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留平 红旗精神复兴红旗是真的?

徐留平:让红旗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实现复兴
新华网北京9月10日电(记者 吴晔)日,吉林长春,中国一汽总部三层会议室,坐满了心系红旗复兴、摩拳擦掌随时投入“战斗”的一汽高层和员工代表。在“我心中的红旗”大讨论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员工代表受到表彰。在这里,热烈进行的是“我心中的红旗”大讨论活动工作总结会。这不是一个念材料、表决心、形式大于内容的“务虚会”,而是一个“我为红旗献一计”,简短高效的“实干会”。上至80余岁白发苍苍的老一汽人,下至生气勃勃的90后、甚至是00后,在这里激动、满怀期待地分享着他们的“复兴大计”。仅仅两周的时间,2万多名员工围绕红旗品牌、产品、体系、机制等方面展开热烈讨论,提出复兴建议54724项;35153名员工通过网络渠道参与问卷调查,提出对红旗品牌的认知评价和发展期望建议……中国一汽董事长、党委书记徐留平“我们的大讨论,除了凝聚人心,更带来了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把红旗复兴作为一汽重振自主,重塑一汽在汽车产业第一品牌,第一汽车的位置的关键的一步。我们的大讨论,点燃了中国一汽每一个同志复兴红旗的责任和梦想。”中国一汽董事长、党委书记徐留平满怀信心地说。在东北这块土地上,开辟了中国汽车工业历史的中国一汽,在今天,踏上了新的征程。为什么要复兴红旗?作为国家领导人的座驾,作为礼遇外宾的礼宾车,作为普通民众曾经可望不可及的最高级中国车,“红旗”在国人心中,没有任何其他品牌能代替它的位置,饱含了深深的民族情怀,更寄托着大国崛起的夙愿。而对于一汽人,“一汽的红旗和解放这两个品牌,是国家给的,是一汽的命根子,是一汽人的财富,是我们的骄傲。这两个牌子不仅不能丢,更不能砸,还要发扬光大。”81岁的谷旭照老人在他给徐留平董事长的4000字长信中动情地写道。徐留平为谷旭照颁发证书弃旧图新重燃一汽“战火”,KOL评徐留平能否复兴红旗
9月21日,新红旗H7在北京凤凰媒体中心上市。一汽集团董事长徐留平现身上市现场,为新红旗H7助阵,这也是他自8月2日上任以来首次为一汽新车站台。这款备受关注的新红旗H7,在徐留平看来,仅仅是一个“前站”和“哨兵”。
作为承载着国人情怀的品牌,红旗曾是一代国人的骄傲。不过,在汽车行业市场,红旗却没有那么风光。由于销售业绩惨淡,在去年11月18日,红旗被宣告以4.2亿元的价格转移给其控股母公司一汽股份有限公司。今年上半年,“单飞”之后的红旗虽然同比有27.20%的增幅,但也仅卖出了1900辆。
上任后,徐留平把第一枪指向了红旗。在本月初的公开演讲中,徐留平首次提出:红旗要成为中国第一豪华汽车品牌。他说:“要用最短时间,最快半年、最晚一年,使红旗品牌的产品质量和品质得到根本性扭转”。
变化要比想象中来得快。“我现在忙得要死,我们都要参加竞聘。”一位一汽集团的领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说。上任一个多月,7-11“白+黑”的工作模式,密集调研下属企业;立下新能源汽车军令状;从一汽-大众借调15人进入红旗;集团高级经理岗位开启竞聘报名程序。近日又有消息传出,一汽集团召开了深化改革工作动员会,将对集团核心板块负责人进行调整,共涉及28个部门的一把手……
大大小小的改革,让不少人惊醒:徐留平,不是只烧三把火。同时,我们也知道,过去的几年,徐留平将曾经的微面长安送上了自主品牌第一的交椅。在未来的自主品牌市场,徐留平还能否打败自己?今天,容客借新红旗H7上市,与大家聊一聊未来一汽集团的改革以及红旗重拾辉煌的复兴之路。
参与本期话题讨论的嘉宾有:
三胖虐车 徐锋
汽车通讯社、买车大师 唐华
华山论剑V、汽车女记者 黄少华
汽车葫芦圈 张克环
马拉车市 马黎明
不二车 吴才刚
汽车大内零零扒 薛冰
芳向盘 何芳
道哥说车 道哥
本期容客观特邀嘉宾:吉广国际CEO著名独立车评人 柳燕
一:大刀阔斧改革 徐留平图个啥?
为了践行改革,一汽集团力度之大,可以说前所未有,包括一汽大众、一汽大众奥迪也自发动起来,这样的大力改革,对一汽集团的意义何在?于其他像一汽这样的老牌央企而言,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柳燕:我现在工作在东北,能感受到几乎每个人都认识到东北落后是因为观念陈旧保守、机制僵化低效,每个人都认为应该变革,但每个人都认为变革在这里是不可能的,于是每个人都理所当然地不行动了。一汽发生的这场改革,除了带来改革的实务效果外,提供了一个“改革是可能的”实例,这对于人们意识形态固化思维的冲击和改变意义更加深远。
徐锋:一汽集团的调整是围绕加强一汽自主业务尤其是红旗品牌展开的,红旗对于一汽是优质的品牌资产也是一个包袱,这样的调整只是开始,还远远没有结束。徐留平敢这么大刀阔斧去调整,面临的压力前所未有,徐留平明白评价一汽的指标就是红旗能否做起来,合资业务再好也不是一汽的功劳。所以一汽这场变革对于一汽自主是一次推倒重来,它的意义是:变革决定了未来一汽能否在中国汽车工业里巩固自己前三的地位,甚至更进一步。至于对其他企业的借鉴,其它企业没有这样的特殊情况,所以没有可借鉴的意义。
黄少华:一汽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可以说波澜不惊甚至是一潭死水。我在前几年,写过一篇文章叫《一汽这盘棋,到底该怎么下?》,虽然行业都普遍认可,但并没有实质性推动作用。对于一汽这头“大象”,只有徐留平这样的铁腕人物才有可能推动变革,这对于一汽来说,可谓唯一的机会。从这几天行业的反应来看,无论一汽内部还是外界,都寄予了厚望,而且对红旗这个品牌也是有感情的,都希望红旗能做好,对这次改革也很认同。
唐华:在新的市场形势之下,原有的一些机制和做法可能已经不适应市场需求了,在这种情况之下,一汽集团需要新思维和新模式,更多地汲取外面的管理经验。不仅是一汽,其他的大型车企集团也需要引进外界的新鲜观念和人才,积极探索适合本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管理模式。
张克环:徐留平的改革方式可以说大刀阔斧、鼓舞士气可以用破釜沉舟来形容。这表明一汽集团振兴红旗品牌的决心之大、声势之大、力度之大。但目前只是人事层面的调整,体制改革才是本质。目前,我还没看出多么深刻的体制变革。
马黎明:徐留平的到来,似乎已经给一汽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首先, “711”工作机制让集团上下都“动”了起来,让懒人变勤快,让勤快人看到了新希望;其次,自主品牌板块首抓红旗,这赢得了业内外人士的认同,内部开展的“我心中的红旗”不仅凝心聚力,还为接下来的大动作做了舆论铺垫,并为一汽人找到精神内核;最后,就是打破了新官上任三把火人事调整的潜规则,一般而言,像一汽集团这种巨无霸和利益盘根错节的企业,要想进行改革,特别是进行人事制度、组织机构改革是非常困难的,但徐留平在上任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迅速高效地来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力度之大,影响之广,让各界为之侧目。
吴才刚:这种自上而下的改革在国内央企历史上并不少见,但最终落地之后难说不会有南辕北辙的情况,所以对这种带着个人英雄主义而来的变革,也许并没有多少借鉴意义,最终成效如何也值得观察。不过,从个人情感而言,我欣赏这样的英雄主义,也希望徐留平先生不是站出来为红旗扛起旗帜的超级英雄,而是能推动它真正走上自主豪华品牌道路的幕后英雄,只有完全从头来过的决心才能让红旗真正实现复苏,再度成为中国消费者心中的骄傲。
薛冰:一汽振臂改革居然被部分外界仿佛看成是百废待兴之举,可见外界对东北大环境下小气候的焦虑。而连林毅夫在办公室里憋的一个拯救东北经济的药方,都引来比平常还虚来礼往的高阶互撕掐架,轮到历史典故一堆的一汽,那自然更得人声鼎沸。一汽人啊这时候应该冷静,现在啊,什么都别想也别听外界怎么评论,踏踏实实挽袖子开干。也许内部情况比外界看到的还要坏,但再坏也不是一无所有,白手起家,对不对?不就改革吗,又不是革命,没那么夸张。哪个时代都会出人物,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一汽人里一定会有人站出来,尤其这波互联网对汽车行业冲击基本告一段落后,后发者也有后发的优势,目标明确,思路清晰,你看徐总最近的讲话表态,都很务实很有套路,那,干呗。
何芳:不破不立。最大的借鉴就是破釜沉舟的决心和坚持。
道哥:对于徐留平来说,一汽集团旗下合资企业做的再好都没有意义,何况一汽合资板块并不弱;徐留平现在需要把人才与资源转移到自主业务上,合资板块就是奶牛,赚钱输血自主。可远水解不了近渴,调整要见成效也是数年之后的事。相比营销人才的调整,我更看重一汽对一汽技术中心的打散重置,那才是关系到一汽未来自主产品的竞争力。
二:天枰向自主品牌倾斜 红旗要做领头羊?
从目前一汽的人事变来看,一汽集团将资源向自主品牌特别是红旗进行倾斜,这样的全面发力,会给一汽的自主版块、红旗带来哪些新的机会?
改革带来的财富 更为重要
柳燕:如果在这一轮人岗匹配中把正确的人匹配在了正确的位置上,对红旗带来的机会是从管理层级、组织架构、到资源调动能力、及各专业领域能力和决策力等是全面的优化和提升。
黄少华:其实红旗的机会还是很大的,毕竟徐留平在长安的成功经验是一笔客观的财富。曾经通过研发、人才战略,包括长安“五国九地”的布局,把一个不知名的微车企业长安变成现在自主品牌的老大。现在又对红旗采取机构改革、人事调整、研发中心合并,此外,对夏利不良资产进行剥离,这些方向改革的方向都是对的。
资源集中 全力弥补自主品牌短板
唐华:自主品牌是现在所有车企集团发力的板块,红旗作为自主品牌的“旗手”,其发展和成功有示范和引领作用。发展红旗不仅是政治任务,对于一汽集团未来做强自有板块也有着重要意义。利用合资板块的资源和人才去扶持红旗品牌,尽快把红旗的优势资源盘活,把红旗做强做大,是一汽集团目前的当务之急。红旗做好了,其他自主品牌板块包括奔腾、天津一汽等板块也会随之发展好。
马黎明:我们社会制度的最大优势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对于一汽集团这样的央企而言亦是如此。当举全集团之力办一件事情的时候,只要战略方向和战术动作配合得好,相信红旗等自主版块在设计、研发、生产、质造,特别是人才团队孵化等方面能焕发生机。
张克环:合资反哺自主,这是必须的。无论是人才、技术、资金,未来都应向自主倾斜。只是此次一汽人事调整的力度足够大,特别是一汽大众、奥迪团队15人借调,说明在集中优势兵力、整合优质资源。也可以这么认为:“以前依托合资品牌,你们业绩再好不算数,干好自主品牌才是真本事。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呗。”曾经不少在合资品牌翻云覆雨,到了自主品牌一样平庸。
没有技术、产品 说啥都没用
徐锋:这要看接下来的具体业务怎么调整,尤其是研发体系。一汽没有完整、统一的研发体系,之前在红旗定位上一直都在摇摆。接下来,首先要确定红旗的品牌定位,技术定位,设计定位,这三个定位确定后不能摇摆。全面重组研发体系,理顺管理结构,从全球招聘核心的研发和设计人才,五年后可能还有机会。
吴才刚:红旗品牌的地位本身就有国之骄子的特殊性,之前传闻的动辄数十亿研发经费最终也是没溅起水花。这次再度对红旗品牌进行包装,最重要的是能带来技术层面的自主革新,把资源真正用在研发上,如果只是给合资技术换上更豪华的包装,并不能带来真正的机会。相信徐留平先生的到来,让一汽能有这样的决心和恒心。
何芳:人事调整是前提,还要看产品。
道哥:短期内看不到什么变化的,没有牛逼的产品,再牛的人短期内也难以改变自主效益的现状。
薛冰:一汽麾下的自主品牌,有红旗,也有奔腾和夏利。但,从做品牌的角度,拎也得先拎高端品牌,站住了立在那,这个做法没毛病。但问题在于,不管是H7还是LS5也许都不是徐总世界观下的产品,所以,徐旗手与红旗注定还有一段饱受非议的苦日子要熬。当然,能请得到前宝马一代宗师克里斯·班戈做设计,要是拿不出像样的产品并且帮助红旗形成体系竞争力,那还是徐总吗?
三:关于全新红旗H7 大咖们怎么说?
红旗H7全新上市,几位行业大咖们如何看待这款车?对于这款车的市场前景,又有怎样的预测?
指望一款车创造奇迹 不靠谱
柳燕:由于推广不足,产品在市场上认知度和关注度并不高,从官方信息来看,产品竞争力不太有很独特的亮点,对营销手法和效果的要求就更高了。以这款车实现销量大幅跃升还是非常有挑战的。
徐锋:H7是一款小改款车型,一汽集团也不会指望这一款车能改变红旗的现状。不过有新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振一下一汽的内部气势。上市发布会上,董事长徐留平提出的终身质保服务是一个亮点,从服务入手也是红旗涅槃的一个手段。
黄少华:这款车的前景其实不是最重要的。首先这毕竟不是全新的车型,只是改款。其次,这也不是徐留平主政时期的产品。至于变革后的产品,要看下半年要红旗的发展战略,以及新的H5,那才是能代表未来红旗发展水平的。
张克环:虽然有多处改进,但并无本质上的变化。我们不能苛求一款中期改款车型创造多大奇迹。同样也要给徐留平更多时间。徐留平是人,不是神。几十天的任职不可能带来多大的变化。至于销量预期,不谈也罢。
马黎明:四个字:拭目以待。
吴才刚:红旗H7的底子大家心里都有数,它的基础还是来自一汽的合资伙伴,几家各自支援一点凑成了如今看似全新的H7。也许正是因为绕不开各种成本的限制,最终红旗给出的定价远高于市场期待,以现在的售价体系来看,即便找到靳东代言,个人用户也不见得能为它埋单,只能寄望于大幅优惠,或者在公务市场打动部分钟情于红旗情怀的小众人群。
接地气 红旗向全市场竞争靠拢
薛冰:少亏当赢,尽量多占公务车市场一些份额,在红旗往全市场竞争力方向转型的时候,这款车的历史使命多说什么都是多余。红旗逐步做好全体系竞争力提升的事情就好。其他的,来日方长。
道哥:H7是徐留平来之前的产品,看不出与市面上其他产品相比有什么竞争力,不过用明星代言确实接地气了,但这也只是走了品牌市场化营销的第一步。
四:想坐中国第一豪华品牌交椅 红旗应该做点啥?
目前,红旗已经定下“成为中国第一和唯一豪华汽车品牌”的目标,结合实际,为了更快更好的完成目标,从现在起红旗应该做些什么?
完善体系改革 剩下的交给时间
柳燕:情怀已经足够,口号也不少了,接下来要务实接地气,放下“长子”身段,向其他更成功的中国品牌学习,向国际品牌先进的营销体系学习,凝心聚力,用专业态度和团队做品牌、做市场、做销售、做创新商业模式,真正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来。
徐锋:红旗的问题是一个系统问题,表面看是产品竞争力问题,里层是管理结构问题,核心是体制问题。首先应该像之前长安一样,砍掉其他自主业务对一汽瘦身,把所有自主资源向红旗倾斜,确立红旗核心业务的地位。二、充分讨论,明确一个切实可行的、清晰的五年和十年中长期规划,切记急功近利。第三点是在全球范围招聘研发和设计人才,匹配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
张克环:少谈情怀,多干实事。不要棒杀,也不能捧杀。目前媒体普遍看好徐留平,赞美之词过多了。真要赞?不如等等,用事实说话。
马黎明:改革,就是利益的再分配。首要处理好改革和发展的关系,利益和稳定的关系;其次红旗的发展和成长应该是体系完善、成熟的结果,别给红旗新团队太大的期望和压力,关键要给他们时间。
“成为中国第一和唯一豪华汽车品牌”的目标,这既是招引红旗人前进的方向,亦是梦想、愿景,当然也是目标。但究竟是梦一场,还是一场梦,要以时间和实践来检验。
营销改革的推手:产品、定位、诚意
黄少华:研发先行,产品说话。没有好的产品力,营销变革就是一阵吹过的风。首先红旗要明确定位,究竟是走高端路线还是选择走量卖车。从徐留平的角度来看,还是想做成和ABB一样,销量和品牌并行发展。未来的产皮方向,因为过去几年红旗的品牌包袱太重,传统能源市场留给红旗的机会不多了。所以接下来,红旗要把产品推好,着重开发 SUV、新能源车、智能化车型,虽然之前奔腾也把智能化当作产品卖点,但是与吉利和长安还是显得比较落后。
吴才刚:其实红旗品牌本身的含金量足够,只是要看清形势,想好路数:我到底是要做卖给消费者的车,还是卖给真爱粉的车?也许对于80年代之前的车迷而言,红旗还有些号召力,但对更年轻的用户而言,这个名字是没有特别意义的。单纯想做豪华品牌是美好的理想,可惜已经有很多自主品牌尝试过这条路,确实很难,需要用夯实的产品作为支持,还得拿出比合资品牌更具诚意的价格。希望在徐留平先生的带领下,红旗汽车能沉淀下来,放弃短时间内对数据的盲目追求,转身从头开始去打造一款真正适宜大多数中国消费者的家用车,而不是又借用谁的技术拼一台看起来凑合却贵得离谱的汽车。
薛冰:红旗,好就好在有历史,坏就坏在有形象包袱。红旗品牌吃亏在看似很深入人心,可是上下迷茫又都不知道所谓到底是在象限坐标哪里。既然认准了做中国豪华汽车品牌,那就学ABB好了吗,一方面推出入门款低门槛召集年轻小伙伴,另一方面管他呢,该怎么奢华大气上档次接着造,迈巴赫已死,红旗替他们烧纸。局域网的土豪们对红旗的情怀还是有的,就看徐总怎么玩了。当然,想往全市场竞争力方向转变不是不行,那不还有奔腾吗,红旗得往两头走,中间开阔地先别着急,等两头稳了往中间一挤,不就so easy了吗?
道哥:短期改变红旗销量与品牌的办法就在一汽旗下的奥迪,与德国人谈好要点A6的平台与动力总成,外形符合大众精英一点,价格便宜一点,有规模才有未来。
在自主品牌强劲增势的背景烘托下,一汽集团发展不均衡的矛盾日益显现。自主品牌成为一汽的痛点。笔者认为,造成一汽集团此前不尽人意的状况,主要因为很多人觉得自己“医保太全,死不掉“,前有合资品牌挡风,后有大锅饭的体制兜底。
从徐留平上任后的几个动作来看,改革发展方向和调整重心的同时,也在整顿风气。不过,对于徐留平来说,如何平衡好一汽盘根错节的关系还是一大严峻的考验。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徐留平:让红旗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实现复兴
关注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9月10日电(记者 吴晔)日,吉林长春,中国一汽总部三层会议室,坐满了心系红旗复兴、摩拳擦掌随时投入“战斗”的一汽高层和员工代表。
在“我心中的红旗”大讨论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员工代表受到表彰。(新华网李江 摄)
在这里,热烈进行的是“我心中的红旗”大讨论活动工作总结会。这不是一个念材料、表决心、形式大于内容的“务虚会”,而是一个“我为红旗献一计”,简短高效的“实干会”。上至80余岁白发苍苍的老一汽人,下至生气勃勃的90后、甚至是00后,在这里激动、满怀期待地分享着他们的“复兴大计”。
仅仅两周的时间,2万多名员工围绕红旗品牌、产品、体系、机制等方面展开热烈讨论,提出复兴建议54724项;35153名员工通过网络渠道参与问卷调查,提出对红旗品牌的认知评价和发展期望建议……
中国一汽董事长、党委书记徐留平(新华网李江 摄)
“我们的大讨论,除了凝聚人心,更带来了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把红旗复兴作为一汽重振自主,重塑一汽在汽车产业第一品牌,第一汽车的位置的关键的一步。我们的大讨论,点燃了中国一汽每一个同志复兴红旗的责任和梦想。”中国一汽董事长、党委书记徐留平满怀信心地说。
在东北这块土地上,开辟了中国汽车工业历史的中国一汽,在今天,踏上了新的征程。
为什么要复兴红旗?
作为国家领导人的座驾,作为礼遇外宾的礼宾车,作为普通民众曾经可望不可及的最高级中国车,“红旗”在国人心中,没有任何其他品牌能代替它的位置,饱含了深深的民族情怀,更寄托着大国崛起的夙愿。
而对于一汽人,“一汽的红旗和解放这两个品牌,是国家给的,是一汽的命根子,是一汽人的财富,是我们的骄傲。这两个牌子不仅不能丢,更不能砸,还要发扬光大。”81岁的谷旭照老人在他给徐留平董事长的4000字长信中动情地写道。
徐留平为谷旭照颁发证书(新华网李江 摄)
然而,正是因为历史上,红旗的这种特殊性,这种不计成本、不追求利润,投入巨大,而销量少、规模小,无利润,发展到了如今的步履维艰。
“我们曾有过辉煌和遥遥领先,但是也面临了今天的痛和伤感,以及无论是一汽人还是社会各界,有‘哀其不争’的一种伤感。”徐留平说。
此外,红旗的复兴还承担着另一重产业使命、国家使命。我国汽车市场规模已经连续8年全球第一。但不容回避的现实是,我国自主轿车产品和技术主要集中于中低端产品,中高级乘用车市场长期被国外品牌占据,严重制约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自主开发高水平、高溢价能力的高端乘用车是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汽车强国目标的关键。
承载了几代一汽人不懈追求的红旗,作为新中国第一辆高级轿车品牌,见证了共和国发展壮大的历史时刻,凝结着中华崛起的时代精神,具备扛起中国汽车奔向世界顶级水平大旗的条件、实力和勇气。
“复兴红旗品牌,是众心所归。”
如何复兴?
虽然一汽是新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但是复兴红旗又谈何容易?
纵观汽车产业100多年的历史,许多品牌被历史长河淘汰掉,即使是剩下的品牌,也经历了多次的洗礼。而要打造高档的品牌更是难上加难。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振兴红旗只有想好才能干好。为此,一汽充分发挥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的光荣传统,掀起了一次全员参与的 “我心中的红旗”大讨论活动。
“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红旗的造型古板,用户定位不清晰。现在或许就是红旗重新定位的好时机。走年轻奢华和尊贵奢华的路线。”来自一汽-大众的90后青年代表刘丽姝在总结会上直言红旗的定位问题。
一汽轿车技术部的张博则从品牌、产品和营销多个层面,系统阐述红旗的提升之路。
像刘丽姝、张博这样的建议还有许多。建言的思路富有开创性的,很多直面的问题是深层次的。
一汽轿车技术部张博(新华网李江 摄)
据统计,自8月21日至9月1日,一汽各级党政工团组织召开座谈会1211场,2万多名员工围绕红旗品牌、产品、体系、机制等方面展开热烈讨论;同时开展的“我为红旗复兴献一计”活动,参与人员54120人次,提出建议54724项;35153名员工通过网络渠道参与问卷调查,提出对红旗品牌的认知评价和发展期望建议;共征集到红旗产品标识及文化标识作品114件,征集到红旗传播用语1295条。
这次大讨论激发了员工内心深处的荣誉感、使命感和精气神,极大增强了广大一汽员工的凝聚力。
员工代表接受新华网记者采访。(新华网李江 摄)
因标识设计出众而获奖的员工张笑寒坦言,之前曾经因为对发展现状的失望,萌生过辞职的念头,而如今,满身涌动的是积极往前冲的干劲。
徐留平曾经说:“红旗只有在一汽每个人心中发芽,才能在中国发芽,才能在世界上做出辉煌。”
如今,复兴红旗的信念在一汽已经深入人心。
红旗的未来
一场大讨论,点燃了一汽人心中的希望,这是一个好的开局。
但是,要想抓住未来3至5年的发展“窗口期”,抢占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制高点,红旗需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责任感和急迫感迅速行动。
为了汇集更多的智慧,徐留平除了积极调动一汽人的积极性,还给他朋友圈的一些朋友发微信,征集有关红旗发展的观点。
“昨晚就睡了两个小时,夜不能寐。汇集大家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会发现,有不少看法是矛盾、相左的,但是没有关系,所有的问题越辩越明。”徐留平说。
对于红旗的未来发展,徐留平也已然有了明晰的想法。
徐留平观看“我心中的红旗”大讨论活动成果展。(新华网李江 摄)
他提出要尽快明确红旗品牌的精神、标识和内涵。过去的红旗,具象的东西相对弱,边界不是很清晰。如今,红旗要用中国式的方式表现历史感、尊贵感和时代感,可定义为“中国式新豪华”。
在此定位下,红旗未来用户瞄准怀有情怀、怀有精英和专业主义的中国式消费群体,简称“中国式的新精英专业情怀人士”。
强化红旗的尊贵和豪华,离不开打造至尊、极致体验的产品和服务。“必须用具象的产品,尊贵极致的服务,来把我们一汽人对红旗这种理解和消费者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这是一个创作的过程,这是一个制造者与消费者、以及和时代感、和新的科技融合、水乳交融的过程。”徐留平说。
为了重塑口碑,打造高品质的红旗是必然路径。就在不久前,一汽红旗已经召开了产品质量誓师大会,要让红旗质量的标准和体系,按照高档、豪华、尊贵、极致理念设计,要让产品的定义、研发、制造、营销、服务体系贯彻到这四点当中。
对此,徐留平也立下了时间表,“要在最可能短的时间内,半年、一年,要让红旗的口碑得到完全的扭转。”
“要让一流的人来复兴红旗。红旗能不能尽快复兴,能不能实现我们的梦想,靠每一个人和每一个人的工作来体现。”徐留平要求所有参与红旗的领导干部和职工,要按照未来定义的新豪华主义来确立思想、行为、专业和能力、行动。包括着装、发型甚至是指甲也要精心修好。“如果做不好这些,肯定做不好一个极致、梦幻的,尊贵、优秀的产品。”
最后,徐留平决心要集一汽集团全力,来打造红旗品牌、产品和服务。既然红旗已经成为一汽重塑形象,走向新的复兴之路的关键,“集团总部就和红旗的喜怒哀乐,成长和繁荣完完全全的绑在一起,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分子公司在运营红旗。”
徐留平绘就了红旗未来发展的图谱。
焕然一新 中国一汽动起来
“我心中的红旗”大讨论除了汇集集体和群众智慧,带给一汽更深刻的影响是,整个企业精神面貌的焕然一新。
自8月2日,徐留平履新以来,外界就在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不过,令外界吃惊的是,他的动作比外界预期的更快、更有力。徐留平的发展思路和工作作风正在影响和带动着一汽回归初心,以创业时期的干劲,争分夺秒,加快发展的步伐。
一汽广大干部员工主动开启了“白加黑”“7—11”工作模式,职能部门带头利用双休日调研市场、走访用户;一线员工干劲十足,技术人员摩拳擦掌,退休人员发挥余热。
9月1日,一汽召开了专题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扩大会,集团领导班子带头查找自身在亲力亲为、敢于担当、落地见效等方面的差距与不足,统一思想和行动,明确目标和任务,以真抓实干的精神状态、争分夺秒的工作效率扑下身子狠抓工作落实。
一汽红旗分公司开展全面提升质量活动。集团领导班子每周组织召开质量提升专题会,确保改善项目落实到位。
即将上市的红旗H5(新华网李江 摄)
在徐留平对一汽轿车提出发展要求后,一汽轿车迅速行动起来,紧跟市场节奏,把脉消费者需求,抓基础、抓执行、抓本质,从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产品研发、质量保证、生产管理抓起,加快新产品开发步伐,同时在品牌营销、客户管理、渠道建设等方面也回归基础动作,快速反应、快速对应,确保在最短时间有效解决问题。
“不但所有的工作要以天为流程,而且凡事都必须有节点,安排的工作没有说明节点的必须当天完成。一汽现在真的是动起来了。我们必须要跑步解放思想,跟上发展的节奏。”一位一汽内部人士说。
一个月的时间,一汽人的思想在不断的解放,深刻变革的伟大行动已然开始。一汽人蕴藏于内心深处、与生俱来的那种不甘落后、永不言败、勇夺第一的爱国情怀和价值追求再次爆发。
“相信红旗一定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实现复兴。”徐留平的这句话,既是一种决心,也是一种希望。
以红旗复兴为重要起点和关键,中国一汽开启重振自主,打造中国汽车业第一品牌、世界金字招牌的征程。而这征程上,我们看到了强大的力量和无尽的希望。
责任编辑:
Copyright (C) 2000 - 2017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徐留平是老邓家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