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158,体重58.3KG,脂肪含量标准35.3%,躯干脂肪含量标准高,大腿粗壮,感谢大家求健身计划。

《百项农业实用技术和项目推介》省农科院农牧渔新品种(组合)简介 - 项目发布 - 现在发布 - 安徽大学生村官园地
当前位置: && &&
《百项农业实用技术和项目推介》省农科院农牧渔新品种(组合)简介
优质两系杂交晚籼&&&&&&组合皖稻111()
&&&&& 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和安庆市农科所合作用2301S与288组配而成的优质两系杂交晚籼新组合,2003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 2000年参加安徽省双季晚籼组区试,平均亩产488.3kg,比对照协优92减产0.57%;2001年续试,平均亩产588.0kg,比对照减产1.12%;2002年参加安徽省双季晚籼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3.72kg,比对照减产1.94%。2001年经安徽省农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种鉴定,抗稻瘟病(2级),中抗白叶枯病(3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粒长、长宽比、碱消值、蛋白质含量7项指标达部颁优质米1级,垩白度、透明度、直链淀粉含量3项达2级。&&&&& 该组合全生育期118.5天,比协优92早熟1天左右,株高93.8cm,穗长22.4cm,亩有效穗22.0万左右时,穗总粒数134.3粒,结实率在83.0%左右,千粒重25.2g左右。制种产量高,2002年桐城市农科所制种20亩,获单产近200kg。&&&&& 6月15―20日播种,7月中旬移栽,秧龄不超过30天。株行距13cm×17cm为宜,每穴1粒种子苗。肥料栽前一次入库,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适时适度烤田,湿润稔籽,干干湿湿养老稻,防止断水过早。此外要及时防治病虫害。
两系杂交中籼&&&&& 组合皖稻103(2301S/H7058)
&&&&& (1)亲本来源及育成年份&&&&& 2301S/H7058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选育的用温敏核不育系2301S(2000年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评价)与该所选育的广亲和恢复系H7058组配而成的两系杂交中籼。&&&&& 2301S/H年配组而成,2003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 (2)产量、抗性和品质表现&&&&& 2001年参加安徽省中籼组区试,平均亩产593.5kg,比汕优63增产5.32%;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595.2kg,比汕优63增产4.6%,两年均达极显著水平,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0.3kg,比对照汕优63减产2.8%。&&&&& 2001年经安徽省农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种鉴定,抗稻瘟病(2级),中抗白叶枯病(3级)。&&&&& 米质较好,12项米质指标10项达部颁二级标准,2001年在安徽省农、粮两部门组织的安徽省优质米评选中,被评为优质米。&&&&& (3)主要特征特性&&&&& 该组合全生育期137天左右,比汕优63早熟3―4天,株高118.4cm,穗长24.8cm,亩有效穗18万左右时,穗总粒数195粒,结实率在80%以上,千粒重24g左右。易制种,异交结实率可达56%以上,一般制种亩产200kg。&&&&& (4)栽培技术要点&&&&& 5月初播种,6月初移栽,株行距16cm×20cm为宜,每穴1粒种子苗。以基肥和面肥为主,增施磷钾肥,以便壮秆抗倒。适时烤田,后期湿润管理养老稻,防止断水过早。此外要及时防治病虫害。
高产、优质杂交中籼组合协优8019
&&&&& 协优8019系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于1997年用不育系协青早A与本所育成的恢复系8019配组,育成的高产、优质杂交中籼新组合。2003年元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皖稻105”。&&&&& (1)亲本来源和选育过程&&&&& 1988年冬季在海南省陵水县采用本所育成的优质籼稻恢复系78039与广亲和亲本轮回422杂交得F1代杂交种。1991年夏季在合肥种植F1(编号:89N028)代杂交种,后经系谱法选育得到一株系,1996年冬季性状基本稳定,定名为8019。用不育系协青早A与恢复系8019测交,1997年正季在合肥种植F1代,杂交种具有较强的优势,表现为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等特点,随将其入选,并定名为协优8019。&&&&& (2)区试及生产试验产量结果和品质表现&&&&& 该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强等特点。产量高:1999年参加安徽省中籼区试平均亩产537.5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4.37%,达极显著水平,居第一位。2000年因故停试。2001年续试,平均亩产607.5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7.81%,达极显著水平,居第二位。两年平均亩产572.5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6.17%,14个试验点次中有13个增产。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2002年在肥东等地进行示范,平均实收亩产637公斤,比汕优63增产8.7%,亩增产稻谷40公斤。芜湖县试种1.3亩,折合亩产652公斤,比汕优63增产11.7%。米质优:2002年经农业部稻米及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12项稻米品质指标中糙米率、整精米率、精米率、粒长、长宽比、碱消值、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等9项指标达部颁优质一级米标准,透明度、垩白度等2项指标达部颁二级优质米标准。&&&&& (3)品种特征特性&&&&& 该组合全生育期142.8天,比汕优63早熟1.2天。株高110.4cm,叶色较深,剑叶稍窄;根系发达,抗旱性较强;稃尖紫色,分蘖力中上,粒长形,成穗率高。在亩栽2.0万穴密度下,每穗总粒数181.4粒,结实率81.2%,千粒重27.0g。经省农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种鉴定,该组合中抗白叶枯病,比汕优63(中感)高2个级别;中抗稻瘟病。&&&&& (4)主要栽培技术措施&&&&& 秧龄30天,亩播种量10―15公斤,两叶一心期亩施4―5公斤尿素作断奶肥,四叶一心期再补施4―5公斤尿素作平衡肥。&&&&& 栽插:大田栽插密度4×7或4×8寸,每穴一粒种子苗。&&&&& 大田亩施纯氮15公斤。其中70%作基肥,返青时施15%作追肥,余下15%作穗肥,缺磷、钾的田块适当补施磷、钾肥。浅水――湿润促分蘖,亩茎蘖苗数达18万时烤田,做到早够早烤田,且以分次轻烤为主。收割前5―7天断水,切忌断水过早。
高产、优质杂交中籼组合“协优9019”
&&&&& 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协青早A与恢复系9019配组于1998年研制培育成功的杂交稻协优9019,在历年的试验中均表现高产、优质、抗旱、抗病等特点,深受农民的欢迎。该组合现被授予国家植物品种权保护,并已于2003年元月11日通过了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被定名为“皖稻107号”。&&&&& (1)区试及生产试验产量表现&&&&& 该组合年参加安徽省中籼区试,产量均居A组第一位;平均亩产601.5公斤,比对照汕优63的552.5公斤,亩增产稻谷49公斤,增产幅度达8.87%。2002年参加安徽省中籼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04.3公斤,比对照汕优63的535.5公斤,亩增产稻谷68.8公斤,增产幅度达12.8%,居14个参试组合(品种)的第一位;该组合在三年19个点次的区试及生产试验中均比汕优63增产,是该所自育成协优57以来,又一连续两年比汕优63增产幅度较大的组合,也是安徽省杂交中籼育种上的又一重大突破。2002年在肥东县、芜湖县、凤台县等地安排了协优9019示范400亩。8月31日由安徽省发展计划委员会组织专家对肥东县示范片进行了抽样调查,预测亩产达750.8公斤。据示范片凤台县种子公司对187亩协优9019示范片进行的调查,实收亩产一般田块为624.4公斤,比汕优63增产9.2%;据示范片桥头集镇农技站对120亩协优9019示范片收割后进行的调查,实收亩产一般高产田块为675公斤,中产田块620公斤,平均亩产612公斤,比协优10号亩增产稻谷90―100公斤,较汕优63亩增产稻谷50公斤。芜湖县生产试验中,该组合实收亩产649公斤,比汕优63增产22.8%。示范田块除了表现高产、抗病外,田间生长清秀、整齐。初步展示了其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和良好的推广势头。2003年参加长江中下游高产迟熟组区试,平均亩产518.02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5.35%,居第三位,但日产量居第一位。中央电视台(CCTV―7)、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科技日报、农民日报、经济日报、科学时报、安徽日报、辽宁日报、黑龙江日报以及新华网、中国技术创新信息网、中国三农网、农业科教信息网、中国粮食商情网、中国农垦信息网、中国米网、中国大豆网等40多家网站及媒体进行了相关报道。&&&&& (2)品种特征特性&&&&& 该组合全生育期140.2天,比汕优63早熟0.8天。株高117.4cm,叶色较深,剑叶稍宽、正卷;根系发达。稃尖紫色,分蘖力强,粒长型,成穗率高;在亩栽2.0万穴密度下,每穗总粒数164.3粒,结实率85.6%,千粒重29.2g。&&&&& 此外,该组合还具有如下特点:&&&&& 抗病力较强。经省农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种鉴定,中抗稻瘟病(3级),中抗―中感白叶枯病(3―5级)。比汕优63高2个级别。&&&&& 米质较优。经农业部稻米检测中心检测该组合十二项指标中精米率、直链淀粉等六项达到部颁一级优质米标准,整精米率、垩白度等五项达到部颁二级优质米标准。2003年被省农委、省粮食局评为优质米品种。&& &&&&& 抗旱能力较强。据对协优9019等10个水稻组合(品种)的抗旱性比较,该组合折合亩产662.6公斤,比汕优63增产24.5%,居参试组合(品种)的第一位。因而该组合是一个集高产、优质、抗病、抗旱于一身的的新组合。&&&&& (3)品种的适应性&&&&& 该组合抗逆性较强,适应范围广,在长江中下游的一季稻区均适合种植。&&&&& 该组合现已授权“安徽绿雨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独家开发。&&&&& (4)主要栽培技术措施&&&&& 该组合栽培技术与汕优63相当,种植成本也不高。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育秧及湿润育秧均可采用肥床旱育,施用旱育壮秧剂,可简化操作程序,培育标准壮秧。油菜茬4月中下旬播种,小麦茬4月底至5月上旬播种。亩播种量10―15公斤,两叶一心期亩施4―5公斤尿素作断奶肥,四叶一心期再补施4―5公斤尿素作平衡肥。秧龄30―35天。&&&&& 合理密植、科学管理水肥大田用种量1―1.5公斤,在保证亩基本苗6万左右的基础上,根据地力和苗情合理密植,一般每亩栽插1.8―2.5万穴,每穴4―5蘖苗,保证一定的群体密度。栽插密度4×7或4×8寸。中、上等肥力田块,亩施纯氮量10公斤,氮、磷、钾比例为2∶1∶2―3,分蘖肥在秧苗移栽活棵后立即追施,用量可适当重些,以达到蘖够、健壮,为足穗打下基础,穗粒肥看苗合理施用,防止脱肥。达到计划有效穗数(约15―16万)的80%时就要开始烤田,以控制无效分蘖继续增长,促进根系深扎,茎秆健壮,叶片挺健,增强植株的抗倒能力。在幼穗分化后,要以湿润为主,孕穗至开花要保持水层,防止脱水。灌浆期间田水干干湿湿,直至成熟。高温时应加深水层以降低田间温度,既要保持后期倒三叶不披,秆健不倒,又要满足灌浆需要,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收割前5―7天断水,切忌断水过早,以免影响米质和产量。&&&&& 防治病虫草害协优9019抗病耐虫能力较强,可适当地减少用药次数,节省用药开支。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流行情况,适时适度地用药,主要防治对象是稻蓟马、稻纵卷叶螟、三化螟等。为防止稀植易生杂草,栽后7天结合分蘖肥亩施草灭净30克,穗期阴雨多、肥力高的田块还应注意防治稻曲病,一般用25%粉锈宁100克兑水80公斤在始穗前10天到始穗时喷施1―2次。
优质中籼稻“绿稻24”
&&&&& 绿稻24系安徽省农科院绿色食品工程研究所和宣城农科所共同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常规中籼稻新品种,适宜在沿江和沿淮单季稻区种植。该品种抗病性较强,成熟时秆青籽黄;全生育期140天左右,一般亩产500―550公斤,高产田块可达600公斤以上,增产潜力大;株高110―115厘米,平均穴有效穗8―9个,每穗总粒数150粒左右,结实率90%,千粒重27―28克;谷粒细长,穗顶有短芒。突出特点是米质优。无心白,无腹白,米粒晶莹透明,米饭食味好,熟饭不粘,冷饭不硬。该品种米质有七项指标达部颁优质米一级标准,其中:整精米率65.1%,长宽比3.0,垩白度0.5%,直链淀粉含量15.0%,蛋白质含量9.6%。栽培技术关键是:培育带蘖壮秧,秧龄35天左右,每亩至少要栽插2.4万穴以上,每穴2―3粒种子苗;其余参照常规中籼稻栽培管理技术进行。&&&&& 该品种以其“米质优、产量高、抗病性强”等特点,深受广大种植户的喜爱和稻米加工厂、粮食经销部门及消费者的青睐,是目前我国粮食生产品种结构调整首选的优质中稻品种之一,市场前景广阔。&&&&& “绿稻24”已申请品种权保护。
小麦品种皖麦42号
&&&&& 皖麦42号(原代号皖9210)系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协作,从太谷核不育轮回选择群体(RV―60)中选得的可育穗再经离子注入(30Kev,80次)引变,于1992年选育而成。继续参加省淮北片春性组区试,亩产459.38公斤,较对照豫麦18增产4.87%。两年平均亩产431.30公斤,较对照增产6.01%,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10.55kg,较对照豫麦18增产6.75%。&&&&& 年参加全国长江中下游麦区区域试验,平均单产297.2kg/亩,较对照种扬麦158增产2.95%,第一位,是供试品种中唯一较对照增产的品种。年度继续参加试验,平均单产391.34kg/亩,较对照扬麦158增产2.51%,第一位,二年平均单产344.28kg/亩,较对照扬麦158增产2.70%,年进行生产试验,在5省10个点中,皖苏浙三省7点5增2减,平均亩产322.90公斤,比扬麦158增产2.12%;湖北省2点1增1减,平均346.63公斤,比对照鄂麦12增产0.43%;河南点平均亩产393.00公斤,比对照豫麦18增产30.71%。已推荐国家审定。适宜在淮北春麦区、沿淮及淮南地区中上等肥力水平田块种植。&&&&& 该品种弱春性,株型紧凑,株高85cm左右,长相清秀,抗寒力较强,抗倒力较好,分蘖力强,成穗率较高。穗长方型,长芒、白壳、白粒,饱满度好,籽粒商品性优。一般亩穗数30万左右,穗粒数35―40粒,千粒重40g上下。产量三要素协调,丰产稳产,增产潜力大。熟期较对照晚1―2天。熟相较好。中抗条锈病和白粉病,感灵霉病,但耐病性好,播期弹性大。经农业部测试中心品质分析,皖9210蛋白质含量11.31%,容重776g/L,湿面筋24.1%,沉降值26.8ml,稳定时间5.6分钟。在年度参加国家冬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的111个品种中,21个品种产量比对照增产达到显著水平,12个品种品质达到或接近专用优质中筋小麦指标,皖9210均名列其中。&&&&& 栽培要点:本品种弱春性,播期弹性大,在沿淮地区10月中旬到11月上旬播种,均可获得好收成。但其最佳播期沿淮和江淮之间以在10月中旬至下旬播种产量最高。采用穗、粒并重,既抓主茎穗又抓冬前分蘖穗,以确保单位面积内有足够的穗粒数,同时力争大穗,增加穗粒数和粒重。在适宜播期范围内(10月20―30日),适当降低基本苗,基本苗每亩12―16万,但肥水欠缺或迟播、土壤墒情不好时应适当增加播量。应施足基肥,配方施肥,合理运筹放肥期,后期适当追肥。
小麦品种皖麦43号
&&&&& 皖麦43号(原代号皖9231―8)系从矮败轮回群体中选得的可育穗,经离子注入引变修缮于1992年选育而成。&&&&& 年度参加省淮南片区试,平均亩产325.80公斤,较对照扬麦158增产15.72%,产量差异达极显著,1998年在继续参试的同时,同步进行生产试验。年度省淮南片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06.07公斤,较对照扬麦158增产5.39%,二年平均亩产314.29公斤,较对照扬麦158增产9.62%,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43.53公斤,较对照扬麦158增产7.19%,综合两年区试、一年生试共16点次试验结果,平均亩产325.13公斤,较对照扬麦158增产9.29%。该品种适宜于我省沿淮、江淮之间和沿江地区种植。&&&&& 本品种属春性,早熟类型,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株高90厘米左右,长相清秀,穗呈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半角质,每穗结籽近45粒,千粒重40克,灌浆速度快,籽粒饱满,感染纹枯病,中抗赤霉病,白粉病轻,熟期转色好,籽粒品质较好,据农业部测试中心检验:粗蛋白含量为15.51%,湿面筋为31.6%,沉降值为42.4ml,烘烤面包评分为86.5。&&&&& 栽培要点:播期以10月中、下旬为宜、晚播可推迟到11月上、中旬,播量每亩可掌握在10公斤左右,晚播可加大到12―15公斤,播前施足底肥,肥料以有机肥为主,注意氮磷配合,拔节时重施追肥。
小麦品种皖麦44号
&&&&& 皖麦44(皖北96932)系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的高产早熟矮秆优质馒头小麦新品种。年度参加安徽省淮北片春性组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426.6公斤、526.8公斤,分别产对照豫麦18―64增产15.4%和5.3%,两年平均较对照豫麦18―64增产10.4%。年度参加省淮北片春性组生产试验,五点平均亩产487.2公斤,较对照豫麦18―64增产8.3%,居参试品种首位。在我省阜南、泗县、蒙城、五河、濉溪等地大面积示范一般亩产450―500公斤。该品种适宜于我省淮北、沿淮中高肥水地块中、晚茬示范种植。&&&&& 该品种半冬偏春性,分蘖力强,产量三要素较协调,一般亩有效穗35―40万,每穗34―40粒,千粒重38―42克。抗寒性好,中抗三锈、白粉。株高75―85厘米,抗倒力较强。熟期同豫麦18―64,较皖麦19早2―4天,熟相好。白粒,籽粒粉质―半角质,光泽度、饱满度较好,容重780―810克/升。据农业部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出粉率77.9%,粗蛋白13.02%,湿面筋24.8%,沉降值30.1ml,稳定时间7.2min,最大阻力428B.U,馒头评分90分,属中筋优质馒头小麦。&&&&& 栽培要点:该品种播期弹性大,10月中旬―11月上旬均可播种,最适播种期为10月15日―10月25日。每亩基本苗10月中旬播种10―15万,10月下旬播种15―20万,11月播种20―25万。播前每亩基施土杂肥3―4方,纯氮8―12公斤,五氧化二磷5―6公斤,氧化钾4―6公斤。拔节期视苗情酌情追施少量氮肥。拔节初期喷施井岗霉素和粉锈宁、孕穗―抽穗期喷施粉锈宁预防病害。
油菜品种皖油14号
&&&&& 皖油14号是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利用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的三系配套技术选育而成,于98年5月通过省级品种审定,定名皖油14号。2000年5月通过全国品种审定,该品种芥酸含量0.36%,硫甙含量31.22μmol/g,含油量44.3%(分析结果为安徽、浙江、上海三省市种子管理站提供区试收获种子混样后由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该组合全国区试(长江下游区)1997―98年度平均亩产111.1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6.3%,居各参试品种(组合)第一位。1998―99年度平均亩产175.4公斤,较中油821增产8.85% ,居各参试品种第二位。田间调查和人工接种结果均表明其抗(耐)菌核病性比秦油2号和中油821均提高1―2个等级以上。&&&&& 该组合属甘蓝型油菜半冬性双低杂交种,全生育期230天左右,较秦油2号早2―3天,抗寒性强,耐渍性一般;根系发达,株高140cm左右,株型紧凑,茎秆韧性好,不易折断倒伏;枝多角多,一般一次有效分枝7―9个,再次分枝5―6个,单株有效角果数420个左右,每角粒数20个,千粒重3.8克;皖油14丰产稳产性好,适宜在黄淮南部及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种植。&&&&& 主要栽培要点:早播早栽,促进年前秋发,年后高产早熟。播种期应比当地甘蓝型油菜正常播种期早5―7天。重施底肥,早追苗肥,增施磷、钾、硼肥;亩产200公斤施肥标准为纯氮17.5公斤,磷、钾减半,全部底施,氮肥以总肥量的50%作底肥,30%作年前苗肥,在年后抽苔前施用;切忌苔前偏施化学氮肥;缺硼田块每亩底施0.75―1公斤硼肥,如遇长期干旱天气,在蕾苔期再喷施一次。注意及时治虫除草。开好三沟,防止水渍。连片种植单收单贮,以利综合加工利用。二代不能留种。&&&&& “皖油14号”自1998年以来已累计推广近300万亩。“皖油14号”在全国试验示范中同时已开始在国外试种,1999年5月美国孟山都公司已将该品种引到南非试种,阿根廷正在与我们谈判,试图将该品种引到阿根廷种植。
油菜品种皖油15号
&&&&& 皖油15号(114)是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选育而成的甘蓝型高油分油菜新品种。&&&&& 皖油15号在95、96连续两年全省区试中,95年7试点平均折合亩产152.2公斤,试点最高亩产186.7公斤,较两对照品种分别增产10.0%、16.6%。96年度平均折合亩产153.0公斤,平均较两对照品种增产11.4%、12.0%,居参加品种第二位,参试点次全部增产。两年度总平均折合亩产154.1公斤,分别较821、皖油5号增产10.2%、14.3%,两年平均产量居首位。97年参加全省生产试验,平均折合亩产161.5公斤,较对照821增产13.9%,8点次全部增产,其中7点次居首位,1点次居第二位。品质为常规高油分品种,含油量42.5%。该品种属半冬性早熟品种,全生育期220天左右,成熟期同中油821相当。苗期半直立,叶色绿、叶缘波浪状,长柄叶为琴状叶,侧裂叶2―3对,花黄色。株高中等,株型紧凑、根系发达,生长旺盛,抗寒、抗病能力均优于对照。有效分枝部位45―50cm,一、二次有效分枝数9―13个,单株有效角果数300―330个,每角粒数20粒左右,千粒重4.0―4.2克。宜在中上等肥力水平田块种植,适期播种在10月上旬(直播),育苗移栽播期宜在9月下旬。适宜我省沿淮和江淮丘陵地区、沿江江南油菜产区种植。群众反应该品种熟期早,产量水平高,抗逆性较强,稳产性好,千粒重高,在我省黄山市、望江、宿松、巢湖等市、县种植,一般亩产150公斤左右。
油菜品种皖油16号
&&&&& 皖油16号(437)是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选育而成的甘蓝型优质双低油菜新品种。&&&&& 该品种96―98年连续两年度参加全省区试,其中97年度(收获年度,下同)8点次平均折合亩产154.78公斤,较对照品种中油821增产7.18%,居参试9个品种的第二位。98年度8点次平均折合亩产120.3公斤,居参试品种的首位。较对照种增产22.4%,8试点全部增产。两年总平均折合亩产137.54公斤,较对照增产13.3%。99年参加全省生产试验,8点次平均折合亩产168.3公斤,较对照种中油821增产15%。种子脂肪酸中芥酸含量为0.44%,硫甙含量为20.69微摩尔/克,含油量40%以上。该品种属半冬性中早熟甘蓝型油菜品种,全生育期220天左右,成熟期同中油821相近。株高在150cm左右,株型较紧凑,茎秆粗壮,枝条坚韧,分枝匀生,分枝性较强,一、二次有效分枝9―11个,分枝上举与主茎夹角小,结角数多而密,每厘米1.1―1.3个,每角粒数19―21粒,千粒重4.0克左右,角果着生上斜,全株角数350―400个,角长5.0―5.5cm,抗病性优于对照种821。适宜在中上等肥力田块种植。本省沿淮淮北和江淮丘陵地区,沿江江南油菜产区均可种植。群众反应:熟期适宜,产量水平较高,商品品质好,在舒城、六安、霍山、阜南、五河、合肥等市、县试种,都反应较好。
油菜品种皖油18号
&&&&& 皖油18号系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的双低甘蓝型油菜不育三系杂交种。该品种丰产、稳产性好,在安徽省2年杂交油菜区试及1年生产试验中,产量平均较对照秦油2号分别增产8.4%和12.3%。在年度全国油菜长江下游片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180公斤,较中油821增产11.7%,居同期所有参试品种首位。该品种于2001年12月份通过国家审定。&&&&& 皖油18号属半冬性品种,株高150厘米左右,幼苗半直立,花瓣较大。单株一次有效分枝7~9个,二次分枝6~7个,全株有效角果粒数400~500个,每角粒数18个左右,千粒重3.8克,含油量40~42%,品质符合双低标准。该品种全生育期225天左右,抗倒耐肥,抗(耐)病性强。适应性广,适于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种植推广。&&&&& 栽培技术要点:其播种期应比当地甘蓝型油菜正常播种早6~8天。江淮地区育苗移栽宜在9月中上旬播种,直播宜于9月底10月初播种,淮北和江南地区可适当提早或推迟5天左右,移栽苗龄不超过40天,做到早栽早管。要重施底肥,早追苗肥,增施磷、钾、硼肥。注意及时防病治虫除草,开好三沟,防止水渍。连片种植,单收单贮。&&&&& 贮藏指南:低温干燥处贮藏;杂交品种二代不能留种。
大豆品种合豆1号
&&&&& 合豆1号(蒙90―32―1―1)是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经有性杂交育成的高产、稳产夏大豆新品种,两年黄淮区试,比中豆19增产8.04%,1999年破格参加黄淮南二组生产试验,平均单产2417.10kg/hm2,比对照中豆19增产13.86%,居参试4个品种(系)的第1位。在近几年的产量试验中单产幅度25.05kg/hm2,最高可达3550kg/hm2。该品种抗大豆花叶病毒病、抗倒伏性好,早熟,适于黄淮地区作早中熟夏大豆种植,2000年11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合豆1号(审定编号:国审豆),是我省第一个通过国家审定的大豆品种。&&&&& 有限结荚习性,株高70―80cm,有效分枝2―3个,全生育期100d左右。叶片椭圆形、淡绿色、中等大小,主茎17节、直立,茎秆粗壮坚韧,耐肥抗倒,属抗倒品种,抗大豆花叶病毒病和孢囊线虫病,且具有较强的耐旱性。紫花、灰茸毛,多花、多荚而集中。单株有效荚数43.8个,单株粒数92.1个,平均荚粒数2.1个,百粒重17g。籽粒椭圆形、黄色,脐色浅褐。成熟时荚色棕黄,落叶完全,成熟时不裂荚,适于机械化收割,是黄淮地区较理想的夏大豆品种。
大豆品种皖豆16号
&&&&& 皖豆16号(MS8118)是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豆类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选育的大豆新品种,1996年经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皖豆16号(原代号为MS8118)。&&&&& 皖豆16号年参加宿县地区大豆区试和生产试验,比对照中豆19增产且抗大豆孢囊线虫病。年参加安徽省大豆区试,平均亩产167.0公斤。1994年参加省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76.1公斤,比中豆19增产21.5%。大面积示范一般亩产165―200公斤,高产可达225―250公斤。适于皖北、豫东、鲁西南、苏北等地种植。&&&&& 该品种属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80厘米,紫花灰茸毛,籽粒黄色,三、四粒荚多,百粒重22克,生育期100天,属早中熟品种,茎秆韧性强,抗倒伏,抗大豆花叶病,抗大豆孢囊线虫病,喜肥水,籽粒外观品质好,落叶整齐,不裂荚,蛋白质含量45.1%,脂肪21.4%。&&&&& 栽培要点:适期早播,适当稀植,一般6月上中旬播种,每亩留苗1.3―1.8万株,亩播量6公斤左右。增施底肥,补施叶面肥,在中低产田块应增施氮、磷肥,一般亩施10―15公斤二铵或20―30公斤磷肥加20公斤尿素,花期追施微肥,促进有机物质积累,结荚鼓粒期适时灌水,增花增荚,提高百粒重,加强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大豆品种皖豆21号
&&&&& 皖豆21(92―6G―1)是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1990年用高产优质(蛋白质含量47.1%)的蒙82―27―1(皖豆10号)作母本,与从中国农科院品资所引进的美国品种660经有性杂交连年系谱选择育成的高产、稳产夏大豆新品系,单产幅度公斤/公顷,最高可达3496.5公斤/公顷。该品系高产优质(脂肪含量21.66%、蛋白质含量44.0%,蛋脂合计65.66%,属双高优质大豆品种),抗大豆花叶病毒病、抗倒伏性好,早中熟,适于黄淮地区作早中熟夏大豆种植,最佳种植密度为22.50万株/公顷,在低产田块种植稳产,在中高肥力田块易获高产。&&&&& 1996年进行品比试验,年参加安徽省大豆区试,1999年参加安徽省大豆生产试验,三年次参加省级区试和生产试验平均比对照品种中豆19增产6%以上,表现高产稳产、抗病、抗倒、早中熟。
棉花品种皖棉13号
&&&&& 皖棉13号(皖杂40)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选育而成,已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产量表现&&&&& 年参加安徽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年参加省杂交棉擂台赛试验,在省区试中其F1代,平均单产皮棉1411.35kg/hm2,比对照泗棉3号增产16.40%,且在各试点均居第1位,极显著高于对照种和其它所有参试种;1994年安徽省杂交棉擂台赛试验中F1平均单产1581.60kg/hm2,比对照徐州553增产19.32%,比中杂028F1增产20.20%,比苏杂16F1增产14.16%,在5试点中也均居第1位。其F1代在安徽省区试中平均单产1514.55kg/hm2,比对照泗棉3号增产11.4%;在1995年擂台赛试验中比中杂028F1增产11.82%;在安徽省生产试验中平均单产1483.5kg/hm2,比对照泗棉3号增产11.00%,在5试点中仍均居第1位。&&&&& (2)纤维品质&&&&& 2.5%跨长平均为30.39mm,整齐度48.08%,强度为22.05g/tex,马克隆值为5.32。&&&&& (3)抗病性&&&&& F1代、F1代枯萎病指分别为7.43、34.79,黄萎病指分别为53.38、33.44。&&&&& (4)特征特性&&&&& 出苗快,出苗率、成苗率高,棉苗素质好,果枝节位低,平均为7.3节,茎秆稍软,株型塔型,较紧凑,叶片中等大小,缺刻深、叶色淡绿、花蕾多而肥大,结铃性强,平均21.56个,棉铃卵圆形,铃大、多5室,平均单铃重4.96克,铃壳薄、吐絮畅,籽指平均9.49克,及指7.34克,大样衣分平均为40.51%。生育进程较快,抗逆性强,喜肥水,耐渍害,耐高温,恢复能力好。&&&&& (5)适宜种植地区&&&&& 广泛适宜于长江流域棉区、江淮丘陵棉区、黄淮棉区的无病或轻病地种植。&&&&& (6)试种示范表现&&&&& 从各地示范信息反馈得知,皖棉13营养生长旺盛。上桃快,结铃性强,早熟不早衰,耐肥水,在高肥水田适当稀植(3―3.75万株/hm2)条件下,单铃重可高达5.5―6.0g;衣分高,大样衣分一般在41―42%,吐絮畅,花色白,大面积种植的增产幅度更显著。
棉花品种皖棉16号
&&&&& 皖棉16号纤维品质各项指标均超过“九五攻关目标优质棉标准,表现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在安徽省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等试验中皮棉单产均居前列,增产显著。&&&&& (1)优质性&&&&& 皖棉16号棉纤维品质经农业部纤维品质检测中心测定,2.5%跨长30.93mm,整齐度50.15,比强度21.35g/tex,马克隆值4.9。皖棉16号纤维品质各项指标协调一致,均达到优质棉标准;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是目前推广品种中各项指标综合性状较好的品种。&&&&& (2)丰产性&&&&& 皖棉16号F1亩产皮棉93.78公斤,比对照泗棉3号增产13.92%;F2亩产子棉228.04公斤,比对照增产11.88%,亩产皮棉95.47公斤,比对照增产8.50%。F2代生产试验亩产皮棉100.23公斤,比对照泗棉3号增产15.01%。&&&&& (3)抗病性&&&&& 皖棉16号具有较强的抗病性,2002年经华中农业大学鉴定,枯萎病病指为10.0(抗),黄萎病病指为24.0(耐),表现对枯、黄萎病有较好的抗耐性。查新结果表明,皖棉16号综合性能较高,其皮棉产量、纤维品质等指标达到国内优良品种的水平,枯萎病病指、黄萎病病指等抗病性指标也较好。&&&&& (4)适应性广、抗逆性强&&&&& 皖棉16号广泛适宜于安徽省长江、江淮丘陵、及淮北棉区,还适宜于河南、江西等省种植。到2002年,皖棉16号在安徽、江西、河南等省示范推广155万亩,比当地当家品种增产15%,纤维品质提高1―2个等级,增产皮棉1258万公斤,增创社会经济效益1.58亿元。&&&&& (5)栽培技术要点&&&&& 适期播种,培育壮苗;适宜密度,合理施肥;全程化控,综合防治病虫害。
棉花品种皖棉17号
&&&&& 该品种原名皖棉95091,以皖棉87比2为母本,以中棉所12号为父本杂交,1993年从杂交后代中优选单株,经株行、株系和品系比较试验选育而成。日通过审定,定名为皖棉17号。1999年“棉花新品种(皖棉95091)选育”获农业部发展棉花生产专项基金项目资助。&&&&& (1)特征特性&&&&& 该品种生育期125天,属中早熟陆地棉品种。株型紧凑,叶片中等,叶色偏淡,出苗整齐,中后期生长稳健,耐肥水;果枝夹角小、结铃性强,整齐一致,株高91.67cm,果枝苔数为15.91苔,单株成铃23.99个,单铃重4.77克,铃壳薄,吐絮畅,易采摘,絮色洁白;衣分40.48%,子指9.95克,衣指7.09克。&&&&& (2)产量水平&&&&& 年,该品系参加省棉花区域试验,两年平均:皖棉17号子棉亩产231.94公斤,比对照泗棉3号增产12.52%,居参试种第一位;皮棉亩产94.92公斤,比对照泗棉3号增产10.80%,居参试种首位。&&&&& (3)纤维品质&&&&& 1997年经中棉所900系列测定:2.5%跨长30.3mm,整齐度48.2%,比强度21.3克/特克斯,马克隆值4.5。1998年4个试点送样到农业部纤维检测中心测定平均为:2.5%跨长29.05mm,整齐度49.08%,比强度20.13克/特克斯,马克隆值4.3。&&&&& (4)栽培技术要点&&&&& 精选良种,适期播种;采用双膜育苗,培育壮苗;合理施肥,促早发稳长。全程化控,促控结合。&&&&& (5)适宜推广范围、应用推广情况&&&&& 该品种适宜在安徽省各棉区推广;年该品种累计推广面积150万亩。
棉花品种皖棉24号
&&&&& 皖杂3号是安徽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选育的杂交棉新组合,该组合选用优质高产抗病三种类型亲本(太121×皖棉96―5)―皖棉135F1×铜抗5号进行三交配组,1998年选用优质与高产亲本进行第一次配组,1999年利用其F1代与抗病亲本进行第二次配组,年参加品比试验,年参加安徽省棉花区域试验,2003年参加安徽省棉花生产试验。&&&&& (1)特征特性&&&&& 该品种杂种优势强,出苗整齐,棉苗素质好,生长势强,株高110cm左右,果枝发达,株型较紧凑,呈宝塔型,叶片中等大小,叶色深绿,茎杆粗壮,株型清秀,整齐度较好,长势较强,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生育期135天左右,属中熟春棉组合,现蕾开花早,上桃快,成铃率高,铃较大,单铃重5.0克,子指10.3克,衣分41.2%,霜前花率81%。后劲足,早熟不早衰,吐絮畅而集中,絮色洁白。丰产性、稳产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 (2)产量水平&&&&& 年省区试,平均亩产皮棉93.66kg,比CK皖40杂F1增产17.6%,居第一位。2003年生产试验子皮棉产量分别为196.9kg和81.2kg,分别比CK皖40杂F1增产13.5%和13.4%,均居第1位。&&&&& (3)纤维品质&&&&& 2002年纤维品质检测(ICC):2.5%跨长30.3mm,整齐度49.0,比强度23.1cN/tex,马克隆值4.87;2003年品质测验(ICC):2.5%跨长30mm,整齐度48.0,比强度22.9cN/tex,马克隆值5.2。二年平均2.5%跨长30.2mm,整齐度48.5,比强度23.0cN/tex,马克隆值5.0。&&&&& (4)抗病性&&&&& 年抗病性测验:枯萎病指分别为4.04和6.35,分别达到高度和抗枯萎病水平;两年平均为5.20达到抗枯萎病水平,黄萎病指分别为26.70和26.24,两年平均26.24,均达到耐黄萎病水平。&&&&& (5)栽培技术要点&&&&& 适期播种,培育壮苗;放宽行距,适当稀植;适量增肥;合理化控。
家蚕品种皖夏二号
&&&&& 皖夏二号系安徽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育成的四元杂交种。日通过安徽省桑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日系均为杂交选育,并经抗中肠型脓病多代先拔育成的品种;中系均为从广东省蚕业研究所引进茧丝质优品种,经杂交测定,组配成夏秋用四元杂交种。该品种发育齐一,体质强健好养,茧形大,茧丝质优,交配产卵性能好,繁育系数高。适合于长江流域地区夏季及早、中秋季饲养。&&&&& 该品种正、反交均为二化、四眠,普通斑,壮蚕体色青白。正交卵灰绿色,卵壳淡黄色,蚁蚕黑褐色,克蚁约2200头左右,行动活泼,有趋密、趋光性;反交卵色紫褐色,卵壳乳白色,蚁蚕暗褐色,行动活泼,逸散性强,克蚁约2150头左右。正反交各龄眠起齐一,食桑旺盛,体质强健,体型粗壮,上簇齐涌,喜营上层茧,茧形大而匀整,双宫茧率低,解舒优,丝长长,纤度适中,是夏秋品种中缫制高品位生丝的优质原料茧。&&&&& 饲养技术要点:该品种全龄经过短,稚蚕发育快,各龄眠性快,稚蚕期注意超前扩座,及时加眠网。正交稚蚕有趋光性,每次给桑前须匀座,定时调匾、调头。保证蚕儿在匾内布均匀,感温感光一致,做到良桑饱食,发育齐一。各龄起蚕活泼,注意提青分批,及时饷食,饷食用叶宜适当偏嫩。壮蚕期需充分饱食,以发挥大茧型夏秋品种的丰产特性。上簇齐涌,茧型大,要及时做好簇室、簇具准备,稀上为宜。&&&&& 现该品种已作为我省“十五”重点推广品种,自2003年开始在我省全面推广应用,已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家蚕品种黄?山×平?湖
&&&&& 黄?山×平?湖正交蚁蚕为黑褐色,有趋光、趋密性。反交蚁蚕为暗褐色,有逸散性,行动活泼。稚蚕期正反交行动活泼,食桑旺盛,眠起齐一,壮蚕体型粗大,体色青白,为浅普通斑,体质强健,食桑量大,上簇齐涌,张种产茧量高,适合方格簇上簇。该品种茧形大,双宫茧率低,茧形匀整,缩皱中,解舒好,净度优,纤度适中,是缫制高品位丝的优质原料茧。其万蚕收茧量、万蚕茧层量分别比对照种菁松×皓月提高10.85%和8.72%。&&&&& 饲养技术要点:由于亲本长期人工饲料育,饲料含水率低,该品种稚蚕用桑宜适热偏老。正交稚蚕有趋光、趋密性、每次给桑前应注意匀座、扩座,以防蚕儿密集,食桑不足而发育不齐。反交稚蚕有伏桑夷蚕,应注意薄饲,以防蚕儿在除沙时遗失。该品种蚕体大,食桑量大,给桑量要充足,防止饥饿。蚕粪尿多,壮蚕期注意除沙,保持蚕座干燥。上簇齐涌,营茧速度快,必须提前做好簇室、簇具、劳力准备。上簇宜稀不宜密,上簇均匀。熟蚕在营茧前排粪尿量较大,上簇前应多垫吸湿材料,方格簇上簇应及时进行抽除吸湿材料和清场工作,改善营茧环境,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 该品种已作为我省“十五”重点推广品种,自通过审定以来,在我省全面推广应用,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桑树品种7707
&&&&& 该品种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选育而成。7707是系统选育的大叶型、高产、优质、抗逆性强,春季发芽稍晚,秋叶硬化较迟,适合春壮蚕、夏秋蚕用叶的桑品种。通过多年、多点试验、示范、推广和养蚕鉴定:适应性强、生长旺盛、桑叶产量高、叶质好。一般亩桑产叶量1600公斤以上,在同等肥培管理条件下,比对照品种湖桑32产叶量高10%以上,在浙江、江苏均有一定面积的推广,在省内推广面积已达10万亩。
番茄品种皖粉3号
&&&&& 皖粉3号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育成。属中早熟非自封顶类型,果大,平均单果重320―350克,粉红色,无青肩,无畸形果,果实高圆形,果脐小,果面光滑圆正,商品性好。品种上等,果实厚实,心室极小,易切片成块,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5―6.2%,甜酸适度,口感好,风味浓。果皮厚有韧性,耐贮运。抗TMV、CMV、灰霉病,中抗早疫病。年品比试验,比对照品种“西粉903”增产40.7%,适合我省及周边省份和华西北地区棚室及春夏露地吊蔓或高架种植。一般亩产公斤。目前,已在全国10多个省、市、区推广面积达6万多亩,受到用户的一致好评。&&&&& 棚室冬春栽培可于8―10月份播种育苗,春栽12月播种,夏栽4―5月份育苗。定植密度株/亩,采用单干整枝。一般单株留6―10穗果,每穗留3―4个果。及时预防叶霉病和棉铃虫。基肥要施足,追肥要跟上。
番茄品种皖粉5号
&&&&& 该品种属无限生长类型。植株生长健壮,耐低温弱光,保护地栽培也易座果。粉红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6%,单果重300克左右,果形周正呈高圆形,果皮厚,有韧性,耐贮运。抗TMV、CMV、叶霉病、早疫病等。亩产量公斤。适宜长江流域以及长江以北地区种植。培育壮苗,苗龄50―60天;每亩施足腐熟人畜粪3000公斤,发酵菜籽饼或豆饼100公斤,NPK复合化肥25公斤;每亩定植株;单干整枝,每株留3―4穗果,每穗留果3―4个。保护地内保持温度白天25℃左右,夜间15―17℃,同风换气,调节温湿度。在上海、江苏、安徽、河南、山东、河北、北京等地推广面积达0.5万hm2。
西瓜品种秀丽
&&&&& 植株生长健壮,保护地栽培易座果,耐低温弱光性强。生育期80―85天,果实发育期25天左右。果实椭圆形,外皮鲜绿色,其上覆有墨绿色锯齿状细条带15―16条,瓜瓤深红色,肉质细嫩,中心含糖量13%以上,且中边糖梯度小,口感风味佳。单瓜重1.5―2.0公斤,瓜形周正,不畸形,不空心。瓜皮薄(0.2―0.3厘米),有韧性,不裂瓜,耐贮运。一般亩产4000公斤左右,作多次采收栽培,亩产可达7500公斤。抗枯萎病。适宜全国各地种植。采用营养钵育苗,3―4片真叶定植,2―4蔓整枝,每蔓留瓜1个。每亩定植800株。该品种已在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华中地区推广应用,累计面积3万hm2。
西瓜品种秀雅
&&&&& 植株生长健壮,易坐果,耐低温弱光性强。生育期85―90天,果实发育期26―28天左右。果实高圆形,外皮鲜绿色,其上覆有墨绿色锯齿状细条带14―16条,瓜瓤深红色,肉质细嫩,中心含糖量达12%以上,且中边糖梯度小,汁多肉嫩,口感风味佳。单瓜重2.0―2.5公斤,瓜形周正,不畸形,不空心。瓜皮薄(0.3厘米),有韧性,不裂瓜,耐贮运。一般亩产3500公斤左右,作多次采收栽培,亩产可达7500公斤。抗枯萎病。适宜全国各地种植。采用营养钵育苗,3―4片真叶定植,2―4蔓整枝,每蔓留瓜1个。每亩定植800―1000株。该品种已在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华中地区推广应用,累计面积0.5万hm2。
西瓜品种春艳
&&&&& 植株生长健壮,易坐果,耐低温弱光性强。生育期75―85天,果实发育期23―24天左右。果实椭圆形,外皮鲜绿色,其上覆有墨绿色锯齿状细条带14―15条,瓜瓤深红色,肉质细嫩,中心含糖量达13―14%,且中边糖梯度小,汁多肉嫩,口感风味佳。单瓜重2―2.5公斤,瓜形周正,不畸形,不空心。瓜皮薄(0.3厘米),有韧性,不裂瓜,耐贮运。一般亩产4500公斤左右,作多次采收栽培,亩产可达10000公斤。抗枯萎病。适宜全国各地种植。采用营养钵育苗,3―4片真叶定植,2―4蔓整枝,每蔓留瓜1个。每亩定植800株。吊双蔓栽培亩定植株。该品种已在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华中地区推广应用,累计面积1.5万hm2。
西瓜品种春宝
&&&&& 植株生长健壮,适宜露地及保护地栽培,易管理易座果。全生育期80―85天,果实发育期26―28天。果实高圆型,果皮深绿色,覆有15―17条锯齿状条纹,瓜瓤红色,肉质细嫩,中心含糖量达12%,口感风味佳。单瓜重4.0―5.0公斤,瓜形周正,不畸形,不空心。瓜皮厚0.5―1.0厘米,不易裂瓜,耐贮运。一般亩产4500公斤左右。适宜全国各地栽培。采用营养钵育苗,苗龄30天左右,2―3蔓整枝,每蔓留1瓜,每亩定植800株左右。该品种已在华东、华南、华中、西北等地区推广应用,累计推广面积5000公顷左右。
西瓜品种秋艳
&&&&& 植株生长健壮,秋季栽培生长迅速,易管理易座果。全生育期70―75天,果实发育期23―24天。果实椭圆型,果皮绿色,覆有15―16条锯齿状条纹,瓜瓤红色,肉质细嫩,中心含糖量达13%,口感风味佳。单瓜重2.0公斤左右,瓜形周正,不畸形。瓜皮厚0.3厘米,不易裂瓜,耐贮运。一般亩产3500公斤左右。适宜全国各地栽培。采用遮荫育苗,苗龄20天左右,2―3蔓整枝,每蔓留1瓜,每亩定植800株左右。该品种已在华东、华南、华中等地区推广应用,累计推广面积2000公顷左右。
茶树品种石佛香
&&&&& 该品种系安徽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安庆市农业局年从大别山腹地岳西海拔900多米的石佛群体品种中单株选育而成。&&&&& 石佛香:无性繁殖系。灌木、芽密型,中叶类,偏早生茶树新品种。&&&&& 植株中等偏小,树姿半开展,分枝密,叶片上斜着生。叶片长7.01cm,叶宽3.29cm,叶片较小,叶形椭圆,叶尖渐尖,叶缘波状,叶面隆起,叶身背卷,叶质柔软,富光泽,叶脉8对,叶色深绿。育芽力特强,发芽整齐,密度大,节间短,持嫩性强,一芽三叶百牙重24克。在岳西观测,春茶一叶展期4月上中旬,三叶展期4月中下旬,三叶展期所需有效积温110.7度,芽叶展期比福鼎大白茶迟2―4天。&&&&& (1)产量较高&&&&& 品比与区域试验,一芽二、三叶重量低于福鼎大白茶,发芽密度显著高于福鼎大白茶。与安徽1号相比,产量增幅显著。&&&&& (2)香型独特,品质超群&&&&& 据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春茶一芽二叶鲜叶含咖啡碱4.90%,氨基酸3.00%,茶多酚20.8%,儿茶素总量427.9mg/g。红绿茶兼制,尤其适制名优绿茶。所制部优名茶“岳西翠兰”经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审评,“翠绿,清香持久,滋味清鲜,风格独特”,具特有的蒿香味,叶底“嫩绿明亮”,审评得分高于福鼎大白茶和安徽1号;用该品种系制作工夫红茶,得分也分别高于福鼎大白茶和安徽1号。&&&&& (3)抗寒性较强&&&&& 在岳西品比试验园中,经96、98两年早春异常寒冷天气观察,抗性级数分别为3级和5级,同期福鼎大白茶为2级和1.5级和安徽1号为3级和2.5级。&&&&& 现已发展母穗园6亩,2000年扦插短穗10万余个。已推广引种到潜山、东至、祁门等地。适宜在江南、江北茶区推广。幼年期应加强肥培管理,培养树势,开采早期注意采养结合。
茶树品种石佛翠
&&&&& 该品种系安徽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安庆市农业局于年从大别山腹地岳西海拔1000多米的石佛寺石佛群体品种中单株选育而成。&&&&& 石佛翠:无性繁殖系。灌木型,中叶类,早生茶树新品种。&&&&& 植株中等大小,树姿半开展,分枝较密,叶片半上斜着生。叶片长8.98cm,叶宽3.83cm,叶形椭圆,叶尖渐尖,叶脉6对,锯齿较深,叶面隆起,富光泽,叶质柔软,叶色浓绿。发芽较密,育芽力强,芽叶肥壮,茸毛多,色白,持嫩性强,一芽三叶百芽重39克。在岳西观测,春茶一叶展期4月上中旬,三叶展期4月中下旬,品比、区域试验芽叶展期均与福鼎大白茶相当;三叶展期所需有效积温为100.3度。&&&&& (1)产量高&&&&& 品比与区域试验,发芽密度和一芽二、三叶重量均高于福鼎大白茶。品比试验春夏茶三年平均亩产鲜叶367.71公斤,显著高于福鼎大白茶。正常芽叶比重大,经济效益高。&&&&& (2)品质优&&&&& 据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春茶一芽二叶鲜叶含咖啡碱4.5%,氨基酸4.2%,茶多酚20.9%,儿茶素总量435.40mg/g。适制绿茶,尤其适制名优绿茶。所制部优名茶“岳西翠兰”,经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审评:肥壮较翠绿,汤色绿亮,清香,滋味醇爽,叶底肥壮绿明。制作金奖部优名茶“岳西翠尖”,经安徽农业大学审评,外形“绣剪形,舒直匀齐,绿透翠”;内质“清香持久,滋味鲜醇”,叶底“嫩绿明亮”。&&&&& (3)抗寒性强&&&&& 在岳西品比试验园中,经96、98两年早春异常寒冷天气观察,抗性级数均为4级,同期福鼎大白茶为2级和1.5级,安徽1号为3级和2.5级。&&&&& 现已发展母穗园10亩,2000年扦插短穗25万余个。已推广引种到潜山、太湖、东至、祁门等地。适宜在江南、江北绿茶区推广,尤其适宜在江北高寒山区栽培应用。
皖Ⅲ系长毛兔
&&&&& 皖Ⅲ系长毛兔是安徽省农科院畜牧所协同有关厂家经过多年的艰苦工作培育而成的高产优质粗毛型长毛兔新品系。该品系兔体型中等,外型一致,胸宽臀圆,11月龄体重、体长及胸围分别为4258.26g、51.85cm和33.47cm,且前期生长速度较快,5月龄体重相当于成年体重的84.15%。产毛量、粗毛率均较高,11月龄刀剪毛产量、粗毛率分别为294.28g(折年产毛量1177.12克)和15.94%,达到了高产毛量和高粗毛率的统一,毛品质优良,粗毛的11月龄刀剪毛毛纤维长度、细度、强度及伸度,分别为11.55cm、47.04μm、28.43g和47.33%,细毛分别为7.36cm、15.64μm、4.83g和45.33%,且采毛方式不限,既可刀剪又可手拔,克服了法系兔因采毛方式而引起的产量、毛质下降和德系兔粗毛率低的缺点。繁殖性能适中,头胎产仔7.21只,产活仔6.82只,初生、21日龄及断奶窝重分别为362.71g、2243.71g和5027.23g,断奶成活率91.72%。&&&&& 多年的推广实践表明:该品系兔适应性强,耐粗饲,目前已普遍推广到全省乃至全国各地,占我省长毛兔存栏量的40%左右,社会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鱼类优良品种异育银鲫
&&&&& 异育银鲫是1975年中科院水生所利用东北的方正银鲫为母本,江西的兴国红鲤为父本人工受精后的雌核发育子代。但作为父本的兴国红鲤遗传不稳定,保纯困难。影响子代优良性状的表现,导致异育银鲫在实际生产中繁殖困难。年我院水产所对异育银鲫的繁殖进行了改进研究,用本省资源丰富,遗传性状稳定的淮河水系鲤鱼为父本,以异育银鲫为母本繁殖新组合异育银鲫。其生物学性状、经济性状、群体产量与原组合没有显著差异,在一定程度上还优于原组合。从而拓宽了繁殖异育银鲫的新路子,简化了繁殖技术,降低了繁殖成本,加快了推广速度,使异育银鲫得以迅速推广。在随后的几年水产所又进行了异育银鲫配合饲料的研究,异育银鲫规模化人工繁育技术的研究,池塘主养异育银鲫80∶20模式的研究。这些成果的推广应用都有力地促进了异育银鲫的推广,现今在我省的鲫鱼养殖品种中异育银鲫市场占有率达90%。&&&&& (1)适应范围&&&&& 异育银鲫食性杂、疾病少、生长快、遗传性状稳定,在我省各地均可饲养,适宜于池塘主养、套养和网箱养殖。&&&&& (2)市场前景&&&&& 异育银鲫属于优质鱼类,肉质、营养和价格介于名特水产品和传统的“四大家鱼”之间,适合我省城镇居民的大众消费,市场需求量大,养殖效益显著且稳定。&&&&& (3)服务方式&&&&& 提供鱼苗、鱼种及技术指导。
名贵鱼类加州鲈
&&&&& 加州鲈又名大口黑鲈,原产美国加利福利亚州,是一种纯淡水广温性鱼类。个体大,生长快,品质优良,其肉质又与鳜鱼媲美。但饲料较鳜鱼易解决,经驯化后可食人工饲料,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良好的市场竞争优势。1983年广东省首次将加州鲈引进我国,经有关单位试养,认为适宜在我国发展养殖。1986年我院水产所将加州鲈引进我省,至1994年进行了加州鲈在我省的适应性试验、加州鲈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大规格鱼种培育技术的研究、池塘集约化养殖加州鲈研究和池塘套养加州鲈试验,并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为:亲鱼产卵率达87.6%,育苗成活率达55.7%,当年鱼苗可育成43.6克/尾的鱼种,成活率达62.4%,池塘主养加州鲈亩产238.6公斤,成活率82.6%,池塘套养加州鲈不增加投饵,依靠摄食池塘中低值野杂鱼,每亩可增收加州鲈12.5公斤,成活率86.8%,亩增收489.33元。1995年通过省级成果鉴定,获省科技进步四等奖。&&&&& (1)适应范围&&&&& 适宜于全省各地养殖,适合池塘主养、套养。&&&&& (2)市场前景&&&&& 加州鲈经近10年的推广,已被市场认可,属市场中名贵水产品之一,是宾馆、饭店和中上层收入家庭餐桌上的佳肴。随着我省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加州鲈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 (3)服务方式&&&&& 提供鱼苗、鱼种及技术指导。
名优鱼类斑点叉尾
&&&&& 斑点叉尾俗名沟鲶,原产美国,是一种大型经济鱼类。适温范围广,适合我国大部分地区养殖,抗病力强。食性杂,可食人工配合饲料,饲料报酬高。生长快,产量高,易起捕,易垂钓。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宴席和家庭餐桌上的佳肴。1984年湖北省首先从美国引进斑点叉尾,我院水产所于1988年将其引进我省,先后进行了斑点叉尾在我省生长适应性试验,与我省主要经济鱼类的混养关系,斑点叉尾的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成鱼养殖和病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为:亲鱼产卵率70%,受精率95%,孵化率80%,鱼苗培育成活率80%,鱼种培育成活率85%,亩产130kg,池塘主养成活率85%,亩产400kg,亩获利元,池塘混养成活率90%,亩增收斑点叉尾商品鱼80~100kg,亩增收400~450元,小体积网箱养殖,140kg/米2,成活率90%,获利850元/米2。&&&&& (1)适应范围&&&&& 适宜于全省各地养殖,适合池塘主养、套养和小体积网箱养殖。&&&&& (2)市场前景&&&&& 斑点叉尾个体大,生长速度快,产量高,饲料易解决,市场售价16~20元/kg,我省的大、中、小城市消费量都很大,养殖效益非常可观,市场前景广阔。&&&&& (3)服务方式&&&&& 提高鱼苗、鱼种及技术咨询、服务。
鱼类优良品种乌鳢
&&&&& 乌鳢俗名黑鱼、乌鱼、孝鱼,是我省野生的上等鱼类,在我省分布较广。其肉质细嫩少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能生肌活血,具有健身和滋补双重功效,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乌鳢的生产过去以捕捞野生为主,近几年捕捞强度随市场需求量的增大而增大,野生资源逐渐减少,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人工养殖正成为乌鳢生产的主要方式。我院水产所密切结合生产实际,于年进行了野生乌鳢驯养技术的研究、乌鳢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乌鳢苗种培育技术的研究和乌鳢成鱼养殖技术的研究。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为:亲鱼产卵率70%,孵化率75%,鱼苗培育成乌仔成活率70%,乌仔培育成大规格鱼种成活率50%,400kg/亩,池塘套养乌鳢不增加投饵,依靠摄食池塘中低值野杂鱼,每亩可增收乌鳢14kg,成活率95%,亩增加收入150元,池塘主养乌鳢亩产1700kg,亩利润8000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1)适应范围&&&&& 适宜全省各地池塘主养、套养和网箱养殖。&&&&& (2)市场前景&&&&& 乌鳢是深受城乡消费者喜爱的名优上等鱼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外贸出口量的增大,市场需求量日益扩大,将逐渐成为池塘渔业的主要养殖对象,市场前景看好。&&&&& (3)服务方式&&&&& 提供鱼苗、鱼种和技术咨询服务。
&|&&|&&|&&|&&|&&|&&
主办单位:省农组办 & 省选派办 & 省选聘办 
联系电话:2 
传真:3协办单位:安徽农村综合经济信息中心 安徽农村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信息部电话:6  
技术部电话:6-80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体脂肪含量标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