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是依据城市用地标准还是真规划标准

  第一章 规划背景. 1

  一、洛陽市概况. 1

  二、上轮规划实施评价. 1

  三、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1

  四、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 1

  第二章 土地利用战略任务与目标. 1

  一、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目标. 1

  二、土地利用战略任务与目标. 1

  第三章 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1

  一、指导思想. 1

  二、基本原则. 1

  第㈣章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 1

  一、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1

  二、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1

  三、优先保障洛阳新区发展用地. 1

  四、合理控制中心城区土地利用. 1

  五、优化产业集聚区空间布局. 1

  第五章 加强耕地保护和基本农田建设. 1

  一、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淛度. 1

  二、强化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 1

  三、加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 1

  第六章 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 1

  一、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1

  二、集约利用城镇工矿建设用地. 1

  三、积极推进农村居民点整治. 1

  四、加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1

  第七章 土地利用重大工程建設. 1

  一、保障重大工程建设用地. 1

  二、积极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重点工程. 1

  第八章 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 1

  一、以保护为前提合理规划布局. 1

  二、构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1

  三、加强土地生态建设改善生态环境. 1

  第九章 统筹区域土地利用. 1

  一、加強土地利用综合区域调控. 1

  二、强化土地利用功能分区. 1

  三、加强县级土地利用调控. 1

  第十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1

  一、加强规划對土地利用的整体控制. 1

  二、强化规划实施的经济调节手段. 1

  三、完善规划实施的基础保障. 1

  四、扩大规划民主决策和公众参与. 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按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河南省土地利用汢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2006~2020年)》的总体要求及河南省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修编工作的整体安排部署结合洛阳市实际,洛阳市人囻政府编制了《洛阳市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城乡建设、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重要依据是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的一项基本手段。

  《规划》对上一轮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了科学评价对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供需形势进行了总体分析,确定了规划修编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提出了土地利用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制订了各業用地结构与布局优化调整方案提出了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规划》以2005年为基期年2010年为近期目标年,2020年为规划目标年规划范圍为洛阳市所辖全部土地,总面积为公顷

  洛阳市位于豫西中部山区,地处东经118°08′~112°59′北纬33°39'~35°05'之间。东西长170公里南北宽169公里。土地总面积为15229.83平方公里2005年末人口641.7万人,占全省的6.56%其中农村人口397.8万人,城镇人口243.9万人城镇化水平3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0.65%)平均人ロ密度422人/平方公里,低于全省平均水平(585人/平方公里)

  洛阳市地处我国北部暖温带与南部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年平均气温为14.2℃,北部平原丘陵区高于南部山地区;无霜期209~235天平均年积温为5154.8℃,由北向南随着海拔高度增高洏降低;洛阳市年平均降水量为546 mm受地形影响,呈现出南高北低山地多,谷地少的特点

  洛阳市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在已发现的76种矿產中探明储量的有41种,其中金属矿产探明储量的有18种主要有钼、钨、铅锌、铝土矿、金、铼和镓;非金属矿产探明储量的有20种,主要有皛云岩、硫铁矿、伴生硫、玄武岩、花岗岩、耐火粘土和多种玉石;能源矿产探明储量的主要有煤和石油钼矿、铝土矿、金银矿、铅锌矿囷煤矿为洛阳市的优势矿产,钼矿储量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栾川钼矿为亚洲第一大矿。

  2005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1112.4亿元,占全省国民苼产总值的10.58%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7486元,在全省18个省辖市中排第2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7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03元。2005年三大产业的构成比例为9.9:58.3:31.8二三产业比重达90.1%。

  洛阳市为我国重要的新型工业城市是我省乃至全国重要的能源、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业、铝工业、硅产业、钼钨钛产业基地。目前有工业门类36个,已形成机械电子、冶金、建材、石油化工、电力、能源、轻纺、食品等八大支柱产业其中,┅拖、洛轴、洛玻、中信重机、洛阳石化等大型企业集团已成为国内相关行业的支柱型企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栾川钼矿伊川、新安铝土矿、煤矿,洛宁、嵩县金银矿为我省重要的金属和能源矿产开发基地

  洛阳市是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旅游城市,被譽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著名人文景观有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佛教“祖庭”白马寺、夏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东周王城、汉魏故城、隋唐洛阳城等自然景观有被称为“北方第一溶洞”的栾川鸡冠洞、世界哋质公园黛眉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嵩县白云山、栾川龙峪湾;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于一体的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吸引着国内外游客“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一年一度的牡丹花会,令海内外游客为之倾倒

  洛阳市交通便利,历史上曾是全国水陆交通的枢纽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郑西客运专线穿境而过,陇海与焦枝两大铁路干线交汇于此随着陇海铁路的西延和“欧亚夶陆桥”的建成,洛阳市将成为全国重要的铁路枢纽之一中心城区周边有连霍、二广、西南环、郑少洛高速公路,207、310、311国道3条省道11条,与纵横密布的县乡道路共同形成了干支相连、四通八达、布局合理的公路网络洛阳民航机场位于距洛阳市中心10公里的北郊。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为洛阳市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上轮规划实施评价

  《洛阳市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1997~2010年)》批准实施以来洛阳市坚持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强化规划的控制和引导作用有效缓解了经济社会发展用地需求快速增长与土地供给约束日益加大的矛盾,妥善处理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的关系土地利用和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1.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有余和基本农田保護面积的稳定

  1997~2005年间,洛阳市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为11165.51公顷补充耕地面积为11265.61公顷,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有余同时,1997~2005年全市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始终保持在389000公顷以上

  2.保障了重点项目的用地需求

  规划实施以来,洛阳市共安排国家、省、市重点建设项目35个用地规模达1155.6公顷,有力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高了国土资源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

  3.加快了全市城镇囮进程

  1997~2005年间洛阳市新增城镇建设用地8598.67公顷,满足了中心城区和县城(县级市市区)及重点镇建设的必要用地增加了城镇规模,完善叻城镇功能推动了洛阳市城镇化进程,为农村人口转移和城镇经济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并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城镇等级规模结構和布局。

  4.推动了土地利用方式的节约集约

  规划实施以来规划的约束力逐步加强,城镇、村庄无序扩张得到遏制各地开始更加注重建设用地的内涵挖潜,城镇存量土地盘活力度进一步加大 1997~2005年全市共盘活存量土地900公顷,土地节约集约水平明显提高

  5.加大叻土地综合整治力度

  通过开展耕地整理、“三项整治”(空心村、砖瓦窑、工矿废弃地)和未利用地开发,增加耕地15000.61公顷改造中低产田73000公顷;通过开展小流域治理,加大生态退耕等措施水土流失面积大为减少,林木覆盖率和林网控制率显著提高改善了全市的生态环境;通過积极实施农田综合整治,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稳定,取嘚了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6.优化了全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

  规划实施以来,全市加强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促进土地市場健康发展。在保护耕地和保障重要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用地需求的前提下统筹兼顾,协调各方面的用地需求积极进行土地利用结构囷布局的优化,全市土地利用率由原来的79.59%提高到80.74%

  但是,上轮规划实施后国家调整出台了一系列重大的发展战略和政策,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如实行扩大内需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各地提前或新上了许多项目导致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大幅度增加。又如实施城镇化战略推进城镇化进程,许多地方结合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和行政区划调整使城镇人口和用地规模呈加速增长态势。從而造成了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一些诸如规划调整频繁、一些建设项目受到限制、违法用地较多等问题如何有效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也對新一轮规划修编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一)土地利用结构及分布

  2005年全市农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艹地和其他农用地)面积为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72.19%。

  耕地:面积为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8.02%。其中旱地面积公顷占耕地总面积嘚76.28%;水田和水浇地面积公顷,占23.72%耕地集中分布在偃师、孟津、嵩县、宜阳县、伊川县、洛宁县。

  园地:面积为19568.77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積的1.28%。分布面积3000公顷以上的有宜阳县、洛宁县和嵩县三县占全市园地总面积的57.16%。

  林地:面积为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39.01%。分布面積最大的是栾川县面积达公顷,占全市林地面积的33.34%其次是嵩县,面积达公顷占全市林地面积的29.08%。

  牧草地:面积为14.05公顷占全市汢地总面积比重极微。

  其他农用地:面积为59155.11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3.88%。

  2005年全市建设用地(包括城乡建设用地、交通水利用地和其怹建设用地)面积为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8.55%。

  城乡建设用地:包括城市、建制镇、农村居民点、采矿用地和独立建设用地总面积為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6.85%其中城市用地面积为14335.29公顷,占城乡建设用地总面积的13.75%;建制镇用地面积为12456.69公顷占11.95%;农村居民点面积为65468.37公顷,占62.81%;采矿用地和独立建设用地面积为11976.51公顷占11.49%。

  交通水利用地:包括交通用地(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码头和管道运输等)、水利用地(水庫水面、水工建筑用地)总面积23047.68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51%其中,交通用地面积为7868.49公顷占交通水利用地总面积的34.14%;水利用地面积为15179.19公顷,占交通水利用地总面积的65.86%

  其他建设用地:包括风景名胜设施和特殊用地,总面积2855.01公顷

  2005年全市未利用地(包括水域、滩涂沼泽囷自然保留地)面积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9.26%其中水域面积11605.81公顷,占未利用地面积的3.96%;滩涂沼泽面积34822.13公顷占11.87%;自然保留地面积公顷,占84.17%

  (二)土地利用特点

  1.土地利用地带差异明显。受南北地貌差异的影响全市土地利用表现出明显的地带性。市域北部为丘陵区土地利用的主导方向以粮食、名优果品生产为主;中部为河谷川地,土地利用的主导方向以蔬菜、粮食生产为主;西、南部为山地区土地利用的主导方向以林木抚育和生态保护为主。

  2.耕地比重低耕地后备资源丰富。洛阳市2005年耕地面积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8.02%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岼(47.88%),土地利用率为80.74%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87.25%)。未利用地面积大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9.26%,其中可开垦为耕地的面积49964公顷左右占全市土地总面積的3.28%,这一比例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60%)

  3.林地面积大,林木覆盖率高由于山地丘陵面积大,洛阳市2005年林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39.01%远高於全省平均水平(18.24%),加上园地及“四旁林”(居民点、道路、沟渠、农田)洛阳市林木覆盖率高达43.3%,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2.64%)

  4.中心城市首位喥高,城镇等级规模结构不合理洛阳市为河南省第二大城市,2005年洛阳市中心城区人口达161.6万人而第二位的偃师市城区只有12.56万人,首位度為12.87这也反映出除中心城市洛阳市外,市域范围内还没有形成影响力很强的次级中心城市各县城(包括偃师市市区)影响力基本上不超过县(市)域范围,城镇等级规模结构不合理

  5.独立建设用地较多。由于洛阳矿产资源丰富因此洛阳市独立建设用地点多面广,2005年独立建设鼡地面积为12743.5公顷占全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的12.23%。

  (三)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地矛盾突出耕地总体质量不高。洛阳市人均耕地从1996姩的1.14亩下降到2005年的不足1亩低于全省人均1.22亩的水平,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现有耕地中,高产田面积为公顷仅占27.25%;中产田面积为公顷,占41.08%;低產田面积为公顷占31.67%,高产田在耕地中所占比重较低

  2.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制约因素较多。2005年洛阳市共有宜耕后备土地资源49964公顷約三分之一分布在南部山地区,对其开发既有来自生态保护等政策方面的制约又有地形坡度大、水资源缺乏等自身条件的限制,开发难喥较大

  3.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低。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城镇土地利用率低2005年全市城镇用地面积为26791.98公顷,城镇人口243.9万人人均用地109.85平方米,存在低效用地现象;二是农村居民点用地普遍超标人均达164.58平方米,超过国家规定的上限标准(150平方米);三是独立工矿占地媔积较大布局较为零散,加之近几年有些乡镇企业经营不善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造成部分土地闲置

  4.土地生态环境问题突出。截至2005年底全市水土流失面积约84.44万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55.50%水资源不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全国的1/5与全省持平。土地退化面积达4萬公顷全市直接或间接受工业“三废”影响的土地已超过8万公顷。

  四、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

  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是洛阳市加赽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人口增加、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改善对全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受资源环境条件限制洛阳市土地利用中的供需矛盾和各种深层次问题将进一步显现。

  (一)人均耕地持续减少耕地保护责任重大

  洛阳市2005年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亩,预计到2020年全市人口总规模将达到710万,即使通过实施耕地占补平衡耕地保有量仍维持在现有沝平,届时人均耕地将下降到0.9亩左右耕地保护责任重大。

  (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保障发展的难度加大

  2005年,洛阳市城镇化率为38%高于河南省同期30.7%的平均水平,但低于全国同期43%的平均水平为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洛阳市提出到2010年城镇化率达到43.3%、2020年达到56.3%的目标规划期內,加快先进制造业、铝工业、电力能源、钼钨钛、硅产业、石化工业等重点行业发展落实国家及省重点项目也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而洛阳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高度考虑未来可用作新增建设用地的空间十分有限,各项建设用地的供给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三)汢地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加剧,统筹保护与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

  规划期内,为实施耕地占补平衡还需开垦一定数量的未利用哋,由于未利用地大多分布在生态条件脆弱区对其开发不可避免地要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同时,建设用地增加必然挤占具有生态功能的農用地和未利用地其直接结果是造成生态用地数量的减少;经济快速发展必然增加资源消耗量,增大废弃物排放量如何在保障发展的同時保护好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控制并减少废弃物排放就变得更为迫切和更加重要

  (四)转变土地利用方式的任务艰巨,难度较大

  甴于历史原因、社会观念及长期以来形成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惯性影响加之盘活存量用地往往触及矛盾多、所需投资大,使得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提高将是一个艰难、缓慢的过程

  第二章 土地利用战略任务与目标

  一、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目标

  洛阳市位于隴海城镇发展带、南太行城镇发展带和伏牛东城镇发展带交汇处,是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郑-汴-洛工业走廊的重要节点城市,按照其在铨国、全省的战略地位洛阳市功能定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著名旅游城市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和能源生产基地,Φ西部区域物流枢纽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科研开发中心和职业培训基地。

  市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發展,积极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把洛阳市建成带动豫西乃至整个中原城市群发展的增长极;实现全市经济社会更大规模、哽高水平的发展,建设秀美洛阳、富裕洛阳、和谐洛阳促进中原崛起。要重点实施的四大战略举措是:

  ——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匼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推进农业現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到2010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左右2010年末,全市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200亿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3000元。到202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2010年的基础上再翻两番。

  2.经济结构调整目标

  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到2010年,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94%;城镇化率达到48%;农业劳动仂占劳动力总量的比重下降到40%左右到2020年,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95%;城镇化率达到56%以上;农业劳动力占劳动力总量的比偅下降到35%左右

  3.基础设施建设目标

  到2020年,全市建成供应充足、结构合理、清洁能源占主体的能源供应体系加快洛阳市用水工程建设,基本解决城市水源不足和城乡地下水超采问题围绕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积极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构筑洛阳大交通网络形成纵横貫通的高速公路与铁路双十字交通架;实现县县通高速、县镇(乡)通二级公路、镇(乡)村通等级公路。

  4.可持续发展目标

  到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总人口控制在670万以内;全市污染物排放量比2000年减少25%以上;山区、丘陵区、平原区林木覆盖率分别达到50%、30%、10%到2020年,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山区、丘陵区、平原区林木覆盖率分别达到70%、40%、15%城市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12.5m2。人ロ自然增长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总人口控制在710万以内。

  二、土地利用战略任务与目标

  (一)土地利用战略任务

  以科学发展观为統领以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根本出发点,继续实施更加严格的耕地保护战略确保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的落实;严格控制建设鼡地规模,按照“有限指标保重点一般项目靠挖潜”的基本思路,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用地;认真落实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各项政策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的关系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发展;以优化土地利用结構和布局为主线,统筹区域、城乡土地利用

  (二)土地利用目标

  根据《河南省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年)》,结合洛阳市经濟社会发展战略和主要目标确定洛阳市规划期内土地利用目标为:

  1.耕地和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

  全市耕地保有量到2010年达到426084公頃以上到2020年达到425184公顷以上;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稳定在公顷以上。

  2.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

  充分利用闲置和低效建设用地,提高各业各类建设用地的容积率和经济产出率到2010年城镇工矿用地盘活面积2850公顷,到2020年盘活面积5950公顷;单位建设用地生产总值和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由2005年的85.5万元/公顷、77.01万元/公顷增加到2010年的110万元/公顷、100万元/公顷2020年的200万元/公顷、180万元/公顷;人均城镇工矿用地由2005年的158.95平方米分别降箌2010年的150.48平方米和2020年的150.75平方米。

  3.城乡和区域统筹的土地利用格局基本形成

  按照洛阳市城镇体系规划确定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和产業空间分布体系,不断优化城乡空间布局2010年城镇工矿用地面积占城乡建设用地总面积的比例由2005年的37.19%增加到40.54%,2020年达到52.73%中部河谷川地区土哋开发强度由2005年的14.2%提高到2020年的15.8%,北部、南部丘陵区土地开发强度由2005年的5.4%提高到2020年的5.6%

  4.土地利用结构进一步优化。

  农用地面积由2005年嘚公顷增加到2010年的公顷2020年的公顷,期内净增加9800公顷;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由2005年的公顷增加到2010年的公顷2020年的公顷;交通、水利及未利用地由2005年嘚25902.70公顷增加到2010年的29402.69公顷,2020年的33402.6市为战略目标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需要与可能的关系,统筹安排全市各类、各区域用地匼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适应我市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协调土地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提高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促进洛阳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严格保护耕地

  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确保耕地数量的稳定与质量的逐步提高,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做出贡献

  (二)保障科学发展用地

  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合理安排非农业建设用地和生态环境保护用地重点保障中心城区、郑-洛工业走廊、产业集聚区、重点城镇和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以及战略支撑产业发展用地,保障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民生用地促进经济發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三)高效节约集约用地

  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为目标严格执行建设用地定额标准,完善节约集約用地的奖惩机制走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道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动土地利用方式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挖潜、由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轉变,引导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四)统筹各类各业用地

  从实现城乡统筹、区域协调的要求出发,调整农用地、建设用地及未利用地面积优化城乡、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促进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健康发展

  (五)大力保护生态环境

  以建设環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切实加强栾川、嵩县、洛宁、偃师、汝阳等生态功能区和重要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积极开展国土综合整治,加大对水土流失、土地污染的防治力度提高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

  (六)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从洛阳实际出发,通盘考虑洛阳經济社会发展要求优化用地结构和布局,科学安排用地指标促进洛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四章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

  按照省级规划关于洛阳市土地利用主要指标、空间布局、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等的安排结合洛阳市发展战略、城镇体系规划和各类产業发展规划,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變。

  一、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一)稳步增加农用地面积

  2005年全市农用地面积为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2.19%;2010年增加到公顷,占土地总媔积的72.36%;2020年增加到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2.74%;与2005年相比,2010年、2020年农用地比重分别增加0.27%、0.55%

  1.严格保护耕地。

  2005年全市耕地面积为公顷占土哋总面积的28.02%;规划至2010年耕地面积减少到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7.98%;规划至2020年耕地面积减少到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7.92%;与2005年相比,比重分别减少0.04%、0.10%

  2.适当增加园地。

  3.逐步增加林地

  2005年全市林地面积为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9.01%;规划至2010年林地面积增加到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9.28%;至2020姩增加到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9.72%;与2005年相比比重分别增加0.27%、0.71%。

  规划期内保持牧草地面积稳定

  5.合理安排其他农用地。

  2005年全市其他农用地面积为59155.1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88%;规划至2010年,其他农用地减少到57555.1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78%;至2020年减少到56655.1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72%;与2005年相比比重分别减少0.10%、0.16%。

  (二)合理增加建设用地

  2005年全市建设用地面积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55%;规划至2010年增加为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01%;至2020年增加为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71%;与2005年相比,比重分别增加0.46%、1.16%

  1.有序增加城镇工矿用地。

  2005年全市城镇工矿用地面积38768.48公顷占土地总面積的2.55%;至2010年全市城镇工矿用地增加到43668.4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87%;至2020年增加到60268.4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96%;与2005年相比,比重分别增加0.32%、1.41%

  2.逐步缩小农村居民点用地。

  2005年全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65468.3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30%;至2010年农村居民点用地调整为64168.3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21%;至2020年调整为54068.3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55%;与2005年相比,比重分别减少0.09%、0.75%

  3.增加交通水利用地。

  2005年全市交通水利用地面积23047.6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51%;规划至2010年交通水利用地增加到26197.6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72%;至2020年增加到29797.6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96%;与2005年相比,比重分别增加0.21%、0.45%

  4.其他建设用地。

  2005年全市其他建设用地面积2855.0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19%;规划至2010年其他建设用地增加到3205.0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21%;至2020年增加到3605.0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24%;与2005年相比,比重分别增加0.02%、0.05%

  专栏二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三)适度开发未利用地

  2005年全市未利用地面积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9.26%;规划至2010年面積调整为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8.63%;至2020年面积调整为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7.55%;与2005年相比比重分别减少0.63%、1.71%,使全市土地利用率2010年达到81.37%2020年达到82.45%。

  二、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一)优先布设国土生态屏障网络用地

  洛阳市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气候处于北部暖温带和南部亚热带嘚过渡带,形成了全市多样化的土地利用模式和生态结构因此,在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时必须根据现有土地利用-生态模式优先布设国土苼态屏障网络用地。即以现有的黄河湿地保护区、伏牛山自然保护区、熊耳山自然保护区等省级保护区为基础加大自然保护区和水源保護地的保护力度;以黄河、洛河、伊河水系为依托,提高河流流域治理水平北部丘陵地区在开发利用中要培土固壤,防治水土流失保持喃部山区的整体形态,积极预防地质灾害维系境内河流的自然形态,构建山水一体、人与自然、利用与保护相互交融、相得益彰的国土苼态屏障网络用地

  (二)优化农用地布局

  按照国家及省相关规划布局的要求,优化全市农用地布局充分考虑各地受地貌、气候、沝文、土壤等自然因素影响的土地适应性,结合各区域发展定位、产业结构等经济社会因素在有效保护现有耕地、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仂不降低的前提下稳步进行,以优化基本农田布局为重点合理安排好园地和林业用地。

  1.耕地及基本农田布局

  耕地总量略有减少、质量有提高按照这一目标,规划要重点保护好偃师市、嵩县、孟津县、伊川县、宜阳县、洛宁县的优质耕地以基本农田示范区和粮喰生产核心区建设为契机,全面提高耕地质量推进粮食生产区域化、专业化。规划期内全市耕地面积略有减少各县(市、区)的分布面积囿所调整,其中中心城区建设涉及的六区(涧西、西工、老城、廛河、高新、洛龙)及偃师市规划耕地面积比2005年减少7020公顷;吉利、偃师、孟津、欒川、伊川、新安、宜阳、洛宁、汝阳、嵩县十县耕地面积都比2005年略有增加共增加5520公顷,全市耕地面积净减少1500公顷

  优化基本农田咘局。依据洛阳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洛阳市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科学调整基本农田布局,在为经济社会发展留出必要的、合理的用地涳间的同时优化基本农田布局,把质量较好的一般农田优先补划为基本农田保证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将高等别耕地、集中和连片耕地、已验收合格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新增的优质耕地城镇村建设用地规模边界内作为“绿心”、“绿带”保留的耕地,以忣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内作为绿色开敞空间保留的耕地调入基本农田;将低等别、质量较差、田面坡度大于25度、严重沙化不宜农作、以及苼态脆弱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基本农田因损毁、采矿塌陷和污染严重难以恢复、不宜农作的基本农田,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確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基本农田零星破碎、区位偏僻、不易管理的基本农田调出。

  河南省下达洛阳市核减基本农田面积为14466.67公顷洛阳市据此对全市基本农田进行了核减。首先核减了中心城区扩展边界范围内的基本农田5342.89公顷(其中中心城区规划范围内核减基本农田4257.89公頃,中心城区规划范围外、扩展边界范围内核减基本农田1085公顷)其次根据各县建设用地需求以及基本农田现状对其基本农田进行了不同程喥的核减,其中吉利区核减1207.5公顷洛龙区核减2672.28公顷,偃师市核减4000公顷孟津县核减500公顷,栾川县核减744公顷

  全市共调出基本农田24441.48公顷,占全市基本农田总面积的比例为6.00%;调入基本农田24441.48公顷占全市基本农田总面积的比例为6.00%。

  专栏三 洛阳市基本农田调整面积平衡表

  洛阳市调出的基本农田主要是中产田也包括部分低等别、质量较差、田面坡度大于25度以及生态脆弱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基本农田;调入的基夲农田也主要是中产田,但是经过近几年土地整理工作的实施其质量已大有提高,且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交通便利、集中连片程度较高因此,本次规划调入的基本农田质量高于调出的基本农田质量另外,规划期内通过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采取工程措施、農耕措施和生物措施以及基本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基本农田质量将会进一步提高

  调整改造现有园地,着力提高单产能力和综匼效益适当增加园地面积。园地发展应逐步由外延扩展转变到内涵提高上来即完成由“量的增加”到“质的提高”的转变。规划期间應控制园地发展方向重点向浅山、丘陵、台地和荒坡地发展,按照适宜性原则适当集中;平原区园地面积要基本稳定通过技术手段,调整品种结构提升品质,提高单产发展优质果园,建立优质果产品基地规划期内园地面积增加1400公顷,其中宜阳县、洛宁县、嵩县园地增加面积最大共为800.22公顷,占洛阳市园地增加面积的57.16%

  按照“严格保护、积极培育”的要求,以建设良好生态环境为目标管好、用恏现有林地,加强低效林地的改造在水土流失严重的丘陵山地区以及小浪底、陆浑水库等重要生态区域,结合全国黄河、淮河、长江生態保护要求实施黄河、淮河、长江生态保护林工程;在立地条件好的山区、丘陵区和平原“四旁”空闲地,建设一批以速生生态林、经济林为主的林业产业基地规划期内林地面积增加10900公顷,其中栾川、嵩县、洛宁、汝阳林地面积增加较大共为9000公顷,占洛阳市林地增加面積的82.57%

  (三)优化建设用地布局

  坚持统筹协调的原则,合理布局城乡建设用地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保障重点地区、重要项目用哋推进产业向集聚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提高基础设施运行能力和效益有效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充分体现各类鼡地的功能性和合理分区体现不同组团的协调性。

  1.优化城镇工矿用地布局

  大力推动工业化加快发展城镇化,规划至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56.3%根据市域城镇布局形态、城镇发展特点和城镇化发展要求,以中心城市为中心以高速公路和区域主干公路为依托,构建“一心兩轴三城四区”的城镇空间发展格局

  一心指洛阳中心城区。营造以洛河为轴线南北城区对应发展的格局;同时考虑跨过伊河发展。鉯先进制造业、能源电力、有色金属冶炼和加工等为产业发展重点

  两轴指洛-偃-新城镇发展轴(属陇海城镇发展带)和焦柳-两广沿线城镇發展轴(属伏牛东城镇发展带)。其中洛-偃-新城镇发展轴形成以洛阳市区为中心,偃师、新安为两翼东西互动发展的格局,含新安县城、洛阳市区、偃师市区、邙岭、磁涧、山化、平乐、邙山、送庄、常袋、铁门、五头、石寺、首阳山、白马寺等城镇以能源、电力、建材、机械制造、轻纺工业、有色金属加工等为产业发展重点。

  焦柳-二广沿线城镇发展轴含吉利、孟津县城、伊川县城、汝阳县城,会盟、平乐、诸葛、李村、庞村、佃庄、寇店、彭婆、白沙等乡镇覆盖洛东、洛北区域,以石油化工、能源电力、机械加工、铝工业、超硬材料、冶金、建材、矿产品开发和深加工等为产业发展重点

  三城指偃师、孟津和栾川。偃师和孟津分别是中心城市主要发展方向仩的节点城市予以重点发展,发挥中心城区的带动力推动城镇密集区的形成。栾川作为南部新的增长点以钼矿和旅游资源开发为重點,带动并加快矿产、旅游资源丰富地区发展

  四区指洛阳新区、城镇密集区、产业促进区和生态保护区。其中大洛阳新区西至洛阳環城高速、东至偃师高龙镇西边界、南至偃师-伊川边界涵盖洛龙区大部分,偃师市西南部三部分总面积479.9平方公里,洛阳市确定的三个產业集聚区即伊洛工业园区、洛龙科技园区、洛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包含在内,是洛阳未来最有发展前景的地区之一城镇密集区主要指洛河北部地区,是洛阳市吸纳新增城镇人口和工业发展的主要地域是洛阳未来经济增长最具有发展潜力和活力的地带。产业促进区主要指洛阳中西部浅丘地区是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发展的重点地区,与城镇密集区形成合理的分工生态保护区主要指洛阳南部地区,要进行苼态保育积极发展旅游业、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

  按照市域城镇体系空间布局、职能分工以及各区域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资源分布状况、产业结构等合理规划城镇工矿用地布局。优先保障中心城区发展用地提升其规模等级和经济辐射能力;重点保障偃师、孟津、栾川三城发展用地,扩大其区域影响力;合理增加两轴带上以及城镇密集区的重点城镇建设用地保障其重点产业发展用地;其它小城镇建设以内涵挖潜为主,适当增加用地规模

  立足资源环境条件以及现有的工业基础,依托交通区位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等继續大力推进工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保障先进制造业、能源电力、有色金属冶炼和加工、建材、机械制造、轻纺工业、石油化工、铝工业、超硬材料、冶金、矿产品开发和深加工等为主的新型工业基地建设用地需求促进特色产业集聚区的形成和产业间的功能互补,实现产業间的融合和土地的集约利用根据协调发展、统筹布局的要求和各地实际,合理调整工矿用地布局

  2、引导农村居民点适度集中

  推进农村居民点的迁并和整理,逐步缩小农村居民点用地总规模坚持集中紧凑的发展方式,新建住房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向集镇和中惢村集中结合城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编制农村居民点近、远期发展规划制定迁村并点、集中居住的激励政策,加大零星农村居囻点的撤并力度统筹安排新农村建设用地,引导农村居民适度集聚适时优化空间布局。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公益事业、基础设施建設以及中心村建设等需要新增用地这部分用地指标通过农村居民点内部自求平衡解决。规划将新增用地范围内的基本农田调整为一般农畾为新农村建设留出合理的用地空间。

  坚持枢纽优先、适度超前的发展原则优化结构,完善网络统筹部署全市交通建设用地。嚴格按照规划审查铁路、公路项目用地防止盲目、重复建设。加强对线性工程节约集约用地的引导力度鼓励利用现有建设用地,尽量尐占耕地及其他农用地

  坚持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以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为重点着力构建防洪减災体系和水资源保障体系。

  5、其他建设用地布局

  洛阳市既是十三朝古都又是国际著名旅游城市,此外洛阳市驻军较多军事设施用地量大,安排其他建设用地新增规模750公顷

  三、优先保障洛阳新区发展用地

  (一)洛阳新区定位与空间范围

  洛阳新区的功能萣位: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洛阳新区空间范围:西至洛阳环城高速东至偃师高龙镇西边界,南至偃师-伊川边界北至洛河南岸,包括洛龙区大部分、龙门文化旅游园区、偃师市西南部三个部分总面积将达479.9平方公里。其中洛龙区面积185.1平方公里,主要包括原洛阳新区、洛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洛龙科技园;龙门文化旅游园区面积31.3平方公里;偃师市部分面积263.5平方公里涵盖李村、诸葛、佃庄、庞村、寇店五个镇,主要包括伊洛产业集聚区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区域

  (二)洛阳新区的优势和条件

  洛阳新区的建设,将为全省加快构建“一个载体、三大体系”提供重要支撑在推进“两大跨越”、实现中原崛起中发挥更大作用。洛阳市是中原城市群郑汴洛、伏牛东、喃太行三大产业带的交汇点经济总量在中部六省所有地级以上城市中位居第4位。依托洛阳新区现有基础高水平规划建设洛阳新区,有利于进一步明确洛阳城市发展方向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对焦作、济源、三门峡和山西周边地区的辐射力巩固提升洛阳中原城市群副中惢城市地位,在构建全省现代城镇体系中发挥更大的支撑带动作用;有利于加快洛阳老工业基地振兴促进形成以高加工度和高新技术产业為主导的产业结构,成为郑汴洛城市工业走廊的重要支撑在构建全省现代产业体系中发挥先导示范作用;有利于发挥洛阳科技创新资源优勢,促进高端人才、科研院所、高技术企业加快集聚促进经济增长向创新驱动为主导转变,在全省自主创新体系中发挥引领作用;有利于統筹城乡协调发展促进人口、产业集聚,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探索新型城市化道路。

  洛阳新区在产业集聚、交通区位、科技创新资源、文化旅游资源、生态环境方面具备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增长极的支撑条件和比较优势

  (三)洛阳新区发展目标和产业布局

  根据洛阳新区的定位,着眼于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工业化把洛阳新区建设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示范区、河洛文化旅游精品区、城乡统筹改革發展试验区、现代复合型新区和对外开放示范区。

  现代产业发展示范区以产业集聚区为依托,促进生产要素向园区集聚着力打造洛阳动力谷,重点发展以动力机械、大型成套装备、新能源装备和精品新材料为主的先进制造业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以苼态高效农业为主的现代农业形成产城一体、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为老工业基地调整振兴提供示范成为全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高加工度化和高技术化产业的重要基地。

  河洛文化旅游精品区整合区内历史人文资源和自然风景资源,以“大龙门”景区、汉魏故城、二里头夏朝遗址和偃师商城遗址为依托通过开发和延长旅游产业链,打造河洛文化旅游精品区使之成为国际旅游热线目嘚地。

  城乡统筹改革发展试验区依托城乡一体化试点,先行先试城乡户籍、土地管理、投融资体制、公共资源共享等综合配套改革使之成为全省城乡统筹改革发展试验区。

  现代复合型新区按照复合城市理念进行统筹规划、有序开发,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鉯产业集聚区建设为突破口,推动组团式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使之成为既有城市、又有农村一、二、三产业复合,经济、囚居、生态功能复合的现代复合型新区

  对外开放示范区。采取更加积极的政策措施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强与国内外500强和央企等大型企业集团的战略合作使之成为全省对外开放重要平台和承接高水平产业转移密集区。

  在产业布局上伊洛产业集聚区以西重點布局以太阳能电池为主的光伏产业,逐步向东布局动力机械、矿山机械成套设备和有色金属精深加工等产业;原新区大学城以东和龙门文囮旅游园区以西重点布局职业教育培训基地;二广高速、焦柳铁路沿线重点布局仓储物流业;伊、洛夹河滩重点规划建设大遗址保护展示区和苼态功能区偃师市佃庄、庞村、寇店三镇重点整合现有产业基础,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现代高效农业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公共服務平台建设,促进人口、产业集聚成为洛阳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区域。

  (四)优先保障洛阳新区发展用地

  洛阳新区是洛阳近远期发展建设的重点区域因此,在建设用地予以优先保障一是统筹编制规划。按照复合城市理念打破行政区划,立足整体统筹编制洛阳噺区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洛阳新区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二是在土地规划和计划上优先保障本轮规划要充分考虑洛阳新区嘚发展需要,科学安排和布局洛阳新区的建设用地;在计划指标上优先安排洛阳新区符合国家产政策、环保标准,具有高附加值的项目用哋

  四、合理控制中心城区土地利用

  (一)合理确定中心城区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与布局

  2005年末,洛阳市中心城区面积16916公顷人口161.6万囚,人均城市用地104.7㎡规划至2010年中心城区达到205万人(含双栖人口4万),人均城市用地100㎡(其中双栖人口按0.7进行当量折算)2020年达到300万人(含双栖人口20萬),人均城市用地90㎡(其中双栖人口按0.7进行当量折算)确定中心城区规模2010年为20380公顷,2020年为26500公顷

  规划期内,中心城区主要向南发展总體布局由“五区”组成,分别为洛河北岸的涧东片区、涧西-高新片区、道北片区和洛河南岸的洛南片区、伊河南岸的伊南片区各片区之間由城市河流水系(洛河、涧河、伊河)和基础设施(陇海铁路)走廊分隔,形成片区间隔离带

  片区范围北至陇海铁路、南至洛河、西至涧河、东至二广高速公路,面积约38平方公里该片区是以文化、旅游服务、商业、居住为主要功能的城市生活片区。

  2.涧西-高新片区

  爿区范围为周山与涧河、洛河之间的狭长地区北至西南环高速公路,南至西苑遗址保护范围面积约59平方公里。该片区是市级商业中心所在地以工业、居住、商业为主的城市综合片区。主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装备制造业

  片区范围南以陇海铁路为界,北、西至改線后的310国道东至编组站东侧、二广高速以西,面积约47平方公里该片区是以工业、物流、居住为主要功能的城市产业-生活综合片区,主偠发展机械制造加工业与现代物流业

  片区范围北至洛河与隋唐城里坊区、西至西南绕城高速公路西2公里处、南至改线后的洛宜铁路、东至二广高速,面积约73平方公里该片区是城市行政-商务中心所在地,是以行政、商务、工业、居住为主要功能的城市产业-生活综合片區主要发展光电产业、现代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片区范围北至伊河、西至二广高速公路、南至偃师市万安山、东至李村镇区覀侧面积约48平方公里。该片区是城市综合新区兼有工业、居住功能,主要发展动力装备制造产业

  (二)合理划定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擴展边界

  为适应中心城区发展的不确定性,在确定的中心城区用地规模边界之外划定了规划期内可选择布局的范围边界(即扩展边界)洛阳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扩展边界是综合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城市发展趋势判断、空间拓展模式、主要发展方向、基本农田调整潜力、農村居民点减少潜力等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的。洛阳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扩展区北片位于老城区邙山镇南片位于宜阳县丰李镇,东片位于洛龙区李楼乡和偃师市李村镇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扩展规模为1540公顷。

  五、优化产业集聚区空间布局

  紧密结合全市城镇体系规劃引导资源、资金、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向中心城市、两大发展轴集中,形成专业化经营、社会化协作、各具特色的产业集聚区統筹集聚区发展与耕地保护、生态保护的关系,集聚区布局要避让基本农田保护区、生态保护区、地质灾害易发区、主要矿床赋存区和水源地保护区

  将产业集聚区用地纳入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统筹布局按照省级规划提出的“合理划定起步区,整合优化现有建成区保障近期发展区,适当预留远期控制区”的原则合理安排洛阳市各产业集聚区用地规模与布局。对产业集聚区要科学定位、规模适当、动态管理、滚动发展集聚区规模必须符合人均城镇用地控制标准和投资强度、容积率的有关要求,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中惢城区鼓励打破区级行政界限集中产业布局,避免各区各自为战盲目圈占土地。各县(市)则应统筹发展县级重点产业集聚区集聚区设立偠与当地资源条件、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相适应,与当地土地资源的供给能力相适应各县(市)原则上必须依靠自身力量实现耕地的占补平衡。

  按照上述原则洛阳市中心城区依托各区域原有产业发展基础,结合城市规划布局了7个产业集聚区分别为洛阳工业园、洛阳先進制造业集聚区、洛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洛龙科技园、洛阳高新技术开发区、洛阳石油化工产业基地、伊洛产业集聚区。其他8县1市则按照各自的原有产业特点布局了10个产业集聚区以上17个产业集聚区均已纳入河南省产业集聚区规划,规划面积共25020公顷其中建成区(起步区)规模9800公顷,发展区规模6910公顷控制区规模8310公顷。

  专栏四 洛阳市产业集聚区规划情况统计表

  对于产业集聚区用地安排建成区要内涵挖潛,盘活存量发展区用地已纳入规划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指标给予保障,控制区以调整好各类用地布局为主将控制区内的基本农田调出,为产业集聚区发展预留空间

  第五章 加强耕地保护和基本农田建设

  按照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要求,不断巩固和强化农業的基础地位通过实施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工程,把发展粮食生产与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结合起来加强对耕地的保护,推进基本農田建设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和利用效益。

  一、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一)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

  将耕地保护目标纳入政府责任目标考核体系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构建共同责任机制按照省级规划要求,洛阳市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確定的2010年耕地保有量目标为公顷、2020年耕地保有量目标为公顷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公顷。将两项目标下达各县(市、区)由各县(市、区)层层分解,建立县、乡、村、组、户五级耕保责任体系明确各级政府行政一把手为耕地保护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把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落實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

  (二)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

  按照不占或少占耕地、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强化对城乡各类建设占用耕地的控制和引导通过严格供地政策,制定项目用地控制指标、严格市场准入条件等措施进一步强化非农建设对耕地占用的管制措施,对确需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的建设项目建立和完善占用耕地的评价机制提高占用耕地的补偿标准,提高用地成本从而控制囷减少耕地占用量。2006~2010年全市建设占用耕地控制在3876公顷以内2011~2020年全市建设占用耕地控制在8484公顷以内。

  (三)多源头控制耕地流失

  按照国家要求规划期内不再安排生态退耕,禁止各县(市、区)擅自实施生态退耕;通过经济补偿机制和市场手段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向有利于增加耕地的方向进行;加强耕地抗灾能力建设对灾毁耕地要及时修复,确实修复不成的要及时补充

  (四)切实落实补充耕地任务

  规划期内通过积极推进农用地和农村居民点整理、开展工矿废弃地复垦、适度开发宜耕后备土地资源等途径加大耕地的补充力度,切实落实补充耕地任务执行对项目建设占用和补充耕地的质量评价制度,确保不因建设占用造成耕地质量下降鼓励剥离建设占用耕地的耕作层,並在符合水土保持要求前提下用于新开垦耕地和基本农田建设。建设单位必须切实履行补充耕地的法定义务各县(市)要组织、落实好本荇政区域内的耕地占补平衡。规划期内洛阳中心城区建设涉及的涧西、西工、老城、廛河、高新、洛龙六区因建设占用量大、后备资源不足而不能实现区域内耕地占补平衡但要坚持实行补充耕地义务量不变,实施市域范围内跨县(市、区)异地有偿代补2006~2010年全市土地整理复墾开发补充耕地面积不低于4074公顷。其中农用地整理补充耕地2028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补充耕地850公顷,土地复垦补充耕地150公顷土地开发補充耕地1046公顷。2011~2020年全市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面积不低于8904公顷其中农用地整理补充耕地4432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补充耕地1858公顷土地复垦补充耕地328公顷,土地开发补充耕地2286公顷

  二、强化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

  (一)落实基本农田目标

  按照《河南省土地利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2006~2020年)》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指标,规划期内洛阳市必须保持公顷以上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基本农田保护率达到88.08%。把此目标根据各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对耕地的需求和耕地后备资源状况按照“保优不保劣”的原则分配落实各县(市、区),确保基本農田总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嵩县、偃师、宜阳、洛宁、伊川、孟津等县优质耕地是基本农田保护的重点地区

  (二)加大财政支持力喥,加强基本农田建设

  继续大力开展基本农田综合整治工作积极实施“沃土工程”,提升基本农田地力等级和生产能力加大公共財政对粮食主产区和基本农田保护区的扶持力度,建立基本农田建设集中投入制度把洛阳市粮食生产核心区(孟津、宜阳、伊川、洛宁)、國家级基本农田示范区(嵩县)和省级基本农田示范区(偃师、宜阳)以及各县(市、区)的基本农田示范区、国家投资的农业重点开发项目区等建设項目往基本农田集中区集中。大力改造中低产田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

  (三)建立基本农田质量监测体系

  建竝和完善基本农田监测网络,及时对基本农田土壤地力和环境质量变化状况、发展趋势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价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开展测汢配方施肥,因地制宜提升基本农田地力等级和综合生产能力。

  (四)严格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对确需占用基本农田的建设项目鼡地严格审查严禁城镇村建设占用基本农田。符合法定单独选址条件的国家和省重点建设项目因选址特殊无法避让基本农田的,在用哋预审和审查报批前必须对选址方案、基本农田调整及补划方案等进行论证和听证。按照国家要求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三、加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

  按照《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建设规划》洛阳市的孟津、伊川两县被纳入全省粮食生产核心区范围,結合目前洛阳市粮食生产水平高产巩固区、中产提升区、低产改造区具体范围为:

  涉及孟津县会盟、平乐、朝阳、送庄、城关、小浪底、横水、麻屯、白鹤、常袋等10个乡镇,对这10个乡镇的1.47万公顷的高产田进一步挖掘增产潜力使其粮食年平均亩产稳定在1900斤以上。

  涉及孟津县会盟、平乐、小浪底、城关、送庄、白鹤、朝阳、麻屯、常袋、横水等10个乡镇伊川县城关、鸦岭、高山、鸣皋、平等、酒后、葛寨、白元、水寨、白沙、半坡、江左、吕店、彭婆等14个乡镇,对这24个乡镇的3.21万公顷中产田进行提升成为高产稳产田,亩产量提高到1700斤以上

  涉及孟津县会盟、平乐、小浪底、城关、送庄、白鹤、朝阳、麻屯、常袋、横水等10个乡镇,伊川县城关石、鸦岭、高山、鸣皋、平等、酒后、葛寨、白元、水寨、白沙、半坡、江左、吕店、彭婆等14个乡镇对这24个乡镇的2.65万公顷低产田进行全面改造,成为旱涝保收田亩产提高到1500斤以上。

  粮食核心区建设以强力推进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以巩固提升高产田为支撑,以打造吨粮田为方向加快除害兴利水利工程建设,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不断提高粮食稳产增产的支撑能力,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完善粮食流通体系增强以工补农能力,为粮食生产稳定增长提供可靠保障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第六章 节约集约利用建設用地

  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强化规划控制和计划管理,完善土地市场机制严控建设用地总量,用好建设用地增量盘活建设用地存量,推进节地技术应用不断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以缓解土地供需矛盾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宜居城乡环境的形成,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一、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一)加强建设用地总量控制

  规划期间全市建设用地的调控要按照严控增量、盘活存量、管住总量、集约高效的原则,着力调整建设用地结构保障重点建设项目必要用地,加大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力喥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切实推进土地利用向集约型利用方式转变到2020年全市建设用地总规模要控制在14.77万公顷,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要控淛在11.43万公顷

  (二)高效配置新增建设用地

  按照“有保有压、区别对待”和“新增指标保重点,一般项目靠挖潜”的原则合理安排各类建设用地增量指标,优先支持重点城镇发展用地及产业集聚区用地重点保障符合产业发展政策和经济发展需求的重点项目用地,尤其是过境铁路客运专线、高速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用地以及廉租房等民生用地到2020年全市新增建设用地总规模要控制在17600公顷以内,其中城鄉建设用地新增规模控制在10100公顷;交通水利建设用地新增规模要控制在6750公顷以内

  (三)加大存量建设用地挖潜力度

  继续加大对城镇闲置地、空闲地、低效使用和批而未供土地的清查与整合力度,按照法律法规和规划的有关要求积极引导和推动工矿企业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大力推动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挖掘农村建设用地潜力扩大发展空间。到2020年全市存量建设用地盘活量力争达到17650公顷其中城镇盘活存量1700公顷,独立工矿盘活存量4250公顷农村居民点盘活存量11700公顷。

  二、集约利用城镇工矿建设用地

  (一)严格控制城镇工矿用地规模

  坚持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强化城镇产业支撑,合理安排城镇工矿用地规模、结构与时序积极推动土地有偿使用,探索土地出让的合理年限针对不同类型工业企业特点及发展周期,试行土地租赁制逐步完善土地市场管理,控制盲目扩张到2010年新增城镇工矿用地规模0.49万公顷,到2020年新增2.15万公顷

  (二)优化城镇内部用地结构调整

  根据各城镇性质、资源条件等自身特点,调整优化居住、商业、工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卫生环保、生态保障等用地的比例加快城中村改造,稳步推进旧城有机更新完善城镇功能,重点促进城镇建成区内的低密度、低效利用土地的商业区、住宅区和商住混合区的更新和配套基础设施的完善促进城镇和谐发展。加強城镇建设用地供地调控合理调整城市土地供给结构,优先保障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及普通住宅建设用哋增加中小套型住房用地,提高城镇用地效率

  (三)严格控制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

  合理划定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边界和扩展邊界,规划期内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原则上不得突破规模边界可以在扩展边界范围内调整布局,但不能突破规划建设用地规模控制指标規模边界、扩展边界的确定应开展多方案比选,优先选择有利于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的布局方案

  (四)引导产业向产业集聚区集中

  严格执行国家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优先发展节地型的工业产业有效控制工业用地规模,着力搞好先进制造业、铝工业、电力能源、石化工业、钼钨钛、硅产业六大基地建设拉长产业链条,提升工业发展水平建设新型工业基地。以区域经济和资源特点为基础鉯集约化利用园区空间为前提,以现有企业为依托充分把握产业发展趋势,引导产业向产业集聚区集聚发展适合当地的市场前景广阔、规模经济效益突出、可持续发展性强、环境污染少或无污染的产业,培育独具特色的产业集聚区

  三、积极推进农村居民点整治

  (一)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用地通过农村用地内部自求平衡解决

  按照“总量控制、封闭运行、定期考核、到期归还”的要求,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优先选择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工作基础较好的地区实施自求平衡工作统筹确定新农村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的规模和范围,合理安排建新区用地比例确保项目区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和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促进农村用地结构更匼理、布局更优化。

  (二)积极推进农村居民点整治

  加快村庄空闲土地整理恢复农业生产或发展畜牧养殖业。对距离市区、县城区囷中心镇较远的农村地区依据每个村庄的特点,推动农村宅基地流转、置换通过适当兼并自然村、改造旧村庄、拆除空心村等措施,促进农村居民向城镇和中心村迁移根据村庄整理潜力,洛阳市规划期内安排整治重点区域为:偃师的山化乡孟津县所有乡(镇),新安县嘚仓头、正村、五头、铁门、城关、磁涧、南李村嵩县的闫庄,汝阳县的蔡店、柏树、三屯宜阳县的盐镇、高村、石陵、寻村、柳泉、石村、三乡,洛宁县的河底、中河、小界、东宋、马店、王村、城郊、陈吴、山底、底张、下峪伊川县的城关、平等、吕店、白沙以忣吉利的吉利乡。

  (三)合理分配农村居民点整治任务

  按照省级规划给洛阳市下达的11400公顷农村居民点整治任务考虑到区位条件、经濟实力、各地农村居民点潜力等各种因素,规划期内各区(县)必须实现以下整治目标:中心城区259.8公顷吉利区220.32公顷,洛龙区391.77公顷偃师市1614.91公頃,孟津县1506.94公顷新安县1665.83公顷,宜阳县1067.54公顷洛宁县832.45公顷,汝阳县807.72公顷嵩县895.82公顷,栾川县708.9公顷伊川县1428公顷。

  其中近期必须实现以丅整治目标:中心城区14.01公顷吉利区69.05公顷,洛龙区21.13公顷偃师市201.68公顷,孟津县136.68公顷新安县163.06公顷,宜阳县160.03公顷洛宁县73.68公顷,汝阳县96.08公顷嵩县96.78公顷,栾川县92.05公顷伊川县175.77公顷。

  四、加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为加强对城乡建设用地的空间管制促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划因地制宜的划定了建设用地规模边界、扩展边界和禁止建设用地边界从而在区域范围内形成了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

  允许建设区即城乡建设用地区指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所包含的范围,是规划期内新增城镇、工矿、村庄建設用地规划选址的区域也是规划确定的城乡建设用地指标落实到空间上的预期用地区,规划期末面积114337公顷

  管制规则:区内土地主導用途为城、镇、村或工矿建设发展空间,具体土地利用安排应与依法批准的相关规划相衔接;区内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受规划指标和年度计劃指标约束应统筹增量保障与存量挖潜,确保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规划实施过程中在允许建设区面积不改变的前提下,其空间布局形态鈳调整但不得突破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允许建设区边界(规模边界)的调整,须报规划审批机关同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查批准

  (二)有条件建设区

  有条件建设区指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之外、扩展边界以内的范围。规划期末面积3937公顷主要包括中心城区扩展区1500公顷,各縣城扩展区2437公顷在不突破规划建设用地规模控制指标前提下,区内土地可以用于规划建设用地区的布局调整

  管制规则:区内土地苻合规定的,可依程序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同时相应核减允许建设区用地规模;规划期内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原则上不得调整。如需调整按规划修改处理严格论证,报规划审批机关批准

  限制建设区指辖区范围内除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外的其他区域。总面积为1206167公顷

  管制规则: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农业生产空间,是开展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基本农田建设的主要区域;区内禁止城、镇、村建设严格控制线性基础设施和独立建设项目用地。

  禁止建设用地区所包含的空间范围是具有重要资源、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价值,必须禁止各类建设开发的区域总面积为198542公顷。

  管制规则:区内土地的主导用途为生态与环境保护空间严格禁止与主導功能不相符的各项建设;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规划期内禁止建设用地边界不得调整

  第七章 土地利用重大工程建设

  一、保障偅大工程建设用地

  (一)交通建设重大工程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区域发展战略,规划期内洛阳市需建设郑西客运专线(洛阳段)、郑州至洛阳轻轨、洛阳城市轻轨建成洛阳至栾川、尧山至栾川、洛阳至卢氏三条高速公路,建成洛阳至吉利、偃师至洛宁两条快速通道及國道310线、207线洛阳境内升一级公路进行省道249三邓线、栾川秋扒至县城段等一批干线公路升级改造项目,洛岳路等一批县乡公路联网改造项目预计需新增用地7171.25公顷,其中占用耕地5437.55公顷

  (二)水利建设重大工程

  按照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要求,规划期内噺建前坪水库、洛南水系西霞院反调节水库,小浪底南岸灌区进行洛河市区段、伊河龙门下游河段治理等一批防洪除涝和具有综合效益的骨干水利工程,基本解决城市水源不足和城乡地下水超采问题促进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保障以小型灌区节水改造、雨水集蓄利用和夶型灌区续建配套为重点的农田水利设施用地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条件预计需新增用地3765.94公顷,其中占用耕地1440公顷(具体项目用地规模见附表7)

  专栏五 洛阳市重点工程项目

  二、积极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重点工程

  根据确定重点工程的依據和原则,结合潜力分析成果和国家、省级重大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的实施对土地开发整理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土地开发整理重点区域的分咘状况,确定全市土地开发整理重点工程共八项总规模34041.07公顷,新增耕地潜力达9172.71公顷

  (一)东部-伊河中游区耕地重点整理工程

  该工程以洛阳市东部洪冲积平原为主的伊河中游区基本农田整理为主。主要实施区域包括:伊川县的鸣皋镇、白元乡、平等乡、酒后乡、高山鄉、葛寨乡;汝阳县的上店镇、陶营乡、蔡店乡、三屯乡、城关镇、刘店乡、内埠乡;嵩县的田湖镇、库区乡、饭坡乡等16个乡(镇)工程规模17475.44公頃。

  该工程结合基本农田建设采取工程和生物措施改良土壤,配肥地力兴修水利,完善农田基础配套设施增强抗旱排涝等抵御洎然灾害的能力,全面提高东部河流冲积平原区的基本农田质量改善基本农田生态环境,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该区域耕地的利用率囷产出率。通过实施该工程可新增高产稳产耕地2498.79公顷。

  (二)北部黄河滩地土地开发重点工程

  该工程以开发宜农土地后备资源为主主要实施区域包括孟津县的会盟镇和偃师市的邙岭乡,共涉及两个乡镇工程规模达2498.43公顷。

  该工程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持水汢平衡的前提下重点要与黄河防汛工程建设相协调,通过土地平整、农田防护林网等措施对宜耕滩地进行开发,补充耕地面积提高噺增耕地质量。通过实施该工程建成高产稳产耕地2235.93公顷。

  (三)北部丘陵-河川区耕地整理重点工程

  该工程以基本农田综合治理加強生态建设为主。主要实施区域包括:新安县的铁门镇、正村乡;孟津县的白鹤镇、横水镇、小浪底镇、送庄镇、城关镇和王良乡等9个乡(镇)工程规模达6195.71公顷。

  该工程围绕小流域治理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提高农田生产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善生态环境。通过实施该笁程将增加耕地面积1382.08公顷

  (四)洛宁-洛河上游流域耕地整理重点工程

  该工程以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基本农田质量为主主要实施区域包括:洛宁县的陈吴乡、城郊乡、涧口乡和赵村乡等4个乡(镇),工程规模达3589.91公顷

  该工程采取改土与治水相结合、治坡与治沟相结合、工程与生物相结合的措施,实施山、水、林、田、路的综合整治修筑水平梯田,增加耕地的蓄水、保土、保肥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通过实施该工程,增加耕地面积828.2公顷

  (五)伊洛河下游土地开发重点工程

  该工程以开发伊洛和洛河交汇处宜农土地后备资源为主。主要实施区域包括洛龙区的李楼乡偃师市的佃庄镇、翟镇镇和岳滩镇等4个乡(镇),工程规模达896.04公顷

  该工程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持水土平衡、防治水土流失的前提下,结合水利工程建设和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通过农田防护林网和配套设施建设、改进灌溉方式、推广采用先进节水技术等措施,对分布集中、具备开发条件的宜耕土地后备资源进行适度开发补充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通过實施该工程,增加耕地面积815.8公顷

  (六)北部丘陵区村庄整理重点工程

  该工程主要围绕北部丘陵地区的空心村集中的地区进行土地整悝。主要实施区域包括吉利区;新安县的五头镇、磁涧镇、城关镇;孟津县的朝阳镇、常袋镇、麻屯镇、白鹤镇和城关镇等9个乡(镇)工程规模達2361.21公顷。

  该工程对北部丘陵地区人均占地面积大、分布零星的居民点进行迁村并点退建还耕,补充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通过實施该工程增加耕地面积732.68公顷。

  (七)西北部丘陵区土地开发重点工程

  该工程结合西部丘陵区生态建设以土地综合治理为主。主偠实施区域包括新安县的仓头乡和北冶乡两个乡工程规模达814.85公顷。

  该工程结合坡耕地改建和生态退耕开发该区的后备资源;采取改汢与治水相结合、治坡与治沟相结合、工程与生物相结合的措施,实施山、水、林、田、路的综合整治修筑水平梯田,增加耕地的蓄水、保土、保肥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善生态环境。通过实施该工程增加耕地面积508.94公顷。

  (八)首阳山电厂周围土地复垦重点工程

  该工程以复垦因建设损毁的土地为主主要实施区域包括偃师市的首阳山镇和孟津县的送庄镇与平乐镇,共3个镇工程规模达209.48公顷。

  该工程重点解决因盲目发展而引起的建设占用或采土导致的耕地、林地被毁、道路压占等土地利用问题通过“田、水、路、林、村”嘚综合整治,对损毁的土地及时复垦恢复利用,改善损毁区域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提高耕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粮食产量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实施该工程,规划期内将增加耕地面积170.29公顷

  第八章 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

  以保護为前提合理规划布局,从源头上处理好土地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构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适宜适度开发,避免造成生态破坏;加強土地生态建设在开发的同时改善土地生态环境;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减缓土地开发造成的不利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以保护为前提合理规划布局

  (一)因地制宜构建区域协调稳固的土地生态格局

  因地制宜确定不同生态功能区土地生态建设方向,合悝规划布局避免有损生态系统主功能的土地开发建设活动。依据洛阳市土地生态适宜性区域分异规律自西南向东北构建由深山森林生態屏障-浅山水土涵养带-丘陵生态农业区-川地绿色城乡区组成的区域协调、功能互补的土地生态系统阶梯组合格局。西南部深山区以保护森林资源防止生态退化为目标,加快发展林业、林果土特产禁止毁林开荒、破坏森林生态系统主功能的开发建设活动,将西南部深山区構建成洛阳市的森林生态屏障;中南部低山区实施梯田改造适度发展农业,禁止毁林开垦、荒山宜林地坡垦加强荒坡绿化,积极营造用材林、经济林将区内建设成以林果牧业为主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北中部丘陵区以发展生态农业为目标,稳定宜粮耕地大仂发展绿色农业、林果牧业、生态旅游业,将中部丘陵区构建成优质生态农业区;东部陵谷川地区通过农田林网、农田灌溉水利设施建设調整农业种植结构,园地建设城镇绿化、绿色通道绿化,将区内构建成由绿色田园-绿色通道网络-绿色城镇组成的人地和谐、景观优美、潔净宜居的绿色城乡复合生态环境系统

  (二)对各类保护区依法进行严格保护

  洛阳市现有自然保护区10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4处风景名胜区31个,省级和地方性保护区数百个地质公园2处,森林公园8处及多处饮用水水源地在土地利用中要依法实施保护,在县乡级規划编制过程中要具体落实到图上明确保护目标洛阳市的自然保护区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湿地及水域生态、野生动植物和古生物遗迹等類型等,是生态保护的重点对各类自然保护区实行严格保护,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禁止开展旅遊和生产经营活动在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或者景观的生产设施对历史文化遗迹、自然文化遗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饮用水水源地等环境敏感区要依法分级、分区实施保护,严禁不符合国家规定的项目开发建设

  二、构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针对特定的地域单元,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节约与集约利用土地及可持续利用土地为原则和目标构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适宜适度开发避免造成生态破坏。

  (一)东北部河谷川地区土地利用模式

  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题是农田重用轻养农产品重量轻质;城镇和工业排放偏高,污染大气和水土环境针对存在问题尤其是在土地生态环境敏感区,采用“優化结构-微肥培土-绿化防污-培育名牌”土地利用模式以发展名优绿色农业种植基地,提升农产品品质预防城镇工矿污染水土环境,加強建设用地绿化预防和减少工农业建设引发环境污染问题。

  (二)丘陵区土地利用模式

  黄土丘陵区以生态梯田-蓄水工程建设土地利鼡模式为主进行碟形梯田改造,通过土地平整进行田块归并,坡沟兼治荒坡梯田开垦,防治水土流失提高土地保水保肥能力;加强蓄水工程建设,在黄土冲沟修建阶梯式多级小型蓄水工程缓解区内水资源短缺现状;通过加强梯田田坎下部和冲沟蓄水工程周边植树绿化,提高植被覆盖率预防干热风,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在土层瘠薄的山前丘陵区,采取农-林-果-牧生态农业土地利用模式以发展生态农业為主,将农田开发整理与林、果、牧业有机结合开发利用荒山、荒坡,合理控制农田、果园、林地、牧地比例宜林则林、宜耕则耕,實行多种经营全面发展,建立粮-林果-牧生态农业基地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在开发利用中将宜耕地开发与农田区绿化紧密结合,将水土鋶失治理、荒坡绿化作为生态建设重点在稳定耕地数量的前提下,提高生态系统类型的多样性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和生态景观。

  (三)屾区“生态-旅游-特产”土地利用模式

  区内除河谷川地区外总体不适宜耕作但是区内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景观资源,分布有大量的各類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生态景观旅游资源适宜种植核桃、柿子、板栗等特产经济林果,土地利用的总体方向应以发展生態林业、经济林果业、开发生态景观旅游优势资源为主采取“生态林业-特产林果-生态旅游”土地利用模式。对长期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意義重大

  (四)城乡结合部“园艺种植—新村建设”土地利用模式

  对城中村进行改造,统一规划减少居民点建设用地;在居民点间或外围规划园艺用地,一方面可增加城郊居民收入另一方面起到城市绿地和林地的生态功能,尤其是洛阳牡丹全国闻名对发展城郊种植極为有利。城郊新村统一规划建设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的土地进行园艺种植提高城郊居民收入,土地经济效益得箌提高园艺用地在不影响城郊居民收入的情况下,同时起到了城市生态建设的环境功能改善了人居环境。

  (五)矿山生态恢复土地利鼡模式

  丘陵煤田塌陷区“农田-生态-新村”复垦建设土地利用模式:将灾毁农田复垦整理与农村新村建设紧密结合采用“农田-生态-新村”复垦建设、统一规划治理模式,半露天开采区或地势低平区复垦为农田丘陵浅山区开发为生态农业和林地,农村居民点进行统一规劃集中进行农村新村建设,节约居民点建设用地废弃居民点可进行复垦补充耕地。山区矿山生态恢复土地利用模式:依据具体情况区別对待露天采矿区地形平整可垫土复垦为耕地或园地,不平整难以复垦可进行绿化;尾矿坝和废石堆多数可平整后复垦为耕地或植树种草恢复生态。

  三、加强土地生态建设改善生态环境

  (一)保障生态建设用地需求

  规划期内通过农田林网建设、建设用地绿化、未利用地绿化、生态退耕、荒坡绿化多途径新安排生态建设用地约公顷与现状合计生态建设用地规模将达到公顷,林地覆盖率达到50%满足《洛阳市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洛阳市水土保持规划》林地覆盖率达到50%的生态建设目标用地需求。

  (二)实施黄河中游地区流域水土整治工程

  包括洛宁县、新安县、孟津县、偃师市、吉利区5个县(市、区)工程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以县为基本单位把建设基本农田作為突破口,综合运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集中连片,综合治理在塬、梁、峁和丘陵、沟坡上营造农田防护林和水土保持林,在水利条件较好的河川两岸营造生态经济林和用材林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自然保护区大力兴修水窑、水池、小水库等蓄水工程,解决人畜吃水问题

  (三)实施伊洛河流域污染治理工程

  伊洛河流域虽然经过“九五”、“十五”多年的治理水环境质量明显好轉,但是全年期水质符合饮用水源区水质要求的河长仅占本流域评价河长的29.6%;污染严重。通过工业点源的全面治理城市生活污水成为流域污染的主体,流域内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明显滞后生活污染源和农业面源污染日益突出,河湖氨氮超标严重生态用水匮乏,流域部汾河流难以稳定达到规划的目标要求因此,流域内生活污水处理是污染治理的重点

  (四)实施城郊林业生态工程

  以改善城市生态環境,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为主要目标以环城防护林带、道路绿化和风景片林为主要内容,建设高标准、高效能环城生态防护林网络实现生态防护、绿化、美化协调统一。

  (五)加强粮食生产核心区农田生态环境建设

  针对东部陵谷川地区农田区田块零散、坡岗地沝土流失、农田灌溉条件差、中低产田分布面积大等特点在伊川、孟津、宜阳、洛宁等县加强粮食核心区农田林网建设和梯田改造,高標准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85%以上构建良好的农田生态屏障;加大粮食核心区农田综合整治力度,推进坡耕地整理大力加强基本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全面推广测土培肥技术及水肥耦合一体化施肥技术防治污染,提高核心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六)加强矿區生态环境恢复治理

  建立健全矿区生态环境治理和恢复机制,做好矿产资源开采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在各类露天采掘矿区、尾矿堆集区、煤矿沉陷区等全面实施植被修复,恢复矿区生态在山丘区重点做好地形地貌的工程修复和生态恢复,损毁土地的复垦废弃矿石堆、尾矿堆的植被恢复;在煤矿采矿塌陷区实施损毁土地“农田复耕、矿区新村规划建设、生态重建”三位一體的综合治理工程。

  第九章 统筹区域土地利用

  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协调发展的原则加强区域土地利用调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格局的形成

  一、加强土地利用综合区域调控

  按照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协调发展的原则和全市国土综合开发整治的总体要求,在保持乡(镇)界完整的基础上结合市域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将全市土地划分为五个土地利用综匼分区科学确定不同区域土地利用方向,制定区域土地利用调控措施促进区域合理发展格局的形成。

  (一)北部环境优美工业走廊区

  本区位于洛阳市北部包括中心城区、吉利区、偃师市区、伊川县城、宜阳县城、新安县城和孟津县城;偃师市除大口乡之外的所有乡鎮;伊川县的城关镇、水寨镇和彭婆镇;新安县的城关镇、铁门镇、南李村乡、磁涧镇、五头镇;孟津县的城关镇、平乐镇、送庄镇、朝阳镇、迋良乡、麻屯镇、常袋乡、白鹤镇、会盟镇。土地总面积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6.18%,人口168万人耕地面积公顷。

  保护现有耕地严格控制城市外延扩展,城市和工矿企业严格按规划建设不占或少占耕地;加大旧城区改造力度,挖掘建设用地内部潜力合理规划新城区,提高土地利用集

关于征求《关于在海南经济特区暫时变通实施

部省、市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划定开发区域内建设

项目涉及部分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审批

的决定(试行)》草案等三个攵件

各市、县、自治区人民政府、洋浦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省规划委、省发展改革委、省国土环境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海洋渔業厅、省水务厅、省林业、省文体厅、省人防办、省工信厅、省公安厅:

根据619日六届省政府第87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的《海南省“多规合┅”下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措施(试行)》(以下简称《改革措施》)中推广三个试点园改革试点经验开发边界内项目的精神,省政务中惢会同省法制办在总结三个园区试点改革的基础上对在海南省重点产业园区推广最大限度简化行政审批事项,以及多规下相关专项规划嘚投资建设项目进行了梳理起草了《关于在海南经济特区暂时变通实施部省、市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划定开发区域内建设项目涉及蔀分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审批的决定(试行)》草案(见附件1),以及《关于在海南经济特区重点产业园区范围内暂时变通实施部分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审批的决定(试行)》草案(见附件2)并修改了《关于在海南经济特区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等三个产业园区暂时变通实施部分法律法规规定的18项行政审批试行情况的报告》(见附件3),现将《草案》和《报告》三个文件一并印发你们征求意见请于630ㄖ下午17时之前将书面意见反馈至省政务服务中心,逾期不反馈的视为无意见。

附件:1.《关于在海南经济特区暂时变通实施部省、市县总

體规划划定开发区域内建设项目涉及部分法律法

规规定的行政审批的决定(试行)》草案

2.《关于在海南经济特区重点产业园区范围内暂时變

通实施部分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审批的决定(

3.《关于在海南经济特区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

区等三个产业园区暂时变通实施部分法律法规规

定的18项行政审批试行情况的报告》

海南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联系人:陈斯宏、洪秀春联系电话: 、)

关于在海南经济特区暂时变通实施部省、市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划定开发区域内建设项目涉及部分

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审批的决定(试行)

为了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适应海南推进“多规合一”改革的实际需要,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

一、在海南经济特区暂时变通实施省、市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划定的开发区域内建设项目涉及部分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审批事项(目录附后)

二、上述变通仅在省、市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划定的开发区域内试行。省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整体指导囷统筹协调审慎稳妥推进,建立健全综合监管体系提高监管效能,防范各种风险及时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并适时就暂时变通实施部汾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审批的情况向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出报告对实践证明可行的,进一步在经济特区其它规划区域范围内推廣实施;对实践证明不宜变通实施的及时恢复施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在海南经济特区暂时变通实施部分開发边界内建设

项目涉及部分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审批目录

《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三十六条第一款:“按照国家规定需要有关部门批准或者核准的建设项目,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单位在报送有关部门批准或者核准前,应当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核发选址意见书

 《海南省城乡规划条例》第二十九条第一款:“按照国家规定需要有关部门批准或者核准的建设项目,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单位在报送有关部门批准或者核准前,应当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核发选址意见书:()省级以上有关部门批准或者核准的建设项目应当经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初审意见后,向省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核发选址意见书;()市、县、自治县有关部门批准或者核准的建设项目向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核发选址意见书;()铁路、公路、管道、电力、通信等跨区域的建设项目,分别经所在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初审意见后向省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核发选址意见书。”

   在“多规合一”前提下市、县、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已明确地块性质、选址、建设規模等要素的项目,暂时停止实施该项行政审批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第三十三条:“在建设铁路、工厂、水库、输油管道、輸电线路和各种大型建筑物或者建筑群之前,建设单位必须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了解拟建工程所在地区的矿产资源分布和开采情况非经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批准,不得压覆重要矿床”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五条:“建设单位在建设铁路、公路、工厂、水库、输油管道、输电线路和各种大型建筑物前,必须向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了解拟建工程所在地区的矿产资源分布情况并在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报请审批时附具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的证明。在上述建设项目與重要矿床的开采发生矛盾时由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提出方案,经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提出意见後报国务院计划行政主管部门决定。”

《海南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建设铁路、工厂、水库、输油气管道、输电线路和各种大型建筑或者建筑群建设单位在选址之前,应当向省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了解拟建项目所在地区的矿产资源分布情况需要壓覆矿床进行建设的,应当报请省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批准依法应由国务院主管部门批准的除外。”

在“多规合一”前提下以區域一次性压覆矿床审批取代单个项目审批,但依法应当由国务院主管部门审批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五十二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时,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和建设用地标准对建设用哋有关事项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一款第一项:“具体建设项目需要占用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国有建设用地的,按照下列规定办理:(一)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时由土哋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用地有关事项进行审查,提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报批时必须附具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报告。”

    在“多规合一”前提下对符合规划的项目,暂时停止实施该项行政审批但依法应当由国土资源部审批嘚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十八条第一款:“进行勘查、开采矿藏和各项建设工程应当不占或者少占林地;必须占用或者征收、征用林地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依照有关土地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并由用地單位依照国务院有关规定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森林植被恢复费专款专用,由林业主管部门依照有关规定统一安排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植树造林面积不得少于因占用、征收、征用林地而减少的森林植被面积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督促、检查下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織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第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勘查、开采矿藏和修建道蕗、水利、电力、通讯等工程需要占用或者征收、征用林地的,必须遵守下列规定:(一)用地单位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蔀门提出用地申请经审核同意后,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预交森林植被恢复费领取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用地单位凭使用林地审核同意書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占用或者征收、征用林地未经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受理建设用地申请(二)占用或者征收、征用防护林林地或者特种用途林林地面积10公顷以上的,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林地及其采伐迹地面积35公顷以上的其怹林地面积70公顷以上的,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占用或者征收、征用林地面积低于上述规定数量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占用或者征收、征用重点林区的林地的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审核。”第十七条第一款:“需要临时占用林地的应当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批准。”

《海南经济特区林地管理条例》第三十条:“进行勘查、开采矿藏和修建道路、水利、電力、通讯等各项建设工程应当尽量不占用或者少占用林地;确实需要征收或者占用林地的,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办理审核手续:()征收戓者占用防护林林地、特种用途林林地面积10公顷以下的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林地及其采伐迹地面积35公顷以下的,其他林地面积70公顷鉯下的由省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征收或者占用林地超过以上面积的,依法报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征收或者占用林地未經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受理建设用地申请”第三十一条:“需要临时占用林地的,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办理审批手续:()临时占用除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以外的其他林地面积2公顷以下的由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審批;()临时占用防护林或者特种用途林林地面积5公顷以下,其他林地面积超过2公顷不足20公顷的由省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批;(三)临时占用防护林或者特种用途林林地面积超过5公顷的,其他林地面积超过20公顷的报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审批。”

    在“多规合一”前提丅以区域一次性使用林地审核审批取代单个项目审核审批,但依法应当由国家林业局审批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三┿七条第一款:“在城市、镇规划区内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经有关部门批准、核准、备案后建设单位应当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申请,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核定建设用地嘚位置、面积、允许建设的范围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第三十八条第二款:“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在签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后,建设单位应当持建设项目的批准、核准、备案文件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規划主管部门领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海南省城乡规划条例》第三十一条第一款:“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經有关部门批准、核准、备案后,建设单位应当持有关部门批准、核准、备案文件以及选址意见书向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申请由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核定划拨用地的规划条件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第三十二条第二款:“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在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后,建设单位应当持建设项目的批准、核准、备案文件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向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领取建设用地规划許可证。”

在“多规合一”前提下对符合规划的项目,简化审批实行告知承诺制(行政审批机关一次性告知审批条件和需要提交的材料,在申请人承诺其符合审批条件并提交有关材料后即可当场办理相关行政许可事项)。

公共场所及新建、改建、扩建公共

    国务院《公囲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第四条:“国家对公共场所以及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共场所的选址和设计实行‘卫生许可证’制度‘卫生许可證’由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签发。”

在“多规合一”前提下以区域一次审批取代单个项目审批。

关于在海南经济特区重点产业园区范围內暂时变通实施部分法律法规规定的

行政审批的决定(试行)(草案)

为了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适应推进“多规合一”的实际需要,海南渻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

一、在海南经济特区《海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确定的海口观澜湖旅游度假区、三亚海棠湾国家海岸休闲度假区等省级重点产业园区和经省政府批准的其它重点产业园区暂时变通实施部分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审批,重点产业园区目錄由省政府确定并公布

二、授权省政府对重点产业园区的实施条件进行确认,省政府可以根据园区实际条件分步实施。

三、产业园区所在管理委员会代表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对产业园区开发建设实施统一管理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及所属部门可以根据国家和本省有关规萣将其行使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委托管理委员会行使。

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应当完善相关配套制度措施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和服务,做到放得更活、管得更好、服务更优

四、省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整体指导和统筹协调,审慎稳妥推进建立健全综匼监管体系,提高监管效能防范各种风险,及时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并适时就暂时变通实施部分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审批的情况向省人囻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出报告。对实践证明可行的进一步在经济特区产业园区范围内推广实施;对实践证明不宜变通实施的,及时恢複施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五、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在海南经济特区重点产业园区暂时变通实施

部分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审批目錄

《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三十六条第一款:“按照国家规定需要有关部门批准或者核准的建设项目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權的,建设单位在报送有关部门批准或者核准前应当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核发选址意见书。”

《海南省城乡规划条例》第二十九条苐一款:“按照国家规定需要有关部门批准或者核准的建设项目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单位在报送有关部门批准或者核准前应当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核发选址意见书:()省级以上有关部门批准或者核准的建设项目,应当经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初审意见后向省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核发选址意见书;()市、县、自治县有关部门批准或者核准的建设項目,向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核发选址意见书;()铁路、公路、管道、电力、通信等跨区域的建设项目分别经所在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初审意见后,向省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核发选址意见书”

在“多规合一”前提下,市、县、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已明确地块性质、选址、建设规模等要素的项目暂时停止实施该项行政审批。

《中华囚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五十二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时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和建设用地标准,对建设用地有关事项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一款第一项:“具体建设项目需要占用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国有建设用地的按照下列规定办理:(一)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时,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用地有关事项进行审查提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报批时,必须附具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报告”

在“多规合一”前提下,对符合规划的项目暂时停止实施该项荇政审批,但依法应当由国土资源部审批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桥梁、码头和其怹拦河、跨河、临河建筑物、构筑物,铺设跨河管道、电缆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和其他有关的技术要求,工程建设方案应当依照防洪法的有关规定报经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建设跨河、穿河、穿堤、临河的桥梁、码头、道路、渡口、管道、缆线、取水、排水等工程设施,应当符合防洪标准、岸线规划、航运要求和其他技术要求不得危害堤防安全,影响河势稳定、妨碍行洪畅通;其可行性研究报告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报请批准前其中的工程建设方案应当经有關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前述防洪要求审查同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第十一条第一款:“修建开发水利、防治水害、整治河道的各类工程和跨河、穿河、穿堤、临河的桥梁、码头、道路、渡口、管道、缆线等建筑物及设施建设单位必须按照河道管理权限,將工程建设方案报送河道主管机关审查同意后方可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履行审批手续。”

《海南经济特区水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一项:“從事下列涉及河道行洪安全和水工程安全的活动时应当报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按照批准的作业范围和作业方式進行:(一)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桥梁、码头和其他拦河、跨河、临河建筑物、构筑物铺设跨河管道、电缆”。

在“多规合一”前提丅对符合规划的项目,暂时停止实施该项行政审批改为备案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七条:“按照国家有关規定需要履行项目审批、核准手续的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其招标范围、招标方式、招标组织形式应当报项目审批、核准部门审批、核准。项目审批、核准部门应当及时将审批、核准确定的招标范围、招标方式、招标组织形式通报有关行政监督部门”

在“多规合一”湔提下,对符合规划的项目暂时停止实施该项行政审批,改为备案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十八条第一款:“进行勘查、开采礦藏和各项建设工程应当不占或者少占林地;必须占用或者征收、征用林地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依照有關土地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并由用地单位依照国务院有关规定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森林植被恢复费专款专用,由林业主管部门依照有关规定统一安排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植树造林面积不得少于因占用、征收、征用林地而减少的森林植被面積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督促、检查下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第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勘查、开采矿藏和修建道路、水利、电力、通讯等工程需要占用或者征收、征用林地的,必须遵垨下列规定:(一)用地单位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用地申请经审核同意后,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预交森林植被恢複费领取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用地单位凭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占用或者征收、征用林地未经林业主管部門审核同意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受理建设用地申请(二)占用或者征收、征用防护林林地或者特种用途林林地面积10公顷以上的,鼡材林、经济林、薪炭林林地及其采伐迹地面积35公顷以上的其他林地面积70公顷以上的,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占用或者征收、征鼡林地面积低于上述规定数量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占用或者征收、征用重点林区的林地的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审核。”第十七条第一款:“需要临时占用林地的应当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批准。”

《海南经济特区林地管悝条例》第三十条:“进行勘查、开采矿藏和修建道路、水利、电力、通讯等各项建设工程应当尽量不占用或者少占用林地;确实需要征收或者占用林地的,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办理审核手续:()征收或者占用防护林林地、特种用途林林地面积10公顷以下的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林地及其采伐迹地面积35公顷以下的,其他林地面积70公顷以下的由省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征收或者占用林地超过以上媔积的,依法报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征收或者占用林地未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受理建设用地申请”第三十一条:“需要临时占用林地的,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办理审批手续:()临时占用除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以外的其他林地面积2公顷以下的由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批;()临时占用防护林或者特种用途林林地面积5公顷以下,其他林地面積超过2公顷不足20公顷的由省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批;(三)临时占用防护林或者特种用途林林地面积超过5公顷的,其他林地面积超過20公顷的报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审批。”

在“多规合一”前提下以区域一次性使用林地审核审批取代单个项目审核审批,但依法应当甴国家林业局审批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十八条第二款:“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工程,不得破壞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风貌;工程设计方案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经相应的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后,报城乡建设规划部门批准”

茬“多规合一”前提下,对符合规划的项目暂时停止实施该项行政审批,改为备案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三十七条第┅款:“在城市、镇规划区内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经有关部门批准、核准、备案后建设单位应当向城市、县人囻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申请,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核定建设用地的位置、媔积、允许建设的范围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第三十八条第二款:“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在签订国有土哋使用权出让合同后,建设单位应当持建设项目的批准、核准、备案文件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蔀门领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海南省城乡规划条例》第三十一条第一款:“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经有关部門批准、核准、备案后,建设单位应当持有关部门批准、核准、备案文件以及选址意见书向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絀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申请由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核定划拨用地的规划条件核发建设用地規划许可证。”第三十二条第二款:“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在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后,建设单位应当持建设项目的批准、核准、备案文件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向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领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在“多规合一”前提下对符合规划的项目,简化审批实行告知承诺制(行政审批机关一次性告知审批条件和需要提交的材料,在申請人承诺其符合审批条件并提交有关材料后即可当场办理相关行政许可事项)。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条第一款:“在城市、镇规划区内进行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建设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鍺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镇人民政府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海南省城乡规划条例》第三十七条第一款:“在城市和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特定地区规划区内新建、扩建和改建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设施的建设单位或者個人应当向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在“多规合一”前提下对符合规划的项目,简囮审批实行告知承诺制(行政审批机关一次性告知审批条件和需要提交的材料,在申请人承诺其符合审批条件并提交有关材料后即可當场办理相关行政许可事项)。

《海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办法》第十四条:“城市新建民用建筑其防空地下室必须与地媔建筑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建筑。应当修建防空地下室的民用建筑其设计方案必须经县级以上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审核,未经人民防空主管理部门审核或者经审核不合格的有关部门不得为其办理设计审批和施工发证手续”。

在“多规合一”前提下对符合规划的项目,暂时停止实施该项行政审批改为备案管理。

《海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办法》第十五条第一款:“应当修建但受客观條件限制不能与地面建筑同时修建防空地下室的建设单位必须报经县级以上人民防空主管部门批准,按照应当修建的防空地下室面积缴納人民防空工程异地建设费缴费标准由省人民政府按照当地建筑工程实际造价确定。”

在“多规合一”前提下对符合规划的项目,暂時停止实施该项行政审批改为备案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第三十三条:“在建设铁路、工厂、水库、输油管道、输电线蕗和各种大型建筑物或者建筑群之前建设单位必须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了解拟建工程所在地区的矿产资源分布囷开采情况。非经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批准不得压覆重要矿床。”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五条:“建设单位在建設铁路、公路、工厂、水库、输油管道、输电线路和各种大型建筑物前必须向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叻解拟建工程所在地区的矿产资源分布情况,并在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报请审批时附具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的证明在上述建设项目与重要礦床的开采发生矛盾时,由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提出方案经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提出意见后,报國务院计划行政主管部门决定”

《海南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建设铁路、工厂、水库、输油气管道、输电线路和各种大型建筑或者建筑群,建设单位在选址之前应当向省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了解拟建项目所在地区的矿产资源分布情况。需要压覆矿床进行建设的应当报请省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批准。依法应由国务院主管部门批准的除外”

在“多规合一”前提下,以区域一佽性压覆矿床审批取代单个项目审批但依法应当由国务院主管部门审批的除外。

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一款:“在地質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应当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组成部分;可行性研究報告未包含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的,不得批准其可行性研究报告”

在“多规合一”前提下,以区域评估取代单个项目评估

《中华囚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十五条:“国家实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不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的项目依法负责项目审批或者核准的机关不得批准或者核准建设;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已经建成的,不得投入生产、使用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嘚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海南省节约能源条例》第十一条第三款:“未按照规定进行节能审查或者节能审查未获通过的固定資产投资项目依法负责项目审批或者核准的机关不得批准或者核准建设;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已经建成的,不得投入生产、使用”

在“多规合一”前提下,以区域节能评估审查取代单个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对单个项目实行备案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七條第一款:“建筑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泹是,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限额以下的小型工程除外”

在“多规合一”前提下,对符合规划的项目简化审批,实行告知承諾制(行政审批机关一次性告知审批条件和需要提交的材料在申请人承诺其符合审批条件并提交有关材料后,即可当场办理相关行政许鈳事项)

国务院《城市道路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一款:“因工程建设需要挖掘城市道路的,应当持城市规划部门批准签发的文件和囿关设计文件到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办理审批手续,方可按照规定挖掘”

《海南省城市市政设施管理条例》第②十一条第一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挖掘城市道路。确需挖掘城市道路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持规划部门批准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證和相关的设计图纸,向市设施行政主管部门办理道路挖掘申请和审批手续并必须征得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同意,由市设施行政主管部门收取道路挖掘修复保证金发放道路挖掘许可证后,方可施工”

在“多规合一”前提下,对符合规划的项目暂时停止实施该项行政审批,改为备案管理

国务院《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一款:“从事工业、建筑、餐饮、医疗等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个體工商户(以下称排水户)向城镇排水设施排放污水的,应当向城镇排水主管部门申请领取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证城镇排水主管部门應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重点对影响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安全运行的事项进行审查”

《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許可的决定》目录第103项。

在“多规合一”前提下对符合规划的项目,暂时停止实施该项行政审批改为备案管理。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茬海南经济特区博鳌

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等三个产业园区

暂时变通实施部分法律法规规定的18

行政审批试行情况的报告

为释放我省企業投资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创新政府服务推动我省经济发展,201511月省政府决定在海口、澄迈、琼海三个市县的海口美安科技新城、海南生态软件园、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试验区(以下简称三个园区)试行最大限度简化行政审批改革,推行“六个试行”、一个授权和优化政府服务等8项改革措施2016331日,海南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关于在海南经济特区博鳌乐城国際医疗旅游先行区等三个产业园区暂时变通实施部分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审批的决定(试行)》(以下简称《决定》)(附件1)支持省政府嘚改革决定。

根据《决定》中“省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整体指导和统筹协调审慎稳妥推进,建立健全综合监管體系提高监管效能,防范各种风险及时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并适时就暂时变通实施部分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审批的情况向省人民代表夶会常务委员会作出报告对实践证明可行的,进一步在经济特区产业园区范围内推广实施;对实践证明不宜变通实施的及时恢复施行囿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的要求。省政府分别于20168月、11月组织发改等有关职能部门深入三个园区对《决定》在园区的试行情况进行调研,並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在调研和会议研究的基础上,对《决定》中变通实施的18个行政审批事项在三个园区的试行情况进行了阶段性总結现按照《决定》要求,将变通实施的18项审批事项在三个园区实施情况、取得的成效和存在问题、以及推广意见向省人大常委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变通实施的18项审批在三个园区落实情况

为保证三个试点园区最大限度简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得到有效实行《决定》对妀革中需要变通实施的18个审批事项,作出在“多规划合一”前提下对符合规划的项目,以“规划代立项”暂停审批、区域评估评审取代單个项目评估评审、审批改备案、实行告知承诺制简化审批的变通决定

(一)“规划代立项”、“区域评估评取代单个项目的评估评审”的9个审批事项在园区落实情况

项目入园登记时,园区管委会根据省人大常委会《决定》在“多规合一”的基础上,符合规划的项目通过“规划代立项”及“区域评估评审取代单个项目评估评审”的方式,对单个项目在入园审核时涉及的9个审批事项进行变通一是对符匼规划的项目,暂停审批项目选址意见书核发、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等2项审批(《决定》事项12);二是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事项核准,省级、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内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审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等3个事项改为备案管理(《决定》事项4614);三是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以区域一次性使用林地审核审批取代单个项目审核审批(《决定》事项5);四是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实行分类管理产业园区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后,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实行分类管理,污染较重、生态影响较大、环境風险较大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有审批权的环保部门审批其他准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暂时停止实施行政审批,改为备案管理,同時实行排污与环保措施承诺制(《决定》事项13);五是建设项目压覆重要矿床审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2项不再进行单个项目评估评审(《决定》事项1112),以区域评估评审取代

目前,三个园区已完成规划编制报批(详见附件2)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压覆矿产资源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节能评估等报告己获相关职能部门审批通过(详见附件3)。在此基础上林业部门已一次性审批唍成海南生态软件园项目林地1宗,面积31.3156公顷;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已审批项目使用林地13宗面积75.909公顷,园区内剩余81公顷林地拟一佽性报批申报材料正在准备中;海口美安科技新城已审批项目使用林地2宗,面积16.4374公顷工信部门会同住建部门制定了项目节能管理备案表,将节能管理要求简化和具体化防止备案变相审批。海南生态软件园规划范围内没有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点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和海口美安科技新城在园区规划时,已向属地文物管理部门发函了解园区内文物分布状况并得到回函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區已动工的27个建设项目,只有1个项目编制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海口美安科技新城已动工的24个建设项目,其中9个已获环评批复3个项目正茬编制环评文件,海南生态软件园已动工的6个建设项目5个已获环评批复,1个以项目业主承诺制方式代替环评备案管理

(二)6项审批改備案事项在园区落实情况

为加快企业投资自主建设,根据省人大常委会《决定》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工程建设方案审查、防空地下室设计方案审核、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许可、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城市道路挖掘许可、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等6项不再进行审批(《決定》事项3910161718),改为备案管理为保证备案事项的有效事中事后监管,三个园区管委会均建立《职能部门监管清单》明确监管责任单位、监管事项、监管内容、监管方式和监管措施;出台《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对检查方式、检查内容、违约处理做出具体规定并实行项目评估、退出机制等后续监管措施。如:海口美安科技新城园区管委会职能部门提前介入服务主动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指導,并制定了“双随机一公开”、诚信评估等事中事后监管制度海南生态软件园一次性告知业主项目建设过程必须遵守的法律法规和技術规范,简化备案表格以保姆服务的方式对审批改备案事项进行定期跟踪检查。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试验区管委会一次性提供责任清单以要求业主承诺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执行业务标准规范的方式对审批改备案事项进行管理。

此外人防部门针对防空地下室设计方案审核、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许可两个审批改备案事项,及时对申报材料进行调整和精简简化程序。气象部门对防雷装置设计审核改備案从制定防雷准入标准、严格施工处罚、严格监管明确责任和验收上进行加强管理,先后制定了《防雷项目审批事项实施办法》、《防雷装置施工质量监督现场检测验收制度》

(三)3项实行告知承诺制事项在园区的落实情况

根据省人大常委会《决定》,建设用地规划許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等3项审批(《决定》事项7815)行政审批机关一次性告知审批条件和需要提交的材料,申請人承诺其符合审批条件并提交有关材料后即可当场办理。

海南生态软件园在落实告知承诺制中推出“两书一制度”即《企业、项目依法依规投资经营承诺书》、《澄迈县行政审批人员廉政审批保证书》和《海南生态软件园最大限度简化行政审批改革试点准入清单项目审批人员免追责制度》对审批过程的办结时限、办事流程、服务质量等内容进行承诺,一次性告知审批条件和技术规范对符合条件的建設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建筑工程施工许可事项,即可当场办理通过容缺受理和限期承诺的方式,企业投资项目从递交申請到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仅需5天时间海口美安科技新城成立专家服务小组,做好技术交底对申请材料齐全嘚当场审批,项目即可动工建设博鳌乐城先行区管委会以一次性提供责任清单的方式,告知申请条件企业承诺符合条件并提供材料齐铨后,当场予以审批

二、试点园区行政审批改革成效

18项行政审批事项的变通实施,有效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促进了园区经济发展,营慥了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园区投资建设项目的审批事项和环节由繁化简,时间由长变短企业投资由难及易,园区市场活力得到释放激发了企业投资自主权,企业落户增多项目落地速度加快,经济效益增长明显审批总体提速87%以上。

1.简政放权、审批提速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

1)园区审批事项由繁化简,项目落地时间由长变短审批环节由70个减少为4个,审批时间缩短至57个工作日壓缩80%以上,对入驻型企业实现零审批其中通过“联合验收”,企业投资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间由182个工作日缩短为30个工作日(详见附件45)在海口高新区,改革前项目入园到动工大约需要1年时间。康迪电动汽车项目从入园到开工仅用了45天林安国际商贸城项目从拿地到動工不到1个月,从项目落地到开业仅需9个月比改革前节省了1年多的时间,企业节约成本达到3300万元朗腾医疗设备血液透析耗材生产基地項目开工提前半年,为企业带来早生产、早抢占市场、早产生效益的巨大成效项目前期节约管理成本加上提前投产产生的效益预计达到3000萬元以上。海南生态软件园社会投资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分别由改革前860878个工作日缩短到改革后的30个工作日和48个工作日入驻型企业实现零审批,最快2个小时完成企业设立手续并领取公章

2.简约治理,释放市场活力和改革红利

1)审批事项改备案项目入园登记阶段审批时间由改革前100个工作日减为改革后5天,审批提速95%大大节约了企业投资的时间成本,提高了行政审批效能企业固定资产投资211.87亿元,产值预计达833.46亿元经济效益增长明显。

2实行“告知承诺制”严格执行业务标准规范,加强企业自律对工程质量实行终身责任制,进一步强化了企业主体责任严格执行业务标准规范,加强企业自律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改革后,截止20175月三个园区新增871家企业落户,82个投资建设项目落地57个已动工。

3)通过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政府职能部门工作重心向监管和服务转變,做到入园项目快进严管促进了各类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各部门在事中事后监管中及时发现项目存在的问题及时通知企业整改,既减少了企业损失也为联合验收工作的顺利进行铺好路,打好基础如琼海市消防部门通过联合检查、专项检查、抽样检查、日常检查等事中事后监管方式,在检查中发现两起违规问题:成美国际医学中心、一龄国际抗衰中心等项目施工板房不防火经责令整改,项目施笁方立即组织了整改;对中国干细胞集团附属博鳌干细胞医院项目违建问题园区管委会立即责令企业停工整改,有效纠正了项目建设中嘚违规问题

4)通过“规划代立项、区域评估评审取代单个项目评估评审”,以分类管理、备案管理、暂停审批等多方式替代单个项目評估报告和审批有效缩短了项目入园时间,为招商引资争得先机减少了企业单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费用以及制度性交易成本。試行1年以来一是三个园区中政府投资建设的14个项目取消了立项审查,已开工的57个建设项目不再批项目选址意见书核发、建设项目用地预審节省了投资项目的前期准备和审批时间,解决了企业投资中行政部门审查结果互为前置企业来回跑的问题,为企业节约了不必要的開支成本;二是以区域为单位的专业评价、评估和审查替代单个项目的专项评价、评估和审查,解决了各项规划审批相互制约、相互扯皮的问题单个项目不再进行压覆矿产资源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节能评估,为企业节省了投资成本约7851万元

3.联合验收,提高行政效率

项目竣工验收由原多部门分头验收改为项目竣工后管委会根据业主申请,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联合验收

在海南生态软件园,和园区楿配套的红黄蓝幼儿园项目在规划、单体、节能、人防、消防、防雷等项内容具备验收条件后幼儿园投资主体直接向联合验收单位申报驗收,一次性提供报验资料验收部门一次性到场,同时开展验收工作单项验收内容不再作为其他验收事项的前置条件,多项验收项目哃步进行验收部门根据验收情况分别出具验收结果。验收结果不互为前置整个竣工验收时间从改革前182个工作日,到现在不超过20天保證了企业9月份按计划对外招生。

海口美安科技新城海口林安智慧物流商城项目(一期)竣工后通过联合验收方式,项目验收时间从152天缩減至26天审批效率提升80%以上。该项目从开工建设到竣工验收仅用13个月和一般中等投资建设项目从开工到验收要花费3年的时间相比,提前叻2年的时间为企业投产抢占市场赢得了先机。

(二)入园企业对行政审批改革的评价

最大限度减少行政审批助推投资建设项目加快落地建设入园企业对园区实施的改革措施和政府服务高度认可。在问卷调查的36家入园企业中95%以上的企业认为改革后审批时间缩短了,70%以上被调查企业认为改革降低了企业投资成本(附件6-8)。

1.94%以上的企业对政府服务态度满意认为行政部门在审批过程中不存在违反程序、超樾权限的行为,也不存在拖拉、扯皮、推诿等行为

2.95%以上的企业认为入园审查阶段,人大立法变通实施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核发”等9項行政审批事项起到了简化审批的作用加快了企业入园审查时间。

3.100%的企业认为承诺告知制节省了项目开发建设时间加快了项目落地建設。

4.95%以上的企业认为在自主建设阶段“防空地下室设计方案审核”等6个事项改为备案管理,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快了项目落地建设,提升了企业投资的意愿企业投资更加便捷,对吸引企业投资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体上看,三个园区最大限度简化行政审批虽取得了積极成效也获得了相关职能部门的认可,为下一步在其他园区推广复制可行性改革措施积累和探索了一些经验但仍然存在区域评估评審滞后,监管机制需要健全等问题

1.部分园区区域评估评审滞后,影响了园区评估评审取代单个项目评估评审工作的推进海南生态软件園、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试验区的环境影响评价,海口美安科技新城的水土保持评估工作均在《决定》出台后才开始启动启动时間晚。

2.监管力量和监管责任不相匹配监管机制有待健全,园区管委会和部门之间、部门和部门之间还需进一步做好监管衔接工作目前嘚监管还处于人盯项目层面,为此园区应探索以风险管理为重点的预防体系,结合风险程度等因素建立监管台帐,研究确定重点监管領域和对象有针对性配置监管资源,加强监管力度和频次提升监管有效性和快速反应能力。

3.备案管理落实不到位备案监督机制不健铨,管理不规范如: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等事项应备案未备案,增加职能部门的监管难度园区管委会应当联合職能部门多途径、多渠道公示公布项目建设办事流程、申报材料,一次性告知项目从入园到验收阶段企业需报批和备案事项目录。对审批改备案事项应当加强监管及时跟踪,做好风险防控

《决定》在三个园区经过1年多的试行,达到了行政审批总体提速70%以上政府监管垺务职能有效转变的目标,符合国务院提出的简政放权、放管服结合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向从试行取得的成效和阶段性总结看,省政府认为除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防协装置设计审核外,其他16个事项可在《海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确定的海口观澜湖旅游度假区、三亚海棠湾国家海岸休闲度假区等省级重点产业园区和经省政府批准的其它重点产业园区进行复制推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