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罗宾威廉斯斯创造性思考活动》问卷完整版哪位大神有,急求

当前位置: >>
创造力测试
常见的有《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测验》《芝加哥大学创造力测验》《沃利奇-凯根测验》等。 、 、 常见的创造力人格测量工具有《发现才能团体问卷》《你属于哪一类人》《探究兴趣问卷》 、 、 。 《发现才能团体问卷》是瑞姆(S.Rimm)和戴维斯(G.Davis)分别于 1976 年和 1980 年研 究出来的一种测试方法。其使用世界上最早的创造力测试94Posted by Ray | Posted in 创造力小故事 | Posted on 18-10-2010 标签:创造力 故事, 标签:创造力, 故事 测试X您好! 果您是第一次光临意享博客, 您可能需要 订阅本站 的内容 如 以及更新.P o w e r e d b y W P G r e e t B ox Wo r d P r e s s P l u g i n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先生被很多人奉为现代创造力之父, 主要是 这 源 自 50年 前 的 一 次 心 理 学 会 议 。 当 时 吉 尔 福 特 发 表 了 一 篇 令 人 耳 目 一 新 的 关 于 创 造 力 的 讲 话 ,引 发 了 人 们 对 于 创 造 力 的 极 大 兴 趣 ,也 让 更多人开始思考这个话题。 其 妙 的 是 ,在 二 战 期 间 吉 尔 福 特 是 一 名 心 理 学 家 ,被 指 派 设 计 一 组 性 格 测 试 ,用 来 测 试 飞 行 员 的 性 格 ,以 便 挑 选 出 最 适 合 作 为 轰 炸 机 飞 行 员 的 人 选 。于 是 ,吉 尔 福 特 从 智 力 方 面 入 手 ,设 计 了 一 套 评 分 系 统 和 面 试 规 则 ,用 来 挑 选 飞 行 员 。而 另 他 难 以 接 受 的 是 ,空 军 机 构 指 派 了 一名没有任何心理学知识的人来帮助他筛选。 管这个人是一名退役 尽 的飞行员,但吉尔福特并不信任这位帮手。 最终, 吉尔福特与退役飞行员从候选人中选择了截然不同的人选。 结果之后的统计评审结果显示, 尔福特挑选的飞行员被击落毙命的 吉 人数, 比退役飞行员所挑选的飞行员多出很多。 尔福特非常沮丧, 要 吉 认 为 自 己 将 如 此 之 多 的 飞 行 员 送 上 绝 路 ,甚 至 一 度 想 要 自 杀 。不 过 最 终他再次振作起来, 心要找出退役飞行员挑选的人选比较出色的原 决 因。 经 过 交 流 ,吉 尔 福 特 得 知 ,这 位 退 役 飞 行 员 问 了 所 有 候 选 人 这 样 一 个 问 题 : “在 飞 越 德 国 领 空 时 , 你 不 幸 遭 遇 德 军 的 防 空 炮 火 攻 击 , 这 时 你 该 怎 么 办 ? ”随 后 ,所 有 回 答 “我 会 上 升 飞 到 更 高 的 高 度 ”的 候 选 人 , 都 被 退 役 飞 行 员 淘 汰 , 而 那 些 违 反 飞 行 条 例 准 则 的 人 , 例 如 回 答 “我 可 能 我 会 俯 冲 ”或 “我 会 ‘之 ’字 形 路 线 飞 行 ”或 “我 会 掉 头 避 开 火 力 ”的 人 ,却 通 过 了 面 试 。遵 循 飞 行 条 例 准 则 的 飞 行 员 ,其 行 为 是 很 容 易 被 预 测 的 ,这 就 是 吉 尔 福 特 失 败 的 原 因 。德 国 人 非 常 清 楚 ,美 国 轰 炸 机 遭 遇 炮 火 后 会 提 升 飞 行 高 度 ,因 此 德 国 的 战 斗 机 早 就 等 候 在 云 端 ,将 美 国 飞 机 轻 松 击 落 。这 让 吉 尔 福 特 发 现 ,那 些 具 有 创 造 力 的 飞 行 员 会 违 反 飞 行 准 则 ,但 是 他 们 比 那 些 可 能 更 聪 明 、但 受 制 于 规 则 的 飞 行 员 更有可能成为幸存者。 吉 尔 福 特 突 然 意 识 到 ,一 个 人 具 有 独 特 思 维 和 富 有 创 造 力 ,也 是 一 种 才 华 ,于 是 他 决 定 进 一 步 去 研 究 这 种 才 华 。他 要 找 出 那 些 能 够 灵 机 一 动就想出绝妙办法、具有创造力的人,作为飞行员的合适人选。 随 后 ,吉 尔 福 特 为 美 国 空 军 设 计 了 世 界 上 第 一 套 创 造 力 测 试 方 法 。问 题 之 一 :就 是 让 候 选 人 尽 可 能 多 的 说 出 砖 的 用 途 。问 题 虽 然 简 单 ,但 却是测试候选人创造力的绝佳方法。 些人不费吹灰之力就就可以不 有 断 的 想 出 砖 的 不 同 用 途 ,而 另 外 一 些 人 却 需 要 经 过 长 时 间 思 考 ,并 且 只给出了砖的几种用途。 这样一个平常的问题,就是世界上第一个创造力测试,它虽然简单, 但是却能有效的发现具有创造力的人。 那么你是个富有创造力的人吗?你能说出哪些砖的用途呢?呵呵!创造力测试:测试一下你的创造力强吗?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高级能力,它不是沿着前人开辟的道路前进, 而是运用新的方法和步骤去研究、解决问题。当前,各学科领域呼唤原创、期待 新视野的激情已形成蓬勃生机。创造力并非专家、发明家所专有。下面20个测 验题是根据中外众多科学家、发明家的个性心理特征编制和设计的,它不仅能测 试你的创造力,还可以帮助你从中找到提高创造力的方法和途径。 一、测试题目 1、 即使是十分熟悉的事物,你也常用陌生的眼光审视它(是或否) 。2、你评价资料的标准首先是它的来历而不是它的内容(是或否) 。3、对所从事的事业即使遇到困难和挫折也不会动摇你的意志(是或否) 。4、你从来不做那些自寻烦恼的事情(是或否) 。 5、聚精会神工作时,你常常忘记时间(是或否) 。6、你特别关心周围的人对你的评价(是或否) 。7、你最愉快的是对某个问题深思熟虑、精推细敲(是或否) 。8、你不认为灵感能揭开成功的序幕(是或否) 。9、你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一旦产生了兴趣便很难放弃(是或否) 。10、你认为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是不明智的(是或否) 。11、遇到问题,你能从多方面探索它的可能性,而不是拘泥于一条思路(是或 否) 。12、那些没有报酬的事,你从来就不想干(是或否) 。13、你对于事情过于热心,当事情完成之后总有一种兴奋感(是或否) 。14、按部就班,循序渐进才是解决问题最正确的方法(是或否) 。15、你宁愿单枪匹马,也不愿和许多人搅在一起(是或否) 。16、自己和朋友争论问题时,你宁可放弃自己的观点,也不使朋友难堪(是或 否) 。17、对你来说,提出新建议比说服别人接受这些建议更重要(是或否) 。 18、你所关心的是什么,而不是可能是什么(是或否) 。19、你总觉得你有用不完的潜力(是或否) 。20、你不能从别人的成败中发现问题、吸取经验和教训(是或否) 。二、计分方法 上面共列出20个测试题,每题2分共40分,凡在单号题1、3、5……答“是”的得 2分,答“否”的得零分,在双号题2、4、6……号答“是”的得零分,答“否”的得2 分。 测试结果 28-40分:创造力强。你具有许多不寻常的个性心理特征。你既能灵活深刻、有 条不紊地思考问题,又能将思考的结果加以实现,这是你最大的优势。你是个人 才,如果已经有所成就就要戒骄戒躁,如果暂时还没有也不要急,只要努力,总 会崭露头角。16-26分:创造力一般。你习惯采用现有的方法与步骤考虑问题、处理问题、虽 比较保险, 但难有大的突破。 思维灵活性是创造力的基础, 你不妨做些自我训练, 说不定机会适合时会显出你的才干。14分以下:创造力弱。你在工作上较少学到灵活思维 的快乐和喜悦, 在个人生活上也往往缺乏趣味和魅力。 不过,不要灰心,那些熟悉的工作是你的用武之地 创新能力目录一、创新能力的特征和作用 二、创新能力形成的基本原理 三、创新的思维障碍 四、创新者的基本素养 五、创新能力开发的主要领域一、创新能力的特征与作用 创新能力又叫创新才能,它是创新人才的智慧资源,也是创新学研究的一个 重要问题。为什么哥白尼、牛顿、马克思、爱因斯坦等思想家、科学家能引起人 类思想史、科学史的革命?为什么爱迪生能有1328项专利?是因为他们能发人之 所未发,具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1、什么是创新能力 爱迪生的部分发明: 日发明“投票计数器”,获得生平第一项专利权。 1870年发明普用印刷机。 年经数千次的挫折发明高阻力白炽灯 1888年发明唱筒型留声机。 1910年发明“圆盘唱片”。 创新能力――指人在顺利完成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创建新事物的活 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潜在的心理品质。 如:可口可乐瓶的发明;无菌手术与李斯特; 注意区别创新能力与创造力: 注意区别创新能力与创造力: 二者都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正常人能力结构中最核 心的部分。但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创新能力更侧重于创新结果的实现,追求创新 活动的价值,包括经济价值、艺术价值及理论价值;创造力则侧重于创造活动的 独创性、新颖性,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 总的来说,创新能力是个体运用已有的基础知识和可以利用的材料,并掌握 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产生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思想、观点、 方法和产品的能力。 创新能力由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三大要素构成。 创新是民族之魂,创新能力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兴衰成败。 2、创新能力的特征 综合独特性: (1)综合独特性: 我们观察创新人物能力的构成时,会发现没有一个是单 一的,都是几种能力的综合,这种综合是独特的,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 (2)结构优化性:创新人物能力在构成上,呈现出明显的结构优化特征,而 结构优化性: 这种结构是一种深层或深度的有机结合,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创新功能。 如:奥斯特与发电机;开创“软银行”和投资互联网。 3、创新能力形成的过程 当人的目标需求体系通过实践操作系统与外部环境接触后,发现现实条件不 能满足自己的需要,便会发现问题,并力图解决它,以便达到目的。 如:企业家开发新产品、改进产品的过程。 4、创新能力的作用 (1)教人学会创新思维 (2)教人如何进行创新实践 (3)教人解决遇到的各种现实问题 如:“假日酒店”的问世;“小菜一碟”成大业; 二、创新能力形成的基本原理 1、创新能力形成的第一原理: 创新能力形成的第一原理: 遗传素质是形成人类创新能力的生理基础和必要的物质前提。它潜在决定着 个体创新能力未来发展的类型、速度和水平。 遗传素质,又称天赋、禀赋或天资,是指个体与生俱有的解剖生理特点。包 括脑和神经系统的结构、机能特性,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机能,身体的结构和 机能等。 大脑是人的创新能力形成的物质基础,是人的创新能力发展的物质载体。离 开了这个物质基础,人的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人类创新能力的形成首先要遵循遗传规律。遗传素质是人类创新能力的物质 基础。我们承认它,但不把它当作唯一,即“承认天赋,不唯天赋。” 如:特殊天才爱因斯坦;判若两人的“设计师”。 2、创新能力形成的第二原理: 创新能力形成的第二原理: 环境是人的创新能力形成和提高的重要条件。环境优劣影响着个体创新能力 发展的速度和水平。人是社会的人,人的创新实践并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 必然受到环境的影响。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社会上的 各种教育培训机构等都是影响人创新能力形成的重要因素。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如:狼孩卡玛拉;鸡孩的故 事。 3、创新能力形成的第三原理: 创新能力形成的第三原理: 实践是人创新能力形成的唯一途径。实践也是检验创新能力水平和创新活动 成果的尺度标准。创新能力只有在创新实践中才能得到施展发挥,实践是创新能 力变成现实的唯一平台。 人改造实践的活动也就是创新活动。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把人的创新意识 变成现实,而创新能力也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形成,实践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唯一途 径。实践还是检验人的创新成果的唯一标准。如:袁隆平与水稻杂交。 4、创新能力形成的第四原理: 创新能力形成的第四原理: 创新思维是人的创新能力形成的核心与关键。创新思维的一般规律是:先发 散而后集中,最后解决问题。 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休戚相关。没有创新思维,就没有创新活动。创新思维 是人的创新活动的灵魂和核心,创新性思维能力是人的创新能力的灵魂和核心。 如:“味精瓶上多打一个孔”的故事;庞颖超发明的红绿灯 三、创新的思维障碍 在遥远的过去,当思维的闪电嵌入我们祖先大脑的瞬间,人类便产生了自我 意识。伴随着人类对客观世界及其自身的不断认知与发现,自我意识越来越清晰 与复杂。正由于此,人类逐渐走完了荒野的时代而进入今日之文明。如果说这种 进化的动力是缘于人类创新的话,那么人类的创新思维便是创新之树上最美的花 朵。因此,恩格斯说“人类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是思维着的精神。” 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思维 创新―指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不断拓展对客观世界及其自身的认知与 创新 行为的过程和结果的活动。 创新思维―人类为了满足自身需要,在对客观世界与自身的认识过程中不断 创新思维 变更视角的过程。 思维惯性―思维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是大脑的一种能力。人的思维一旦 思维惯性 沿着一定方向、按照一定次序思考,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种惯性。也就是说,当 你这次这样解决了一个问题,下次遇到类似的问题,不由自主还是沿着上次思考 的方向或次序去解决,这种情况就是“思维惯性”。 思维定势―如果对于自己长期从事的事情或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物产生 思维定势 了思维惯性,多次以这种惯性思维对待客观事物,就形成了非常固定的思维模式, 这就是思维定势。 思维障碍―思维定势和思维惯性合起来,我们就称为“思维障碍”。思维障 思维障碍 碍并不是医学上的大脑疾病,而是人的思维方式上的局限性。 一般地,思维定势对常规思维是有利的,它使思考者在处理同样问题的时候 少走弯路。我们遇到的问题大约有90%是靠思维定势帮助解决的。 思维定势的弊端在于:当我们面临处理剩下的1%新情况的时候,如果一味遵 守约定俗成的规则,它就会变成“思维枷锁”,阻碍新观念、新方法的构想,成 为创造性解决问题的障碍。 “妨碍人们创新的最大障碍,并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 生物学家贝尔纳。要想挖掘无穷的创新能力,必须跳出思维定势的框框,开阔视 野及思路。 1、消极思维定势 消极思维定势是指人们在解决新问题(或拓展新领域)时,受到原有思考问 题成功的局限而处于停顿的心理状态。消极思维定势的主要因素是聚集效应 功 聚集效应和功 聚集效应 能性固结。 能性固结 聚集效应是指个人面对变化了的情况仍然用旧模式生搬硬套的僵固、刻板化 聚集效应 的心态。如刻舟求剑的故事。 功能性固结是指个人在知觉上受到问题情境中经验功能的局限,而不能发现 功能性固结 其可能或潜在的功能,以至于不能解决问题的心态。如蒸汽机在使用100年之中仅 被用做从矿井抽水的工具。在100年后才产生了将其用做机动车的动力源的念头。 消极思维定势是创新思维的障碍。不破除消极的思维定势,创新能力的开发 和提升就是一句空话。如:交通红色警示灯的来历;端水―灌洞―浮球的故事 2、消极思维定势的表现形式 消极思维定势的表现形式有:经验型、权威型、从众型、书本型、自我中心 型、直线型等六种类型。 (1)经验型(习惯型)思维定势:它是指人们不自觉地用某种习惯了的思维 经验型(习惯型)思维定势 方式去思考已经变化的问题。举例:罪犯张某逍遥法外两年之久;慈嬉太后对待 轿车的态度;认为“人体的血液是红色的”的观点。 首先,经验是宝贵的,但经验有局限性,每一种情况能完全符合过去的经验。 一方面,前人的经验及自己总结的经验会对我们办事带来方便;如品茶大师 拿着茶叶一看一品,就知道他的产地和等级;老农抓起一把土一看,就知道适宜 种什么庄稼。 另一方面,经验(习惯)也会经常成为发挥创新能力的障碍。如:用两个阿 拉伯数字1能组成的最大数字是多少?用三个1能组成的最大数字是多少?用四个 1能组成的最大数字是多少? 其次,运用创新思维,突破经验的局限性就会创造财富、创造奇迹,从而改 变自己组织和国家的命运。如:为什么这个家世代以漂丝洗絮为业? 总之,习惯(经验)型思维定势会削弱大脑的想象力,造成创新能力的下降, 这正是创造发明的大敌。 (2)权威型消极思维定势:是指人们对权威人士的言行的一种不自觉的认同 权威型消极思维定势: 和盲从。 迷信权威,带来的是无知与懒惰;怀疑、质疑权威,则表现出一个人的勇气; 战胜权威,才能证明一个人的知识与智慧。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站在巨人肩 膀上创造辉煌的未来。 如:为什么时隔千年后还有人为公元前2世纪的错误结论辩护;莱特兄弟发明 飞机的事例; 在高速强引力方面,牛顿物理体系的崩溃; 美国人莱特兄弟设计制造的飞机,1906年,他们的在美国获得专利发明权。 人类首次实现了自主操纵飞行的飞机。 (3)从众型消极思维定势:是指人们不假思索的盲从众人的认知与行为。 从众型消极思维定势 从众心理与行为最大的特征是人云亦云,没有独立思考的品格。当一个人陷 入盲从他人的心理状态,必然与创新绝缘,可见从众的消极思维定势是创新思维 的一大障碍。 如:毛毛虫实验;对清理自由女神像翻新废料的思考。 (4)书本型消极思维定势:是指人对书本知识的完全认同与盲从。 书本型消极思维定势: 书本知识对人类所起的积极作用确实是巨大的。但书本知识也和任何事物一 样有弱点,即滞后性,知识也会过时,知识只有不断更新才能成为有效行动的信 息,才能推动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如:“两脚战立的书柜”;秀才买肉的故事; 徐道觉错失了重大发现;战国的赵括纸上谈兵;三国的马谡失守街亭 (5)自我中心型消极思维定势 自我中心型消极思维定势:是指人想问题、做事情完全从自己利益与好 心型消极思维定势 恶出发,主观武断地不顾他人的存在和感觉。 以自我为中心对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组织、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国家是有 危害的,它是文化创新、体制创新的最大障碍。如:1779年英国使臣马戈尔尼率 使团访华;艾柯卡为何横遭解雇 (6)直线型消极思维定势:是指人面对复杂和多变的事物,仍用简单的非此 直线型消极思维定势: 即彼或者按顺序排列的方式去思考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直线型思考问题是屡见不鲜的。如把类似的例题拿来照搬,死 记硬背现成的答案。直线思维的习惯是不善于从侧面、反面或迂回地去思考问题。 如:先扔谁;先救谁的故事;纪晓岚在新疆所记录的“采金”和“禁止宰牛”两 件事; (7)自卑型思维定势:就是非常的不自信,由于过去的失败或成绩较差,受 自卑型思维定势 到过别人的轻视,产生了自卑心理。 (8)麻木型思维定势:就是不敏感,思维欠活跃。注意力不集中。总是兴奋 麻木型思维定势: 不起来。 (9)偏执型思维定势:它的表现多样,有的颇为自信,有的是钻牛角尖,明 偏执型思维定势 知这条道路行不通,非要往前闯;有的是喜欢唱对台戏,人家往东,他偏往西等 等。 3、如何破除消极思维定势 (1)消极思维定势的危害 第一、消极思维定势阻碍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 第二、消极思维定势使人丧失了生命活力。 第三、消极思维定势是制约个人和组织发展的瓶颈。 如:为什么30岁的人衰老的像50岁的人;中国企业管理变革的成功率为何不 超过三分之二; (2)破除消极思维定势的方法 A、就事论事法:是根据具体的消极思维定势采取破除它的具体措施。它具有 就事论事法: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之弊。 B、全面出击法:是为了达到创新型的组织、地区和社会的目标,构建创新体 全面出击法: 系而实施全方位、系统性的创新思维教育,对社会旧体制、旧制度、旧习惯进行 长期的、全面破除的战略性措施。它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是辨证施治,相互作 用的方法。它是立足全局的综合性解决问题的方法。 C、培养创新思维的最好方法是扩展思维视角: 培养创新思维的最好方法是扩展思维视角: 一是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 二是把不能办到的事情转化为可以办到的事情。 三是把直接变为间接。 四、创新者的基本素养 创新者的基本素养包括:创新的核心信念、思维方式、创新人格以及创新潜 能开发和意志品质。 1、创新者的十大核心信念 创新者的十大核心信念是美国沃特. 斯塔普斯 沃特.斯塔普斯归纳出来的所有巅峰人士所共 沃特 有的核心信念。 (1)杰出的创新者不是天生的是靠努力成就的。 (2)你命运的主宰性力量就是你所从事的思考。 (3)你被赋予力量去创造自己的未来。 (4)每次逆境都会令你收益良多。 (5)你的每个信念都是一种选择。 (6)除非你接受失败,并把它看成是不可改变的现实而停止努力,否则你永 远也不可能被击倒。 (7)你至少在生活中某一领域里会拥有出类拨萃的能力。 (8)你取得成就的真正限制是你自己加上去的。 (9)没有高度的责任感就不可能有巨大的成功。 (10)要实现任何有价值的目标都需要别人的支持。 2、创新者的基本素养 (1)健康的心理指创新者对客观事物有正确的认知和良好的心态。 健康的心理 据调查,我国心理健康的人占9.5%;有心理疾病的人占6%;有心理问题的人 占84.5%。 (2)良好的自信指创新者对自己的能力与水平的恰当认同与相信。 良好的自信 自信是创新成功者的第一要素。 自信是创新成功者的力量源泉。 自信是自我心中的太阳。 (3)灵活的思维指创新者在追求目标过程中不受思考角度的影响。 灵活的思维 思维是创新成功者的核心关键要素。 思维是人获得幸福的彩桥 思维是人类地球 上最美的花朵 思维是人类走向文明的使者。 (4)强烈的创新意识指创新者的思想系统中弥散浸润着的思新求变的意向与 强烈的创新意识 冲动。 它具有价值性、取向性和社会性。如:改锥,一字,十字,米字 (5)明确的目标指创新者对未来自我有清楚的设计与追求,即做一个什么样 明确的目标 的人。 理想目标要清晰,理想目标要可行,理想目标有价值 (6)恒久的耐心指创新者在追求目标创新过程中,始终保持对目标实现的高 恒久的耐心 度期待。 耐心是一种境界,耐心是一种静态追求,耐心是一种品质,耐心是创新者的 核心要素 (7)坚强的意志指创新者为达目标而克服各种困难的心理状态。 坚强的意志 意志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之一,意志是人成功的必备品质,意志是创新者的核 心要素 (8)坦诚的合作意识指创新者为实现目标能与他人真诚合作的心态与理念。 坦诚的合作意识 合作是成就大业的关键要素,合作是创新者的良好品德,合作是人的文明的 表现 (9)献身精神指创新者对新事物中蕴含真理的无私热爱与忘我追求。 献身精神 献身精神是人类的至高境界,献身精神是创新成功者的崇高品德,献身精神 是创新者的核心要素 3、如何提高创新者的基本素养 提高创新者基本素养的方法很多,最有效的方法是认清“三个自我”,并按 照“三个自我”研究的成果去实践,只要你坚持并转化为自己内在的东西,就会 极大地提升你的创新能力。 三个自我就是自我研究、自我表象、自我暗示。 (1)自我研究 全部的思维都产生于自我概念。世界上的所有事物,包括概念都取决于自我 认可、认知、赞同和吸纳以及抵制、反对、拒绝和取消。它会确定你的方向和资 源。 自我研究是人一生中最关键、最核心的命题。 (2)自我表象 它是指你采取关于自己信念系统和它所产生的对等的思维形象。 自我表象是人类行为的关键。它设定了个人成就的界限。 自我表象可以确立两条原理:一是每个人都生活在自我表象的设定范围之中; 二是每个人都可能、都应该改变和提升自我表象。 (3)自我暗示 暗示是以两种不同方式“自我给予”的。它可能是从有意识的自我流动到有 潜意识的自我,这是学习过程的一部分;或从潜意识的自我流动到有意识的自我, 这代表以前所学导致的习惯性思维。 自我暗示对个人状态有深刻的影响,同时会影响个人行为和表现。 自我暗示应实行简洁、积极、信念、理想和感情五原则。 总之,自我研究、自我表象、自我暗示是开发人的潜能的三把金钥匙,能产 生巨大的能量,并能成为改变你的世界的公式。 “三个自我”是操之在我最具体、最深刻的表现,也是创新之魂永驻创新主 体的表现。 举例:告别职业的演讲;比尔?盖茨回答《机会》杂志记者的提问;奥托瓦 拉赫学生时代给我们的启迪; 五、创新能力开发的主要领域 1、创新领域的三大核心问题: (1)观念创新和观念创新的转移 观念是指我们对深刻变化着的世界的看法以及对创新主体的人的价值判断。 它包括对人的观念、体制观念、管理观念、组织观念等一系列观念的创新,没有 观念的创新,其他所有的创新都无从谈起。 (2)文化创新 组织文化就是它的价值观、理念、准则和行为的总和。要增强创新意识,提 组织文化 高创新能力必须培养组织的创新文化。 (3)创新型领导者 领导者是观念创新、文化创新的关键因素,是铸造英雄集体的带头人。 举例:摘录《科学革命结构》一书的典型实例; 《海国图志》在中日两国不同 的遭遇; 陈惠湘回答东方电视台记者的提问; 2、创新能力开发的主要领域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类自身 可归纳为四大创新系统: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 就企业而言,主要是经营理念、企业制度、企业运行机制、企业管理方式、 企业文化等。第五章 创造性&& 第二节 创造 性测量法&&学习内容日1. 创造性测量法的特点 创造性测量方法的使用并不能保证创造性研究的成功, 只有科 学地使用创造性测量方法,我们才能得到有价值的研究资料。一、创造性测量法的特点 创造性测量是根据创造性研究的要求, 按照特定的计量方法对个体创造活动的过程或产 品加以数量化测定的过程。 而我们这里所说的创造性测量法则是通过创造性测量来研究创造 性本质规律、特征及其发展的一种研究方法。众所周知,个体的创造性有高有低,因此对个 体进行创造性测量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但作为创造性研究的一种方法,创造性测量法同 其它心理测量法相比有着根本的区别,有自己独具的特点1.复杂性创造性测量法所要测量的对象是个体创造性的目前发展水平及以后的发展潜力。 而不同 创造性理论对创造性本质的认识有很大的差异, 这种认识上的差异就表现在不同测评工具的 理论建构上。正因为创造性本质上更强的复杂性,这就大大增加了测量工作的难度。在创造 性测量过程中会受到大量无关因素的影响, 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再就是对测量内容的界定比 较困难。理论依据不同,工具所包含的测量内容也不同。因此研究者在使用创造性测量法时 必须采取谨慎的态度,结合有关专业知识科学地进行。 2.不确定性 hanbingfei.dbnniu.com在创造性测量中所使用的工具和标准常常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不确定性。 这种不确定性表 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测量尺度的差异性。即对同一个体的创造性进行测量,不同的测评者 使用的尺度不一样,必然使测量产生误差,从而影响测量的准确性;第二,创造活动的不易 重复性。即对于创造性测量来说,由于个体创造性的抽象性、不稳定性和变化性,很难在再 次使用同一尺度对先前的测量进行重复检验时得到前后完全一致的结果。 3.个别性在创造性测量中, 由于不同个体的创造性地表现有很大的差异, 因此所测量的内容具有 很强的个别性。这种个别性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第一,个体创造性的表现领域不同。个体创 造性表现的领域不同, 在测量内容上就应反映出这种差异性。 否则很难将某领域的创造性人 才同其他人区分开来。第二,个体创造性的表现时间不同。有些创造性人才属于少年早慧, 有些则属于大器晚成。 这种表现时间上的差异就要求测量工具既能测评个体创造性的现有水 平,也能测评创造潜能。总之,这些对测评工具功能的适应个体差异的要求使得创造性测量具有了更强的个别 性。个体的创造性虽是可以测量的,但由于创造性测量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和个别性,这 就更加要求创造性研究人员必须掌握测量工具的科学使用方法。那么, 怎样才能正确地使用测量工具呢?( 正确使用测量工具 不论是哪种创造性测验, 都只是用于测量创造性的某些方面而已, 其本身并无好坏之分。 影响测量准确性和科学性的 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地认识和使用这些工具。 对个体创造性的测量不是单一的动作而是一个过 程,只有把这个过程的每个环节、每个步骤都能做到正确对待,本着科学、客观的态度去施 测才能使测量结果显得可信。下面就这些环节谈谈如何正确地使用测量工具。(一)正确地对待创造性测验这里所讲的测验包括两层涵义: 一是指作为工具的创造性测验; 二是指创造性的测量过 程。首先,作为工具的创造性测验而言,任何创造性测验都有其自己的理论基础做背景,要 掌握这种工具,研究者必须先了解其理论背景,或者说建立理论构想,对于这种工具具体测 什么,结果说明什么要十分清楚。只有具备了这些背景性的知识,才有可能正确地使用所选 择的创造性测验。其次,作为过程的测验而言,测验是研究创造性的一种极其重要的方法, 但是这并不是说测验对于创造性而言就是万能的。 任何方法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弊端, 利用测 验来评价创造性同样也有其内在的局限性。 因此研究者决不能无差别无原则地使用创造性测 验,只有当研究内容最适于使用测验法时,选择创造性测验才是最有效的。总之,任何创造 性的测量工具都有其发展完善的过程, 研究者必须正视它的优劣两方面, 只有这样才能对测 验结果及其解释保持科学的态度。(二)选择恰当的工具工具的选择对于测量的效果至关重要。 首先, 如果研究者是借用已有的创造性测验进行 测量,就必须对所备选的工具的信度、效度和理论构想十分明确,应在同类工具中选择最有 影响的、最有效的工具。同时,还应注意工具的修订问题。因为目前的创造性测验大多是由 西方人编制的,由于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在借用国外的量表时应充分考虑该量表中的各 个项目的内容是否适合中国人的心理。其次,如果研究者要自编创造性测验,就应遵循科学 的编制程序:确定测验目的、制定编题计划、编辑题目、题目的试测与分析、合成测验、将 测验标准化、对测验鉴定、编写测验说明书等。(三)选择恰当的测验者由于创造性本身的复杂性,这就要求测验的选择、施测、记分和解释都必须由经过专门 训练的专业人员来进行。尤其是在个别施测的情况下,应主要依赖专业水平较高的测量者。 同时由于存在个体差异, 不同的测量者对于同一个体的创造性评价结果很可能不尽相同, 有 时差距甚至很大。 因此, 只有尽量选择有相同专业背景的测量者, 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小误差, 以达到较高信度的评价结果。 (四)客观地解释结果创造性的研究者不可过分迷信测验分数。 无论是为了筛选还是鉴定个体的创造性, 分数 都不是绝对可靠的依据。 大量研究表明各种创造性测验的预测效度都不太令人满意。 抛弃测 验技术本身的误差不算,就个体的创造性而言,创造性也是可以培养的。即使对测量没有表 现出很高创造性的人, 也不能被认定其终生就没有创造成就; 即使在某个方面没有表现出创 造性,有时在其他方面的创造潜能可能也很大。所以,研究者面对受测者,在解释测量分数 时,应客观地就其所能说明的方面、程度加以分析,绝不可夸大其词。这是决定测验质量的 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处于核心地位的关键一步。只有客观地解释结果,才能算得上是科学的 创造性测验。)2. 创造性测量的原则 创造性测量是利用创造性测验对被试者施测, 依据测验结果以评 定个体创造性高低的过程。 对个体创造性进行测量是一项非常严谨的科学工作, 必须依照一 定的原则来进行, 否则有可能造成一些负面影响, 研究者至少应遵循以下几条最基本的原则。1.统一性这一原则要求所选用的测量工具要同研究者本人对“创造性”的界定相统一, 尤其是同创 造性的操作性定义相一致。 一般来说, 对创造性的操作性界定往往就决定了对测量工具和方 法的选择。 如果认为个体创造性的高低程度表现在发散性思维能力上, 那么就应该选用以测 量发散性思维为核心的创造性测验; 如果认为具有创造性的个体不仅是发散思维能力高, 他 们也具有很高的聚合思维能力,那么,测量时还应加入聚合思维能力的测验。如果认为创造 性不仅是指思维能力,而且应具有创造性人格,那么在测量时还应增加创造性人格测验。总 之, 统一性要求研究者不可盲目地使用工具, 必须弄清楚自己所选用工具的特点和可解释的 范围是否符合自己对创造性所下的操作性定义,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创造性研究的信度和 效度。2.多样性该原则要求研究者必须从多个方面考察个体的创造性。 大量事实和研究证明, 具有高创 造性的人,他们的心理素质表现在许多方面,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某一方面。这就要求研究者 使用多种手段来进行鉴别。 如果仅仅使用一两个创造性测验作为工具, 那么结果肯定不一定 会十分准确。比如,在言语上没有表现出高创造性的个体,也许在操作上有出色的创造性。 因此, 如果研究者要对个体的创造性进行鉴别的话, 就必须遵循多样性原则来作出全面判断, 而不能以偏概全。3.适宜性该原则要求所采用的工具必须适合研究者的研究范围。 首先是被试年龄的适宜性。 不同 的创造性测验要求被测者以不同的方式作出反应,例如,有言语反应式、操作反应式以及纸 笔反应式等。对于年龄较低的儿童来说,由于其书面语言发展上的制约,就不适于采用要求 用纸笔反应的创造性测验。 而对于小学高年级以上的人来说, 纸笔式测验是经常采用的测验 方式。所以,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必须充分考虑他们对所选工具的适宜程度。其次是 学科的适宜性。在进行测量时,研究者必须明确各种创造性测验的测量目的,数学创造性测 验只能用于数学范围, 用于测量个体在语文方面的创造性就显然不合适。 其他各学科的创造 性测验也是如此。研究者必须牢记,测量工具的选择和测量的目的是一一对应的。总之,只 有遵循了适宜性原则,测验的最终结果才是有效的。创造性测验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呢 ? ( 测验发展经历阶段 1.萌芽阶段 长期以来,人们对个体创造性的探讨,一直处于哲学思辩状态,许多哲学家、心理学家 往往只是根据对经验性事件的观察、分析来描述、推测这种神秘而复杂的心理现象。这种状 态是由于创造性本身的复杂性和人类认识水平的低下和研究手段的匮乏等因素所造成的。随着心理学研究经验的积累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对创造性进行客观的研究的可能性 也随之增加。1883年,高尔顿(F.Galton) 《人类才能及其发展的研究》一书的出版引起了 人们对创造性的测量研究的注意。1896年,英国生理学家高尔顿发表《遗传的天才》一书, 标志着用科学方法研究创造性的开始。高尔顿也是首先进行“自由联想”实验的人,而这种实 验,实际上就是一种比较原始的创造性测验。同年,法国心理学家比纳开始编制开放性的智 力测验(即测验题目无固定答案,有多种解决方法) ,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发散思维测验 (比纳也因此被看作创造性测验的真正先驱) ,以后的有关创造性的研究大多是使用这类测 验进行的。2.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关于创造性的研究逐渐增多,创造性测验不断出现。1915年,威普尔 (Whipple )在《心理与生理测验手册》中,用了一章的篇幅来介绍“想象力的测量与发明、创 造”, 其中就引用了19名研究者的成果。 1916年, 查塞尔(Chasell)编制出“独创性测验”; 1918 年,武德沃斯(Woodworth)提出了发散思维的概念;1922年,辛普森(Simpson)编制出“创造 性想象测验”, 用以考察个体创造性的结构、 流畅、 独特和变通能力; 1933年, 哈姆斯(Harms) 编制了言语方面的测验;1949年,斯蒂芬森(Stephenson)以诗歌、艺术形式的测验来研究 创造性。另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韦尔西(Welsh)的“图形偏好测验”,其中有许多项目至今 还仍被研究者所采用。年之间就有数项考察创造性―智力关系的研究。但是, 部分原因是由于行为主义的盛行, 创造性的测量研究很少受到持续深入的发展, 也未产生明 显的影响。3.成熟阶段1950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的吉尔福特做了题为《创造性》的著名演讲,指出 当时人们对创造性研究工作重视不够, 并向同行们介绍了他所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已有半个多 世纪历史的发散思维测验的研究基础上所做的新努力。 吉尔福特的演讲极大地推动了创造性 研究工作的开展,当代各种较为有影响的创造性测验也相继问世。)3. 创造性思维测验 当今关于创造性的测量工具很多。 总体来看, 主要包括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人格、创造产品和创造环境等几个方面的工具。一、创造性思维测验当代广泛使用的创造性思维测验基本上都属于发散性思维测验。 这类测验要求个体对具 体诱导物给出几种反应, 这同大多数成就和能力标准化测验中要求找出唯一正确答案的测验 方式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种观念的流畅性被认为是创造过程的关键成分, 尽管它明显不是唯 一的成分。发散性思维的第一批测验是吉尔福特的“智者的结构”发散性测验(SOI) 、托兰 斯的创造性思维测验(TTCT) 、盖策尔斯-杰克森编制的量表。这些量表大部分仍在创造性 研究和教育中广泛使用。1.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测验 1967年,吉尔福特与其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同事在大规模的能力倾向研究工作的基础 上提出了三维智力模型, 并将发散性思维作为一种重要的思维操作明确地提出, 通过因素分 析,逐步编制出一套著名的创造性测验,被称之为“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测验”。主要目的是测 量吉尔福特智力三维结构理论中发散性思维的内容。 图表明了智力结构模型中三散思维部分 的位置,以及目前能用测验来测量的各单个因素的位置,(见图 ) 。这些因素按操作、内容和 成果的顺序用字母代号来表示。该测验项目有14个分测验。具体内容 .(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测验的项目内容 ①词语流 畅:迅速写出包含一个指定字母的词。主要用来测量 DSU 因素。②观念流畅:迅速列举属于某一种类的事物名称。主要用于测量 DMU 因素。③联想流畅:列举近义词,测量 DMR 因素。④表达流畅:写出每个词都以指定字母开头的四词句。测量 DMC 因素。⑤多种用途:列举出一个指定物体的各种可能的非同寻常的用途。测量 DMC 因素。⑥解释比喻:以多种方式完成包括比喻的句子。测量 DMS 因素。⑦功能测验:尽可能地多列举出每一个件东西的用途, 。测量 DMU 和 DMC 两种因素。⑧故事命名:为短故事命名,根据命名总数记观念流畅性的分数;根据巧妙的命名数目 记独创性的分数。测量 DMU、DMT 两种因素。 ⑨推断结果:列举一个假设事件的不同结果,根据回答总数记观念流畅性的分数;根据 与众不同的回答数量记独创性分数。测量 DMU、DMT 两种因素。⑩职业象征:列举一个给定的符号或物体所象征的职业。测量 DMI 因素。○11组成对象:仅仅用一组给定的图形(如三角形等) ,画出所指定的东西。可以重复 使用给定的图形,也可以改变其大小,但不允许添加其他图形或线条。测量 DFS 因素。○12 略图: 把一个简单的图形复杂化, 组成尽可能多的可辨认的物体的略图。 测量 DFU 因素。○13 火柴问题:移动指定数量的火柴,保留一定数目的正方形或三角形。测量 DFT 因 素。○14装饰:以尽可能多的不同设计修饰一般物体的轮廓图。测量 DFI 因素。 )其中,前十个分测验要求用言语反应,后四个使用图形内容。这14个分测验只能测量 吉尔福特智力结构模型中的24种发散性思维因素中的一部分,随着对该模型中空白部分研 究的继续与深入,将会编制出更多的创造性测验。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测验一般适用于中学水平以上的人。分半信度范围为0.50~0.90。评 分者经过适当训练,其一致性信度可达到0.90。它采用集体施测,有着严格的时间限制,该 测验主要从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三方面分别记分(有时也记严密性分数) 。现已又发展 出一套适于四年级水平以上的儿童创造性测验。包括5个言语分测验和5个图形分测验。其 中7个分测验由原测验改变而来。这两套测验都根据被试反应的数量、速度和新颖性等,依 照记分手册的标准记分。这一测验是根据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理论而编制的。 吉尔福特认为, 发散性思维在 行为上主要表现为三个特性:①流畅性。创造性高的个体,其心智活动必然流利畅达,能在 短时间内表达出较多的观念,即反应迅速而量多。②灵活性。具有高创造性的人思维灵活多 变,可举一反三,较少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能够从多个角度观察问题。例如,要求说出砖块 所有可能的用途,灵活性低的个体的一般反应是:“盖房子、修仓库、铺路面、筑围墙……” 等,事实上,这些反应仅仅局限于“建筑材料”这一种范围内。灵活性高的个体则可能作出这 样的许多不同种类的反应,例如:“做门槛、压纸、打狗、当板凳……等。③独特性。一个 创造性高的个体,对事物往往表现出超乎寻常的见解,提出不同凡响的新观念,例如能对砖 块想到一些非同寻常的用途。吉尔福特根据这些维度编制题目和作为记分的指标。2.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这一测验是美国前明尼苏达大学教育心理系主任托兰斯(1966)在其一项通过课堂教学 培养和促进儿童创造性的长期研究中发展起来的创造性测验, 其中部分题目由南加利福尼亚 大学测验的某些项目改编而来。该测验分为三套,共有12个分测验(或活动) ,每套都有两 个等值复本,以满足在实际研究中对创造性进行初测和复测的需要。第一套是关于言语方面的创造性,共有五个课题主题(七个分测验)构成。前三个分测 验是根据一张图画(画中有一个小精灵正在溪水里看自己的影子)推演而来的。他们是:① 提出问题。要求被试列出他对图画内容所想到的一切问题。②推测原因。要求列出图画中所 发生的事情的各种可能原因。③猜测后果。要求列出图画中所发生的事情的各种可能后果。 ④产品改进。要求对一个玩具图形列出所有可能的改进方法。⑤不寻常用途。其原理和吉尔 福特的第五分测验相同。⑥不寻常问题。要求对同一物体提出尽可能多的不同寻常的问题。 ⑦纯粹假想。 与吉尔福特的推断测验类似, 要求被试推断一种不可能事件发生后的事件将出 现的各种可能后果。第二套是关于图形方面的创造性,包括三项分测验,都是呈现未完成的或抽象的图案, 要求被试完成它们, 使其具有一定的意义或富于想像内容。 三项分测验分别是: ①图画构造。 呈现一个蛋形图案,让被试以此为基础去构造富于想像力的图画。②未完成图形。向被试提 供10个由简单线条勾出的抽象图形,让他们完成这些图形并加以命名。③圆圈或平行线测 验。共包括30个圆圈(或30对平行线) ,要求被试根据它们,尽可能多地画出互不相同的图 画。第三套是关于听觉形象方面的创造性, 包括两个分测验。 全部指导语和刺激都用录音磁 带的形式呈现。这两个分测验是:①声音与想像。采用四个被试熟悉和不熟悉的声音系列, 各呈现三次,让被试分别写出所联想到的事物。②像声词与想像。用10个模仿自然声音的 像声词各呈现三次,也让被试分别写出所联想到的事物。这三套测验的记分分别进行。言语测验从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三个方面记分;图画 测验除了以上三项外,还要加上严密性记分;声音和像声词的测验只记独特性。托兰斯从所 有分测验中得出一个总的创造性指数以代表个体的创造性思维水平。 操作手册中提供了详细 的记分标准,以及信度和效度资料。托兰斯创造性测验对于从幼儿到成人都适用,普遍采用 集体施测方式;对于四年级以下儿童,多采用个别口头施测方式。对所有测验均有严格的时 间限制。该测验的理论背景还是来自于吉尔福特, 因此, 它对创造性的操作性定义同吉氏极为类 似。但托兰斯创造性测验毕竟有自己的特点。首先,从测验内容来看,该测验是通过呈现一 系列复杂任务来体现个体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的。托兰斯把创造性定义为:敏锐地感 觉到问题的存在、事物的不完善、知识的空白、成分的残缺、关系的不协调等;查明困难之 所在; 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对问题空缺成分等作出猜测,提出假设;反复检验、修改假设; 最后得出结论并告知他人。可见,该测验的内容同南加州大学测验是有所不同的。其次,从 适用的范围来看,它适用于从幼儿圆到研究生院。不过当用于测验四年级以下儿童时,必须 采用个别口头施测的方式。最后,从测验的形式上来看,为消除被试的紧张情绪,托兰斯把 这些测验称为“活动”,并以游戏的形式组织起来,使得测量过程显得轻松、愉快。因此,托 兰斯的创造性测验成为研究者运用最广泛的创造性测量工具。3.芝加哥大学创造性测验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盖策尔斯(Getzels)和杰克森(Jackson)对儿童的创造性,特别是青少 年的创造性进行大量深入的研究, 并于60年代初编制了“芝加哥大学创造性测验”。 该测验共 有五项分测验组成:①词语联想。要求被试对“螺丝”、“口袋”一类的普通词汇尽可能多地下 定义,根据定义的数目和类别记分。②用途测验。要求被试对五个象“砖块”一类的普通物品 说出尽可能多的不同的用途,根据用途的数目和独特项记分。③掩蔽蔽图形。向被试呈现 18张画有简单几何图形的图片,要求其从掩蔽着这些简单图形的复杂图形中找出它们。④ 完成寓言。 呈现四段没有结尾的短寓言, 要求被试给每个寓言都续上三种不同的结尾――“道 德的”、“幽默的”、“悲伤的”。根据结尾的数目、恰当性和独特性记分。⑤组成问题。向被 试呈现四篇复杂的短文,内容都是关于买房子、建游泳池等有关的数学问题。要求被试根据 所提供的信息,尽可能多地自编从文中能找到答案的数学问题,根据问题的数目、恰当性和 独特性记分。该测验一般适用于小学高年级到高中阶段的青少年, 采用集体施测方式。 有严格的时间 限制,以测验、学业考试的形式在教室中施测。对测验结果从反应数量、新奇性和多样性三 方面(分别对应于吉尔福特提出的流畅性、独特性和变通性)记分。该测验的缺点同吉尔福 特的类似,在此不再赘述。4.威廉姆斯创造性测验威廉姆斯创造性测验(Williams Creativity Assessment Packet, CAP)是测量青少年创造 性的又一个常用的有效工具,其中文版已由我国台湾学者林幸台、王木荣于八十年代中期修 订。威廉姆斯创造性测验是一套测验组合,包括三个分量表:发散性思维测验、发散性情感 测验和威廉姆斯评价表。其中前两个测验是专为儿童及青少年设计的团体测验。发散性思维测验包括12道题,都是未完成的图形,要求受试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其 目的是测量个体左半脑言语能力和右半脑非言语能力。 其分数代表吉尔福特智力结构中发散 思维的因素,主要是测量应试者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和严密性四种特质的程度。这四种 特质分别为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严密性。流畅性包括:①观念数量的扩充;②思路的流利;③反应数目的多寡。变通性包括:①提出各种不同的意见;②变换类别的能力;③富有变化的思路。独创性包括:①非同寻常的反应;②提出聪明的主意;③得出不同凡响的结果。严密性包括:①能够修正观念;②扩展简单的主意或反应,使其更趋完善化;③引申事 物或看法进行深化。发散性情感测验,又称威廉姆斯创造倾向测验,共50道,答案为三选一,由受试者自 陈观念倾向。 这种情感测验可得到四种因素的分数和总分, 用以说明左半脑言语分析和右半 脑情绪处理的交互作用。其四种分数主要评价受试者在好奇心、想象力、挑战性和冒险性等 四项行为特质上的程度。好奇心包括:①富有追根究底的精神;②主意多;③乐于接触模糊、不确定的情境;④) 肯深入思考事物的奥妙;⑤能把握特殊的现象,观察结果。想象力包括:①视觉化和建立心像;②幻想尚未发生过的事情;③直觉地推测;④能够 超越感官及现实的界限。挑战性包括:①寻找各种可能性;②了解事情的可能及与现实间的差距;③能够从杂乱 中理出条理;④愿意探究复杂的问题或主意。冒险性包括:①勇于面对失败或批评;②敢于猜测;③在杂乱的情境下完成任务;④为 自己的观点辩护。威廉姆斯评价表为观察受试者在创造行为方面八种因素的检核量表。 八种因素的每个因 素后面列有六项特征,供教师和家长逐条对儿童的创造性进行评定。全量表共52道题。其 中前48题为三选一的问句,另4题则为开放式的题目,是供教师或家长对儿童观察后的自我 报告。 测验结果可代表被观察的儿童在每一创造性因素中所发展的程度, 以及家长或教师对 富有创造性儿童的态度。该测验适用于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生的所有青少年。 该测验采用团体测量方式, 测验时 依照指导语说明, 对于低年级被试而言情感测验应逐题目解释题意。 威廉姆斯评价表可由教 师或家长在学校或家庭自行填写。 在该测验的中文修订版操作手册中有关于指导语、 记分标 准、常模、信度和效度等的详细资料。各分测验对测量时间的要求不尽一致。发散性思维测 验:小学三、四、五年级二十五分钟,六年级到高中三年级二十分钟。发散性情感测验:没 有时间限制,一般约需要20~30分钟。威廉姆斯评价表:没有时间限制。侧重其他方面的创造性思维测验( 侧重其他方面的创造性思维测验 在创造性研究中, 还有些学者十分强调联想在创造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并编制了许多侧重联想的发散性思维测 验,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莫尔茨曼(Maltzman)等人的自由联想测验、沃利奇(Wallach) 与凯根(Kogan)的发散思维测验和梅德尼克(Mednick)的远距离联想测验。50年代末,莫尔茨曼及其同事采用自由联想测验,试图通过训练提高被试联想的独特 性水平。其方法就是给被试反复呈现一系列刺激(如25个词) ,鼓励、强迫他们每次都作出 联想,最后用类似自由联想测验或不寻常用途测验来考察训练的迁移效果。60年代中期,沃利奇与凯根编制了侧重于联想方面的发散思维测验,其评价标准主要 源于吉尔福特的工作, 但在两个方面有所不同: 一是仅仅局限于测量观念联想的丰富度和独 创性;二是施测时没有时间限制,以游戏形式组织起来。该测验共有五项分测验,其中三项 是言语方面的,即列举例子、多种用途、找共同点;两项是图形方面的,即模式含义和线条 含义。测验对象主要是青少年、儿童。1968年沃德(Ward)对该测验进行了修订,使之适用 于幼儿,只从反应数目(即流畅性)和独创性两方面记分。梅德尼克将创造性、独创性视为个体的远距离联想(Remote Associate)能力,并于60 年代初在联结主义理论的基础上编制了“远距离联想测验”(RAT)。他认为一个人的创造性可 以通过训练其对同样刺激产生不同联结来得以提高。 创造过程是组合相互关联的元素, 使之 成为一个满足特定要求的新的联结。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可以从三种途径上取得成功:第一, 偶尔得到, 即由一相邻的事物偶然产生所需的联系; 第二, 根据相联结元素间的相似性而得; 第三,通过共同的中间元素的协调使相关的元素相接近。他认为,创造性就是把头脑中的观 念按照不寻常的、新颖独特而且有用的方式加以组合,从而形成一种新联结的能力。因此, 创造性就是那种在意义距离遥远、表面上看似不存在联系的事物之间建立新联结的能力。该测验题目是从遥远联系体中抽取出来的一系列三个词组成的项目。 被试的任务就是寻 找第四个与这三个词都发生联系的词。其基本形式是:给被试呈现两个或三个词,要求其写 出一个与它们各自都有联系的词, 或在下面写出几个可供选择的字母, 其中一个是正确答案 开头的字母,要求被试选出该字母。发散性思维大多以大学生为对象进行集体施测,也可个 别施测,有时间限制,但时限比较宽松。测验结果根据被试联想反应的数目记分。由此可见, 梅德尼克的遥远联想测验与吉尔福特的发散性思维测验不同。 该测验的最大 特点是测试被试建立词与词之间新联系的能力。 它实际上是考察被试的聚合能力, 即从不同 词的具体特征中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 这是体现个体思维聚合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所以这 一测验同吉尔福特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测验有很强的互补性。)4. 创造性产品测验 创造性产品是个体所有创造性活动的最后产物, 它最直接地体现了 创造性的高低。 因此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创造性研究应该从分析个体的创造性产品出发。 分析 创造性产品还可能会解决发散性思维测验和行为评定量表中一些长期存在的测量问题。 虽然 分析个体的创造性产品与建立效度的外部标准这一实际需要是比较吻合的。 但是, 客观上并 没有一种绝对不容置疑的创造性标准, 由此就产生了一个衡量标准问题。 分析个体的创造性 产品可以使用评定量表, 也可以使用理论上相当复杂的公众评价技术。 但人们测量创造性产 品的最普遍的方式就是使用外部评判(它进一步又分做教师与父母评定和专家评定两种) 。1.教师与父母评定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 长期以来教师评定在教育界得到了广泛使用。 各种教师评定工具都 需要教育者来评定学生创造性产品的具体特征。 例如, 创造性产品的语义量表就要求评定者 来判断产品的新颖性、 问题答案和严密性和综合属性; 学生产品评价表则提供了产品创造性 的九种评价标准(如问题聚焦、资源的适宜性、新颖性、动作定向和听众等) 。也有人设计 量表用新颖性、技术的适宜性和审美倾向等三种指标来分析学生的发明作品的创造性的高 低。每种评定工具都给出了信度指标,尽管效度方面仍有待证实。2.专家评定产品评定的第二种方式就是由专家来评定个体创造性产品的创造性特征。 当依赖专家评 定时,他们的评定标准是影响评判结果准确性的最重要的因素。若评定标准不一致,就很难 说明被试创造性的高低。例如有人(Csikszenhmihalyi & Getzels,1971)在要求艺术家和 艺术评论家根据技法、 新颖性和审美价值来评定艺术系学生的绘画作品时, 就得到了令人迷 惑的信、效度结果。在现有的由专家评定的创造性研究中,关于评定标准,研究者一般都只 给出了极少数的指导。但是,运用专家评定并非没有问题。决定用于评价的专门知识的必要 水平依赖于许多因素,包括被试的技能、目标领域、评估目的等等。况且能有效判断自身作 品的专家并不一定具有评定他人创造性产品的能力。3.公众评估技术创造性产品的公众评估技术(Consensus Assessing Technique, CAT)是由阿玛拜尔 (Amabile,1982)为了弥补专家评定技术的缺陷而设计的。她的研究证实了当这种技术用 于创造性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时,可以觉察到有外部指导的产品评定技术的一种缺陷: 由 于评定者过分依赖所指定的创造性定义或标准, 传统的产品评估强调创造性的具体领域技能 (以及随之而来的个体差异) ,而忽略了创造性环境效应的鉴别能力。阿玛拜尔认为,通过 使用一种无形的创造性定义――“不同的观察者对于具有创造性的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应都同 意它具有创造性”――可以避免衡量标准问题,这样个体差异就会降低,环境对创造过程的 影响就能检查出来。由于 CAT 技术强调了现实世界对创造性的界定:人们在看到创造性时就知道它,因此 这种技术的拥护者相信它比传统的创造性评估技术更有效。 这种技术在理论上同前面讨论的 内隐创造性的界定和理论有些相似。 由于该项技术的信度比较令人满意, 已有部分学者在研 究中应用 CAT 技术。它甚至被作为创造过程的一种测量方法和创造性的一种个体差异的测 量方法来应用。虽然研究者可以运用公众评估技术来有效地测量创造性的个体差异,但在群 体间比较上(当在评定每组产品是应用不同判断标准时)并未达到完美的程度。人们发现在 自我评定和专家评定间有中等程度的相关。 一般地说, 个体评定要比他人的判断对自己的作 品更容易作出更高评价,这同产品的等级顺序和两组间的中度相关相类似。那么,创造性测 验又需要什么环境呢? ( 创造性环境测验 在八十年代, 创造性的环境研究主要局限在技术 创新和管理创新等领域中, 但进入九十年代以后这类研究在心理学、 教育和其他社会科学中 才得到明显的关注。 这同许多研究者开始意识到必须用系统方法来研究创造性分不开。 系统 方法的常见特征就是强调创造性产生的环境。1.测量工具鉴于创造性环境研究直到近十年才起步,因此在该领域内还相对缺乏这方面的测量工 具。 研究者最近试图从测量角度搞清楚同创造力有关的环境因素, 以采取相应措施来改善环 境的设计, 从而促使学生和工商人员比目前更有效地提高创造性成绩。 以关于管理和组织创 造性的数年研究为基础, 阿玛拜尔及其同事(Amabile & Gryskiewicz,1989) 设计了一种工作 环境量表, 它能提供工人对于感知激发和阻碍创造性的环境条件的不同分数 (例如指导性鼓 励,自由选择和从事任务,足够的资源,工作负担压力,组织障碍) 。阿玛拜尔等人(1994) 报告了这一量表的信效度的初步结果,并计划着进行其他的效度研究。2.动机定向创造性的环境研究也涉及到工人的动机定向 (如内源与外源) 同其创造性人格特征和产 品创造性的比较。阿玛拜尔等人(1994)在一项使用工作倾向量表的心理测量研究中,发现内 源动机得分同特定创造性人格和创造性产品之间有中等程度的正相关, 而创造性测量同外源 动机得分之间则发现有负相关或无显著相关。 有心理学家在比较人格特质、 环境特征和产品 评定时, 发现有证据表明具有特殊人格特质的人们在其工作中受到挑战并在一种支持性的环 境中得到指导时就会产生创造性产品。 同其他领域的创造性环境研究一样, 该项工作也处于 起步阶段。随着同环境有关的测量工具质量的提高,可以预见,人们对创造性环境-个人-产 品-过程交互作用的理解程度会显著提高。)
更多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罗比威廉斯 的文章

 

随机推荐