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没精神昏昏沉沉的不知喝这个正元福散能好转不?

2019 零基础跨专业考研浙大cs经验帖

我的文笔实在是很差,大家看的时候请见谅。

经验帖这种都是因人而异,大家看的时候,不用被别的经验影响了自己的节奏才是最重要的。网上关于各种数学英语政治的经验帖都已经很多了,大部分也写的很好,因此我写下来的更多的可以当成一个参考就好。相比较来说,我在专业课上面的自己的体会可能会更多一些,对于跨考的同学经历过的那些困难,我基本上都有经历过,最后对408的几门专业课虽然没有达到科班同学那么透彻的程度,用来应付408的考试也差不多够了。

我本科是浙大电气专业,在大一的时候学过c语言,另外作为电气专业,一些电路的基础课程模电数电也都是有学过的,其他的话数据结构这些都是没有学过。数学方面的话,学校的微积分90,线性代数85,概率76,我的数学也不是很好,以前也没学过竞赛啥的,但是也算不上有多差,因此数学这门科目,我在考研的时候学起来还是比较轻松的。我的英语一直是比较差的,也属于拖后腿的那种,大学英语76分。英语听力和阅读成绩尚可,作文真的是僵硬的一批。6级考试在大二大三上都是很低的432,455,465,差不多这个成绩,后来在考研的中间顺便考了个6级510。政治就不说了,大家都一个样。

决定要考研可能在大三的上学期的9月份左右,那个时候我们学院上一届的保研成绩刚出来,看了看自己的成绩,觉得保研可能不是很有希望,可能大三拼命学,才能混个直博名额,又由于本专业的考研难度不下于计算机,索性直接跨考了计算机。

虽然打算跨考的时间特别早,但是大三上的专业课比较的繁琐,而且自己也没有下定决心考试,基本上9月-2月这段时间也就荒废了,唯一的成就可以说是把c++primer一本书看完了。这个时候跨考的劣势就暴露了,计算机这个东西光看书是没什么效果的,但是你要一个零基础的人去主动的做一些作业来巩固知识,也比较难,一个是没有自制力,一个是真的不知道做什么。后来我就选了计算机学院的3门课程,《数据结构基础》,《c++》,《汇编语言》,当然这些课程都是3月份开学了才开始上的。

感觉自己的运气比较好,每门科目都比自己的估分要高了几分。

前面说到了我选了妓院的几门课对我的影响很大,因为真正有一个老师在指导你,并且自己完成了作业,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是完全不同的。浙大的数据结构上课的内容和中国大学mooc上姥姥的上课内容一模一样,c++和翁恺老师的上课内容也一模一样,不过最关键的还是多了一些作业可以做,这样确实多了很多的编程实践基础。

2月末开学开始复习的时候,由于我们大三下的课程还是挺多的,于是我就直接翘课了,所有的本专业的东西,都考前2天速成,然后就没有浪费时间在电气的专业课上面了。这样我在3月份一周中除了3门自己选择的想要上的计算机的课程外,基本都是空闲的。

教材张宇《高数18讲》、《概率9讲》、《1000题》、李永乐《线性代数辅导讲义》、《6+2》、《660》、李正元《400题》、《合工大5套卷》19、18、17年。

我这人比较喜欢看视频(因为不用动脑),不过我会把上课的笔记都抄下来,我抄完之后印象会比较深刻,不容易忘记,3月的时候我看完了张宇高数基础班视频,并且做完了18讲对应的内容(基础班没有的还没做),4月和5月之间花了20天看完了李永乐线代基础班,并且做完了线代辅导讲义,又花了20天看完了张宇概率基础班,并且写完了概率9讲。

5月份第一轮数学就算是过完了,然后第二轮的时候,开始看强化班视频,然后吧,我就发现强化班讲的和基础班是一模一样的,就是多了一点题目罢了,我就几乎没怎么看了,直接开始写1000题,做到前面说的基础班没有讲到的如二次曲面的知识点时,重新打开强化班视频看完并且做掉相应的内容。在6-7月份我一直在做1000题,并且补掉了18讲之前漏下来的一些内容。到了8月份左右,我开始做错题,我把之前做过的所有数学练习上的错题全都抄了下来,不过不是单纯的抄答案,而是自己的重新做了一遍。在这个阶段会有很多不会的题目,特别是1000题上有很多搞怪的东西,可以选择性放弃。

9月份考完PAT后,我本来想要直接开始刷真题的,但是我发现数学的科目太多导致我已经遗忘了知识点,我根本不能不翻笔记做完一整份卷子,比如那个时候过渡矩阵是啥都忘光了。于是我决定从基础入手,我花了20天找了3门课程的对应的本科教材,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简单的证明题也证了一遍。并且在这个时候开始做660,每天30-40道题目,做了将近20天。这里很关键的一点是,3门课程要同时展开,不然还是会出现复习了一门忘了另外一门的情况。

10月份我写完了660,并且对各种知识都掌握的差不多了,然后开始刷真题,87开始的真题每天一份,早上8.30-11.30严格按照考试时间,一直刷到了16年,留了两份以后做测试,这个时候数学自测大概135左右。后来就开始做6+2,400题,合工大等卷子,一直保持手感到考试前。然后保持做错题,每天不会的题目最好当天写到错题本上。然后到了考前10几天,去网上重新买了份08-18的卷子,开始每天一份,做到考前2天为止没做了。然后吧,我本来想要在考前两天看看我的数学错题,然而,一个是自己的错题太多了,根本看不完,另一个是,政治太蠢了,占用了我最后大半的时间,一直在背小黄书。

考前一天想起来看一看之前买的全书(一个字没动)的例题,看了一会儿发现还是有挺多不会的,怕影响心态就不看了。其实最后2-3天复习数学的时间特别的少,主要都拿来背政治大题了,大家最后阶段的复习计划一定要给自己安排好,不要像我这样匆匆忙忙的。

考前几天给自己测试了18年的题目,发现自己只有120+,心态还是有点小崩。就怕考试的时候碰到和18年真题类似的特别灵活的体型,我会做的很不习惯。所以考试的时候拿到卷子我还是挺高兴的,选择填空基本上送分,后面的大题高数计算量挺大的,不过我确实比较擅长计算,一般都能够算对,所以也算是运气比较好,高数线代几个计算复杂的题目我都做对了。

20年的题目按道理来说会比较难,考研的同学可能要加把劲了。

出成绩后又重新对了一遍政治选择题,发现好像是33分,也就是我的大题拿了34分,还是不错的,所以小黄书的效果还是挺好的。政治很差我就不罗嗦啥了,就说几个我踩过的坑。

看了很多的经验帖都会说,政治10月份开始就好了,这其实是不行的,因为后期真的很忙,没那么多时间复习政治,政治和数学不一样,不是说你复习了2遍就基础的都会了,政治选择题什么的没个3-4遍记都记不住,所以我的选择题就考了33。强烈推荐暑假开始政治,跟徐涛的强化班。

辅导书《恋恋有词》18版,《何凯文长难句》,《张剑150》、《真题》

我看过挺多的网课,恋恋有词前30单元都看了,朱伟的话,早些年的恋恋有词视频质量还可以,会提供一些学习英语的方法,对于培养语感啥的挺重要的,比如不要在意单词的具体意思,看情感啥的,会顺带讲一些长难句的东西,对阅读有些帮助。近两年的朱伟视频就不用看了,每天就知道推销。前期背单词的时候除了恋恋有词,还背过红宝书,百词斩,扇贝,基本都过了一遍之后,我暑假过后就没有再看过单词了。我对英语的语法一窍不通,在看过何凯文长难句后稍微学到了一些东西,这本书不厚还是可以看一看,他的网课就不用听了,没啥干货。

英语的大头在阅读方面,因此在做完了张剑的阅读后,开始上真题,一直做到考前。做真题的时候,我推荐看唐迟的阅读,就是对历年真题的详解,主要是学一些解题思路方面的问题,他会教你如何答题,效果还是非常显著的。

英语的完型,我都是随缘写的,扣了3分。重要一点的是英语的新题型,这个也强烈推荐唐迟的新题型,很有帮助。翻译的话我没找到很好的,后面基本也是随缘翻译。

英语作文的话强烈推荐张国静老师的网课,叫闪过英语,课程也不贵100左右好像(b站有部分的视频,看看其实也够了),她在作文中,会教如何写一个句子,比如灵活使用冒号、破折号、插入语等等。我个人喜欢这种方式,这样就不用背诵模板了,所有的句子都可以自己写,否则的话到后期会比较痛苦,特别是大家对作文都是一窍不通,然后市面上各种作文书,比如王江涛的那么多范文,反正我是背不下来(而且背下来也不一定考,考了也不一定能套)。我这种作文渣渣,到最后甚至可以写出一些很复杂的句子。而且很关键的是,老师的作文对分析阅读和翻译的长难句很有帮助。不过话说回来我后面40分的翻译加大小作文扣了13分,估计作文也不是很高,大家自行斟酌就好。

408专业课可以算是一个重头戏了,特别是对跨考的同学来说,会觉得这门课非常的杂,不知道从何入手。我408考的不是很高只有128,我的经验可能更加适合基础比较弱的学生,科班的大佬可能看了之后会觉得没啥收获,可跳过。

首先说明一点,408只有一个考纲,并没有指定的参考书目,所以理论上来说,网上推荐的那4本书不是必须的,我个人不是很喜欢这几本书。这几本书更适合做一个参考书,上面其实大部分都是知识点的堆砌,所以我更推荐看黑皮书,国外的老师写书会有一种连贯的感觉,就好像在和你对话,通俗易懂,特别是计算机网络那一块,如果不知道各个协议之间的联系,以及为什么要有这些协议,会学的很痛苦,而且背不住。

(1)《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这本是浙大数据结构教材,讲的比较通俗易懂,但是有点不好的就是它和考纲不是很契合,可以在入门的时候看看。

(2)《数据结构》 殷人昆:这本书比较契合考纲,而且我觉得这本书比严蔚敏那本要好很多,严的书不适合入门,甚至入门了后看也不一定看的很舒服。

Ps:网课推荐中国大学mooc姥姥的数据结构

(1)《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白洪欢:这是浙大老师编写的一本汇编语言的书白老师对汇编语言理解的非常透彻,而且书写的非常好,会解决很多在学计算机组成中碰到的问题,这本书不用全看,在碰到问题后再来翻阅也是可以的,比如当你不清楚逻辑地址和物理地址,不清楚标志寄存器的构成等等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我就想直接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为什么要看汇编语言,我想说的是计算机的知识都是相互联系的,对于跨考的来说,很难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当你在组原的学习中碰到各种零散的知识,又没有人帮你串起来的时候,不妨多看看其他的知识,就像我推荐的这本书,说不定它就帮你攻克了这门最繁琐的课程。

(2)《计算机组成原理》陆遥:这是清华大学老师写的一本书,是后期我在图书馆翻看很多本组原教材后,找到的我认为国内最好的一本书。王道前面的知识点总结大多数抄的唐老师的计算机组成原理,特别是i/o,总线那一块讲的很不清楚,会让人看得云里雾里,因此我推荐这本书,这本书中对快表,以及各种硬件如i/o接口等讲述的非常清楚,非常推荐一看。

Ps:没找到好的网课..可能文都的计组还算可以吧..听听第一章就好..

(1)操作系统概念(浙大教材):这本书进程一块讲的非常好,偏软件方面。

(2)现代操作系统:这本书的i/o设备讲的很好,偏硬件方面。

Ps:推荐爱课程上的浙大李善平老师的操作系统,爱课程上其他几门操作系统的课大家也可以参考参考,相互借鉴。

(1)《计算机网络》(浙大教材):这本书的范围比考纲可能要多很多,需要跳着看,它的调理非常的清晰,非常适合入门以及后期查漏补缺。

Ps:coursera上的华盛顿大学《计算机网络》,不得不说国外老师的授课方式对学生真的友好,不过好像只有英文字幕来着。

前面说到我选了计算机学院的3门课程,包括数据结构基础这门课,因此我的数据结构就是跟着学校的课程学习的,3-7月我都在学习数据结构。平均一周一次课90分钟,外加上课程作业。数据结构刚开始学习的时候真的比较痛苦,啥也不会,我连怎么跑一个完成的程序都不知道(原谅我的无知- -),因为各种书讲数据结构的时候,都会用伪代码描述,或者就只有一个结构的结点定义,这就不是很友好了。后来厚着脸皮找了几个同学问了问才知道是怎么回事,终于跑出了自己的代码- -。

我们课程的作业是在pta上做的,其实大部分题目就是pat上的题目,所以刚开始根本不会做,一点也不会,题目也看不懂,数据结构也不会写。那段时间真的难受,后来还是找了同学问了问,才开始慢慢读懂题目。最一开始的作业比较简单,但是我一道题目经常要用6-7个小时才能写出一个可以部分正确的答案,这种日子大概过了一两个月吧(每周一次作业2题左右),后来慢慢也就熟练了起来,不过还是要2个小时写出一道题目,到了7月份期末考前,刷了一点王道的选择题还有学校期末考试的卷子,然后就去考试了,相当于数据结构第一轮的复习结束。后来7月份的时候花了20天左右把王道数据结构的所有题目刷完了(算法题因为太多了,特别是线性表那一块,很多我就是想一想觉得会做就没有动了)。

7月中旬开始准备的pat,那个时候每天晚上4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刷pat,刚开始几天也是各种不会做,特别是pat前面题目的难度很大特别是快乐模拟- -,也基本上不是现在要pat考试考察的内容,当时想着万事开头难,就花了2-3天一整天都在刷pat,大概知道出题的套路之后,写的速度也快乐一些,后来就开始白天专业课晚上pat了。我刚开始并没有看晴神的算法笔记,我之前有上过计算机学院的课,有做过一些pat题目,所以想着自己先按顺序刷完,总结出自己的方法后再看算法笔记借鉴借鉴。到了8月下旬的时候,每天给自己定时3小时刷pat连着的4套题,就当考试练习,分数也大多是80多分,后来到考前,就在看算法笔记,按照上面的顺序和晴神的代码,照着打了一遍,学习了一些很有用的技巧,后来就去考试了,不过考的不是很好83分,栽在狼人杀上面了。

Pat考完之后一个月没有碰过数据结构,直到10月份才开始,当时想的是数据结构的东西很简单又考过pat,不用怎么复习,所以懒得再把天勤的数据结构刷完。

截至10月初,数据结构完成的任务有:

(1) 学校数据结构课程

(3) 王道数据结构一遍

10月份后的任务后面4门一起说。

组原我是最先开始的,大概花了一个月的时间,也就是3-4月时间,那个时候刚开始学,直接做王道啥也不会,只会到前面知识点总结去找答案,后来觉得这样不行,就去找各种视频,但是没有发现特别好的,后来实在没有办法就只能看文都的那个组原了,看一章的内容做一章的练习,大概一个月的时间完成。光看这个视频和写王道其实远远不够,我有好多东西都不清不楚的,不过还好我选了汇编语言的课程,随着课程的深入,讲了很多计算机底层的知识,慢慢的和组成原理的内容就结合了起来,开始真正的入门了,所以我非常推荐汇编和组原一起学习,这样可以相互促进。

后来重新开始复习组原是7月底到8月初,大概花了20天的时间刷完了天勤的计算机组成,说起天勤的计算机组成原理..我觉得非常的烂,里面的知识点有很多很尴尬的比喻,讲的不是很清楚,选择题和大题倒是可以做一做。

截至10月初,组原完成的任务有:

(1) 学校汇编原理课程

在结束了组原的学习之后4月份开始刷操作系统,大概花了一个月的时间,一边听李善平老师的操作系统网课,一边刷王道的组原。李善平老师对进程方面讲的特别透彻,基本上学完进程的课程之后,进程的相关知识就不会忘记了,因此这部分的课强烈推荐。

不过网课在后面几章讲的不是特别好,我就看了很多其他的视频,零零散散的学完了操作系统。这个时候对操作系统方面只有进程和页表理解的比较好,后面两章内容还是有些云里雾里。

8月中旬学完组原之后花了20天左右刷完了天勤的操作系统。

截至10月初,组原完成的任务有:

(1) 爱课程上操作系统课程

(2) 王道操作系统一遍

(3) 天勤操作系统一遍

网络是顺接在操作系统后面的在5月份左右完成。这个时候我是边听华盛顿大学的计算机网络一边刷王道的,基本上听完这个网课之后,对计算机网络就有了一个很好的把握,非常推荐。

考完pat后,花了20天的时间把天勤的计算机网络写完了。

截至10月初,组原完成的任务有:

10月份开始就非常的关键,因为我前面的复习都是一门一门循环来的,和数学一样的毛病,我本来打算这个时候写王道模拟题啥的,但是我并不能同时记住四门科目,因此我就想和数学一样开始做整理。

由于408没有别的练习可以写了,模拟题的质量也不高,因此我就找到了上面推荐的4门科目的参考书,然后准备了4本笔记本,开始抄书,因为前面推荐的那些书基本都是不错的,所以很大程度上能够解决我的疑惑,让我对知识有一个系统性的了解。但是抄书也不是说无脑抄书,因为考虑到后期其实很忙,所以想到的是复习的材料越少越好,所以我就决定把王道天勤上没有的,并且在考纲内的知识点都抄到笔记本上,基本上1周一门课,看书的时候可以多找基本,直到理清楚知识点为止,我是抄一章的书,然后把王道天勤课后题上所有的题目重新做一遍,并且把错误的,值得记录的题目都抄下来,并自己写出清楚的解析,一定要说服自己和别人的那种,最好吃饭有空的时候给别人答疑,和别人一起讨论能够帮助理解知识点。

到了11月,基本上也就抄完了各种书和王道天勤的错题,这个时候我就把天勤丢到了一边,再也没翻过,决定最后考前看知识点的话就参考王道前面的知识总结和自己的笔记本。

11月开始刷王道的模拟题,刚开始准备一天一份3小时,但是后来发现王道模拟题的质量不是很好,就直接刷了真题,留下了17,18的,一天一份,按照考试的时间,自行批改,这个时候,因为真题都基本上都在之前的错题整理中碰到过,所以一般分数都很高135左右。后来没题目做了就刷完了王道的选择题和一部分的大题,以及天勤的两份模拟题。(后来万幸自己写了..因为出到了一道ds原题,又是我刚好不会的,就很赚..)

接下来就到了考前,在这个时间结点下,留给408的时间很少了,可以慢慢的开始重新看王道前面的知识点和自己的笔记,我最后基本上就是全靠自己的笔记了,所以非常推荐大家都来一套自己的私人笔记。

前面的经验帖介绍的比较的零散,条理也不是很清楚,基本想到哪里写到哪里,请各位见谅。

总的来说,浙大计算机考研是越来越难了,今年报名了2280人录取140左右,如果能够考上,真的是运气占了很大的成分。来年决定考浙大的话,大家要更加谨慎,因为今年370左右的线,360多的人很多都要被刷掉,而这个分数在很多其他学校比如同济都是稳上的那种。

前面我的数学经验可能借鉴的意义不是很大,因为每个人的数学基础都不同,可能我的方法也不是很适用别人的情况。后面408的复习经验大家可以参考参考,虽然分数不是很高,但是如果能按照上面说的一套完整的做到的话,成绩应该也会不错,因为我不是很聪明的那种,我能够这样考到一个还算不错的成绩,你们中的大部分人一定可以考的比我更好的。

万事开头难,不管你是不是跨考,不管你是什么基础,只要你勇敢迈出那一步,会发现其实考研也不是你想象的那么难。

最后奉劝大家千万不要偏科,偏科真的很伤,其实只要做到每门课都差不多还可以,考出来的分数就比较可观了。

考研的过程中会碰到很多的意外,祝愿大家能够坚持下来,也祝大家都能金榜题名。

————————————————分割线——————————————————

今天成绩终于出来了,综合排名前十录取学硕,心头的一块大石头也放下了。应之前的承诺,更新一下复试经验帖。

在写完初试经验帖之后有好多好多的同学问我考验相关的问题,能解答的我也都尽量解答了。在和一些学弟学妹交流后,我发现很多人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盲目迷信经验帖。我也是从什么都不懂过来的,我也看了很多学长学姐的经验帖,但是说到底,我并没有按照任何一个人的经验帖完完全全的复制。经验帖可以参考但切忌照搬。知道为什么每个人的经验帖都不一样吗,因为首先任何人的基础都不会完全相同,其次事实上没有几个人是在3月份就把这接下来9个月的计划排好,也就是说经验帖这种东西,是我们考完之后回顾自己的考研经历才总结出来的,并不是我们在一开始就规划好的。所以你们很多人的忧虑是没有必要的,根据自己的经验认准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短期目标去学习,出了问题再调整即可。

很多同学看完我的经验帖,然后就马上迫不及待的买了黑皮书,也完全不管自己的复习情况如何,买过来就想着自己要看,结果多数放在边上吃灰。就我个人来说我是后期对知识点有了一个大致的概念的时候,才开始用黑皮书这些查漏补缺的。所以我不推荐你们现在就买,因为黑书不是你们现在就看的,你们就算看也抓不住重点,并且你们最后的复习情况谁又知道呢?或许不考浙大了,或者根本没写完基础的王道天勤,那买了这个书又有什么用。

接下来稍微讲一下复试,其实我个人的复试经验不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一方面我初试排名很高,面试压力很小,另一方面我是本校的学生,所以相对来说肯定有优势。

大部分考的不错的人在初试之后都会开始准备项目,在这个时候,就会碰到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到底什么是项目?如果你去看了姥姥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几千行的程序才算)这个时候,跨考的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无力感,觉得无从下手。事实上这种担心也是没有必要的。首先我们要摆正心态,面试到底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面试的成绩不会相差很多,因此我们的面试只要表现的中规中矩,不要太差让老师觉得你除了考试啥也不会,那么你的面试分数就会在平均分了。因此我个人对面试的定位是,不比大多数人差即可。

那么怎么样在面试中达到中上的程度呢?最关键的我认为是,让老师觉得你有学习的动力和能力。那么针对跨考学生在考完初试之后如何入门一个可操作的项目,我这里给出一点方法。(我个人做的是机器学习相关的项目)

1、在考研结束的20内,完成coursera上吴恩达老师的《machine learning》课程及其相关作业(Matlab语言),在期间可以搭配百度或者西瓜书之类的机器学习书本,看掉相应的章节。

2、在接下来直到出成绩之前,学习coursera上吴恩达老师的cnn和rnn的相关只是,并且学会使用tensorflow来搭建自己的神经网络,刚开始不知道如何入门tensorflow可以参考北大曹健老师的《人工智能实践:Tensorflow笔记》。在知道如何搭建神经网络之后,再结合之前机器学习的相关理论知识,在这个阶段可以找一个小小的项目来完成。推荐一个博客,上面有很多关于机器学习的项目,博主讲的深入浅出。在上面随便找一个项目,自己作相应的调整,最好自己实现一遍,并且调一调参数。那么到此为止就算是有一个小的项目了。

以上的进度安排,其实很松散,因为我每天的学习时间平均只有4小时(考完研日常躺尸)。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学习更多的相关知识,丰富自己的项目经历。

我个人由于上过计算机学院的c++课程,所以另外有一个c++的大作业,也被我当成所谓的项目写到了简历里面。有兴趣的同学们也可以用c++复现一遍。

以上所说的项目其实都是带引号的,因为在科班大佬面前都只是渣渣而已。不过对于大部分的跨考的同学来说,如果能够有一些的代码经历,复试就不会被diss的太惨。

而能够在考完初试之后认真准备项目的前提是:9月或12月考过pat并拿到了85+的分数。因此pat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年的复试上机特别难,很多同学都因为上机考试gg了,其中不乏一些390+的大佬,所以提前考好pat真的很有用。

在我们做完自己的项目之后,差不多成绩快出了,这个时候就可以开始着手写自己的简历了,简历的模板什么的知乎上一搜都是。如果这个时候考过了pat并写过了一些小项目,就很有优势了,如果初试分数再高一点,那接下来就是easy模式了。

再出成绩之后,就要开始联系导师了,导师会根据你的简历决定要不要给你面试的机会,有些实验室还会有上机的测试,也有一些实验室如ccnt,网络媒体等在复试后统一面试。具体哪个老师有名额,谁也不知道的,只能靠自己广撒网,到时候可以先发一个老师,几天内不回,再发另一个,直到有老师回复。

在出初试成绩到复试有大概一个月的时间,如果你觉得自己的简历很水,不妨再做一个小项目,丰富自己的项目经历,也对你联系导师有很大的帮助。

最后讨论一下学院的复试内容。

学院的面试包括红白纸、英语提问回答、老师自由提问。下面讲讲我个人的面试经历。

我是第一个面试,在进去面试前有十几分钟的时间看红纸和白纸上的英文段落。我抽到的白纸是和jump tabel相关的内容,并不是很难,看了8分钟左右看懂了,后来看红纸的内容是和context-free grammer有关的东西,应该是属于编译原理的知识,完全没看懂,所以强行背了几个短语就进去面试了。

一个面试组5个老师,刚开始将自己准备好的5份简历给老师,然后坐下,老师让我用英文自我介绍,我讲了1分钟100词左右。在我讲完后,老师提问我白纸上的内容,问我什么是jump tabel我用英文回答类似hash tabel blabla,老师接下来就没有问我红纸内容了(非常幸运)。然后老师用英文问我为什么要选择跨考,用英文回答。答完后开始中文面试,一个老师问我cache是啥,分别解释三种映射方式。另一个老师问我进程是什么,为什么要有进程。第三个老师问了我一个概率的问题,我答错了。接下来老师让我说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项目并解释。后来一个老师又问我以后要读什么方向 是机器学习吗,我回答图形学,并说找好导师了,然后老师就问了我图形和图像的区别。接下来之前那个难到我的老师又问我一个关于python的问题,我不是很清楚,又没答出来。之后老师说,我是跨考,那么接下来怎么样才能赶上科班?我就开始瞎逼逼,说自己的自学能力强,然后选了一些计算机的课,接下来暑假早一些去实验室学习等等。接下来老师说,你还有半分钟的时间说出自己的亮点,我又是一顿逼逼。最后问了flg,答坚决抵制,签字走人。

总的来说,我认为复试老师最想看到的,还是我们的学习能力和潜力。而怎么样在这15分钟展现出自己的这些能力,就要看自己的发挥了,最好能把老师带到自己擅长的方向来。

我的复试成绩是88+算是一个比较高的分数了,除开我本人本校的优势(大概可能加了3分?)应该也能有85分,这也是一个不会拖后腿的分数了,如果你们能有一个pat高分+认真做过一些小的项目,应该也会有85+的分数。

以上是我个人的复试经验,仅供参考,还是那句话,不要迷信经验帖。

所以,大家加油吧!祝大家好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吃正元福散需要忌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