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五脑山自驾茶花节小贩摊位收费吗

  湖北日报讯  图为:远眺五脑山林场  图为:茶花绽放嫁接  图为:茶花新品种  图为:茂密的森林  图为:俯瞰五脑山  武汉至五脑山路书  全程132.9公里 约两小时  水果湖(武汉)—沿东湖路—梨园隧道—欢乐大道—上三环—天兴洲大桥—汉施公路口—武英高速—武麻高速—大广高速—麻城收费站下—麻城市区—五脑山森林公园  记 者 姜平 崔逾瑜 通讯员 夏锋项 耿杨旭  零砍伐秀美青山如桃源  5月的五脑山,虽错过茶花、杜鹃花期,但眼前的山林,松涛阵阵,翠竹青青,植被丰茂,也够醉人了。  带领记者转山的林场副主任周敦僻,皮肤黝黑,全是晒的。“10月将举办菊花展,我每天忙着栽菊。”  五脑山四季花开,春有茶花吐蕊、杜鹃争艳,夏有紫薇娇俏,秋有菊花清幽,冬有茶梅迎雪,好一个“你方唱罢我登台,姹紫嫣红好戏来”。置身五脑山,远离钢筋水泥丛林,只有触手可及的鸟语花香和富含负离子的清新空气,仿佛世外桃源。  这样的美,绝非天造地设。  2004年以前,五脑山和所有国有林场一样,过着靠山吃山、简单索取的日子。长年累月的采伐,3万亩林木剩下不到1万亩,光秃秃的山头,触目惊心。  痛定思痛后,林场划出一条“生态底线”:所有森林资源实施“零砍伐”。“珍视大自然赋予的这片生态资源,宁肯眼前生活困难一点,也要倾力保护,绝不能成为破坏生态资源的历史罪人!”场长胡孝枝抛出的底线思维,赢得全场拥护。  放下砍刀,全体职工上山植树种山茶,建设景观林带。他们在建设中发现北部有大面积完好的低山杜鹃,如获至宝。这片杜鹃花海,早春开放,没有深浓的雾霾,没有喧嚣的人流,充满山野闲适之趣。最终,通过科学规划保护,这里建成一个宝贵的低山杜鹃观赏园。  山茶花纬度最高任娇媚  话说“南茶北牡”。处于南北交界处的五脑山,盛开着亚热带北部地区纬度最高的茶花群落。  从上世纪60年代起,林场始栽茶花,今拥有万亩茶花大观园,苗木百万株,盆景十万盆,品种近千种。在长达半年的花期里,大观园满树茶花,竞相怒放,百媚千娇—色彩纷呈,红的娇艳欲滴,粉的活泼俏美,紫的庄重典雅,白的清丽脱俗,如同赶赴一场彩妆盛会;形状各异,大的如牡丹,国色天香,雍容华贵,小的如玫瑰,小家碧玉,不失气质,还有单瓣的,重瓣的,地上也是落红缤纷,引得蜂蝶起舞,游人惊叹不绝。“瞧,这种红色大花瓣茶花,就是"狮子笑";这种茶花由4个小花瓣组成,叫“四面景”;这种像牡丹的粉色茶花,叫“粉牡丹”……”周敦僻如数家珍,最后停在一株“万朵佛鼎茶”前,无比自豪地说:“这是镇山之宝!”原来,“万朵佛鼎茶”树高5米,冠幅4米,以盛开万朵茶花而闻名,且花朵硕大,花团锦簇,又被称为“茶花王”。有专业人士称,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没有出现过如此壮观的佛鼎茶。早在上世纪80年代,其一片树叶就能卖到200元。  小小油茶,经能工巧匠之手,裁剪、栽培、移植,就成了供人观赏的艺术盆景。52岁的李成林是一名苗木嫁接有心人。早些年,他看到道路建设中施工人员把一些活着的老油茶树根废弃掉,便把这些“生命”带回家,根据不同根形嫁接不同的山茶花,在院子中精心养护,从最初的几株发展到百余盆,五脑山林场将他列为科研合作带头人。  2008年,麻城林业部门用老旧低产油茶树改造山茶花,探索嫩枝接、芽苗砧接、拉皮接等新型嫁接技术,单株经济效益大提高,成为湖北产业林业的标本之一。  如今,五脑山茶花种植面积达40万亩,从种苗到盆景,从栽培到育种,从观赏到旅游,从科研到科普,不愧为华中地区面积最大、最有影响力的茶花基地。  院士站生态引智居前沿  高层次人才匮乏、自主科研能力弱、项目课题与生态建设需求脱节……五脑山也曾面临这样的尴尬。  2014年10月,作为国有林场,五脑山率先挂牌成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宋丛文,武汉生态学院院长、二级教授,被聘为五脑山院士专家工作站首席专家。  作为麻城老乡,宋丛文对麻城林业的关注从来没有停歇过。2012年,他与麻城市林业局签定协议,聚力“五朵金花”,院地联手攻坚,编织“花之梦”。建站后,宋丛文团队成了五脑山生态科研与经济的技术顾问。他们在山茶花、菊花新品种选育和产业化,五脑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规划的修编与完善等方面献计献策,不遗余力。  水尝无华,相荡方成涟漪;石本无火,相激而发灵光。  在院士专家工作站的智力支持下,五脑山油茶的经济价值进一步得到开发。如今,国家油茶低产林改造示范基地,每年改造低产林3000亩,示范林亩产茶油达50公斤以上,增收300万元以上;湖北省油茶良种繁育基地,选育出“鄂林油茶151”、“鄂林油茶102”等“鄂油系列”10个油茶良种,有效支援了麻城及周边油茶产业发展需要;国家油茶良种基地,收集油茶北缘产区油茶种质资源2000份,包括鄂油系列、湘林系列、长林系列等优树种质资源。  依托院士专家工作站,林场职工潜心学习,现有3个项目列入省市林业重点科研推广项目。虎形地村花园村民刘本和,向林业专家学习茶花高接换冠、芽苗砧嫁接技术后,在自家房前屋后栽满多种多样的山茶花,建成了一个山村“茶花大观园”。  实践证明,林业科技推广必须围绕产业转,只有当生态科研从“跟跑者”转变成“领跑者”时,最终才能符合市场导向,服务地方生态经济。  花教授耕山兴林引路人  一片名不见经传的穷林场,变成闻名一方的林海花园,离不开“花教授”—五脑山林场场长、五脑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主任胡孝枝。  胡孝枝原有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湖北民族学院林学系副教授。1995,他离开13年的讲台,回到家乡麻城种花养草,两年后出任五脑山林场副场长。  1999年,胡孝枝提议“油茶承包到户”,实施改制,打破林场的“大锅饭”。当时,许多人唇枪舌剑“炮轰”胡孝枝,但争吵过后的秋天,油茶大丰收,不少人收入过万元,是原来年工资的3倍。2005年,胡孝枝任代理场长。在没有一分钱着落的情况下,他带领全场职工要政策,要贷款,短短10天,硬是把170万元养老钱如数缴纳。如今,120多名老职工衣食无忧,对胡孝枝念念不忘。  如果说,改制、改变身份为五脑山松绑,那么胡孝枝任场长后的举动,开启了五脑山的华丽转身。  2007年,胡孝枝决定将林场转型为森林公园景区。他请来武汉专家,重新编制《五脑山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定位为“以森林观光、科普、涵养为主导,以休闲、度假、朝圣、寻根为辅的城市森林公园”。当年12月,五脑山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国家级森林公园。  胡孝枝大做“花文章”。从2010年底,他实施“茶花大观园”项目,茶花迅速成为五脑山新的经济增长点。2013年举办首届茶花节,而今年第二届茶花节,便实现游客量、综合收入翻10倍。2014年金秋,第三届菊花文化节,100万盆菊花姹紫嫣红,在60万海内外游客面前妖娆了一把。据悉,当年五脑山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000万元。  时间是最好的答案。五脑山上,一种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一种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一种敢闯敢干、勇于创新的“作为”,一种心中时刻掂量“绿色决定生死”的“忧患”,为当今中国实现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突围”,树立了一面先行示范的旗帜。  面积2400公顷  前世今生  东揽徽西六安、南望赣北九江,北靠豫南信阳,雄起于红色大别山的湖北麻城市五脑山,由凤凰脑、鸳鸯脑、黄狮脑、双虎脑、金狮脑五山相连,峰峦俊秀,是中国著名的道教胜地之一。改革开放以来,这座历史文化名山,已成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油茶良种基地、湖北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森林覆盖率达95%。  特色名片  五脑山人文汇集,历史悠久。有相传楚霸王项羽建造的霸王寨古城墙,沧桑巍峨,有始建于宋代的帝主庙,雕梁画栋,有麻城八景中的三景“麻姑仙洞”、“凤岭朝云”、“白云台”,意景幽深,文化底蕴极其深厚。五脑山四季赏花,潜力巨大,每年固定举办山茶花、菊花两届花展(节),年接待游客120万人次。  诗咏五脑山  仙居洞  (唐)李白  苍穹浩茫海,万劫太极长。麻姑垂两鬓,一半已成霜。第三届麻城茶花节在湖北五脑山公园开幕
第三届中国麻城茶花节在湖北五脑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幕2014年麻城五脑山茶花文化节赏茶花
查看: 502|
摘要: 昨日3.8女人节,也是茶花节,五脑山的山茶花争相斗艳
昨日3.8女人节,也是茶花节,五脑山的山茶花争相斗艳
刚表态过的朋友 ()
上一篇:下一篇:
Powered by麻城五脑山森林公园娇艳茶花迎雪开
17:35&&&&来源:&&&&点击:755
核心提示:2015年1月底至2月初,麻城市普降瑞雪,到处是银装素裹,玉树琼枝。
& & 2015年1月底至2月初,麻城市普降瑞雪,到处是银装素裹,玉树琼枝。
& & 就在国家4A景区---五脑山国家森林公园,更是一派鲜艳茶花迎雪开的美景。晶莹的雪花融成小冰柱,亲吻着盛开的茶花,雪地犹如一幅洁白的婚纱,飘逸在五脑山上。微风轻拂,小冰柱温情地相互依偎碰撞着,惹得朵朵茶花张开红仆仆的笑脸,向人们摇曳着小脑袋,真是让人赏心悦目,使人仿佛进入梦幻般的仙景。
文章由&& 麻城房网&&整理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麻城五脑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