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一个地方

无标题文档
  有人说,山东省地图形似一只探海饮水的骆驼,骆驼头在胶东半岛,脑袋部位是烟台。但细细端量起来,山东地图却象一只振翅高飞的雄鹰,胶东半岛是鹰头,烟台是那标志着力量和威严的鹰冠,诚然,有人称烟台为鹰冠宝地。
是的,烟台的确是最宜人类生活,最宜商家发展,最宜游者尽兴的宝地。2004年10月,烟台市被评为中国最佳魅力城市。
  烟台地处山东省东部,位于黄渤海交界处,与辽东半岛及日本、韩国隔海相望,现辖四区一县七个县级市,总面积1.37万平方公里,城乡人口650万,市区人口160万。烟台山青水秀,四季气候宜人。在9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上,山、海、岛、滩相亲相间,有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每逢夏季,海风抚面送爽,山花烂漫沁人,实在是避暑纳凉,旅游观光的理想境地。
  烟台市共有旅游景点66处,统称为&三区十景一条带,四志五园六条线&。三区:烟台鑫沙滩省级旅度假区,养马岛省级旅游度假区,蓬莱风景旅游区。十景:蓬莱阁,长山岛,云峰山,昆嵛山,罗山,屺母岛,徐福故里,丛麻院,牟氏庄园,凤城万米海滩。一条带:西起莱州市的三山岛,东至牟平区的养马岛的滨海观光旅游带。四城:中华民俗博览城,黄海游乐城,塔山竞技游乐城,芝罘岛海滨美食城。五园:世界水景园,南山公园,烟台山公园,炮台山公园,毓璜顶公园。六条线:秦始皇东巡旅游线,徐福东渡旅游线,胶东民俗旅游线,人间仙境旅游线,文物古迹旅游线,流线型上六岛旅游线。
  厚重的历史积淀  
  ●秦始皇三次东巡的地方
  烟台,自古是一个富饶美丽的地方。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曾三次东巡,均在烟台留下足迹。秦始皇第一次东巡是在公元前219年,巡视东部海疆,到达烟台境内,差当地人徐福数千名童男童女乘大船入海求长生不老药。次年,秦始皇第二次东巡,登上芝罘岛,在岛上主峰老爷山上刻石勒碑宣扬文冶武功。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长生的欲望越来越强烈,第三次东巡找徐福求药,到了芝罘岛上,并挽弓发箭,射杀了一条大鱼(徐福谎称的求仙药不成的障碍)。徐福这才又扬帆出海,到了东瀛(日本),拉开了中国历史上对外交流的第一页。
  ●唐代四大出海口之一
  烟台市的航海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烟台市区的芝罘湾水深滩平,背有屏障,是一个天然良港。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已是中国北洋航线上的重要停泊点。1000多年前的唐朝时期,烟台辖区登州湾便是全国著名的海口,同广州、交州、扬州并称为四大通商口岸。日本13次派遣唐使入唐求法,探求发展之路。首次就是在烟台登陆的。宋太宗淳化四年(公元979年)派遣使者赴朝鲜,也是由烟台启碇的。中国的丝绸、冶铁、造纸等技术由烟台传入朝鲜、日本等地,烟台由此被誉为海上&丝绸之路&。
  ●近代山东第一开放口岸
  1858年,中英不平等《天津条约》,把登州辟为通商口岸。1861年,清政府派人督办开辟&登州&等通商口岸事宜,英方勘察代表认为登州&滩薄水浅&,看中烟台芝罘湾这一天然良港,清政府便下令烟台为通商口岸。同年,8月22日,烟台正式开埠,1862年在烟台设立&东海关&,这是近代山东第一个对外开放口岸。英国、美国、日本、德国等17个国家先后在烟台设立领事馆,洋学堂、洋行、洋医院相继在烟台建立,洋货洋品也相继由烟台上岸。中国的花生、大豆、丝绸、矿产等土特产也由烟台出口海外。上世纪初年,烟台先后敷设至上海、大沽、大连的水下电缆,成为中国最早设水缆电报的商埠。
  ●近代工业的发祥地
  烟台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1892年,旅居南洋的华侨张弼士在烟台创办了张裕酿酒公司,聘请奥地利驻烟台领事做酒师,取得成功。1912年,烟台设瑞丰面粉厂;1913年设发电厂;1915年李东山兴建造钟厂,同年,张裕葡萄酒获国际金质奖;1920年设醴泉啤酒公司;1930年,创建烟台行锁厂。张裕酿酒公司、制钟厂、造锁厂均开了中国葡萄酒酿造、钟表制造业和锁业的先河,烟台罐头厂、啤酒厂也是中国最早的工厂之一。
  ●烟台“西洋苹果”探源
  苹果与柑桔、香蕉、葡萄并称为世界四大水果。它在我国的栽植历史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魏晋时期。当时由梵士传入,音译为&频婆&。明代《学圃余疏》一书始称&平果&,后来被人们写作苹果。我国古代的苹果果肉松绵,果汁较少,品质不佳,被称为&绵苹果&。十九世纪中后期,果肉致密、脆爽多汁、风味佳良的&西洋苹果&传入我国,代替了&绵苹果&。
  我国&西洋苹果&的引进,发端于烟台。1861年,烟台辟为商埠,对外开放,西洋各国传教士纷纷登陆传教。1870年前后,美国传教士首先将&西洋苹果&引入烟台,迄今约有120年的历史。但真正使&西洋苹果&扎根烟台、形成特色、创出&烟台牌子&的功臣是两位广东人。一位叫李载之,一位叫张弼士。1908年至1911年,李载之在担任津浦铁路督办时,与同乡张弼士关系甚密。一次,他到烟台游览,见此地气候宜人,土质肥沃,很适合水果生长,便邀张弼士从欧洲引进苹果苗和葡萄苗。张将葡萄引植于烟台东山南、北两园和西山的东、中、西三园;李将苹果(青香蕉、红香蕉)引植烟台西沙旺的大红楼、小红楼一带,并命名为&芝圃园&。二十年代初,此园发展到60多亩。后来,又有鹿雨泉等人在李的帮助下也在西沙旺、南山等地大量购地发展苹果园。其时,一面傍海,三面环山的烟台市林木葱郁、花果飘香。
  胶东的妈祖文化
  人所共知,妈祖供奉活动作为一种信仰文化,在祖国的南方沿海,尤其是台湾地区极为普遍,单台湾岛内的信徒就有1600余万。其实,山东沿海地区的妈祖崇拜也是历史久远、非常兴盛,在建庙、祭奠、朝拜、许愿、还愿诸活动中,还融进了众多地方民俗,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胶东妈祖文化现象。
  胶东地区海岸曲线长2500余公里,自古以来渔业、海运业比较发达,使桨弄舵的人比较多。海上作业不能象在陆地那样脚踏实地,可停可歇,而只是一只随波逐流的小飘虫,随时有被吞没的危险,因而,人们便寻找神灵保平安。在很长一个时期,这一地区的民众择取的保护神是海龙王,出海者均祈求龙王保佑,直至宋、元时期。
  宋代建隆年间,福建莆田有一位名叫林默的女子。因其智慧超群,乐善好施,又多次在惊涛骇浪中救船员、渔民脱险,在她死后,当地人就把她幻化成一位永不泯灭、永保海上平安的&神&,并为她立庙祀奉,还送其一个最亲切的称呼--妈祖(南方人对女性长辈的敬称)。后来,妈祖又受到历代帝王的褒封,由宋至清受封28次之多,从&夫人&、&天妃&、&天后&一直封到&天后圣母&。妈祖文化随之产生,并不断向四海传扬。
  宋末元初,妈祖文化由湄洲岛开始向胶东沿海地区渗透,尤其在元朝建都北京后,胶东掀起了首波崇尚妈祖热。那时,元祖在京大兴土木,闽粤一带的皇粮辎重皆靠漕运沿海北上,浩浩荡荡的帆船经泉州入长江口,绕成山角,过登州水道,由天津河进京。因而,船民常常在胶东沿海地区避大风、待和风、补给养,登陆拜庙上香。时间长了,他们便在渔村、港口、海岛遍立妈祖分灵庙,称之为天后宫。耳闻目染的当地渔民船员也随着活动,他们在出海时,也都祭拜妈祖,祈求妈祖保佑。但这里的人称妈祖为海神娘娘,叫妈祖庙为娘娘庙。渐渐地,胶东地区的妈祖文化兴起,崇信妈祖现象逐渐替代了祭拜龙王活动。
  妈祖庙在胶东地区的分布比较广泛,胶州湾畔、芝罘湾畔、长山列岛皆有分布,单长山列岛的三十多个岛屿,不管是否有人居住,岛岛皆有规格不同的妈祖庙。长山列岛古称沙门岛,就是因为庙宇林林总总,宋元以来改称庙岛群岛。整个胶东地区,建筑规模较大、香火又比较旺盛的妈祖庙有三处,一是丹崖天后宫。始建于宋朝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沿中轴线依次布局有山门、钟鼓二楼、戏楼、前殿、垂花门、正殿、寝室及耳房。二是庙岛显应宫。也始建成宋宣和年间,初称沙门佛院,规模较小,后由闽粤沿海船民在院内设奉祀妈祖的道场,随改称海神娘娘庙,后经元明清历朝扩建、整修,逐步形成了目前的包括外、前、中、后四院,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的古建筑群。三是烟台天后行宫。清光绪10年(1884年)福建泉州船邦在此兴建一草堂,祭祀天后,后逐年扩建,至1906年才形成三进门四合院式的建筑群,由山门、大殿、戏楼、后殿组成。所用全部砖瓦木石,均从福建泉州一带精选,由良工巧匠就地雕琢、彩绘后运到烟台,再按蓝图组装而成。
  胶东半岛的妈祖庙堂建筑,有浓郁的闽粤风格,不但布局合理,结构精巧,还有厚重的文化底酝。如烟台的天后行宫,突出的特点是雕饰极其华丽,可以说是一座雕刻艺品展馆。其山门、大殿无处不雕,无雕不美。单山门的木石雕刻就有各种人物474个,龙凤、麒麟等各种鸟兽404只,各种花卉292幅,另有无计其数的装饰图案。人物雕刻皆有主题且浩瀚如海,有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名人轶事,民俗故事等诸多分类。如《八仙过海》、《不食周粟》、《舜耕历山》、《米芾拜石》、《苏武牧羊》、《赵子龙单骑救主》、《关云长义释曹操》、《马超大战葭萌关》等等。幅幅栩栩如生,玲珑剔透。
  胶东人对妈祖的拜祭活动花样百出、内容也丰富多彩。一是随时祭拜。船民每逢出海作业,或路遇妈祖庙,都要祈求&娘娘默佑&。倘在海上遇险,马上祈祷&娘娘保佑&。凡千石以上的大帆船,都在舱内设有香堂以及专管拜事的香童,香堂内供奉着妈祖神象。这种船都比较阔,也比较讲究,舵楼门上、桅杆上皆贴对联。对联的内容一般有&潮平两岸阔,风静一帆悬&、&大将军八面威风,二将军百灵相助&之类的祥词。船头张贴着&龙头生金角,虎口喷银牙&之类的妙言,舵杆上也有&千军主帅&等字样。大凡逢凶化吉的船家都要入庙敬献愿品、愿船或愿戏。愿品的种类不一,有各种丝绸、衣物、面食、果品、猪头三牲等。发了大财的船家,必备肥猪一口,在庙内特设的杀猪台上一杀,作为愿品敬献。愿船一般是遇大险又大吉的人敬献的,即将自己的船体按比例做成船模入庙。长岛的显应宫内就珍藏着历代愿船三百余艘,最大的一条是宋朝人所献的&娘娘救助神船&。船长八尺、宽三尺,呈扁平型。愿戏,即船家花钱,专为海神娘娘雇演的戏。这种戏,可由船家将钱交于庙内管事,委托他们在庙会期间雇戏班上演,也可本人直接雇戏班演出。戏楼一般坐南朝北,直面娘娘神象,因愿戏专为娘娘而演,不管台下有没有观众,都一演到底且十分认真。凡入庙还愿者,庙内管事都为其代写愿薄,将还愿的起因、物品、时间、祝福等项一一标清。献愿戏者,还要标明戏班的名号,所演出的剧目等。二是集中祭拜,俗称庙会。一般每年有三次大的庙会,时间为正月十五、三月二十三(妈祖林默生日)、七月七。庙会期间,人山人海、鼓乐齐鸣、灵烟燎绕,虔诚的人们烧纸进香、燃放鞭炮、献愿品、唱愿戏,商贾游人活跃其间,热闹非凡。庙岛七月庙会,那真叫波澜壮阔,从每年的七月七日开始,持续一个月,天天信徒云集,少则万人,多达四五万。有一年,被雇唱愿戏的烟台京剧团,竟长演40天不得出岛。
  近年来,台胞来胶东地区拜祭妈祖的人员较多,并呈逐年增加之趋势。1948年秋,一大批国民党老兵由长岛去台湾,临行前,他们聚集在庙岛集体拜妈祖保佑,终使顺利成行,因而,这批人每次回乡每次都去庙岛朝拜,献钱献物者颇多。长岛籍的一位王姓女士颇信庙岛妈祖庙灵验,回乡后急冲冲上岛&求孙&,果然应愿,第二年,其儿媳不但怀孕,还为其生了个胖孙子。说来也怪,其孙子长至七八岁,在台湾岛内别的庙不预置理,只进妈祖庙,进门后小大人似的倒头就拜,很虔诚很认真的样子。自1997年以来,台籍台胞慕名来朝拜者渐多,单长岛庙岛就先后接待了三四批朝拜者,有一团组竟达18人。笔者断言,随着两岸交流的逐步扩大,胶东地区的妈祖文化必将进一步与台湾沟通,近几年就可能有大的突破。
  资料来源:山东台办栖霞(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市)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市
(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市)
本词条已参考进行整理;如果您有建议或想参与整理,欢迎您与一起交流。
栖霞市,隶属于,位于山东省胶东半岛腹地,东临、,西襟、,南与毗邻,北与、接壤。介于北纬37°05′—37°32′,东经120°33′—121°15′之间,东西63千米,南北51千米。总面积为2016平方千米。截至2015年,栖霞市下辖3个街道、12个镇,总人口61.7万人。生产总值达到232.2亿元,同比增长8.5%;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3.95亿元,全市财政总收入达到27亿元。
栖霞历史沿革
栖霞地名由来
栖霞县为金代伪齐阜昌二年(1131年)析蓬莱之阳疃及一部分置设,因“日晓辄有丹霞流宕,照耀城头霞光万道”而得名。
栖霞建置沿革
据杨家圈考证,远在6000年前即有人类在栖霞聚居。
以前,县境属牟子国地。
时期,为齐国东莱地。
并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县境属齐郡东境。
为腄县(治所在今福山城)地,属东莱郡,隶青州。
末,腄县废,改属黄县(治所在今蓬莱城)属东莱郡,隶青州。
时期,栖霞为魏国青州东莱郡黄县地。
时属宋(刘)国,后属北魏国地。
时复为黄县地,属东莱郡,隶青州。
废州部,置道,神龙三年(707年)始置蓬莱县,栖霞为蓬莱县之阳疃镇,属登州东牟郡,隶河南道。
时,同于唐代后期。
代改道为路,栖霞属蓬莱县之阳疃镇,隶京东东路登州(时登州辖蓬莱、文登、黄县、牟平四县)。
绍兴元年、金天会七年,伪齐刘豫阜昌二年,置栖霞县,属登州,隶山东东路。
改路为道,栖霞属山东东西道般阳路总管府登州(时登州辖蓬莱、黄县、福山、栖霞四县),后改淄莱路,至元二十四年(1287)又改属般阳路。
,京师以外,分为十三布政使司,改山东东西道为山东布政使司,栖霞属登州,隶山东布政使司。洪武元年(1368年),徐达等下益都招抚登、莱,废般阳路置莱州府辖登州。洪武九年(1376年)升登州为府,隶山东布政使司,栖霞属焉。
,栖霞属登州府,隶山东布政使司(时登州府领宁海州和蓬莱、黄县、福山、栖霞、招远、莱阳、文登、荣成、海阳九县)。
元年(1912年)废府为道,初属胶东道,民国十四年(1925年)改胶东道为东海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道直隶于山东省。民国二十三年至二十五年(1934年—1936年),隶属山东省鲁东区;民国三十六年至三十七年(年),隶属于山东省第七行政区;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日军入侵后,隶属于山东省第九行政区,其督察专员公署驻栖霞县城。
1950年8月至1958年10月,栖霞属山东省莱阳专员公署。1958年11月至1983年10月,先后隶属于山东省烟台专区和烟台地区。1983年11月起,隶属烟台市,日撤县设市后,由烟台市代管。
1958年8月,栖霞县辖17处乡镇,在此基础上于1958年9月成立17处人民公社。1959年2月至1962年4月,因将官道公社并入观里公社,故此3年的行政区划为16处人民公社。
1962年4月后,官道由观里析出,另增设大柳家公社,遂固定为18处人民公社者20余年。
1984年3月,改人民公社为乡(镇)体制,同时调整部分区划,设8镇15乡。
日,经民政部批准,撤销栖霞县设立栖霞市(县级市)。
栖霞行政区划
栖霞区划沿革
明初,栖霞划为10乡52社,正德年间改为9乡46社。
民国十九年(1930年)划为6区39乡16镇。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4月24日,栖霞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辖1区4乡3镇。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栖霞、栖东撤销乡、镇,改划行政村939个,分属25个区管辖。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月牙前县成立,析栖东县桃村、榆山和铁口区之一部分共86个村归之。
1950年1月,牙前县撤销,86个村复归栖东县。
日,栖霞、栖东两县合并为栖霞县,辖20区201乡。
1955年合并为139乡。
1956年3月改为12区,同年10月撤区划乡,县辖2镇49乡。
1958年建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全县设17处人民公社,1962年4月增为18处人民公社。
日,改革人民公社体制,撤公社设乡镇,全县设8镇、15乡。
日,铁口、中桥、苏家店撤乡设镇。
日,寨里、杨础撤乡设镇。
日,撤销小庄乡设立西城镇,撤销官道乡设立官道镇。
日,撤销刘家河乡,其行政区域并入栖霞镇;撤销占疃乡,其行政区域并入亭口镇。
日,撤销大庄头乡设立大庄头镇;5月18日,撤销庙后乡设立庙后镇;撤销连家庄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蛇窝泊镇;撤销松山乡、金山乡,合并设立松山镇。12月19日,撤销铁口镇、大庄头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桃村镇;撤销中桥镇、寨里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臧家庄镇;撤销大柳家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蛇窝泊镇;撤销栖霞镇,分别设立翠屏街道和庄园街道。
2005年11月,将西城镇北路家沟村、艾前夼村、上马家村、小路家村和下马家村划松山镇。
2006年10月,撤销松山镇,以原松山镇的行政区域设立松山街道。
2007年8月,将西城镇邹家、南交毛寨和北交毛寨3个村划归松山街道管辖。至2007年底,全市共辖12个镇、3个街道。
栖霞区划现状
截至2016年,栖霞市下辖3个街道:、、,12个镇:、、、、、、、、、、、、,953个行政村。栖霞市政府驻庄园街道。
栖霞地理环境
栖霞位置境域
栖霞市位于腹地,东临、,西襟、,南与毗邻,北与、接壤。介于北纬37°05′—37°32′,东经120°33′—121°15′之间,东西63千米,南北51千米。总面积为2016平方千米。
栖霞地形地貌
栖霞市地处丘陵山区,境内群山起伏,丘陵连绵,有大小山峰2500余座。其中海拔800米以上山峰2座;海拔600米以上的山峰10座,海拔400米以上的108座,海拔300米以上的67座。由东向西,依次排列为牙山、唐山、方山、艾山、蚕山等五大山系。以东部之牙山和西北部之艾山两大山系构成境内地形脊背,素有“胶东屋脊”之称。地势最高点为艾山主峰,海拔814米,最低点为经济开发区代辖的泗水村及桃村镇陈家疃村一带,海拔40米,海拔差为774米,平均海拔178.72米。地貌分低山、丘陵、平原三种类型,海拔300米以上的低山区为743.3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36.8%;海拔100—300米的丘陵区为971.1平方千米,占48.2%;海拔100米以下的平原区为303.4平方千米,占15%。
栖霞气候特征
栖霞市属暖温带东亚大陆性季风型半湿润气候,四季交替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多年平均气温11.4℃,年均日照总时数为2659.9小时,平均无霜期209天,平均地面温度13.6℃;年平均降水量为640毫米至846毫米,干旱频率达58%,平均十年六遇。因山高坡陡流短比降大,降水涨急消速,汛期又极易形成山洪爆发,多有旱灾之忧,间有水患之虞。
栖霞水文概况
栖霞市境内河流属于季风雨源型山溪性河流,水流量受降雨量影响而消涨枯旺。境内有大小河谷3653条,河流114条。主要有南去的清水河、杨础河、漩河和北去的白洋河、清阳河、黄水河等六大河系。最大的白洋河发源于栖霞城东大灵山西麓与城南郭落山之阴,流经境内5个镇、街道、园区,过福山与夹河合流而注入渤海,境内全长45.9千米,流域面积772.53平方千米。清水河,发源于牙山之阳,弯转西行,复折向南,经唐家泊、蛇窝泊两镇而入莱阳境内与漩河汇成五龙河注入黄海,境内全长45千米,流域面积340.23平方千米。清阳河,发源于牙山与榆山,迂回曲折,流经海阳、牟平后复折回栖霞境内桃村镇过福山汇入外夹河,注入渤海,境内全长11千米,流域面积236.89平方千米。漩河,发源于寺口镇的黄山岭和苏家店镇马蹄夼南山,经观里镇流入莱阳市的漩河,境内全长32千米,流域面积351.24平方千米。黄水河,发源于境内西部山区,曲折多弯,经龙口注入渤海,境内全长24千米,流域面积150.94平方千米。杨础河,发源于翠屏街道的郭落山和饽饽顶,流经杨础镇,南入莱阳境,汇入清水河,境内全长25千米,流域面积104.78平方千米。
栖霞土壤类型
栖霞市土壤分为棕壤土、褐土和潮土三大类。棕壤土,为显碱性土壤,分布面积约占全市耕地面积的70%,可利用面积1644公顷,占总可利用面积的88.6%,分4个亚类:棕壤性土,遍布全市丘陵、山地中上部,土质粗,蓄水能力差,土壤脊瘦,侵蚀严重,多宜轮作花生、地瓜;典型棕壤,俗称黄壤土,主要分布于山丘中下部,土体较厚,质地较好,保蓄水较强,自然肥力较高,宜于小麦、玉米、大豆、高梁生产;白浆化棕壤,仅在西城镇蓬夼窑村西北处有少量分布,土壤养分含量低,蓄水性能差,雨季积水泡浆易涝;潮棕壤,多分布于倾斜平地,土层较深,质地好,蓄水能力强,耐旱涝,是农作物的高产土壤。褐土类,多分布于境内东部、北部石灰岩地带,分褐土性土和褐土2个亚类。潮土类,为隐域性土壤,只有1个亚类,多分布于河谷冲积平原地带,土层深,易耕作,养分转化快,为小麦、玉米主要产地。
栖霞植被条件
栖霞市野生植被,山岳中上部一般是针叶乔木、赤松;石灰岩、钙质区多为侧柏。棕壤性土及褐土性土的地域,山岳中部一般为针叶、阔叶混生乔木,主要有栎类、刺槐、赤松;石灰岩、钙质区则有侧柏分布。中层棕壤性土形成地带,山丘中下部多为阔叶乔木,主要有杨、刺槐、臭椿、梧桐、榆树等,钙质岩区则有楸树分布。普通棕壤形成地带,山涧泊地、倾斜平地主要为阔叶乔木,有刺槐、杨、榆、柳等。典型棕壤及潮棕壤的形成地带,沙滩地的阔叶乔木主要有杨、柳、剌槐等。在草木植被中,人工栽培植物占有一定比例,主要是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整个农作物的覆盖率占总覆盖率的40%。人工栽种林木和果树,主要有油松、刺槐、侧柏、杨、柳、榆、椿、楸、桑、柞、法桐、苹果、梨、桃、杏、柿、栗、枣、樱桃等。
栖霞自然资源
栖霞植物资源
栖霞市植物资源主要分木本、草本、农作物、蔬菜四大类。木本植物65科286种,其中乔木197种,灌木48种,花木21种,藤木20种。野生草本植物,有农田杂草92种。农作物资源共24科353个品种。蔬菜资源,共42科200个品种。
栖霞市药材资源丰富,约230余种,其中根茎类52种,主要有、丹参、、防风、柴胡、远志、地丁、、、、天门冬、、黄芪、等;叶及全草类72种,主要有、茵陈、益母草、艾叶、桑叶、苏叶、、败酱草、蒲公英、、马齿苋、马兰草等;果实类51种,主要有桃仁、、莱服子、、苍耳子、、、、芝麻等;花类16种,主要有、、鸡冠花、黄花、葛花、、、等;皮及木类8种,主要有、、、等。
栖霞动物资源
栖霞市有哺育动物10余种,鸟类200余种。
兽类:有、、、。
其它动物:有、、、、、、、、蛇类、蟾蜍、青蛙等。
鸟类:有、、、、、喜鹊、乌鸦、麻雀、、、、、、、、叼鱼郎、山鹰、等。
昆虫类:有蜜蜂、螳螂、、蝉、、、蟑螂、、、蚯蚓、蛴螬、蜘蛛、、、虻虫、、棉蛉虫、、粘虫、、、、等。
栖霞矿产资源
栖霞市资源丰富,矿藏资源有、、、、、、、、等10余种。
栖霞地热资源
栖霞市艾山以天然温泉著称,出自艾山东侧的艾麓温泉,水温常年保持在40℃左右,热效应好,日流量100多立方米。
栖霞人口民族
截至2015年末,栖霞市总人口61.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8.56万人。人口出生率10.14‰,死亡率10.70‰,自然增长率-0.56‰。
2016年,全区人口出生率为12.45‰,死亡率为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45‰。年末全区常住人口69.33万人,同比增长1.99%。
栖霞市人口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共有22个:、、、、回族、、、、、、、、、、、、、、、、、。
栖霞经济概况
2015年,栖霞市生产总值达到232.2亿元,同比2014年增长8.5%;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3.95亿元,全市财政总收入达到27亿元。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774元和14617元,分别是2010年的1.7倍和1.8倍;各项存款余额221亿元,是2010年的1.7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36.6亿元,是2010年的1.8倍。
2016全年全区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27.2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0%。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60亿元,同比下降0.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65.87亿元,同比增长8.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53.76亿元,同比增长11.0%。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进一步优化为0.82:61.03:38.15。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同比提高2.47个百分点。
栖霞第一产业
2015年,栖霞市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47.1亿元,比2014年增长4.9%
。改造老劣果园26万亩,新建优质苗木基地1000亩、高效生态示范园20万亩;成立国内首家苹果产业发展研究院,全市果品网络店铺达800多家。发展“一村一品”专业村70个、专业合作社1332个,烟台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2户。实施土地整理开发28.6万亩、水利工程1200多项,通过国家高效节水灌溉试点县验收。
栖霞第二产业
2015年,栖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8家,实现增加值69.2亿元,增长9.3%,实现销售收入290.5亿元,增长10.1%;实现利润21.1亿元,增长12.4%;实现利税16.56亿元,增长11.9%。全市工业“四项主要指标”增幅均达到10%以上,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达到23户,地方税收过百万元企业达到120户、比2014年增加10户
。战略新兴产业企业达到18户,装备制造企业达到42户,产业规模突破50亿元;清洁能源产业6个项目并网发电,全市投产项目12个、总装机容量达到37.3万千瓦。
唐山硼风电
栖霞第三产业
2015年,栖霞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6.6亿元,比2014年增长11%。
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4.7163亿美元,比2014年增长9.7%,其中出口4.1571亿美元,增长6.6%。实际利用外资2322万美元,增长2.8%。
2015年,栖霞市完成邮政业务总量4530万元,年末移动电话用户46万户。
“十二五”期间,栖霞市累计接待游客1390万人次、消费总额64.2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1.7%和23.5%。
2015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53万人次,同比2014增长20%。天崮山、英灵山等5处景区跻身3A行列,庄园、松山入选“山东省旅游强镇”,国路夼被评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改造、新建“万村千乡”标准化农家店290处。
栖霞社会事业
栖霞科技事业
截至2015年末,栖霞市实施省级创新项目21个,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户,烟台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达到12个,新增省级以上名牌产品、著名商标18个。组建“金苹果创客空间”,累计新增市场主体2.3万户。
栖霞教育事业
截至2015年末,栖霞市有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生2222人。普通高中3所,在校生8305人;初中17所,在校生15350人;小学22所,在校生17685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90人。
栖霞文化事业
截至2015年末,栖霞市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处,公共图书馆1处,档案馆1处,文化站16处。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86%。
栖霞体育事业
2015年,栖霞市参加烟台市级以上体育比赛共获奖牌50枚,其中金牌10枚,银牌18枚,铜牌22枚。
栖霞医疗卫生
截至2015年末,栖霞市有卫生机构31所,其中,医院5所、卫生院13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4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社区服务中心8所。各类卫生机构共有床位1903张,卫生技术人员2141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896人,注册护士692人。
栖霞基础建设
“十二五”期间,栖霞市开发面积167.4万平方米,建成区面积达到17.8平方千米。先后实施示范点项目53个,桃村、臧家庄分别跻身省百镇建设行动示范镇和全国重点镇。累计投入16.6亿元,完成农村公路网化、802省道中修、古蛇线改建、长春湖大桥等85项路桥工程,蓬栖高速开工建设。投资4.9亿元,新增变电容量2.4万千伏安。调整优化60条城乡公交线路。市区、桃村镇集中供热按期实现,集中供热面积达到185万平方米、供气3万多户。五年造林16.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9.2%;创建生态文明村、甜美乡村165个,整治河道、沟渠875千米,新增农村饮水安全村庄75个、受益人口6.6万人。
国路夼村全貌
栖霞环境保护
截至2015年,栖霞市建成污水处理厂2座,工业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100%。森林覆盖率达到69.2%。
栖霞交通运输
截至2015年末,栖霞市公路通车里程2001.1千米,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7.9千米。
栖霞地方特产
栖霞市被誉为“中国苹果之都”和“中国苹果第一市”。
栖霞地处胶东半岛的中心位置,境内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均海拔178米,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气候,年平均气温11.3℃,平均降水量754毫米,无霜期平均207天,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秋季昼夜温差大,土壤条件适宜,自然环境非常适合苹果生长。烟台苹果于1871年由美国传教士引进,最早以青香蕉、红香蕉两个品种为主,后又发展了小国光、金帅,改革开放后引进了红富士、乔纳金等。
栖霞种植苹果的历史已有100多年,以个大形正,色泽鲜艳,光洁度好,酸甜适中,香脆可口而著称。栖霞市广泛采用生物工程技术,发展无公害有机苹果生产,有200多个村庄和80多个企业拿到了绿色食品证书,优质果率达90%以上,尤其又以苏家店镇蚕山南麓、盛家沟、唐家泊牙山等几个地方口感最佳。
栖霞风景名胜
长春湖旅游度假区
长春湖位于中国苹果之都山东栖霞城北,水域面积10平方千米。旅游度假区以长春湖为核心,开发建设长春湖核心旅游区、城市文化旅游区、名汤森林旅游区等。在北起艾山山系,南至城区汶水河30平方千米范围内建设集观光旅游、宗教文化、休闲度假、运动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环湖路、松台线等基础设施项目已完工,周边汇聚了国家4A级景区牟氏庄园、艾山温泉、3A级景区太虚宫、艾山国家森林公园、省内最大的奇石博物馆等6大景区点,年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均占栖霞95%以上,整体旅游框架基本形成。年可接待游客3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亿元。
太虚宫景区太虚宫是由道教全真龙门派创始人丘处机以故居为观主持修建,当地人称之为“滨都宫”。其时占地86500余平方米,金朝章宗皇帝亲赐匾额“太虚观”,元朝帝妃遥拜丘处机为师,赐《道藏》6000卷。太虚宫盛极一时,闻名海内外,被誉为“东方道林之冠”。 太虚宫位于平山前怀、长春湖畔,依山傍水,自然风光秀美,有“天上有天宫、地上有太虚宫”的说法。太虚宫自1995年开始在原址进行重建以来,总投资5000余万元,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宫殿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有大小殿堂34座, 2003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宗教活动场所,成为山东省乃至全国的大型道教宫观。
国路夼生态旅游区
国路夼生态旅游区距烟台35千米,群山环列,山谷开阔,总面积10.1平方千米,元朝末年,始有先民迁徙而来,在这里辛勤开拓,繁衍生息。村舍依山傍水,错落有致,东西狭长,同心河和南汊河穿村而过,跨溪的小桥共有30座。2008年通过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验收,为国家2A级旅游景区、省级旅游特色村、四星级好客人家农家乐。国路夼生态保护良好,森林覆盖率达95%,约有木本植物80余种,草本植物200余种。
位于胶东腹地栖霞市东部的——英灵山,全国烈士纪念建筑物重点保护单位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胶东革命烈士陵园就建在这座山上。
陵园依山而建,总占地面积七百多亩,有各种建筑物三百多处,在其中轴线上自下而上依次排列的是烈士纪念堂、理琪墓和山顶的胶东烈士纪念塔,这三处建筑成为陵园的轴心。英灵山胶东革命烈士陵园于1977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重点烈士纪念保护单位;1989年经国务院批准被民政部公布为国家级重点烈士保护单位;1995年被列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艾山自然风景区
艾山风景区位于栖霞市区西北9千米处,总面积60平方千米,因产“灵艾”而得艾山之名,形成于1亿年前,主峰海拔814米,为栖霞群山之冠,同时也是胶东半岛第三高峰,山东第十高峰。艾山多奇石,石景30多处。有6处涌泉,其中温泉2处,冷泉4处;瀑布17处,壶口瀑布、迎仙瀑布落差达50多米。有野生植物85科816种,其中花草300多种,药材230种,灵芝、茶和人参是山中珍品。艾山境内共有大小峡谷10余处,以东线、西线景区两处环形峡谷最为著名。东线峡谷以幽险奇秀为主要特色;西线峡谷则以瀑布、奇峰、怪石、大草甸子为主要景观;中线主峰可以开展野外攀险。
牙山国家级森林公园
牙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山东省栖霞市东南22.5千米处。牙山主峰海拔806米,是胶东半岛的著名高山之一,因其主峰三个,分称大牙、二牙、三牙,大牙、二牙山势陡峭险峻,令人望而生畏,三牙较低缓,林相整齐茂密,且三峰巨石矗立,陡险异常,形如锯齿,故称“锯齿牙山”。牙山雄踞胶东半岛中心,北控烟台、南瞰海莱平原,是昆嵛山和大泽山东西两大山系的纽带,是胶东的战略要塞。牙山森林面积6000多公顷,其中心游览区586.5公顷,森林覆盖率93.2%。景区内木本植物65科289种,草本植物600余种;鸟兽类200余种。
牟氏庄园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封建地主庄园,拥有房产5500多间,土地6万亩,山岚12万亩,现保存厅堂楼厢480多间,占地两万余平方米。牟氏庄园规模恢弘,古朴壮观,集中国历史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之大成。牟氏庄园的历史文化沉积丰厚。牟氏庄园的复原陈列,客观地记录了牟氏地主家族的兴起、发展和衰败的历史轨迹;生动地再现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地主阶级的生活方式、道德规范及生产关系。
天崮山又名崮山,矗立于栖霞市西北端苏家店镇,北临龙口,东衔蓬莱,西眺招远,四市交界。天崮山主景区由“福、禄、寿、喜、财”五座山峰组成,它们分别对应的是“香炉顶、插旗顶、南崮、鸳鸯峰和观音峰”。景区内还多有历史典故和人文遗迹,山下的前寨村和后寨村曾是唐王东征的驻军营寨,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抗日战争时期,这里还是著名的艾崮山革命根据地,抗战时期八路军的兵工厂、中心区政府、渤海银行、造币厂、《大众日报》社都分布于天崮山一带的村落里,至今多处遗址尚在。
栖霞著名人物
(1148年—1227年),掌教人。字通密,号。栖霞滨都村人。1224年(元太祖十九年),丘处机回到燕京,奉旨掌管天下道教,住天长观(今)。同年,丘处机曾持旨释放沦为奴隶的汉人和3万余,通过入即可免除差役的方式解救了大批汉族学者。丘氏对于华夏文化的传承和汉文化的独立性作出了贡献。
(1757年—1825年),字恂九,号兰皋,山东栖霞人。生于清高宗乾隆二十二年,卒于宣宗道光五年,年六十九岁。懿行性沉默,呐若不出口,然谈经则喋喋忘倦。所居四壁萧然,庭院蓬蒿,懿行处之泰然。妻王照园,亦博涉经史,当时著书家,有“高邮王父子,栖霞郝夫妇”之目。懿行著作,有文集十二卷,笔录六卷,《证俗文》十八卷,均《清史列传》并行于世。
(1609年—1702年),本名乐吾,山东栖霞唐家泊村人,抗清英雄。
(1909年—1995年),字离中,山东栖霞人。之一。中国现代学者、哲学家、哲学史家,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被称为当代新儒学的集大成者。
. 栖霞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南京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栖霞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王守志.栖霞文史资料:栖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2001:304
.栖霞市情网[引用日期]
.投资栖霞 栖霞市政府门户网站[引用日期]
.栖霞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栖霞市情网[引用日期]
.栖霞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栖霞市情网[引用日期]
.栖霞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栖霞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栖霞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栖霞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栖霞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栖霞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网易[引用日期]
.栖霞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栖霞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栖霞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栖霞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栖霞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栖霞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栖霞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栖霞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栖霞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