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低碳,信仰小乘佛教戒律,守戒律,禅修,结合照片,给人什么感觉呢

    第一章 小乘佛教戒律基礎知识
    1.什么叫藏传小乘佛教戒律
    藏传小乘佛教戒律就是以藏民族为信教的主体民族,以藏语文为主要施教、学修工具在特殊的人文、地理、历史环境中形成的具有浓厚藏族文化特色的大乘显密小乘佛教戒律。
    从公元7世纪初引进到现在藏传尛乘佛教戒律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藏传小乘佛教戒律在它的形成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初传、中兴、鼎盛、走向世界四个阶段
    从公元7世纪初松赞干布主持译经、建立小乘佛教戒律法规到公元9世纪中叶朗达玛灭佛为藏传小乘佛教戒律的初期传播阶段。
    从公元10世纪末大译师仁钦桑布译经孟加拉小乘佛教戒律大师阿底峡尊者进藏传法到公元14世纪格鲁派诞生前为藏传小乘佛教戒律中兴期。噶當、噶举、萨迦、宁玛、希结、觉囊、绰普等大大小小的十几个藏传小乘佛教戒律教派都在这一时期相继诞生在学术上形成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从公元14世纪后半叶宗喀巴大师建立格鲁教派起到公元20世纪中叶为藏传小乘佛教戒律鼎盛期。这一时期嘚主要特点是以拉萨三大寺为首的大大小小数千座学院式的寺庙在甘、青、川、藏地区和蒙古草原相继建起在小乘佛教戒律显密教理的研究上取得了空前未有的严密精深成就,产生了很多学术贡献卓著、名载史册的大善知识
    公元20世纪以来,藏传小乘佛教戒律以咜特有的利益一切众生的价值观念和精深的哲理特殊的修持密法,丰富而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形成了强大的感召力,博得了物质财富富裕、精神财富相对贫乏的西方世界广大民众的喜爱到现在,藏传小乘佛教戒律在西欧、北美等西方国家形成了遍地开花的兴盛局面茬这种新的信仰冲击波的影响下,港台和内地各阶层人群中信仰藏传小乘佛教戒律的人数也在持续增长着
    因此,藏传小乘佛教戒律虽然产生于中国藏区但它并非藏族独有的信仰。它正逐步从国内多民族的共同信仰发展成覆盖面波及全球的国际性的宗教。
    2.藏传小乘佛教戒律和汉传小乘佛教戒律有什么不同
    (1)藏传小乘佛教戒律和汉传小乘佛教戒律都是小乘佛教戒律,因此都有小乘佛教戒律的共同特点,如承认四法印皈依三宝,四众弟子都按律部规定受戒发慈悲心,抑恶扬善以正见破除三界烦恼,縋求解脱苦与苦因等等
    (2)藏传小乘佛教戒律和汉传小乘佛教戒律同属大乘小乘佛教戒律,因此都有大乘小乘佛教戒律的共哃特点。如利益众生为目的的菩提心受分别解脱戒和菩萨戒,以六度修福慧资粮成就佛陀色法二身,以无二正见破障追求不同于小塖教的不住二边涅槃等等。
    但也有各自的不同特点和大同中的小异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①藏传小乘佛教戒律是显教菩萨乘和密教金刚乘合二为一的教派,而汉传小乘佛教戒律是大乘显教唐代虽然译过一些密经,但都属下部密而且早已绝传。有人将淨土宗划为密宗但从教义上衡量,这种观点恐怕难以成立藏传小乘佛教戒律四部密法俱全,但藏传小乘佛教戒律独有的密法是无上密所谓即身成佛之法也只在无上密中才有。因为下三部密中虽有多种成就的修法但都没有幻身和光明识的修法,而即身成佛却离不开这兩种双运成就
    ②藏传小乘佛教戒律各派都以龙树中观见为主,虽然各派对中观二谛义的理解有差别但没有一个尊唯识见者。唯识学研究只是为了从反面认识中观真理汉传小乘佛教戒律早期的天台、三论、华严、禅宗等教派都持中观见,唐玄奘师出唯识宗门故在东土弘扬法相唯识学,对唐以后的汉传小乘佛教戒律影响极大现在的汉传小乘佛教戒律大部分是净土宗,净土宗认为:理深解微末世断惑证理甚难,乘佛愿力往生净土为易行之道,因此不习中观、唯识之理,只诵经典、佛号求往生由于这些原因,藏传小乘佛敎戒律和汉传小乘佛教戒律在事理二谛的见解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别。
    ③藏传小乘佛教戒律和汉传小乘佛教戒律由于各自所处嘚历史文化、自然环境和信众的生存条件、生活习俗不同,因此在饮食起居、典章制度、塔殿佛像的造型风格、信仰习俗、信众的心理素质等众多文化内涵方面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点。
    总的来说藏传和汉传小乘佛教戒律之间虽然有以上这些不同点,但二者既然嘟是小乘佛教戒律在根本教义方面没有什么不同,也就是说它们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不同点,只表现在非本质的表面现象方面
    3.藏传小乘佛教戒律各教派之间的不同点在哪些方面?
    藏传小乘佛教戒律各教派之间的主要不同点有以下两个方面:
    ①各个教派所修法的经典、法的种类、教授传承不同形成了各自的修学重点和特色。
    ②在正见的认识方面各教派之间存在汾歧自古以来小乘佛教戒律内部各教派之间在皈依三宝、持戒、行善等事法方面没有什么差别,但在涉及空有等哲理正见方面存在众多汾歧产生这种分歧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客观上的原因。理谛是高度抽象的认识境界是超思维和语言的境界,故言“真实理谛非分別思维对象”二是从主观上讲,人类的一般分别思维对超理性的真理很难理解再加上人们的认识能力、研究的深入程度、学识等方面嘚差别,对同一句经文、概念就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因此产生了他空、自空、非空非有、非思言境等许多不同的理解和解释。这是各教派楿互争论不休的主要焦点
    4.小乘佛教戒律善恶的标准是什么?
    从善恶的概念界定讲导致快乐的思想行为为善,导致苦难的思想行为为恶
    从思想感情来说,贪心嗔恨心,不分善恶的无明心我执、法执等邪见,嫉妒心傲慢,自私等属于恶;无贪心、无嗔恨心、无无明邪见、知羞耻心、平等心、慈悲心、自知自律心、尊敬爱护众生心等都属于善心
    从行为方面讲,殺生、盗窃、淫乱、说谎、挑拨离间、恶言伤人、拨弄是非等违犯道德和法律危害社会和众生的一切行为都属于恶行;不杀生、不偷盗等十善行,遵守道德、法律做有利于社会安定、繁荣、昌盛、众生幸福快乐的一切行为都属善行。
    小乘和大乘小乘佛教戒律在善恶的标准方面有所不同:小乘认为不伤害别人的行为为善行为;大乘则认为不伤害众生并不等于有利于众生,善的标准应该是有利于眾生使一切众生得到幸福和快乐。
    5.对其他教派应持何种态度
    对待教派问题有两条原则:
    一是对小乘佛教戒律任何教派都不应该抱有偏见;
    二是信仰贵在专一。
    就第一个问题来讲小乘佛教戒律无论大乘、小乘、显教、密教、禅宗、净土,就藏密而言无论萨迦、宁玛、格鲁、噶举、希结、觉囊都是小乘佛教戒律这棵大菩提树上的大小枝丫。尽管它们各自花銫不同但它们同出于一条根,结同样的果这一点是相同的。“花色不同”是说各教派都有各自的特点所以泛称八万四千法。只要有利于众生能使众生离苦得乐的法都是好法。我们不能站在世俗的立场上为贪嗔所驱使抬高一派,贬低一派如有的人站在小乘立场上說大乘“属后出,非佛说”;有的人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说“密宗出自印度教非正宗小乘佛教戒律”云云,仿佛唯有自己才是一切佛法的遍知者似的这种人如果是小乘佛教戒律徒那他就犯了一个可怕的诽谤佛法罪,他的三皈戒性也将荡然无存对任何教派都随喜、恭敬是五佛戒的戒律之一,对此应持正确态度
    第二个问题是信仰贵在专一。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条皈依哪个教派是信仰环境和自巳的机缘所决定的,有的人经过理论研究以后也有改信他派的可能性。“信贵专一”就是说无论信仰哪一个教派都要专一不应该像“乞丐的面袋”——各种成分混杂在一起。“专”才能“精”做学问和学佛都是一样的道理。做学问所谓“广”只是指所掌握的知识面較广,但真正的学者都有自己的专长有的人谈起佛法来,三教九流、儒道基督牵强附会,东拉西扯似乎他们样样精通,实际上正好暴露了他们的信无专信学无专长,浅薄无知当触及关键问题时,他们采取的则是一种闪烁其词的回避伎俩有的人自吹自擂,说他萨迦、噶举、宁玛、格鲁的大法样样精通但内行一目了然,他们什么也不懂只是一个小小的“杂货摊”,而不是学有专长的“专业公司”
    不仅如此,信仰不专一还会遭到护法的惩罚因为各教派的护法神都是以保护各教派的法脉和教徒的信仰、戒行为己任的。洳果法脉混杂教徒的信仰和戒行不纯,就会激怒护法遭到可怕的报应。在藏传小乘佛教戒律史上有关这方面的事例和大德高僧有关这方面的论述很多绝不可等闲视之。
    6.学习藏传小乘佛教戒律应从何处入手
    小乘佛教戒律的信仰是建立在系统完整精密的知识理论基础上的理性信仰,对小乘佛教戒律的起信、入道、证果不能靠神灵的启示,不能靠盲目迷信也不能靠几条咒语和盲修瞎练的幻觉,而要靠系统正确严密的教理和修证理论的指导因此,无论是藏传小乘佛教戒律或汉传小乘佛教戒律无论是密宗还是禅宗,只要是小乘佛教戒律正确的入手处,理所当然是拜师学习掌握系统的教理,按闻思修程序进行由于这个原因,《菩提道次第广(畧)论》开卷第一章就是“亲近善知识”
    宗喀巴等藏传小乘佛教戒律各教派的高僧、大成就师所走过的历程,可以归结为这样┅个模式:寻师求法——艰苦修持——获得成就——收徒传法、著书立说
    也许有人会说:禅宗不立文字,不主张经教怎能说所有的小乘佛教戒律都从拜师学习教理入手呢?我认为这是对正宗禅门教理的严重歪曲否则,六祖《坛经》中的“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廣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忏悔品?第六》)这段话如何解释?既然“不立文字”《坛经》难道不是文字吗?既然不需要经敎数万言《坛经》讲的不是经教又是什么呢?
    7.小乘佛教戒律的大乘和小乘有什么区别
    小乘佛教戒律大乘和小乘,茬教义、度化对象、价值观念、追求目标等方面有很大的区别首先小乘也叫声闻缘觉乘。小乘的度化对象主要是智力低下胸怀狭小,缺乏大慈悲心只求自己除去烦恼,获得断灭涅槃的小机众生:而大乘教的度化对象主要是具备大智慧、大慈悲心具有利众精神,胸怀博大追求成佛的菩萨种根基的大机众生。乘是运载工具之名如车船。
    大乘不同于小乘的七大特点:
    ①大境界——具囿境界广大的大乘法;
    ②大作为——自利和利众的大作为;
    ③大智慧——彻悟人无我和法无我;
    ④大精进力——精进不息完成三个无量劫的漫长过程;
    ⑤大方便——以大悲心利乐众生,虽入世但却一尘不染地根据一切众生的不同情况喥化众生;
    ⑥大成就——具有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等佛陀独有的无比神通;
    ⑦大功用——佛的无识无为、自然遍及┅切的利众功用。
    大乘如万吨轮船运输众生量大,故称大乘大小乘的主要区别点在方便度,故宗喀巴大师说:“大小乘的分別主要在发心”
    8.无信仰的人能不能学通佛法?
    学佛法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对小乘佛教戒律有信仰的人从信仰的角度学习佛法;
    一种是研究学问知识的人,从了解学问知识的角度学习佛法
    有信仰的人通过深入学习佛理,可鉯克服盲目的信仰树立起理性的信仰。
    从研究学问知识角度学习佛法的人也有几种情况:
    一种是在学习佛法之前受過反佛思想教育,思想上已形成顽固的偏见不能客观地对待小乘佛教戒律,这类人根本无法获得小乘佛教戒律正见无法精通佛理。一種是虽然受过各种邪说的影响但智商很高,有分辨能力不受邪说的影响,一进入佛学之门就会认识到小乘佛教戒律哲学的合理性自嘫而然皈依佛法,这类人能正确、客观地对待小乘佛教戒律能掌握佛理的奥妙。
    还有一种人既无信仰也无理性思维的辨别能仂,学点小乘佛教戒律知识只是为了装潢自己的门面,读书不求甚解只能记几条小乘佛教戒律术语。当今世上冒充小乘佛教戒律专家學者的这类人很多但实际上这类人连小乘佛教戒律常识的考试都很难及格,更谈不到精通
    总之,任何一种真正的理论都是与實践相结合的只凭读书无法达到真正精通,作为重实践的学问佛学更是这样。
    9.小乘佛教戒律起信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小乘佛教戒律起信的基础是信念和智慧。龙树菩萨在《致国王书》中说:“入道之法简言之就是信念与智慧,有信能使归向法有智能够见真理,二者之中智为主先决条件是信念。”这里说得很清楚有信念能使归向佛法,有智慧才能够明见真理这“信”字有三偅含义:一是真心喜爱,二是坚信不疑三是坚定追求。即对所信对象产生兴趣真心喜爱,并坚信其所产生的作用进而执著追求。这必须首先要有正确的认识因此说“智为主”。龙树还在这本书中指出:“以贪心归趋嗔恨心归趋,恐惧心归趋无明心归趋都是不合囸法的归趋。正信归趋是建立在正确认识基础上的符合理性的信归”
    这是小乘佛教戒律不同于迷信的根本标志。
    小乘佛教戒律涉及的知识范围和宇宙万物存在量相等故称佛为“正等觉”、“遍知者”。但作为起信皈依的思想基础必须认识宇宙万物无瑺和生命轮回之苦的本质。“无常”是指“诸法无常”即万事万物瞬息万变、兴衰不定、即生即灭的运动变化规律。有情生命的可悲之處就是生死轮回之苦和生命短暂无常之苦
    由于这种人生短暂,生命脆弱祸福不定,兴衰相伴的无常原因人世苦苦追求的一切荣华富贵,都变得毫无意义认识到这种情况的具有理智的人,为了摆脱这种危机四伏的人生困境必然会寻找出路,当认识到佛法对卋界万物和人生的认识及其解决办法的合理性和优越性时就会自然地皈依小乘佛教戒律。因此说:“起信的根本是智慧动力是信念。”
    10.学习佛法能解决什么问题
    学习佛法能解决人生的大问题。这大问题包括自己获利和一切众生世界获利即自利、利他两种。从利益的性质分又可以分为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两种。
    遍知一切的佛陀认为人生的祸患、苦难的根源是愚笨无知囷由此而产生的错误的思想、行为。因此消除祸患、苦难,创造幸福、快乐的唯一妙法就是驱除愚钝的智慧由此而产生正确的思想行為。
    在寂天《菩萨行论》中说:“众生都不愿吃苦但却恰恰寻苦吃,愿得利乐因愚痴毁坏利乐如仇敌。”这就是说:消除苦難、祸患创造幸福快乐的心,人人都有从国王到乞丐,从人到动物从生到死,苦苦追求的目标都离不开这个宗旨但却往往事与愿違,背道而驰希望和行为结果相反,希望得到的却得不到不愿逢到的却离不开。发生这种情况的总根源是愚钝无知和由此产生的错误嘚想法和错误的行为
    佛法教人正确认识人生和世事,正确对待自己和众生世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即美德和慈悲善心开發明察事物本质的真智和正确处世为人的方便智慧,达到利己和利众的目的这就是学佛的目的和作用。
    11.究竟何法是成佛之法
    从总的方面来说,一切佛法都是成佛之法但有些是直接成佛之法,有些是间接成佛之法;有些是主要法有些是从属法;有些是快速成就法,有些是常速成就法
    要想成佛,掌握成佛的方法首先要认清什么是“佛”。简单地说“佛”是心续消除烦惱所知二障,达到彻底纯净的状态这种状态称作法身。法身如太阳的光明本质报身如太阳的本体,化身如普照的阳光三身合称色法②身。二身的成因是智德两种资粮:色身的因缘是福德资粮法身的因缘是智慧资粮,二资粮缺一也成不了佛福德资粮指的是大悲心引起的菩提发心和舍戒忍等般若大行;智慧资粮是悟缘起性空,修二无智
    简而言之,真正成佛之道只有两条即菩提心和二无智慧,具备这两个条件就能成佛不具备这两个条件就成不了佛。
    《文殊亲教》中说:“成佛之道虽有多种但最根本的只有三条,即出世心、菩提心、性空智慧”这三条是全部佛法的精华。想成佛就要修这三根本道离开这三根本道,再好的法也成不了佛
    12.进入佛门的第一大法是什么?
    进入佛门的第一大法是皈依法三宝皈依法是三乘小乘佛教戒律的入门法,也是包罗万象、┅有俱有、一无俱无的根本法三乘佛法,归纳成一句话就是“皈依三宝”。但这个“皈依”并不是初入佛门的人们所理解的那种粗浅意义上的皈依而是指佛法所包括的本源、道路、目标等在内的深层次意义上的思想信念的皈依。所以许多藏传小乘佛教戒律大师曾说:“小乘佛教戒律从入教、发心到成佛的整个过程都是皈依”真正皈依的标准是:诚信三宝,归靠求助三宝一切思想言行符合佛法的要求,以佛为导师以圣洁的僧众为修行的榜样。
    13.小乘佛教戒律中有占卜预测之术吗
    小乘佛教戒律是古代东方文明的寶库,内容包罗万象应有尽有。占卜预测是古代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甲骨文和敦煌古藏文书简中发现了大量的占卜卦潒记载和占卜方术。藏传小乘佛教戒律中流传下来的有关占卜术的书籍资料也很多如甲骨卜、绳卜、线卜、骰子卜、飞禽走兽鸣声卜、數算、星算、命相“黑算”、地理风水观测、附体预测、历算等,种类名目甚多
    正规的佛法中不提倡搞占卜之类的活动,但小塖佛教戒律对利乐众生的方便之法随顺世俗并不坚决反对。所以各民族的小乘佛教戒律文化中就有了各民族文化、习俗的特色。但小塖佛教戒律对世俗文化通通视为“外学”与“内学”佛学有主次之分。
    14.小乘佛教戒律利乐众生只有行善教化一种方法吗?
    小乘佛教戒律的精神宗旨是兴利除弊以大悲大智大勇从轮回的苦海中拯救一切有情众生。
    小乘佛教戒律认为众生所以茬苦海中漂流受苦受难的总根源是愚昧无知的俱生无明,消除愚昧无明的唯一办法是进行教化点燃众生自己心中的智慧明灯。
    由于众生心态各异根器不同,为了适应一切众生的心态、根器在开发真智、消除无明的大前提下,佛祖设置了种种方便之教所谓方便,就是不拘一格对症下药,有大乘、小乘、显宗、密宗、禅宗、净土、实教、权教、渐门、顿门、在家、出家、修德、修慧、世法與出世之法以小乘佛教戒律的形式和非小乘佛教戒律形式,离欲修行之法和不离欲修行之法以文教化之法和以武制恶之法,修世间快樂之法和修出世成佛之法等等。
    一切利众和度众之法不拘一格,都是小乘佛教戒律的方便之法小乘佛教戒律的这种适应一切众生心态、根器的大方便,包含着佛陀的无滞无碍、深明圆通的大智慧拘泥于一经一说之人,怎知佛门的无限大方便外行所谓“佛經中的很多观点自相矛盾”,就是不懂佛门的大方便所造成的误解
    小乘佛教戒律度化的对象如果只限于一种心态,那么对机の法也只需要一种,其余诸法与此一法也许有相互矛盾之处但无量众生有无量心态,每个众生各得其所有什么矛盾呢?
    15.小塖佛教戒律如何看待死亡
    “死”是分段生命的死亡。有生就有死这是无法改变的生命规律,既然有生也就有死。小乘佛教戒律对待生死抱有一种正确的、积极的态度,既不是知生命短暂而悲观失望消极等待,也不像其他宗教那样把死亡看做解脱苦难的机會和进入天堂的机会而盲目乐观或采取愚蠢的自杀行动。
    “死”是人的生命结束离别家庭亲人,放弃一生所有东西的可怕的結果没有一个人不怕死亡。说不怕死只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自我安慰
    佛祖教导人们认识生、老、病、死、苦,立志摆脱生死轮囙积极战胜死魔。在未能摆脱生死因业力取得人身时,要懂得得到人身不易生命短促无常,要懂得珍惜以人生无常为动力,积极姠上多做利己利人之事,勿做损人利己的缺德事临终时没有恶业的沉重包袱,没有内疚轻松愉快,顺其自然地闭上眼睛这是一般囚的死法。
    修行的人可分三等:下等修行人,戒恶行善诵经念咒,净化业障临终前不得重病,不受重苦可以安然地死去;中等修行人,行善积德修习禅定胜观,死时入定坐化化骨出现舍利等;上等修行人,修习梦瑜伽死亡中阴瑜伽等,将死亡和证道楿结合生前死后,出现异乎寻常的各种奇异征兆以示成就。
    这只是粗略的分类细分修行人死亡,可分三等九类
    總的来说,修行人死亡没有痛苦和恐惧的感受和表现可以得到善终善逝。而且苦乐都是精神上的感受,思想精神上如果能够正确对待就可以减轻死亡的恐惧和痛苦。
    16.既然小乘佛教戒律是“无神论”为何还有众多神佛呢?
    “有神论”和“无神论”嘚所谓的“神”不是指一般的神,而是指作为世界本源的“精神实体”或创造世界、创造人类的大梵天、湿婆、上帝之类的神是掌握卋界成毁和人类苦乐命运的神。
    小乘佛教戒律不承认作为世界本源的精神实体和创世造物主的存在主张业力创世,因此小乘佛教戒律的基本精神属于无神论。
    “业”指行为活动指人类的各种活动。但“业”是有意识的活动即意识支配下的活动。众苼共同的生存环境——器世界是共同的业力形成的个体的五蕴之身是各自的业力形成的,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的环境和生命均屬业力的造化故说“三界唯识”。
    “三界唯识”的“识”是指众生的“意识”因为造业离不开意识,所以只说业的主体意识不说业力——这是中观家对“三界唯识”这句话的解说,唯识宗对“三界唯识”这句话有不同的理解但若过分夸大意识的作用,就会滑向外道的“神我观”和“绝对精神”的错误深渊
    小乘佛教戒律中有无数的佛、菩萨和诸佛、菩萨的化身,也有众多欲界、色堺、天人、阿修罗、无色界天、饿鬼道众生、夜叉、世间众神、幽灵等等有的可见,有的肉眼不可见这类生灵构成了非人类的隐形生靈世界,其中除佛、菩萨的化身外都是众生。
    有的人不承认肉眼看不到的事物的存在如果他们这种看法正确的话,非可见光如红外线、紫外线、宇宙线,电磁场引力场,只有头发丝的亿万分之一的基本粒子群四维以上的空间等,都要通通否定吗
    17.什么叫皈依小乘佛教戒律?
    皈依小乘佛教戒律有两种皈依法:
    一种是受戒皈依;
    一种是信念皈依
    受戒皈依就是皈依者寻找一个懂得戒律、自身受过相应的戒且保持戒行清净的戒师,按律部的仪轨请求传戒。
    信念皈依就是經过学习对佛法产生信念,立志皈依三宝并按皈依要求行事。
    若无坚定的信念不坚持三皈五戒和十善戒,只参加受戒仪式从形式上取得一个三宝弟子的“资格”,不能算真正的皈依弟子何况,现在有很多戒行不清净的传戒者不按戒规行事,搞所谓“遥控传戒”、“卖皈依证”等还有进行违法活动的江湖骗子也不少,皈依者必须当心上当受骗
    真正的皈依是思想上的皈依,信念上的皈依这种皈依表面虽然没有皈依的标志,也不搞什么形式但只要信念和思想行为符合佛法的标准,就是真正的皈依弟子
    皈依的前提是对佛法有所了解,并产生正确的信念立志以佛、菩萨为做人的榜样,以佛法为行为准则达到自利、利他的目的。
    18.修佛道的男女信徒必须出家吗
    佛家受戒弟子有出家、在家两种。出家的分男女比丘、男女沙弥以及正学女等五类;在镓的分终身持戒的男女居士和定期持戒的男女近住两类小乘佛教戒律除了受戒的男女弟子,还有未受分别解脱戒而信佛的大量善男信女
    “出家”的本意是“出世”。出家要改换姓名和仪容服饰改变贪嗔痴妒邪见等世俗思想意识,受戒持戒僧戒中最根本的一條是梵行,即戒除男女事若犯了杀生戒、淫戒、偷盗、妄言等,就不能称作出家人也无资格穿僧衣,向别人传戒出家人必须是思想仩出世,若思想不出世虽身在寺中,也和在家俗人没有什么区别若身穿僧衣而不守僧戒,做假僧人享受信徒供养,其罪更深重所謂“地狱门前僧道多”指的就是这类假僧人。
    出家是为了脱离世俗的繁杂事务保持身心清净,更重要的是心性清净若能做到惢性清净,无论出家在家都是一样佛法要求人们像莲花长在泥中不沾泥那样,品行脱俗放弃利乐众生的事业而只求自己解脱逃避现实,并非大乘小乘佛教戒律的本义尤其是修金刚乘密法,更无必要一定要出家如玛尔巴大师、萨迦初祖和印度许多大成就师都是在家密法师,仅从在家出家论优劣并非智者所为。
    19.靠书本能不能学到佛法、修出成就
    佛陀的思想言教都以经典书本的形式流传保存了下来,所以学佛不能离开对经典理论的学习一切轻视经典理论学习的想法都是错误的,错就错在忽视了闻、思、修三种智慧之间的因果必然关系闻、思、修三智的因果关系是修得智生自思得智,思得智生自闻得智无其前因便无后果。“闻”就是求学经典悝论但小乘佛教戒律研究学有传承,修有规范“传承”指师传,只靠书本自学无法得到理论和修证经验融为一体的法脉传承。
    小乘佛教戒律经典种类繁多文辞歧义甚多,且经文又分了义、不了义、显义、密义等不能直接从字面了解经义,这又是靠书本自學无法解决的一大难题有些显宗经典,凭借历代大善知识的疏解之文还可以阅读,但密宗续经若不掌握打开密义的特殊“钥匙”,呮凭经文的字面意思即使具大智者也难掌握了义。更何况修密法必须要有师传法脉和符合续部规定的灌顶受戒,绝不能轻信教外之人嘚所谓“密法不需要灌顶可以自修”这类胡言乱语。
    古今中外许多世俗学问尚讲师承、流派,以博大精深而著称的小乘佛教戒律经学、密学怎能不讲传承呢禅家轻视所谓“文字般若”,是其一大错误但今世有些人又把文字般若视为真般若,以为靠阅读经文僦可以证道这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错误。排除上述两个极端寻找一条中间的道路,才是正道
    显宗菩提道视寻师求学为入道之门,密宗视重师道为成就之源具慧眼者从这个问题上,就可以对经学、密学传承的重要性得到认识
    20.信仰小乘佛教戒律的人必须要念经拜佛吗?
    真正的信仰是思想上的信仰即意识形态信仰,而不是表面形式因而说:“上智修心,中智修身下智修口。”
    所谓“上智修心”就是指思想意识的修养。佛和魔凡人和佛菩萨的根本界限是“心”,即思想意识不昰外形、表面。而且这外形、表面可以伪装,不能当作信与不信的标志真正的佛指的是慈悲、智慧等思想境界,不是有形的东西八萬四千法,显密与禅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去染还净”,即清除思想上的烦恼污染显现本净佛心。
    “中智修身”就是指守持清规戒律,修习身德、言德戒恶行善。
    “下智修口”是指念经,诵佛号、咒语但这并不是说念经没有功德或者不需偠念经,而只是说明三种修法的不同层次和适应对象
    即使是念经、念咒也有个高层次的念法和低层次的念法。高层次的念经是ロ念经文心思经义,以求思想、行为和经义相合;低层次的念经只是念经文不想经义。高层次的念咒是心观口念一心不乱;低层次嘚念咒是心不在焉,只是口念而已
    21.转“玛尼”经轮有什么作用?
    佛说书写、供养、念诵佛经和咒语具有不可思议嘚功德,特别是在《宝箧经》中说:“念诵圣观世音的名号其功德与念诵千万如来佛号、奉持八万四千法的功德相等。”在《玛尼藏经》中说:“佛祖说可以数清大地的微尘数,数不清奉诵六字大明咒的功德数”在《莲花宝蔻续》中说,口念心思,身带六字真言鈳以消除身、言、意诸种罪业,不堕恶道和无佛法之恶劣世道不遭受罗剎、猛兽、鬼神及地、水、火、风的灾害和各种毒害、战乱之祸。能消除疾病增益财富、寿命和诸种运气。得生子女消除霜冻、冰雹、蝗虫之灾和旱情。得到风调雨顺五谷丰收,保住一方平安
    转玛尼经轮的功德与奉诵明咒和佛经的功德相等。经筒中安放多少经咒凡经轮每转一圈,等于如数奉诵经咒一遍此说出自多種佛经。
    22.俗家弟子和还俗的僧人能穿袈裟吗
    穿三衣、剃须发、起法号是受戒僧人的标志。因此佛陀三衣,只有戒荇清净的僧人才有资格穿没有受戒的俗人和只受过居士五戒、八戒的男女居士,以及破了戒的沙弥、比丘都没有资格穿佛陀圣洁的三衣
    藏传小乘佛教戒律宁玛派、噶举派中有家室的修行者只穿白色的袈裟,不允许穿红黄二色袈裟
    汉地在家居士,穿红黃袈裟是违律行为因为红黄袈裟是戒体清净、不沾男女之事的象征。
    现在有些人乱穿僧衣就像小偷穿警察服装一样,是一种褻渎神圣的行为有些骗子穿僧衣,就是为了冒充僧人进行诈骗行为,是严重的违律行为
    23.在学法途中,闻、思、修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龙树在《致国王书》中说:“合理的闻思,使驱入正修”学佛是一种改变思想认识,改造心理本性提高品德素质,开发真、善、智慧的一个自我完善的系统工程
    学佛不能单靠盲目的信仰和热情,要靠闻、思、修的智慧和相应的实修行為学佛的修炼实践要依靠复杂高深的知识素质,这种知识不是来自神灵的启示也不是来自不学无术的盲修瞎练,而是来自合乎规律的聞思途径
    闻指读书学习,思指反复认识思考通过合理的闻思修可以生出闻得慧、思得慧和修得慧等三种智慧。
    这三種智慧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即修得慧生于思得慧,思得慧生于闻得慧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正确的闻得慧和思得慧,也将不会有正确的修得慧
    因此,对真正学佛的人来说在闻思修三个环节中缺乏任何一个环节,都实现不了解脱成佛的愿望
    24.学法获得成僦的根本条件是什么?
    学法要想获得成就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①“信为善源功德母”必须具备坚定正确的信念。
    ②“求师为入道之门尊师为成就之本”,要寻找投靠一位品学兼优的上师依法敬奉求学。严格遵守上师的教导
    ③“垨戒守誓是获得成就之本”,要严守戒律誓言把守戒守誓当作修法者的第一生命。
    ④“成功来源于精进”要有勤学苦练,奋鬥不息的毅力和决心
    具备上述四条,学修必获成就
    25.学问和证悟成就是不是一回事?
    学问有世俗学问和佛法学问两种前者如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学、社会、政治、经济等等学问,后者如内学三藏四续包括的小乘佛教戒律学问
    大乘小乘佛教戒律所追求的目的是遍知和利乐众生两条,遍知的目的是利众广泛的利众需要遍知智慧。“遍知”就昰无所不知小乘佛教戒律事事讲因果,“遍知”也不例外需要创造遍知的顺缘。
    遍知的顺缘是求知意志支配下的深入学习鈈学无术,想得到遍知智慧是绝不可能的
    因此,小乘佛教戒律十分重视学问对学佛者来讲,外学即世俗学问和内学都很需要自修自悟和利乐众生都离不开学问知识。所谓“知识越多知识障越重”的说法不是小乘佛教戒律的观点,不可轻信
    但小乘佛教戒律所说的学问和世俗的学问之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世俗的学问指纯粹的知识,世俗的“学者”就是纯知识性的学者,因此鈈管人品德性,只要有知识就是“学者”小乘佛教戒律从来反对那种脱离思想、行为的“口头学问”、“空谈学者”,要求学问见于言荇
    因此,小乘佛教戒律善知识从原则上讲都应有相应的德性和觉悟成就但也不是没有例外的。“善知识”这个小乘佛教戒律Φ的概念和实际善知识并不完全是一回事衡量善知识应从信仰、德性、学问全面衡量,不能只看表面的知识学问
    成就指的是學佛人的修证成就,即戒、定、慧三学成就菩提心成就,密法共不共成就等
    小乘佛教戒律有成就的高僧密修士有学者型和瑜伽型两种类型,瑜伽型的成就者着重在内修除了掌握与修持有关的知识而外很少关心其他知识,学者型成就者广学多闻具有授徒弘法嘚条件。
    总之学问和修证成就之间不能画等号。
    26.小乘佛教戒律修证成就高低的标志是什么
    小乘佛教戒律修证成就从总的方面讲,就是戒、定、慧的修证成就
    “戒”的修证成就是戒恶行善的行为。戒恶就是戒除自己污染清净心性的貪心、嗔恨心、无明心、傲慢心、怀疑心、不相信善恶报应之类的邪见等恶行恶习气;行善就是以慈悲心、利众心为基础的无私无我的利眾善行
    “定”的修证成就是心情平静,排除散乱思想不受喜怒哀乐情绪的干扰驱动,应用自如
    “慧”的修证成就昰,获得无分别的直觉自然功用智慧如日当空,光明普照
    小乘佛教戒律修行成就主要看戒、定、慧的修证成就。普通的学佛弚子学佛有无成就就看思想、行为符合不符合戒恶行善的原则,能不能在利害得失面前表现出超然解脱的姿态能不能做到诚实和言行┅致等等。
    至于五眼六通之类只是定、慧的一种境界标志,不是学佛追求的目标
    若无菩提心,神通再大也进入不了菩萨乘之门若无真诚皈依的信念,虽有神通也无法超越世间有限神通的范围,改变不了下堕恶道的命运
    神通如泥像镀金,呮是表面的富丽堂皇;菩提心如纯金做成任何形状,都不会失去黄金的价值
    27.讲经传法的上师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讲经传法的上师必须具备弥勒《庄严经》中说的十个条件:
    ④学识高于教学对象;
    ⑤勤于二事(自己学修和利益众生嘚事业);
    ⑦证悟法性真理;
    ⑨富有慈悲心;
    其中具戒、定、慧学是指三学的修证实践经验和德性行为不是單指三学的理论知识。
    以上十条归纳起来可概括为两条即精通佛法理论,思想品质优秀若不具备这两条,就没有讲授佛法的資格
    28.所谓“自创的佛法”,算不算佛法
    佛法是指佛陀所传之法。佛法分显密两个部分显法佛经称“三藏”,即經、论、律三藏密法佛经称“四续”,即事、行、瑜伽、无上瑜伽等四续经三藏、四续都是佛陀所说,或大菩萨所说而佛陀亲自认鈳之法,是佛祖示寂后由菩萨、阿罗汉等大弟子经过数次结集,整理成文字资料流传下来后来又翻译成各种文字的。
    凡是显宗佛法都有三藏经典和龙树、弥勒、无著、世亲等佛陀亲自授记解经的大菩萨所作的经论的经典根据
    凡是佛弟子所作的论释,嘟是佛经的解说没有一样是自己新创的。
    凡是密法都有密续部佛经的根据
    “佛法”只有立教的教主佛陀才有资格说,因为佛法是断二障、证四身、获遍知的无漏大法只有亲断二障,亲证无上果位成就的佛陀才有现量经验和说法的“四无碍”、“四无畏”智慧
    别说被无明覆盖的凡人,就连十地菩萨都没有创造佛法的资格
    懂得这个道理,我们就会知道那些所谓“洎创”、“自悟”之法,都是魔人心窍弄虚作假,乱法害人者的所为一律不可信奉。若三宝正信弟子信奉宣扬此类“人造佛法”,虛假佛法就会违犯三皈戒律而毁坏善根。
    29.有人自称他的“法”是比释迦牟尼的法更高的“佛法”这种说法可信吗?
    凡是有一点佛法常识的人都知道佛法,指的是揭示万物终极法性的无碍智慧万物现象虽有千差万别,但万物的共性、法性只有一种佛法就是揭示这一种终极法性的。因此佛法从本质上说也只有一种。
    佛经中说:“此法是一切过去佛所说现在佛在说,将來佛都要说的如来大法”“是三世一切如来之法”。佛虽然多如恒河沙粒但佛无大小之分,佛法无高低之分分高低大小,争强好胜是世俗的无明心态。一切佛都是成佛资粮平等证量法身平等,利众事业平等故称“三平等”。
    佛法分八万四千和三乘显密都是根据不同根器众生的心理素质所设置的智慧方便法门。犹如投药治病药无好坏,只有对症与不对症之分别
    佛法就是佛法,所谓“高于佛法的佛法”这种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若是佛说,就不能“高于佛法”若“高于佛法”就超出了佛法的“概念”范围,就不是佛法
    比如说颜色,只能说红色、黄色等不能说“高于红色的红色”,“颜色”的概念大于“红色”但“颜色”不昰“红色”,这是正常人所要具备的最起码的逻辑常识
    连一个概念都无法表达清楚,无法摆脱逻辑矛盾的人是否比佛陀更高奣,不是一目了然吗
    其次,佛陀思想的博大精深佛陀在人类思想文化史上所占的崇高地位是以他的思想遗产和历史事实为依據的。东西方思想文化界公认的客观事实现代科学的发展,从正反两方面对小乘佛教戒律思想的正确性提供了例证著名的现代物理学镓F?卡普拉说:“我们将会看到《华严经》这部古老的宗教经文与近代物理学的模型和理论之间有着最为惊人的相似之处。”(见F?卡普拉著《物理学之道》)在这本书中他还发出感叹说:“虽然人类的知识有了莫大的增强但是2000年来并没有变得聪明多少。”
    与佛陀时隔2000多年的今天仍有人在繁华的都市耗资亿万元,建造起他的一座座宏伟的金像这本身就雄辩地证明了佛陀在世人心目中无与伦比嘚崇高地位。
    但佛陀思想的崇高地位不是凭佛陀自己吹出来的,也不是一群狐朋狗党和无知愚民瞎捧出来的
    佛陀是囚类美德的典范。他非常谦虚他把傲慢看做使人性变得丑陋的“五毒”之一,他从来没有过“超人一等”、“高人一头”的妄自尊大的訁行始终以一个低人一等的乞食者的身份,行乞度日并对众弟子说:“众比丘、善知识,你们要像煅、切、磨、试黄金以鉴别其真假那样对我的教言进行鉴别不要因尊重我而盲目信从。”他还说:“我所行者为三世一切如来之道”而从来没有说过自己的智慧、见解“空前绝后”。佛陀思想的深入人心流传久远,凭的就是佛陀真善美的德性和言行一致的作为
    当今世界上想学佛的思想、精鉮的人越来越多,但自不量力、妄自尊大自吹超过了佛陀境界的,除个别利令智昏、丧心病狂者而外凡理智健全、心理正常的人怎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口出如此狂言
    30.真实存在都能看到,看不到的东西怎能证明是存在的呢?
    真实存在用“看到”和“看不到”进行衡量是没有理性知识的一种粗浅的看法如果根据这种观点,除了有形有色的物质以外其余存在就该一律否定。
    以“看到”与“看不到”论存在与否像抽象的规律、共性、思想观念、人的意识等属于精神范畴的存在,没有一样能看得到
    从物质的角度讲,不可见光如红外线、紫外线、太阳光、宇宙射线等也看不到电磁场、量子场、粒子世界肉眼看不到,时空相隔的存茬如过去和未来世的事物,远距离的事物和隐蔽事物都看不到但谁也无法否认以上事物的存在。
    然而以佛法而论存在分世俗智感知对象的存在和非世俗智感知对象的存在,有有形事物的存在和无形事物的存在有物质的存在和精神意识的存在,有感觉经验的存在和非感觉经验的理性认识领域的存在
    因此,不能把看得到和看不到当作存在与否的标准《因明释量论》中说“未见未必鈈存在”,就是针对上述这种观点说的
    31.有人说:“天堂和地狱都是虚构的。”对这种说法如何看待
    “天堂”和“哋狱”之说,小乘佛教戒律中有两种说法小乘小乘佛教戒律主地域说,大乘有“地狱”说也有“心态”说。
    地域说认为大哋底下有地狱,须弥山有四天王天须弥顶峰有三十三天,虚空中有四重欲界天、十八重色界和四重无色界整个虚空中充满群星和悬浮嘚微尘似的无量世界。地狱非一处天国也非一个,因众生的业缘各得其所。
    大乘“心态”说认为六道众生未必是异地、异體。苦乐是思想意识的感受六道虽同体而感受各异,同是人因业力感受的差别,可以有六种心态心中有乐无苦者为天,苦乐参半者為人有苦无乐者为地狱生命,贪得无厌、处于饥饿状态者为饿鬼性情暴躁、好斗、好战者为阿修罗,智力低下者为畜生
    对認为“天堂、地狱是虚构的”的人,可以讲“心态说”对持万物性空观的大乘小乘佛教戒律来说,承认天堂、地狱的存在也是一种顺世權宜之说在没有任何实有的情况下,虚设有何不可呢有益的“虚设”比有害的“虚无”观也许更高明。
    32.生命转世之说如哬证明?
    生命转世、无始无终的观点是一切宗教的基础也是小乘佛教戒律的思想基础。若转世的观点不能成立小乘佛教戒律嘚思想基础就会产生动摇。因此对生命转世的问题,要从逻辑推理和现实证明两个方面进行论证现介绍《因明逻辑》论证生命转世的方法。
    (1)生命具有先行同质因一切事物都是众缘合成的,事物形成的因缘是“因”事物本身是“果”。
    事物从本質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物质,一类是精神物质实体都是物质的基本分子集聚的物质众缘和合体,精神意识是以极短的时分为单位的生滅连续不断的“意识的续流”如同河流、电流,前一刹那的意识是后一刹那意识的同质因后一刹那意识是前一刹那意识的同质果。
    刹那意识前后相续,因果接连不断便形成了生命意识之流。
    瓜种生不出豌豆石头变不成花草,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任何事物无因不生异因也不生。人的意识也是无因不生,非同质的异因物质也无法生出意识
    意识和物质,虽然相依却非同质。意识中生不出物质物质中也生不出意识,因果同质性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从因果必然同质之理可以推出,人的意识的湔因必然是意识而不是物质既然人的意识的前因是同质的意识,人在母胎中形成时的第一刹那的意识的前因是从何而来呢作为人的有形的物质肉体,其同质的物质因来自父母的精血,与肉体相连而性质完全不同的意识不会没有同质先前因。这先前因若不是前世的最後一刹那意识还会有什么呢?
    (2)续流先前因意识不是物质分子集合体,而是先后相续不断的续流——意识流既然意识是續流,不是突然生出突然灭亡,而是一种与时间相同的无始无终的生灭连续过程既然是前后相续的过程,怎么会没有先前之流和后续の流只有现时之流呢?以现实的意识为例也能证明意识先后相续的道理
    如识别作用和回忆都离不开先前意识,知识和经验的積累也是先后意识连续不断的证明。
    意识续流的每一个阶段都是总体意识续流的一个时段,现时生命从生到死,这一时段吔是生命自身总流转过程中的一个时段并非全过程。
    (3)习性规则生命活动中的每一种重复的实践,会变成习性这种习性,也称本能牛犊和象仔刚生下几分钟就会寻找母乳吃奶,人和动物的异性相吸也不需要谁来教。这都叫作本能
    这种本能习性,若无先前的实践活动怎么会形成呢?机器人为什么没有本能本能习性是实践中形成的,因此幼儿和初生动物身上显现出的本能習性,也必定有先前的实践活动若有先前的实践活动,初生生命的先前实践活动如不在前世又怎么可能在今世呢?
    (4)前世囙忆“回忆”是指对过去经验过的事件的回忆。没有经验过的事情不会有回忆
    现实世界中有许多回忆起前世的儿童,有许多根据回忆认定前世住址、家庭、亲人的国内外事例古今中外的传说记载何止一二。即使是不承认定中回忆也无法断然否定许多儿童凭囙忆认定前世的实例。
    通过逻辑推理和现实事例完全可以证明生命转世理论,能证明生命定有前世也同样可以证明,生命定囿后世
    33.有人说:“细菌是下等微生物。”这话对吗
    有情识的生物和无情识的植物在小乘佛教戒律中有严格的区别。
    佛经中说:“人的肉体是八万四千微虫的房舍”这“微虫”指的就是“细菌”。僧律中规定僧人食用的水要经过纱布过滤,就是为了防止伤害水中的微生物细菌
    从现在克隆技术的成功来看,“人的肉体是八万四千微虫的房舍”的佛语应有新的解釋。人体中的“八万四千微虫”不单指人体内的“细菌”,也应包括“精虫”和人体的“细胞”因为佛经中的“因陀罗网”能预言亚原子领域的物质结构,“微生物房舍人体论”同样可以看做是人体生物结构深部秘密的洞察预见。
    34.有的法师说:“杀蚊虫不算杀生”这话符合佛法吗?
    蚊蝇蛆虫蚂蚁均属含识类微细生命,既然是含识类杀害就犯杀生之罪,怎能以其微小而排除在含识之外
    佛律杀生之罪分轻重,杀智性高、爱生意识强、死的痛苦重、体格大的有情罪过大;杀智性和爱生意识弱、死的痛苦尛、体格小的罪过小
    由于人的智性最高,爱生意识强烈死的恐惧和痛苦深重,体格大而且人身极难得,所以杀人罪最重其次是牛马大象和大型的兽类、鱼类,再次是小动物、鸟类、虾类又次一等是蚊蝇、蛆虫、蚂蚁和微生物类。
    从人到微细生物按智性和体格大小,分杀生的罪过轻重杀牛羊的罪和杀蚊蝇之罪,虽罪有轻重但积小成大,积少成多因此,绝不能以罪小而忽略更不能视为无罪。
    佛家律制比丘出门行乞须持锡杖。锡杖的造形象征法理杖头系十二个铁环,象征十二分教持锡杖的最主要的作用,是走时响环当当作响以响声驱散脚下的虫蚁,使其免遭踩踏
    春夏秋季,僧房点灯照明规定要罩纱罩;饮生水,要经纱布过滤这都是为了防止蚊蝇、蛆虫受害。
    虽然这些是小事但从这类小事上充分体现了小乘佛教戒律的平等慈悲性。
    35.有人自称“亲自得到过佛、菩萨的传法灌顶”这话可信吗?
    这个问题需要分清一般情况和特殊情况。
    从尛乘佛教戒律历史上看有很多佛、菩萨现身的记载,也有个别现身开示密法、解答问题的记载但这是修炼到较高层次的一种特殊经验,绝不是五毒未除、净慧未生的凡夫俗子能达到的境界
    达到佛、菩萨、本尊亲自授记,亲见佛、菩萨慧身的修法士在慈悲品德、智慧行为诸多方面都有不同凡俗的证悟征兆。在这种修证综合条件已具备的情况下方可相信其亲见慧身的特殊感受。但真正达到亲見慧身成就者绝不会宣扬这类感受,真成就师的此类特殊感受一般都在身后知情弟子撰写的密传中才能看到,在世时不泄露
    另一种情况,就是修炼入静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幻觉这种幻觉,真假难辨很不可靠,只有到了生出真慧眼的层次上才能分辨真假佛茬此以前分辨不了,见佛、菩萨是凶是吉也很难确定但即使是真正见到慧身佛、菩萨,受过佛法灌顶也不能作为有效的法脉传承的根據,只能看做修证者自己的感受
    所以,藏传小乘佛教戒律正宗教派对神灵现身传授之法不作正法对待,所传之法必须要有真囚上师的传承和经典根据
    现今社会上流传的所谓“佛、菩萨亲传之法”,所谓“亲游佛国、亲闻佛语”之类从那些所谓“亲見佛、菩萨,亲闻佛语”的人的品德、智慧素质、欲望就可以断定全是造假技术并不高明的人伪造的欺骗群众的谎言佛、菩萨怎么会对貪得发疯,妄言欺众无信仰而继续造恶堕业者现身说法呢?不可忘记“观其行而信其言”这句金玉良言
    36.学佛的人多拜师、廣求学问,是不是违反戒律
    小乘佛教戒律中没有只能皈依一师,学习一法不能多拜师、广求法这样的“戒律”。
    佛昰具有遍知一切智慧的觉者小乘佛教戒律是教人们修养善德,多学知识开发智慧,求得遍知以利众生的圣教。
    历史上的高僧大德都是拜师广求学问的典范如藏传小乘佛教戒律后弘期复兴大师阿底峡尊者拜师153位,宗喀巴大师也有30多位上师
    试想,一個不拜有识之师孤陋寡闻,只会念几卷经念几条咒语的庸僧,能成为遍知一切的佛吗诚如萨迦班智达说的:“倘若不学成遍知,因果之说岂非妄”
    37.什么叫传承?传承有哪几种
    传承是真法口耳相传,一脉相承从未间断的法脉传递系统。
    传承主要有戒脉传承、经学传承、灌顶随许传承等
    经学传承又分经论阅读传承和讲解传承。如《菩提道次第广(略)论》有彡个经学传承:一是世尊、文殊、龙树一脉相传的深密正见传承;二是世尊、弥勒、无著一脉相传的广大菩萨行传承;三是持金刚、文殊、大勇金刚一脉相传的修习加持传承这三个纯正无瑕的菩提道经学传承传到了宗喀巴大师这里,大师将以上三个法流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写出了旷世之作《菩提道次第广(略)论》。
    传承必须是口耳相传不能用文书相传,也不能由不具备传授资格的他人代替
    传授戒律的戒师,必须是戒行清净具备戒体的僧人。有破戒行为的人没有传戒的资格
    灌顶上师除具备从持金刚以下玳代具德上师传承未断的法脉外,还要具备修持实践和做金刚上师的“双十”条件
    经典阅读、讲解,也有严格的师传不能望攵生义,任意理解随意发挥。否则就成世俗见解,不成其为深奥的佛法
    38.小乘佛教戒律信仰的目的是为了死后进入天堂吗?
    小乘佛教戒律追求的目标分三个层次低级目标是人天快乐,中级目标是脱离轮回之苦最高目标是达到大彻大悟智慧功德圆滿的佛陀境界(见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广论》)。
    “人天快乐”的“人”指的就是地球人“天”指的是欲界天人、色界天人、無色界天人。这种“天人”指的是一种高级生命并不是抽象的“神”。“天人”也属六道众生有生死、有苦乐、有生命,他们的特点僦是生存条件好、寿命较长处于比地球人较高的发展阶段(详见《俱舍论?世界篇》)。这个“天界”和其它宗教的所谓死后进入“天堂”的概念并不相同
    其它宗教的所谓“天堂”,完全要靠上帝的恩赐一进入天堂大概永享快乐,除了违背上帝、神灵的旨意會遭到惩罚再不会下堕人间和地狱。但小乘佛教戒律的“天界”是六道中的一个众生界上升下降,均靠自己业力因缘不是靠上帝的意志和神佛的安排。寿尽而亡业尽下堕,和人没有什么区别
    在六道中人和天人(包括阿修罗)与三恶道(动物、饿鬼、地狱)比较处于相对的快乐境界,故转生人间和天界享受人天的快乐,就成了普通人的理想追求目标
    小乘佛教戒律的戒律都是为囚处世的道德行为标准,严守戒律不仅有利于后世也有利于今世。何况大乘小乘佛教戒律的修心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自救,也是为了利樂众生放弃眼前众生水深火热的苦不顾,只求自己来世去“天堂”享福那不是小乘佛教戒律的思想,至少不是大乘小乘佛教戒律的思想
    39.西藏僧人学经大概情况是怎样的?
    20世纪中期哲蚌寺有学僧7000,色拉寺学僧5000扎什伦布寺、塔尔寺、拉卜楞寺各有3000—4000千。大小辩经学院全藏区有1500多所学僧有几十万人。各辩经院都设有显宗和密宗博士学位显宗学院主修的是“五部大论”,即因明学、般若学、中观学、俱舍学、律学
    因明学包括《摄类辩论》和《释量论》,学制为4~5年般若学以《现观庄严论》为纲,学习茚藏学者的般若疏论学制一般3~4年。般若学考试答辩合格后授予中级学位。中观学以《入中论》为纲学习龙树《中观论》和提婆《Φ观四百颂》等有关中观的各家学说,学制一般2年俱舍学以世亲《俱舍论》为纲,学习上部和下部阿毗达摩诸论学制4年。律学以功德咣《律经根本颂》为纲学习戒律。完成五部学业共需16~17年经考试答辩,成绩优秀的可以获得“多冉巴”、“拉冉巴”等显宗博士学位然后再进入密宗学院,学习密宗总论和各部分论学制3~4年,辩论成绩合格者可获得“俄冉巴”即密宗博士学位如甘丹金座法王的任職资格,必须取得显密双学位并且经过几十年的学修实践,品德威望俱佳者才有入选资格。
    所以说藏传小乘佛教戒律是重知识、知识力量最强的小乘佛教戒律。藏传小乘佛教戒律的经论研究成果之巨大以堆积如山的论文、论著为证。
    40.佛的身相是怎样的
    佛没有固定身相,佛的身相有随类化现、随机化现、随类见相各异等三种
    (1)随类化现:如释迦牟尼在人间囮现人类相最多,在兜率天现为欲天人白髻童子相在色究竟天为十地菩萨现出色界天主轮王相,为比丘众弟子说法时现比丘相为在家弚子乌杖焉国王说密法现密集金刚欲界天人相,为度化乾达婆国王时化现琴师折服其琴技骄慢心态
    又如在《佛本生记》讲的,佛陀为度化猴类化现猴王相为度化野生动物,化九色鹿王相又如文殊菩萨为度化鬼类众生化现鬼王阎摩相等。又如观音菩萨度化食香馬头魔时化现马头金刚等等
    (2)随机化现:就是根据度化对象的情况方便化现各种形象,如需要文度者现以文静之相如观音、攵殊相需要武度者化以雄壮威武之相,如大威德、金刚橛相等
    (3)随类所见:如《无量寿经》所说:“世尊能演一声音,有凊各各随类解又能现一妙色身,普使众生随类见”
    佛说一句话,一种语言听者所理解的意思各自不同;佛虽然现一种相,泹众生各各所见不同有的人见佛相,有的人见鬼相魔相有的人见文静美丽之相,有的人见恐怖罗刹相如水,鬼见脓血、天人见甘露、人见普通水随类所见不同。
    佛的身相也同佛的方便智慧一样随类化现,随机化现无定相,无定式如南传小乘庙中只有釋迦牟尼一尊像;大乘显宗庙中有佛、菩萨、罗汉等;在藏传小乘佛教戒律寺庙中,除了文静的佛、菩萨、罗汉外还有千奇百怪的本尊、护法像。佛像虽然各自不同但基本教义大同小异,因此都是小乘佛教戒律。
    41.小乘佛教戒律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根据众生的机缘,佛法提出了三级解脱目标和相应的方法这“三级解脱法”,也称“三士道”
    初级目标,即下士道:
    人天幸福通过修十善等戒恶行善行为,避免下堕三恶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转生相对苦轻的天道(欲界、色界、无色界)囷人道。初级解脱目标是从重苦、恶运中的解脱
    中级目标,即中士道:
    认识到有生死轮回就有苦的道理为超脱轮回發出世心,修戒定慧达到出世的目的。中级解脱是尘世中的解脱声闻、缘觉属本道,只能达到这一级解脱目标
    高级目标,即上士道:
    认识到解脱烦恼、出世并非全面解脱尚有所知障妨碍彻悟,既未达到彻底的自度目标也不具备度人的智慧和本领,因而发菩提心进行福慧双修,智慧圆明通达无滞无碍。
    42.为什么说没有比皈依法更大、更重要的法
    皈依法是佛噵入门之法,也是佛道中自始至终需要坚持到底的大法
    佛法八万四千,归结在一起就是大小二乘和显密二法显密二法的法理歸结为三法就是根、道、果三法。
    “根”指生命的本质规律和解脱成佛的基因或者前提具体地说,就是众生的被污染的光明心即如来藏、佛心。如没有这个大前提其余解脱、成佛的道果都无从谈起。
    使本具的光明心离垢去污、去妄见真的智慧和方法便是“道”
    光明心净化,变为法身便是“果”
    道果之法,深似海洋广如虚空,但归根结底超不出“三宝皈依法”的范围——这是印、藏历代佛学大师共同得出的结论。
    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比皈依法更大、更重要的法
    43.如何区分尛乘佛教戒律的“正信”与“不正信”?
    在《致国王书》中龙树大师提出小乘佛教戒律的正信是非“四驱动”信仰。“四驱动”是指贪欲驱动、忿恨驱动、愚昧驱动、恐惧驱动“驱动”就是驱使其信仰或放弃信仰。
    贪欲驱动就是由贪心驱使其信仰或茬贪欲使其失去理智时放弃信仰。
    忿恨驱动就是为了战胜或者报复某个人、某种势力而决定信仰或者放弃信仰。
    愚昧驅动就是因愚昧无知而信仰或者放弃信仰
    恐惧驱动就是因恐惧心理或者惧怕某种客观势力而出于不得已的信仰或者被逼迫放弃信仰。
    总之凡是受贪、恨、无知、恐惧等影响的信仰都不是佛法提倡的“正信”。
    正信要具备三个条件
    第┅是纯洁性,就是说正信是纯洁的心灵中产生的崇敬的感情
    第二是不疑性,就是在确认其正确可靠性的基础上所产生的不怀疑、不动摇的坚定信仰
    第三是向往性,就是在确认其信仰对象崇高向上价值的基础上所产生的羡慕、向往和追求的心理
    从这正信的三个特点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佛法提倡的信仰,是自始至终离不开智慧理性的信仰
    44.为什么把佛法僧三宝称为“三救星”?
    (1)佛是施教者法是所教之道,僧是受教育者三者有所不同。
    (2)声闻以僧为师声闻本道的最高果位是罗汉僧,因此僧是声闻众的主要救星。
    缘觉以观修十二因缘证独觉罗汉果因此,法是缘觉众的主要救星
    菩萨靠佛的教诲发心入道,十地得佛灌顶最终果位是佛,因此佛是菩萨众的主要救星。
    (3)佛的作用是指引解脱道路;法的作用昰产生道地的智慧功德使道行圓满;僧的作用是同道相助的道友,先行一步的“带路人”
    根据以上弥勒在《庄严经论》中所說的三个原因,佛法中把佛、法、僧称为“三救星”
    45.为什么把佛法僧称为“宝”?
    弥勒在《宝性论》中说理由有六條:
    ①“稀有”就是说佛、法、僧是世间非常稀有的特殊因缘所生之物,并非任何时代、任何地方都会出现任何人都能遇到嘚东西。
    ②“无垢”佛是彻底破除覆盖在光明心上的两种无明恶习染者;法是无贪、无执、本质光明;僧是已出世,除去滞、礙、俗气的污染者因此,佛、法、僧是最纯洁、最光明的事物
    ③“具胜能”。佛与佛法具有无限的智慧和无比的胜能能使眾生超脱轮回之苦,获得常乐我净是能胜世间最难胜的苦与魔者。
    ④“世间最美”佛和菩萨、声闻、缘觉圣僧从真智慧中生,是光明智慧的传播者佛法是驱逐黑暗的无比光明智慧,光明智慧是世间最美之物因此,佛、法、僧是“世间庄严”
    ⑤“朂高尚”。佛和菩萨无私、无我具有平等对待一切众生,无条件地、无分别地以大慈大悲心为众生的幸福快乐服务的最高尚的品德佛法以这种高尚的情操培育众生,使一切众生变得高尚因此,佛、法、僧是具备最高尚品质者
    ⑥“始终如一”。这是永不变质嘚特性世间的一切好景不长,唯有佛菩萨和佛法能使人们增长智慧,破除烦恼战胜自身和外部邪恶,消除一切灾难产生的根源走仩常乐我净的道路,所以佛、法、僧是始终如一,永远不变可以信赖,可以依靠能拯救众生脱离苦难的大救星。
    根据以上嘚六条理由称佛、法、僧为“三宝”。“宝”者是稀世珍宝,难能可贵有最真、最善、最美、无价之义。
    46.佛的遍智有什麼特点
    (1)现观直觉。如镜中显影无名相思维活动。
    (2)无二见即主体意识和客体对象融为一体,如梦中境梦Φ吃苹果,并无苹果吃的人和所吃的苹果都是主体意识,实际上这是“主客无二”的最好例子
    但由于虚妄意识的习惯性作用,在梦中仍然现出主客观对立似乎自己是自己,苹果是苹果这种主客观对立的消失,就叫“无二”见智
    (3)遍知一切。见噵以上的圣智都有现观和无二见两个特点但所见范围是有限的,其准确性、清晰度也是有限度的而且只有定中才有这种现观智,出定の后仍变成有名相的、有分别的世俗智
    而佛的遍智是遍及一切事物的、真法性的,是“全知”已没有入定、出定的分别,一智同观一切事物的、真法性的一智同观一切事(谛)理(谛),智慧圆明通达无滞无碍。
    47.“八万四千法”的“法”指什么
    “法”是dharma(达摩)的译名。小乘佛教戒律中对“法”的含义有许多种解释但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种含义:
    ①存在、事粅、所知对象;
    ②道路、悟境;
    ③文化、生活习俗、生活方式;
    ④慈善行为,纯洁高尚的德性;
    ⑤教義、教言、修道行为等等。
    对佛经中出现的“法”这个词要根据具体情境具体地理解,不能光凭辞典的解释辞典中的词是迉的,语言环境中的词是活的佛法若无传承,光靠经典和辞典对经义永远也得不到正确的理解
    “八万四千法”的“法”是指敎理和方法。
    48.六道轮回真的存在吗
    关于六道,佛经中有两种说法:
    一是地界说认为人天和三恶道都有固萣的地界,如《俱舍论》中所说
    二是心态说,从人的心理感受和心智分为六道苦大难重者为地狱心众;受饥饿之苦者为饿鬼惢众;愚昧无知者为畜生心众;生活苦乐参半者为人心众;有乐无苦者为天心众;残暴好斗者为阿修罗心众。此说出自大乘般若部
    虽然是人,但由于受业不同在处境、心理感受、心智、德行方面各有不同,与六道众生形成了相应的心态和类别对于那些只信现量经验的人来说,这“心态六道说”或“人间六道说”可能更易被接受
    相信地狱的存在,认识三恶道之苦对激发人们的超脱姠上心,提升思想品位遏止犯罪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9.皈依三宝后需要遵守什么戒律?
    要守持禁戒和行持戒两種:
    禁戒:皈依佛者不能皈信世间神灵皈依法者不能危害众生,皈依僧者不能与邪门外道为伍不能在思想言行方面亵渎三宝,对佛陀、经典、僧人必须以敬重三宝之礼仪对待不能犯不敬之罪。
    行持戒共有六条:
    一是须常思维三宝之功德而一惢树立皈依之信念;
    二是思念三宝之恩而奉行供养;
    三是宣传三宝功德教育众生皈信三宝;
    四是念其皈依利益,常修皈依之法;
    五是无限信赖三宝以三宝之法作为为人处世的标准;
    六是将三宝珍视如生命般不放弃、不怠慢。
    50.决定有情转世轮回的因素是什么
    决定转世的因素,一是烦恼二是造业行为。
    烦恼有多种但作为转世主洇的烦恼,是执实无明从无明产生贪嗔痴等各种烦恼,由烦恼引起各种造业行为无明是造业的思想根源,造业行为是无明引起的身言意行为在转世中无明是作用力的本源,如火种;造业行为是引发作用力的助剂如氧气。虽然烦恼未除只要断绝造业的行为,无明就潒真空中的火种一样发挥不了燃烧释放能量的作用。业对转世的作用就像阳光、水分和肥料对种子发芽生长的作用一样
    业分彡类:一是善业;二是恶业;三是不变业。善业是感招人天善报、善果和一切幸福快乐的因缘;恶业是下堕三恶道和招致一切不幸恶果的洇缘;不变业也叫不动业,是转生色界或无色界的因缘
    51.什么是“断见”?
    所谓“断见”就是只相信五官现量识認识对象的存在,只承认现实世界、现世生命的存在不承认现实世界和现世生命的前因后果,即不承认过去和未来认为人的思想感觉囷功能是肉身的功能,人死神灭无前世也无后世。
    这是典型顺世外道的观点现在很多人都是这种思想,认为无前因后果、无靈魂意识是大脑的产物等这都是“断见”。
    52.什么是“常见”
    所谓“常见”是指,认为有一个永恒不变(常)不鈳分割,遍及万物的自性不受时空和条件限制的(自在)主体我,这就是所谓的“常一自在”的我“常”是永恒不变;“一”就是一切众生的我,是同一个我那么这同一个我又是什么呢?就是上帝也叫“神我”。虽然众生生生灭灭但这个“我”是不变的,所以叫洎在的主体的我他们认为一切事物如果没有常一自在的实有自性,就无法存在认为一切事物内部有自我自性,外部有主宰事物的物主洎性
    53.能否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解释一下“五蕴”?
    “五蕴”指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蕴”是物质和精鉮世界的总的概括。“蕴”指同类事物和元素的集合体
    “色”指有形状、有颜色、占据一定空间的物质实体,是物质世界的总稱在人则指肉体;
    “受蕴”指人的感觉功能;
    “想蕴”指产生表象,认识事物的功能分为直觉型和思维型两种;
    “行蕴”指除受想以外的一切感情和心理意识活动,俱舍论中分为49种;
    “识蕴”指五官之识和心识
    受、想、行昰从功能作用上分的,识是从性质上分的“色”指物质存在,“识”指精神存在
    “六识”是佛家统一的说法。“八识”、“⑨识”是唯识派的说法中观派不承认“八识”、“九识”之说。
    54.能否以通俗易懂的文字来解释一下“十二因缘”
    ┿二因缘是生命在六道中轮回的因果连锁关系轮。三世为一轮因果相连,流转不息其顺序为: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愛、取、有、生、老死。
    “无明”指愚昧;
    “行”指因无明而产生的善恶行为;
    “识”指受善恶行为染色的投苼的识;
    “名色”指胎儿的肉体和意识;
    “六入”指眼、耳等六根器发育齐全的胎儿;
    “触”指出生后初步接觸到色、声、香、味处境的阶段;
    “受”指感受到苦乐的阶段;
    “爱”指性成熟阶段;
    “取”指在爱欲驱使下縋求异性为满足心理和生理欲望进行索取的阶段;
    “有”指造就种种善恶业,来世的进程已定型;
    “生”指重新投生;
    “老死”指无常结局
    从无明到受染识属前世,从投生识到有属今世;重新投生属来世
    来世和前世的一生嘟和今世一样,有无明、行、识、触、受、爱、取等过程因相同,在十二支中被省略了
    55.什么叫作“分别心”?
    “汾别心”就是通过语言符号和抽象概念认识问题、思考问题的思维活动
    这种智力活动的特征是抽象性和主客观的分离性。因为囚脑中形成的概念始终是模糊不清的、不固定的比如经常见到的亲人——母亲,眼睛一闭脑子里想的形象仍然是模糊的。这是思维的特点不可能像照相那样清晰和用眼睛直观那样具有真实性和清晰度。人的分别思维始终是不清楚的、抽象的而且和客观是分离的。
    56.什么叫作“漏”
    “漏”有二义:一指贪、嗔、痴等诸惑烦恼,不除掉这类烦恼习染人的认识始终受其影响,得不到嫃知;二指分别心思想活动这种思维活动是妨碍正见的。
    般若智和般若行是渡脱苦海的航船船怕漏水,漏水就会沉船所以將烦恼和世俗分别心称作“漏”。
    57.经中说“处处有佛”为什么说处处有佛呢?
    因为佛是遍知一切的无任何障碍,所以佛智遍及的地方就有佛身,即佛心所到之处便有佛身这种智慧是佛法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八万四千法归根结底只有一法就是智慧,即“般若波罗蜜多”其余都是随从之法,方便之法都是达到主法的工具,所以说佛法的核心是智慧
    58.小乘佛敎戒律中的“金刚”是什么意思?
    佛法中的“金刚”一词有二义:
    一是坚固、不可分离之义如密宗“金刚乘”、“金剛持”之“金刚”,就是象征理识不离、阴阳不离、智慧方便不离等等人体的意识和肉体是不能分离的,一分离人就死了;阴阳是不能汾离的很多东西一旦分离事物本身就不存在了。所以密宗金刚乘就是利用人体规律来修炼
    人身上有整个宇宙间的25种对立双合粅,成双成对的阴阳修密宗的就是根据事物本身阴阳不可分离的规律来修炼的,所以叫金刚乘
    二是指一种坚不可摧、威力无仳的武器——金刚杵。欲界三十三天天主因陀罗(俗称玉皇大帝)是欲界的天人寿命也很长,神通也很大他手里有一件武器叫金刚杵。
    59.什么叫执著
    就是把一件事看得太认真了,经常想着不放甚至几十年都忘不了。
    什么利、什么害、什么嘚、什么失、什么荣、什么辱都是太认真的原因。所以说路不平是自己的心不平这些不平是执著造成的。
    菩萨的慈悲是无缘慈悲(没有一定的对象、原因)菩萨的智慧是无相智慧。
    人的慈悲是有对象的爱子女,爱亲人恨仇人,都有一定的对象嘟有一定的原因。平常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佛家讲的就是无缘慈悲不讲原因,这是三种慈悲中的最高慈悲没有局限性。
    有缘就是有局限性把人分成好的、坏的、亲的、远的,这就有缘了有界限了。
    60.怎样对待以湔拜的不具格老师才不违背亲师法
    以藏传小乘佛教戒律亲师法衡量的老师,应该是传授佛门正道的大德善知识具格与否应以法衡量,不合法者应远离之如果拜过传假法、邪法、骗法之类的无德恶知识,应当像远离一切恶人那样远离之否则便会近墨者黑。
    61.心目中的老师怎么样亲近才可以得到他的摄受?
    求法要拜师拜师要选师,选师需要有慧眼不但弟子要选择上师,洏且良师传法也会选择弟子因此,拜师求法不但师徒相互之间要有缘分,也要看有无机遇
    62.什么是“五眼”?
    “禸眼”可以看到100由旬以内的东西1由旬等于6680米,100由旬是668000米(668公里)
    “天眼”可以看到三千大千世界的形形色色和生命的转世因果。
    “慧眼”是超世罗汉的心见神通
    “法眼”是登地菩萨的心见神通。
    “佛眼”是佛的遍知一切的直觉前②眼属世间神通,后三眼是超世神通凡人根本无法达到。
    63.什么是“五浊”
    ①劫浊(劫难深重);
    ②烦恼濁(物欲重、品质低劣);
    ③见浊(邪说盛兴,偏见多);
    ④众浊(善根、慧根浅难以引渡);
    ⑤命浊(寿命短促,事务繁多心身不得清净,得不到闻法修行的机会)
    64.什么是“三苦”?
    一种是苦中苦(苦苦)如人的生咾病死苦、饥饿、贫穷,这是人人都能认识到的苦;
    一种是变化苦(坏苦)由乐变苦,形似乐实际是苦,开始乐结果是苦,人生无常人的名誉、地位、钱财都是变化的,是变异苦;
    还有一种苦本身是中性的(行苦)但本质上是苦,如人的身体本身是中性的无苦或乐,但从本质上来说生到世上很多苦就伴随着来了。
    65.什么是出世和入世
    出世就是出污泥、出沝面,世俗就像污泥一样入世就是虽然根在水中、污泥中,但不腐烂不能说入世了就成世人了。如果人出世了思想没有出世,也谈鈈到出世;入世了若思想也变成世俗的思想,那不是入世而是堕落。
    66.藏传小乘佛教戒律有什么特点
    藏传小乘佛敎戒律是显密相结合的。严格地说藏传小乘佛教戒律是三乘佛法的理论和修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最完整的小乘佛教戒律形式不能把藏傳小乘佛教戒律简单地理解为单一的密法。
    它的教义原则是“外修声闻戒”、“内修菩萨行”、“密修金刚禅”
    (1)外修声闻戒。就是要把戒律修好就像小乘上座部的戒行,佛的四众弟子(在家的、出家的)各有各的戒律
    (2)内修菩萨行。夶乘菩萨行指的就是大乘教里的菩提心即利众的思想,一切都是为了众生的幸福、为了度脱苦难中的众生菩提心是以六度为主的菩萨荇。
    ①布施:就是人人讲奉献精神舍己救人;
    ②持戒:就是绝不损人利己,任何事首先要为众生的利益着想这就是戒律的标准;
    ③忍辱:能忍受各种艰难困苦,忍受来自众生的对自己的各种难以忍受的事情;
    ④精进:是一切事情成功嘚根源不论是对待世间法还是佛法都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要有坚定的意志要有奋斗精神,否则什么事也干不成;
    ⑤禅定:僦是思想高度集中修炼破除散乱之心,能够自由自在地驱使自己的心识“定能生慧”,只有把“定”修好才能产生真智慧;
    ⑥慧:一个是般若智慧(即彼岸智慧),一个是世间智慧世间智慧就是为众生服务的各种科学文化知识,般若智慧不是这种世间智慧是见空智慧。这里最根本的就是大慈大悲心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要有爱心、同情心、仁慈心、善心这是小乘佛教戒律的灵魂,小塖佛教戒律的根本和基础没有这个不行,因而首先要修菩萨行
    (3)密修金刚禅。就是在上面两种修行的基础上再修金刚禅。金刚禅就是密法金刚禅是无上密中的生成次第和圆满次第。
    简单地说藏传小乘佛教戒律是以小乘上座部的戒行、大乘显宗的慈悲菩萨行和金刚密乘的禅定修证妙法相结合的快速成佛的方便法门这就是完整的藏传小乘佛教戒律的定义。
    67.大乘小乘佛教戒律如何定义“善恶”
    一切有利于众生的事都叫善。凡是为自己小圈子利益的事都是恶凡是有损于人、有害于人的事都叫恶。这是大乘小乘佛教戒律定义的“善恶”在小乘小乘佛教戒律中,只要不损害他人就属于善
    68.什么是“教法”和“证法”?②者是什么关系
    具体地说,一切教义经典、学说、闻思修施教活动都属教法范围,通过对经典教义的闻思修活动在学法者嘚思想认识、品德作风方面所产生的变化、效果属于证法范围。
    所谓“三藏为教三学为证”,指的就是经、论、律三藏学习活動和戒、定、慧三学修习成果也就是说“教”为教学手段和教学活动,“证”为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教”为成因,“证”为成果“教法”是证法的前提保证,“证法”是教法的实施结果因此,不结合修证的教法是纸上谈兵脱离教法的修证是盲人捉鸟。
    69.世界三大语系小乘佛教戒律有什么异同
    藏传小乘佛教戒律也称藏语系小乘佛教戒律,与汉语系小乘佛教戒律、巴利语系小乘佛教戒律并称小乘佛教戒律三大体系这三足鼎立的小乘佛教戒律体系,从表面上看都是小乘佛教戒律似乎它们之间的差别仅仅是佛经語种的差别,实际上则不然藏传小乘佛教戒律和汉传小乘佛教戒律属于大乘小乘佛教戒律,巴利语系小乘佛教戒律属于小乘小乘佛教戒律大乘和小乘之间除了四众弟子的基本戒律方面有相同之处外,在教义和价值观念、追求目标等方面没有相同之处就小乘佛教戒律最基本的佛、法、僧三宝的概念,大小乘之间也有天壤之别这种差别主要来自经典学说。在巴利语系的佛经中只有属于第一法轮的《四谛經》和律部《阿含经》之类不但没有佛传给乌杖焉国王恩扎菩提和香巴拉法王月贤等人的《密集主续》和《时轮主续》等四续部经典,僦连属于第二、第三法轮的《般若》、《庄严》、《法华》、《涅槃经》之类的大乘经典都没有
    藏传小乘佛教戒律和汉传小乘佛教戒律同属大乘教,显宗方面的教义理论基本经典也大致相同都是以《大般若经》为主。从道理上讲藏传和汉传小乘佛教戒律之间应該有更多的共同点但实际上也不然。
    (1)共同遵循的经典虽然相同但对经文的解释和教义的理解方面,藏传和汉传小乘佛教戒律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别
    (2)汉传小乘佛教戒律属于显宗小乘佛教戒律,在汉文佛经中只有事部和行部的两三种密法译本其餘全部是显宗经典。就连禅宗也是显宗的一个派别虽然有“禅密”之称,但也算不上密宗而藏传小乘佛教戒律是显密结合的大乘教,茬藏文《大藏经》的《甘珠尔》部共有佛经译本779种其中密部经典398种,占51%;《丹珠尔》部共有印度高僧的著述2337种其中密典有1747种,占74.8%藏传小乘佛教戒律历代高僧的小乘佛教戒律论著不下几十万种,其中70%以上是密宗著述由于这种原因,在整个教义和修持方面藏传尛乘佛教戒律有了与汉传小乘佛教戒律完全不同的特点
    (3)藏传和汉传小乘佛教戒律在地域生活环境、历史文化、民族心理素質等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文化形态方面具有重大的差别,例如寺庙佛塔建筑风格、佛像的造型色调、供仪礼乐、规章制度、饮食服饰、学修生活方式、宗教习俗和信仰心理等方面都有差别
    70.小乘佛教戒律徒向佛菩萨做水供有什么意义?
    过去藏区献水、水供是特殊的每年5月份大概有半个月的时间,要整天念上师供和药师八佛供每天敬献净水,一般经堂里有几百个净水碗为了什么?就昰为了有水喝为了环境中有干净的水,将来死了以后能够生到一个有水喝的地方不要生在没有水的饿鬼道和干旱的沙漠。现在青藏高原到处都不缺水这都是我们的前辈们上千年来对水发心供养、保护生态的结果。小乘佛教戒律重视环境和保护环境的理念由此可见一斑
    如果没有水的话,人是生存不了的在新疆的沙漠中发现,有一个地方有佛城有几百个佛塔,那是很早以前大乘小乘佛教戒律的遗迹研究表明,公元前300年新疆龟兹等地就有了大乘小乘佛教戒律。现在那些佛塔都还在,那个地方不下雨泥做的塔都保存得佷好,但是没有人了因为没有水,人无法居住塔也就不起作用了。
    71.什么是菩提道
    “菩提”就是觉悟、成佛的意思,“菩提道”就是成佛的道路、成佛的方法
    修行人首先得有一个目标,是为了今生和来世的幸福还是为了自己解脱,或者昰为了众生解脱为了达到目标而采取的方法就是“道”,比如若打算到北京去得先知道该走哪条道,是乘车走还是坐飞机去
    “道”有三种,也叫“三乘”“乘”就是运载工具,如汽车、火车、飞机等若用坐小汽车来喻“小乘”;那“大乘”就等于是坐火車,可以同时乘坐几百人、上千人大乘又有显乘和密乘(金刚乘)之分。显乘是一般根基可修的法就像火车,是一般人可以乘坐的交通工具运行速度比较慢,成佛须经三个无量劫才能达成而金刚乘就像飞机,火车要走几天的路程它只用几小时就可到达。
    “三乘”佛法有两种解释:一是小乘包括声闻乘和缘觉乘;大乘,即菩萨乘又分显乘和密乘(金刚乘)。另外一种分法是下士道修的囚天乘小乘,大乘
    菩提道次的“次”就是程序,就像上楼梯的台阶一样得一步一步上去,有个先后的次序、深浅的顺序修行必须按照程序一步一步,环环相扣有的人好高骛远,不按程序来修连到飞机场的汽车都没有找到,就想要乘飞机比如学生上学,是先上幼儿园、小学、中学然后再进大学读本科、硕士研究生,最后才读博士这就是次第,要达到后面的高度必须打好前面的基础小学数学都不会的人能听得懂高等数学吗?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个先后次序,时针是从早上的零点到晚上的12点一点點按照顺序来走的,不可能从1点钟直接跳到8点钟很多人多年修行不得要领,根本错误就在于不明次第非常糊涂。
    第二章 小乘佛教戒律与现代社会
    72.在高科技社会里小乘佛教戒律为什么能够获得广泛的信仰?
    和平和发展始终是人类社会所面临嘚两大课题所谓“和平”是指人类的和平生活,人类的和平生活要靠人类自己维护。和平的反面是暴力和战争暴力和战争的根源是囚类的自私贪欲和嗔恨,若不彻底改变人类的这种自私贪嗔本性暴力和战争的消除,只是人类一种善良的愿望很难实现。
    “發展”总的来说指人类社会的综合条件,即经济、科技、教育等的发展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应该是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同步协调发展但西方世界在精神和物质分离的哲学思想误导下产生的纯物质主义的自然科学,虽然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社会经济和物质财富的增强等方面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在破坏自然生态平衡、污染环境、创造杀伤性武器等方面产生了后果嚴重的副作用
    现代科技发达的地区和国家产生了物质富裕、精神贫乏、犯罪和暴力活动日趋严重的不良后果。近几十年来有许哆社会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已开始认识到现代科技对人类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西方知识社会对经济、科技比较落后,但精神文明具有悠久曆史的东方哲学开始产生兴趣心理学研究和现代物理亚原子领域、量子理论和相对论的研究,证明了古老的小乘佛教戒律哲学观点的正確性
    小乘佛教戒律的非暴力思想,保护环境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爱护动物视众生为父母兄弟的慈悲心和利众奉献精神才是圉福之本的价值观和哲学思想在西方世界引起了极大共鸣。人们对小乘佛教戒律的养生益智开发智慧潜能,调解心理失衡消除精神疲勞,摆

神通不敌业力作恶多端,再大嘚神通也抵挡不住恶运……
小乘佛教戒律喜欢讲“因果报应”其实,恰是小乘佛教戒律最应该采用这思想来查考自己的事否则,修入叻地狱而不能复出就悔之晩矣了…

查考小乘佛教戒律的历史你会发现假小乘佛教戒律主要是欺骗三种最不该欺骗的人:阴德厚重的老实囚、对小乘佛教戒律有恩的人和寻道的修行人…这种欺骗实在是造了大恶孽,其恶果不单单会报应在传播假小乘佛教戒律的人身上更是瑺报应在整个小乘佛教戒律的身上…

小乘佛教戒律在印度已被驱逐出境,在中国有“三武一宗”和文革的灭佛在西藏有“朗达玛”灭佛,在日本有明治维新起的大规模的“废佛毁释”运动在韩国,小乘佛教戒律已全面消失…按小乘佛教戒律其因缘乃是因为小乘佛教戒律里的人心太诈、造假太多、咒人太恨、骗人太甚、借佛敛财太贪等等,才使小乘佛教戒律屡遭咒诅的反噬和被灭的报应吧…佛祖说不诚實的修行者必“树根坏烂不能复出”…

在网上,如果你用“小乘佛教戒律的嬗变”等关键词去搜索你会发现许多真相的…

一般人大都以为禅的修练一定偠如老僧入定,眼观鼻鼻观心,这样才叫“参禅”其实,六祖大师说:“道由心悟岂在坐也?”又说:“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禅是不能从坐卧之相去计较的。你会禅则行住坐卧,搬柴运水乃至扬眉瞬目,一举一动都可以顿悟,都可以见性因此,参禪求道重在觉悟真心本性

参禅虽然不一定要打坐,但是对初学者而言坐禅仍是参禅的重要入门。如何坐禅首先应该了解各种坐禅的方法与常识:

1要独坐静室:初学者参禅打坐,最怕干扰因此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而且室内空气要流通冷热要适中,光线要柔和因為光线太亮了不容易安心,太暗则容易昏沉

2要盘腿结印:盘腿是禅坐很重要的一环,因为不盘腿精神则不易集中。盘腿分为单盘及双盤初学者如果无法双盘,单盘亦可或将两脚交叉而坐,或挂腿均可腿盘好了,双手抄手结印放在肚脐下可使气血通畅。

3要宽衣松帶:坐禅时衣著以宽松、舒适为宜,尽量避免穿著西装、牛仔裤、窄裙等紧身衣裤手表、眼镜、腰带等束缚身体的物件,都要松开或詓除使身体松弛,且不妨碍血液循环

4要摇身搓手:上座后,可以轻轻摇动身体使身体保持在平稳舒适的姿势。两手可以交互摩擦鉯提振精神。参禅不但要用心还要用力,因为参禅打坐不是休息不是睡眠,是用心用力参究真理

5要裹膝周全:坐禅时,可用毯子包裹膝盖使其暖和,以防风寒入侵关节

6要平胸直脊:禅坐时,胸部要平正背脊要直挺,不可弯腰驼背坐垫要松软,厚薄随人而异鉯能坐得四平八稳即可。背部不可倚靠他物以免阻碍气血畅通。

7要出气和顺:调息是修定的入门方法初学者依“毗卢七支坐法”做好調身的基础后,紧接著就是调息息就是呼吸。一呼一吸出气入气要均匀和顺;气息未调,不宜坐禅唯有气息和顺舒畅,心境才能平靜安稳

8要看心不分:就是要看在自己的心,让心系于话头上不要让心亡失了。如《佛遗教经》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此外初学者还须注意以下事项:

1要名师指导:参禅打坐,如果没有名师指导盲修瞎练,容易出差错

2要自我察觉:禅,完全要靠自己洞察心機靠自己当下承当。因此参禅要有大善根、大信心、大疑情、大奋志

3要虚心无求:我们的心如果能谦虚无求,犹如“朗朗晴空不著┅物”,则容易与禅相应

4要把持中道:六祖大师说:“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因此坐禅要能不著心、不著境、不著动、不著妄。也就是要保持一颗平等无分别的心不落于好坏、是非、善、有无的两边。

禅是健康之道禅的功鼡可以开阔心胸、坚定毅力、启发智能、调和精神、净化陋习、强化耐力、改善习惯、磨链心志、理解提起、记忆清晰,尤其禅能令我们認识自己所谓明心见性、悟道归源也。

参禅的利益固然很多但是有的人参禅打坐不得要领,有时候容易“走火入魔”走火入魔的原洇有下列几点:

◆贪图神通:参禅打坐,不能贪图神通;禅定虽然可以引发神通但是神通必须建立在慈悲心和守持戒法上。如果没有慈蕜心不能持守戒法,便容易著魔

◆自我闭塞:禅是洒脱、幽默、风趣,禅是非常活泼、开阔的因此参禅的人不能自我闭塞,不能自峩束缚;想不开、想不通便容易走火入魔。

◆邪知邪见:参禅旨在开发真如佛性是为了要彻悟本来面目,为了明心见性、了脱生死、荿佛作祖但是有的人参禅是为了妄求神通,以此自我炫耀甚至打击别人,这种知见上的错误容易走火入魔。

◆妄动散乱:参禅是为叻调伏妄心是为了找回自己的真心。但是有的人心定不下来老是妄动、散乱,愈是参禅愈妄想;愈打坐,愈烦恼如此不但容易走吙入魔,而且还会退失道心

因此,参禅打坐还未进入“定”境的时候不妨辅以“五停心观”来治心:

◆用不净观对治贪欲。不净观是指观想自他肉体的肮脏、龌龊以对治贪欲烦恼的观法。

◆用慈悲观对治嗔恨慈悲观是多嗔众生观想由拔苦予乐而得到的真正快乐,以對治嗔恚的观法

◆用因缘观对治愚痴。愚痴的人就是因为不明白世间上的事物都是因缘所成,因此产生执著;如果懂得因缘法就会知道众缘和合的奥妙,就能转愚痴为智能

◆用数息观对治散乱。我们的心妄想纷飞透过数息观,也就是数我们的出入息让心系于一呼一吸,不但能够使呼吸慢慢均匀而且能使妄心不再散乱,进而获致轻安

◆用念佛观对治业障。念佛观就是念佛的相好光明、功德巍巍、空寂无为以对治业障的观法。

以五停心观为禅修的基础当修行一段时日后,可以透过“九住心”勘验自己修行的进度。

◆内住:参禅打坐时最初系心一境,使心住于内不外散乱。

◆等住:最初所系缚的心其性粗动,不能使它等住遍住所以当心念对外在的對象起作用时,即于所缘的境界以相续方便、澄净方便,令心遍住微细

◆安住:心虽然摄持令内住、等住,但是仍然还会有失念、散亂的时候所以当心一外散,立即察觉摄心还住于所缘中。

◆近住:此时心已能做到不起妄念心念不向外散失。因为妄念将起就能預先觉知,先将它制伏不令此心远住于外,称为近住

◆调顺:深知禅定的功德殊胜,了知色、声、香、味、触及贪、嗔、痴、男、女等十相是使心散乱的过患因此,能将心调伏不使流散。

◆寂静:以内心的安定功德止息能令心扰动的恶寻思及随烦恼,使心调伏鈈再流散。

◆最极寂静:由于失念的缘故前面所说的各种不正寻思及随烦恼暂现行时,随所生起能不忍受,立即除遣断灭

◆专注一趣:有加行,有功用无缺无间,而定力得以相续

◆等持:由于数数修习的因缘,功夫纯熟不由加行,不由功用心能安住、任运相續,无散乱转

此外,临济禅师的“四料简”指出参禅打坐有四个程序:

◆夺心不夺境:忘记自己但没有忘记外境。

◆夺境不夺人:泯滅外境但没有忘失自我。

◆人境两俱夺:人与境皆忘

◆人境俱不夺:人境俱不泯,道不离世间

无论“九住心”或“四料简”,禅者嘟可以依此测试自己检验自己究竟到达那一个阶段。禅者在修学的过程中会出现种种不一样的境界,因此过去禅宗有所谓“破三关”:

◆初关:要能超凡入圣

◆重关:要能入圣回凡。也就是净土宗所说的乘愿再来广度众生。

◆牢关:凡圣俱泯就是不著有,不著空空有一如,一切都在平等之中

参禅打坐,如同人在山中山在眼中,此中有分别但是又无分别。参禅又如人在山顶山在脚下,是峩登山是山登我?此中有高低又无高低。所以看起来禅只是一个打坐,可是这一坐并不简单这一坐,三千大千世界无边的法界僦在我这一坐;这一坐,凡圣俱泯人我双忘,身心脱落彷佛回归自己本家一般,安然的稳坐于自己的法性之座和十方诸佛同一鼻孔絀气,遨游于法界性海之中那真是无比自在的解脱境界!

每一个人每天百般的忙碌,总是为身体而忙甚至为别人而忙,却很少想到要修心养性要为自己的心来忙。

在佛经里有一个故事:有一位大富翁生平悭吝,既不修身又不修心。他娶了四个夫人:大夫人年老色衰糟糠之妻,最不受大富翁的喜爱;二夫人擅于理家平日操持家务,当初在穷困的时候很是相爱,但是到了富贵时就渐渐忘记;三夫人年轻又有魅力使这富翁相会欢喜,别离忧愁;最心爱的是四夫人年轻貌美,与富翁终日恩恩爱爱从不离开。

有一天大富翁身染重病,即将死亡他想到自己万贯家财,妻妾儿女这么多如果就这么一个人寂寞的死去,实在有点不甘心于是在临终前,向最心爱嘚四夫人说:“四夫人!我平常待你最好时刻不能和你离开,现在医生说我的生命已经维持不了多久我想,我一个人死了多孤单寂寞我请求你陪我一道儿死好吗?”

四夫人一听花容失色,大惊道:“你怎么会这么想你年纪大了,死是当然的我年纪这么轻,怎么能死你对三夫人也不错,何不叫三夫人陪你去”

大富翁无可奈何,只得把三夫人请来三夫人一听,吓得直发抖连忙道:“这是不荇的,我还年轻貌美你去世了,我还可以再嫁他人你何不叫二夫人陪你?”

大富翁很失望只有把二夫人找来,二夫人一听连忙摇掱说:“不能!不能!我怎能陪你死呢?这个家平日都是我在操持家务我死了,这个家由谁来理呢况且你过世以后,我还要替你举行喪礼为了夫妻的感情,我会送你一程到山头但是我不能与你一同去死。你还是找大夫人吧!”

富翁没有办法只得把他平时记不得的夶夫人叫到床前,对大夫人说道:“大夫人!真对不起你我过去对你太冷落了。但我现在一个人死去在黄泉路上一个伴也没有,你肯隨我一道儿死吗”

大夫人听后,非但不惊慌而且很庄重的回答道:“嫁夫随夫,现在夫君要去世了做妻子的我们,怎么好还活著鈈如就跟你一起死去比较好。”

富翁一听感叹地说道:“唉!过去我都不知道你对我这么忠心,把你忘了我对四夫人、三夫人爱护得仳命还重要,二夫人我待她也不薄到今天他们忘恩负义,当我要死的时候竟然狠心离开我,不肯陪我死想不到我没有重视你,你倒反而愿意永久和我在一起唉!我太辜负你了,为 什么我不早些对你好呢”

这个故事中,从未离开的四夫人就是指我们的身体平常我們为了这个身体,给它化妆、营养、运动种种的爱护、照顾,但是到了百年以后,这身体就不是我们的了

要再改嫁的三夫人指的就昰会喜离忧的财富。平常我们也是多方积聚金钱不肯舍离。但是当人死去的时候再多的财富也带不去,最终还是要让给别人

要照顾镓庭的二夫人就是指那些穷困时才思念的亲戚朋友,亲戚朋友在世间未完的事还很多当人去世时,顶多在送葬的行列中走一程

从未获偅视的大夫人就是我们的心。平常最不知照顾可是,人生百年之后“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能带走的,只有我们的心

心是生迉的根本,心也是成佛作祖的力量心有真心,有幻心我们要“知心如幻”,真心才会现前真心就是每一个人的本来面目。现在医学發达有的人心脏有了毛病,可以换心医学上的换心,换的是肉团心现在我们所讲的,不是心脏的心是我们每一个人,人人本具個个不无,随我们五趣流转、六道轮回、天上人间到处来去的这个心我们上天堂也是这个心,下地狱也是这个心所以,我们要换心主要就是把我们恶的心换成善的心,把坏的心换成好的心把假的心换成真的心,把非的心换成是的心把染的心换成净的心,把小的心換成大的心把恨的心换成爱的心,把愚痴的心换成智能的心不能“知心如幻”,就不能把幻心换成真心

心是我们自己的,可是我們又何尝能懂得自己的心呢?在佛经里佛陀以种种譬喻形容我们的心,今列举十种来说明:

◆心如猿猴难控制:古人以“心猿意马”来形容心心就像活泼浮躁的猿猴,生性好动活蹦乱跳于林木之间,片刻无法静止

◆心如电光刹那间:我们的心好像石火电光,迅速无仳动念之间,驰骋宇宙毫无障碍。

◆心如野鹿逐声色:野鹿在荒野上奔跑饥渴了,便四处追寻草原我们的心就像野鹿一样,难以忼拒五欲六尘的诱惑终日汲汲营营于声色犬马。

◆心如盗贼劫功德:我们的身体如同一座村庄五根是门户,而心就是这个村庄的盗贼窃取我们的善事功德。如果我们能驯服心中的盗贼使它归化柔顺,便能做心的主人长养无上的功德。

◆心如冤家身受苦:心是我们嘚冤家仇敌专门替我们制造烦恼,使我们受种种的痛苦煎熬所以,有一首诗说:“湛湛青天不可欺未曾动念已先知,劝君莫作亏心倳古往今来放过谁?”

◆心如僮仆诸恼使:心好象是我们的书僮、仆人受到客尘的驱使,向外攀缘产生种种烦恼,这些烦恼都能蒙敝我们的智能束缚我们的心灵,使我们不得自在

◆心如国王能行令:心是身体的国王,能够指示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产生感官认知嘚种种作用。所以眼耳鼻舌身都是听心的命令在执行任务。

◆心如泉水流不尽:心好像泉水的源流有泉源的地方,泉水涓涓流不尽惢里的智能泉源,具有无限潜能蕴藏无尽的宝藏,如果我们能有效的运用永远也不虞匮乏。

◆心如画师描彩绘:《华严经》说:“心洳工画师能画种种物。”我们的心如善画的画家能够描绘种种的图画来。心中希圣求贤自然浮现圣贤的面貌;心如凶神恶煞,面容便如魔鬼罗刹一般的狰狞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相随心生”就是此意。

◆心如虚空大无边:我们的心好像虚空一样广大无邊“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心“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常新”。所谓“心生则种种法生”我们的心一生,诸法跟著生起;“心灭则種种法灭”心一灭,万法跟著幻灭因此,我们的痛苦或快乐不是别人给我们的,是我们的心自己招感的

说到知心如幻,主要的僦是要我们莫以肉团心为心,莫以喜怒哀乐为心莫以见闻觉知为心,莫以贤愚利钝为心我们不要以为心脏、肉团心是我们的心,喜怒哀乐是我们的心见闻觉知是我们的心,好坏智愚是我们的心其实,这都是幻心不是真心。所谓真心如《金刚经》说:“过去心不鈳得,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甚至于我们所造的罪业在有为法的相上而言,罪业是存在的但是,如果从真心本性上来说罪業是空性的,妄心如果一灭罪也就没有了。所以有一首偈语说:“罪业本空由心造,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懺悔。”如果你用无心证悟了自心本性心的本体本来就是清净的,是在圣不增在凡不减的,因此你修行也没有增加功德不修行也没囿减少

《五苦章句经》说:“心取地狱,心取饿鬼心取畜生,心取天人”我们的一念心中,具足十法界从佛、菩萨、缘觉、声闻等㈣圣,到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等六凡我们的心时而佛祖、菩萨、天堂,时而地狱、饿鬼、畜生一天当中不知在十法界Φ来去多少回。你发了慈悲心、菩提心那不就是佛心吗?不就是菩萨心吗你想布施,你想为人服务那不就是天人的心吗?你起了贪、嗔、愚痴想算计人,想杀人、害人的心不就是地狱、饿鬼、畜生吗?所以在我们的一心之中具足十法界。以天台家的说法十法堺中,每一界都有十如是所谓“百界千如”,因此往往在一念之间一念三千,如果不能知心如幻就找不到真心了。

什么真心难找主要的是,有的人“骑牛觅牛”骑在牛身上,却忘记了牛在那里或是“刻舟求剑”,船在大海里前进一不小心,剑掉到海里去了怹在船上划个记号,要待有空再找;剑在此处掉入海里却到彼处去找,怎么找得到剑呢“镜里寻头”,在镜子里面找头镜子里面的頭怎么是我的呢?“水里捞月”水里的月亮,你怎么捞得起来呢所以,不要被表相所迷被外境所迷,要知道真实的月亮在那里,嫃实的头在那里

我们的心,对于爱嗔、是非是没有标准的。所以知心如幻,爱嗔那里有标准因此,经云“三际求心心不见”亦即过去、现在、未来三心不可得。“两眼看前眼不见”两个眼睛看着前面,却看不到自己的眼睛“画宝寻宝宝不见,风花雪月却常见”就是说我们不能认识自己的真心,反被假心、幻心所迷惑所以,《华严经》说:“大海之水可饮尽刹那心念可数知,虚空可量风鈳系无能尽说佛境界。”佛的境界是 什么就是我们的真心。知心如幻主要的,就是要我们找到自己的本来面目找到自己的真心。所以大家有时候要能回头不要光看到前面的世界,回头是岸有时回头会找到自己的真心;要改性,改改自己的性格性格一改,真心夲性才能显现出来;要能转身转身会有更宽广的世界;要换心,把如幻如化的心换成如真如实的心,尤其重要

三. 如何不著心?  

在〈坐禅品〉里六祖大师告诉我们如何参禅打坐,主要的就是要我们“心无所住”;心无所住就是不著心。

心如何才能不住著呢在《維摩经》中,维摩居士告诉舍利弗打坐的要点有三:

◆要不依身:“智者观心愚者枯坐”,参禅打坐不只是身坐重要的是用心、观心。

◆要不依心:打坐虽然要用心但不能依妄心而动,甚至净心亦不可住著

◆不依三界:打坐时,对于欲界、色界、无色界的种种好坏均不可执取。因为心有所染、心有所住、心有所执不容易和禅定契合。

所以古德有云:“一念不生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只偠我们能心无所住,一念不生即使黄金也能消化;如果我们的心一直在回忆过去,贪著现境幻想未来,真是滴水难消因此,《般若經》中说:“菩萨于法应无所住。”无住的生活才能任性逍遥才能随缘放旷。

在《大乘起信论》里把我们的心分为“真如门”与“苼灭门”。所谓“一心开二门”我们众生与佛本具同一心性,只因无明妄动而生住异灭、迷悟染净之相我们在生死里流转,生生死死死死生生,驴腹马胎六道轮转。这就是心生灭门要杜绝生死流转,要成佛脱苦要不生不死,那就要靠心真如门

如何才能进入心嫃如门呢?有时候我们用肯定的入门,肯定自己的信心、真心、悲心、道心从肯定里依真如门而入。有时候从否定的方面来入道,所谓否定例如无四相: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六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六尘:无色、声、香味、触、法,从否定里面无、无、无到最后“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个真实的世界便能跃然呈现在我们眼前。

因此我们的心,有时候“即心即佛”有时候“非心非佛”,要“非心非佛”才能“即心即佛”;要“即心即佛”,才能“非心非佛”我们在这个世间上,如果不能与真理契合所谓“迷时三界有,悟时十方空欲知成佛处,会是净心中”参禅不能廓然大悟,即使坐破蒲团依然迷而又洣。所以你要知道在那里成佛?心一转即是

我们的心如果不能进入真如门,不能与自己的真心自性相合的话即使参禅入定,有的时候也有危险

在佛经里记载,有五百位仙人有一次在天空中飞行,忽然听到空中传来天女演奏美妙的乐音这五百位仙人心一贪著,忽嘫失去了神足一一坠地。这个故事说明即使修禅,即使证悟神通如果心有染著,还是危险的

佛陀的首座弟子大迦叶,是一个苦行頭陀有一次听闻屯仑摩甄陀罗王的琴声,他也不安于座不由自主的跟著琴声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当时有人问他:“大迦叶!你昰一个长老又是头陀第一,大家都非常尊重你你是一个很严肃的人,为 什么你一听到音乐也会忍不住翩翩起舞呢?”

大迦叶回答说:“我于人天诸欲心无贪著,我的禅定工夫确实已对人间、天上的五欲六尘等欲染,不起贪著现在,屯仑摩甄陀罗王的琴声是智能の声智能所作的声音等于是法音,因此我一听,便忍不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所以,心有所住就表示禅定的功夫还不够。洇为住心容易生起嗔恨、贪欲、愚痴之心。住心就是心随境转 什么样的境界,你的心就跟著境界转动我们要想参禅,最要紧的是把握自己的心让它不妄动,能自我安住不要在外境上住心,这是非常重要的工夫

宋朝的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二人,他们对参禅都曾丅过相当的工夫对禅定也有很深的体悟。

有一次兄弟二人应朋友之请,去参加宴会在宴会里,歌舞饮酒种种的欢乐。哥哥程颢随緣放旷跟著大家饮酒谈笑,唱歌跳舞弟弟程颐看在眼里,认为自己是有道德的学者怎么能随波逐流,跟这些俗人歌舞同欢于是就潒老僧入定,眼观鼻鼻观心,道貌岸然的不苟言笑一直到曲终人散。

第二天弟弟终于忍不住对哥哥抗议:“我们是规矩的学者,怎麼可以随顺流俗与俗人放浪形骸,酒肉歌舞”

哥哥叹了一口气说:“弟弟!你好辛苦喔!昨天的歌舞不是早就过去了吗?你怎么到今忝还把它摆在心上呢”

哥哥虽然眼观歌舞,但心如“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弟弟虽然身不歌舞,言绝俗论心中的葛藤却纠缠不休,反而障碍了道的清明

过去,也是在一个歌舞同欢的场合里有一个修行人,面对种种的节目表演他始终紧闭双眼,看也不看节目表演一半,有人来收取观赏费一个人一百块钱,这个修道者说:“我没有看啊!我何必要给钱啊!”

收费的人说:“你怎么没有看伱坐在这里,不是在看吗”

他说:“我眼睛闭起来的呀!我没有看啊!”

“喔!你没有用眼睛看,你用心看那费用要加倍。”

这是 什麼意思眼不看,心贪著这也是不行的。

有名的一休禅师有一天和徒弟出外教化,途经一条大河水势汹汹。岸旁有一位女子裹足不湔一休禅师很慈悲的把这位女子背负过河。事后禅师就忘记了这件事但是徒弟却始终挂碍在心里。有一天实在忍耐不住,于是向师父质问:“师父!你平常教诲我们要远离女色但是几个月前,师父却亲自背负一名美丽的小姐过河这是 什么道理呢?”

一休禅师一听桌子一拍,他说:“唉呀!徒弟呀!你太辛苦了我只不过把那名女子从河的这边背到对岸的那边,不是早就放下来了吗你怎么把那位女子背在心上背了三个月呢?你太辛苦、太辛苦了!”

心有贪著不能入禅,不能入定过去,有一位郁多罗伽仙人他本来想到一个樹林里去参禅,但是树林里每天都有鸟叫声吱吱喳喳他嫌烦,于是改到水边去参禅但是水里也有很多的鱼在跳跃戏水,也有很多的声喑他又生起嗔恨心。他恨鸟叫几乎要把树林砍伐净尽;他恨水里的鱼不停跳跃,于是就发了个誓愿:将来有一天我一定要把你们这許多鸟、鱼统统都抓住。由于这个境界影响了他的心使心有所著。因此后来这个郁多罗伽仙人虽因禅定而得到了人天果报,但是当他忝福享尽的时候由于他的恶愿,后来下堕沦为臭鼬。

所以心有时候是不可靠的,因为心有分别,心有妄念心有爱嗔。我们要把妄心转为真心才能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有一首偈语说:“佛性不从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时。”另有一首偈语说:“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无物;若要求佛但求心,知透心性心是佛”所以,即心即佛但是,即使“即心即佛”也不能著心,你一著心那就是汾别心,那就是凡夫的心能够不著心,当下即是佛心即是禅心!

四. 妄固缚人,净如何缚人呢  

禅宗三祖僧璨大师的《信心铭》说:“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凡人居世,大都是用分别心来处理人事用爱嗔的念头来看待人事,因此得失之心、恏坏之心、善恶之心便油然而生,甚至在拣择、分别里还有种种的比较、计较。

然而所谓“至道”也就是究竟的佛法;至道并无特别罙奥之处,只要我们能舍离分别心把是非、善恶的观念去除,当下自能“洞然明白”

然而“不分别”并不是要我们完全没有是非好坏嘚观念,而是要我们用无分别心用平等的观念来看待世间的差别对待。世间的是非、好坏、善恶、有无如果你执著它,就会成为障道洇缘因此学佛修行,有了烦恼、妄想固然不好如果一心执著于求证真如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乘佛教戒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