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将乐到万安万安良坊谢坑村

杨 时 故 里 考 证

 福建省将乐杨时研究会

福建省将乐县客家文化研究会

序 ……………………………………………………………………(1)

前言 …………………………………………………………………(3)

一、建置沿革 ………………………………………………………(1)

1将乐县建置沿革 ………………………………………………(1)

2明溪县(原名归化县)建置沿革………………………………(2)

3宋至明代南剑州(明代改延平府)和汀州所辖县

建置……………………………………………………………(4)

二、县域里至………………………………………………………(6)

l将乐县境域……………………………………………………(6)

2归化县境域……………………………………………………(6)

三、乡村建置………………………………………………………(7)

l将乐县乡里都图……………………………………………(7)

2归化县里都图………………………………………………(14)

四、邮铺……………………………………………………………(19)

1.明成化八年前将乐县邮铺………………………………(19)

2归化县兴善里邮铺…………………………………………(19)

一、将乐县城北郊龙池地貌……………………………………………(20)

1龙池地域……………………………………………………(20)

2龙池山川……………………………………………………(20)

二、归化县(今明溪县】兴善里地貌…………………………………(39)

l兴善里地域……………………………………………………(39)

2必善里山川……………………………………………………(41)

3其他有关地貌…………………………………………………(45)

一、杨时出生在将乐县城北郊龙池龟山脚……………………………(49)

1宋代史料………………………………………………………(49)

2元代史料………………………………………………………(53)

3明代史料………………………………………………………(53)

4清代史料………………………………………………………(56)

5当代史料………………………………………………………(59)

二、杨时上代直系祖“南迁三湖”说…………………………………(62)

l“南迁三湖”说的由来……………………………………(62)

2杨明(杨时祖父)“南迁二湖”说…………………………(71)

3杨埴(杨时父亲)“南迁三湖”说…………………………(73)

4杨荣(杨时四代祖)“南迁三湖”说………………………(92)

5杨谊(杨时伯父)“南迁三湖”说…………………………(96)

6杨时生于西镛州龙池团即“龙湖”说……………………(98)

7“杨时是归化龙湖人”说……………………………………(105)

8关于杨时撰文中“敝乡”、“故里”、“故丘”的考证……(106)

9关于杨时年谱中“居乡”、“故居”的考证…………………(109)

10现代人编造“杨时故里龙湖”假史证选录………………(118)

一、古宅………………………………………………………………(122)

1《八闽通志》摘录…………………………………………(122)

2明代《将乐县志》摘录……………………………………(123)

3明代《延平府志》摘录……………………………………(123)

4清代《将乐县志》摘录……………………………………(124)

5《大清一统志》摘录 ………………………………………(124)

6民国时期《福建通志》摘录………………………………(124)

二、古坊………………………………………………………………(130)

1德星坊………………………………………………………(130)

2遵道坊………………………………………………………(133)

三、书院………………………………………………………………(135)

1志书摘录……………………………………………………(135)

2疏记文录……………………………………………………(136)

四、祠庙………………………………………………………………(138)

1含云寺………………………………………………………(138)

2资圣院………………………………………………………(144)

3龟山祠………………………………………………………(146)

五、古墓………………………………………………………………(150)

l杨时四世祖杨荣墓……………………………………………(150)

2杨时曾祖父杨胜达墓…………………………………………(152)

3杨时祖父杨明墓………………………………………………(153)

4杨时父杨埴墓…………………………………………………(155)

5杨时墓…………………………………………………………(159)

一、世系图……………………………………………………………(164)

二、世系录…………………………………………………………(173)

(一)南宋至元代始修的杨氏族谱世系录………………………(173)

1福建省将乐县南口乡蛟湖村《宏农杨氏族谱》摘录………(173)

2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山杨氏宗谱》摘录………………(178)

3福建省将乐县黄潭镇祖教村《杨氏族谱》摘录……………(182)

4福建省将乐县光明乡上地村《杨氏祖谱》摘录……………(185)

5江苏省常州市白旗岸圣驾街《杨氏宗谱》摘录………………(186)

6福建省将乐县光明乡葛布村《宏农杨氏族谱》摘录………(188)

7福建省将乐县黄潭镇吴村《杨氏族谱》摘录……………… (190)

(二)明清代始修的杨氏族谱(房谱)世系录………………………(193)

1杨时长子杨迪后裔编修族谱世系录摘录………………(193)

2杨时第二子杨迥后裔编修族谱世系录摘录……………(208)

3杨时第三子杨遹后裔编修族谱世系录摘录……………(209)

4杨时第四子杨适后裔编修族谱世系录摘录……………(212)

5杨时第五子杨造后裔编修族谱世系录摘录……………(221)

(三)现代新修的杨氏族谱世系录………………………………(231)

1广东省绵基、丰顺县《杨氏大宗谱》摘录……………(231)

2广东省梅州市《杨氏简谱》摘录………………………(232)

3江西省瑞金《宏农龟山杨氏四房联修族谱》摘录……(233)

4福建省连城县《芷溪杨氏族谱》和《杨氏启姓始祖

肇基名讳录总谱》摘录……………………………………(234)

5菲律宾华裔《杨氏大宗世谱》摘录…………………………(235)

一、行状·志铭·序文……………………………………………(237)

1父埴行述[宋]杨时…………………………………………(237)

2杨龟山先生行状[宋]吕本中………………………………(238)

3杨母朱氏墓志[宋]杨时……………………………………(241)

4龟山先生墓志铭[宋]胡安国………………………………(242)

5蔡奉议墓志铭[宋]杨时……………………………………(248)

6杨氏家谱序[宋]杨时………………………………………(249)

7杨希旦文集序[宋]杨时………………………………… (250)

二、年谱……………………………………………………(251)

1.龟山先生文靖杨公年谱[宋]黄去疾………………(251)

2.时公年谱[元]将乐杨氏(佚名)  …………………(264)

3.文靖杨龟山先生年谱[清]毛念恃…………………(270)

三、书信·记文·诗词……………………………………(295)

(一)书信………………………………………………(295)

1.与许高老[宋]杨时…………………………………(295)

2.答傅子騣[宋]杨时…………………………………(296)

3.与李提刑[宋]杨时…………………………………(297)

(二)记文………………………………………………(298)

1.杨道真君洞记[宋]杨时……………………………(298)

2.资圣院记[宋]杨时…………………………………(299)

3.含云寺真祠遗像记[宋]杨时………………………(301)

4.求仁斋记[宋]杨时…………………………………(302)

(三)诗词………………………………………………(303)

1.离家作二首[宋]杨时………………………………(303)

2.席上别蔡安礼[宋]杨时……………………………(304)

3.含云寺书事六绝句[宋]杨时………………………(304)

4.别西斋诸友[宋]杨时………………………………(305)

5.重经乌石铺[宋]杨时………………………………(306)

6.游玉华洞[宋]杨时…………………………………(306)

杨时是宋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拜程颐、程颢为师,刻苦钻研洛学(即程颢、程颐创立的北宋理学,因二程是洛阳人,故名),是这一时期理学南传的第一人,又是闽学鼻祖。他尊师重教,“程门立雪”传为佳话。他从教43年,并创办东林书院,培育弟子千余人,桃李满天下。他爱国爱民,从政期间,认真实践“以民为本”的理念,处处为民分忧解难,深受百姓爱戴。杨时文化,是世界客家传统文化之光。今天,研究杨时文化,弘扬杨时精神,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但是,杨时故里之争,却困扰着对杨时文化的深入研究。2008年,这一争论又起。为了澄清是非,使各地杨时后裔和学者了解杨时真实的出生地,今年,将乐杨时研究会和县客家文化研究会联合组织部分学者和会员,对杨时故里问题深入调查和考证,收集了大量资料,并在此基础上,编成了《杨时故里考证》一书。

这部书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建置、山川、杨时出生地、古迹、谱录、文选等六部分,收录了大量史料,并对许多史料做出注释,联系实际写出按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同时,收录

不同观点与看法的资料,供读者鉴别和学者研究、考证。应当说,这部资料书有助于帮助读者弄清杨时出生地究竟在哪里,有助于鉴别在杨时故里问题上史料内容的真伪,为研究这个问题提供了方便。

考证杨时故里问题,涉及的历史时间长,调查面广,收集相关史料不容易,考证更难。这本书实在得来不易。参加这次调查和编辑的同志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他们到许多市、县和乡村调查,都得到当地政协、有关部门和民间团体、乡村干部以及杨时后裔的大力支持和热心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祝愿杨时文化研究工作取得更多成果,杨时精神进一步弘扬光大!

将乐县政协党组书记  张益平

杨时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闽学鼻祖。他于北  宋皇祐五年(1053年)出生在将乐县城北郊龙池龟山脚,字中立,号龟山。杨时自幼在将乐县城含云寺和杨希旦“西斋”读书,天资聪慧,人称神童。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杨时登徐铎榜进士第。他相继任徐州、虔州司法和浏阳、余杭、萧山等县知县以及无为军判官、建阳县丞、荆州府学教授、南京敦宗院宗子博士、奉议郎、明道观、国宁观、朝散郎、婺州教授、秘书郎、著作郎兼侍经筵、迩英殿说书、右谏议大夫兼侍讲、国子监祭酒、给事中、徽猷阁直学士、工部恃郎、龙图阁直学士等官职。他于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四月二十四日病逝,享年83岁。杨时对宋代理学有突出贡献。他爱国爱乡,以民为本,又是尊师重教、尊老爱幼的楷模。杨时文化不仅是将乐之光,而且是世界客家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

对这位历史名人的出生地,明代就出现争议。明洪武十八年  (1385年),杨时第十一世裔孙杨均政在始修龙湖村(明成化八年划属归化县)《龟山公家谱》所写的序文中,编造出杨时直系上代祖“南迁三湖”(即从将乐县城北郊龙池龟山下南迁蛟湖、池湖、龙湖)的神灵托梦说,由此引发了杨时后裔族房之间关于杨时出生地的争论。这种争论迎合了当时归化县(今明溪县)官方修志的需要。据明弘治四年《八闽通志》卷一载:“归化县本清流、宁化及延平府将乐、沙县四地。国朝(指明朝)置明溪镇巡检司,属清流县。成化六年,汀州同知程熙以其地为将乐、沙县、宁化之交,民多伉健难治,议置县以镇之。”归化建县后,其辖地原是宁化、清流、将乐、沙县的边远之地,没有什么历史名人。为彰显归化县是人杰地灵之域,该县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编修的《归化县志》开始把龙湖村杨氏家谱中的“杨时故里龙湖说”搬进志书。

清代至民国时期,关于杨时出生地的争论越演越烈。这场争论的焦点是,杨时出生地在宋代将乐县城北郊龟山脚,还是在离将乐县城南55公里远的龙湖村(今为明溪县瀚仙镇辖地)。清同治九年(1870年)重修的龙湖村《宏农杨氏房谱》记载,杨时父亲杨埴“南迁三湖”。同是这部房谱(又称《家谱》),明代却说“南迁三湖”者是杨时祖父杨明。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归化县夏阳《杨氏族谱》萧元圭写的序文和民国32年(1943年)《明溪县志、)卷十四《列传》中则说是杨时四代祖杨荣南迁龙湖。清代学者毛念恃等人别有说法,即杨荣迁池湖,他孙子杨明再迁龙湖。还有说是杨时的伯父杨谊“南迁三湖”。至今,“杨时故里龙湖”说者仍讲不清楚杨时上代祖中究竟是谁“南迁三湖”。

近些年,明溪县与将乐县的学者对杨时故里问题时有争论。2008年,明溪县委宣传部和明溪县杨时研究会邀请福建师范大学退休教师林海权等学者,编著了《杨时故里行实考》等书,宣扬“杨时故里龙湖说”,在学术界和杨时后裔中造成对杨时故里认知上的混乱。为澄清杨时故里史实,从2009年1月起,将乐杨时研究会和县客家文化研究会组织开展杨时故里考证工作。

参加考证的人员在福建省内外进行了大量调查和考证,查阅了古代和现代书籍46部、志书25部、族谱(房谱)38部,收集了大量有关杨时故里的资料,并实地考察了将乐县城北郊龟山、龙池村和明溪县瀚仙镇龙湖村龟山以及杨时上四代直系祖的坟墓,历时半年。从调查的资料和文物古迹来看,杨时上四代直系祖宗没有一个人“南迁三湖”,杨时世居将乐县城北郊龟山脚,他们的墓葬地都在将乐县城北龙池溪畔和水南乌石山。“杨时故里龙湖说”没有任何史实根据。

根据这次调查的资料,进行考证和整理,汇编此书,并有针对性地写一些按语,供学者和读者参考。书中的随文注释是本书编者写的。由于编者水平有限,难免有错漏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本汉建安县地。吴永安三年(按:三国吴景帝孙休永安三年,即公元260年),始析县之校乡,置将乐县,属建安郡。隋开皇十二年(公元592年),并入邵武县,隶抚州(今江西省抚州市)。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复置将乐县,隶抚州,七年省。嗣圣五年(公元688年),析邵武及绥城(今建宁、泰宁二县地)县地,复制。元和三年(公元808年)省,五年复制,属建州。五代晋开运二年(公元945年),伪闽以县置镛州。寻复为县,属建州。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始来属。元仍旧。国朝(指明朝)因之,而置守御千户所于此。

(录自明弘治四年黄昭修纂的《八闽通志》卷一《地理》)

在郡城西。东抵顺昌,西抵清流,南抵沙县,北抵泰宁。吴永安三年,始析建安县之校乡,置将乐县,属建安郡。晋隆安三年(公元399年),析县西乡为绥安县。义熙元年(公元405年),改绥城县。隋开皇十二年(公元592年),并入邵武,隶抚州。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复析邵武,仍县,亦隶抚州。七年,省还邵武。垂拱四年(公元688年),仍置,隶抚州。元和三年(公元808年),复省。五年复置,隶建州。五代王延政,升为西镛州(指公元945年将乐由县升州)。南唐寻复为县,仍隶建州。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属南剑州。元仍旧。皇朝(指明朝)因之,凡二隅、四十一都。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分中和、兴善二都置汀州之归化县。今辖二偶、三十九都。凡六十七图。

(录自明崇祯二年何乔远编撰的《闽书》卷十八《方域志》)

(3)将乐县隶延平府。稽古在禹贡扬州之域。周《职方》所载:“七闽之疆,秦属闽中郡,汉属会稽郡。”三国孙吴据江东,尽有全闽之地。汉景耀三年(三国蜀后主刘禅年号)、吴之永安三年(吴景帝年号),始析建安之校乡为将乐,隶建安郡。隆安三年,割西乡为绥安。义熙元年,更绥安为绥城。隋开皇十二年,并入邵武,隶抚州。唐武德五年,复析邵武,置将乐。七年,省还邵武。垂拱四年,复以邵武及故绥城地置将乐。五代晋时,伪闽王延政据建州僭号,升县为镛州。南唐保大中(按:公元943~957年),讨平伪闽,而延政就俘,废州为县,仍隶建州。宋太平兴国四年,隶南剑州。国朝(明朝)因之,仍隶延平府。

(录自明弘治十八年《将乐县志》卷一《地理·建置沿革》)

2.明溪县(原名归化县)建置沿革

(1)归化县本清流、宁化及延平府将乐、沙县四地。国朝(明朝)置明溪镇巡检司,属清流县。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汀州同知程熙以其地为将乐、沙县、宁化之交,民多伉健难治,议置县以镇之。巡抚副都御史滕昭会三司,奏请升为归化县。

(录自明弘治四年《八闽通志》卷一《地理》)

(2)归化县治  原隶清流,为明溪镇巡检司。凶险水急,民多顽梗难治。至成化六年,本府(注:汀州府)同知程熙请于巡抚滕昭,为请于朝,割四县地,升归化县。归上、归下二里原清流地,柳杨、下觉二里原宁化地,兴善、中和二里原将乐地,沙阳里原沙县地,合为七里。

(录自明万历四十二年重修的《归化县志》卷二《建置·沿革》)

按县治原为明溪驿,在《禹贡》扬州之域。周《职方》为七闽地。春秋末为闽越地,秦属闽中郡,东汉为会稽南郡,三国时吴永安三年置建安郡。晋以建安郡归于江州,至唐乃有汀州。大历间(指唐代宗李豫大历年间,即766~779年),以剑州之沙县属焉。开元间,复割沙县,归剑州(南剑州)。至宋,割长汀、宁化地置清流。明成化六年,当道以清流之明溪巡检司去县遥远、民梗难治为请于朝,割宁化之柳杨、下觉里,清流之归上、归下里,延平府沙县之沙阳里,将乐之兴善、中和里,置归化县。而邵武府泰宁之沂州一带村落亦附于下觉里,并入归邑版图中,及成化八年方始划拨完成(啄文小、字未录)。惟归化名称与绥远之归化城同,爰于民国22年(1933年)4月呈准,改为明溪县。民国29年,复奉令将乐县之岩前、吉口一带乡村划归新设之三元县管辖。此明邑沿革之大略情形也。

(录自民国32年《明溪县志》卷二《地理志》之二至三)

3.宋至明代南剑州(明代改延平府)和汀州所辖县建置

(1)宋元代南剑州和明朝廷平府所辖县建置(略录)

①南平 架四,里四十有一。按宋分七乡,统三十二里。元改里为团。

②沙县 坊二,都二十有三。按宋分三乡,统八里。元析里为三十三团。国朝(指明朝)改附县为坊,在乡为都。景泰三年(1452年),分九都隶永安县。成化八年(1472年),又分十九都隶汀州府归化县。

③将乐 隅二,都四十有一(明成化八年划兴善、中和二都隶归化县后,尚有三十九都)。按宋分三乡,统九里。元析里为四十一团。国朝(指明朝)改附县为偶.在乡为都。成化八年,分中和、兴善二都隶汀州府归化县。

④尤溪 都四十有四。按宋分四乡,统八里。元改里为团。

⑤顺昌 乡四,都二十有八。按宋分二乡,领四里。元改里为乡,统二十九耆。

⑥永安坊一,都十三,统图六十七。旧沙尤地也,景泰三年分置。

(录自明嘉靖四年《延平府志》卷三《地理》三之十至十六页。明弘治四年《八闽通志》卷十六《地理·乡都》“延平府”目也有记载以上内容)

(2)宋至明代汀州(宋代称临汀州)所辖部分县建置(略录)

①长汀  宋附廓分六坊,外分三乡,领九里二团。国朝(注:明朝。下同)改坊为二厢,并团为十里,统图五十有一。

②宁化宋分二乡,统五里五团。国朝析桂枝乡置在城里,改诸团悉称里,而分攀龙里为二。成化七年,分柳杨、下觉二里隶归化县。今辖一十二里,统图五十有一。

③上杭宋分四乡:曰胜运、曰兴化、曰太平、曰金丰;二

团:曰平原、曰来苏;五里:曰平元、曰安丰、曰来苏、曰古

田、曰鳖沙。国朝改为九里,统九十二团,后渐省为五十九图。

成化十五年,分胜运、溪南、金丰、丰田、泰平五里隶永定县。

④清流宋分二乡:曰析桂,在县东,统郭下团、仓盈团、永德团、梦溪团、罗村团、北团四保、凡团保七;曰龙山,在县南,统归仁里。国朝改为九里,统图七十有九。成化八年,分归上、归下二里,隶归化县。今辖七里,统图五十有六。

⑤连城宋一乡,统二里四团。国朝改为六里,统图三十有

(录自明弘治四年《八闽通志》卷十六《地理·乡都》“汀

年),诏诸州并乡村,率以百户为团,团置耆老三人。此诏颁发不到两年,后周就被北宋所灭。宋朝,闽地中仅有汀州之长汀、宁化、上杭、清流、连城等五县和泉州之德化县设乡统里、团的建置,其他县均为乡统里建置。元朝,南剑州所辖的南平、将乐、沙县、尤溪等四县改里为团建置。长汀、宁化、上杭、清流、连城、德化等六县仍沿袭乡统里、团的建置。

明成化六年(1470年),新设归化县。成化七年,汀州府辖地宁化县划柳杨、下觉二里隶归化县。成化八年,汀州府所辖清流县归上、归下二里,延平府所辖沙县的十九都和将乐县兴善、中和二部,划属归化县。明溪一中退休教师吴西全于2008年11月7日下午在明溪县城召开的杨时学术研讨会上发言时说,明成化六年设归化具。将乐县衙因杨时故里问题,直到成化八年才移交兴善、中和二部给归化县。如果说将乐县是这个问题,那汀州的清流县和南剑州的沙县也是成化八年才划交部分属地隶归化县,难道这两个县衙也是因为杨时故里的原因吗?如果不以史志为据,凭着想当然,把什么事都与杨时故里挂钩,没有不错的。

将乐里至在府(指延平府)城西二百二十里。东抵顺昌,西抵清流,南抵沙县,北抵泰宁,东至顺昌县一百里,西至汀州府归化县明溪驿一百三十里,南至沙县界四十里,北至邵武府界一百二十里,东南至顺昌界四十里,西南至汀州府界一百二十里,东北至邵武府界一百二十里,西北至汀州府界一百里。

(录自明嘉靖四年《延平府志》卷一《地理》之八)

归化县,东至延平府将乐县治一百三十里(以铁岭铺三十里为界),西至清流县一百里(以五通凹二十五里为界),南至延平府永安县二百九十里(以莲花寺八十里为界),北至宁化县一百二十二里(以下觉七十里为界,邑志作至坑口泰宁县界九十里),东南至延平府沙县三百八十里(以永隆寺一百二十里为界,邑志作至安居沙县一百一十里),西南至清流县一百九十里,西北至宁化县一百三十里。东西广五十五里,南北长一百六十里。

(录自清乾隆十七年《汀州府志》卷四《疆域》之三)

(1)乡都按宋本县三乡(垂惠乡、将乐乡、崇礼乡)统九里,曰清平,曰安福,曰长寿,曰福安,曰永吉,曰隆溪,曰安仁,曰万安,曰常丰。元析为四十一团。国朝(注:明朝)改附县为隅,在乡为都。成化八年.分中和、兴善二都隶汀州归化县。今辖二隅、三十九都、凡六十七图。

在城:东北隅各三图,西南隅各三图。

在乡:龙池都[一图,距县二里(按:“县”指县城,里数是按古道计算的,以下同)]、积善部(一图,距县十五里)、忠孝都(一图,距县二十里)、富谷都(一图,距县三十里)、高滩都(四图,距县三十五里)。以上五都在县治之东(按:龙池都在县治北偏东)。

水南都(四图,距县一里)、玉华都(二图,距县三里)、胡管都(一图,距县十五里)、三溪都(一图,距县二十里)、桃源都(一图,距县一十里)、蛟湖都(一图,距县二十里)、永康都(二图,距县三十里)、南胜都(一图,距县四十五里)、龙安都(二图,距县五十里)、池湖都(一图,距县六十里)、大里都(一图,距县七十里)、龙荫都(二图,距县八十里)、瑞龙都(一图,距县四十里)、子教都(二图,距县五十里)、黄潭都(三图,距县六十里)、义丰都(二图,距县七十里)、竹洲都(一图,距县九十里)、阳源都(二图,距县八十里)。以上十八部在县治之南。

永吉部(二图,距县十五里)、光明都(一图,距县二十里)、阳岸都(二图,距县三十里)、莫源都(一图,距县六十里)、张源都(二图,距县七十里)、龙兴都(一图,距县七十里)、龙集都(二图,距县八十里)。以上七都在县治之西。

万安上部(一图,距县七十里)、万安下都(二图,距县七十里)、龙溪上都(一图,距县七十里)、龙溪下都(一图,距县七十里)、安仁中都(二图,距县八十里)、安仁上都(二图,距县八十里)、龙渡都(一图,距县九十里)、上衢都(一图,距县九十五里)、崇善部(一图,距县一百里)。以上九都在县治之北。

(录自明弘治十八年《将乐县志》卷一《地理·乡部》。明弘治四年《八闽通志》卷十六《地理·乡都》“延平府·将乐县”目也有记载此内容)

按:宋代,将乐县以下建置为三乡统九里,即垂惠乡、将乐乡、崇礼乡,清平里、安福里、长寿里、福安里、永吉里、隆溪里、安仁里、万安里、常丰里。元代,改里为团,全县析为四十一团。明代,改团为部,全县为四十一都。成化八年,划中和、兴善二都隶属归化县,将乐县仍有三十九都。明弘治年间至明崇祯年间的《八闽通志》、《闽书》、《延平府志》、《将乐县志》均有列述这三十九都的都名及地理位置。加上成化八年划属归化县的中和、兴善二都,共计四十一部的各部都名及地理位置都十分明确。而这四十一都是由元代四十一团改制而来的建置单位。也就是说,明代将乐县四十一都的各都前身就是元代全县四十一团的各团。其中,龙池都和兴善都分别是元代的龙池团和兴善团。

(2)明万历年间将乐县龙池都、永吉都所辖图、村县东北龙池都,图一。辖村六:坊头(按:今古镛镇龙池社区龙池村部分辖地)、坊中央(按:原名龙池八块石。因宋代在此先后建有德星坊、遵道坊,故称坊中央。坊头、坊尾也因此得名。坊中央今为古镛镇龙池社区龟山居民新村部分辖地)、坊尾、张厝掘(按:今古镛镇张公村上张公排自然村)、新桥头、当溪(按:今张公村当溪自然村)。

永吉部,图二,辖村十一。

一图:坑头,梁彦、葛坑(今各坑)、西彦、大小黄、都岭干(清代改名东岭干)。(一图今属光明乡永吉村)

二图:二十四壕、磜上、福匡堡、杨坊、羊角岭(此图前4

个自然村今属万安镇福匡村,羊角岭今属古镛镇新路村)。

(录自明万历十四年《将乐县志》卷二《地理·乡都》)

按宋制,本县统九里:曰清平,曰安福,曰长寿,曰福安,曰永吉,曰隆溪,曰安仁,曰万安,曰常丰。元析四十一团。明改附县为隅,在乡为都……成化八年,析中和、兴善二都隶汀州府归化县。后分隅二,都三十有九,图六十有七,编户六十七里。我朝(清朝)仍明旧制。分东北一、二、三及西南一、二、三,为坊者六,都图者六十有七。康熙三十三年,新令匀苗。时知县胡承铨任,去坊长,迁里长。以龙池、高滩四(指图四)、张源二(指图二)、上衢等四图,匀人六十三图,并丁银,匀入田粮,同编审册,造以未奉。题免上仍六十七图之旧,其实城内外为坊者十七,领图六十有三,辖村五百五十焉。

县城东北图三,辖坊八村一。东:迎喜坊、长安坊、显烈坊、北福坊、寿坊、松桥坊、翠帘坊。北廓:遵道坊,张公排(村)。西南图三,辖坊七。西:求仁坊、梅里坊、仁美坊。南:文昌坊、兴贤坊、武德坊。南郊:仁德坊。

县东南路:水南都图四,辖坊二:上水南福星坊,下水南德星坊。

县东北路:龙池都图一(康熙三十三年均苗讫)。

县西路:永吉都图二。一图八村:磜上、福匡堡、杨坊、山坊、羊角岭、廖枣、外壕、里壕。二图十村:东岭干、西彦、杨坑俚、梁岸、上永吉、下永吉(即坑头)、葛坑人(今各坑)、甘泉窝、张坑、广岭。

(录自清乾隆三十年《将乐县志》卷一《疆域》之三十至三

(4)民国28年(1939年)将乐县第一区区划一览表

大同、长安、中正、兴贤、中山前、中山后、公洽、公园、翠廉、龟山、龙池、公正、新路、溪南、将军、仁美、玉华、山门、桃村
高滩前、高滩后、赖地、常源、积善、陈坊、邓坊、楼杉
元坪、高山坊、漠源、胡管、坡坑、盖洋、圭洋、大坊

注:第二、三区署未录。

(录自1997年出版的《将乐县志》卷一《建置》第二章《行

政区划》。见该志书57页)

附:明溪一中退休教师吴西全撰文《杨龟山先生故里今何在》摘录经查阅1981年12月出版的《将乐县地名录》之《将乐县政区图》、《城关公社地名图》和《将乐县城关公社大队、自然村名称》表册的“标准名称”、“别名”等项目,也始终没有见到“龙池”、“龙池都”、“龙池团”。至于1981年12月出版的《将乐县地名录》第169页《古镛镇部分地名更名、命名表》中,新命名的“龙池村”,原地名“张厝寮”,近些年安排建房户到此地建房后,已命名为“北门新村”。到这次地名普查时,方位明确、含义实在的村名“北门新村”竟然被撤销,特意重新命名为“龙池村”。显然,这些“龙池都”、“龙池村”(“北门新村”)跟宋代将乐县的龙池团没有历史承袭关系。

(录自明溪县杨时文化研究会编的《杨时研究文集》221页

按:龙池,地处将乐县城北郊龙池溪畔。唐成亨年间,建州总督廖前发动百姓,在此垦荒造田。宋代,龙池为将乐县垂惠乡辖地。元代,将乐县设四十一团,龙池始设团建置。该团北连忠孝团(今古镛镇新路村辖地),东接积善团(今古镛镇积善村辖地),南临县城和桃源团,西与永吉团坑头村接壤。明代,改为龙池都。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实行匀苗令,龙池都析为遵道坊(今古镛镇龙池社区及和平村辖地)和张公排村(今古镛镇张公村辖地)。民国24年(1935年),开始实行保甲制,改遵道坊为龟山保。民国28年 (1939年),龟山保析为龟山、龙池二保。民国34年 (1945年),龙池保并入龟山保。1950年3月,改乡辖保甲制为区辖乡(街)制,原龟山保辖地隶属一区新华街。1958年,改属城关镇。1961年,改属城关公社新华大队。1970年起,沿张厝寮山垅田的封山东坡建居民住宅。原龟山保的住户相继迁建住宅于此地。这里取名北门新村。此后,征用张厝察垅田,规划建居民住房。1981年恢复龙池地名,称龙池村。至1998年,此村范围包括清代遵道坊的坊头自然村址和新辟的张厝寮垅田以及周围的封山东坡。现有住家1282户。龟山居   民新村是1984年开发的,现仍在扩建之中。此村范围包括清代遵道坊的坊中央村址和杨厝干、大温等农田,共计803户。杨厝干的“干”字是将乐方言的译字,意指脚下、底下。“杨厝干”是指杨时家族住宅脚下之意。实地考察此地名可看出,清代遵道坊主村坊中央 (原名龙池八块石)村址就在这片山乾田北上侧。2003年4月,龙池社区成立,辖龟山、龙池两个居民村。明溪一中退休教师吴西全在《杨龟山故里今何在》一文中,仅仅凭记录现代将乐地名和政区图的《将乐县地名录》,就断定古代将乐县城北郊没有“龙池团”、“龙池都”的建置单位,这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就拿明、清代归化县兴善里来说,它是根据兴善铺的名字取名的。可现代明溪县政区图和1997年编的《明溪县志》建置卷的现代地名中只有十里铺,不见兴善这个地名了,能否因此说古代的“兴善里”是假的?研究连置沿革和古今地名的变化,如果采用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没有不错的。

(1)明代归化县部分里都图

兴善里 在县东北,仍将乐领(指原属将乐县辖地)。二都二图。

一都一图(距县城):王窠(六里)、阮坊(十里)、杨坊 (十里)、茜岩(二十里)、龙坑(十五里)、眉溪(二十里)、桑坪(二十三里)。    二都二图(距城):兴善铺(十里)、郎中坑(十里)、水尾(十里)、柑查窠(十二里)、伍舍(十五里)、黄土巷(十八里)、瀚溪(二十五里)、龙湖铺(二十里)、冯坑(二十五里)、长坪(三十里)、铁岭铺(三十里)。

中和里 县东,仍将乐领。二都二图。

一都一图(距城):天上岗(三十五里)、张源磜(四十里)、上地(四十二里)、黄枋(五十里)、御蔗(六十里)。

二都二图(距城):牛岭(六十五里)、长坑(六十五里)、下村(六十五里)、夏阳(八十里)、萧布(八十里)、磜头(九十里)、地下(八十五里)。

归上里 县西南,仍清流领。十都十二图。

一都一图(距城):黄溪头(四里)、叶舍坑(五里)、肥猪塘(九里)、坪尾(七里)、原坊(九里)、上坑(九里)、新兴铺(十里)、柿坑(十二里)、永安铺(二十里)、黄坑岭(十里)、王通隘(二十五里)。

二都二图(距城):茶山庵(一里)、狗牯岭(五里)、雪峰山(十里)。

三都三图(距城):坪布上(二里)、广坑(三里)、山下(四里)、沉坊(五里)、晏坊(四里)、谢舍坑(五里)、南山(三里)、上坊(五里)。

四都四图(距城):东坑(六里)、大坪头(六里)、纸坑(十里)、赖家山(十五里)、束歪下(十里)、大焦(十五里)、大焦窠(十五里)。

五部五图(距城):石珩(二十里)、小明溪(二十里)、坪隔(二十里)、李舍窠(二十里)。

六都六图(距城):上坑(三十里)、萧家山(二十里)、福四洋(三十里)。

七都七图(距城):大坪(十里)、横坑(十五里)、吉洋(二十里)、鲁坊(二十里)、原舍坑(二十五里)、石圳坑(三十里)、小石珩(三十里)、油坑(十五里)、葛坊(三十里)、眉溪(三十里)、空下(三十五里)(其他里、都未录)

(录自明万历四十二年《归化县志》卷二《建置》之四至十)

归化旧属清流、宁化、将乐、沙县地,今分七里,统图四十三。归上里,统图十二。归下里,统图十二。柳杨里,统图七。下觉里,统图三。兴善里,统图二。中和里,统图二。沙阳里,统图五。

(录自清乾隆十七年《汀州府志》卷五《里图》之十四)

(3)清代归化县兴善里图

兴善里一图在县东,属一都。王窠六里(注:指距归化县城里数,下同),阮坊十里,杨坊十里,龙坑十五里,茜岩二十里,眉溪二十三里,桑坪二十五里。

二图在县东,属二都。兴善铺十里,水尾十里,郎中坑十一里,甘查窠十一里,伍舍十五里,黄土巷十八里,龙湖铺二十里,瀚溪二十五里,冯坑二十五里,花园二十五里,长坪三十里,铁岭铺三十里。

(录自清康熙十七年《归化县志》卷二《建置》之十六至十七)

附:归化县兴善里古今地名对照表

按:明溪县瀚仙镇龙湖村,位于县东北,距明溪县城二十里,距将乐县城一百一十里。宋代,龙湖村为将乐县清平里辖地,并已设邮铺。元代,将乐改里析团,兴善团为全县四十一团之一。龙湖村是兴善团所辖的一个村。明代,将乐县改团为都,龙湖村隶属兴善都。明成化八年(1495年),兴善、中和二都划属新设的归化县,县以下连置改为里统图、都、龙湖村为归化县兴善里第二图(都)辖地。清代,沿明制。民国时期归化县改名明溪,龙湖村属该县龟山乡瀚仙保。这就是说,龙湖村在历史上从未设团、都、里建置,只设过邮铺。

龙湖村(含今辖的龙湖、泉水溪、石灰庵、下塘坑、塘坑、黄土洞等六个自然村)北连冯坑村、铁岭铺,东北与天上岗、张源漈、上地等村(注:这三村元至明代隶属中和团、都)相接,东及东南与瀚溪村(含今辖的国母磜、岩许、板坑、仙磜、瀚溪等五个自然村)接壤,南及西南与眉溪(注:今小眉溪村)、兴善铺、郎中坑、水尾、柑查窠、伍舍和石珩等村相连,西及西北与五窠、阮坊、杨坊、茜岩、龙坑、桑坪等村接壤。宋至明成化七年,以上接壤地中,除石珩村属清流县归仁里(明代属归上里)辖地外,其他均为将乐县辖地,其中元至明代,天上岗、张源漈、上地等村为将乐县中和团(都)辖地,其他村隶属将乐县兴善团(都)。也就是说,宋至明成化七年,将乐县龙湖村辖地没有与清流县明溪(宋设寨)接壤。

将乐驿递急铺十有八:总铺在县治前,莒峡铺在龙池都,孔山铺在积善都,懿庵铺在富谷都,高滩铺在高滩都,黄坑铺在高滩都,桃源铺在桃源都,蛟湖铺在蛟湖都,郭公铺在永康都,里湾铺在南胜都,隔岭铺在隆安都,将安铺在池湖都,大里铺在大里都,盖竹铺在大里都,旧场铺在龙荫都,铁岭铺在兴善都,龙湖铺在兴善都,兴善铺在兴善都。

(录自明嘉靖四年《延平府志》卷一《公署·急铺》)

县前总铺东至兴善铺、西至新兴铺各十一里。兴善铺在县东十一里,万历十二年知县宋惠重修。三十九年,知县周宪章重建,东至龙湖铺十二里。

龙湖铺在县东二十里。万历甲申,知县宋惠重建。东至铁岭铺十五里。

铁岭铺在县东三十里。万历甲申,知县宋惠重修,上有隘楼并公馆。东至将乐旧场铺五里。

(录自明万历四十二年《归化县志》卷二《建置·驿邮》之二十三至二十四)

一、将乐县城北郊龙池地貌

龙池都  图一。宋垂惠乡。山曰西台、大旗、封山、莲花。岩日龙津,岭日青石、星窟,石日剑石、雷公。溪日龙池,潭日莒峡。

(录自明崇祯二年《闽书》卷十八《方域志》“将乐县”目)

(1)西台山(按:西台山在将乐县城西面,龙池都南)。

①西台山 一名钟楼山,邑之主山也。巍然交峙,其上坦夷如台。因名。山之麓有真济洞。

(录自明弘治二年《八闽通志》卷九《地理》“将乐县”目)

②西台山  邑主山也。其上坦夷如台,又形如钜钟,一名钟山,麓有真济洞。

(录自明崇祯二年《闽书》卷十八《方域志》“将乐县”目)

③西台山  在龙池都。一名钟楼山,县之主山也。巍然高峙,其上坦夷如台,因名。山之麓有真济洞。

(录自明弘治十八年《将乐县志》卷一《地理-山川》)

④西台山 其形似钟.一名钟山,又名钟楼山。五代名州为镛,以此在县北龙池,县之主山也。其上坦夷如台。

(录自清乾隆三十年《延平府志》卷三《山川》之十三)

①大旗山  二山高耸如旗。其支曰封山一。高大环拱,邑镇山也。土见赤色。则郁攸至其麓。有杨龟山书院。南有玉隆万寿宫。麓有小洞,名真君洞,又名石门洞,昔杨真君炼丹于此。真君,不知何名,道家称为披云真人。山巅昔有灵泉,人祷雨焉。汲泉洒之,则雨辄至(按:大旗山在龙池都北)。

(录自明崇帧二年《闽书》卷十八《方域志》“将乐县”目)

②大旗山 两峰高耸如旗,与寿山脉络相属。

(录自清乾隆三十年《延平府志》卷三《山川》之十六“将乐县”曰)

①封山 其山高大,群峰环拱,为一邑之镇山。南有玉隆万寿宫,昔杨道真君炼丹于此。山麓有小洞,名真君洞,宋杨时有记。

(录自明弘治二年《八闽通志》卷九《地理》“将乐县”目)

②封山 在龙池都。其山高,群峰环拱,为一邑之镇山。南有万寿宫,昔杨道真君炼丹干此。山麓有小洞,名真君洞,宋杨时有记。

(录自明嘉靖四年《廷平府志》)卷二《地理·山川》“将乐县”目)

③封山  在县北龙池都。群峰环拱,为一邑之镇。土色常赤,见则有火患,昔人尝种松,使之苍翠,故以封山名。元张本诗:“气势崔嵬天可折,野筇登览骇心魂。一山高出群峰表,十里遥瞻百丈尊。碧嶂雨收岚翠湿,苍藤云捲鸟声喧。当时炼药人何在,丹灶依稀火尚温。”

(录自清乾隆三十年《延平府志》卷三《山川》之十三)

④封山 在县北。其山高大,群峰环拱,为邑之镇山。南有玉隆万寿宫,昔传杨道真君炼丹于此。山麓有小洞,名真君洞。宋儒杨时有记。

(录自明弘治十八年《将乐县志》卷一《地理·山川》)

⑤封山 在县北龙池都。群峰环拱,为邑之镇。五代时,杨真君炼丹于此。山麓小洞道成仙法,今名杨真君洞。其支峰为龟山,如伏龟。杨时世居其下,因此为号。

(录自清乾隆二十九年《福建续志》卷四《山川》“延平府·将乐县”目)

①龟山 实封山之支峰。其状如龟,宋杨时世居山之下,因以为号。今有书院在焉。

(录自明弘治二年《八闽通志》卷九《地理》“将乐县”目和明嘉靖四年《延平府志》卷二《地理志》“将乐县”目)

②龟山 封山支峰也。状如伏龟。杨龟山世居其下,因以为号。

(录自明崇祯二年《闽书》卷十八《方域志》“延平府将乐”目)

③龟山  《八闽通志》云,实封山之支。宋杨时世居山下,因以为号。

(录自明嘉靖三十三年《福建通志》之《山经》第九册“将乐县”目)

④龟山封山之支峰。状如伏龟,蜿蜒城左。宋杨文靖号龟山,世居其下。今有祠春秋祭祀。

(录自清乾隆三十年《延平府志》卷二《山川》之十三“将乐县”目)

⑤龟山实封山之支垄。其状如龟,宋杨时世居山之下。因以为号。今有书院在焉。三华八景其一也。

(录自明弘治十八年《将乐县志》卷一《地理·山川》)

附一:龟山弦诵(将乐古八景之一)

立雪程门杨夫子,城阴书室临野水。至今后学仰师模,弦诵八闽声不已。

世代去已远,先生钟灵异。至今龟山下,弦诵独可闻。千载仰明训,余风系斯文。

黄闻(明代将乐岁贡生、儒学训导)

德星昭人文,山水钟灵异。盈耳弦诵闻,乃是龟山里。伊洛绍微传,金闽被诗礼。云深立雪堂,月落横琴几。悠悠道南风,落落镛西水。君行绘此图,临风怀仰企。

胡景真(明代将乐后学)

仰止西铺第一山,宛如神物出尘寰。虽无五卜通灵穴,幸有千年载道坛。琴韵引风金石裂,书声凌月斗牛寒。凭谁远续前贤教,愿播弦歌四海间。

熊威(明代将乐岁贡生)

(以上四首诗录自明弘治十八年《将乐县志》卷十三《词翰·题咏》之“三华八景”诗)

附二:将乐县城北郊龟山地质构造情况

①将乐县城北郊龟山是以风化石等岩石为主的山体(熊世春、俞小明撰文)

1997年5月,将乐县政府决定把县城北郊龟山南山坡地开发为居民住宅小区,使20世纪70年代始辟的龙池居民新村和1984~1986年开发的龟山居民新村连成一片,并将这块开发地起名龟山园。宋代杨时故宅地址就在这块开发地的西南侧。6月,由将乐县房地产开发建设总公司负责这项开发工作。

在把龟山南山脊山腰坡地挖平的施工中,掘开30~60厘米厚的表层土,便是硬度很大的风化岩石,机械掘不动,改为爆破。但开始爆破时,炸飞的碎石把毗连这块开发地的龟山居民新村几家住宅的瓦片、门窗玻璃砸碎。这里的居民反映强烈,纷纷找上门提意见。后经研究和实验,改用小剂量炸药爆破取得成功,保证了施工安全。这块地开发出来后,县城部分居民在此建房,基本不用挖墙基沟。

2004~2006年,由将乐县城建设指挥部组织,继续挖取县城北郊龟山南山脊的土石,运到县城郊东门段填低洼处,开发“日照东门”商住区和文化广场。这里的山体仍是以风化石为主,只是越往西北挖,风化石的硬度会比1997年所挖地段小一些。

这两次开发工作,我两人都是具体组织者和指挥者。过去,我们也不了解龟山的地质情况。这两次开发,使我弄清,将乐县城北郊龟山是以风化岩等石为主的山体,其南山脚还有20多米高整片的岩石层,一直伸到龙池溪床。

注:熊世春曾任将乐县房地产开发建设总公司副经理、经理,现为将乐县规划建设局主任科员、县城建设指挥部负责人之一。俞小明曾任将乐县房地产开芡建设总公司副经理,现为将乐县城镇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科员、

县城建设指挥部负责人之一。

②将乐县城北郊龟山是以风化石为主的石山(杨玲撰文)

我原是将乐县规划建设局建筑规划设计院的土建工程师。

1997年6月起,将乐县城北郊龟山南山坡开发为居民住宅小区,称“龟山园”。挖坡时,清除掉表土层,底下全是坚硬的风化岩石。用炸药爆破,碎石乱飞,把邻近几户龟山居民新村住房的瓦片、门窗玻璃打碎。居民反映强烈。后改用小剂量炸药多点爆破,才使施工安全进行。

龟山园开发出来后,安排部分居民建房。我当时作为土建工程师,参加了此地建房设计,多次到现场察看。由于这里的风化岩石坚硬,建房基础设计为宽基浅埋,不用深挖墙基沟。通过参加龟山园的住宅设计实践,我弄清龟山确实是座石山。有人说这座龟山是土山,这是不经调查的歪曲之词。山是摆在那里的,只要实地勘察就清楚了。

注:作者原为将乐县规划建设局建筑规划设计院土建工程师,现为将乐县政协办公室副主任,系杨时后裔。

③将乐县城北郊龟山南山脚有成片的大青石岩(胡李亮撰文)    我的宅址在将乐县古镛镇龙池社区龟山西路13号。它位于龟山南山脊下山腰、龙池溪岸,正好在宋代杨时故址脚下30多米处。

1979年我在这里建住宅。挖开宅基地一层表土,只见成片的大青石岩。房子背后山坡也是成片的大青石岩,一直伸到房子脚下20多米的龙池溪床。溪床的大片岩石清楚可见。这说明,宋代杨时住宅地基乃至周围的龟山坡都是岩石构成,难怪他在《父埴行述》中会说这座龟山是“石龟山”。

注:作者系将乐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

④将乐县城北郊龟山是石山(吕贻模撰文)

1992年,我家通过县有关主管部门审批后,在将乐县城北郊龟山南山脊的山腰处建新住宅,房址为将乐县古镛镇龙池社区龟山西路65号,位于宋代杨时故宅址的西侧。与我家同时在这里建房的还有陈经官、陈兆煌等两家。

建房施工时,挖开表层土,发现这里的坡地是硬度很强的风化石。平整宅基地,用机械挖掘无济于事,只好进行爆破。有的地方还要用人工一点一点去敲挖,实在难弄。宅基地整平后,由于地基都是风化石,砌筑墙基不用挖沟。另二房的宅基地也是风化石。通过建房施工,我才知道,将乐县城北郊龟山是座石山。

注:作者系将乐县公路局干部。

⑤将乐县建材厂北门机砖分厂没有取龟山的土制砖(张明廉等3人撰文)

将乐县城北郊龟山的西山脚下有一块山谷小盆地,它的东北面与龟山相连,西北面与莲花山南支峰马鞍凹相接,西南面和南面是龙池溪。这个小盆地的东北处地名八块石,其中八块石的东侧在元至清代原是龙池坊中央村址;南面是临龙池溪的墘田,地名杨厝干;西面也是农田,地名大温。

1954年,将乐县石灰砖瓦厂成立。此后,在八块石西侧取土,人工制砖。1968年底,县石灰砖瓦厂改名县建材厂,辖砖、瓦、石灰和自来水等四个生产车间(又称分厂),其中砖厂设在八块石。1969年,购进机械设备,改人工制砖为机制砖。制砖取土的范围是八块石原坊中央旧村址西侧至大温东侧田边,这里的沉积土层较厚,沉积层底下是岩石。龟山的表层土不符合制砖土的质量要求,且土层薄,底下是风化石,县砖厂从来没有取龟山的土制砖。马鞍凹山体的土也不符合制砖要求,县砖厂也未在此山取土制砖。

至1983年底,八块石原坊中央旧村址西侧至大温东侧一万多平方米的山谷小盆地的表层土基本挖光,制砖已无原料,县机砖分厂迁址封山北面大排。1984年,由县房屋开发建设总公司按县里的小区建设规划统一开发,在这块已取过土的山谷小盆地建龟山居民新村,1986年基本建成。

注:作者张明廉、廖开敏、杨秋珍曾分别为将乐县建材厂厂长、秘书和北门机砖厂工人,现三人均已退休。

附三:林海权等人编著的《杨时故里行实考》和明溪县杨时文化研究会编的《杨时研究文集》摘录

①林海权撰文《杨时故里之考辨》摘录

将乐县北的龟山是封山的支脉,是一座土山。解放后将乐县机砖厂在此取土烧砖,据说南沿已被掘进l00多米了。《行述》(指杨时撰文《父埴行述》)特别点明“石龟山”,正是为了与将乐县北的龟山区别。

(录自《杨时故里之考辨》一书第22页1~5行)

②吴西全撰文《杨龟山先生故里今何在》摘录

经实地核查:将乐县北龟山,前为机砖厂取土场地,后为城建填方取土场地,南端已被掘进100多米,山体剖面的高度也有20多水。龟山新村已具规模,取土还在进行中。据此可知:将乐县北的龟山是纯净的黄十山,无论如何也不是石龟山,

(录自明溪县场时文化研究会编的《杨时研究文集》第223页倒8~4行)

③陈秉怡撰文《杨时故里在明溪县龙湖》摘录

曹先生(指将乐县学者曹豹史)说“杨时《先君行状》记(杨埴)葬十将乐县石龟山之阴”。杨时原文没有说将乐县,这是作者加上的,石龟山住哪里?石龟山在明溪县翰仙镇龙湖。将乐县根本没有石龟山。现在,将乐县连泥电山也被机砖厂挖泥制砖及基建取土,早挖成一块大黄泥坪了。这里,将两县龟山的地形地貌作一对比,看哪座龟山是杨埴的墓葬地。

杨时记其父“将以某年某月某日葬于石龟山之阴”。龙湖的龟山是石龟山。明代陈喆《龟山赋》云:“石嶙峋以为甲,树纵横而如章。”将乐的龟山为泥龟山。《人清统志》(八)三百三十卷《福建省·延平府·山川》载:“封山,在将乐县北五里,土色常赤……其支峰曰龟山”杨时的《资圣院记》(下同)记载向往“倘徉于龟山之阴”  阴即向北。龙湖的龟山是朝北。将乐的龟山,是“封山之阳”,阳即朝南。杨时说可以住龟山下“枕石潄流”。龙湖的龟山下有山洞小溪。有裸露的岩石。将乐龟山没有溪流和裸露的岩石。杨时记载可在龟山“与田夫野老相从于此”。龙湖的龟山四周有大片田园,将乐的龟山一向是山,三向均无田园。通过这一对比,杨埴葬的石龟山是在哪里,读者应该清楚了吧。

(录自明溪县杨时文化研究会编的《杨时研究文集》第242页倒7行至243页第11行)

按:龟山坐落在将乐县城北郊龙池溪畔,为封山南面的支峰。它北与封山的主山体连接,东临龙池溪下游,西连莲山支峰马鞍凹,西南侧为八字形山脊,其中一条山脊向西下伸,另一条山脊向南下伸龙池溪。

这座龟山的地质构造是以风化岩石为主的山体,南山脊伸下龙池溪的山脚还有成片的大青石。杨时故居旧址及四周皆为岩石。故杨时在《父埴行述》中把将乐县北部龟山称为“石龟山”林海权等人把将乐县北龟山歪曲为“土山”,其依据之一就是将乐县机砖厂在龟山取土烧砖从将乐县建材厂原厂长张明廉、秘书廖开敏、北门机砖分厂工人杨秋珍等人提供的资料,可清楚地知道,原将乐县建材厂北门机砖分厂是在将乐县城北郊龟山西面山脚下的山谷小盆地(1984年始建龟山居民新村)取土制砖,其取土范围是八块石原龙池坊中央旧村址西侧至大温东侧田边,根本没有在龟山上取土。解放初至1997年5月,将乐县北龟山的植被始终是完好的.没有见到任何挖山的剖面。说将乐县机砖厂在龟山取土烧砖纯属歪曲事实,混淆视听。

1997年6~9月,把将乐县城北郊电山南山脊坡地开发为“龟山园”居民住宅小区2004—2006年,又在此南山脊挖土石填县城东郊的低洼处,开发商住区和文化广场。 由于挖开山体,才弄清这座龟山是以风化岩石为主的山体。这一事实,揭穿了“将乐县北龟山是土山”的谎言。

陈秉怡先生在《杨时故里在明溪县龙湖》一文中时将乐县北龟山的评述,同样站不住脚。将乐县北龟山南山坡脚下有龙池溪,此山脚有成片的大青石岩,一直伸到龙池溪,裸露于河床。陈先生所写的“将乐龟山没有溪流和裸露的岩石”显然不符事实,将乐县北龟山的东北面是一大片开阔地,这里共有农田2112亩;西南的山脚下有杨厝千、大温等农田340亩。陈先生说“将乐的龟山一向是山,三向均无田园”,这同样不符合事实。为了否定将乐县北龟山是“石龟山”,从而把杨埴墓葬地抢到明溪县龙湖村龟山去,以此来证明“杨时故里在龙湖”,竞否认将乐县北龟山是石头山,这是实事求是吗?至于明溪县龙湖村龟山是否石头山,本书第二部分之:《归化县兴善里地貌》其二有述,这里不再重复。

莲花山  在龙池都。其山石壁嵯峨,状若莲花之瓣,因名。

(录自明嘉靖四年《延平府志》卷二《地理(二)》之三“将乐县”目和明私治十八年《将乐府志》卷一《地理·山川》)

①龙津岩  在龙池都。岩石森耸,下临龙潭。

(录自明弘治二年{八闽通志》卷九《地理》“将乐县”目和明嘉靖四年《延平府志》卷二《地理(二)》之十四“将乐县”目)

②龙津岩崖石森耸,润者可砚。下临龙津,一水灾流,汇而为津,灵物潜焉。每风雨晦冥,则波涛腾涌。

(录自明崇祯二年《闽书》卷十八《方域志》之“将乐县”目)

③龙津岩在将乐县东五里。崖石森耸,下临龙潭。其石光润町为砚。

(录自《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之《吏部·地理》卷三百三十九《山川》之十六”延平府·将乐”目)

④龙津岩  住龙池都。岩石森耸,下临龙潭,故名。

(录自明弘治十八年《将乐县志》卷一《地理·山川》)

青石岭在龙池都。岭瓮石多苍碧包。故名。

(录自明嘉靖四年《延平府奄》卷二《地理(二)》之十一“将乐具”目和《将乐县志》卷一《地理·山川》)

①星窟岭在龙池都路出险巅。下自落星穴,故名。

(录自明弘治二年《八闽通志》卷九《地理》之“将乐县”目)

②星窟岭  下有落星穴。《图经》:“晋义熙中,有长星堕县北。忽成一穴,近杨氏故居。占者谓:‘五百年后,当生大贤。’杨龟山先生寔应之。”

(录自明崇祯二年《闽书》卷十八《方域志》之“将乐县”目)

③星窟岭在龙池都路出山岭,下有落星穴,故名。

(录自明嘉靖四年《延平府志》卷二《地理(二)》之十一  “将乐县”目)

①落星穴在县之北门。按《图经》:“晋义熙中,有长星坠其处,忽成一穴。”占星者渭:“五百年后,当成大贤。”邑人因以德星坊名之。近杨氏故居,龟山先生实生于此,人以为应云。

(录自明弘治十八年《将乐县志》卷一《地理·山川》之“洞”目)

②落星穴在将乐县。九域志:“南剑州有落星穴。”县志:“在城北。”

(录自《大清一统志》(续修四库全书)卷四三O《史部·地理类·延平府》之二十二“古迹”目)

①石剑石硭刺类剑.故名(在龙池都)。

(录自明弘治二年《八闽通志》卷九《地理》之“将乐县”目)

②石剑石  在龙池都。光润可为砚。

(录自明弘治十八年《将乐县志》卷一《地理·山川》之“石”目)

①雷公石  与石剑相望。相传石罅中有泉清莹,土人祷雨,汲之即有雷声,故名(在龙池都)。

(录自明弘治二年《八闽通志》卷九《地理》之“将乐县”目)

②雷公石在龙池都,与石剑相望。相传石罅中有泉清莹,土人祷雨,汲之即有雷声,故名。    (录自明弘治十八年《将乐县志》卷一《地理·山川》之“百”目)

①龙池溪在龙池都,源出泰宁县张源岭下。

(录自明弘治二年《八闽通志》卷九《地理》“将乐县”目和明嘉靖四年《延平府志》卷二《地理(二)》之二十五“溪·将乐县”目)

②龙池溪源出泰宁张源岭,下分水,会诸涧而来八十里,人大溪。唐大历中,廖藏真人祖廖太岁,指其中有龙居,名曰“龙池”。溪中有洲,形如饭箩,每值诏岁,涌出,则邑土有兴荐者,名饭箩洲。

(录自明崇祯二年《闽书》卷十八《方域志》之“将乐县”目)

③龙池溪  《八闽志》云,在龙池都,源出泰宁张源岭下。

《闽书》云,分水会诸涧而来八十里,入大溪。唐大历中,廖太岁指其中有龙居,名日“龙池”。《方域纪要》云,在县北。

(录自《福建通志》之《河渠》第12册“将乐县”目)

发源于将乐县西北部,在光明村附近汇合,流经永吉、张公,在城关附近汇入金溪。全长29公里,流域面积156平方公里,河道平均坡降l2‰,多年平均流量4.95立方米/秒。径流总量1.86亿立方米。其主要支流有3条:际下溪,即称光明溪,发源于与泰宁县交界的张源岭下,经余坊乡肖地,流经光明乡际下村,在光明村汇人龙池溪。渠许溪发源于光明乡山头、台上,经渠许、葛布,在葛布村汇入龙池溪。界源溪发源于光明乡曹地村,经界源,在葛布村汇入龙池溪。

(录自新编《将乐县志》卷二《自然环境》第四章《水文》)

位于龙池溪下游龟山桥至溪口处,上游集水面积l 50平方公里,最大洪水流量980立方米/秒。该工程于1973年11月10日动工,1974年1月完工,投资46.5万元,其中国家补助30万元.总投工33.3万个工日,完成土石方53.34万立方米。新挖河道长1.1公里.进口高程94.5米,出口高程90.1米,河底宽42.5米。两岸浆砌石防洪堤高4米,边坡1:1:河道改直后,快河水流速,减少洪水灾害,保护新华、解放大队耕地。同时,在旧河道开垦新增耕地123.6亩。

(录自1997年出版的《将乐县志》卷七《水利水电》第一章第四节《防洪工程》)

按:龙池溪位于将乐县城北偏西,长29公里,有三条支流,即际下溪(又称光明溪)、渠许溪和界源溪。几千年来,该河床经过多少次洪水的冲刷,形成弯弯曲曲的溪流。每年发生洪水,都要把沿溪岸部分农田冲毁。1973年10月至1974年1月,将乐县革命委员会与城关公社组织对龙池溪龟山桥头至该溪出口处的河道进行改造,栽弯取直。新挖河道1.1公里,填掉截弯的旧河道,新增耕地123.6亩,溪两岸砌防洪石堤。

莒峡潭在龙池都。山势盘绕而潴水,渊深不可以寻丈测,鳞介之属多殖焉(注:此潭位于今古镛镇和平村所辖的莒峡山东侧山脚下的金溪河段。因潭上方莒峡山腰于唐代建有古佛堂,故又名古佛堂潭)。

(录自明嘉靖四年《延平府志》卷二《地理(二)》之十八“潭·将乐县”目和明弘治十八年《将乐县志》卷一《地理·山川》之“潭”目)

龙池在龙池都。唐大历中,廖藏真人祖廖太岁尝以二水交流,渊深莫测,指有龙居其中,名日龙池。后因以名都。

(录自明弘治二年《八闽通志》卷九《地理》“将乐县”目、明嘉靖四年《延平府志》卷二《地理(二)》之三十五“将乐县”目和明弘治十八年《将乐县志》卷一《地理·山川》之“池”目)

按:龙是中国古代人崇拜的神异动物,它被视为吉祥的象征。至今,人们仍把中华民族看作龙的传人。因此,古代人喜欢以龙作为地名、溪名、池名、潭名。对起这类地名的原因,只能看作神话传说而已,但也不能因此否定这些以龙字为名的地名、溪名、池名、潭名。如明溪县瀚仙镇龙湖村,既没有龙,也没有湖泊,但不能因此说龙湖村名是假的,该村历史上从来就叫龙湖。同样,将乐县北龙池溪以龙池为名也是这个道理。将乐县北龟山一带坐落在龙池溪畔,故元代的龙池团(明代改为龙池部)这一连置单位以龙池或龙池溪为名,这体现了古代人取建置名称图吉祥之意。

明溪一中退休教师吴西全在《杨龟山先生故里今何在》一文中,为否定龙池位于将乐县城北郊,在龙池的起名上大做文章。他说2005年11月曾到将乐调查,从龙池溪龟山桥处走到该溪出口处,都未见有深池,问村民,也不知道龙池在哪里。于是,他断言龙池是假的。这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首先,将乐县城北龙池溪 “二水交汇”点有三处:一是两条支流际下溪与渠许溪    在光明村汇合;二是支流界源溪在葛布村注入龙池溪,三是龙池溪在将乐县城东面注入金溪。明代《八闽通志》、《延平府志》、《将乐县志》在记载龙池中,只讲“廖太岁尝以二水交流,渊深莫测,指有龙居其中,名日龙池”,并未指明此池到底是龙池溪的哪个交汇点。吴西全却说:“将乐县城有三华桥下的金溪(古称将水或将溪)和龟山桥下的‘龙池溪’(即光明溪)。两条溪在县城东郊交汇后合而为一。”并断定二水交汇点只有这一处,这显然与事实不待。其次,从唐大历年间(766~779年)太岁指龙居池中到2005年吴西全到将乐调查,相距1226年(按唐大历最后一年计算)。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龙池溪河床的变化是非常大的。即使唐大历年间龙池溪出口处有再深的池,经过1000多年无数次洪水带下泥沙的沉积,早就见不到池了。就拿将乐县金溪来说,20世纪50年代古佛堂潭(即莒峡潭)和石壁山脚的河水是很深的,但2005年这两处河水已浅得多了。据史料载.黄河下游的河床1000多年前比两岸低得多,可现在却高出两岸很多,两岸的堤坝越筑越高。因此,用静止不变的思维去看待发展变化的事物,没有不出错的。再次,这段溪河于1973年11至次年1月实施改河工程后,已看不到弯弯曲曲且大大小小露出水面的河床石的旧河道。这里的菜农及和平村的老人不知道早已消失的龙池,这很正常,吴西全如果没有翻阅过明溪县的志书,他能说出明代归化县城是什么样子吗?凭这样的“调查”,能确认龙池是假的吗?

①石门洞在龙池都。相传嵩杨真人炼丹于此(按:此洞后人也王称杨道真君洞。杨时于宋哲宗元祜七年(1092年)四月在将乐县北郊龙池旧居为父亲杨埴守孝期间,行五里路到此洞探游。并写下《杨道真君洞记》)。

(录自明弘治二年《八闽通志》卷九《地理》“将乐县”目明弘治十八年《将乐县志》卷一《地理·山川》之“洞”目)

②石门洞一名真君洞。俗传嵩杨真人炼丹处,在城北五里。

(录自清乾隆三十年《延平府志》卷三《山川》之二十五“将乐县”目)

附:将乐县城北郊龙池耕地一览表

东门、溪塘、下溪洲、河下、排细
银桥子、横坑、岩下、大庆寺、杨公塘、鱼塘窑、水锅里、大妈里、五里坵顶、狗垅里
下窑坑、桐树坑、黄土畦、杨公壇、大金榜、张厝寮、窑车坝、光降、涝溪垅
红花洲、门边塅、仙人塅、下张公塅、当溪塅
杨厝干、大温、黄厝垅、施郎地、

注:此表资料由古镛镇新华等5个村委会提供。表内耕地均属元代龙池团(明代龙池都)辖地、

按:明清代《八闽通志》、《闽书》、《延平府志》、《将乐县志》对将乐县龙池团(明代为龙池都)主要山川的记述,与将乐县城北郊的地貌特征是完全吻合的。

它说明龙池团(都)在将乐县城北郊是史实。

将乐县城北郊龟山周边有耕地四千余亩(元、明代皆属龙池团、都辖地),是明溪县龙湖村耕地总面积的一倍多,而林海权在《杨时故里之考辨>中所说 “将乐县北郊田土狭窄”,则是未经调查之言。杨荣 (字子江)的部分后裔从将乐县城北郊龙池溪畔迁徙外地有多种原因,并非田土狭窄的问题。北宋及以前,将乐没有受到战火殃及,可谓“世外桃源”。南宋高宗建炎三年至元朝末年,将乐县城曾多次发生战火,城郊首当其冲。据杨时写给许高老和傅子騣的信知,南宋高宗建炎三年,王躞所率的官军在洞庭湖    被杨幺的起义军打败后,其部分溃败之军,流窜入闽,路过将乐,“乡邑焚劫荡尽”,只有杨时在将乐县城北郊的旧宅没有被毁。元朝期间,农民起义军攻打将乐县城共有6次。因此,大多杨氏后裔为避战火,先后移居离县城几十里的乡村或迁徙县外各地。这是杨荣部分后裔从将乐县城北郊迁徙各地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次,有的杨荣后裔到外地任官职,携全家移居任职地。如杨时第二儿子杨迥到毗陵(今常州)等地任官职,偕妣、子迁居此地。杨荣后裔迁徙各地还有其他一些原因,这里不一一列举。将乐杨氏后裔的迁徙原因,与闽西北地区其他姓氏客家先祖的迁徙因由大体相同。明溪县龙湖村历史上曾是杨氏后裔的聚居村,但现在仅有几户杨氏人家。如果说将乐县城北郊的杨荣家族迁徙他地是因为“田土谈窄”,被林海权在《杨时故里之考辨》一文中赞为“田野肥美,诸峰环拱,山清水秀”的龙湖村,其大多数杨氏后裔为什么先后移居他地?对杨荣部分后裔迁徙各地应实事求是地分析,不能通过歪曲事实来寻找杨时上代祖“南迁三湖”的理由。

二、归化县(今明溪县)兴善里地貌

兴善里图二,旧将乐县地。山日龟山、鹤迁。岭日铁岭。岩日凤凰、永兴。溪日瀚溪、雷霆。潭日龙坑。    (录自明崇祯二年《闽书》卷二十二《方域志》之“归化县”目)

①龟山在县东五里,又一在石珩溪侧。

(录自明正悠十一年《归化县志》卷二《山川》)

②龟山一在晏坊,一在石珩村。其形如龟,下有甘潭,深可三丈,水极甘洌。

(录自明弘治二年《八闽通志》卷九《地理》之《汀州府·归化县》)

按:宋代,晏坊、石珩二村均为清流县归仁里辖地,明代至成化六年,属清流县归上里辖地。也就是说,归化县内二座龟山,原都是清流县领地。

③龟山在县东五里晏坊,又一在石珩溪旁,其形如龟,下有甘潭。

(录自明弘治十年《汀州府志》卷二《山川·归化县》)

④龟山在县东龙湖二十里,形状如电.宋杨龟山先生孕灵于此,故以自号。旧府、县志载“石珩溪边者”误。

(录自明万历四十二年《归化县志》卷一《舆地》之四)

⑤龟山  在县东二十里龙湖。宋儒杨先生时生于斯地,故以自号。今为文庙朝山。

(录自清康熙三十七年《归化县志》卷一<舆地》之四)

⑥龟山在县东五里晏坊。又一在石珩溪旁,如电,下有甘杨时诞育于此(注:按此记,又冒出第三个杨时出生地,即宋代临汀州清流县归仁里所辖的石珩村)。下有甘潭,清可三丈。水极甘洌。

(录自清乾隆三十三年《福建续志》卷四《汀州府·归化县·山川》)

在县东北二十里龙湖文庙前,又称文庙山。往昔,附近乡民结砦山中,以避寇盗。与迄西之白石岩相对.故又名东山。林木阴翳,盛暑清凉,山多大石一。词颇多咏。馀见《名胜》类。

(录自民国32年《明溪县志》卷二《地理志·山川》之十一)

按:明溪县瀚仙镇龙湖村龟山,原名东山。清康熙    十一年至二十年,在此山后的龙湖村建有文庙,故叉名文帽山。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归化县志》的编修者开始把宋代至明成化六年属清流县归仁里(明代为归上里)所辖石珩村的龟山张冠李戴到龙湖村的东山头上,其目的就是要为“宋杨龟山先生孕育于此,故自为号”编造“物证”。但是,清乾隆十七年编修的《汀州府志、,仍按明正德十一年《归化县志》和明弘治二年《八闽通志》、明弘治十年《汀州府志》有关归化县龟山的内容记述,却没有采用明万历四十二年和清康熙三十七年编修的《归化县志》有关龙湖龟山的记述。这说明,连清乾隆十七年<汀州府志>的编修者也看出明万历至清康熙年问编修的《归化县志》有关杨时诞生于龙湖龟山的记述是不实之词。

经实地考察,明溪县龙湖村东山(后被改名“龟山”)林木茂盛,许多树长得高大,是一座土石相间的山体,并非石头山。如果是纯石头山,只能从石缝里长出稀疏矮小的灌木,根本长不出茂盛的林子。因此,把此山说成“石龟山”名不符实。

①鹤迁山  在县东二十里瀚溪西罗坑。有三清坛,遇醮焚纸。有鹤从岭下唧纸而去,故名。

(录自明万历四十二年《归化县志》卷一《域地·山川》)

(雪鹤迁山相传初建三清坛于罗坑,常修醮焚楮。有鹤从空下。唧余烬过青山而止。人以为异,遂即地建宫,名鹤迁。

(录自明崇祯二年《闽书》卷二十二《方域志》之“归化县”目)

②鹤迁山在县东瀚溪,昔有鹤飞聚。

(录自清乾隆十七年《汀州府志》卷三之十二《归化县·山川》)

①铁岭在兴善里,县东三十里。路通将乐,有铺在顶。实一邑之扼要。

(录自明万历四十二年《归化县志》卷一<舆地》之六)

②铁岭在县东兴善里。高峻厄险,顶有公馆、铺隘、禅堂。接将乐县界。

(录自清乾隆十七年《汀州府志》卷三《归化县·山川》)

①凤凰岩在龙湖市。内有一石,形如凤凰。

(录自明弘治二年《八闽通志》卷九《地理》之“归化县”目)

②凤凰岩  在县东二十里龙湖市。内有一石,形如雷神。

(录自明正德十一年《归化县志》卷二《山川》)

③凤凰岩  在兴善都。状如飞凤,故名。

(录自明嘉靖四年《延平府志》卷二《地理志》之“将乐县·岩”目)

④凤凰岩  在县东二十里龙湖市。岩内有石迥翔,展翅状如  凤凰。与龟山故里连接,相传为杨龟山先生读书处。

(录自明万历四十二年《归化县志》卷一《舆地》之十二)

⑤凤凰岩  在县东二十里龙湖。与龟山相近。相传为龟山先  生读书处,

(录自清康熙三十七年《归化县志》卷一《舆地》之六)

⑥凤凰岩在龙湖街之右。上有石,形如凤凰,古有庙。杨龟山先生曾读书于此。今其迹不可考。

(录自民国31年《明溪县志》卷二《地理志·山川》之十三)

按:明万历四十二年《归化县志》开始把凤凰岩与杨时读书处挂起钩来,此后从传说到肯定“曾读书于此”。但至今找不出任何杨时曾读书凤凰岩的宋代史料和遗留下来的文物,连凤凰岩石也看不见了。杨时留下几十万字的遗著,竟没有一处提到在凤凰岩读书。难怪民国31年《明溪县志》的编修者感叹道:“今其迹不可考。”这本来就是子虚乌有的事,怎能考到其迹呢?

永兴岩石壁峭然,垂萝参参。

(录自明崇祯二年《闽书》卷二十二《方域志》之“县”目)

(6)瀚溪 在县东二十里兴善里。发源龙湖涧,流至沙溪始大。

(录自明正德十一年《归化县志》卷二《山川》)

②瀚溪在县东二十里兴善。发源龙湖涧,至沙溪始大。

(录自明万历四十二年《归化县志》卷《舆地(一)》之十五)

①雷廷溪在县东二十里兴善漈头。其水接瀚溪而来,沿渚十里,乱石磺硫激如雷,昼夜不息,故名。

(录自明正德十一年《归化县志》卷二《山川》)

②雷廷溪在兴善漈头一,沿渚十里,乱石磺硫,声激如雷。

(录自明弘治二年《八闽通志》卷九《地理》之“归化县”目)

③雷廷溪在县东二十里兴善漈头,其水接瀚溪而来。沿渚十里,乱石磺坑,激如雷霆,故名。

(录自明万历四十二年《归化县志》卷《舆地(一)》之十五)    (8)龙坑潭

①龙坑潭在县东兴善里山涧。深不可测.早祷即雨,有龙  居焉。

(录自明正德十一年《归化县志》卷二《山川》)

②龙坑潭  在县东兴善里山涧。深不可测,有龙居。然祷雨辄应。

(录自明弘治二年《八闽通志》卷九<地理》之“归化县”目)

③龙坑潭在县东兴善里。山涧深不可测,龙穴于中,旱祷即雨。

(录自明万历四十二年《归化县志》卷《舆地》之十六)

按:以上对归化县兴善里主要山川的记述,与龙湖村及其周边兴善里辖地的地貌特征是完全吻台的。从这里可看出,宋代龙湖与龙池虽然同属将乐县辖地,仅一字之差,但龙湖在将乐县南面的铁岭之南,而龙池在将乐县北郊封山支峰龟山一带,两地相距一百一十多里。也就是说,龙湖与龙池是两个地貌特征完全不同的地方。“龙湖即龙池”说显然违背事实,是强词夺理的“抢来说”。

①圣隐岩在中和里。悬崖峭壁,樛木联阴。相传尝有异人栖息于此,后隐去,故名。(按:此见《将乐县志》。盖旧属将乐县,今分属本县。)

注:括号中所指的《将乐县志》是宋代编修的将乐县第一部县志,明代尚存,后已佚。

(录自明弘治二年《八闽通志》卷九《地理·山川》之州府·归化县”目)

②圣隐岩平洋突起小阜,宋杨时诞生于此。

(录自清乾隆十七年《汀州府志》卷三《山川》之“县”目)

③圣隐岩在县东北之中和里。悬崖峭壁,樱木联阴。异人栖息于此,忽隐去,故名。

(录自民国32年《明溪县志》卷一《山川》)

在县东水三十里。岗顶高峻,人行其上如在半空,夕岗晓烟,咫尺莫辨。岗右为莲花山。其旁为圣隐岩,平阳突起小阜,为宋杨时诞生于此。

(录自清康熙二十三年《福建通志》卷五《地理·山川》之“汀州府·归化县”目和清雍正七年《福建通志》卷四《山川》之“汀州府·归化县”目)

按:清代的《福连通志》和《汀州府志》在记述“圣隐岩”时,又编造出第四个杨时出生地在宋代将乐县辖地天上岗圣隐岩(明戍化八年后为归化县中和里辖地)。民国32年《明溪县志》的编修者意识到这些记述会扰乱“杨时故里龙湖说”,才采用《八闽通志》记述“圣隐岩”的内容。从这里可看出,明万历后,有些志书对杨时出生地的记述越来越乱。

①北斗岩 山形环抱,中有小窝。相传星坠之窟,又名星窟岩。

(录自明崇祯二年《闽书》卷二十二《方域志》之“汀州府·归化县”目)

②北斗岩  在城西五里。石山环抱,中窝平坦,有庵有池。

岩之半有观音阁。俗传星坠成窝,又名星窟。

(录自清康熙三十七年《归化县志》卷一<舆地》之六)

③北斗岩  在城西北五里。石山环抱,中平坦,有庵,有  池。岩畔有观音阁。俗传星坠成窝。又名星窟。

(录自清乾隆十七年《汀州府志》卷三《山川》之“归化县”目)

④星窟禅窝又名北斗岩,在城西北七里。石山环抱,中窝平坦,有庵有池。岩之半有观音阁。相传有星坠地成窝,故又名窟:

(录自民国31年《明溪县志、)卷二《、地理志·名胜》之一)

⑤星窟禅窝又名北斗岩,在城西北3公里。据康熙《归化县志》、《宏农杨氏房谱》等载,东晋义熙间(公元405~4l5年),星坠北斗岩,旁建有观音阁,俗名“垦窟”,为明溪八景之一。“文化大革命”中废,今仅存遗址。

(录自1997年10月出版的《明涟县志》卷二十九《文化》,见此志书第832页)

附:《龙湖龟山公祠记》摘录

其地龙来自天上罔尧岩,数十里奔腾踊跃,脱落坦彝,皆非恒熊,而入首尤秀美绝伦。诸山环拱者.各呈奇露,异迥别凡。观水,则施绕右侧,前会朝堂,涧流逶迤左角而去。开辟以来,布此奇胜。非偶然也。先是晋义熙中,有星坠地,长亘弥天,占

者渭:“五百年后当生大贤。”冈名其地曰“德星坊”。至是,而

五世祖龟山公应期而生,为宋大贤。前占果验,盖公之出也。

(录自清同治九年重修的明溪县龙湖村《宏农杨氏房谱》卷首《龙湖龟山公祠记》)

按:归化县北斗岩,位于县城西北五里。晋代,北斗岩属新罗县辖地。唐代,先后为黄连县、宁化县领地。宋元符六年后隶,临汀州清流县,明成化八年后属归化县明代至民国时期的《闽书》、《汀州府志》、《归化县志》、《明溪县志》在记述“北斗岩”时,仅说: “俗传(相传)星坠成窝,又名星窟。”清同治九年龙湖村《宏农杨氏房谱》在汜述《龙湖龟山公祠》中,说坠在将乐县北郊路出山的那颗星应验在龙湖村出生的杨时身上。但是,按星占说,所占名人出生地应在星坠地近处。可龙湖村与将乐县北郊路出山有一百一十八里之遥,不算近处一于是,该房谱记述此事时,蓄意含糊其辞,只写“晋义熙中,有星坠地”,却不写坠入何地、新编《明溪县志》在记述

杨 时 故 里 考 证

 福建省将乐杨时研究会

福建省将乐县客家文化研究会

序 ……………………………………………………………………(1)

前言 …………………………………………………………………(3)

一、建置沿革 ………………………………………………………(1)

1将乐县建置沿革 ………………………………………………(1)

2明溪县(原名归化县)建置沿革………………………………(2)

3宋至明代南剑州(明代改延平府)和汀州所辖县

建置……………………………………………………………(4)

二、县域里至………………………………………………………(6)

l将乐县境域……………………………………………………(6)

2归化县境域……………………………………………………(6)

三、乡村建置………………………………………………………(7)

l将乐县乡里都图……………………………………………(7)

2归化县里都图………………………………………………(14)

四、邮铺……………………………………………………………(19)

1.明成化八年前将乐县邮铺………………………………(19)

2归化县兴善里邮铺…………………………………………(19)

一、将乐县城北郊龙池地貌……………………………………………(20)

1龙池地域……………………………………………………(20)

2龙池山川……………………………………………………(20)

二、归化县(今明溪县】兴善里地貌…………………………………(39)

l兴善里地域……………………………………………………(39)

2必善里山川……………………………………………………(41)

3其他有关地貌…………………………………………………(45)

一、杨时出生在将乐县城北郊龙池龟山脚……………………………(49)

1宋代史料………………………………………………………(49)

2元代史料………………………………………………………(53)

3明代史料………………………………………………………(53)

4清代史料………………………………………………………(56)

5当代史料………………………………………………………(59)

二、杨时上代直系祖“南迁三湖”说…………………………………(62)

l“南迁三湖”说的由来……………………………………(62)

2杨明(杨时祖父)“南迁二湖”说…………………………(71)

3杨埴(杨时父亲)“南迁三湖”说…………………………(73)

4杨荣(杨时四代祖)“南迁三湖”说………………………(92)

5杨谊(杨时伯父)“南迁三湖”说…………………………(96)

6杨时生于西镛州龙池团即“龙湖”说……………………(98)

7“杨时是归化龙湖人”说……………………………………(105)

8关于杨时撰文中“敝乡”、“故里”、“故丘”的考证……(106)

9关于杨时年谱中“居乡”、“故居”的考证…………………(109)

10现代人编造“杨时故里龙湖”假史证选录………………(118)

一、古宅………………………………………………………………(122)

1《八闽通志》摘录…………………………………………(122)

2明代《将乐县志》摘录……………………………………(123)

3明代《延平府志》摘录……………………………………(123)

4清代《将乐县志》摘录……………………………………(124)

5《大清一统志》摘录 ………………………………………(124)

6民国时期《福建通志》摘录………………………………(124)

二、古坊………………………………………………………………(130)

1德星坊………………………………………………………(130)

2遵道坊………………………………………………………(133)

三、书院………………………………………………………………(135)

1志书摘录……………………………………………………(135)

2疏记文录……………………………………………………(136)

四、祠庙………………………………………………………………(138)

1含云寺………………………………………………………(138)

2资圣院………………………………………………………(144)

3龟山祠………………………………………………………(146)

五、古墓………………………………………………………………(150)

l杨时四世祖杨荣墓……………………………………………(150)

2杨时曾祖父杨胜达墓…………………………………………(152)

3杨时祖父杨明墓………………………………………………(153)

4杨时父杨埴墓…………………………………………………(155)

5杨时墓…………………………………………………………(159)

一、世系图……………………………………………………………(164)

二、世系录…………………………………………………………(173)

(一)南宋至元代始修的杨氏族谱世系录………………………(173)

1福建省将乐县南口乡蛟湖村《宏农杨氏族谱》摘录………(173)

2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山杨氏宗谱》摘录………………(178)

3福建省将乐县黄潭镇祖教村《杨氏族谱》摘录……………(182)

4福建省将乐县光明乡上地村《杨氏祖谱》摘录……………(185)

5江苏省常州市白旗岸圣驾街《杨氏宗谱》摘录………………(186)

6福建省将乐县光明乡葛布村《宏农杨氏族谱》摘录………(188)

7福建省将乐县黄潭镇吴村《杨氏族谱》摘录……………… (190)

(二)明清代始修的杨氏族谱(房谱)世系录………………………(193)

1杨时长子杨迪后裔编修族谱世系录摘录………………(193)

2杨时第二子杨迥后裔编修族谱世系录摘录……………(208)

3杨时第三子杨遹后裔编修族谱世系录摘录……………(209)

4杨时第四子杨适后裔编修族谱世系录摘录……………(212)

5杨时第五子杨造后裔编修族谱世系录摘录……………(221)

(三)现代新修的杨氏族谱世系录………………………………(231)

1广东省绵基、丰顺县《杨氏大宗谱》摘录……………(231)

2广东省梅州市《杨氏简谱》摘录………………………(232)

3江西省瑞金《宏农龟山杨氏四房联修族谱》摘录……(233)

4福建省连城县《芷溪杨氏族谱》和《杨氏启姓始祖

肇基名讳录总谱》摘录……………………………………(234)

5菲律宾华裔《杨氏大宗世谱》摘录…………………………(235)

一、行状·志铭·序文……………………………………………(237)

1父埴行述[宋]杨时…………………………………………(237)

2杨龟山先生行状[宋]吕本中………………………………(238)

3杨母朱氏墓志[宋]杨时……………………………………(241)

4龟山先生墓志铭[宋]胡安国………………………………(242)

5蔡奉议墓志铭[宋]杨时……………………………………(248)

6杨氏家谱序[宋]杨时………………………………………(249)

7杨希旦文集序[宋]杨时………………………………… (250)

二、年谱……………………………………………………(251)

1.龟山先生文靖杨公年谱[宋]黄去疾………………(251)

2.时公年谱[元]将乐杨氏(佚名)  …………………(264)

3.文靖杨龟山先生年谱[清]毛念恃…………………(270)

三、书信·记文·诗词……………………………………(295)

(一)书信………………………………………………(295)

1.与许高老[宋]杨时…………………………………(295)

2.答傅子騣[宋]杨时…………………………………(296)

3.与李提刑[宋]杨时…………………………………(297)

(二)记文………………………………………………(298)

1.杨道真君洞记[宋]杨时……………………………(298)

2.资圣院记[宋]杨时…………………………………(299)

3.含云寺真祠遗像记[宋]杨时………………………(301)

4.求仁斋记[宋]杨时…………………………………(302)

(三)诗词………………………………………………(303)

1.离家作二首[宋]杨时………………………………(303)

2.席上别蔡安礼[宋]杨时……………………………(304)

3.含云寺书事六绝句[宋]杨时………………………(304)

4.别西斋诸友[宋]杨时………………………………(305)

5.重经乌石铺[宋]杨时………………………………(306)

6.游玉华洞[宋]杨时…………………………………(306)

杨时是宋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拜程颐、程颢为师,刻苦钻研洛学(即程颢、程颐创立的北宋理学,因二程是洛阳人,故名),是这一时期理学南传的第一人,又是闽学鼻祖。他尊师重教,“程门立雪”传为佳话。他从教43年,并创办东林书院,培育弟子千余人,桃李满天下。他爱国爱民,从政期间,认真实践“以民为本”的理念,处处为民分忧解难,深受百姓爱戴。杨时文化,是世界客家传统文化之光。今天,研究杨时文化,弘扬杨时精神,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但是,杨时故里之争,却困扰着对杨时文化的深入研究。2008年,这一争论又起。为了澄清是非,使各地杨时后裔和学者了解杨时真实的出生地,今年,将乐杨时研究会和县客家文化研究会联合组织部分学者和会员,对杨时故里问题深入调查和考证,收集了大量资料,并在此基础上,编成了《杨时故里考证》一书。

这部书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建置、山川、杨时出生地、古迹、谱录、文选等六部分,收录了大量史料,并对许多史料做出注释,联系实际写出按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同时,收录

不同观点与看法的资料,供读者鉴别和学者研究、考证。应当说,这部资料书有助于帮助读者弄清杨时出生地究竟在哪里,有助于鉴别在杨时故里问题上史料内容的真伪,为研究这个问题提供了方便。

考证杨时故里问题,涉及的历史时间长,调查面广,收集相关史料不容易,考证更难。这本书实在得来不易。参加这次调查和编辑的同志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他们到许多市、县和乡村调查,都得到当地政协、有关部门和民间团体、乡村干部以及杨时后裔的大力支持和热心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祝愿杨时文化研究工作取得更多成果,杨时精神进一步弘扬光大!

将乐县政协党组书记  张益平

杨时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闽学鼻祖。他于北  宋皇祐五年(1053年)出生在将乐县城北郊龙池龟山脚,字中立,号龟山。杨时自幼在将乐县城含云寺和杨希旦“西斋”读书,天资聪慧,人称神童。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杨时登徐铎榜进士第。他相继任徐州、虔州司法和浏阳、余杭、萧山等县知县以及无为军判官、建阳县丞、荆州府学教授、南京敦宗院宗子博士、奉议郎、明道观、国宁观、朝散郎、婺州教授、秘书郎、著作郎兼侍经筵、迩英殿说书、右谏议大夫兼侍讲、国子监祭酒、给事中、徽猷阁直学士、工部恃郎、龙图阁直学士等官职。他于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四月二十四日病逝,享年83岁。杨时对宋代理学有突出贡献。他爱国爱乡,以民为本,又是尊师重教、尊老爱幼的楷模。杨时文化不仅是将乐之光,而且是世界客家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

对这位历史名人的出生地,明代就出现争议。明洪武十八年  (1385年),杨时第十一世裔孙杨均政在始修龙湖村(明成化八年划属归化县)《龟山公家谱》所写的序文中,编造出杨时直系上代祖“南迁三湖”(即从将乐县城北郊龙池龟山下南迁蛟湖、池湖、龙湖)的神灵托梦说,由此引发了杨时后裔族房之间关于杨时出生地的争论。这种争论迎合了当时归化县(今明溪县)官方修志的需要。据明弘治四年《八闽通志》卷一载:“归化县本清流、宁化及延平府将乐、沙县四地。国朝(指明朝)置明溪镇巡检司,属清流县。成化六年,汀州同知程熙以其地为将乐、沙县、宁化之交,民多伉健难治,议置县以镇之。”归化建县后,其辖地原是宁化、清流、将乐、沙县的边远之地,没有什么历史名人。为彰显归化县是人杰地灵之域,该县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编修的《归化县志》开始把龙湖村杨氏家谱中的“杨时故里龙湖说”搬进志书。

清代至民国时期,关于杨时出生地的争论越演越烈。这场争论的焦点是,杨时出生地在宋代将乐县城北郊龟山脚,还是在离将乐县城南55公里远的龙湖村(今为明溪县瀚仙镇辖地)。清同治九年(1870年)重修的龙湖村《宏农杨氏房谱》记载,杨时父亲杨埴“南迁三湖”。同是这部房谱(又称《家谱》),明代却说“南迁三湖”者是杨时祖父杨明。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归化县夏阳《杨氏族谱》萧元圭写的序文和民国32年(1943年)《明溪县志、)卷十四《列传》中则说是杨时四代祖杨荣南迁龙湖。清代学者毛念恃等人别有说法,即杨荣迁池湖,他孙子杨明再迁龙湖。还有说是杨时的伯父杨谊“南迁三湖”。至今,“杨时故里龙湖”说者仍讲不清楚杨时上代祖中究竟是谁“南迁三湖”。

近些年,明溪县与将乐县的学者对杨时故里问题时有争论。2008年,明溪县委宣传部和明溪县杨时研究会邀请福建师范大学退休教师林海权等学者,编著了《杨时故里行实考》等书,宣扬“杨时故里龙湖说”,在学术界和杨时后裔中造成对杨时故里认知上的混乱。为澄清杨时故里史实,从2009年1月起,将乐杨时研究会和县客家文化研究会组织开展杨时故里考证工作。

参加考证的人员在福建省内外进行了大量调查和考证,查阅了古代和现代书籍46部、志书25部、族谱(房谱)38部,收集了大量有关杨时故里的资料,并实地考察了将乐县城北郊龟山、龙池村和明溪县瀚仙镇龙湖村龟山以及杨时上四代直系祖的坟墓,历时半年。从调查的资料和文物古迹来看,杨时上四代直系祖宗没有一个人“南迁三湖”,杨时世居将乐县城北郊龟山脚,他们的墓葬地都在将乐县城北龙池溪畔和水南乌石山。“杨时故里龙湖说”没有任何史实根据。

根据这次调查的资料,进行考证和整理,汇编此书,并有针对性地写一些按语,供学者和读者参考。书中的随文注释是本书编者写的。由于编者水平有限,难免有错漏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本汉建安县地。吴永安三年(按:三国吴景帝孙休永安三年,即公元260年),始析县之校乡,置将乐县,属建安郡。隋开皇十二年(公元592年),并入邵武县,隶抚州(今江西省抚州市)。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复置将乐县,隶抚州,七年省。嗣圣五年(公元688年),析邵武及绥城(今建宁、泰宁二县地)县地,复制。元和三年(公元808年)省,五年复制,属建州。五代晋开运二年(公元945年),伪闽以县置镛州。寻复为县,属建州。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始来属。元仍旧。国朝(指明朝)因之,而置守御千户所于此。

(录自明弘治四年黄昭修纂的《八闽通志》卷一《地理》)

在郡城西。东抵顺昌,西抵清流,南抵沙县,北抵泰宁。吴永安三年,始析建安县之校乡,置将乐县,属建安郡。晋隆安三年(公元399年),析县西乡为绥安县。义熙元年(公元405年),改绥城县。隋开皇十二年(公元592年),并入邵武,隶抚州。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复析邵武,仍县,亦隶抚州。七年,省还邵武。垂拱四年(公元688年),仍置,隶抚州。元和三年(公元808年),复省。五年复置,隶建州。五代王延政,升为西镛州(指公元945年将乐由县升州)。南唐寻复为县,仍隶建州。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属南剑州。元仍旧。皇朝(指明朝)因之,凡二隅、四十一都。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分中和、兴善二都置汀州之归化县。今辖二偶、三十九都。凡六十七图。

(录自明崇祯二年何乔远编撰的《闽书》卷十八《方域志》)

(3)将乐县隶延平府。稽古在禹贡扬州之域。周《职方》所载:“七闽之疆,秦属闽中郡,汉属会稽郡。”三国孙吴据江东,尽有全闽之地。汉景耀三年(三国蜀后主刘禅年号)、吴之永安三年(吴景帝年号),始析建安之校乡为将乐,隶建安郡。隆安三年,割西乡为绥安。义熙元年,更绥安为绥城。隋开皇十二年,并入邵武,隶抚州。唐武德五年,复析邵武,置将乐。七年,省还邵武。垂拱四年,复以邵武及故绥城地置将乐。五代晋时,伪闽王延政据建州僭号,升县为镛州。南唐保大中(按:公元943~957年),讨平伪闽,而延政就俘,废州为县,仍隶建州。宋太平兴国四年,隶南剑州。国朝(明朝)因之,仍隶延平府。

(录自明弘治十八年《将乐县志》卷一《地理·建置沿革》)

2.明溪县(原名归化县)建置沿革

(1)归化县本清流、宁化及延平府将乐、沙县四地。国朝(明朝)置明溪镇巡检司,属清流县。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汀州同知程熙以其地为将乐、沙县、宁化之交,民多伉健难治,议置县以镇之。巡抚副都御史滕昭会三司,奏请升为归化县。

(录自明弘治四年《八闽通志》卷一《地理》)

(2)归化县治  原隶清流,为明溪镇巡检司。凶险水急,民多顽梗难治。至成化六年,本府(注:汀州府)同知程熙请于巡抚滕昭,为请于朝,割四县地,升归化县。归上、归下二里原清流地,柳杨、下觉二里原宁化地,兴善、中和二里原将乐地,沙阳里原沙县地,合为七里。

(录自明万历四十二年重修的《归化县志》卷二《建置·沿革》)

按县治原为明溪驿,在《禹贡》扬州之域。周《职方》为七闽地。春秋末为闽越地,秦属闽中郡,东汉为会稽南郡,三国时吴永安三年置建安郡。晋以建安郡归于江州,至唐乃有汀州。大历间(指唐代宗李豫大历年间,即766~779年),以剑州之沙县属焉。开元间,复割沙县,归剑州(南剑州)。至宋,割长汀、宁化地置清流。明成化六年,当道以清流之明溪巡检司去县遥远、民梗难治为请于朝,割宁化之柳杨、下觉里,清流之归上、归下里,延平府沙县之沙阳里,将乐之兴善、中和里,置归化县。而邵武府泰宁之沂州一带村落亦附于下觉里,并入归邑版图中,及成化八年方始划拨完成(啄文小、字未录)。惟归化名称与绥远之归化城同,爰于民国22年(1933年)4月呈准,改为明溪县。民国29年,复奉令将乐县之岩前、吉口一带乡村划归新设之三元县管辖。此明邑沿革之大略情形也。

(录自民国32年《明溪县志》卷二《地理志》之二至三)

3.宋至明代南剑州(明代改延平府)和汀州所辖县建置

(1)宋元代南剑州和明朝廷平府所辖县建置(略录)

①南平 架四,里四十有一。按宋分七乡,统三十二里。元改里为团。

②沙县 坊二,都二十有三。按宋分三乡,统八里。元析里为三十三团。国朝(指明朝)改附县为坊,在乡为都。景泰三年(1452年),分九都隶永安县。成化八年(1472年),又分十九都隶汀州府归化县。

③将乐 隅二,都四十有一(明成化八年划兴善、中和二都隶归化县后,尚有三十九都)。按宋分三乡,统九里。元析里为四十一团。国朝(指明朝)改附县为偶.在乡为都。成化八年,分中和、兴善二都隶汀州府归化县。

④尤溪 都四十有四。按宋分四乡,统八里。元改里为团。

⑤顺昌 乡四,都二十有八。按宋分二乡,领四里。元改里为乡,统二十九耆。

⑥永安坊一,都十三,统图六十七。旧沙尤地也,景泰三年分置。

(录自明嘉靖四年《延平府志》卷三《地理》三之十至十六页。明弘治四年《八闽通志》卷十六《地理·乡都》“延平府”目也有记载以上内容)

(2)宋至明代汀州(宋代称临汀州)所辖部分县建置(略录)

①长汀  宋附廓分六坊,外分三乡,领九里二团。国朝(注:明朝。下同)改坊为二厢,并团为十里,统图五十有一。

②宁化宋分二乡,统五里五团。国朝析桂枝乡置在城里,改诸团悉称里,而分攀龙里为二。成化七年,分柳杨、下觉二里隶归化县。今辖一十二里,统图五十有一。

③上杭宋分四乡:曰胜运、曰兴化、曰太平、曰金丰;二

团:曰平原、曰来苏;五里:曰平元、曰安丰、曰来苏、曰古

田、曰鳖沙。国朝改为九里,统九十二团,后渐省为五十九图。

成化十五年,分胜运、溪南、金丰、丰田、泰平五里隶永定县。

④清流宋分二乡:曰析桂,在县东,统郭下团、仓盈团、永德团、梦溪团、罗村团、北团四保、凡团保七;曰龙山,在县南,统归仁里。国朝改为九里,统图七十有九。成化八年,分归上、归下二里,隶归化县。今辖七里,统图五十有六。

⑤连城宋一乡,统二里四团。国朝改为六里,统图三十有

(录自明弘治四年《八闽通志》卷十六《地理·乡都》“汀

年),诏诸州并乡村,率以百户为团,团置耆老三人。此诏颁发不到两年,后周就被北宋所灭。宋朝,闽地中仅有汀州之长汀、宁化、上杭、清流、连城等五县和泉州之德化县设乡统里、团的建置,其他县均为乡统里建置。元朝,南剑州所辖的南平、将乐、沙县、尤溪等四县改里为团建置。长汀、宁化、上杭、清流、连城、德化等六县仍沿袭乡统里、团的建置。

明成化六年(1470年),新设归化县。成化七年,汀州府辖地宁化县划柳杨、下觉二里隶归化县。成化八年,汀州府所辖清流县归上、归下二里,延平府所辖沙县的十九都和将乐县兴善、中和二部,划属归化县。明溪一中退休教师吴西全于2008年11月7日下午在明溪县城召开的杨时学术研讨会上发言时说,明成化六年设归化具。将乐县衙因杨时故里问题,直到成化八年才移交兴善、中和二部给归化县。如果说将乐县是这个问题,那汀州的清流县和南剑州的沙县也是成化八年才划交部分属地隶归化县,难道这两个县衙也是因为杨时故里的原因吗?如果不以史志为据,凭着想当然,把什么事都与杨时故里挂钩,没有不错的。

将乐里至在府(指延平府)城西二百二十里。东抵顺昌,西抵清流,南抵沙县,北抵泰宁,东至顺昌县一百里,西至汀州府归化县明溪驿一百三十里,南至沙县界四十里,北至邵武府界一百二十里,东南至顺昌界四十里,西南至汀州府界一百二十里,东北至邵武府界一百二十里,西北至汀州府界一百里。

(录自明嘉靖四年《延平府志》卷一《地理》之八)

归化县,东至延平府将乐县治一百三十里(以铁岭铺三十里为界),西至清流县一百里(以五通凹二十五里为界),南至延平府永安县二百九十里(以莲花寺八十里为界),北至宁化县一百二十二里(以下觉七十里为界,邑志作至坑口泰宁县界九十里),东南至延平府沙县三百八十里(以永隆寺一百二十里为界,邑志作至安居沙县一百一十里),西南至清流县一百九十里,西北至宁化县一百三十里。东西广五十五里,南北长一百六十里。

(录自清乾隆十七年《汀州府志》卷四《疆域》之三)

(1)乡都按宋本县三乡(垂惠乡、将乐乡、崇礼乡)统九里,曰清平,曰安福,曰长寿,曰福安,曰永吉,曰隆溪,曰安仁,曰万安,曰常丰。元析为四十一团。国朝(注:明朝)改附县为隅,在乡为都。成化八年.分中和、兴善二都隶汀州归化县。今辖二隅、三十九都、凡六十七图。

在城:东北隅各三图,西南隅各三图。

在乡:龙池都[一图,距县二里(按:“县”指县城,里数是按古道计算的,以下同)]、积善部(一图,距县十五里)、忠孝都(一图,距县二十里)、富谷都(一图,距县三十里)、高滩都(四图,距县三十五里)。以上五都在县治之东(按:龙池都在县治北偏东)。

水南都(四图,距县一里)、玉华都(二图,距县三里)、胡管都(一图,距县十五里)、三溪都(一图,距县二十里)、桃源都(一图,距县一十里)、蛟湖都(一图,距县二十里)、永康都(二图,距县三十里)、南胜都(一图,距县四十五里)、龙安都(二图,距县五十里)、池湖都(一图,距县六十里)、大里都(一图,距县七十里)、龙荫都(二图,距县八十里)、瑞龙都(一图,距县四十里)、子教都(二图,距县五十里)、黄潭都(三图,距县六十里)、义丰都(二图,距县七十里)、竹洲都(一图,距县九十里)、阳源都(二图,距县八十里)。以上十八部在县治之南。

永吉部(二图,距县十五里)、光明都(一图,距县二十里)、阳岸都(二图,距县三十里)、莫源都(一图,距县六十里)、张源都(二图,距县七十里)、龙兴都(一图,距县七十里)、龙集都(二图,距县八十里)。以上七都在县治之西。

万安上部(一图,距县七十里)、万安下都(二图,距县七十里)、龙溪上都(一图,距县七十里)、龙溪下都(一图,距县七十里)、安仁中都(二图,距县八十里)、安仁上都(二图,距县八十里)、龙渡都(一图,距县九十里)、上衢都(一图,距县九十五里)、崇善部(一图,距县一百里)。以上九都在县治之北。

(录自明弘治十八年《将乐县志》卷一《地理·乡部》。明弘治四年《八闽通志》卷十六《地理·乡都》“延平府·将乐县”目也有记载此内容)

按:宋代,将乐县以下建置为三乡统九里,即垂惠乡、将乐乡、崇礼乡,清平里、安福里、长寿里、福安里、永吉里、隆溪里、安仁里、万安里、常丰里。元代,改里为团,全县析为四十一团。明代,改团为部,全县为四十一都。成化八年,划中和、兴善二都隶属归化县,将乐县仍有三十九都。明弘治年间至明崇祯年间的《八闽通志》、《闽书》、《延平府志》、《将乐县志》均有列述这三十九都的都名及地理位置。加上成化八年划属归化县的中和、兴善二都,共计四十一部的各部都名及地理位置都十分明确。而这四十一都是由元代四十一团改制而来的建置单位。也就是说,明代将乐县四十一都的各都前身就是元代全县四十一团的各团。其中,龙池都和兴善都分别是元代的龙池团和兴善团。

(2)明万历年间将乐县龙池都、永吉都所辖图、村县东北龙池都,图一。辖村六:坊头(按:今古镛镇龙池社区龙池村部分辖地)、坊中央(按:原名龙池八块石。因宋代在此先后建有德星坊、遵道坊,故称坊中央。坊头、坊尾也因此得名。坊中央今为古镛镇龙池社区龟山居民新村部分辖地)、坊尾、张厝掘(按:今古镛镇张公村上张公排自然村)、新桥头、当溪(按:今张公村当溪自然村)。

永吉部,图二,辖村十一。

一图:坑头,梁彦、葛坑(今各坑)、西彦、大小黄、都岭干(清代改名东岭干)。(一图今属光明乡永吉村)

二图:二十四壕、磜上、福匡堡、杨坊、羊角岭(此图前4

个自然村今属万安镇福匡村,羊角岭今属古镛镇新路村)。

(录自明万历十四年《将乐县志》卷二《地理·乡都》)

按宋制,本县统九里:曰清平,曰安福,曰长寿,曰福安,曰永吉,曰隆溪,曰安仁,曰万安,曰常丰。元析四十一团。明改附县为隅,在乡为都……成化八年,析中和、兴善二都隶汀州府归化县。后分隅二,都三十有九,图六十有七,编户六十七里。我朝(清朝)仍明旧制。分东北一、二、三及西南一、二、三,为坊者六,都图者六十有七。康熙三十三年,新令匀苗。时知县胡承铨任,去坊长,迁里长。以龙池、高滩四(指图四)、张源二(指图二)、上衢等四图,匀人六十三图,并丁银,匀入田粮,同编审册,造以未奉。题免上仍六十七图之旧,其实城内外为坊者十七,领图六十有三,辖村五百五十焉。

县城东北图三,辖坊八村一。东:迎喜坊、长安坊、显烈坊、北福坊、寿坊、松桥坊、翠帘坊。北廓:遵道坊,张公排(村)。西南图三,辖坊七。西:求仁坊、梅里坊、仁美坊。南:文昌坊、兴贤坊、武德坊。南郊:仁德坊。

县东南路:水南都图四,辖坊二:上水南福星坊,下水南德星坊。

县东北路:龙池都图一(康熙三十三年均苗讫)。

县西路:永吉都图二。一图八村:磜上、福匡堡、杨坊、山坊、羊角岭、廖枣、外壕、里壕。二图十村:东岭干、西彦、杨坑俚、梁岸、上永吉、下永吉(即坑头)、葛坑人(今各坑)、甘泉窝、张坑、广岭。

(录自清乾隆三十年《将乐县志》卷一《疆域》之三十至三

(4)民国28年(1939年)将乐县第一区区划一览表

大同、长安、中正、兴贤、中山前、中山后、公洽、公园、翠廉、龟山、龙池、公正、新路、溪南、将军、仁美、玉华、山门、桃村
高滩前、高滩后、赖地、常源、积善、陈坊、邓坊、楼杉
元坪、高山坊、漠源、胡管、坡坑、盖洋、圭洋、大坊

注:第二、三区署未录。

(录自1997年出版的《将乐县志》卷一《建置》第二章《行

政区划》。见该志书57页)

附:明溪一中退休教师吴西全撰文《杨龟山先生故里今何在》摘录经查阅1981年12月出版的《将乐县地名录》之《将乐县政区图》、《城关公社地名图》和《将乐县城关公社大队、自然村名称》表册的“标准名称”、“别名”等项目,也始终没有见到“龙池”、“龙池都”、“龙池团”。至于1981年12月出版的《将乐县地名录》第169页《古镛镇部分地名更名、命名表》中,新命名的“龙池村”,原地名“张厝寮”,近些年安排建房户到此地建房后,已命名为“北门新村”。到这次地名普查时,方位明确、含义实在的村名“北门新村”竟然被撤销,特意重新命名为“龙池村”。显然,这些“龙池都”、“龙池村”(“北门新村”)跟宋代将乐县的龙池团没有历史承袭关系。

(录自明溪县杨时文化研究会编的《杨时研究文集》221页

按:龙池,地处将乐县城北郊龙池溪畔。唐成亨年间,建州总督廖前发动百姓,在此垦荒造田。宋代,龙池为将乐县垂惠乡辖地。元代,将乐县设四十一团,龙池始设团建置。该团北连忠孝团(今古镛镇新路村辖地),东接积善团(今古镛镇积善村辖地),南临县城和桃源团,西与永吉团坑头村接壤。明代,改为龙池都。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实行匀苗令,龙池都析为遵道坊(今古镛镇龙池社区及和平村辖地)和张公排村(今古镛镇张公村辖地)。民国24年(1935年),开始实行保甲制,改遵道坊为龟山保。民国28年 (1939年),龟山保析为龟山、龙池二保。民国34年 (1945年),龙池保并入龟山保。1950年3月,改乡辖保甲制为区辖乡(街)制,原龟山保辖地隶属一区新华街。1958年,改属城关镇。1961年,改属城关公社新华大队。1970年起,沿张厝寮山垅田的封山东坡建居民住宅。原龟山保的住户相继迁建住宅于此地。这里取名北门新村。此后,征用张厝察垅田,规划建居民住房。1981年恢复龙池地名,称龙池村。至1998年,此村范围包括清代遵道坊的坊头自然村址和新辟的张厝寮垅田以及周围的封山东坡。现有住家1282户。龟山居   民新村是1984年开发的,现仍在扩建之中。此村范围包括清代遵道坊的坊中央村址和杨厝干、大温等农田,共计803户。杨厝干的“干”字是将乐方言的译字,意指脚下、底下。“杨厝干”是指杨时家族住宅脚下之意。实地考察此地名可看出,清代遵道坊主村坊中央 (原名龙池八块石)村址就在这片山乾田北上侧。2003年4月,龙池社区成立,辖龟山、龙池两个居民村。明溪一中退休教师吴西全在《杨龟山故里今何在》一文中,仅仅凭记录现代将乐地名和政区图的《将乐县地名录》,就断定古代将乐县城北郊没有“龙池团”、“龙池都”的建置单位,这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就拿明、清代归化县兴善里来说,它是根据兴善铺的名字取名的。可现代明溪县政区图和1997年编的《明溪县志》建置卷的现代地名中只有十里铺,不见兴善这个地名了,能否因此说古代的“兴善里”是假的?研究连置沿革和古今地名的变化,如果采用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没有不错的。

(1)明代归化县部分里都图

兴善里 在县东北,仍将乐领(指原属将乐县辖地)。二都二图。

一都一图(距县城):王窠(六里)、阮坊(十里)、杨坊 (十里)、茜岩(二十里)、龙坑(十五里)、眉溪(二十里)、桑坪(二十三里)。    二都二图(距城):兴善铺(十里)、郎中坑(十里)、水尾(十里)、柑查窠(十二里)、伍舍(十五里)、黄土巷(十八里)、瀚溪(二十五里)、龙湖铺(二十里)、冯坑(二十五里)、长坪(三十里)、铁岭铺(三十里)。

中和里 县东,仍将乐领。二都二图。

一都一图(距城):天上岗(三十五里)、张源磜(四十里)、上地(四十二里)、黄枋(五十里)、御蔗(六十里)。

二都二图(距城):牛岭(六十五里)、长坑(六十五里)、下村(六十五里)、夏阳(八十里)、萧布(八十里)、磜头(九十里)、地下(八十五里)。

归上里 县西南,仍清流领。十都十二图。

一都一图(距城):黄溪头(四里)、叶舍坑(五里)、肥猪塘(九里)、坪尾(七里)、原坊(九里)、上坑(九里)、新兴铺(十里)、柿坑(十二里)、永安铺(二十里)、黄坑岭(十里)、王通隘(二十五里)。

二都二图(距城):茶山庵(一里)、狗牯岭(五里)、雪峰山(十里)。

三都三图(距城):坪布上(二里)、广坑(三里)、山下(四里)、沉坊(五里)、晏坊(四里)、谢舍坑(五里)、南山(三里)、上坊(五里)。

四都四图(距城):东坑(六里)、大坪头(六里)、纸坑(十里)、赖家山(十五里)、束歪下(十里)、大焦(十五里)、大焦窠(十五里)。

五部五图(距城):石珩(二十里)、小明溪(二十里)、坪隔(二十里)、李舍窠(二十里)。

六都六图(距城):上坑(三十里)、萧家山(二十里)、福四洋(三十里)。

七都七图(距城):大坪(十里)、横坑(十五里)、吉洋(二十里)、鲁坊(二十里)、原舍坑(二十五里)、石圳坑(三十里)、小石珩(三十里)、油坑(十五里)、葛坊(三十里)、眉溪(三十里)、空下(三十五里)(其他里、都未录)

(录自明万历四十二年《归化县志》卷二《建置》之四至十)

归化旧属清流、宁化、将乐、沙县地,今分七里,统图四十三。归上里,统图十二。归下里,统图十二。柳杨里,统图七。下觉里,统图三。兴善里,统图二。中和里,统图二。沙阳里,统图五。

(录自清乾隆十七年《汀州府志》卷五《里图》之十四)

(3)清代归化县兴善里图

兴善里一图在县东,属一都。王窠六里(注:指距归化县城里数,下同),阮坊十里,杨坊十里,龙坑十五里,茜岩二十里,眉溪二十三里,桑坪二十五里。

二图在县东,属二都。兴善铺十里,水尾十里,郎中坑十一里,甘查窠十一里,伍舍十五里,黄土巷十八里,龙湖铺二十里,瀚溪二十五里,冯坑二十五里,花园二十五里,长坪三十里,铁岭铺三十里。

(录自清康熙十七年《归化县志》卷二《建置》之十六至十七)

附:归化县兴善里古今地名对照表

按:明溪县瀚仙镇龙湖村,位于县东北,距明溪县城二十里,距将乐县城一百一十里。宋代,龙湖村为将乐县清平里辖地,并已设邮铺。元代,将乐改里析团,兴善团为全县四十一团之一。龙湖村是兴善团所辖的一个村。明代,将乐县改团为都,龙湖村隶属兴善都。明成化八年(1495年),兴善、中和二都划属新设的归化县,县以下连置改为里统图、都、龙湖村为归化县兴善里第二图(都)辖地。清代,沿明制。民国时期归化县改名明溪,龙湖村属该县龟山乡瀚仙保。这就是说,龙湖村在历史上从未设团、都、里建置,只设过邮铺。

龙湖村(含今辖的龙湖、泉水溪、石灰庵、下塘坑、塘坑、黄土洞等六个自然村)北连冯坑村、铁岭铺,东北与天上岗、张源漈、上地等村(注:这三村元至明代隶属中和团、都)相接,东及东南与瀚溪村(含今辖的国母磜、岩许、板坑、仙磜、瀚溪等五个自然村)接壤,南及西南与眉溪(注:今小眉溪村)、兴善铺、郎中坑、水尾、柑查窠、伍舍和石珩等村相连,西及西北与五窠、阮坊、杨坊、茜岩、龙坑、桑坪等村接壤。宋至明成化七年,以上接壤地中,除石珩村属清流县归仁里(明代属归上里)辖地外,其他均为将乐县辖地,其中元至明代,天上岗、张源漈、上地等村为将乐县中和团(都)辖地,其他村隶属将乐县兴善团(都)。也就是说,宋至明成化七年,将乐县龙湖村辖地没有与清流县明溪(宋设寨)接壤。

将乐驿递急铺十有八:总铺在县治前,莒峡铺在龙池都,孔山铺在积善都,懿庵铺在富谷都,高滩铺在高滩都,黄坑铺在高滩都,桃源铺在桃源都,蛟湖铺在蛟湖都,郭公铺在永康都,里湾铺在南胜都,隔岭铺在隆安都,将安铺在池湖都,大里铺在大里都,盖竹铺在大里都,旧场铺在龙荫都,铁岭铺在兴善都,龙湖铺在兴善都,兴善铺在兴善都。

(录自明嘉靖四年《延平府志》卷一《公署·急铺》)

县前总铺东至兴善铺、西至新兴铺各十一里。兴善铺在县东十一里,万历十二年知县宋惠重修。三十九年,知县周宪章重建,东至龙湖铺十二里。

龙湖铺在县东二十里。万历甲申,知县宋惠重建。东至铁岭铺十五里。

铁岭铺在县东三十里。万历甲申,知县宋惠重修,上有隘楼并公馆。东至将乐旧场铺五里。

(录自明万历四十二年《归化县志》卷二《建置·驿邮》之二十三至二十四)

一、将乐县城北郊龙池地貌

龙池都  图一。宋垂惠乡。山曰西台、大旗、封山、莲花。岩日龙津,岭日青石、星窟,石日剑石、雷公。溪日龙池,潭日莒峡。

(录自明崇祯二年《闽书》卷十八《方域志》“将乐县”目)

(1)西台山(按:西台山在将乐县城西面,龙池都南)。

①西台山 一名钟楼山,邑之主山也。巍然交峙,其上坦夷如台。因名。山之麓有真济洞。

(录自明弘治二年《八闽通志》卷九《地理》“将乐县”目)

②西台山  邑主山也。其上坦夷如台,又形如钜钟,一名钟山,麓有真济洞。

(录自明崇祯二年《闽书》卷十八《方域志》“将乐县”目)

③西台山  在龙池都。一名钟楼山,县之主山也。巍然高峙,其上坦夷如台,因名。山之麓有真济洞。

(录自明弘治十八年《将乐县志》卷一《地理-山川》)

④西台山 其形似钟.一名钟山,又名钟楼山。五代名州为镛,以此在县北龙池,县之主山也。其上坦夷如台。

(录自清乾隆三十年《延平府志》卷三《山川》之十三)

①大旗山  二山高耸如旗。其支曰封山一。高大环拱,邑镇山也。土见赤色。则郁攸至其麓。有杨龟山书院。南有玉隆万寿宫。麓有小洞,名真君洞,又名石门洞,昔杨真君炼丹于此。真君,不知何名,道家称为披云真人。山巅昔有灵泉,人祷雨焉。汲泉洒之,则雨辄至(按:大旗山在龙池都北)。

(录自明崇帧二年《闽书》卷十八《方域志》“将乐县”目)

②大旗山 两峰高耸如旗,与寿山脉络相属。

(录自清乾隆三十年《延平府志》卷三《山川》之十六“将乐县”曰)

①封山 其山高大,群峰环拱,为一邑之镇山。南有玉隆万寿宫,昔杨道真君炼丹于此。山麓有小洞,名真君洞,宋杨时有记。

(录自明弘治二年《八闽通志》卷九《地理》“将乐县”目)

②封山 在龙池都。其山高,群峰环拱,为一邑之镇山。南有万寿宫,昔杨道真君炼丹干此。山麓有小洞,名真君洞,宋杨时有记。

(录自明嘉靖四年《廷平府志》)卷二《地理·山川》“将乐县”目)

③封山  在县北龙池都。群峰环拱,为一邑之镇。土色常赤,见则有火患,昔人尝种松,使之苍翠,故以封山名。元张本诗:“气势崔嵬天可折,野筇登览骇心魂。一山高出群峰表,十里遥瞻百丈尊。碧嶂雨收岚翠湿,苍藤云捲鸟声喧。当时炼药人何在,丹灶依稀火尚温。”

(录自清乾隆三十年《延平府志》卷三《山川》之十三)

④封山 在县北。其山高大,群峰环拱,为邑之镇山。南有玉隆万寿宫,昔传杨道真君炼丹于此。山麓有小洞,名真君洞。宋儒杨时有记。

(录自明弘治十八年《将乐县志》卷一《地理·山川》)

⑤封山 在县北龙池都。群峰环拱,为邑之镇。五代时,杨真君炼丹于此。山麓小洞道成仙法,今名杨真君洞。其支峰为龟山,如伏龟。杨时世居其下,因此为号。

(录自清乾隆二十九年《福建续志》卷四《山川》“延平府·将乐县”目)

①龟山 实封山之支峰。其状如龟,宋杨时世居山之下,因以为号。今有书院在焉。

(录自明弘治二年《八闽通志》卷九《地理》“将乐县”目和明嘉靖四年《延平府志》卷二《地理志》“将乐县”目)

②龟山 封山支峰也。状如伏龟。杨龟山世居其下,因以为号。

(录自明崇祯二年《闽书》卷十八《方域志》“延平府将乐”目)

③龟山  《八闽通志》云,实封山之支。宋杨时世居山下,因以为号。

(录自明嘉靖三十三年《福建通志》之《山经》第九册“将乐县”目)

④龟山封山之支峰。状如伏龟,蜿蜒城左。宋杨文靖号龟山,世居其下。今有祠春秋祭祀。

(录自清乾隆三十年《延平府志》卷二《山川》之十三“将乐县”目)

⑤龟山实封山之支垄。其状如龟,宋杨时世居山之下。因以为号。今有书院在焉。三华八景其一也。

(录自明弘治十八年《将乐县志》卷一《地理·山川》)

附一:龟山弦诵(将乐古八景之一)

立雪程门杨夫子,城阴书室临野水。至今后学仰师模,弦诵八闽声不已。

世代去已远,先生钟灵异。至今龟山下,弦诵独可闻。千载仰明训,余风系斯文。

黄闻(明代将乐岁贡生、儒学训导)

德星昭人文,山水钟灵异。盈耳弦诵闻,乃是龟山里。伊洛绍微传,金闽被诗礼。云深立雪堂,月落横琴几。悠悠道南风,落落镛西水。君行绘此图,临风怀仰企。

胡景真(明代将乐后学)

仰止西铺第一山,宛如神物出尘寰。虽无五卜通灵穴,幸有千年载道坛。琴韵引风金石裂,书声凌月斗牛寒。凭谁远续前贤教,愿播弦歌四海间。

熊威(明代将乐岁贡生)

(以上四首诗录自明弘治十八年《将乐县志》卷十三《词翰·题咏》之“三华八景”诗)

附二:将乐县城北郊龟山地质构造情况

①将乐县城北郊龟山是以风化石等岩石为主的山体(熊世春、俞小明撰文)

1997年5月,将乐县政府决定把县城北郊龟山南山坡地开发为居民住宅小区,使20世纪70年代始辟的龙池居民新村和1984~1986年开发的龟山居民新村连成一片,并将这块开发地起名龟山园。宋代杨时故宅地址就在这块开发地的西南侧。6月,由将乐县房地产开发建设总公司负责这项开发工作。

在把龟山南山脊山腰坡地挖平的施工中,掘开30~60厘米厚的表层土,便是硬度很大的风化岩石,机械掘不动,改为爆破。但开始爆破时,炸飞的碎石把毗连这块开发地的龟山居民新村几家住宅的瓦片、门窗玻璃砸碎。这里的居民反映强烈,纷纷找上门提意见。后经研究和实验,改用小剂量炸药爆破取得成功,保证了施工安全。这块地开发出来后,县城部分居民在此建房,基本不用挖墙基沟。

2004~2006年,由将乐县城建设指挥部组织,继续挖取县城北郊龟山南山脊的土石,运到县城郊东门段填低洼处,开发“日照东门”商住区和文化广场。这里的山体仍是以风化石为主,只是越往西北挖,风化石的硬度会比1997年所挖地段小一些。

这两次开发工作,我两人都是具体组织者和指挥者。过去,我们也不了解龟山的地质情况。这两次开发,使我弄清,将乐县城北郊龟山是以风化岩等石为主的山体,其南山脚还有20多米高整片的岩石层,一直伸到龙池溪床。

注:熊世春曾任将乐县房地产开发建设总公司副经理、经理,现为将乐县规划建设局主任科员、县城建设指挥部负责人之一。俞小明曾任将乐县房地产开芡建设总公司副经理,现为将乐县城镇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科员、

县城建设指挥部负责人之一。

②将乐县城北郊龟山是以风化石为主的石山(杨玲撰文)

我原是将乐县规划建设局建筑规划设计院的土建工程师。

1997年6月起,将乐县城北郊龟山南山坡开发为居民住宅小区,称“龟山园”。挖坡时,清除掉表土层,底下全是坚硬的风化岩石。用炸药爆破,碎石乱飞,把邻近几户龟山居民新村住房的瓦片、门窗玻璃打碎。居民反映强烈。后改用小剂量炸药多点爆破,才使施工安全进行。

龟山园开发出来后,安排部分居民建房。我当时作为土建工程师,参加了此地建房设计,多次到现场察看。由于这里的风化岩石坚硬,建房基础设计为宽基浅埋,不用深挖墙基沟。通过参加龟山园的住宅设计实践,我弄清龟山确实是座石山。有人说这座龟山是土山,这是不经调查的歪曲之词。山是摆在那里的,只要实地勘察就清楚了。

注:作者原为将乐县规划建设局建筑规划设计院土建工程师,现为将乐县政协办公室副主任,系杨时后裔。

③将乐县城北郊龟山南山脚有成片的大青石岩(胡李亮撰文)    我的宅址在将乐县古镛镇龙池社区龟山西路13号。它位于龟山南山脊下山腰、龙池溪岸,正好在宋代杨时故址脚下30多米处。

1979年我在这里建住宅。挖开宅基地一层表土,只见成片的大青石岩。房子背后山坡也是成片的大青石岩,一直伸到房子脚下20多米的龙池溪床。溪床的大片岩石清楚可见。这说明,宋代杨时住宅地基乃至周围的龟山坡都是岩石构成,难怪他在《父埴行述》中会说这座龟山是“石龟山”。

注:作者系将乐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

④将乐县城北郊龟山是石山(吕贻模撰文)

1992年,我家通过县有关主管部门审批后,在将乐县城北郊龟山南山脊的山腰处建新住宅,房址为将乐县古镛镇龙池社区龟山西路65号,位于宋代杨时故宅址的西侧。与我家同时在这里建房的还有陈经官、陈兆煌等两家。

建房施工时,挖开表层土,发现这里的坡地是硬度很强的风化石。平整宅基地,用机械挖掘无济于事,只好进行爆破。有的地方还要用人工一点一点去敲挖,实在难弄。宅基地整平后,由于地基都是风化石,砌筑墙基不用挖沟。另二房的宅基地也是风化石。通过建房施工,我才知道,将乐县城北郊龟山是座石山。

注:作者系将乐县公路局干部。

⑤将乐县建材厂北门机砖分厂没有取龟山的土制砖(张明廉等3人撰文)

将乐县城北郊龟山的西山脚下有一块山谷小盆地,它的东北面与龟山相连,西北面与莲花山南支峰马鞍凹相接,西南面和南面是龙池溪。这个小盆地的东北处地名八块石,其中八块石的东侧在元至清代原是龙池坊中央村址;南面是临龙池溪的墘田,地名杨厝干;西面也是农田,地名大温。

1954年,将乐县石灰砖瓦厂成立。此后,在八块石西侧取土,人工制砖。1968年底,县石灰砖瓦厂改名县建材厂,辖砖、瓦、石灰和自来水等四个生产车间(又称分厂),其中砖厂设在八块石。1969年,购进机械设备,改人工制砖为机制砖。制砖取土的范围是八块石原坊中央旧村址西侧至大温东侧田边,这里的沉积土层较厚,沉积层底下是岩石。龟山的表层土不符合制砖土的质量要求,且土层薄,底下是风化石,县砖厂从来没有取龟山的土制砖。马鞍凹山体的土也不符合制砖要求,县砖厂也未在此山取土制砖。

至1983年底,八块石原坊中央旧村址西侧至大温东侧一万多平方米的山谷小盆地的表层土基本挖光,制砖已无原料,县机砖分厂迁址封山北面大排。1984年,由县房屋开发建设总公司按县里的小区建设规划统一开发,在这块已取过土的山谷小盆地建龟山居民新村,1986年基本建成。

注:作者张明廉、廖开敏、杨秋珍曾分别为将乐县建材厂厂长、秘书和北门机砖厂工人,现三人均已退休。

附三:林海权等人编著的《杨时故里行实考》和明溪县杨时文化研究会编的《杨时研究文集》摘录

①林海权撰文《杨时故里之考辨》摘录

将乐县北的龟山是封山的支脉,是一座土山。解放后将乐县机砖厂在此取土烧砖,据说南沿已被掘进l00多米了。《行述》(指杨时撰文《父埴行述》)特别点明“石龟山”,正是为了与将乐县北的龟山区别。

(录自《杨时故里之考辨》一书第22页1~5行)

②吴西全撰文《杨龟山先生故里今何在》摘录

经实地核查:将乐县北龟山,前为机砖厂取土场地,后为城建填方取土场地,南端已被掘进100多米,山体剖面的高度也有20多水。龟山新村已具规模,取土还在进行中。据此可知:将乐县北的龟山是纯净的黄十山,无论如何也不是石龟山,

(录自明溪县场时文化研究会编的《杨时研究文集》第223页倒8~4行)

③陈秉怡撰文《杨时故里在明溪县龙湖》摘录

曹先生(指将乐县学者曹豹史)说“杨时《先君行状》记(杨埴)葬十将乐县石龟山之阴”。杨时原文没有说将乐县,这是作者加上的,石龟山住哪里?石龟山在明溪县翰仙镇龙湖。将乐县根本没有石龟山。现在,将乐县连泥电山也被机砖厂挖泥制砖及基建取土,早挖成一块大黄泥坪了。这里,将两县龟山的地形地貌作一对比,看哪座龟山是杨埴的墓葬地。

杨时记其父“将以某年某月某日葬于石龟山之阴”。龙湖的龟山是石龟山。明代陈喆《龟山赋》云:“石嶙峋以为甲,树纵横而如章。”将乐的龟山为泥龟山。《人清统志》(八)三百三十卷《福建省·延平府·山川》载:“封山,在将乐县北五里,土色常赤……其支峰曰龟山”杨时的《资圣院记》(下同)记载向往“倘徉于龟山之阴”  阴即向北。龙湖的龟山是朝北。将乐的龟山,是“封山之阳”,阳即朝南。杨时说可以住龟山下“枕石潄流”。龙湖的龟山下有山洞小溪。有裸露的岩石。将乐龟山没有溪流和裸露的岩石。杨时记载可在龟山“与田夫野老相从于此”。龙湖的龟山四周有大片田园,将乐的龟山一向是山,三向均无田园。通过这一对比,杨埴葬的石龟山是在哪里,读者应该清楚了吧。

(录自明溪县杨时文化研究会编的《杨时研究文集》第242页倒7行至243页第11行)

按:龟山坐落在将乐县城北郊龙池溪畔,为封山南面的支峰。它北与封山的主山体连接,东临龙池溪下游,西连莲山支峰马鞍凹,西南侧为八字形山脊,其中一条山脊向西下伸,另一条山脊向南下伸龙池溪。

这座龟山的地质构造是以风化岩石为主的山体,南山脊伸下龙池溪的山脚还有成片的大青石。杨时故居旧址及四周皆为岩石。故杨时在《父埴行述》中把将乐县北部龟山称为“石龟山”林海权等人把将乐县北龟山歪曲为“土山”,其依据之一就是将乐县机砖厂在龟山取土烧砖从将乐县建材厂原厂长张明廉、秘书廖开敏、北门机砖分厂工人杨秋珍等人提供的资料,可清楚地知道,原将乐县建材厂北门机砖分厂是在将乐县城北郊龟山西面山脚下的山谷小盆地(1984年始建龟山居民新村)取土制砖,其取土范围是八块石原龙池坊中央旧村址西侧至大温东侧田边,根本没有在龟山上取土。解放初至1997年5月,将乐县北龟山的植被始终是完好的.没有见到任何挖山的剖面。说将乐县机砖厂在龟山取土烧砖纯属歪曲事实,混淆视听。

1997年6~9月,把将乐县城北郊电山南山脊坡地开发为“龟山园”居民住宅小区2004—2006年,又在此南山脊挖土石填县城东郊的低洼处,开发商住区和文化广场。 由于挖开山体,才弄清这座龟山是以风化岩石为主的山体。这一事实,揭穿了“将乐县北龟山是土山”的谎言。

陈秉怡先生在《杨时故里在明溪县龙湖》一文中时将乐县北龟山的评述,同样站不住脚。将乐县北龟山南山坡脚下有龙池溪,此山脚有成片的大青石岩,一直伸到龙池溪,裸露于河床。陈先生所写的“将乐龟山没有溪流和裸露的岩石”显然不符事实,将乐县北龟山的东北面是一大片开阔地,这里共有农田2112亩;西南的山脚下有杨厝千、大温等农田340亩。陈先生说“将乐的龟山一向是山,三向均无田园”,这同样不符合事实。为了否定将乐县北龟山是“石龟山”,从而把杨埴墓葬地抢到明溪县龙湖村龟山去,以此来证明“杨时故里在龙湖”,竞否认将乐县北龟山是石头山,这是实事求是吗?至于明溪县龙湖村龟山是否石头山,本书第二部分之:《归化县兴善里地貌》其二有述,这里不再重复。

莲花山  在龙池都。其山石壁嵯峨,状若莲花之瓣,因名。

(录自明嘉靖四年《延平府志》卷二《地理(二)》之三“将乐县”目和明私治十八年《将乐府志》卷一《地理·山川》)

①龙津岩  在龙池都。岩石森耸,下临龙潭。

(录自明弘治二年{八闽通志》卷九《地理》“将乐县”目和明嘉靖四年《延平府志》卷二《地理(二)》之十四“将乐县”目)

②龙津岩崖石森耸,润者可砚。下临龙津,一水灾流,汇而为津,灵物潜焉。每风雨晦冥,则波涛腾涌。

(录自明崇祯二年《闽书》卷十八《方域志》之“将乐县”目)

③龙津岩在将乐县东五里。崖石森耸,下临龙潭。其石光润町为砚。

(录自《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之《吏部·地理》卷三百三十九《山川》之十六”延平府·将乐”目)

④龙津岩  住龙池都。岩石森耸,下临龙潭,故名。

(录自明弘治十八年《将乐县志》卷一《地理·山川》)

青石岭在龙池都。岭瓮石多苍碧包。故名。

(录自明嘉靖四年《延平府奄》卷二《地理(二)》之十一“将乐具”目和《将乐县志》卷一《地理·山川》)

①星窟岭在龙池都路出险巅。下自落星穴,故名。

(录自明弘治二年《八闽通志》卷九《地理》之“将乐县”目)

②星窟岭  下有落星穴。《图经》:“晋义熙中,有长星堕县北。忽成一穴,近杨氏故居。占者谓:‘五百年后,当生大贤。’杨龟山先生寔应之。”

(录自明崇祯二年《闽书》卷十八《方域志》之“将乐县”目)

③星窟岭在龙池都路出山岭,下有落星穴,故名。

(录自明嘉靖四年《延平府志》卷二《地理(二)》之十一  “将乐县”目)

①落星穴在县之北门。按《图经》:“晋义熙中,有长星坠其处,忽成一穴。”占星者渭:“五百年后,当成大贤。”邑人因以德星坊名之。近杨氏故居,龟山先生实生于此,人以为应云。

(录自明弘治十八年《将乐县志》卷一《地理·山川》之“洞”目)

②落星穴在将乐县。九域志:“南剑州有落星穴。”县志:“在城北。”

(录自《大清一统志》(续修四库全书)卷四三O《史部·地理类·延平府》之二十二“古迹”目)

①石剑石硭刺类剑.故名(在龙池都)。

(录自明弘治二年《八闽通志》卷九《地理》之“将乐县”目)

②石剑石  在龙池都。光润可为砚。

(录自明弘治十八年《将乐县志》卷一《地理·山川》之“石”目)

①雷公石  与石剑相望。相传石罅中有泉清莹,土人祷雨,汲之即有雷声,故名(在龙池都)。

(录自明弘治二年《八闽通志》卷九《地理》之“将乐县”目)

②雷公石在龙池都,与石剑相望。相传石罅中有泉清莹,土人祷雨,汲之即有雷声,故名。    (录自明弘治十八年《将乐县志》卷一《地理·山川》之“百”目)

①龙池溪在龙池都,源出泰宁县张源岭下。

(录自明弘治二年《八闽通志》卷九《地理》“将乐县”目和明嘉靖四年《延平府志》卷二《地理(二)》之二十五“溪·将乐县”目)

②龙池溪源出泰宁张源岭,下分水,会诸涧而来八十里,人大溪。唐大历中,廖藏真人祖廖太岁,指其中有龙居,名曰“龙池”。溪中有洲,形如饭箩,每值诏岁,涌出,则邑土有兴荐者,名饭箩洲。

(录自明崇祯二年《闽书》卷十八《方域志》之“将乐县”目)

③龙池溪  《八闽志》云,在龙池都,源出泰宁张源岭下。

《闽书》云,分水会诸涧而来八十里,入大溪。唐大历中,廖太岁指其中有龙居,名日“龙池”。《方域纪要》云,在县北。

(录自《福建通志》之《河渠》第12册“将乐县”目)

发源于将乐县西北部,在光明村附近汇合,流经永吉、张公,在城关附近汇入金溪。全长29公里,流域面积156平方公里,河道平均坡降l2‰,多年平均流量4.95立方米/秒。径流总量1.86亿立方米。其主要支流有3条:际下溪,即称光明溪,发源于与泰宁县交界的张源岭下,经余坊乡肖地,流经光明乡际下村,在光明村汇人龙池溪。渠许溪发源于光明乡山头、台上,经渠许、葛布,在葛布村汇入龙池溪。界源溪发源于光明乡曹地村,经界源,在葛布村汇入龙池溪。

(录自新编《将乐县志》卷二《自然环境》第四章《水文》)

位于龙池溪下游龟山桥至溪口处,上游集水面积l 50平方公里,最大洪水流量980立方米/秒。该工程于1973年11月10日动工,1974年1月完工,投资46.5万元,其中国家补助30万元.总投工33.3万个工日,完成土石方53.34万立方米。新挖河道长1.1公里.进口高程94.5米,出口高程90.1米,河底宽42.5米。两岸浆砌石防洪堤高4米,边坡1:1:河道改直后,快河水流速,减少洪水灾害,保护新华、解放大队耕地。同时,在旧河道开垦新增耕地123.6亩。

(录自1997年出版的《将乐县志》卷七《水利水电》第一章第四节《防洪工程》)

按:龙池溪位于将乐县城北偏西,长29公里,有三条支流,即际下溪(又称光明溪)、渠许溪和界源溪。几千年来,该河床经过多少次洪水的冲刷,形成弯弯曲曲的溪流。每年发生洪水,都要把沿溪岸部分农田冲毁。1973年10月至1974年1月,将乐县革命委员会与城关公社组织对龙池溪龟山桥头至该溪出口处的河道进行改造,栽弯取直。新挖河道1.1公里,填掉截弯的旧河道,新增耕地123.6亩,溪两岸砌防洪石堤。

莒峡潭在龙池都。山势盘绕而潴水,渊深不可以寻丈测,鳞介之属多殖焉(注:此潭位于今古镛镇和平村所辖的莒峡山东侧山脚下的金溪河段。因潭上方莒峡山腰于唐代建有古佛堂,故又名古佛堂潭)。

(录自明嘉靖四年《延平府志》卷二《地理(二)》之十八“潭·将乐县”目和明弘治十八年《将乐县志》卷一《地理·山川》之“潭”目)

龙池在龙池都。唐大历中,廖藏真人祖廖太岁尝以二水交流,渊深莫测,指有龙居其中,名日龙池。后因以名都。

(录自明弘治二年《八闽通志》卷九《地理》“将乐县”目、明嘉靖四年《延平府志》卷二《地理(二)》之三十五“将乐县”目和明弘治十八年《将乐县志》卷一《地理·山川》之“池”目)

按:龙是中国古代人崇拜的神异动物,它被视为吉祥的象征。至今,人们仍把中华民族看作龙的传人。因此,古代人喜欢以龙作为地名、溪名、池名、潭名。对起这类地名的原因,只能看作神话传说而已,但也不能因此否定这些以龙字为名的地名、溪名、池名、潭名。如明溪县瀚仙镇龙湖村,既没有龙,也没有湖泊,但不能因此说龙湖村名是假的,该村历史上从来就叫龙湖。同样,将乐县北龙池溪以龙池为名也是这个道理。将乐县北龟山一带坐落在龙池溪畔,故元代的龙池团(明代改为龙池部)这一连置单位以龙池或龙池溪为名,这体现了古代人取建置名称图吉祥之意。

明溪一中退休教师吴西全在《杨龟山先生故里今何在》一文中,为否定龙池位于将乐县城北郊,在龙池的起名上大做文章。他说2005年11月曾到将乐调查,从龙池溪龟山桥处走到该溪出口处,都未见有深池,问村民,也不知道龙池在哪里。于是,他断言龙池是假的。这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首先,将乐县城北龙池溪 “二水交汇”点有三处:一是两条支流际下溪与渠许溪    在光明村汇合;二是支流界源溪在葛布村注入龙池溪,三是龙池溪在将乐县城东面注入金溪。明代《八闽通志》、《延平府志》、《将乐县志》在记载龙池中,只讲“廖太岁尝以二水交流,渊深莫测,指有龙居其中,名日龙池”,并未指明此池到底是龙池溪的哪个交汇点。吴西全却说:“将乐县城有三华桥下的金溪(古称将水或将溪)和龟山桥下的‘龙池溪’(即光明溪)。两条溪在县城东郊交汇后合而为一。”并断定二水交汇点只有这一处,这显然与事实不待。其次,从唐大历年间(766~779年)太岁指龙居池中到2005年吴西全到将乐调查,相距1226年(按唐大历最后一年计算)。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龙池溪河床的变化是非常大的。即使唐大历年间龙池溪出口处有再深的池,经过1000多年无数次洪水带下泥沙的沉积,早就见不到池了。就拿将乐县金溪来说,20世纪50年代古佛堂潭(即莒峡潭)和石壁山脚的河水是很深的,但2005年这两处河水已浅得多了。据史料载.黄河下游的河床1000多年前比两岸低得多,可现在却高出两岸很多,两岸的堤坝越筑越高。因此,用静止不变的思维去看待发展变化的事物,没有不出错的。再次,这段溪河于1973年11至次年1月实施改河工程后,已看不到弯弯曲曲且大大小小露出水面的河床石的旧河道。这里的菜农及和平村的老人不知道早已消失的龙池,这很正常,吴西全如果没有翻阅过明溪县的志书,他能说出明代归化县城是什么样子吗?凭这样的“调查”,能确认龙池是假的吗?

①石门洞在龙池都。相传嵩杨真人炼丹于此(按:此洞后人也王称杨道真君洞。杨时于宋哲宗元祜七年(1092年)四月在将乐县北郊龙池旧居为父亲杨埴守孝期间,行五里路到此洞探游。并写下《杨道真君洞记》)。

(录自明弘治二年《八闽通志》卷九《地理》“将乐县”目明弘治十八年《将乐县志》卷一《地理·山川》之“洞”目)

②石门洞一名真君洞。俗传嵩杨真人炼丹处,在城北五里。

(录自清乾隆三十年《延平府志》卷三《山川》之二十五“将乐县”目)

附:将乐县城北郊龙池耕地一览表

东门、溪塘、下溪洲、河下、排细
银桥子、横坑、岩下、大庆寺、杨公塘、鱼塘窑、水锅里、大妈里、五里坵顶、狗垅里
下窑坑、桐树坑、黄土畦、杨公壇、大金榜、张厝寮、窑车坝、光降、涝溪垅
红花洲、门边塅、仙人塅、下张公塅、当溪塅
杨厝干、大温、黄厝垅、施郎地、

注:此表资料由古镛镇新华等5个村委会提供。表内耕地均属元代龙池团(明代龙池都)辖地、

按:明清代《八闽通志》、《闽书》、《延平府志》、《将乐县志》对将乐县龙池团(明代为龙池都)主要山川的记述,与将乐县城北郊的地貌特征是完全吻合的。

它说明龙池团(都)在将乐县城北郊是史实。

将乐县城北郊龟山周边有耕地四千余亩(元、明代皆属龙池团、都辖地),是明溪县龙湖村耕地总面积的一倍多,而林海权在《杨时故里之考辨>中所说 “将乐县北郊田土狭窄”,则是未经调查之言。杨荣 (字子江)的部分后裔从将乐县城北郊龙池溪畔迁徙外地有多种原因,并非田土狭窄的问题。北宋及以前,将乐没有受到战火殃及,可谓“世外桃源”。南宋高宗建炎三年至元朝末年,将乐县城曾多次发生战火,城郊首当其冲。据杨时写给许高老和傅子騣的信知,南宋高宗建炎三年,王躞所率的官军在洞庭湖    被杨幺的起义军打败后,其部分溃败之军,流窜入闽,路过将乐,“乡邑焚劫荡尽”,只有杨时在将乐县城北郊的旧宅没有被毁。元朝期间,农民起义军攻打将乐县城共有6次。因此,大多杨氏后裔为避战火,先后移居离县城几十里的乡村或迁徙县外各地。这是杨荣部分后裔从将乐县城北郊迁徙各地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次,有的杨荣后裔到外地任官职,携全家移居任职地。如杨时第二儿子杨迥到毗陵(今常州)等地任官职,偕妣、子迁居此地。杨荣后裔迁徙各地还有其他一些原因,这里不一一列举。将乐杨氏后裔的迁徙原因,与闽西北地区其他姓氏客家先祖的迁徙因由大体相同。明溪县龙湖村历史上曾是杨氏后裔的聚居村,但现在仅有几户杨氏人家。如果说将乐县城北郊的杨荣家族迁徙他地是因为“田土谈窄”,被林海权在《杨时故里之考辨》一文中赞为“田野肥美,诸峰环拱,山清水秀”的龙湖村,其大多数杨氏后裔为什么先后移居他地?对杨荣部分后裔迁徙各地应实事求是地分析,不能通过歪曲事实来寻找杨时上代祖“南迁三湖”的理由。

二、归化县(今明溪县)兴善里地貌

兴善里图二,旧将乐县地。山日龟山、鹤迁。岭日铁岭。岩日凤凰、永兴。溪日瀚溪、雷霆。潭日龙坑。    (录自明崇祯二年《闽书》卷二十二《方域志》之“归化县”目)

①龟山在县东五里,又一在石珩溪侧。

(录自明正悠十一年《归化县志》卷二《山川》)

②龟山一在晏坊,一在石珩村。其形如龟,下有甘潭,深可三丈,水极甘洌。

(录自明弘治二年《八闽通志》卷九《地理》之《汀州府·归化县》)

按:宋代,晏坊、石珩二村均为清流县归仁里辖地,明代至成化六年,属清流县归上里辖地。也就是说,归化县内二座龟山,原都是清流县领地。

③龟山在县东五里晏坊,又一在石珩溪旁,其形如龟,下有甘潭。

(录自明弘治十年《汀州府志》卷二《山川·归化县》)

④龟山在县东龙湖二十里,形状如电.宋杨龟山先生孕灵于此,故以自号。旧府、县志载“石珩溪边者”误。

(录自明万历四十二年《归化县志》卷一《舆地》之四)

⑤龟山  在县东二十里龙湖。宋儒杨先生时生于斯地,故以自号。今为文庙朝山。

(录自清康熙三十七年《归化县志》卷一<舆地》之四)

⑥龟山在县东五里晏坊。又一在石珩溪旁,如电,下有甘杨时诞育于此(注:按此记,又冒出第三个杨时出生地,即宋代临汀州清流县归仁里所辖的石珩村)。下有甘潭,清可三丈。水极甘洌。

(录自清乾隆三十三年《福建续志》卷四《汀州府·归化县·山川》)

在县东北二十里龙湖文庙前,又称文庙山。往昔,附近乡民结砦山中,以避寇盗。与迄西之白石岩相对.故又名东山。林木阴翳,盛暑清凉,山多大石一。词颇多咏。馀见《名胜》类。

(录自民国32年《明溪县志》卷二《地理志·山川》之十一)

按:明溪县瀚仙镇龙湖村龟山,原名东山。清康熙    十一年至二十年,在此山后的龙湖村建有文庙,故叉名文帽山。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归化县志》的编修者开始把宋代至明成化六年属清流县归仁里(明代为归上里)所辖石珩村的龟山张冠李戴到龙湖村的东山头上,其目的就是要为“宋杨龟山先生孕育于此,故自为号”编造“物证”。但是,清乾隆十七年编修的《汀州府志、,仍按明正德十一年《归化县志》和明弘治二年《八闽通志》、明弘治十年《汀州府志》有关归化县龟山的内容记述,却没有采用明万历四十二年和清康熙三十七年编修的《归化县志》有关龙湖龟山的记述。这说明,连清乾隆十七年<汀州府志>的编修者也看出明万历至清康熙年问编修的《归化县志》有关杨时诞生于龙湖龟山的记述是不实之词。

经实地考察,明溪县龙湖村东山(后被改名“龟山”)林木茂盛,许多树长得高大,是一座土石相间的山体,并非石头山。如果是纯石头山,只能从石缝里长出稀疏矮小的灌木,根本长不出茂盛的林子。因此,把此山说成“石龟山”名不符实。

①鹤迁山  在县东二十里瀚溪西罗坑。有三清坛,遇醮焚纸。有鹤从岭下唧纸而去,故名。

(录自明万历四十二年《归化县志》卷一《域地·山川》)

(雪鹤迁山相传初建三清坛于罗坑,常修醮焚楮。有鹤从空下。唧余烬过青山而止。人以为异,遂即地建宫,名鹤迁。

(录自明崇祯二年《闽书》卷二十二《方域志》之“归化县”目)

②鹤迁山在县东瀚溪,昔有鹤飞聚。

(录自清乾隆十七年《汀州府志》卷三之十二《归化县·山川》)

①铁岭在兴善里,县东三十里。路通将乐,有铺在顶。实一邑之扼要。

(录自明万历四十二年《归化县志》卷一<舆地》之六)

②铁岭在县东兴善里。高峻厄险,顶有公馆、铺隘、禅堂。接将乐县界。

(录自清乾隆十七年《汀州府志》卷三《归化县·山川》)

①凤凰岩在龙湖市。内有一石,形如凤凰。

(录自明弘治二年《八闽通志》卷九《地理》之“归化县”目)

②凤凰岩  在县东二十里龙湖市。内有一石,形如雷神。

(录自明正德十一年《归化县志》卷二《山川》)

③凤凰岩  在兴善都。状如飞凤,故名。

(录自明嘉靖四年《延平府志》卷二《地理志》之“将乐县·岩”目)

④凤凰岩  在县东二十里龙湖市。岩内有石迥翔,展翅状如  凤凰。与龟山故里连接,相传为杨龟山先生读书处。

(录自明万历四十二年《归化县志》卷一《舆地》之十二)

⑤凤凰岩  在县东二十里龙湖。与龟山相近。相传为龟山先  生读书处,

(录自清康熙三十七年《归化县志》卷一《舆地》之六)

⑥凤凰岩在龙湖街之右。上有石,形如凤凰,古有庙。杨龟山先生曾读书于此。今其迹不可考。

(录自民国31年《明溪县志》卷二《地理志·山川》之十三)

按:明万历四十二年《归化县志》开始把凤凰岩与杨时读书处挂起钩来,此后从传说到肯定“曾读书于此”。但至今找不出任何杨时曾读书凤凰岩的宋代史料和遗留下来的文物,连凤凰岩石也看不见了。杨时留下几十万字的遗著,竟没有一处提到在凤凰岩读书。难怪民国31年《明溪县志》的编修者感叹道:“今其迹不可考。”这本来就是子虚乌有的事,怎能考到其迹呢?

永兴岩石壁峭然,垂萝参参。

(录自明崇祯二年《闽书》卷二十二《方域志》之“县”目)

(6)瀚溪 在县东二十里兴善里。发源龙湖涧,流至沙溪始大。

(录自明正德十一年《归化县志》卷二《山川》)

②瀚溪在县东二十里兴善。发源龙湖涧,至沙溪始大。

(录自明万历四十二年《归化县志》卷《舆地(一)》之十五)

①雷廷溪在县东二十里兴善漈头。其水接瀚溪而来,沿渚十里,乱石磺硫激如雷,昼夜不息,故名。

(录自明正德十一年《归化县志》卷二《山川》)

②雷廷溪在兴善漈头一,沿渚十里,乱石磺硫,声激如雷。

(录自明弘治二年《八闽通志》卷九《地理》之“归化县”目)

③雷廷溪在县东二十里兴善漈头,其水接瀚溪而来。沿渚十里,乱石磺坑,激如雷霆,故名。

(录自明万历四十二年《归化县志》卷《舆地(一)》之十五)    (8)龙坑潭

①龙坑潭在县东兴善里山涧。深不可测.早祷即雨,有龙  居焉。

(录自明正德十一年《归化县志》卷二《山川》)

②龙坑潭  在县东兴善里山涧。深不可测,有龙居。然祷雨辄应。

(录自明弘治二年《八闽通志》卷九<地理》之“归化县”目)

③龙坑潭在县东兴善里。山涧深不可测,龙穴于中,旱祷即雨。

(录自明万历四十二年《归化县志》卷《舆地》之十六)

按:以上对归化县兴善里主要山川的记述,与龙湖村及其周边兴善里辖地的地貌特征是完全吻台的。从这里可看出,宋代龙湖与龙池虽然同属将乐县辖地,仅一字之差,但龙湖在将乐县南面的铁岭之南,而龙池在将乐县北郊封山支峰龟山一带,两地相距一百一十多里。也就是说,龙湖与龙池是两个地貌特征完全不同的地方。“龙湖即龙池”说显然违背事实,是强词夺理的“抢来说”。

①圣隐岩在中和里。悬崖峭壁,樛木联阴。相传尝有异人栖息于此,后隐去,故名。(按:此见《将乐县志》。盖旧属将乐县,今分属本县。)

注:括号中所指的《将乐县志》是宋代编修的将乐县第一部县志,明代尚存,后已佚。

(录自明弘治二年《八闽通志》卷九《地理·山川》之州府·归化县”目)

②圣隐岩平洋突起小阜,宋杨时诞生于此。

(录自清乾隆十七年《汀州府志》卷三《山川》之“县”目)

③圣隐岩在县东北之中和里。悬崖峭壁,樱木联阴。异人栖息于此,忽隐去,故名。

(录自民国32年《明溪县志》卷一《山川》)

在县东水三十里。岗顶高峻,人行其上如在半空,夕岗晓烟,咫尺莫辨。岗右为莲花山。其旁为圣隐岩,平阳突起小阜,为宋杨时诞生于此。

(录自清康熙二十三年《福建通志》卷五《地理·山川》之“汀州府·归化县”目和清雍正七年《福建通志》卷四《山川》之“汀州府·归化县”目)

按:清代的《福连通志》和《汀州府志》在记述“圣隐岩”时,又编造出第四个杨时出生地在宋代将乐县辖地天上岗圣隐岩(明戍化八年后为归化县中和里辖地)。民国32年《明溪县志》的编修者意识到这些记述会扰乱“杨时故里龙湖说”,才采用《八闽通志》记述“圣隐岩”的内容。从这里可看出,明万历后,有些志书对杨时出生地的记述越来越乱。

①北斗岩 山形环抱,中有小窝。相传星坠之窟,又名星窟岩。

(录自明崇祯二年《闽书》卷二十二《方域志》之“汀州府·归化县”目)

②北斗岩  在城西五里。石山环抱,中窝平坦,有庵有池。

岩之半有观音阁。俗传星坠成窝,又名星窟。

(录自清康熙三十七年《归化县志》卷一<舆地》之六)

③北斗岩  在城西北五里。石山环抱,中平坦,有庵,有  池。岩畔有观音阁。俗传星坠成窝。又名星窟。

(录自清乾隆十七年《汀州府志》卷三《山川》之“归化县”目)

④星窟禅窝又名北斗岩,在城西北七里。石山环抱,中窝平坦,有庵有池。岩之半有观音阁。相传有星坠地成窝,故又名窟:

(录自民国31年《明溪县志、)卷二《、地理志·名胜》之一)

⑤星窟禅窝又名北斗岩,在城西北3公里。据康熙《归化县志》、《宏农杨氏房谱》等载,东晋义熙间(公元405~4l5年),星坠北斗岩,旁建有观音阁,俗名“垦窟”,为明溪八景之一。“文化大革命”中废,今仅存遗址。

(录自1997年10月出版的《明涟县志》卷二十九《文化》,见此志书第832页)

附:《龙湖龟山公祠记》摘录

其地龙来自天上罔尧岩,数十里奔腾踊跃,脱落坦彝,皆非恒熊,而入首尤秀美绝伦。诸山环拱者.各呈奇露,异迥别凡。观水,则施绕右侧,前会朝堂,涧流逶迤左角而去。开辟以来,布此奇胜。非偶然也。先是晋义熙中,有星坠地,长亘弥天,占

者渭:“五百年后当生大贤。”冈名其地曰“德星坊”。至是,而

五世祖龟山公应期而生,为宋大贤。前占果验,盖公之出也。

(录自清同治九年重修的明溪县龙湖村《宏农杨氏房谱》卷首《龙湖龟山公祠记》)

按:归化县北斗岩,位于县城西北五里。晋代,北斗岩属新罗县辖地。唐代,先后为黄连县、宁化县领地。宋元符六年后隶,临汀州清流县,明成化八年后属归化县明代至民国时期的《闽书》、《汀州府志》、《归化县志》、《明溪县志》在记述“北斗岩”时,仅说: “俗传(相传)星坠成窝,又名星窟。”清同治九年龙湖村《宏农杨氏房谱》在汜述《龙湖龟山公祠》中,说坠在将乐县北郊路出山的那颗星应验在龙湖村出生的杨时身上。但是,按星占说,所占名人出生地应在星坠地近处。可龙湖村与将乐县北郊路出山有一百一十八里之遥,不算近处一于是,该房谱记述此事时,蓄意含糊其辞,只写“晋义熙中,有星坠地”,却不写坠入何地、新编《明溪县志》在记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将乐万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