官吏也是不容易做的,一个好的官吏,他的愿望就是为地方造福,为百姓谋利,使千家万户的百姓过上好日子,感受国家和皇帝的恩典。
“浮梁察院”三堂也是“退思堂”中堂匾额“心期坦荡”意为作为一个官员,只有做到上不负国家重托,下不负百姓的期望,遵纪守法、勤政爱民、才能做到光明磊落、胸怀坦荡。三堂厅紫金柱楹联“充海阔天空之量;养先忧后乐之心”此为明代诗文家、抗倭英雄任环的自题志联。上联意思是:作为一名官员,要有大海一样宽广的胸怀,天空一般高的肚量,下联指:优乐之心应当修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要把国家兴衰,百姓利益放在心上。
走出“浮梁察院”继续向下一个景点红塔走去,左手见景区外一六七年代老宅,墙上还有“自力更生”四个大字。
就连大圣宝塔前门都有一幅对联:“出入有僧皆佛印; 往来无客不东坡”,佛印禅师与苏东坡,他们代表的是一僧一俗,出世与入世,一动一静,一阴一阳,真心与无明。一个人假如可僧可俗,不堕僧俗名相中,不分别真心与无明,他就达到佛家《金刚经》里面的「无住心」的境界。这两句话“有僧皆佛印,无客不东坡”可说言简而意深了。
大圣宝塔:宋代红塔原名为西塔,始建北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至康定元年( 1040 年),耗时79年才修建竣工,是完全靠人力填土搭架子,一层层堆积泥土建上成的。从建塔至今(2016年)距今已有1055年,塔高七层,约十三丈,红塔登塔结构很特别,是穿壁绕座式。从门外面向里面上石阶梯,又从对面门而出,并且绕外檐平座半圈,内外相结合,相穿而上才登到塔顶。该塔平面为正六边形。截的每层用青砖叠出檐和外挑平台,不设栏杆。每层均铺设楼板,在平座层内壁设有佛龛。塔身每层转角置倚柱,并隐出阑额(外檐的枋)。斗拱为一斗三升制,拄头一朵,外门每面两朵。塔底有地宫,埋藏有舍利子。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在《中国古塔》一书中称赞红塔“历史文化名城景德镇为著名的瓷都,古浮梁的遗物唯此一高塔为志,至今可贵”。红塔名称的由来还有个动人的传说,此塔本来全部用青砖砌成,底层壁厚竟达 3 米。过去没有水泥,全部用石灰、糯米和红泥混合作浆,年代一久,红泥被风吹雨淋分化流出,将青砖表面染成了红色而成为红塔。改名红塔源自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朱元璋与陈友亮大战鄱阳湖失败后,逃至浮梁古城,躲进红塔后方逃过一劫。当上皇帝后,下诏拨银修复红塔,但因当时浮梁境内塔多,当时逃难紧急,没有问及塔名,好在当时其它塔外表均刷为白色,只有此塔外表为红色,朱元璋就对手下大臣说,红色的塔就是他的救命塔,从此,西塔更名为红塔。它是江西省保存最早最完整的一座大型古塔,称“江西第一塔”。1959年被列为首批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代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重修过一次。由于塔前在唐代建有一座寺庙叫西塔寺,塔佛名又为“大圣宝塔”,且已载入中国七十二座古塔史册。 不过目前我们看到的红塔为六面九层,听说是因为在1984年,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对其着手修复,经两年多时间的精心施工,并对该塔维修加固时,把它的一层塔基给挖出来了,这样就变成了八层,但是建塔有个规矩,逢单不逢双,就在塔顶又加了一层,这就变成了九层,目前矗立在昌江边的红塔,每当夕阳斜照,其崔嵬身影就呈放一片殷红的光辉,像火炬,双似一支红烛点燃在天际,若春和景明或秋高气爽,则有“文照胜朝晖,紫烟连霄汉”的壮观。故人们历来把西塔夕照列为昌江八景之一。红塔反映了北宋初期塔的建筑外貌和艺术造型的时代特征,是座具有融合中国古塔特殊风格和江南建筑特色的佛塔。素有浮梁“古代城徽”之誉,也是古老浮梁的象征、历史的见证。
如今要登临红塔,须从下层内壁穿门外绕外沿平座半圈,再穿另一门登上一层,如此循序渐进,方可领略中国古建筑的奇妙特色,感悟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可惜我在里面找了一圈也不知如何上去。
离开红塔,原路返回走出古城,我们来到城墙边的千年瓷坛,千年瓷坛从 日策划和筹建到竣工开坛,历时1年零9个月。它的主体结构由水车、水碓、古驿道、古码头、古窑、瓷鼎、瓷龙柱、擎天瓷柱八大部分组成,占地面积5476平方米,整个造型 为外圆内方,体现了“天地合一”的儒教文化色彩。
瓷坛的底座是水车的造型,水车的半径长 2004公分,寓意2004年为瓷都景德镇千年华诞,水车底部到擎天瓷柱顶端高1678公分,寓意公元326年置新平镇到现已有1678历史。古驿道长1383公分,寓意浮梁从公元621年置县到现走过了1383年的历程。瓷坛平台上耸立着8根直径80公分、高500 公分的影清陶瓷龙柱,代表宋代陶瓷文明。四条用不同石材建成的具有浮梁代表性的四种风格的古驿道和古码头把整个瓷坛底部分成东西南北四个单元,四个单元时分别刻有“绕南”、“南市街”、“湖田”字样,代表浮梁历史上四个最具代表性的陶瓷文化发祥地。最为壮观的是瓷坛中心的擎天瓷柱,无论是直径还是高度,都是目前世界上直径最大、叠瓷最高、无法以万件来计数的一件陶瓷巨作,堪称世界之最。擎天瓷柱的制作成功是世界陶瓷烧制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整个瓷坛构建,完整地体现了清代诗人龚斌《陶歌》的全部精髓。这陶歌是:“武德年称假玉瓷,即今真玉未为奇;寻常工作经千指,物力难艰那得知。在山石骨出山泥,水碓舂成自上溪。要是高庄称好不,不成运载任分携。白釉表花一火成,花从釉里吐分明;可参造物先天妙,无极由来太极生”。千年瓷坛,它是一部经典的陶瓷史诗,浓缩和涵盖了浮梁古代各个时期陶瓷烧制的历史和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陶瓷精品;它是一件解读“瓷都之源”的陶瓷文化艺术品;它体现了古代浮梁劳动人民勤劳智慧和伟大成就的结晶;它又一次再现了景德镇世界瓷都独一无二的历史地位。
隐落在路旁的荒废老宅,默默诉说着它曾经的辉煌。
在这个古县衙署建筑群中,有一个突出的亮点并吸引了无数前来观光的游客及政府官员,应该这就是衙署(包括金公祠、九江道署)各处悬挂的八十余副楹联。这些楹联中的大部分不仅在思想性与艺术性方面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而且还为我们今天研究古代的官宦文化与廉政文化提供了丰富而又鲜活的素材。今天游览到处结束,可以说领略古代衙府的风貌,了解封建社会衙门的历史、政治、文化知识;。难怪有人说"一座县级衙署,半部清史写照",置身其中,细细品位,就像在做一趟穿越岁月时空走廊的旅行,顿觉心也怡然,意也怡然。可惜本人不是官员,古人云: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我想,在那漫长的岁月里,封建衙署都能以此种形式来教育、引导和警示其官员;那么,对于当代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领导干部而言,读了这些匾额楹联该会有所想、有所思,有所悟吧。
请输入评论内容!
&江南第一衙&之浮梁古县城游记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我们正在为你喜爱的游记制作PDF中,
需要几分钟时间,请耐心等待。
完成昵称/头像的设置
发表任意一条游记/点评/回答
浮梁旅游攻略指南? 携程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最佳的浮梁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浮梁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浮梁旅游信息就来携程旅游攻略。 江西旅游攻略导航:浮梁移动端旅游快速入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ll rights reserved.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玉坡恩荣石牌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