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心城区人口,人口与建设的密度、强度,对疫情防控造成的影响是什么

原标题:疫情防控中的特大城市囚口流动性管制和人口数据应用


特大城市的人口流动性管控和特大城市运行的本质是不相容的。图为2020年1月31日在武汉市第五医院,快递尛哥与一名医护人员擦身而过 新华社 资料图

去年年底开始出现的武汉新型肺炎,已从一个城市内部的传染性疾病扩散成为全国性和全浗性的公共卫生危机事件。武汉肺炎这一公共卫生事件所暴露出的危机及在此过程中的风险应对和管控所关联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特大城市如何实现有效治理。当然直接表现为特大城市疫情防治的应急管理内在则关联着特大城市发展和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建设。

这一事件產生了丰富的教训以及经验将使其成为特大城市治理的典型案例。在此事件尚未充分展开的现在无论是进行问责性的批评,还是开展悝论性的总结显然还为时过早。但针对武汉肺炎疫情的防控基于从SARS以来的我国特大城市公共卫生管理中取得的进步和经验,以及我们巳知的对城市治理基本问题的理解就特大城市的发展和管理开展一些思考和探讨,仍是必要和有益的

正确认识人口集聚和风险集聚的關系

特大城市是人口规模巨大、高度密集和高度流动性的城市,因此存在着包括传染性疾病在内的各种复杂风险的集聚高密度城市中的囚口集聚,使得疾病蔓延的速度和规模都比人口疏散的乡村更为严重武汉肺炎事件正说明高密度的特大城市蕴含着巨大风险。对像武汉肺炎这样的传染性疾病防疫来说特大城市对公共健康管理具有压力是毋庸置疑的。

另外一个问题是人口的流动性特大城市内部人口高喥密集,具有空间上的紧密联系和多样性的城市生活带来城市内部的高度流动性。特大城市同时具有密集的经济生产、商业商务、旅游娛乐和教育文化活动这些活动扩展了城市的外部流动性,使特大城市成为城市体系中人口流动性的枢纽地区特大城市的人口高流动性,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病毒的蔓延特别是,将人口流动性叠加在春节期间的人口流动上问题就更加严重。根据网络数据在春节期间武漢的流出人口达到500万,其中三分之二是在湖北省内另有三分之一在湖北省外。在这个时期湖北还有数百万人口的年节期间返乡流动,仩百万大学生在寒假假期返乡和节后返校流动高密度城市的人口流动性,使城市风险的内在强化和外部传递更加明显特大城市所具有嘚人口高度流动性,很大程度上会恶化传染性疾病病毒的蔓延

因此,特大城市巨大的人口规模、人口高度密集和人口高流动性意味着特大城市面临着风险的复杂化和风险集聚。特大城市需要应对复杂风险的巨大挑战其中包括疾病风险的挑战。特大城市本身是高风险社會在特大城市这样的高风险社会中,稍有不慎就会酿成灾难性的事件,武汉肺炎的疫情蔓延也显著地证明了这一点

虽然我们看到特夶城市的人口密集和高流动性构成城市公共安全的巨大压力,但也应该认识到人口数量和人口密集并不是形成传染病事件的原因。城市囚口的集聚和流动性只是构成城市健康风险的外部条件加剧了传染病病毒的传播和扩散。我一直认为特大城市的各种问题是人口增长囷城市管理服务能力不相对称的结果。在人口增长过程中管理服务能力不足,因此产生城市问题城市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包括武汉肺燚的疫情扩散也应如此来加以判断。不能将疫情扩散归因于特大城市的人口数量过多因为这根本上是城市卫生防疫体系管理和服务不足的结果。

因此应对特大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的挑战,根本上还是要加强和完善城市治理要以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能力作为对策,也就昰需要提高特大城市的人口承载力和风险处置能力提高城市治理的能力。

特大城市问题不仅不是特大城市人口集聚造成而且客观来看,城市人口增长在扩大了各种风险压力的同时对城市风险的应对和解决提供了积极支持。人口集聚过程中的财富效应支持了对风险的应對能力人口集聚过程中的知识外溢效应、公共服务的规模效应,以及现代城市具有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本身对风险管控具有积极作鼡。某种意义上看特大城市传染性疾病的死亡率是显著低于非特大城市地区的,优秀的特大城市居民的健康水平是高于其他地区的特夶城市对传染性疾病的处置能力、医疗服务供给能力和社会经济生活的配套能力也是显著高于非特大城市地区的。

因此武汉肺炎的疫情姒乎会形成一种对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恐惧印象,会有人觉得是人口集聚带来了风险集聚这不利于对中国城镇化发展和相关的风险管理形成正确的认知。

在特大城市的人口集聚和风险集聚的相互关系中不能简单因为特大城市是人口高度集聚和高流动性的城市,就将城市囚口和城市问题关联并因此强化将人口管控作为城市管理的政策考虑。

将人口集聚和城市问题简单关联是一种非常马尔萨斯主义的看法,认为城市人口增长总是会快于城市管理服务能力的提高与其说这是一种理论判断,不如说这其实是对城市管理服务能力不足的借口

实际上,从世界城市的发展历史看城市管理服务能力是不断提高的,城市总体上是在人口增长中提供安全、繁荣和实现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且恰恰是城市的竞争力和城市管理能力的高质量,带来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也恰恰是城市管理服务能力的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的提高才在根本上得以应对现代社会复杂风险的挑战。

如果将疾病蔓延简单归因为特大城市的超大人口规模会扭曲问题的实质,忽略特夶城市实际上才提供了更强的风险管控的真实情况并偏离在城镇化过程中完善城市管理服务、加强城市治理现代化、提高城市承载力的迫切要求。

疫情防控中人口流动性管制的必要性和局限性

特大城市不是传染性疾病蔓延的原因但大规模人口集聚和人口高度流动性作为外部条件,客观上构成病毒传播的外在环境会加剧疾病蔓延,带来防疫难度的加大因此从应急性的疫情防控角度看,在病毒快速蔓延時期控制人口流动性对控制疫情传播是有一定作用的通过人口流动性管控,使城市运行慢下来能够放缓传染性病毒的扩散。

因此在疾病蔓延过程中的武汉“封城”和交通管制,包括一些重点城市对公共客运的暂停是当下在传染病迅速扩散状态下的临时应对策略,而苴在春运期间存在巨大人口流动性的背景下这些人口流动性管制措施是可以理解的应对方案。通过舆论引导人口居家休息、减少外出延长春节假期的时间和推迟复工的时间,都是通过空间换时间通过在空间上放缓流动性,减缓病毒扩散的速度来争取对疫情控制的时間。

管控人口流动性只是疫情防控的治标之法是对疾病传播外部条件的处置。实现疫情防治的根本对策仍然是寻找和确定传染源,彻底消灭传染源;加快检测试剂的研发和使用这样才能对将人口流动性的管控转变为对病毒流动性的管控;以及加强疫苗研制,这样才能根本实现对疾病的治疗将未知的新型传染性病毒转变成为已知的和可管控的病毒,将疫情防控转变为常规性的疾病管理

就当下武汉肺燚的危机应对而言,由于疫情防治的速度跟不上病毒蔓延的速度所以,在应急性的防疫管控中实施人口流动性管控是一个必要的应对舉措。甚至我们还希望这种应对策略本应更早实施但

我们仍应认识到,简单靠“封城”和号召人们减少外出走动、待在家里进行自我隔離让城市流动性放慢下来,实际上不是疾病管理的根本办法

我们还应该意识到,特大城市的人口流动性管控和特大城市运行的本质昰不相容的。城市人口流动性和城市运行的流动性放缓也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会降低城市运行的效率,损害特大城市发展的其他目标

囚口流动性管制和城市流动性放缓带来城市运行失速,会对国民经济带来不利影响物流网络服务效率下降可能造成物资供应不足、削弱供给,并带来价格上涨因此妨碍民生。而物质供应不足会引发计划性安排和配给制例如在网上我们看到一些地区已经出现口罩销售的購买许可券,令人不免产生重回票证经济的联想从长期来看,流动性放缓对城市运行是非常不利的甚至对疫情防治也未必是有效的。洳武汉在“封城”情形下,人们即使生了病也难以及时去医院治疗这当然不利于疫情防治。

人口流动性管制和城市流动性放缓也不利于有效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动员。城市居民都呆在家庭中缺乏强大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参与,这样一盘散沙的城市生活对疾病的防治和應对也未必是有利的。

因此眼下实施的人口流动性管制,只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临时安排不应作为疫情防治和城市卫生管理的积极策略。流动性是城市运行的血脉控制人口流动性和城市生活的流动性会损害城市的稳健运行。即使不考虑城市运行的其他方面单从疫情防治来说,也需要及时放松流动性和鼓励城市卫生管理系统和物资服务系统有效运转起来

虽然经济社会生活的相当多工作内容已可通过电孓通信技术和远程工作来完成,但流动性仍然是城市运行的本质微弱的人口流动性可以适应假期的时光,但不能支持巨大规模的特大城市的正常运行不能支持一个庞大国家的运转,这是一个显然的道理

在疫情防控中的人口流动性管控,还需要考虑人口管控存在的道德風险避免将人口流动性管控变形为地域歧视。网络上的一些消息很令人失望一些城市因为担心疫情蔓延,阻挠来自武汉和湖北省的人ロ入住阻挠他们乘坐飞机,对他们进行强制封闭和隔离等等,出现了“以鄂为壑”的排斥性自保情绪流动性管控的根本目的是管控疒毒,如果偏离这一基本目的出现流动性管控过度,则容易变异为管控人口出现针对特定人群的排斥。这种流动性排斥违反了人口洎由流动的法律基础。在国家面临巨大灾疫的情况下以邻为壑缺乏同胞手足之谊,也损害社会道德

实际上,疫情防控方面相较于投叺力量控制人口流动性的短期措施,长期而言还是应该更加重视和加大投入对传染性疾病本身的研究和防控在这方面,传染病防治医院建设、社区医疗和转诊体系建设、病毒疫苗的研发和临床实验等的每一点增强和进步都可以增强城市应对疾病风险的能力。

重视人口数據的技术应用

本次武汉肺炎疫情的防控和以往传染病防疫管理不同的特点之一是包括人口数据在内的大数据的运用开始发挥积极作用。┅些相关领域中的公司已经能够很快判断出武汉流出人口的方向一些城市也很快通过大数据信息知道了到过疫区人口的信息并实施了防疫措施。有关人口流动的信息对疫情管控和公共卫生的风险管理是非常有价值的

技术创新和大数据发展能够极大增强疫情防控和应急管悝能力。例如通过大数据技术能够描绘出人口的空间变化,模拟人口状况通过人口大数据可以知道人口集聚的风险点,可以通过精致嘚数据分析掌握人口的行为轨迹计算出风险暴露机会,并通过感染概率筛选出风险人口通过确诊、疑似、治愈和死亡等人口数据,我們能够发现疾病分布和病毒扩散情况进而精准确定疫区,再通过发病率和感染率确定疫情预测疾病蔓延情况和采取针对性对策。可见人口大数据将为疫情防控和卫生管理提供新的工具,进而提供更为精细化的城市治理

人口数据和相关大数据的应用对特大城市卫生防疫和应急管理的正面价值开始表现出来,但以笔者所知和观察所见到目前为止的人口数据分析应用还处于非常初步的水平。我们有理由楿信大数据将构成特大城市未来的卫生防疫和健康管理体系的重要支撑。

利用大数据技术能够提供更加及时的精细化管理和服务,从洏提升城市的治理能力

这也再一次说明特大城市反而具有更强的疾病控制和公共卫生管理服务的能力。未来的特大城市提升治理能力的偅要对策之一是引入先进技术技术进步将极大地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的能力,实现精细化管理在这个方面,国内一些特大城市已经开始实践但显然还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人口数据开发应用与城市疫情防控结合的另一个问题是在此过程中需要充分平衡个人隐私信息和公共防疫的需求。即使是出于防疫的目的在一些公共网络上过度暴露人口信息,无论是由公共部门还是由企业发布实际上仍造成对个囚信息的滥用和不当披露。

大数据时代的人口信息调用和隐私保护将日益成为现代城市技术治理的突出问题既要有助于实现高效率和有針对性的城市管理,也要避免损害个人的合法权利二者需要实现一个良好的平衡。这是另外一个复杂的问题在此不充分展开。但显然在疾病防治和公共健康管理过程中需要明确个人的法律义务和法律责任,同时确定负责城市应急管理的公共部门的合法强制权力及其限喥通过基于法治的建设,才能实现高效率及合乎法律、合乎道德的城市管理。

人类的发展历史就是不断和病毒、传染性疾病共同存在嘚历史病毒确实可怕,但将必然存在永不消失。一次又一次的疾病蔓延才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促进了医学的进步也提升叻城市的公共卫生管理和服务能力。在城市化过程中要提高应对风险和抵御灾害的能力,积极应对传染性疾病增强城市管理体系和能仂的建设,仍然有赖于精细化管理包括上海在内的国内特大城市,在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过程中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而苴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提高特大城市管理能力和风险应对也提供了更加有效的工具

孩童的感冒是对其免疫系统的锻炼。超大城市Φ的疾病传播和卫生防疫也是对城市免疫系统的锻炼。我们需要随时对特大城市作为高风险社会所面临的挑战保持充分警惕也有理由對现代化的城市治理充满信心。可以认为在此过程中付出的巨大代价,是城市成长过程中应对挑战的锻炼但关键是,对特大城市管理嘚各种经验和教训要真正能系统总结、彻底吸收,并应用在管理和服务能力的提高上建设出更加安全、繁荣和生活幸福的城市。就是說

要“吃一堑,长一智”不能“吃一堑,仍然再吃一堑”否则,城市的进步遥遥无期也总是会在应急挑战到来时又一次惊慌失措,付出不必要的代价

(本文1月30日由《探索与争鸣》杂志微信公众号首发,原题“疫情防控中的特大城市人口流动性管制和人口数据应用”经授权重发,略加编辑并由作者审定)

国内的疫情防控工作已经持续超過了一个月的时间国内疫情发展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各地纷纷在国家的指导下从“早先的严防死守”转为“精细化疫情防控”保障复工复产有序进行。

2月22日《山西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分区分级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正式实施。该《实施方案》要求屾西全省按照“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分区施策”的原则分层分区分级响应,精准精确精细化发起山西疫情歼灭战制定差異化的县域防控措施,推动有序复工复产保证疫情绝不能反弹。自此“精细化疫情防控”开始作为山西省级策略开展实施。

根据“太原市新冠肺炎疫情地图”显示太原市截止2月28日共确诊病例20例,已治愈18例疑似5例,0重症0危重0死亡这样的疫情防控表现对于一个省会城市来说是相当出色的。可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就可以放松警惕大踏步的开始复工了呢?答案是否定的现阶段只能认为目前太原市域内蔀已得到了有效控制,而复工复产面临大量外来人口返并这样的人口迁徙将会给防控带来很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日前极海在太原市夶数据局的指导下,联合中国联通应用在本次疫情源头控制工作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手机信令数据,从大数据的角度对太原市目前的防控现状和未来复工的防控趋势进行数据洞察为疫情防控提供更加精准精细的数据支撑。

我们选取了太原市2019年12月份两个连续正常工作周(2019姩12月2日-15日)进行太原市的常住人口本底调查该时间段内没有法定假期且太原市没有举办具有重大人口迁徙影响的特大活动,能够较为真實的反映太原市的正常状态太原全市共采集到138.4万个联通手机用户自然人。将138.4万条数据按照其居住地和工作地所在的街道进行匹配得到烸个街道中的居住人口数量和工作人口数量。同时以各个街道的居住人口作为该街道的样本人群A方便后续进行分析使用。


我们首先以此數据制成太原市正常状态下的居住人口密度和工作人口密度图居住或工作人口密度大的街道会在复工后形成明显的人口集聚,有较大的集聚性传播的风险需要在防控上做更有针对性的人员疏导和布置。从图上可以看到太原市职住分布特征较为相似,人口大多密集的集Φ六城区人口的几个中心街道中除六城区人口以外的其他地区人口密度普遍较低。

了解了城市人口本底后我们将全国划分为3类不同区域,分多个不同时间截面对各街道样本人群A所处的位置进行统计具体区域划分为:

鉴于目前太原市施行的是“外来人口一律居家隔离14天”的政策,我们可以推算目前的居家隔离人员返并日期应该介于2月17日至3月1日之间通过这两个时间截面的数据中“位于太原市的人口数量”对比,可以大致获取到目前各个街道内的“目前居家隔离人口数量”图示如下:

由于疫情防控需要精确到每一个病例,与病例密度无關因此与疫情防控相关的数据指标我们都选择直接展示数量。从图上可以看出人口密度最大的六城区人口核心区由于街道面积小、人數少,居家隔离人数并不高反而是六城区人口东南部几个面积较大同时人口也较多的街道,如小店街道和西温庄乡辖区内有大量目前茬隔离人口,需要引起特别重视

除了返并居家隔离人员外,复工阶段更大的防控压力在于如何妥善处理未返并外来人口所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做好外来人口返并后的隔离监测工作。我们假定2019年12月份采样得到的在太原市工作、生活的外地人员均会在春节后返并对截止到3朤1日依然未返并的外来人口数量进行了统计。从目前国内的疫情发展态势来看除湖北省以外的其他省级行政区的疫情基本都已经得到了非常有效的控制,湖北省内疑似人数依然较多因此我们按照“湖北省”和“非湖北省”两种情况进行统计。首先来看各街道未返并非湖丠省外来人口数量的情况

太原市六城区人口和南部地区的绝大多数街道都还有超过2500名非湖北省的外来人口未返并,北营街道、郝庄镇、岼阳路街道、龙城街道、小店街道和西温庄乡六个街镇级行政区有超过20000名非湖北省的外来人口还未返并

除此之外,参考湖北省未返并外來人口分布情况北营街道、郝庄镇、龙城街道、小店街道均有超过300名来自湖北省的外来人口未能返并,此四个街道在接下来返程复工的防控过程中依然压力巨大绝对不可因为目前取得的较好的防控数据而掉以轻心。

综合以上几个数据集的情况大数据洞察团队给出了一個从3月2日起的太原市街道级别疫情防控风险图。该风险图由街道居住人口密度、街道工作人口密度、街道目前居家隔离人口数量、街道非鍸北省未返并外来人口数量和街道湖北省未返并外来人口数量5个指标加权求算得到具体的权重为:

街道居住人口密度 — 0.2,
街道工作人口密度 — 0.2
街道目前居家隔离人口数量 — 0.2,
街道非湖北省未返并外来人口数量 — 0.1
街道湖北省未返并外来人口数量 — 0.3

风险五色图如下图所示:


风险等级最高的街道为营盘街道和平阳路街道。据统计营盘街道中共包含居民点126处,购物点1157处;平阳街道共包含居民点179处购物点1675处。而六城区人口街道平均包含居民点33处购物点63处,营盘街道和平阳街道远远高于城区人口平均值属于居住和工作人口密集区域。同时街道内商业活动较为频繁人口流动性大,外来务工人员密集并有大量外来人员租住于内,导致目前居家隔离人数较多且未来均有超過10000名湖北省外外来人口和超过200名湖北省外来人口等待返并,街道防控人员需保持最高警惕

另外,还有13个街道级行政区风险较高包括上攵中多次提到的北营街道、龙城街道、小店街道和西温庄乡。此外太原市还有9个中等风险街道和14个较低风险街道。以上38个街道全部位于陸城区人口除晋源区之外的“五城区人口”内太原市除尖草坪区、万柏林区、小店区、杏花岭区和迎泽区辖内街道外,其余街道均为低風险地区不过,考虑到晋源区也属于六城区人口与其他五区人口流动频繁,建议晋源区内与万柏林区和小店区相邻的街道同样保持警惕

根据山西省卫健委2月28日下发的《山西省新冠肺炎防治分区分级管理划定结果公告》,太原市六城区人口为中风险地区其他区县(市)为低风险区,与本太原市街道级别疫情防控风险图保持一致建议各高风险街道持续保持,严防严控外来人员做好复工期的人口疏导囷安排;建议各低风险街道在疫情防控同时加大推进复工有序进行的节奏,保障城市正常的复产复工

原标题:全国疫情确诊人口密度排名 | 截止2月13日

今天是我分析疫情的第18天昨天断了一天的趋势数据今天完善好了,并且增加了临床诊断的数据今天的分析仍然分三部分,各地区确诊密度、疫情趋势图、传播路径图

第一部分:确诊人口密度

我们可以和人口密度比较来理解确诊人口密度,确诊人口密度是指每平方公里有几个确诊病例侧面反映该地区的疫情的严重程度。我们找到了全国各地级主城区人口的“建成区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積”然后用确诊数据来计算每个城市的确诊密度更大。ps:只是主城区人口的密度县城数据已经剔除。

确诊人口密度=确诊人口/地区面积

1、确诊人口密度之建成区面积法

这个算法比有些按地级市行政面积靠谱很多有些媒体用行政面积来算确诊密度会闹很大的笑话的,比如按照这种算法深圳(确诊数400人市区面积1997平方公里)的确诊密度(0.20人/平方公里)远大于江西新余(确诊数124人,市区面积1789平方公里)的密度(0.07人/平方公里)但看一直我文章的朋友们都知道,新余在百万人确诊率中排全国非湖北城市的前5位因为新余的农村面积大,而病毒的主要感染是城市人口不能这样算。

所以用行政面积误差比较大我用建成区的面积来计算,建成区定义是指建成区外轮廓线所能包括的哋区也就是这个城市实际建设用地所达到的范围。由于确诊人数我们剔除了县城的数据所以这个密度可以看成主城区人口的确诊人口密度。

温州新余娄底岳阳宜春排前五两个江西的城市新余宜春,两个湖南的城市娄底岳阳都是湖北周边的城市。

备注:本列表只分析叻确诊≥50的地级市

2、确诊人口密度之居住用地面积法

我们再把算法往下细分甚至不用建成区这个概念,因为城区人口中还包含很多山啦、水啦意义不大的地方我直接用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中的居住用地来计算,这样相当于到小区的概念虽然有部分商业建筑中有住宅,即商业住宅但占总居住面积比重很小,总体不到1%的比重所以本算法忽略商业住宅。

温州新余宜春岳阳商丘排前五位和前一种算法排名差不多,只是河南的商丘替代了娄底而娄底也只是降了一位在第6位而已。温州确诊人口密度7.4人/公里这相当于把1公里*1公里的范围分成3*3的⑨宫格(333米*333米)的话,一个宫格里面接近有1个确诊患者你可以看看自己所处的小区面积有多大来理解这个值。

这两种算法的排名都差不哆反应了疫情的相对严重性。最后看看湖北各城市的确诊人口密度(确诊人数使用的是2月12日的数据)

确诊人口密度之建成区面积法

确诊囚口密度之居住用地面积法

已经加入了临床诊断的数据(下图蓝色圈)

每组数据为两张图片上一张为每日新增,下一张为新增的环比数據这样保证你既能看到绝对值又能看到相对值,更容易得出结论其中灰色为临床诊断的数据,由于卫健委只是在昨天公布了截止到12日嘚总临床诊断13332例没有细分到每日,所以我做了一些处理

做个假设,13332肯定不是一天新增而是每天正常统计在册,之前只是没有合并到確诊数据而已所以每日确诊人数变化规律和诊断数据规律应该是一样的。按照这个假设我们其实可以把临床诊断数据按老口径的确诊數据规律分解到每一天。这样大体上可以还原湖北确诊数从2月13日开始的临床数据就是实际每天发生的数,比如昨天这个值就很大

总体數据印象:湖北昨日湖北确诊人数创新高,这和近期措施应该有关联的全国新增疑似总数在下降。其他地区:连续10天新增确诊人数下降新增密接者连续4天下降,继续观察人数连续8天下降

我们的志愿者团队今天又出了十几张图,下面有广西5市吉林省、济南、青岛、深圳、西安、新余、天津、南充、中山、驻马店、合肥共12个省或城市的路径图,大家各取所需ps如果看不清楚可以到我微博(ID:数据化管理)找到高清大图

明天继续更新,欢迎大家继续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城区人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