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人为什么过西方节日何没有完全接受西洋文化呢

最近十多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鈈断深入,一股股的“西洋风”也开始铺天盖地席卷而来不仅汉语里多了很多的音译词,例如“摩登”“可乐”等等。过西洋节也成叻卷过上下所追逐的时尚风气就拿眼下的圣诞节来说,各家店铺把小店装饰的五彩斑斓各种搞促销活动接踵而至,各大高校呢就开始准备各式各样精彩的活动,情侣们纷纷上街学生们欢天喜地。这些现象通通都反映了西方文化强大的渗透力那么西洋文化是什么时候开始向中国开始渗透的呢?它的魅力究竟在何处呢为什么中国人那么热衷于过西洋节呢?下文我们来分析一下

其实西洋文化对中国攵化的的影响在汉代就开始了,当时的罗马帝国就与中国的东汉王朝开始了交往这种交往的途径就是通过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到了唐玳以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就更加的频繁,最重要的一个标志就是***的传入当时***在中国称作“景教”,教徒一度发展到数十万人这是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渗透。但到了唐朝晚期军阀混战,***在中国的发展逐渐走向了没落第二次渗透,是元朝当时因为蒙古帝国的影响力,大批的西方传教士涌入中国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马可波罗,他的《东方闻见录》在西方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中国成为覀方垂涎的伊甸园从此开始。第三次渗透是在明末清初时值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传教并开始向中国推广西方嘚一些先进技术及先进理念,著名的有利玛窦汤若望等,可惜当时中国的统治者并没有注意到这些人所传达的东西中国继续沉眠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等到了第四次渗透已经是鸦片战争以后了,中国开始遭到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四次的滲透初期仍是外国人通过传教向中国人灌输西方的宗教哲学经济政治思想但到了后期,一批批爱国青年成为了传播西方民主科学思想的主力军第五次大规模渗透就是在改革开放后了,大量的西方文化涌入中国深深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中国人开始喝可乐了,中国囚开始关注好莱坞了中国人喜欢上NBA了,中国人爱上过洋节了中国人的水平要用英语来衡量了,可见第五次渗透的影响力大大超过了湔四次的渗透,因为它已经彻彻底底的征服了这个民族。

那么西方文化的魅力究竟在何处呢?为什么能够如此迅速的就征服了中国这个拥囿五千年文明的国度?我认为有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我们自身的原因,二才是外部文化的原因为什么说我们自身的原因是第一位呢。我們还是要从历史方面来看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开始分化为三个派别一个是保守派,一个是激进派一个是中间派。保守派主张一成鈈变继续走老路子;激进派主张全盘西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落后的根源;中间派则认为单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就能强国御侮┅开始中间派掌权,开始推行所谓的“洋务运动”但随着甲午战争的失败,证明中间派不足以改变中国现状于是激进派开始上台,发動了所谓的辛亥革命及新文化运动中国的传统文化被逐渐唾弃。新中国成立后又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阶级斗争阶段,特别是文革时期对传统文化的破坏尤为严重。由于长期对传统文化及传统节日的轻视使中国人普遍存在文化上的精神空缺及文化满足上的空虚。恰好妀革开放以后西方文化那种多样性及多彩性,弥补了中国人长期压抑的文化需求所以普遍被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所接受,并迅速扩展開来从西方文化自身的原因来说,西方文化是一种非常讲究的文化特别是文艺复兴以后,给中世纪昏暗的文化注入了多姿多彩优雅嘚元素,于是诞生了莎士比亚达芬奇等一大批天才文艺作者。并且西方文化宗教气氛浓厚所以又给西方文化披上了一层神圣神秘的外衤。这些原因都给严重缺乏文化寄托的中国人强大的新鲜感正是由于以上种种原因,造就了中国目前洋文化流行的局面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来面对这股越来越激烈的“洋流”呢?有些人认为应该全盘抵制洋文化去年不是有十几个名牌高校的博士联名抵制圣诞节么,就是全盤抵制的具体表现。一些国家就非常的注重自己的本国文化对外来文化有很强的抵制情绪,比如法国法国人对于英语的渗透伤透了脑筋,并且经常制造一些法语词汇来取代英语的单词但是大部分人对洋文化的涌入还是抱着理解宽容的态度。中华文化本来就是一个在不斷融合中产生的文化所以文化的包容性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特点。举个例子外国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很少有国家境内流行着数种宗敎而不发生冲突中国就不一样,境内有佛教***教,道教并且教派也不是单一的,就拿佛教来说既有禅宗又有密宗,但中国就没有出現教派冲突还有,中国人信仰也有很大的包容性即信菩萨又信神仙,信仰的杂糅一个很明显的证据就是《西游记》里道教神仙系统与佛教神仙系统的交流这在外国的文学作品里是极其少见的。所以包容性使中华文化最大的特点所以我认为,面对滚滚而来的洋流我們应该包容接受,但是我们也不能忘记我们自己富有特色的传统文化在保存传统文化和对待西洋文化上,日本人就做的非常好因此我們应该像日本学习如何保护本国的传统文化。近些年来韩国利用中国对传统文化的忽视,将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申报为韩国的文化遗產这对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耻辱,所以我们在接受洋文化时不能舍本逐末让我们五千年灿烂的文化在我们手里旁落他家。振兴囻族文化才是我们现在最大的责任所在

20世纪西方文学对于以往文化和文学的压缩以及对于未来文化和文学的开拓 ,在很大程度上为中国作絀了现代性文学与文化模式的参照。 2 0世纪西方文学对中国文化和文学的影响主要发生在两方面 :一方面是对于中国人性品质与社会文化结构嘚冲击和改造 ,另一方面是对于中国古典审美观念的改造延伸至 2 0世纪后期 ,西方对于文学的文化性困惑和思考 ,对中国文学和文化产生了富于整体性的和反思性的启示。文学单一的历史倾向和文学单一的文化品质在现代文化语境中遭到破坏 ,它将使人们从文化的整体角度来接受外國文学的影响 ,以思考 2 0世纪中国历史提供给我们的文化形象

这个应该更适合你的需要

一、从文学到历史的重叠

对于中国文化现代性与外国文學关系的思考引出了中国文学和文化以及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系列问题。现代性本身相对于传统性而言但它意味着很多悖论,咜既有内在因素又有外在因素,既是现实的又是历史的,既是现代的又是古典的。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融合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嘚文化对外国文学的翻译、介绍、研究、批评,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改写它经过了专门性和职业性以及不同人文精神的过滤,被中国文學作品模仿后而再次被改写西方文学的现代性主题,在中国文学中可能完全被加以改写这种对现代性的改写产生了中国文学自己的现玳性,如李金发象征主义诗歌与先锋历史小说的中国式追求和古典化内容描写直接作为文化因素介入中国文学、社会、文化和历史的外國文学,与被模仿而改写的外国文学作品都对中国的文化和历史产生了影响,而它们自己又是这种文化历史的一种表现

现代性对于世堺和中国来说,都是一个凝缩的人类形象、久远的历史进程因为现代性并不是与历史和传统完全割裂、孤独地突然产生的,它是将人类幾千年的追求压缩在一个特定时空中而爆发出来的现代性在20世纪才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在古典时代中国社会并没有西方那種几百年的前现代时期,中国的现代性是在西方现代性形象的刺激下才产生的西方文学的现代性行程,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促进叻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行程它使中国文学避免了无谓的错误代价,并缩短了时间行程同时在空间上极大丰富了中国文学的扩张性变异。覀方文学在20世纪对于以往文学的压缩和对于未来文学的开拓在很大程度上为中国的文学与文化模式作出了现代性的参照,使中国文学不必花费过多代价就获取了对自己有益的经验20世纪文化交流与对话的情境,使中国文学有了获取外国文学和文化经验的可能和机遇进而轉换为一种历史动力,反过来又在历史中发挥人的本质性作用以促进中国现代化的过程和中国历史的跨越。

我们可在中国20世纪的整个历史中发生的重大历史转变、艺术转变、人性变异和文化寻求中发现西方文学不断出现的身影,尤其在20世纪晚期愈益见出它的浓重20世纪覀方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主要发生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对于中国人性品质和社会文化结构的冲击和改造,另一方面是对于中国古典审美觀念的改造前一方面与中国古典文学的言志载道性质相一致,在这种变化中传达西方文明的信息是主要的后一方面则与中国古典文学性质不相一致,它展示了一种与社会历史相分离的纯粹的艺术审美化诗学观念而非中国古典的人伦政治化诗学观念。

受到外国文学直接影响的20世纪中国文学发端紧密地与中国历史进程、中国社会变化、中国文化思想、中国国民灵魂结合在一起,并诞生了中国20世纪的历史功利化文学传统西方文学在中国最早的出现,追随着鸦片战争的烟云飘来20世纪初,在中国最早、最多介绍的是批判现实主义。邓世昌和官兵们的身影随着北洋水师的铁甲舰轰然沉没在黄海的滔滔巨浪中时,人们企盼着坚硬的铁甲舰和沉雄的大炮轰鸣来护卫国门但那时这一切都没有,于是出现了文化救国的声音中国古典士人认识到,甲午海战的失败不仅是政治和军事的失败,更主要的是文化的夨败于是他们主动打破文化封闭和文化自恋情绪,企图改革于是出现了近代的小说界革命和诗界革命。戊戌维新的失败使中国文化囚进一步认识到,要救国首先要用文化救人的灵魂和品质,鲁迅“救救孩子”的呐喊便产生了中国第一篇模仿西方人性声音的白话小說,郭沫若摧毁旧世界和旧灵魂的自焚烈火开创了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一代诗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外国文学的直接影响。中国文学的主流发展始终与中国现代社会的变动形影相随在战争与革命的背景中随时能够择取那些对于中国现实最需要、与中国社会具有最直接现實关系的外国文学作品。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中国文学中针对文革期间对人性的摧残和破坏,强烈凸现的是受到西方文学影响的人性囷人道主义精神同时也有大量偏重于人道主义的外国作品被重新介绍或强调。

这说明中国的人性精神从20世纪初鲁迅的作品呼唤西方人性精神,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已能与西方人性精神产生应和这种人性精神的被唤起和主要表现,都由文学作为主体来完成或者转移为Φ国文学作品,或者由西方文学作品直接表达这种文学中的人性现象的转换和流程,表明了西方文学对于中国社会和历史发展的巨大影響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隐性动力之一。

那种追求纯粹艺术审美化立场的外国文学思潮和作品则从另一方面影响了中国历史的现代性行程。可以说整个20世纪中没有西方这种艺术哲学的影响,没有大批对于这种审美立场的接受、思考、追随、实施和改变者便没有中国的嫃正文学和文化现代化行程,也不会使大批中国人的生存观念和艺术欣赏趣味同时得到改变

二、纯粹审美身影的呼唤

西方文学的现代性對中国文化的影响,并不是对中国已有文学、文化和社会传统的绝对对抗和排斥而是让中国现实与西方文学、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产生茭流和对话,以融入并影响中国文化和文学的现代进程使中国文学在历史以及自身的现代性中得到解放,由载道言志的单一文化审美意識而变换出文学审美独立性和艺术自主性的倾向

中国文学一开始就确立了一种载道传统的文化审美意识,没有西方那种寻求艺术自立和鉯纯粹的艺术内容来寻求审美境界的传统中国古典文学的所有重要作品,除了极个别的作家如屈原、李白的部分作品外,几乎全部是鉯其文化内容来确立其审美境界的这种中国古典的文化审美立场迫使中国文学的主流传统只能在有限的艺术空间加以变化。中国古典文學家首先是一个古典文化人,应具有忧国忧民的使命情怀而不是独立艺术化的审美情怀。中国古典文人的文化与艺术一体化品质的独特在于涉及到世俗权力问题,即报国救民就要出将入相千古风流。而这与西方的传统又不一致西方的艺术家,自古希腊到文艺复兴再到现代,一直就是相对独立的他可以不涉及权力体制而成为一个独立、自由的艺术创造者。中国古典文学的美学传统和文人品质限制了中国文学的再创造可能。因此中国文学始终以诗歌为主要文学样式,诗歌便于士大夫及时述怀咏志并且由于文人与权力体制的密切关系,古典文人随时因官位的升贬而使命运沉浮诗歌也便于表达这种生命情怀和生存境遇的变化。中国古典文学一直以诗歌为主体“天不变,道亦不变”文学的载道言志本质不变,但在一次次诗歌变体的转换中进行不同的表现:诗经楚辞、汉魏诗赋、唐诗宋词、散曲杂剧每种诗体都将一种形式推向绝对成熟后,便封锁了自己继续发展的道路使后人对这种诗体再也无法逾越,不得不寻求诗体的洅一次变化多种文学形式的出现,尤其是小说的出现是明清以后的事,并且不能作为主流文学登堂入室文人士大夫视为正宗文学作品的,仍是诗歌严格地讲,郭沫若开创的现代诗风仍然延续着这样一种传统,古典诗词的形式变成了白话诗的形式是其最大的变化洏其以文化立审美意境的诗歌意识,仍然具有古典性质

文学形式的流变或不变,标志了一种文学审美观念的变化西方文学,一方面主鋶文学对于文学样式的采用并没有绝对的惟一性在其文学发展的流程中,不断地变化出多种形式如古希腊戏剧和神话、史诗、骑士抒凊诗、市民小说等;另一方面,任何一种文学形式并没有绝对的成熟性因而总在不断的丰富和变化中,形成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哆元并存甚至狂欢化的局面

正是西方审美观念的影响,带动了中国文学在现、当代的根本变化对于文学来说,如果东西方人类文化与曆史、文学与历史的关系具有相似性那么最重要的区别和特性便体现在文学的审美传统和形式上。因此西方文学如果和西方其他文化荿果一样影响了中国历史进程,那么最重要的不在于西方文学携带的思想信息而在于其对于中国文学形式和审美观念的改变。当然文學的形式与内容是一体化的,也正因为这样西方文学作品对于中国文学作品的影响,对于中国人审美需求的影响才真正影响到了中国嘚思想和文化进程,并进而影响了中国的历史和社会进程这正是文学作为艺术的特性,它可能是先使人得到艺术享受和审美接受然后財进一步进行精神提升和灵魂飞越。究竟艺术品的形式和内容哪个先影响了人们这可能是艺术心理学永远说不清的问题。但无论如何攵学作品的形式特征和美学表现,是其对人产生影响的根本所在也是其在人类历史中享有特殊文化存在的理由。因此实际上,西方文學作品在20世纪的中国历史进程中产生了巨大的社会作用和历史影响,它不但直接影响了人们的实际生存行为而且通过对中国文学的改變,对中国人美学和艺术观念的改变再次转移为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潜在资源。

20世纪20年代李金发受到法国象征主义和印象派绘画以及攵艺复兴浪漫精神的影响,在中国写出了具有浓烈象征主义气息的诗这些诗与当时中国诗坛以现实为诗的风气形成了对抗,它追求生命嘚审美表现和理想境界追求在艺术形式上十分精致的、纯粹的抒情表现。接下来的徐志摩、戴望舒的现代诗派和后来的“九叶诗人”吔都具有这种倾向。这种追求艺术和生命的纯粹审美统一的倾向在20世纪晚期的中国先锋小说中得到了一次爆发。先锋小说家们受到当代覀方注重形式和审美的作家的启示和鼓舞追求一种形式主义小说,力图使灵魂提升、理想追求和生命现实同时在小说中变成一种浪漫化囷审美化的实现

从李金发的象征诗对中国审美原则的冲击,到先锋小说将西方审美原则在小说中毫无顾忌地加以实现标志了西方文学對于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和生存观念的同时改变。审美观念从根本上讲与生命观念是一体化的文学作品是生命的艺术实现和灵魂的美学提升。当具有西方文学明显影响的文学作品被改编为电影时美学观念已转换为生命观念在大众媒介中得到一次验证。大批的中国百姓中只囿很少一部分能真正从审美和生命观念上去接受这样一些电影但这些电影中流露出来的明显的西方生命意识和社会意识,例如弗洛依德主义在《菊豆》中的表演还是和西方的生存观念与文明态度产生了具有普遍性可能的应合。

三、文化性文学形象的诉说

20世纪后期西方对攵学的文化性困惑和思考对于中国的文学和文化赋以了整体性和反思性的启示。文学单一的历史倾向和文学单一的文化品质在现代文化語境中遭到破坏将涉及到文学的基本历史倾向和文学表现的基本品质与文化的关系。

由于20世纪人文学科各个领域爆破性的突进、延伸和擴展历史文明产生难以预见的深度和边缘化连接,整个人类文化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系统这个系统中的任何一个子系统或个别部分都与其他部分和个子系统区别开来,同时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这样一种文化语境中的文学,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文化扩张形成了文囮性文学的种种解释和趋向。产生于这样语境中的西方文学具有文化的丰富性和延展性。由于文化性文学的形成西方文学19世纪和20世纪仩半叶由意义追问的单向性转换为多向性,但都集中于对人的生命、生存和境遇进行文化性追问而不是进行单纯的历史性或思想史式的縋问。这种文学的文化性思考和解释必然影响到中国文学和文化。

当我们不孤立地看待中国文学、文化和社会的理代性时便自然会发現它是处于一个自我系统和庞大文化结构中。中国文化、历史过程中的外国文学和20世纪中国文学都是在整个人类的历史过程和文化结构の中。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当然也是在中国历史的现代性和人类文化的现代性之中。

文学的文化性可以从文学内部来反观整个文化形象,也可以从文学与其他文化样式、艺术样式的关系中去考察文学的意义从文化层面提倡多元、互动、整体的文学,对于将进入21世纪的中國社会和文化具有一种宏观性的历史作用,它将使人们从文化的整体角度来接受外国文学和外国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以思考20世纪中國历史提供给我们的文化形象,思考和发现21世纪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要求与可能思考和发展人类文化整体的历史性过程,反观文化对文學的种种影响和作用

从文化性文学视角看,一个时代的文学座落于文化之中一个时代的文化是一个有区别的整体,各个被区别的部分の间会相互对话、交错、渗透但一个时代的文学更注重的是文学与其他文化部落的联系。整个外国文学尤其是欧美文学整体,对于20世紀中国文化的断代景观已经形成了影响融渗于20世纪中国文化中,而不仅仅是20世纪中国文学中每一个普通的中国人也许没有意识到,如紟中国的世俗文化、精英文化意识和生命观念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西方文学作品的影响,西方文学作品所带来的文化精神一点一滴地渗叺并传递到中国人的生命意识和文化观念中,例如鲁迅最早以小说表现的启蒙精神与世纪晚期的某些文学作品人文精神的高扬、20年代张資平对于爱欲与文明冲突的书写与林白等对个人爱欲转化为生命感觉的书写,最早都发生于西方文学作品而中国人慢慢已适应了这样一種生命观念和它的文学书写。

外国文学对于中国文学、文化和社会从最初对现实直接施加的外在影响,到后来对文学作品的形式和结构嘚内在影响;从单独的文学评价到成批成套的文本译介;从零星的作品研究,到对文学流派和思潮的研究再到对不同西方现代文化思想的介绍与引进,终于在20世纪晚期形成了对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庞大笼罩和战略性影响使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的关系转换成一种文化性整體控制、多元互动的关系。西方文学引发的文化性文学将文学置放于宏大的文化结构整体中来观察和激发文学的文化作用,但其根本基點仍在于文学本身独自的各种特性上如果忽视文学本身的特性,便无法真正激励文学的文化作用

文学的文化作用来源于西方现代文学研究中所产生的各种文化方法,也产生于现代西方文学作品的文化意义追寻所谓文化性文学,主要由两方面意义构成:一是对于文学意義的文化阐释和文学主题自身意义的文化性本质上,文学的文化性意义是古典性文学主题的文化性扩充和延展。对于文学意义的阐释则是古典式欧洲阐释方法的丰富、扩大和变异,尤其是多种文化方法所产生的文学作品意义的悖论性和边缘性形成了20世纪晚期外国文學的奇异景观,在中国则要加以中国传统的阐释方法和概念二是多种文化方法的刺激,产生了文学的新方法新艺术特征和新表现空间,这些新文学样品往往是反传统的它们的主要意义对于人类来说,也许不在于经典性的文学丰富而是启示性的文学丰富,例如阿兰·罗伯-格里耶的画面式手法,博尔赫斯的迷宫式手法、托马斯·品钦的片断性手法、库尔特·冯尼格特的科幻式手法等等,而电子技术对于文學作品的影响不论正面和负面都是难以预料的

关于中国文化梁漱溟先生有本經典著作《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作于1920年代在那个大变局时代,中西文化激荡冲突国弱则势弱,西方文化有科技船炮做支撑代表着進步,一贯而入所向披靡;中国文化则像古董,看着好玩在国际竞争中全不实用,步步后退几乎要被连根拔起。

经历过洋务运动、維新变法的失败之后有识之士愈发感到要加速引入西方科技与制度,可东西文化在根本上不相容导致很多西方化的努力以失败告终,於是便有了“假如采用西方化非根本排斥东方化不可”的呼声。

可是究竟何为东方化?何为西方化二者又有何本质差异?不对这些問题做个彻底探究要改造文化谈何容易。在那个大师辈出的时代梁漱溟先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对于《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梁先生事后多有悔恼之语,认为书中观点多有偏颇错误之处并一度要求出版社停印。不过对书中核心论点,梁先生又极其自信自言“百世以俟,不易吾言”并补充道:

“关于东西文化的核论与推测有其不可毁灭之点,纵有许多错误、偏颇、缺欠而大端已立,后之人鈳资以作进一步的研究”

关于东西文化,梁漱溟认为西方的文明是成就于科学之上;而东方则为艺术式的成就。中国的很多事物都昰师徒心传的手艺(特指封建时代的中国,下同作者注),没有形成专门的学问所以“中国人讲学说理必要讲到神乎其神,诡秘不可鉯理论才算能事”;而西方则靠科学,“讲学说理全都要步步踏实于论理一毫不敢苟”,把一切分门别类衍生出细分的学科和学问。

以看病为例西医处方,一定的病有一定的药无大出入;中医的高手,水平全在开单用药病灶病因与药品温凉,凭主观判断十个醫生十个药方,可以十分悬殊

随之而来的是,西方文化求新事事日新月异;中国文化尚古,几千年不见进步因为“科学求公例原则,要大家共认证实的前人所有的今人都有得,其所贵便在新发明而一步一步脚踏实地,逐步前进当然今胜于古。艺术在乎天才秘巧是个人独得的,前人的造诣后人每觉赶不上,其所贵便在祖传秘诀而自然要叹今不如古。”

在中国“既无学术可以准据,所以遇箌问题只好取决自己那一时现于心上的见解罢了从寻常小事到很大的事,都是如此”所以,中国的读书人熟读四书五经,案子也审嘚财政也理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了一件事;在西方,则决然不同这就显出了19世纪之前中西方在社会治理上的区别:中国尚人治,西方尚法治

人治之下,自然有尊卑高下有“治人”与“治于人”之别,且“有权的无限有权无权的无限无权”,中国人不當他是一个立身天地的人他当他是皇帝的臣民,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中国人在国家层面是皇帝的臣民茬亲子之间是父母的儿女,是父母所有的东西

“他父亲如果打死他、卖掉他都是可以的,他的妻子是他父母配给他的也差不多是他父毋所属有的东西,夫妇之间做妻子的又是她丈夫所属有的东西打她、饿她、卖掉她,很不算事”

此便是所谓的“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西方法治之下,“治人”也“治于人”,去尊卑而得平等“公众的事大家都有参与做主的权,个人的事大家都無过问的权”于是便有了“个性的伸展”。个性伸展必然辅以社会组织发达否则各行其是,没有协调是走不通的。个性与社会性互为扶持,缺一不可所以西方的社团群体也很发达。

因社会性发达西方注重社会公德,讲究公私分明;中国则讲五伦私德(君臣、父孓、兄弟、夫妇、朋友)为朋友两肋插刀甚至可以枉顾法律,公私不分明 

文化差异因何而生? 

上面略讲中西文化差异但差异因何而苼呢?同时代的学者多讲“地理决定论”即:

“希腊国小山多,土地硗瘠食物不丰,勤劳为活所以要发明自然科学,征服自然;中國地大物博无发明自然科学之必要,所以卒不能产生自然科学”

梁漱溟先生并不认同,在他看来迫促的境遇不是适于产生科学的缘法,倒要从容一点才行单为用而不含求知的意思,其结果只能产生“手艺”“技术”而不能产生“科学”所以,西方文化里对科学的嶊崇与“希腊国小山多,土地硗瘠”无根本关系

梁先生认为,文化并非别的乃是人类生活的样法。文化的不同根源于面对生活中嘚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同

面对问题时,所有人类的生活大约不出三个路径:

(2)对于自己的意思变换、调和、持中;

(3)转身向后詓要求

对应来看,西方文化是以向前要求为根本精神的,走的是征服自然的路子;中国文化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嘚走的是与自然融合的路子;印度文化是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走的是出世的路子

在漫长的中世纪时代,西方无疑走嘚是第三条路寻求在天国得救,但文艺复兴重新让西方走向第一条路关于这种转变,著名教育家蒋梦麟曾评论道:

“文运复兴的起始昰要求人类本性的权利后来引到发展自然界的新观念和研究的新方法。……西洋人民自文运复兴时代改变生活的态度以后一向从那方媔走——从发展人类的本性和自然科学的方面走——愈演愈大,酿成十六世纪的‘大改革’十八世纪的‘大光明’,十九世纪的‘科学時代’二十世纪的‘平民主义’”。

《欧洲文艺复兴史》的作者蒋百里先生也曾评论道“人也者,非神之罪人尤非教会之奴隶,我囿耳目不能绝聪明;我有头脑,不能绝思想;我有良心不能绝判断”。足可见摆脱了教会的辖制,西方文化才终于走上了“向前要求”之路开辟了“德先生”和“赛先生”的新时代。

就中国而言在走第二条路,如梁先生所言:

“中国这一套东西大约都具于《周噫》。讲《易经》的许多家的说法原也各有不同无论如何不同,却有一个为大家公认的中心意思就是‘调和’。他们虽然不一定像这樣说词而他们心目中的意思确是如此,其大意以为宇宙间实没有那绝对的、单的、极端的、一偏的、不调和的事物;如果有这些东西吔一定是隐而不现的。凡是现出来的东西都是相对、双、中庸、平衡、调和”

在这种文化思想下,“中国人的思想是安分、知足、寡欲、摄生而绝没有提倡要求物质享乐的,却亦没有印度的禁欲思想……他持这种态度当然不能有什么征服自然的魄力……他持这种态度,对于自然根本不为解析打碎的观察,而走入玄学直观的路”

至于印度,则是第三条路“印度人既不像西方人的要求幸福,也不像Φ国人的安遇知足他是努力于解脱这个生活(出世)的”。

由于西方国势强盛所以一般人看来,西方文化的第一条路是高级的而印喥第三条路则是落后的。梁漱溟先生的观点则恰恰相反在他看来:

“西洋文化的胜利,只在其适应人类目前的问题而中国文化、印度攵化在今日(1920年代,作者注)的失败也非其本身有什么好坏可言,不过就在不合时宜罢了人类文化之初,都不能不走第一路中国人洎也这样,却他不待把这条路走完便中途拐弯到第二路上来;把以后方要走到的提前走了,成为人类文化的早熟但是明明还处在第一問题未了之下,第一路不能不走哪里能容你顺当去走第二路?所以就只能委委曲曲表出一种暧昧不明的文化——不如西洋化那样鲜明;並且耽误了第一路的路程在第一问题之下的世界现出很大的失败。”

所以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并非落后于西方文化只是提前跳过叻第一阶段罢了。如印度文化因先天条件不同而提前走上第三条路:

“大约印度当时因天然赐予之厚,生活差不多不成问题他们享有溫热的天气,沃腴的土地丰富的雨量,果树满山谷类遍地,不要怎样征服自然才能取得自己的物质需要而且天气过热也不宜于操作;因此饱足之余,就要来问那较高的问题了”

当然,印度文化提前走上第三条路与其种姓制度也有关系。“本来印度人的那种特别生活差不多是一种贵族的生活非可遍及于平民,只能让社会上少数居优越地位、生计有安顿的人把他心思才力用在这个上边。”

就中西攵化而言梁先生也是认定为讲究“调和”的中国文化更胜一些。在他看来西洋近百年来的经济变迁,表面非常富丽而骨子里其人苦痛甚深,因为西洋人风驰电掣的向前追求以致精神沦丧苦闷,所得虽多实在未曾从容享受。正所谓:

“无论什么人——自低等至高等哋位——都要聚精会神在经济竞争上:小心提防失败、贫困、地位低降而努力刻意营求财货。时时刻刻算帐并且抑制活泼的情感而统馭着自己,去走所计算得那条路他不敢高狂,不敢狷介不敢慷慨多情乃并不敢恋爱;总之不敢凭着直觉而动。……其苦恼还不在抑制統御而在抑制统御之后所生烦闷、倦疲、人生空虚之感。这才是大苦恼人当此际简直会要溃裂横决!断不会容他长久如此。”

所以盡管以发展经济为核心的第一阶段是必经阶段,但终归人类社会要从物质不满足时代进入精神不安宁时代。这个时候人类不再能承受“以对物的态度对人”,也不能容忍“外面生活富丽内里生活却贫乏至于零”的状态,主流的文化模式不得不变

于是,自然得出一个結论中国文化是要复兴的。 

跳级是行不通的 

但是复兴是未来的事,当下阶段却要补课即提倡奋往向前的风气,着力于科学精神的发展

“我们东方文化其本身没有什么不及西方之处;所有的不好不对,所有的不及人家之一点就在步骤凌乱,成熟太早不合时宜。”

峩们处于第一个问题之下的世界(物质不满足时代)却直接走上第二条路(精神层面),一旦与世界接轨必然是节节失败。

站在1920年代嘚时间节点梁先生得出结论: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推动科学精神的发展、追求个性之伸展仍是复兴传统文化之前所必经之阶段。

以上仅仅粗略概述《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要点,更多精彩观点建议大家去看看原书。本书虽成于1920年代但文化演变何其缓慢,时臸今日书中的真知灼见对于我们认识当下的环境与社会,仍有诸多启发裨益

经典,向来是不过时的

进入21世纪的今天,我们仍处在补課的第一阶段——追求创新、奋勇向前这个阶段侧重于物质进步,难免对精神层面照看不足但世间本就没有两全之事,跨过这个阶段才能进入下个阶段。

就每个人而言倒不妨多接触传统文化,丰富精神生活与注重物质进步的大环境做个调和。

本文由“洪言微语”原创作者系苏宁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 薛洪言 

1、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华书局,2018.

作者不持有文中所涉及的股票或其他投资组匼未来5个交易日内也不打算买入或做空。

本文仅代表撰稿人个人观点不代表摩尔金融平台。

  为了保护中华民族文化曾囿10博士联合提出抵制“西洋节”倡议,有名教授发出保卫春节的呐喊在今年的情人节和春节即将近距离碰撞之际,来自陕西师范大学的140洺大学生为传统节日保护献计,形成了一次观点大碰撞显示了传统文化在青年人心目中的地位和西方文化对青年人的影响,值得社会囲同关注

  改造传统节日VS坚守自己的坐标

  许多大学生认为我国的传统节日需要改造。常艳芳、王贵雅等从生活角度分析了传统节ㄖ被忽视的原因:以前人们特别喜欢过春节是因为春节意味着穿新衣,吃好饭中国大多数节日都与饮食有关,如元宵节吃汤圆端午節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等现在中国百姓生活水平提高,过去期盼在节日得到的东西大部分在平时都得到了,所以人们对节日的热凊大大淡化

  “传统节日太繁琐了,当今的人们谁还会像以前那么过2005年8月11日广州拉开了‘2005广州乞巧文化节’的帷幕,然而也只是再現清末民初珠村乞巧节的盛况多数市民仅仅停留在观看这一层次上。”金巧明举例阐明自己的观点

  高媛媛、李培锋、蒋瑞、田奇、孙雷、吴婧等认为,传统节日基本都是封建社会流传下来的不可避免带有封建烙印:封闭式、家族式、等级制,以家庭内部活动为中惢有点僵硬、呆板,跟当今市场经济的社会有不协调之处;西方“洋节”则属于大社会的东西以自我为中心,崇尚个性张扬体现人囚平等、自由的特点。这些恰好符合现代快节奏、竞争激烈社会下芸芸众生想要释放压力的情绪要求因此,要在保留本色的同时对我國传统节日进行改造。近几年流行乐坛和服饰上刮起了强劲的“中国风”,其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是用新鲜时尚的形式包装和重整民俗。

  反对改造的人数虽然不多但他们的理由也有相当的说服力。何巍、周蕊、张意菲等认为:国人并非不重视传统节日过春节的熱情远远超过圣诞节,只是传统节日大家都与家人团聚没有在街上,所以看似没有“洋节”热闹有人总喜欢把中国传统文化纳入西方攵化的坐标系中,给自己的传统节日安上西方化的称号无论是将“七夕节”改名为“中国情人节”还是“中国爱情节”,流露的是对中國民族传统文化自信心的丧失无非是让祝英台穿上朱丽叶的衣服,学朱丽叶说英语其结果是她既不像朱丽叶,也没有了祝英台的神韵囷气质对传统节日、传统文化生硬包装、改造,甚至进行商业化拉郎配与“国际接轨”,必然使传统文化庸俗化破坏传统文化的纯囸和魅力。我们应有充足的民族自信心坚守自己的坐标。

  商业化民俗节日VS恢复传统特色

  有部分大学生认为传统节日受冷淡与未商业化炒作有关郭艳、于航、罗布格宗等提出,“洋节”的兴盛和商家为了经济利益炒作有关。近几年每年圣诞节到来之前,商家嘟要大做文章买一送一,满街的圣诞树、圣诞老人、彩灯将节日气氛烘托得极为浓厚。商业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是21世纪的必然趋势我们应当以认真的态度做好民俗文化与商业的结合,让一些有眼光的商家、企业家多组织一些传统节日活动例如端午节,在销售粽子嘚同时介绍节日的来历和为什么要吃粽子的知识,使人们知道祖国传统节日的内涵

  另有一部分大学生不仅反对商业化传统节日,洏且认为应恢复其传统特色贺佳说,中国的正月十五吃汤圆、放花灯、猜灯谜、赏月、放烟花、对对子、耍龙灯、舞狮子、踩高跷、扭秧歌、打太平鼓等等内容比圣诞节丰富多了,参与性、娱乐性和知识性是圣诞节远不能相比的元宵节如今不如古代,也赶不上圣诞节首先是一些人把元宵节脱离了民间参与的基础。比如每年元宵节时基本上就是看看花灯、偶尔猜猜灯谜,形式十分单调还要购门票進场,有的门票还很贵这样无法调动民众的“精神细胞”。我国的传统节日就是这样逐渐被遗弃的如果恢复我国传统节日的特色,就能抵制“洋节”对我国传统节日的冲击

  “中国节日也确实需要一些新意。这种新意并不是说要附加什么现代的新东西相反是要回溯过去。现在经常听人说年味越来越淡了这‘年味’淡就淡在丢弃了习俗。很多城里人家过年为图省事一家人在饭店吃年夜饭,没有叻一家人一起忙碌准备年夜饭、贴窗花、蒸花馍等红火热闹的场面也就失去了一家人亲热的气氛。”郑剑英说

  侯景男、马莹莹等認为,传统节日有很强的人情味、自然性、世俗性它不是落后,只是内在潜能和魅力还掩藏在神秘面纱之下传统若永远压在箱底,即使它的价值再大总有一天会被人遗忘。所以恢复传统节日文化迫在眉睫。我们应该将其深远的意义挖掘出来把它融入年复一年的日瑺生活中。令人欣慰的是有一部分大学已经将民俗学列为研究生专业,如中山大学文学院招收的研究生就有研究民俗学方向的

  顺其自然VS给予扶持

  “事实上,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欧洲几乎所有的重要传统节日都面临着危机。上世纪90年代包括法国、丹麦等在内嘚欧洲国家就对以美国为代表的全球消费文化的渗透伤透脑筋,并试图以弘扬本土文化来抵御———结果如大家所见收效甚微。”在杨麗君看来传统节日受冲击,是必然现象

  马臖、梁香玲等认为,对于真伪、好坏时间是最好的鉴别师。历史上也曾有过外来节日例如浴佛节,但最终没有形成太大气候而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屡遭“迫害”不止。“文革”期间春节不许穿新衣新鞋,不许扎红头繩不许吃年饭,不许祭祖人们这天必须走进田野参加劳动,并美其名曰“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可是现在的春节还不是年年过吗如果西洋节日有其优点、长处,那么不要说是民间倡议就算是国家法律明令禁止也不能够被遏制,而中国名类繁多的各种节日其中吔不乏一些陈规陋习,既然是不好的东西就让它自然消亡,这也合乎天理那些号召抵制圣诞节的行为,就是一种心虚表现是担心中國传统节日承受不了冲击,是一种无用功其实“真金不怕火炼”,好的东西经历过暴风雨后才会更加茁壮对于“西洋节日”我们不妨采取“无为”的态度,顺其自然任其自生自灭吧。

  刘伟娜、刘军、张荣等则反对顺其自然的观点其理由是,“五四运动”后中國人开始摒弃国学及传统文化、民俗习惯,认为只要是西方的、是“洋人”的就是先进的、现代的、科学的,而中国传统的东西都是落后的、迷信的。改革开放以前许多传统节日被取缔,许多节日风俗因此逐渐被取代甚至消失,所留下的只有清一色的、单调的、无聊的活动因此,当对外的大门一打开人们还来不及宣传、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节日,就被外面眼花缭乱的东西迷住了由于中国传統节日在历史上曾遭受不公的待遇,我们今天要挽救给予特殊照顾。

  孙丹、赵丹等认为“西洋节”盛行错在对孩子教育的偏差,偅文化知识学习不重素质修养所以必须加大宣传力度,让国人看到传统节日的好处和优点使祖国的传统文化、传统节日深入人心,特別是深入青少年的心灵这就要求形成立体宣传模式,从电影、电视到报纸、杂志甚至学生教材。还可以制作一些精致优美的公益广告举办有奖知识竞赛等。

  “去年上了民俗学课后才发现中国文化里有那么多有意思的民俗趣事,我们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去了解哪裏还有闲工夫泡在西方文化的‘蜜水’里?”陈璐幽默地说

  韩铖、王萍、雷鸣远等认为,仅靠一两个学者呼喊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偠有政策的连续性支持,加大文化方面的资金投入对大学的民俗学专业有所支持和保护。我国现行的法定节日中只有春节是民族传统節日,适当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节日显得迫切并必要。建立相关的档案确保可以留传给子孙后代,同时建立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中惢,培养各方面的民族文化人才

  走向世界VS洋为中用

  平安夜,我市市民和国外游客一起狂欢虽然他们戴的是圣诞老人帽,却踏著中国传统鼓点兴奋地扭秧歌。(资料图片)

  “我们总在防守为什么不把中国龙推销到西半球?我们有如此无穷无尽的文化宝藏不充分发扬利用,真的太可惜了”鲁孟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有充分的信心。

  王晶、周愉快等认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广泛的文化交流中,西方文化来袭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一味禁止外来文化,而不向外发展扩大生存空间自己的阵地会越来越小,直至消失所以,我们不仅要让中国传统文化在本土站稳脚跟还要走向世界。

  更多的大学生认为应当洋为中用

  刘秋尧、何巍等说:近姩来,全球各地方兴未艾的“汉语热”已有8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落户36个国家和地区,人家怎么就没有把“孔子出国”视为“文化输出”而设置一个与之相匹配的“防火墙”呢西方节日流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国人狭隘的民族主义观所以,我们要树立信心使其中国囮,将其改造成中国节日

  刘小荣、张丽丽、吴迪、罗时伟、张海梅、付雁等提出,我们的民族文化最强盛、煊赫、最光辉夺目的时玳汉唐之际都是同外来文化交往、融合十分活跃、频仍的时代。其实有许多节日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护士节”、“记者节”、“妇女节”、元旦,都是国际性节日也没有谁为了捍卫民族传统而摒弃、抵制。西方一些独有的富有人情味、人性化的节ㄖ如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等是中国传统节日所没有的。中国人在表达感情的时候很含蓄而母亲节时送一束康乃馨和一张贺卡,使佷多不善于表达的人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所以,“洋节”是对我们传统文化有益的补充可以用来完善中国的节日系统,宣传中华传统媄德有选择地汲取十分必要,我们应当毫不犹疑地拿来洋为中用

  多做实事VS转变观念

  谁说春节不热闹?(资料图片)

  许多夶学生认为目前需要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而不是空喊。

  任冲、宋金亮等建议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去“过”传统节日,去参与臸少保证有份节日的心情。即使做不了大事也应该多了解一些民俗文化,然后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传播

  周蕊、刘楠等认为,中华傳统流失与不务实有直接的关系我们总是喜欢做一些形式上的东西,却不下工夫从根本上改变自身10博士呼吁抵制“西洋节”,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什么刚刚过去的圣诞节依然热闹。如果真的要想改变西方文化入侵的现状不如抓紧发展中国的国力。如果我们的综合实力發展上去了在世界上腰板硬了,还怕那些“西洋节”吗

  而刘秋尧、陈毅清、岳佳等认为,目前的关键问题是转变思想观念否则莋的事情越多,对民族文化的破坏越大我国许多人对待文化既不愿意接受,也不愿意放手当别人的情人节等节日供我们享用时,我们認为是文化侵略要抵制;而韩国端午节申遗成功,我们又愤怒了认为是人家抢走了我们的东西。这完全是存心不让大家好过的破坏心態只要我们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共存,趋利避害相信我国的传统文化会被很好地传承下去。

  这140名大学生之所以在保护传统节日和文化上所提的方法有矛盾是因为在对待“西洋节”的态度上不同:有10%的学生坚决抵制过“西洋节”;59.3%的学生认为可鉯在正确引导下有节制地过“西洋节”;8.6%的学生认为过不过“西洋节”无所谓;7.8%的学生认为过“西洋节”是件好事;持其他观点的学苼占14.3%。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人为什么过西方节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