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应该做什么,要做一个怎样的女子

谨以一个24岁女生的经历,奉劝那些和我有着相同境遇的女孩
_百度宝宝知道
谨以一个24岁女生的经历,奉劝那些和我有着相同境遇的女孩
彤彤爱喝爽歪歪
宝宝1岁4个月LV.12
  我不是从事什么特殊行业的女生,也不是长得特别漂亮那种。如果你想看行业内幕或是女神的私生活,那么很抱歉我让您失望了。我只是一名很普通的女生,来自一个普通,甚至有些贫困的家庭。和那一大批的同龄人一起成长,一起读书,一起毕业,到现在一起跻身求职的洪流。我现在仍然孤身一人,没有男朋友。当父母问起的时候,我口里说着“不急,不急”,但我知道,明年就是我的本命年了,按照我们这边农村的虚岁算法,已经25岁了。我忽然意识到我最美好的年华即将结束,而我却没能在这个年华里遇见正确的那个人,让他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我很少在贴吧发帖子,更很少提及自己的经历。我选择在今天写下这些,是对自己青春的缅怀,也是对自己的一个总结。我不需要任何人为我产生同情或是鄙视的情感。因为在这个年纪里,在感情这件事情里,我们都有过愚蠢的时刻。
  我的第一份正式的恋爱发生在我的高中时刻。我的小学和初中都是在农村的学校里上的,我的家也在农村。那是一个所有人见面都会寒暄几句打招呼的地方,几乎大人都认识。小学和初中都离我家很近,老师也都和家长认识。那时候我还比较乖巧,长得还算秀气,学习又好,所以老师都很喜欢我,在班上也基本上算的上最受关注几名学生之一。
  在我们那个地方是没有高中的,高中要到县城里去上,坐客车大概要一个小时的时间。中考的时候我们都报县里那个最好的高中,但是每年考上的人数都用一只手就能数过来。我那一届里只考上了一个,而我则走了指标,(就是那个学校给我们初中的一个名额,从没考上的学生里,选一个成绩最高的去读,学费和考上的一样。)另外还有3名自费生,交了择校费。至于其他的学生,大概有30多个吧,就分别去了其他高中。
  就这样我们一帮来自农村的小屁孩儿就进城上学了。
  我想我所有的转变,或许都和那个高中,还有我的性格有关。
  高中的第一个学期让我说不清是什么感觉。现在回忆起来我很怀念那个时候朴实简单的自己,还有那种朴实简单的同学关系。但是同样我也深刻地记得那种低微的感觉。有一件事我到现在想起来还很印象深刻:军训的时候学校发的迷彩服、帽子的质量都特别差,会掉绿色的粉尘,下雨的时候就更不用说了。然后我们脸上脖子上基本都是绿色的粉尘混着汗,粘进毛孔里。我问我左边的女生,有没有湿巾给我一张呗?她说有,就给我掏了一张。呵呵,其实她不知道的是,那时候的我想要的根本不是湿巾,只是听见别人那么说,我以为湿巾就是面巾纸,我只是想要张面巾纸擦擦而已。当然湿巾要比纸巾好很多,但是就在那个时候我心里也想了很多,我想那是我第一次感觉到我和这些“城里学生”的差距。
  我们年级组有22个班,大概1200多人。但是整个学校只有一栋寝室楼,男女都住在那里。可见外地学生所占的份额并不大,多大数都是走读生。对于这个县城,他们比我们更为熟识,家庭条件也比我们更好。那时候的我还根本不知道别人身上的耐克李宁够买好几件、甚至十几件我身上穿着的衣服。我以为我们都一样,都是二三十块,呵呵。有点离题了。
  高一下学期,我搬出了寝室,去一个学习很差的女生家里住,她爸妈说想找一个学习好的带着她学习。我想这可能是我这辈子做的最错误的一个决定。
  这个女生,我不知道怎么说好,记得那时候都十六七岁了吧,她爸爸在家的时候,她还那样一丝不挂的在家里走来走去。对于这样极品的行为,我只能归结于遗传,遗传自她的母亲。我俩放学通常都一起走路回她家,但是她妈妈经常骑着自行车来学校接她,而我就得自己一个人走。我们晚课结束之后基本都是在晚上九、十点钟了,我不知道她想没想过我的安全问题或者是我害不害怕,我也不想去纠结这些了。
  这个女生经常晚课逃课去网吧,为了不让她妈妈发现,也为了让我给她作伴,她就总是拖着我也一起去。要是哪天我不陪着,那么回家的路上那段没有路灯的黑路上,她就会像神经病一样的大声笑,吓唬我。我小时候是经常得邪病的,我这体质爱招那些不干净的东西,所以我特别害怕这些。你可以说我迷信,但是对于一个从封建农村出来的十六七小丫蛋来说,这完全是一种正常反应。
  说了这么多,你可能都看的不耐烦了。别急。这时候我的第一男朋友在我的生活里出现了。
  就在我们逃课上网的时间里,我认识了我的第一个男朋友。在200X年里,网恋是一件很普遍、也很玄乎的东西。几乎所有的少男少女都急切地想把网友发展为对象。他大我4岁,我想起来了,那时候我17,他21.现在回想起来,我真的觉得那时候的自己单纯得近乎愚蠢。
  我这个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有点“毒舌”,说话不让人的那种。尤其是那个时候年少气盛。所以聊天的时候他说话总是说不过我,然后他就一直说我聪明,说喜欢我。而我是完全嗤之以鼻的。因为一方面我知道网恋多可笑,另外一方面初中的时候追我的男生不下十个,他又算得了什么呢。
  后来有一天我在网吧通宵,他前半夜一直陪着我,还说要来找我。他所在的是市里,离我读书的县大概有一个小时的火车。后半夜说有人来找他打架了。再然后就是在QQ上骂我的话,看语气像是和他打架的人吧。再后来就给我拉黑了,可是天快亮的时候又加上我了。
  第二天吧,我想了想,就带着他给我的手机号,去学校对面的话吧给他打了个电话。那时候我还没有手机,都是去学校外面打电话的。然后电话里说了几句,再后来这样的电话就频繁了,都是我打给他的,因为我没有电话。再后来就是我们见面了,是我去找的他。我在两地之间往返了大半年。高中的时候每周只有半天的假日。于是我总是周日下午坐上去他那里的火车,然后周一早晨四点钟起来买票乘火车赶回我的学校。后来他来了县城,租了个小插间,我们住在了一起。那时候魔兽还是个比较赚钱的游戏,他也不肯找别的工作,只能做代练,玩游戏。但是他又不肯好好干的,每天九点多才去,每个月好像才赚两三百块钱吧。反正我基本没看见他拿回工资,就连房租也是我交的。我们在一起两年多。现在想来,我多少有一点委屈,在我们的感情里,都是我付出的比较多。
  现在想来,我很后悔,那时候我家里很穷,我妈五十多岁,还出去打工赚钱。我爸自己在家,他什么都不干,只知道赌博耍钱。我每次放假回家的时候家里都没有人,锅台上都好厚的一层灰。他还总骗我妈要钱,说是给我上学的生活费,其实都被他拿去输掉了。
  高二下学期的时候,我妈在她打工的猪场喂猪的时候摔了一下,膝盖都青了很大一块。我看着我妈的腿,心里咸涩得不得了,我忽然意识到我很对不起她。因为处对象的原因,我基本听不进去课,用我同桌的话说,“上课就是睡觉,睡醒了就在那个日记本上写你处对象的那点事。”我妈的腿上的伤让我心痛的不行。于是回到学校后我努力读书,就在那一学期,我从年级组文科的200多名,考到了第21名,进了文特科。在学习之余,我对他的情感就淡了很多。有时候他搂着我要亲热,我就推开他,说我要学习呢。和他的感情也淡了很多。
  直到上了大学之后,我就和他分手了。忘了说,我考的大学,正是他所在的那个市。当初我曾经想为了他来这里,而来了这里之后,他却还留在了那个县城,我也向他提出了分手。
  对了,那个他说和人打架的夜里,根本没有人去打他。一切都是他自导自演给我看,骗我关心他、给他打电话。他成功了,他面对的是一个单纯到愚蠢的女孩。而我,一开始就是被骗的。
  上大学的时候,我遇到了我的第二个男朋友。
  在收到录取通知书之后,我们都会在网上找一些未来的校友和同学。有一个北京的男生就和我同系。报道后发现我们还同班。很快我们两个就走到了一起。面对大学这个新环境,以及刚刚与男友分手之后的空虚,再加上,我需要一个人,带着我去认识并适应这个市里的生活。
  如果说第一个对象是因为他年龄比我大,语言幽默吸引了我,那么第二个男友吸引我的又是什么呢?
  答案是,没有。
  但是现在想起来,我必须承认,他是一个非常好的人,对我也很好,给了我非常多的包容和关爱。他带我出去玩,给我带北京的特产。来自北京的他自然看不上我们这个“四线”城市。。。他看什么都觉得倍儿“土”,这样一来我的“土”在他眼里似乎就成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而他也从来没有看不起我的“土”,反而千方百计地带我开眼界,带我去吃各种好吃的,带我看电影,我在那之前从来没进过电影院的。他送我的李宁鞋是我第一双一百块以上的鞋。是他带我去沈阳玩的时候给我买的。他还一直让我去北京玩,说路费都算他的还赞助我一千块钱。对于那时候的我们这帮穷学生来说,一千块是一个月的生活费还要多,往返的动车就要四百多块。但是我还是没去,是因为胆怯么?不知道。总之他对我真的很好,我任性耍脾气的时候他还小心翼翼地给我赔礼道歉,我记得他说“你别生气哦,我真的是不太懂你们这边的这个……吃饭吧,噢~”
  想起来有点累。再想起来的时候再写吧。
扫码或保存
邀请好友扫一扫分享给TA或者邓紫棋这个24岁的女孩,为什么那么厉害?
[摘要]邓紫棋在回复网友的一条微博里说:“幸运的是,我尽早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并决定坚持去做。音乐是我唯一唯一爱做的事。我嫁给了音乐。”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娱乐圈那点事”微信号:yuleQNDS文/武卿邓紫棋,中国香港创作型女歌手。 17岁出道,19岁在香港红馆连开5场个人演唱会,并成为在此地开个唱的最年轻的歌手。2014年春,作为湖南卫视《我是歌手》()第二季所有参赛选手中年龄最小的歌手,邓紫棋在13场比赛中4次获得冠军。她在小小年纪取得的耀眼成绩,让大多数人的人生相比都显得有些平庸;她用创作上的成就告诉我们:大器也能早成。有很多演艺界的妹子渴望一炮而红,还有许多其它行业的人在为自己的影响力暗暗谋划用功,也许,这个小姑娘的故事会给你不一样的启示。一年前央视记者武卿在工作之余,做了一档名为《卿爱的人》的人物类视频自媒体节目,其中就包括“邓紫棋”。她不是一炮而红的邓紫棋到底有多火?2014年的《我是歌手》首播不到两天,邓紫棋就荣列百度风云榜女歌手榜、美女榜两榜第一名。
邓从2010年开始发微博,到2014年6月时共发了71页。最初,微博的转发量往往只有四五十,评论也就七八百,而且这评论里有很多内容都是喜爱她的人,在后来恶补她微博时评上去的。但是现在,她随便发个微博就会有六七千转发、一两万评论、四五万点赞,她的总粉丝量在一年前已经达到1300多万,现在是1700多万。我们传媒界的兄弟们大多数都认为微博不行了,但是你到小邓的微博上转转,就会有种新感觉:微博上还这么多人呢?不仅是微博火,日邓紫棋在深圳湾体育场开唱,门票提前一个月就卖光了,前排门票还被炒到3000块一张。凭借《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等优秀节目平台爆红或者翻身的新老歌手有很多,但还没有哪个人像邓紫棋这样,能够迅速获得巨大市场号召力,并且在比赛结束后人气持续走高。很多人都说邓紫棋是凭借《我是歌手》这个平台一炮而红的,对此我不能完全同意。音乐领域,可以说是目前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的领域之一,这里没有牢不可破的金字塔结构。湖南卫视、浙江卫视等地方卫视的音乐节目,给没钱没势没资源但是有才华的年轻人,提供了迅速实现梦想的绿色通道,这在十年二十年前是不可想象的。但是,也正是因为开放程度高,所以竞争非常激烈。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在内地并不为人所知的小姑娘,忽然间脱颖而出且迅速拥有很高的地位,岂止“一炮而红”那么简单。(有人插话:汤唯那才叫一炮而红呢!)切,汤唯那也不叫一炮而红,那是千里马遇到了伯乐,机遇找到了有准备的人。那么,邓紫棋到底有啥不简单的?她到底有什么不简单?首先来说她的音乐。在号播出的《我是歌手》第二季第一集中,邓紫棋第一次亮相。节目进行到差不多6分钟的时候,出来一个画外音说,香港有一个很年轻的歌手,在红磡开过10场演唱会。随后宋柯说,不知道,完全没有听说过。而捞仔说:“在红磡开演唱会,在她这个年龄段没有别人”。然后,主持人张宇开始介绍邓紫棋:“她是香港新生代蹿升最快的女歌手……”说到这里我们看观众的表情,各种惊讶和好奇。随后,一个身材娇小的姑娘走了出来。当灯光打亮的时候,掌声稀稀拉拉。她似乎低头祈祷了一下,然后看了眼观众席,目光空旷,仿佛看的是茫茫宇宙。我觉得这一刻,应该是邓紫棋在《我是歌手》所有比赛中最紧张的一刻,因为第一次亮相、给观众的第一印象,对她的内地市场非常重要。有一个背景要插播一下,邓紫棋所在的蜂鸟音乐是一个创业公司,整个公司只有她一个艺人。邓接受采访时说过一句话:“我十几个同事养家啊什么的,都要看我一个人的成绩”。多年来,他们东突突西突突就是想打开内地市场,好不容易才得到洪涛导演邀请登上《我是歌手》舞台。这对邓紫棋个人和蜂鸟音乐来说,都是一次大机遇。所以,邓的紧张可想而知。《泡沫》是邓紫棋自己作曲作词的一首伤感情歌,歌词深刻,旋律有咏叹调的味道,整体非常有张力。这是2011年20岁的邓紫棋在失恋时写出的作品。在《我是歌手》舞台上邓第一次唱这首《泡沫》时,韩磊等乐坛大腕都在瞪着眼看她,很明显,他们也搞不清楚:这丫头打哪来的?什么路数?她年纪轻轻、名不见经传,怎么也能和我等一样被请到这个舞台?唱到“美丽的泡沫忽然一刹花火”这句,邓浑厚有爆发力的声音才真正出来;掌声轻轻响起,观众松了口气,有的人咬着嘴唇,眼里充满惊喜。所有歌手演唱完毕总导演洪涛公布成绩,邓紫棋的《泡沫》排名第五,这是她参与的《我是歌手》第二季13场比赛中,最靠后的排名。我分析观众没有给更高名次的原因是因为,这一场所有演唱者中,邓是唯一的生脸儿,观众对别的歌手都有感情因素在,唯独对她的感情还在培养中。
但是可以确定,大家迅速对邓紫棋产生了好奇心,迅速被她迷住了,对她的感情随着一次次亮相迅速升温,很快就到了一个让人惊叹的程度。用事实说话:第二集,邓紫棋演唱汪峰的《存在》,观众投票结果:第二名;第三集,唱的是《你把我灌醉》。这首歌非常经典,是原唱黄大炜在乐坛的立身之作,之后更有梅艳芳、刘德华、王杰、王力宏、陈奕迅、动力火车等一流大腕唱过,张宇说“邓紫棋还没到唱这歌的年纪”,但是邓紫棋唱得非常棒。这首歌,观众投票结果:第一名!这是第一个“第一”。控制力就是功力第四集,邓紫棋演唱的是《我要我们在一起》,边唱边弹,表演中有很长一段秀琴技的很绚烂的段落。《我要我们在一起》是音乐才子李泉作词作曲范晓萱原唱的一首歌,我专门去看了范晓萱的原唱,并且来回对比了几遍,感觉范的原唱更加清澈、简单,像是个调皮精灵的小女生在和男朋友撒娇,而真正的小女生邓紫棋唱起来却像是一个饱经沧桑的强势的女人,这个就让人觉得非常有意思。这首歌无论编曲还是演唱,都十分有控制力,增之一分太多,减一分太少。我觉得控制力就是功力,任何艺术创作,比如画画、雕塑、舞蹈、乐器演奏或者说是影视表演,甚或是我们主持节目...最能体现功力的,就是控制力。这首作品,为邓紫棋赢得了第二个第一名!当邓出场、退场时,观众给的是毫不犹豫的热烈的掌声。观众变起来是很快的。王者之风邓紫棋个人状态的转变也很迅速,她开始享受《我是歌手》这个舞台,似乎把比赛当成了个人演唱会,她越来越无惧、松弛,勇敢地表现自己的不同侧面和风格,王者之风尽显。将目光放空,将求胜心放下,把焦点放在展示和享受上,是作为选手参加人生各种竞赛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在我是歌手舞台上,我只在韩磊和邓紫棋身上,感觉到了这点。所以他们两人包揽冠亚军。邓紫棋在《我是歌手》第二季总决赛中虽然屈居亚军,但是整体表现可用优异、惊艳来形容。从年龄上来说,她是12位参赛歌手中最小的;再说外表,这个东西虽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说邓紫棋年轻漂亮身材好应该没人反对。对于要在舞台或者上露脸的任何行业来说,外表其实都十分重要,这是一种人家轻易不忍心说的真话。这不公平,但是真的没有办法。如果不是这样,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演艺界的姑娘整容呢?整得那么明显,但嘴跟啄木鸟一样硬,就不承认。话说,人家花了钱受了罪就为了你看着舒服点,干嘛非得要求人家承认对吧。魅力这东西有点“鬼”再说舞台魅力,“魅”这个字为什么带个鬼字边呢?因为它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有点诡异的东西。这种魅力可能跟个人的思想、阅历、家教、信仰等有关。邓的舞台表现非常棒,唱歌常有王者之风,让我一不留神就会想起阿黛尔,虽然她俩身材不是一个板型,风格也不一样。对于一个歌者来说,有好声音和好容貌身材确实还不够,还得有魅力。把前面那句再重复说一遍:凡是需要把人放在舞台和屏幕前的任何行业,本质上都是如此。举例说明:中国好声音出来的吉克俊逸就很有个人魅力,她唱歌时人歌一体有宗教气质。再比如吴莫愁,在比赛紧要关头,别人紧张沉重,她却疯疯癫癫,如果没有久经考验训练出的自信和放松,出不来这种魅力;《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这样的“歌咏比赛”节目,比到最后比的都是魅力。好看的优秀的歌手、演员一大堆,但是能走到最后成为王者的无一例外,都是有自己独特魅力的。再回到邓紫棋,从歌曲和个人舞台风格的多样性来说,邓也是一绝。她每次亮相都让人惊艳和意外,唉,又变了?最后我们来说名次,这是演唱实力的核心体现。在《我是歌手》第二季有邓紫棋参加的全部13场比赛中,邓紫棋共获得4个第一名、6个第二名、1个第四名、2个第五名,她的成绩非常突出,水平非常稳定:第一场《泡沫》,五名;第二场《存在》,第二名;第三场《你把我灌醉》,第一名;第四场《我要我们在一起》,第一名;第五场《If I were a boy》,第二名;第六场《喜欢你》,第一名;第七场《如果没有你》,第四名;第八场《Lady Marmalabe》,第五名;第九场,第二名;第十场《falling》,第一名;半决赛《你不是真正的快乐》,第二名;总决赛第一轮,第二名。第二轮《We will rock you+一无所有+We are the champions》,亚军。特殊的生命景观纵观邓紫棋在《我是歌手》中的表现,你会觉得:这个小孩儿,身板小小年纪轻轻,可唱起歌来却是铁肺大嗓,既有成熟女人韵味,还有王者风范。而且能唱能跳能写。这种年龄、外表与实力、风范形成的强烈反差,让人觉得多少有点刺激:一个人的生命景观,怎么可以这么特别?《我是歌手》汇聚了大量优秀实力唱将,像韩磊、周笔畅、罗琦、张宇、张杰、茜拉都是好歌手,但是他们都缺乏邓紫棋身上的这种特殊景观。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我不知道说这句话时的背景和爱玲姐当时的状态是什么,但是觉得出名太早不很好,名声这个东西真是让人害怕。我觉得应该把“出名”二字换成“卓越”才好,卓越要趁早。你要在人生最初阶段,把该发展的基本能力都发展好,然后尽早开始在自己喜爱的专业领域内深耕。这么做,不是为了成功,是为了更好地生存。遗憾我们大多数人懂得这个道理时都太晚了。在《我是歌手》的出色表现,只是邓紫棋多年积累的一次集中释放。从出道到现在七年来,邓紫棋已经发布六张个人专辑。她个人和作品共获得包括包括十大金曲奖作词人奖、十大销量女歌手奖、最受欢迎亚洲艺人奖等在内的五六十个奖项。她有绯闻,有争议,有负面消息,但是很少有针对她专业能力的质疑。窃以为,邓在她的专业领域内,已经担当得起“卓越”二字。那么为什么,她可以这么厉害?家学家学这个东西,非常重要。邓紫棋成长于有浓厚音乐氛围的家庭,她的母亲是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毕业生,外婆是音乐老师,外公在乐团吹萨克斯风,舅舅是拉小提琴的。受家里这些长辈影响,她和小她四岁的妹妹从小就热爱音乐喜欢唱歌。外婆是对邓紫棋走上音乐道路影响很大的一个人。邓紫棋四岁随父母移居香港后,和外婆聚少离多,但这并未影响她们之间的感情。小的时候只要被父母责骂,她就会哭着从香港打长途电话给外婆。2010年,外婆因为癌症在上海去世。葬礼上放着外婆生前演唱的歌曲,邓紫棋忽然觉得,外婆其实并没有离开,总有一天她们俩会在天堂重逢。于是她为外婆写下一首歌:《不存在的存在》。外婆去世后一年的日,邓紫棋发了这样1条微博:“她离开我一年了...但她看見我之后惊喜的眼神和笑容,还有她呼唤我的声音,我全部都记得清楚。不是说时间会淡化一切吗?可能真的所有东西都会被淡忘,除了爱。真正的爱,永远都不会消逝吧,因为无论你离开我多远,我一直都感觉你很靠近。是你把音乐带给我的,沒有你就沒有今天的我。所以我知道我只是失去了你的躯体,你的灵魂仍然活着,在我的心里,在我的生命里。”祖孙之间的感情,是父母无法给孩子的。我一直觉得,没有祖辈陪伴的童年,是有缺陷的。世界上最爱你的人似乎不是父母?父母对孩子因为怀有太高期待,反而免不了无心伤害。而祖辈给你的,通常才是无条件、无缘无故的百分百饱足的爱。这种爱,会给你的人生,打上健康阳光的底色。
外婆的期待、鼓励、教育,深深滋养了邓紫棋。此外,家里音乐氛围的熏陶以及人类神秘的遗传密码,也是邓紫棋能够取得今天成绩的重要原因。不过,有天赋和家学的人多了,很多人还不是浪费了?这些只是基本因素。那么决定性因素是什么呢?尽早找到自己的使命,专注深耕邓紫棋在回复网友的一条微博里说:“幸运的是,我尽早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并决定坚持去做。音乐是我唯一唯一爱做的事。我嫁给了音乐。”还有一条:“无论对人或者对事,如果你留不同的出路给自己,原因只有一个,爱得不够。如果你够爱那个人或者那件事,就算你完全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事,也敢完全断掉多条后路。比方我认定了音乐,不管以后赚不赚钱,我一辈子除了音乐,什么都不会做。”这段话说来似乎平平静静,可我读来却觉得荡气回肠。这是职业定位,更是使命。在很小的时候就找到自己的使命,是邓紫棋人生中特别关键的一点。什么是使命呢?使命就是和你的天性呼应的、你真爱的、为之负有责任的事情,它通常是唯一的。使命从人一出生就降临,只不过有的人从未想过要找这个东西,有的人一辈子都在找但是没找到,有的人很小时候就找到了——后面这种人特别厉害,比如邓紫棋、李娜等。为什么要找到使命呢?做最爱做的唯一的事,而不是容易带来成功和利益的事,这两种选择的结果大不相同,它关乎人一辈子的存在感、成就感和幸福。爱,可以使你在做事时没有心理障碍、不需投入太多的意志,单凭情感就可以保持热度;唯一,可以让人像探照灯一样心无旁骛、将所有时间精力心血,浇灌在一个地方,往深了打井。人生太短,有时真来不及做好两个事情。你必须坚持追随自己内心,朝它指引的那一个方向,不念左不念右,不念前不念后,不念成不念败,拒绝所有诱惑,静默而坚定地走下去,以命相抵,把那事儿做出花儿来。但是找到使命真的太难了。这是一个到处都有机会的、信息过载的时代,个人的注意力被严重分散,心智、定力、判断力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害。这是伟大的互联网、伟大的时代在给我们带来巨大便利时,赠送的副产品。在这么一个时代,特别需要定位,也需要定力。人生所有重要的事情,比如事业、婚姻,都和定位、定力有关。我们观察生活会发现,有很多人活到四五十岁,在婚姻和事业上依然会困惑迷茫,我觉得根源一是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就是定位出了问题;第二,就是今天确实想清楚了明天又变了,是定力问题。稀里糊涂地,一晃半辈子。没有对自己和人生的深刻认识,不会定位也没有定力,真的很难找到自己的使命。所以,我们大多数人的人生,都是松松垮垮、琐碎空洞的,没什么滋味可捉摸。相比而言,那些很小的时候甚至在七八岁就找到使命,并能专注地在一个领域做到极致和卓越的家伙,太厉害了。卓越,是一种生存之道。邓紫棋就是这样的狠角儿。触动你的心智日,出道满两年之际,邓紫棋携带新歌到內地,她说:“你们一定对G.E.M.这个英文名字很陌生吧?所以我希望用我的音乐介绍自己。我的名字G.E.M.代表Get Everybody Moving。這是我的目标,希望我的音乐,可以让每个人动起來,让听到的人都很投入。”在音乐领域,邓紫棋立意很高,非常有野心。她的“目标”,让我想起苹果创始人乔布斯。乔布斯为什么那么厉害?我觉得就是因为他的产品能触动人的心灵、进入人的心智。杰克特劳特有一本很有名的商业著作叫《定位》,这本书认为:我们的社会是一个传播过度的社会,顾客的心智非常有限。在这个社会,最有价值的资源,不再是资本资源、人力资源、知识资源等等,而是心智资源。传播最终的目的就是:抵达客户的心智。邓紫棋不一定深入研究过乔布斯或看过特劳特的《定位》,她的“目标”立意高,无意中和大师契合,我想是因为:牛掰的人在做事的高度上,常会出奇地一致。Get Everybody Moving,让我的音乐触动你的心灵。为了实现这种目标设计,邓是怎么一步步做的?静水流深厚积薄发2006年,15岁的邓紫棋去参加一个校际歌唱比赛,并夺得了冠军。在这次比赛中,她给一个叫张丹的评委留下了深刻印象,张觉得,这小姑娘长得倒一般,但是歌唱得不错,还能写——在这次比赛中,邓紫棋是唯一自写自唱的歌手。之后张丹一直在默默观察她。半年后,16岁的邓紫棋,正式成为张丹创办的蜂鸟音乐的签约艺人。签约蜂鸟音乐,使得邓紫棋在专业化道路上迈出了稳健的第一步。这个机遇看似很偶然,其实也是必然,她对自己人生使命的清晰把握是个善因,遇到张丹是结出的善果。张丹是个高人。你想,一个十六岁的女孩未来怎样是看不清楚的,如果不是因为慧眼看到邓的潜质,他怎么会连续六年将全部力量,倾注在这一个艺人身上?他们之间的联合,是两个第一流的人的联合。做人要做第一流,创业之初找合作,也要找第一流的人。张丹的高明之处,从他培养邓紫棋的方式上也可以看出来。张丹只签约了邓紫棋一个艺人,迄今为止,邓依然是“蜂鸟”唯一的艺人。在接受博客天下记者采访时张丹说,“只做一个产品并不意味着就是风险,做很多个歌手也不意味着风险分担,培养一个能年赚1,000万的歌手,比培养10个年赚100万的歌手更难得。”这是一个非常浮躁的时代,无论是娱乐圈、新闻界、学术界还是食品领域,随处都可以看到浮躁、短视、急功近利。在惯于催熟偶像的香港娱乐界,张丹反其道行之不急不躁,集中公司优势资源长期坚持培育一个艺人,给她干净宁静自由的环境,让她慢慢地做音乐,而不是把她当做赚钱机器。一年前就预感邓紫棋和《我是歌手》会有摩擦,就是因为二者干活儿的路数是不一样的,一个沉静,一个喧嚣,一个追求卓越,一个追求短期引爆。再说张丹。张丹有对邓紫棋发展大势的清晰把握,有自己清晰的价值观,也有正确的方法论,知大势、有道、有术,这对一个创业者来说特别重要。这家小而美创业公司,给它唯一的艺人,做了什么样的积累?首先,张丹给邓紫棋安排了系统的音乐训练学习多种乐器,让她接触了更多的国语歌曲,并制定了包括形象设计、营养、运动等在内的全方位规划。这些年,邓紫棋几乎将演出、宣传之余的时间全部用来学习,经常熬到夜里三四点睡觉。正是因为这长期的修炼和积累,才有了舞台上的才女邓紫棋,她能写能唱能弹能跳、风格多样、舞台表现力强,她国语流利,善于和人交流。综合来看,小邓真是不错。一匹胸怀大志的专注的千里马,遇到了同样沉心静气的专注的伯乐,他们用七年时间厚积薄发,共同打造了一个一针捅破天的、迅速走到人心里去的好产品——歌手邓紫棋。2014年5月,邓紫棋启动世界巡回演唱会。从北京到深圳到厦门到杭州,一路走,一路热浪滚滚,都热化了。我想小邓是不会骄傲的,一个胸怀大志的人,应该时刻保持清醒,未来的路还长着呢。跟湖南卫视《我是歌手》栏目新近闹的那点别扭,不算什么。能够跟浮躁的时代叫板,跟自己较真,能发狠走到别人心智的人,无所不能。
来源:腾讯视频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javenchen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娱乐最深度
最新娱乐资讯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女子42岁老公24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