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总哲学是自觉形成的吗或不自觉的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怎么自觉或不自觉影响能不能举个例子

  摘要:权力自觉是权力主体特别是权力使用者在政治实践中形成的对于权力的自我发现,即对权力的起源、本质、运行规律与价值目的等问题的充分体认,并试图在此基础上引导权力良性运行的一种自我实践意识,本质上属于政治理性范畴。权力自觉既是一种政治理性,也是一种政治实践,更是一种政治价值,它具有历史演进性、价值目的性与客观实践性。实现权力自觉,一要转换权力道德教育范式,从知识导向型转向生活导向型教育范式;二要以善的制度作为权力自觉的刚性保障;三要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四要以权力治理现代化作为权力自觉的政治实践基础。
  关键词:权力自觉;政治理性;自我认识;政治实践;权力治理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D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18)03-0030-05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部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文化支持系统研究”(14XKS047)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马晓星(1987-),男,河南禹州人,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在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历史背景下,权力自觉这一政治实践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权力自觉是政治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对此学术界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是,总览当前关于权力自觉的各种研究成果,我们发现学术界对于权力自觉的认识存在着很大分歧,集中体现在对权力自觉的逻辑内蕴的理解方面。有人认为权力自觉的核心就在于通过提高权力主体的内在修养以实现自身的内在自律,也有人指出权力自觉表征着权力使用者的一种自律与自为,还有人认为权力自觉是政府的一种权力准绳。那么,本质上权力自觉到底是什么?其内在特征与实现路径是什么?我们有必要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从政治哲学的维度系统审视权力自觉,以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权力文明。 一、权力自觉的逻辑内蕴
  权力自觉作为一个复杂的政治哲学概念,对其逻辑内蕴的理解应当采用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将其切分为几个层面,然后再从整体上审视之。本质上,我们可以从权力自觉的生成基础、核心问题与本质三个层面剖析权力自觉,以更好地把握其逻辑内蕴。
  其一,权力自觉的生成基础是政治实践。权力自觉作为权力主体特别是权力使用者对于权力的自我发现与体认,它不是主观臆想的产物,而是在人类政治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政治实践是一定政治主体通过政治中介来改造政治关系进而实现一定政治利益的活动统称。权力本质上是处在一定关系中的权力主体之于客体的支配力量,它能够有效配置社会资源,保障社会有序运行。人类政治实践的历史就是权力(政治)主体通过权力配置与协调社会资源,维护社会秩序,实现人的更好生存与发展的历史。在不同的政治实践阶段,权力主体对于权力的体认是不同的。“不是人??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1]在原始社会,由于国家与市民社会的统一,整个社会处于平面化状态,政治生活还没有阶级与国家性特征。所以在原始社会的政治环境中权力主体多认为权力就是一种公共权力,指向着氏族共同体的利益。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私有制的产生,阶级出现,国家与市民社会逐渐分离。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政治利益,就将权力作为政治工具来压迫与控制被统治阶级,权力逐渐异化并背离了其原初的公共性。所以,在阶级社会的政治环境中权力主体则认为权力是一种旨在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暴力工具,而不再是原初的公共权力。而到了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随着国家与市民社会的重新统一,权力主体对于权力的体认又将发生变化,从阶级性权力变为人民权力。权力主体对于权力的认识与理解发生变化的原因在于政治实践的变化,政治实践构成了权力自觉的生成基础。
  其二,权力自觉的核心是对权力的自我认识。“人是这样一种存在物,他不仅现实地存在着,而且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具有关于自己存在的自我意识;在这种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他还力图对自己的存在进行自我认识并做出解释。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人是一种对自己的存在不断进行自我认识、自我探究的存在物。”[2]事实上,政治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人通过政治活动以实现自身的存在与发展。这其中,权力自觉是权力主体特别是权力使用者对于权力的自我认识并实践的主动创造性活动,它所蕴含的主动性或者能动性源自政治的主体性。主体性是人的质的规定性,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它表征着人的实践能动性。所谓“政治主体性是指政治主体在政治生活中形成的掌握和借助公共权力、承载和传播政治思想文化、创建和铺设政治制度设施、发动和规范政治行为规范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3]。权力主体特别是权力使用者对于权力的自我认识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对于权力基本规律的认识,包括权力的来源、本质、特点以及价值向度等;二是对于权力主体自身的认识,即主体自我认识,认识到自己是归属为公共领域的权力活动的主体,认识到自身位置的特殊性。通常情况下权力表现为公共权力,其指向的是公共领域,即权力要积极实现社会共同体的整体利益,而不能代表指向私人领域的个体利益。从本质上看,权力自觉是权力主体特别是权力使用者对于权力的自我认识,然后他们会在这种自我认识的引领下主动地引导权力良性运行。由此观之,权力自觉是以对权力的自我认识为核心并展开其逻辑图式的。
  其三,权力自觉的本质是政治理性。理性是人的区别于感性与直观的认识能力,具体表现为以逻辑判断与推理为代表的自我反思能力。权力自觉与理性相伴而生,它是人的理性认识能力在政治生活中的拓展,彰显着人们试图以理性的方式审视权力并以此来建构优良政治生活的意图。权力自觉是权力主体特别是权力使用者对于权力的理性体认,是对权力的来源、运行方式与目的等基本规律的系统认识。从历时态的维度来看,权力自觉的演进与人类政治理性的发展趋向是一致的。可以说,权力自觉不但是对于权力这一政治工具的自觉认识,也是人对自我的一种自觉体认。权力自觉是人类在政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对于权力的理性化认识的综合,它是对以往的非理性权力认识的超越,是人们在政治实践过程中生成的一种自我觉醒意识。 而“政治理性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基础之上的精神现象,是受人的政治目的和意志所支配的精神活动及在政治生活中按一定逻辑规则和逻辑程序运作的认知形式和认知能力”[4]。从这个层面看,权力自觉本质上即是权力主体特别是权力使用者依照一定的理性规则去把握权力基本规律的精神现象与认知能力。   由此观之,权力自觉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范畴,而不仅仅是单纯的关涉权力使用者的个体自律的简单概念。从政治哲学维度审视,权力自觉是权力主体特别是权力使用者在政治实践中形成的对于权力的自我发现,即对权力的起源、本质、运行规律与价值目的等问题的充分体认,并试图在此基础上引导权力良性运行的一种自我实践意识,本质上属于政治理性范畴。权力自觉问题的提出是当代政治实践的内在要求,也是人类政治理性发展的逻辑表现。 二、权力自觉的内在特征
  权力自觉不仅是一种政治理性,也是一种主动认识、积极探索与自觉实践的政治意识与能力。同时,它还是一个政治实践过程,是在对权力自觉认识的基础上不断实践这些权力认识以更好建设优良政治生活的过程。可以说,权力自觉既是一种政治理性,也是一种政治实践,更是一种政治价值。其内在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首先,权力自觉具有历史演进性。权力自觉是人类社会政治实践发展的产物,它不具有先验性,它是人类政治主体性的集中体现,具有一定的历史演进性。在人类政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政治集团抑或是不同的阶层都具有不同的代表自身利益的权力自觉形态。在古希腊以及中国先秦时期,权力主体多是从道德维度认识政治或权力,认为道德与权力或政治是同一的。同时,将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哲学王或圣人视为建设良好政治生活的执政者,形成了一种基于道德的贤人权力政治观。而在欧洲中世纪,权力主体对于权力的认识范式从贤人权力政治转向了神本权力政治。他们主观地将权力依附到超验的神灵身上,进而将原本的具有社会公共管理功能的权力超验化、神秘化。神灵遮蔽着权力给人?政治生活带来了无尽的苦难。随着近代文艺复兴与思想启蒙运动的发展,整个社会逐渐从神学的笼罩中解放出来。此时,社会契约理论开始展现出其无限的魅力。权力主体也随之将对权力的认识奠基在社会契约理论之上,以契约为权力的中轴要义,形成了契约权力政治观。在契约权力政治观的引领下,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而随着后现代社会的到来,生活政治最终将取代以契约政治为代表的解放政治。政治或权力将回归其本真的生活向度,生活世界将成为权力的逻辑基点。
  其次,权力自觉具有价值目的性。权力自觉的价值目的性意味着权力主体对于权力的认知取向具有一定的价值性,其指向着一定政治目的。权力自觉的价值目的性源自政治的价值性。政治作为人的一种存在方式,它不是抽象孤立的,其旨在满足人的各种需要、欲望等效用性。事实上,政治具有价值性,它需要通过改造各种政治关系以满足人的各种需要。“在政治中,我们总是永不停息地争论是与非,辩论互相替代的政策的优与劣,争辩那些终极目标的明智性,并且衡量可能方法的有效性。一句话,我们置身于对价值的探索之中。”[5]权力自觉作为一种政治理性,是权力主体对自身的政治存在方式的反思,其通过对权力的自我发现,来更好地引导权力良性运行。权力自觉指向着特定的政治利益,集中体现着权力自觉的价值目的性。在日常政治实践中,人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目的在于实现自身的各种利益诉求。“不同社会阶级、集团、政党、个人从事政治参与活动,也同样是为了通过影响社会政治来获得或实现自己的政治权利,并使之落实为政治利益的有利分配。”[6]权力自觉的本质是对价值目的的自觉,核心是对政治利益的自觉。可以说,权力自觉是权力主体特别是权力使用者对于现有政治价值分配方式的自我反思,是对新的指向着自身政治利益的价值分配方式的主动建构过程。
  再次,权力自觉具有客观实践性。权力自觉不是纯粹的政治意识与理性,其还具有内在的客观实践性。权力自觉来源于人类的政治实践,同时需通过政治实践而实现。一方面,权力自觉源自政治实践。政治实践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立体分化的结果,人们通过政治实践不断改造政治关系以实现自身更好的生存与发展。正是在这种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活动中,人的政治主体性与能动性得到不断的彰显与升华。人类政治实践的过程是人的政治主体性,更是属于政治认知范畴的权力自觉的生成过程。“政治实践派生出政治认知,标志着人类社会政治实践空间的逻辑拓展,同时也表征着人类社会政治主体性的历史提升。通过数万年人类政治实践活动的历史演进,逐渐培育出人类政治意识活动的思维能力,人类政治认知活动便随之应运而生。”[7]另一方面,权力自觉通过政治实践而实现。权力自觉作为一种政治理性或认识范畴,它所指向的是一种政治目标。该政治目标的实现必须通过政治实践来实现,通过改造各种政治关系以缓和社会矛盾,优化政治资源配置关系,进而实现政治理想的现实化。此外,权力自觉作为权力主体对于权力的自我认识,这种认识的正确与否需要通过政治实践来检验。“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8]如果政治实践达到了权力主体的预期目的则证明权力主体对于权力的认识是正确的,反之则是错误的。 三、权力自觉的实现路径
  权力自觉不是对权力的抽象认识,其目的在于反作用于政治实践,进而引导权力良好运转。权力自觉的实现是权力主体特别是权力使用者在对于权力充分的自我认识基础上,试图引导与规范权力运行的过程。权力自觉的实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实现权力自觉,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其一,转换权力道德教育范式,从知识导向型转向生活导向型教育范式。道德是为了实现社会的绵续而产生的旨在以善恶为标准调整人际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集合。权力与道德之间具有内在的关联契合,道德是权力存在的逻辑基础,同时权力有助于实现道德的精神要义。中国近千年的政治伦理实践史已经揭示出了道德对于权力的现实规制作用,其有助于权力向善。权力道德教育是对权力主体进行道德教育,使其有效理解一定的权力道德规范与原则,并自觉按照权力道德要求合理行使权力的实践活动。权力自觉作为一种以权力主体对于权力的自我认识为核心的政治意识与理性,其实现首先要从权力主体的道德教育入手。实现权力自觉首要的就是要转换权力道德教育范式,从知识导向型转为生活导向型教育范式。   传统的知识导向型权力道德教育范式使得权力道德教育知识化、机械化、枯燥化,最终教育效果并不理想。而生活导向型权力道德教育范式主张“以人的生活世界为出发点,提倡教育客体的生活实践性,从生活世界去发现和认识道德的本质属性,在一种开放与包容的氛围内反思和重构道德原则,塑造客体的道德意识与道德自觉性”[9]。一方面,要及时更新权力道德教育的内容。权力道德教育的知识化只会使教育黯然失色,需要面向生活世界,从现实的政治实践中去发现并体认权力道德的本真意蕴,以弥补传统道德教育内容的不足。另一方面,要改善权力道德教育的具体路径,从灌输转变为自主体认。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忽视教育客体的主体能动性,脱离了生活世界。而自主体认的权力道德教育路径就是发挥权力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日常的政治生活中能够依照自身的认识,去自主地做出道德选择,以更好地行使权力。
  其二,以善的制度作为权力自觉的刚性保障。尽管从本质上看权力自觉表征着权力主体对于权力的自我认识,是人的主体能动性的表征,具有浓厚的自律色彩,但是,在现实的政治实践中单靠纯粹的个体自律是无法实现权力自觉的,因为个体不能做到时时自律与自觉,必须有刚性制度作为他律性保障。制度是为了保障一定秩序而设置的调适人的行为的各种规范的总和。“制度是行为的框架,规范与协调人在社会中的行为,规定着人的活动空间及其创新可能。有形或无形的制度如同一条条边界,限制着人的行为方向、活动路线,由此划定了人的活动空间。”[10]但是制度本身也具有善恶之分、合理或不合理之分,权力自觉的实现需要善的制度作为支撑。邓小平曾经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11]所谓善的制度应当是合理的且能够保障社会秩序,有助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良好制度的统称。一方面,制度的设置要合乎正义。善的制度内在蕴含着对于正义的诉求,是制度善恶与否的关键所在。正如罗尔斯指出的,“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12]制度正义包括形式正义和实质正?x,形式正义表征着制度的运行方式层面,而实质正义则指向的是制度的运行目的与结果。另一方面,以人为本是善的制度的价值内核。以人为本是致力于实现人的解放的、张扬人的平等与人权等价值的一种思想理念。所谓善的制度必须是以人为本的,主要包括制度的制定要体现出人民群众的意愿,制度的具体内容要反映着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制度的运行要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与反馈。
  其三,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政治生态是指在一定社会中形成的政治环境、政治关系、政治行为模式、政治评价标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是政治环境之所以形成、政治关系之所以构建、政治行为之所以达成、政治评价标准之所以确立的内在机制和发生机理。”[13]政治生态作为一种外部的政治环境,它的实质是不同政治集团的政治价值的共生,是多重政治价值观念的集合。政治生态之所以会对生活在其中的政治主体的政治行为有所影响,就在于不同的政治生态会塑造出不同的政治价值形态。政治价值能够有效反作用于政治实践,进而产生不同的政治生活样态。优良的政治生态内蕴着善与正义的价值理念,能够建构优良的政治生活。权力自觉作为权力主体对于权力的自我反思,其固然是一个主体性范畴,但是却离不开一定政治生态的影响,政治生态是权力自觉的生成场域。“行政系统的基本运转过程是,根据社会圈提出的要求和需要,做出政策性选择,然后再作用于社会圈,达成行政目标,取得预期的效果。”[14]权力主体作为现实的社会人,其不能脱离自身特定的社会场域,其对权力的自我体认也不可避免会受到自身所在的社会场的影响。良好政治生态的建设取决于多重因素,但其中核心在于依法治权,将权力关进法律的笼子里去。要改革完善政府的各项职能,同时改善政府的决策与执法机制等。要“把公众参与、专家讨论、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15]。良好的政治生态为权力自觉提供了适宜的场域条件,有利于政治实践的进一步发展。
  其四,以权力治理现代化作为权力自觉的政治实践基础。权力自觉的实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重要素相互作用。“政治认识作为政治主体通过政治实践获得政治知识的逻辑途径,是政治主体以观念形式把握政治关系运动规律的思维过程。政治实践是政治认识思维过程的客观来源,政治认识是政治实践本质规律的观念反映。”[16]权力自觉作为权力主体对于权力的自我体认,也是一种政治认识范畴。从政治哲学维度审视,权力自觉的实现还需从政治实践维度求解。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一政治语境中,唯有不断推进权力治理现代化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权力自觉。权力治理现代化是权力主体通过一定政治中介改造权力关系以实现权力良性运行的政治实践活动。权力治理现代化是权力的理性化过程,是依托政治理性来规范权力配置与运行方式的有机活动。“政府权力的理性化过程,也就是政府权力资源的获得、安排、使用、监督等一系列公共治理活动中逐步彰显公共理性精神、建设服务型政府、促进社会科学与和谐发展的过程。”[17]一方面,权力治理现代化产生了权力自觉的现实性需要。权力治理现代化的价值理想在于实现权力的理性化与规范化,而这需要建立在对于权力的充分理性认识基础之上,这便是权力自觉的生成图式。另一方面,权力治理现代化使得实现权力自觉具有了可能性。权力治理现代化不仅能够使权力主体的政治认识能力得到不断提升,而且能够以政治理性的形态反作用于权力治理。同时,它还能通过一定的政治中介作用于权力关系,进而揭示出权力运行的一些内隐性规律与问题,使得权力主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与深化对于权力的本真认识。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591.
  [2]夏甄陶. 人是什么[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
  [3]黎继. 论人的政治主体性及其实现[J].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5(4).
  [4]何颖. 论政治理性的特征及其功能[J]. 政治学研究,2006(4).
  [5]莱斯利?里普森. 政治学的重大问题――政治学导论[M].刘晓,等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17.
  [6]王浦劬. 政治学基础[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70.
  [7]刘吉发. 政治实践论――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广义视角[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70.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4.
  [9]马晓星. 回归生活世界:我国权力道德教育范式转换问题审视[J]. 理论导刊,2015(10).
  [10]辛鸣. 制度论――关于制度哲学的理论建构[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16.
  [11]邓小平文选(第 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3.
  [12]约翰?罗尔斯. 正义论[M].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1.
  [13]戴长征. 政治生态视角下的腐败与反腐败斗争[J]. 探索与争鸣,2013(1).
  [14]王沪宁. 行政生态分析[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45.
  [15]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6.
  [16]刘吉发. 政治学新论(第2版)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31.
  [17]黄建洪. 试论政府权力理性化[J]. 甘肃理论学刊,2009(6).
  【责任编辑:闫生金】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在辨证地思考了”
这句话说明 A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实践活动 B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C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世界 D哲学总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哪个正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A正确.将实践进行总结、提高到理论,都是发生在实践之后.

2016高考政治热点专题七: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代表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丰厚的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对数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文明进步,关系到文化发展、创新与繁荣,影响到个人全面发展。近年来我国更加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各地开展不同形式的传统文化保护活动,体现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2016412全国文物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习近平强调,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强调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借鉴中国传统治国理念和思想,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传统文化的继承问题是近几年高考的重点和热点内容,必须系统复习。本专题复习,主要重点问题是: “老”字号的存与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问题一: “老”字号存与废——文化遗产问题:

涉及汉字生僻字——要不要掌握?城市发展和农村古建筑——发展与保护权衡,搬迁保护与就地保护的争议;老物件、老手艺、非遗——消失与保护如何做好?旧习俗:清明祭祖、促进年味——如何变迁以适应时代需要;未来文化、网络文化冲击——存在的必然性与如何保护文化安全、留住民族文化的关系。传统文艺:戏剧、书法、谜语、楹联——进课堂;中医——存废问题,方言保护与否等等。不同的问题有共性的问题,又有个性的内容。注意从哲学角度的思考。

【老师解读】 “老”字号的文化载体的存与废(下面问题只是从共性方面讲解,具体解题要根据材料,掌握个性和情境,不能千篇一律)

1.反对保护主要是基于:

理论依据: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和社会实践的关系

1)“老”都是特定经济、政治、环境和实践中形成的,是特定经济政治和环境和实践反映,并随随着经济政治环境和实践的变化变化和消亡。“老”生存、发展和灭亡有规律性和必然性。

2)随着实践发展,一些“老”其功能不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并且可能成为某种阻碍。

依据是:“老”自身的工具功能已经不符合时代需要,“老”有其存在的特定文化价值和功能。主要有:

1)文化离不开特定的物质载体,“但是“老”承载特定的文化信息、文化情感,传递特有的文化价值。

2)从文化发展和创新角度看:对传统文化批判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根基。文化发展和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

3)从传统文化特点和精神价值看:

①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传统文化是相对稳定的,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和潜移默化的。“老“承载的文化记忆和情感,不会因为时代变迁就立即消失。

②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老“是民族(或者区域、特定人群)情感的寄托和精神纽带,关系到民族(区域或者特定人群)认同感和凝聚力;体现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3.如何正确对待的问题

1)重视传承和保护:理由(略)、方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不能照搬

2)要创新,适应时代变迁,与时俱进,赋予时代精神;

3)保护和发展的权衡——。

文化生活——重点基础知识记忆:

1.文化产生、特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传统文化特点和作用

3. 文化继承和发展、创新的关系?

4.中华文化价值、特点

5.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民族精神的形成和作用

6.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为什么要树立核心价值观?

7.文化遗产、汉字、传统习俗、建筑和文艺的作用。

问题二: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

——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如果说现实是结果,历史就是条件。准确书写历史、正确认识历史,正是为了确立前行的方向、标定进步的坐标,更好地走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提出:“深入开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研究,必须坚持正确历史观、加强规划和力量整合、加强史料收集和整理、加强舆论宣传工作,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

“坚持正确历史观”,从本体论上说,是要“让历史说话”,在历史中发现规律、涵养智识,以正确的历史观奠定中国和世界走向未来的基础;从方法论上说,是要“用史实发言”就是坚持用事实说话,“更多通过档案、资料、事实、当事人证词等各种人证、物证来说话” 这是我们构建正确史观、保持清醒判断的重要基础,也是我们追求真理、捍卫正义的必然之途。敬畏历史、坚守记忆,这的确抓住了要害。让历史离我们更近,不仅需要严密的概念,更需要生动的细节;在历史中获得启示,不仅需要火一样的激情,更需要铁一般的事实。

把握住这两点,才能将史实与史识结合起来,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在历史中发现智慧和力量。 “看得见多远的过去,就能走得向多远的未来。”

◆重视历史,从文化的角度主要基于如下原因:

1)历史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架构,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历史见证,关系中华文化传承——血脉传承和文化基因。

2)历史给我们今天提供借鉴,指引未来方向和目标。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唐太宗”,“看得见多远的过去,就能走得向多远的未来。”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张若虚; 不知来,视诸往”——.董仲舒;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 ”—.龚自珍  

3)历史关系到民族精神的形成(长期历史积淀、贯彻历史全过程,形成熔炼和彰显)和民族精神弘扬(民族精魂、血脉、价值认同——精神动力精神支柱和支撑);是历史,蕴育出了一个民族源远流长的精魂所在,谱写出民族集体价值认同;

4)历史关系到文化繁荣与发展,从历史中需找文化的自信,提升文化自觉、形成核心价值观;

◆重视历史,从哲学角度思考,重点理解历史观形成及其重要性,“论从史出” 历史研究方法涉及的哲学知识。

【教材知识链接】主要从文化生活角度思考知识点,哲学生活角度要根据具体设问。

1.文化传承角度看为什么要重视历史:

1)教材p39。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中形成并保留至今,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历史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架构,正确对待历史就是正确对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教材P43,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在继承基础上发展,发展过程中继承;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教材P55)数千年历史中形成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丰富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发展和繁荣的重要源泉。

3)教材P4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历史蕴含的集体价值认同,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4)传统文化对今天时代发展有重要影响和借鉴意义。正确对待历史,把握历史得失和规律,才能为中华民族走向未来提供借鉴,才不会在未来道路上迷失方向,才能引导民族走向美好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从民族精神形成看,要在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

1P64中华文明经历辉煌的历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历史见证。

2P72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于辉煌的古代文化之中,熔炼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存、前赴后继的奋勇抗争之中,更展现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

3P72民族精神渗透在整个民族文化各个方面,贯穿于整个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

4P76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并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5P81弘扬和继承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历史形成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3.从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角度看正确对待历史的意义?

1)中华文化渊源流畅、博大精深,历史是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2)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结晶,是长期历史的积淀。

3)中国历史,蕴育了民族的的精魂所在;谱写出了中华民族集体认同的价值观念;关系到中华民族背负的骄傲与沉重;流淌着民族的血脉传承与文化基因。

4)因此,正确对待历史,才能更好弘扬民族精神,守护民族的精神家园,记住历史,才能记住责任使命、树立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引导民族走向美好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4.建设文化强国,为什么要正确对待历史?

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历史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架构,传统文化是在历史中形成的。

2)长期历史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悠久的文明进程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发展和繁荣的重要源泉;只有继承优秀历史文化传统,把握民族文化血脉,文化发展才不会失去方向和目标;

3)正确对待历史,才能树立文化自觉的文化自信。才能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厚的给养

5.英雄精神与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建设问题

1)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

2)道德模范带有时代的印记,但是道德模范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感染力;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

4)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就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精神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必须把核心价值观建设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从根本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5)公民道德教育必须把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1.史实、史料、史论和史识、以及历史文学的关系

可以说史实、史料是客观的历史,史论和史识是主观的历史,历史文学是对历史的艺术在创造,不同于历史但以一定的事实为基础,并受到一定历史观的影响。

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但是史论和史识毕竟是主观的带有个人的主观色彩。

1)历史观以及历史研究的方法问题,从哲学角度思考“论从史出”历史研究方法,分析的“史实”“史料”“史论”“史识”和历史文学的关系。

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历史观的形成,正确历史观的意义;

认识的主体差异性-不同历史观形成的原因;

价值观和价值判断——历史观正确标准,主体差异性和社会历史性;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2)“让历史说话”——就是①从历史中寻找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坚持真理,以此作为前进的向导;②就是借鉴历史的是非得失,为今天发展提供参考;

 “用史实发言”——就是从历史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任务;理论依据

①物质决定意识,存在决定思维;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事实胜于雄辩;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发展是客观的。离开史实和史料的史识和史论就是唯心主义历史观。所谓历史虚无主义就是不顾历史史实,否定历史的客观性,随意的解构历史,否定已经发展的历史。

2.英雄与历史的关系问题。

马克思主义坚持唯物史观,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但是需要英雄精神。涉及知识: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或者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反映,英雄是时代的产物,英雄具有时代性的特点,英雄属于一定时代。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中华民族英雄体现出来的民族精神既有时代性,有具有相对稳定性,是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成为今天时代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

2)价值判断和选择的社会历史性。

①价值判断和选择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

②价值判断和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与时俱进,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

③英雄是属于时代的,但英雄精神是超越时代的,具有永恒的价值,学习英雄要与时俱进。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内容4句话)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必须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

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或者社会意识具有反作用)英雄是群众的一员,英雄精神是……。

问题三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

2014227,全国人大确定每年9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法定纪念日。20159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在京举行,并举行首次胜利日阅兵。

阅兵的主题:“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阅兵的目的:彰显我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坚定立场;彰显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巨大民族牺牲和重要历史贡献;展示我军贯彻强军目标、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和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更加奋发有为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宣布一个决定:中国将裁减军队员额30

◆南京大屠杀档案入世界记忆遗产

  2015109,《南京大屠杀档案》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世界记忆名录》。这个名录旨在对世界范围内正在逐渐老化、损毁、消失的文献记录,通过国际合作与使用最佳技术手段进行抢救,从而使人类的记忆更加完整。

      解释:抗战遗址和文物保护与一般文物保护有共性的东西,更重的是让我们铭记那段历史,珍爱和平,弘扬民族精神,激发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这个问题与是上一问题的延伸。复习中主要关注一些具体的问题。

◆站在民族历史的高度看,抗战伟大胜利,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中国大国之路的起点。这一胜利所启示的伟大真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在那场战争中,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我们要树立高度民族文化自信和自觉。

◆抗战过程中形成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的抗战精神。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的历史积淀,并随着时代发展而丰富发展。每个时代形成的具体精神都是民族精神在该时代的突出表现。抗战精神体现了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抗战精神激发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和自豪感,激励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勇气和必胜信念,成为走向繁荣和复兴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精神支柱。

一、维护世界和平,走和平发展道路,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主要是政治生活:

1.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

1)什么是和平发展道路?

3)我国和平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即国际和国内环境)?

2.我国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和基本点?

3.当代国际形势的特点?

1)主题和潮流:和平与发展面临问题,主要障碍、解决途径,潮流是什么?

2)多极化:表现、意义,国际竞争(特点、内容)

3)全球化、信息化全球依存。

4.中国与联合国,我国对世界贡献?

二.坚持党领导地位历史必然性:

抗战胜利证明:我们必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万众一心,风雨无阻,向着既定的目标继续奋勇前进。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自由、解放的中流砥柱。在党的领导下,面对民族存亡的空前危机,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御外侮,捍卫了国家独立、民族尊严,确立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共产党能够救中国,只有坚持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才能把中国建设得更加富强。只要坚定不移跟党走,就一定能克服一切困难,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15829,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特赦令,根据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的决定,对四类服刑罪犯实行特赦。

国家元首是国家重要机关,是国家形式和实质上的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保障人权;全国人大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其常设机关,依法赦免权(决定权)。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行使元首职权,颁布法令;我国坚持依法治国战略和以德治国的相结合

特赦是以法治精神对德政传统的灌注,是实施宪法规定的特赦制度的创新实践,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法治意义:

①有利于弘扬依法治国的理念,形成维护宪法制度、尊重宪法权威的社会氛围;

②展示党的执政自信和制度自信,树立我国开放、民主、文明、法治的大国形象。

③有利于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发挥特赦的感召效应,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④体现对人权的尊重和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是中国传统中的“德政”思想和“恕道”精神。 “大足以容众,德足以怀远”。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对部分服刑罪犯的特赦,通过法治精神与德政传统的成功衔接,将向世界展示中国法治发展的成果与制度自信;亦能促进社会和谐,以法治与德治的结合,彰显中国政治中和宥恕的雍容气象。

德政传统如何与现代法治精神结合?——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哲学社会:辩证否定与创新意识(略)

◆“故宫跑”——20159月故宫90周年特展。清晨起床排队,进门跑步看展,排队时间达6小时……展览的火爆程度出乎包括故宫人在内的所有人的意料。为了满足更多观众参观的需求,故宫官网特意推出“石渠宝笈特展”线上版,观众坐在电脑前就可以“走”进武英殿,通过视角调整和缩放操作,既看得到展品全貌,也能看清细节。故宫系列特展与这些新技术手段的结合,为满足人们的高端文化需求提供了平台,更多人在鉴赏文物的同时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也可以反思历史,增强对国家历史、文明的了解。

“首博热”——“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展至622 “妇好墓特展”201638展至626。两个特展都需要通过首博官网或电话进行预约才能观看。据首博工作人员介绍,预约观众将得到特展的专门门票,又可作为一份纪念品。尽管两个特展展期要到6月结束,尽管自19日起开始的个人预约名额已增加至每天5000人,但几天之内的预约都已全满。

2016224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文物工作,对加强文物保护与合理利用等提出明确要求。会议强调:文物工作重在保护,强化管理与执法,健全文物登录制度,建立国家文物资源数据库。加强文物执法督查,建立文物保护责任终身追究制,调查督办重大文物违法案件和安全事故。合理适度利用,保护和利用一直是文物工作中的一对重要关系,但在这对关系中,保护是前提,利用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一切利用都要以服务公众为目的,文物具有公益性属性,任何一种利用,都应该面向社会、面向公众。要大力培养文博、文物保护修复等人才。

全国文物工作会议于2016412在京召开。习近平对提升文物保护水平提出“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16字方针。“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一直以来,认为历史文物在今天的流行文化中,“曲高和寡”甚至“乏人问津”。但故宫特展的蜿蜒长队、首博特展的观展热情,反映了经济发展后人们精细化的文化需求,也反映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渴盼和心声。文物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国之瑰宝所唤醒的旺盛的文化需求,折射出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恒久魅力让人欣喜又不失为提醒:公众不是没有“文化追求”,而是他们能够触摸到的有质量、有品位的文化产品不多。与其简单抱怨公众对历史、对文物不感兴趣,不妨问一问,我们是否能够“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除了走进博物馆、“面对面”对视,我们是否还可以通过各种高科技手段、通过互联网平台,让更多的人接受文化洗礼?

连续两个文物保护会议的召开,充分展现党和国家了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

1)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对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有独特意义,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2)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国家文明的“金色名片”。

3)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对传承文化根脉,凝聚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具有重要意义。

4)“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民族精神的纽带;文化遗产,承载着这个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②中华文化渊源流畅、博大精深。文化遗产代表着这个国家悠久历史文化的“根”与“魂”,保护文物,体现文化自信与自觉。

③发展离不开继承,文物见证着时代,记录着历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保护历史文物,为民族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④文化是精神力量,文化是民族自立自强的重要条件,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推动文化繁荣,促进民族复兴。

 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是最近文化中的最热的事件,是一个考察文化生活绝好的背景材料,主观题和选择题都有可能。文物展览活动的意义涉及内容更多,比如:一些人出题可能会从“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角度”分析意义,这样的问题基本上就是回答:传统文化的特点,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角度,但是要结合材料。再如,从“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角度”基本上是中华文化的特征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再如,2015年高考题是从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设问的。所以审题时要注意出题的切入点,也就是入口,通过切入点找到知识的范围。

  请注意以下角度:

1)文物展为什么会“热”到人气爆棚?

①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文化的需求增加。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文物是中华民族历史见证和中华文化重要载体,文物热折射出中华传统文化的恒久魅力。

③科技推动文化发展,故宫采取新技术手段,为满足人们高度文化需求提供平台。

2)党和国家重视文物保护的依据?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有重要意义,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文化发展离不开对传统文化传承,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强文物保护,有利于传承文化根脉。

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是民族的精神纽带,保护文物有利于凝聚民族精神。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保护文物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提高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保护历史文物,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发展繁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条件。

3)“文物展览热”对提高我国公民素养有何意义?

①文化影响人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文化对人产生深远持久、潜移默化的影响,优秀文化塑造人。

②展览更好的满足人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使人们在领略和欣赏博大精深、灿烂辉煌中华优秀文化的过程,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健全自己人格;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与自觉,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4)“展览活动”是怎样通过人们鉴赏文物,实现对文化传承的。

文物是民族历史见证和文化重要载体。通过展览的形式——①满足人民对传统文化的需求,②使人们在鉴赏文物同时,增强人们对国家历史和文明了解;③更加深刻认识中华文化的渊源流畅和博大精深的生命力和创造力,④把握文化正确把握文化发展的规律,从提高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⑤提高传承和保护秀传统文化的主动担当,推动文化传承和发展。

5)文物展览活动对传承民族精神有何意义?

①中华民族精神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文物是中华民族历史见证和中华文化重要载体。

②通过展览的活动满足人民对传统文化的需求,使人们在鉴赏文物同时,增强对国家历史和文明了解;③从提高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肩负为中华民族强基固本的文化使命;④更好的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6)请就“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真正活起来建议,或者写两句口号?

比如:走进文物,走进博物馆;对接新科技,让文物活起来;互联网+文化遗产,让文物走进生活;怀敬畏之心,有担当之行,做好文物宣传和保护;免费开放博物馆,举办文物讲座,让民众了解文物知识等等

7)从哲学角度分析文化保护和利用的辩证统一关系。(略)

1.(改编吉林市高三三模39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是中央电视台、国家语委联合推出的大型原创文化类电视节目,旨在提高中小学生乃至全民的汉字书写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节目引发了汉字书写的全民关注热潮,更是创造了超高的收视率,同时比赛过程中出现的大量生僻字引发网友热议。对待生僻字,人们看法不一。

 有人认为:生僻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当代人的历史文化素养,因为在生僻字中往往蕴含着历史文化信息,或是有着时代的印记,可以勾起人们的历史记忆。

 也有人认为:语言的意义在于运用,文字用于交际的最终目的是追求简捷和效率,而生僻字影响了文字交际的使用价值。这些不常用的汉字已经没有意义了。

1)对生僻字争议,你赞同哪一种观点?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10分)

2)结合材料和《生活与哲学》的 求索真理的知识谈谈对生僻字产生争议的认识。12分)

3)请你为今年的中华汉字听写大会写两条宣传广告,每条不超过16个字。(4分)

2.(原创题)语言是人们传达、交流思想的工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汉语普通话是目前全国官方通用语言。由于地理环境、人口迁徙和民族融合等因素,汉语形成了许多分支或变体,即汉语方言。目前我国在推广普通话,而一些地方却发起了保护方言运动。引发对方言是否应保护和推广热议,反思和争议:

拥护者表示:方言的背后隐含着不可再生的地域文化,承载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在表达思想感情和地方文化方面比普通话往往更具优势,如果消失对文化是一种损失,应该自觉保护和推广。

反对者提出:语言的目的主要是用于人际间的交流、沟通。随着社会的发展,使用人口较少的语言消失是正常现象,已经失去存在的价值,保护意义不大;同时方言会加重地域间的排外主义,加深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不利于交流和协作。

1)你是拥护还是持反对,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社会知识说明理由?

2)联系材料,运用哲学矛盾的知识,谈谈如何在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中实现平衡?

3)语言只有在使用中才能保护,请为保护方言提出两点可行性建议

3.(原创题见二轮强化十四39题。)略

①建筑是凝固的艺术,传统建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②保护古建筑,留住民族文化记忆,守护民族精神家园,对增强民族认同,凝聚民族力量有重要作用;③每个地方的古建展示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的区域文化多样性;

④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经济发展能够为古建筑保护提供资金支持,搞好古建筑保护能够对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通过古建筑保护和开发利用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在经济发展文化保护是既对立有统一的。要以文保发展旅游,以旅游反哺文保,做到可持续发展。

4.(原创题)古建筑搬家惹争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国内多处传统古建都遭遇过异地迁建,命运也不尽相同。如:山西清代古戏台被非法擅拆后卖至广州番禺,因水土不服被白蚁侵蚀;婺源1800平米清代徽式古民居搬至广州;为留住乡愁,福建古雷50多座庙宇迁建民俗园;而无锡400余年历史古建所在区域则因面临拆迁,政府将其异地保护被质疑异地迁建会造成破坏。对于古建筑搬家一直争议不断。

  有人认为:有的地方老房子数量很多,难以由当地政府和居民全部加以保护和修缮,如果能够通过异地重建保存下来,总比毁坏强。异地重建对古建筑的保护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否则,历经数百年风雨飘摇,这些古建筑终将荒废、破败。

 也有人认为:古建筑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建筑本身,其周边环境也非常重要,一旦脱离了原有的地域、人文环境,价值就将大打折扣。每一个地方的建筑都有自己独有的特色,古建筑最好的归属是原地保护。

(1)你赞成还是反对,请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理由?

(2)古建筑无论搬迁保护,还是就地保护都涉及经济、地理环境、文化。请结合材料和所学哲学有关的系统知识,分析如何做好乡村古建筑保护?

(3)请为古建筑提出两点建议?

5.(原创题)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中国人有敬畏历史的传统,这种传统与源远流长的文明互为因果,构建了一个厚重的中国。阅读材料回答:

材料一:现实中有人把历史当做任人涂抹的小姑娘。或是罔顾事实、妄加揣测,或是随意裁剪,用恶搞代替创作,散布不负责任言论,诋毁抹黑英雄人物,娱乐消费历史。颠覆了主流立场,动摇了精神坐标,以利益至上瓦解信仰根基,以泛娱乐化消解意义价值。

材料二:习近平强调: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历史是客观存在的,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一个没有历史记忆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我们进行历史教育,并不是要耽搁在历史的苦难上唉声叹气,而是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民族魂

1)结合材料一和哲学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评析“历史是任人涂抹的小姑娘12分)?

2)运用《文化生活》分析为什么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10分)?

3)高三303班开展树立正确历史观,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主题班会。请你为主题发言写两句标题(每个标题不能超过15个字)

6.(原创题).材料一: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曾有一个比喻:即使我们此刻所处的时代,已是需要民主政治的时代,我们不能再要有一个皇帝,这是不必再说的。但我们也不该单凭我们当前的时代意见来一笔抹杀历史,认为从有历史以来,便不该有一个皇帝,皇帝总是要不得,一切历史上的政治制度,只要有了一个皇帝,便是坏政治。这正如一个壮年人,不要睡摇篮,便认为睡摇篮是要不得的事,但在婴孩期,让他睡摇篮,未必要不得。

材料二: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天安门广场上抗战老兵、英烈子女、抗战支前模范最先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敬礼;习近平在颁发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

1)结合材料一,应用所学的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谈谈钱穆先生的这段话包含的道理?

2)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的认识。

3)根据材料和实际,请对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提出两点建议。

7.(原创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所过者化,所存者神”,历史的进程,有着教化功能;历史的遗存,最重要的是精神。英雄人物承载着精神信仰,英雄是民族历史活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的精气神。它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和信念,砥砺了一代代人的青春与奋斗。

现实中一些人却无视历史精神,最典型的就是“告别崇高”“消解意义”,对历史“去价值化”,否定主流价值和社会信仰,扭曲历史、抹黑、诋毁和恶搞英雄。

我们不需要“英雄史观”,但我们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需要正本清源,敬畏历史、捍卫英雄的社会主流价,需要在历史的镜鉴中,校准时代的心灵坐标、引领社会的价值航向。

1)联系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谈谈怎样才能在“在历史的镜鉴中,校准心灵的坐标,引领社会的价值航向”的理解?

2)联系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为什么我们不需要“英雄史观”,但我们需要英雄和英雄精神。

3))假如开展树立“正确历史观”的演讲活动,以请你以“铭记历史、开创未来”为题拟写演讲提纲,要求言简意赅,紧扣主题,总字数60字左右。

8.(原创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传统中有“德政”思想和“恕道”精神。遇有重要庆典、重大事件,行大赦、曲赦、德音之令,给行差走错的百姓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体现“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也是平和世道人心、和谐社会关系的仁爱政治。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特赦。新中国的特赦制度与传统不同的是,特赦非君主从心所欲的个人意志,而是根据法律规定,遵循法律程序,经过充分讨论,由立法机关讨论通过,并由国家元首发布的具有法律性质的决定。

2015829,根据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的决定四类罪犯进行特赦,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特赦令。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对部分服刑罪犯的特赦,通过法治精神与德政传统的成功链接,将向世界展示中国法治发展的成果与制度自信;亦能促进社会和谐,彰显中国政治中和宥恕的雍容气象,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法治意义。

1)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本次特赦是如何实现法治精神与德治传统的成功链接的?

2)结合材料和所学《哲学生活》“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知识,分析如何把传统治理思想融入当代治理?(12分)

3)“”是行恕道者的根本依据,也是不同文明和谐相处的原则。请根据这一原则,为不同文明和谐相处提两点建议(每点不超过15字)。

1)答案示例1:支持使用生僻字

   ①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历史见证,使用生僻字对传承中华汉字文化;   ②生僻字包含丰富文化信息,使用生僻字对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凝聚民族精神有重要意义;③使用汉语生僻字是体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汉语言文字是人际交往的工具,主张使用汉字生僻字,但是并不主张过度推广。

39答案示例2  反对使用生僻字

语言和文字是文化传播的媒介/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 。生僻字阻碍人际交流与沟通、不利于文化的传播;   文化是一定时代经济政治的反映,生僻字大多和产生这些字的特定时代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随着时代变迁,一些生僻字被淘汰符合文字发展的规律。③过度推崇生僻字不利于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当然汉字作为文化信息的载体不反对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生僻字。

(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知识提示: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着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文字的发明是文明得以传递,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巨大作用;汉字内涵丰富,今天为中华各民族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统一的汉字,成为中华民族时代相传,延绵不绝的重要文明标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举办听写活动有利于让人们掌握汉字文化内涵增强汉字理解,传承中华文化。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书写汉字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归属感,提高民族凝聚力;有利于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生命力,提高文化自觉和自信

2)①认识是主体对客观对象能动反映。人是存在主体差异。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等主观因素的不同,导致了人们对生僻字认识的差异性。(4分)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和谬误是相伴而行的。对生僻字所持的不同观点,都应该与一定条件、范围及特定的过程相适应,否则就变成谬误。(4分)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人们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通过对生僻字争论,不同看法得以交流和碰撞,有利于人们取长补短,克服认识的片面性,更好的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4分)

(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示例;书写中国汉字,弘扬中华文化;文字贯通古今,书写传承华夏;传承中国汉字,创新中国未来。(每条2分,必须有汉字”“文字”“中华文化字样,其他酌情给分)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文化带有鲜明的区域特征;②方言是地方文化的载体(或者:方言承载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和人文情感),是一个地方人们精神纽带,具有历史传承性和相对稳定性;③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保护方言,就是保护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方言保护体现文化自觉与自信,有利于增强区域文化凝聚力和认同感/地方文化的继承和发展/④中华文化有包容性,保护方言使中华各区域文化交流、借鉴、吸收的基础上,推动中华文化创新/保护方言不能简单的推广使用/不能影响和冲击普通话的推广和使用

①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并随着社会实践发展而发展和消亡(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迁徙和变迁,语言走向统一,部分方言消失是也难以避免。

②语言是人际(文化)交流的工具,方言具有很强的地方特色,在今天的社会发展从成为人际交流的障碍,加深人际隔膜,保护和推广方言不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③方言作为文化载体,在表达思想感情和地方文化方面更具优势。反对采取推广的方式保护方言,不反对在特定人群和具体语境里中使用方言。

(2)①矛盾发展是不平衡的,有主次矛盾之分。既要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又要兼顾次要矛盾。当前推广普通话是国家语言发展的重点,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也要做好方言保护,做到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②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特殊性,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认识事物基础,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推广普通话和保护方言,要区分不同场合和环境,方言保护要回到特定语境和环境下,不能完全和推广普通话相同。

③矛盾普遍性,要敢于承认矛盾,积极探索解决矛盾方法。权衡普通话推广和保护方言的关系,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事例:在一些方言地区开设广电方言频道;开展方言文艺活动等。

3.(原创题见二轮强化十四39题。)略

4.参考答案: 1)分析:双方都是基于古建筑的保护的重要性,分歧在于保护的手段不同。

①古建筑是一个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民族的历史、建造技艺和文化记忆,是古老的民族智慧的艺术结晶;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一种精神纽带,需要更好保护和传承;

②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由于经济原因,古建筑所在地,政府和居民难以全部加以保护和修缮。迁建是古建筑保护新的探索模式,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抢救性保护。

③迁建不是古建筑保护的最终目标,而是在无法实施就地保护时才采取的一种辅助手段。

①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受历史、地理等因素影响,各地区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②古建筑作为文化载体,承载特定的文化信息,离开了原址的地理环境和文化土壤,也失去了它本身蕴含的文化背景,其历史文化价值也就大打折扣。

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民族精神纽带,古建一旦搬迁就失去其原有的纽带和凝聚作用。同时搬迁容易导致文物破坏。

2)①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优化趋向性。②古建筑保护,要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论,采取综合思维方法。③既要着眼于整体,从古建筑保护整体出发,寻求保护效果的最大化;④又要分析经济、环境、文化各种因素,实现系统内部结构有序性;⑤统筹兼顾,优化组合实现要素内部结构优化取向性,从而做出最优选择。

3)建议事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情况加以保护,能够就地保护尽量就地保护,不能就地保护的应该就近保护;财政扶持,加大中央财政对落后地区古建筑保护的支持力度;保护与开发相结合,以文保发展旅游,以旅游反哺文保,做到可持续发展;国家完善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和监督。

1)①人的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对历史的评价和解读受个人主观立场等影响,必然存在主观性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3分,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关系同样给分)。历史是客观的,不是“任人涂抹”的。罔顾历史事实,随意解构历史是历史虚无主义(或者主观唯心主义的)(3分)。

③意识有能动作用,对物质发展具有反作用(2分回答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同样给分)。任意曲解历史,颠覆了主流立场,动摇了精神坐标,瓦解信仰根基,不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核心价值观,阻碍社会发展(4分)。

④规律是客观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重大历史题材的作品要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是随意的。

①民族精神根植于数千年传统文化之中(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记录,是前人的百科全书)(2分)

②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的历史积淀(2分)。渗透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贯穿整个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1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也熔炼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存、前赴后继的奋勇抗争之中,更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3分)。

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民族历史,继承和弘扬历史形成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2分)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民族魂。

(注意:回答继承基础上发展,发展过程中继承。塑造民族精神既要继承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继承和弘扬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离不开对历史文化继承也可以给2分)

3)用史实发言、让历史说话;筑牢主流价值,抛弃虚无主义;强健民族精神,拒绝解构历史;铭记民族历史,塑造民族精神

6.参考答案:  1)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历史是客观的。社会社会本质是实践的;任何历史现象的出现,历史环境决定的,都是由当时的实践决定的,有其客观性;

历史发展有其客观规律性(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有其自身规律2分);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发展的必有之路。

③价值判断和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对历史事件的评价要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判断,不能脱离特定的历史环境。

(试一试:从唯物论、辩证辩证法或者认识论的任一角度谈谈你对钱穆先生观点的理解?)

2)(提示:本题考察角度,文化作用文化精神力量,民族精神作用,思想道德建设等内容)

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民族和国家强大,需要强大的精神。缅怀先烈,传承英雄精神,有利于树立民族自信,凝聚民族力量,创造中华民族的新辉煌。

②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民族之魂。中华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突出体现中华民族精神。铭记英雄、传承民族精神,铸造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③中华民族历史上涌现的民族英雄,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感染力。铭记英雄精神,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养,培养四有公民。

3)学习历史,提高历史素养;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提高自身素养,提高历史文化辨别力

1)①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反对历史虚无主义;②继承和弘扬历史中所形成的中华民族精神;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作为凝神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2)参照前面解读 

3)答案要涉及历史对未来的意义,需要包含:历史给未来发展提供借鉴;从历史中需找发展的规律作为向导;避免重蹈历史覆辙等。

1)①批判继承传统德政思想,是成果链接的基础;发展离不开对传统的继承,传统德政思想是为今天国家治理提供丰厚的滋养,今天的特赦是对中国传统“宽宥之道”仁爱政治的继承。但并不是全盘吸收,而是有所批判推陈出新。

②用法治思想对传统德政思想进行灌注是二者衔接的关键。传统文化只有与时俱进,符合时代需要才能起促进作用,今天特赦是为传统德政思想注入时代精神和法治理念。

(如果回答:实现二者成功衔接,需要对传统文化具有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可以给2分,但是本题总分不得超过10分)

2)①辩证否定是事物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把传统治理思想融入当代治理需要实现自身的超越和自我否定。

②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也是发展的环节,实质是扬弃。把传统治理思想融入当代治理,必须对传统治理思想,批判继承,古为今用。不能全盘保留,也不能全盘否定。既要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又要反对守旧主义。

③辩证法的实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传统治理思想只有因时而变,顺应时代发展才能发挥其积极作。必须推出出新、革故鼎新,结合时代发展为传统治理思想注入时代内容。

3)略,注意围绕不同文明交往,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哲学是自觉形成的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